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204871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PPT 页数:166 大小:2.4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66页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6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16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计算机应用基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第1章.ppt

计算机应用基础,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1.1预备知识1.2认识微型计算机1.3微型计算机的组成1.4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1.5计算机软件及其使用1.6汉字输入法1.7数制与编码习题一,计算机应用基础,1.1预备知识计算机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中能够帮助存储信息、检索信息、加工信息和再生信息,它已由一种计算工具逐渐演变为适用于多种领域的信息处理设备。

1.1.1信息信息作为一种客观存在,它一直都在积极地发挥着重大作用。

科学技术在近两个世纪所取得的空前进步,使人们终于认识到,信息是可以与物质和能源相提并论的、用以维系人类社会存在及发展的一大要素。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人类社会发展以及科学技术发展的漫长历史中,总是伴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和不断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高新技术层出不穷,但发展最快、对人类社会影响最大的是信息技术。

在第一台计算机问世以前,人类已经历了四次信息技术的革命,如表1.1所示。

表1.1人类社会经历的四次信息技术革命,计算机应用基础,一般来说,信息是指对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反映,它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联系的表征,如形状、颜色、图像、文字等。

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活动过程中,一般是通过接受信息来认识事物的。

1.1.2数据数据是表示信息的物理符号(例如数值、文字、语言、图形、图像等),通过对数据的处理来进行信息处理。

在实践中,数据和信息是难以区分的,数据是信息的载体,而信息是数据所表达的含义。

数据只是信息的一种表示形式,而信息具体反映了数据所表达的含义。

计算机应用基础,1.1.3数字化与二进制人们能够使用的各种信息源需要经过对数据进行采集、检索、加工等过程,如图1.1.1所示。

计算机可以代替人工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它既能够处理数字和文字信息,也能够处理图形、图像、声音等信息。

一切信息在计算机内部都是用0和1两个数字组成的数字序列来表示的。

图1.1.1数据与信息的转换,计算机应用基础,1.2认识微型计算机计算机是一种能存储程序和数据、自动执行程序、快速而高效地完成对各种数字化信息处理的电子设备。

它能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对数据进行加工、存储或传递,并提供所需的结果。

计算机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有力地推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它的应用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计算机已经成为现代人类参加政治、社会、经济、科技活动的新工具,是人类进入信息时代的重要标志。

计算机应用基础,1.2.1计算机的发展从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以来,电子计算机在短短的半个多世纪里经历了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4个阶段的发展,计算机的体积越来越小,功能越来越强,价格越来越低,应用越来越广泛,目前正朝智能化(第五代)计算机方向发展。

计算机应用基础,1第一代计算机第一代计算机于1946年诞生,主要用于美国军队计算弹道曲线。

它以电子管作为逻辑电路的主要器件,主存储器采用汞延迟线,后来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鼓或磁带。

计算机总体结构以运算器为中心,计算速度一般为每秒数千至数万次,体积较大,重量重,价格昂贵,使用者编写程序时,使用机器语言(二进制指令),主要应用在科学计算方面。

因此,此时的计算机还只是掌握在计算机专家手中的工具,如图1.2.1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图1.2.1第一代计算机,计算机应用基础,2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技术诞生于1948年。

最初由于晶体管的不稳定性,人们不敢贸然使用,直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计算机才开始采用晶体管。

第二代计算机的特点是采用晶体管为主要逻辑元件,主存储器采用磁芯,外存储器采用磁鼓或磁带,后期也使用磁盘。

计算速度可达每秒数十万至数百万次。

与第一代计算机相比,第二代计算机体积小、重量轻、耗电低、可靠性提高。

软件得到了很大发展,发明了多种语言和编译程序,其中影响最大的是Fortran语言,操作系统的雏形在这个时期的后期开始形成。

此时的计算机主要应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和事务管理。

计算机应用基础,3第三代计算机20世纪60年代初,由于微电子学的发展,出现了集成电路。

随后,集成电路的集成度以每34年提高一个数量级的速度增长。

第三代计算机的特点是使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逻辑元件,主存储器除磁芯外,已出现了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有磁盘、磁带等。

计算机速度可达每秒数百万至数千万次,可靠性进一步提高,价格明显下降。

与此同时,小型机也获得了迅速的发展,并逐步走向标准化。

在程序设计方面,出现了会话式语言,采用了操作系统,形成了操作系统、编译系统和应用程序3个独立的系统,总称为软件系统。

计算机应用基础,4第四代计算机1971年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在存储器和微处理器方面的应用,计算机进入第四代之后,微型机不断占领小型机领域,标志着计算机技术已进入微型机的时代。

随着微型机功能不断完善,微型机以可靠性高、体积小、使用方便、价格低廉等优势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使微型机走向实用化和网络化。

微型机的应用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并步入千家万户,影响和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方式。

计算机应用基础,5第五代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被称为智能计算机,目前的计算机已能够部分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因此也常称为电脑。

但是人们希望计算机具有更多的类似于人的智能,例如能听懂人类的语言,能识别图形,会自行学习等。

近年来,通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发现由于电子电路的局限性,理论上电子计算机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局限,因此人们正在研制不使用集成电路的计算机,例如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1.2.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计算机系统是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的,如图1.2.2所示。

硬件是指计算机本身和各种外部设备,软件是指系统软件和一些应用软件。

硬件是计算机的物质基础,软件在硬件的基础上发挥作用。

硬件和软件相辅相成,协调工作才能充分发挥计算机系统的功能。

图1.2.2计算机系统组成,计算机应用基础,1.2.3计算机的硬件组成计算机由一系列的电子元器件组成,具有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使用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时,首先要将实际问题编成程序存入计算机,然后计算机按程序要求一步步进行运算,并对运算结果进行逻辑判断,从而自动执行程序中规定的操作。

1计算机系统的组成结构第一台计算机“ENIAC”诞生不久,美籍匈牙利科学家冯诺依曼对计算机提出了重大的改进理论,主要有两点:

(1)数据运算与存储应以二进制为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

(2)计算机应采用“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的方式工作,并且进一步明确指出计算机的结构由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5部分组成。

按照冯诺依曼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如图1.2.3所示。

图中实线为数据线,虚线为控制线。

图1.2.3计算机系统基本结构框图,计算机应用基础,提示:

CPU(CentralProcessingUnit)是中央处理器的缩写,又称为微处理器。

它是计算机的核心,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部分(见图1.2.3)。

控制器是整个计算机的指挥中心,由它从存储器取出程序中控制的信息,经过分析后,按照要求给其他部分发出控制信号,使计算机各部分能够协调一致地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运算器也称算术逻辑单元。

运算器是一个“信息加工厂”,大量数据的运算和处理工作就是在运算器中完成的。

其中的运算主要包括基本算术运算和基本逻辑运算。

它主要完成对数据的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此过程是在控制器的控制下和内存进行数据交换,从而完成程序所需的各种运算。

运算器由算术逻辑部件和一系列寄存器构成。

2计算机的特点目前计算机获得了空前广泛的应用,这与计算机本身所具有的特点是密不可分的,计算机的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

(1)运算速度快。

目前最快的巨型机运行速度已达每秒100多亿次,这是传统计算工具无法比拟的。

随着技术的进步,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在不断提高。

(2)计算精度高。

计算机的运算精度取决于机器的字长,字长越长,精度越高。

由于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因此易于扩充机器字长。

不同型号计算机的字长有8位、16位、32位、64位等,为了获取更高的精度,还可以进行双倍字长或多倍字长的运算,甚至达到数百位二进制位的运算。

计算机应用基础,(3)存储容量大。

计算机的存储器可以把原始数据、中间结果以及运算指令等存储起来备用。

存储器不仅可以存储大量的信息,还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存入或读取这些信息。

存储容量的大小标志着计算机记忆能力的强弱。

采用半导体存储元件作为存储器的计算机,其主存容量可达几百千字节至几十兆字节,其辅存容量可达几十兆字节至几十吉字节,而且吞吐率很高。

计算机应用基础,(4)判断能力强。

计算机除了具有高速、高精度的计算能力外,还具有对文字、符号、数字等进行逻辑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人工智能机的出现将进一步提高其推理、判断、思维、学习、记忆与积累的能力,从而可以代替人脑更多的功能。

(5)工作自动化。

计算机的内部操作是按照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进行的。

只要将事先编写好的程序输入到计算机中,计算机就会自动按照程序规定的步骤来完成预定的处理任务,而不需要人工干预,而且通用性很强,是现代化、自动化、信息化的基本技术手段。

计算机应用基础,(6)可靠性强。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子技术也正发生着很大的变化,电子器件的可靠性也越来越高。

在计算机的设计过程中,通过采用新的结构可以使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计算机应用基础,1.3微型计算机的组成微型计算机是计算机发展到第四代的产物,虽然微型计算机的品牌、机型多样,但其主机的内部结构和基本原理与一般计算机没有本质的区别。

1.3.1主机主机是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主要由主板、CPU、内存储器等组成。

计算机应用基础,1主板主板是一块集成电路板,上面设计有CPU插槽、内存条插槽、扩展槽以及外部设备(键盘、鼠标、USB)接口。

主板性能的好坏从根本上决定了CPU等设备性能的发挥。

和以往相比,现在的主板已经把很多设备的适配卡集成在上面了,如音频适配卡(声卡)、显示适配卡(显卡)、网络适配卡(网卡)、内置调制解调器(MODEM)等,使用这样的主板就没有必要再另配单独的适配卡了。

但是这种集成式的主板也存在一些诸如部分集成“卡”的性能不高、容易损坏、不易升级等问题。

主板的外观如图1.3.1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1)CPU插槽。

CPU插槽用来连接和固定CPU(见图1.3.1)。

图1.3.1计算机主板,计算机应用基础,

(2)芯片组。

主板是由一组固定在电路板上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组成的,它们直接影响主板的所有性能指标。

芯片组是主板的组成部分,控制和协调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正常运行。

一般的主板芯片组由两块芯片组成,按在主板上排列的位置,将其分为北桥(靠近CPU插槽)芯片和南桥(靠近PCI插槽)芯片。

计算机应用基础,(3)总线与总线扩展插槽。

总线(BUS)是一组信号线,通过它在各部件之间传递数据和信息。

总线分16位、32位和64等,通道越多则数据的流动越快。

目前微机中最常用的是内部总线PCI插槽和外部总线USB接口。

总线扩展插槽用来插入各种功能的板卡,如显示卡、声卡等,扩展计算机的用途。

总线扩展插槽通过总线与CPU连接,在操作系统的支持下扩展使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4)输入/输出设备接口。

计算机系统为实现不同设备与其他系统或设备连接和通信而设计的对接部分称为接口,如图1.3.2所示。

计算机接口的作用是使计算机的主机系统能与外部设备、网络以及其他的用户系统进行有效连接,以便进行数据和信息交换。

图1.3.2主板的外接接口,计算机应用基础,2CPUCPU即中央处理器,是整个计算机系统的核心,也是系统最高的执行单位。

它负责整个系统中指令的执行、算术与逻辑运算、数据存储、传送以及输入/输出的控制。

因此,CPU性能的好环直接决定了微机的档次。

计算机应用基础,我们也可以从微机使用的CPU型号标注来区分整台机器的大致性能。

如P42.8,P43.6,赛扬2.4,Duron1.8等,其中P(奔腾)、赛扬、Duron是CPU的商标,数字4指奔腾第四代,后面的数字2.8,3.6,2.4,1.8指CPU的主频。

CPU的外观如图1.3.3所示。

图1.3.3CPU,计算机应用基础,现在的CPU由于线路集成度非常高,功率又大,因此在工作时会产生非常高的热量。

为保证它正常的工作,必须配置高性能的专用风扇降温。

计算机工作时应该有较好的通风条件,当散热不好时CPU就会停止工作或被烧毁,出现“死机”现象。

因此在高温天气下微机不宜长时间工作。

3内存储器微机上的存储器有内存储器和外存储器之分。

主板上的存储器称为内存储器(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储器两类)。

计算机应用基础,

(1)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简称ROM)是指只能从该设备中读取数据,而不能往里面写数据的存储器。

ROM中的数据是由设计者和制造商事先编制好固化在里面的一些程序,使用者不能随意更改。

ROM主要用于检查计算机系统的配置情况并提供最基本的输入/输出控制程序。

(2)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RAM)是指既可以从该设备中读取数据,也可以往里面写数据。

RAM主要用于存储计算机运行时的程序和数据,需要执行的程序或需要处理的数据都必须先装入RAM内。

计算机应用基础,计算机中的RAM一般集中在一个长方形的电路板上,称“内存条”,通常将它插入在系统主板的内存插槽中。

内存又称为主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存储设备的一种。

它主要用来存放各种现场的输入、输出数据,中间计算结果,以及与外部存储器交换信息和作堆栈用。

内存条的外观如图1.3.4所示。

图1.3.4内存条,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前的内存条主要有SDRAM,DDR和DDR23种规格,决定内存条性能的主要有工作主频和容量大小两个指标。

从主频分有133MHz,266MHz,333MHz,400MHz等,从容量分有128MB,256MB,512MB等。

一般来讲,内存的主频越高、容量越大就越能发挥计算机的功能,但主频、容量均要看主板是否支持。

现在的主流内存条是512MBDDR400。

双通道技术是当前内存使用中的一大热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1.3.2外存储器外存储器又称外存或辅存,是内存的延伸。

主要存放长期使用的文件、文档和数据等。

外存储器包括软盘存储器、硬盘存储器、光盘存储器、移动存储器等。

1软盘软盘是传统的外部存储器,在计算机各种设备中,软盘的运行速度可能是最慢的一个,曾被普及的软盘规格有如表1.2所示的4种。

计算机应用基础,这4种软盘中目前能见到的只有3.5英寸双面高密软盘。

表1.2软盘规格及其容量,计算机应用基础,2硬盘硬盘是安装在主机箱内的一种外部存储器,也是外部存储器中最重要的一类,用来存放大量的系统软件、应用软件、用户数据等。

它的特点是高速度与高容量。

决定普通硬盘速度的主要因素是转速,常见的有三类:

5200转、7200转和10000转,转速越快,速度越高。

硬盘也有自己的的缓存,缓存越大,性能越好,常见的有2MB,8MB等几种。

近年来,微机硬盘容量提高很快,从10GB到20GB,40GB,80GB,现在主流容量是120GB,最高已达到了500GB。

计算机应用基础,硬盘是由若干张盘片叠加而成,每张盘片双面都涂有存放数据的磁介质,每面都有自己的磁头。

为了实现硬盘的高容量与高速度,硬盘的盘片被密封在密闭、充有液体的盒子内。

硬盘属于精密设备,盘面和磁头间距离非常小,如果在磁盘工作时移动硬盘,就可能使磁头撞击盘面,造成这块磁道损坏,称之为硬盘坏道。

硬盘上一旦出现坏道,凡保存在这里的数据将会丢失,并且硬盘的坏道会不断扩大。

因此硬盘必须要放置在固定的地方,尤其在工作时严禁震动或移动。

硬盘的盘面被划分为一个个同心圆,用户的数据就是被存放在这些称之为磁道的同心圆上。

计算机应用基础,3光盘与光盘驱动器光盘是以激光束记录数据和读取数据的数据存储媒体。

普通光盘直径为120mm,光盘的特点是存储容量大,可以长期保存,对保存环境要求不高。

光盘按使用激光类型及数据编码、存储格式的不同分CD-ROM,DVD等几大类,它们的工作原理、尺寸大小相同,但数据的存储量差异巨大。

计算机应用基础,光盘有3种类型:

只读光盘(CompactDisk-readonlyMemory,CD-ROM)、只写一次型光盘(WriteOnce,ReadMany,WORM)和可擦写型光盘(Rewriteable)。

目前常用的光盘是CD-ROM,基本容量在650720MB之间,此外还有一些小直径的光盘,其容量在128MB,218MB左右,如图1.3.5所示。

市场上的激光唱片(CD-digitalaudio)、游戏盘、数据盘等都是CD-ROM。

计算机应用基础,光盘驱动器简称光驱,英文名称为CD-ROM,它是读取光盘信息的设备,与光盘控制器共同封装在一个盒子里,并固定在机箱上。

光驱的外形如图1.3.6所示。

图1.3.5CD-ROM光盘图1.3.6光驱,计算机应用基础,光驱主要有CD-ROM(只读光盘光驱)和DVD(DigitalVideoDisk,数字视频光驱)两种。

目前常见的普通CD-ROM光驱有40倍速、48倍速、52倍速等,DVD光驱有4倍速、16倍速等。

计算机应用基础,4优盘优盘又称闪存盘,它具有轻巧精致、使用方便、便于携带、数据存储可靠性高等特点,满足了用户对计算机间交换、共享数据和移动存储的要求。

优盘采用闪存存储介质和通用串行总线接口,以电擦写方式存储数据,而且所写入的数据在断电后会消失。

部分品牌型号的闪存盘还具有加密功能。

优盘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存储芯片的寿命,通常情况下,闪存芯片至少可擦写100万次。

计算机应用基础,目前,市面上优盘的种类较多,其特性与外形大同小异,如图1.3.7所示。

图1.3.7优盘,计算机应用基础,1.4计算机的输入/输出设备输入设备是用于将外面的信息输入到计算机中的装置,而输出设备是用于将计算机中的数据信息传送到外部介质上的装置。

1.4.1输入设备最常见的输入设备是键盘和鼠标,此外扫描仪、触摸屏、数码相机等已经成为计算机系统常用的输入设备。

1键盘键盘是计算机主要的文字输入设备,目前常用的是104和107键键盘,如图1.4.1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标准计算机键盘分为打字键区、功能键区、编辑键区和数字键区(小键盘)4个区。

(1)打字键区:

是主要输入信息的地方,安排有英文字母、数字、特殊符号等键。

其中数字键等都是“双符”键,如4键,上部还有符号$,直接敲击时输入数字4,按住“Shift”键后再敲击该键时输入符号$。

图1.4.1键盘,计算机应用基础,

(2)功能键区:

分别有Esc,F1,F2,F12等键。

这些键在不同操作系统、不同应用软件中的功能都不尽相同,甚至用户可以自己定义它们的功能,但Esc和F1键功能大都一致,即Esc是退出,F1是获得帮助。

(3)编辑键区:

各键主要用于文字编辑等方面。

(4)数字键区:

用于输入大量数据或代替编辑键。

计算机应用基础,在键盘的右上方还有一组灯,分别对应键盘上的NumLock,CapsLock,ScrollLock3个键。

这3个键都是开关键,反复敲击这些键时,对应的灯会处于亮、灭两种状态。

其中NumLock、CapsLock较常用。

计算机应用基础,2鼠标这是图形界面的操作系统中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

鼠标对应于显示器屏幕上有一个特定的标识,当在桌面上平移鼠标时屏幕上的标识也会跟着移动,这个标识在屏幕不同区域会有不同的形状,用户可通过定位、移动、单击、双击、拖曳等操作控制计算机完成相应的工作。

计算机应用基础,从工作原理来分,鼠标有光电鼠标和机械式鼠标两大类。

光电鼠标具有定位准确、不易脏、寿命长等优点,适用于图形环境,但是价位高一些。

此外鼠标还有单键、双键、三键之分,如图1.4.2所示。

图1.4.2鼠标,计算机应用基础,3扫描仪扫描仪是向计算机输入图形图像时常用的设备,如图1.4.3所示。

可将彩色图片、印刷品等图像输入计算机,以便进行图像处理,还可使用光学字符识别软件OCR(OpticalCharacterRecognition)将印刷品中的中文字符从图像形式自动转换为文本中的汉字,以便于编辑。

图1.4.3扫描仪,计算机应用基础,4触摸屏触摸屏是一种多媒体输入定位设备,用户可以直接用手在屏幕上指点或触及屏幕上的菜单、光标、图符等按钮,向计算机输入坐标信息。

当用户手指在屏幕上移动时,触摸屏将手指移动的轨迹数字化,然后传送给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获得的数据进行处理,有效地提高了人机对话效率。

计算机应用基础,5数码设备越来越多的数码设备可直接与计算机相连,很方便地将数据从这些设备中导入到计算机的硬盘中,然后用软件对音频或视频进行编辑。

如图1.4.4图1.4.6所示分别为MP3播放器、MP4播放器和数码相机。

图1.4.4MP3播放器图1.4.5MP4播放器图1.4.6数码相机,计算机应用基础,1.4.2输出设备最常见的输出设备包括显示器、显卡、打印机、音箱等。

1显示器和显卡显示器是计算机输出文字、图片等信息的主要设备,也是计算机系统必备的设备之一。

目前使用的显示器种类很多,同时存在很多种分类方法。

(1)根据工作原理分,有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液晶(LCD)显示器、等离子显示器三种,如图1.4.7所示。

计算机应用基础,

(2)根据色彩分,有彩色和单色之分。

(3)根据分辨率分,有高分辨率、中分辨率、低分辨率等。

图1.4.7显示器,计算机应用基础,(4)根据屏幕尺寸分,有14英寸,15英寸,17英寸,19英寸等几种。

显示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以下4个:

(1)尺寸。

显示的尺寸即是显示器屏幕的大小,尺寸越大支持的分辨率也越高,显示效果也就越好。

(2)分辨率。

分辨率是指显示器屏幕能显示的像素数目。

目前低档显示器的分辨率为800600,中、高档的为1024768,12801024,16001200或更高。

分辨率越高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计算机应用基础,(3)点距。

点距是指显示器上相邻两个像素之间的距离。

点距越小显示的图像越清晰。

(4)刷新频率。

刷新频率是指1秒钟刷新屏幕的次数。

目前显示器常见的刷新频率有60Hz,75Hz,85Hz,100Hz等。

刷新的频率越高,刷新一次所用的时间越短,显示的图像越稳定。

计算机应用基础,显示器在使用时必须配备显示适配器(显卡)才能正常工作。

显卡与显示器配套使用,其档次的高低区别十分明显。

好的显卡不仅显存(显示缓存)配置高,而且设有多种视频输入/输出接口,通过这些接口,可以连接家用电视机、录像机、摄像机等设备,使这些设备和计算机交换数据。

显存用于存放准备显示的数据,显存越大,可预存的数据就越多,显示的画面也就越流畅细腻。

描述显存大小的单位是MB,目前常见的显存是64MB、128MB等,主流的显存是128MB。

计算机应用基础,用于玩大型游戏的计算机,必须配置高档次的显卡才能逼真地显示游戏画面,而低档次的显卡,只能把这些画面显示得很粗糙或无法显示。

如图1.4.8所示即为一块普通的显卡。

图1.4.8显卡,计算机应用基础,2打印机如果要把显示的内容输出到纸张上,就必须使用打印机。

作为重要的计算机输出设备,目前打印机的种类繁多。

(1)根据工作原理分:

有针式打印机、喷墨打印机、激光打印机三种,如图1.4.9所示。

(2)根据色彩分:

有彩色和单色之分。

目前常见的针式打印机和激光打印机基本上都是单色(黑色)打印机,它们在办公室中普及率高。

而在家庭中使用较多的是彩色喷墨打印机。

计算机应用基础,(3)根据打印纸张大小分:

针式打印机有宽行、窄行之分,使用专用纸时针式打印机可连续打印达几十米长的文字图案;激光、喷墨打印机基本都属于单页式打印机,常见的是A4幅面打印机,此外还有A3幅面和专业单位使用的A1,A2以及更大幅面的打印机。

图1.4.93种常用的打印机,计算机应用基础,3音箱音箱是多媒体计算机必不可少的设备,它是将电信号还原成声音信号的一种装置,如图1.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