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0502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96.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docx

八年级物理上册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

期末综合能力检测题

(时间:

90分钟  满分:

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3分)

1.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B)

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

C.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30次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C)

A.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色会不同

B.“闻其声辨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

C.市区内某些路段“禁鸣喇叭”,这是在声源处防止噪声

D.演奏二胡用不同手指按弦是为了改变响度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小轿车已进入千家万户,小轿车行驶时(B)

A.以座椅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

C.以路旁的建筑物为参照物,小轿车是静止的

D.以同速向前运动的前车为参照物,小轿车是运动的

4.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物体质量的大小与地理位置无关B.由同种物质组成的物体,体积大的密度小

C.冰熔化成水,密度变小D.物体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

5.关于自然现象对应的物态变化及吸、放热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雪融化—凝固(放热)B.雾生成—液化(放热)

C.露产生—汽化(吸热)D.霜形成—升华(放热)

6.如图所示是物体AB经照相机镜头成像原理示意图,当AB沿主光轴远离镜头时,则物体上A点的像A′会沿什么方向移动(B)

A.A′OB.A′F

C.水平向右D.水平向左

7.小明的眼睛看物体时,成像的情况如图所示,小明的眼疾及需要用来矫正的透镜分别是(C)

A.近视,凸透镜B.远视,凸透镜

C.近视,凹透镜D.远视,凹透镜

8.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C)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远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被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9.汽车后刹车灯的光源,若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则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大约快0.5s,故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做出反应,即遇到情况时可提前0.5s刹车。

在限速为110km/h的高速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C)

A.3mB.7mC.15mD.25m

10.如图所示是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装置,此时光屏上成清晰的像。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

A.光屏上的像是一个正立、放大的实像

B.此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0cm

C.若将蜡烛移动到20cm处,光屏移动到70cm处,会再次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D.若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放一个远视眼镜,将光屏向右移动才能得到一个清晰的像

11.以下是测定菜油密度的实验步骤:

(1)用天平测出空矿泉水瓶的质量m;

(2)在矿泉水瓶中装满水,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1;(3)在矿泉水瓶中装满菜油,用天平测出总质量m2;(4)将菜油全部倒入量筒中,用量筒测出矿泉水瓶里所盛菜油的体积V1;(5)将菜油倒入量筒中,测出剩余菜油和瓶的总质量m3;(6)读出量筒中所盛菜油的体积V2;(7)计算菜油的密度。

有三个实验小组分别选用其中部分实验步骤测量出菜油的密度,并写出表达式:

①ρ=

ρ水;②ρ=

;③ρ=

,你认为较合理的表达式有(ρ水为已知)(B)

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

1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__直线__传播,真空中的光速是__3×108__m/s;打雷时,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是因为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__快__。

13.如图所示是小明物理实验时,使用的一些工具。

(1)图甲测定橡皮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0.1__cm,正确的视线方向是__B__,橡皮的长度是__2.50__cm。

(2)图乙是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男子30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__5__min__37.5__s。

14.在体育与健康测试中,小明跑前500m路程所用的时间为1min20s,跑后500m路程用的时间为2min。

则他跑前半路程的平均速度比后半路程的平均速度__稍快__(填“稍快”“稍慢”或“相等”),他跑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约是__5__m/s。

15.温泉的开发是人们利用地热的一种形式。

冬天,温泉水面的上方笼罩着一层白雾,这是水蒸气遇冷__液化__形成的小水滴;雪花飘落到池水中立刻不见踪影,这是雪花__熔化__成水融入温泉水中。

(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6.夏天,市场上的海鲜周围通常要放一些冰块。

这是因为冰熔化时要__吸热__,温度__不变__,从而使海鲜保持较低的温度。

在高山上,开水不烫手,鸡蛋煮不熟,是因为海拔越高大气压越__低__(填“高”或“低”),使水的沸点__低于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100℃。

17.北方冬天菜窑里放几桶水防止菜被冻坏是利用了__水凝固放热__;夏天向地上洒水感到凉爽,是利用了__水蒸发吸热__;水蒸气烫伤比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__水蒸气液化放热__;“霜前冷,雪后寒”是因为气温低时水蒸气会__凝华__形成霜,要__放__热。

18.如图所示是某学习小组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是点燃的蜡烛,B是与A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

(1)此实验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A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B蜡烛,巧妙地解决了__像的位置(像距)__不易确定的问题。

(2)选取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像和物的__大小__关系。

19.已知一个空瓶子装满水后的总质量为300g,在装满水的瓶子中放入一个小石块,溢出水后其总质量为320g,取出石块后,剩余的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290g(不计取出石块的过程中带走的水)。

则石块的质量为__30__g,石块的密度为__3__g/cm3。

(ρ水=1.0×103kg/m3)

三、作图题(第20小题2分,第21小题3分,共5分)

20.根据图中光的传播方向,在虚线框内画上凸透镜或凹透镜。

21.如图所示,A′为水面下的物体A经光线的折射所成的像,请据此画出过b点的折射光线及所对应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解:

第20题图)       

 解:

第21题图)

四、实验探究题(第22小题5分,第23小题8分,第24小题8分,共21分)

22.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__自下而上__(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a所示,为__98__℃。

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b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

__乙组水质量较大(火焰较小或没有用外焰加热等)__(一条即可)。

(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__石棉网温度高于此时水的沸点__(合理即可)。

23.常州学生李潇在水塘中看到形状特殊的“虾”。

(1)如图甲所示,他看到的“虾”是因为光的__折射__而形成的__虚__像,真正的虾在水中__E__(填“C”“D”“E”或“F”)处。

他用激光笔从A点向__B__(填“B”“C”“D”“E”或“F”)处射出光束,即可把虾照亮。

(2)拍照得到虾的胶片后,他用如图乙所示的幻灯机展示给同学们看。

①胶片上虾的头部朝__下__(填“上”或“下”)。

②测得胶片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__B__。

A.2cmB.7cmC.9cmD.10cm

③要使像变得更大,应将幕布向__右__(填“左”或“右”)移,并将凸透镜向__左__(填“左”或“右”)移。

24.“620”创新实验小组像科学家一样进行科学研究:

他们进入一个环境温度可以保持在0℃的实验室,尝试测量冰的密度。

【实验器材】天平(砝码)、弹簧测力计、量筒、烧杯、刻度尺、水、细木棒、形状不规则的小冰块。

【实验步骤】

(1)选择合适的器材,测出小冰块的质量m;

(2)选择器材量筒、__细木棒__和水,测出小冰块的体积V;

(3)根据ρ=

,代入所测得的实验数据,并通过计算得到冰的密度为0.9×103kg/m3。

小华同学做完实验,意犹未尽,还想回家测量正方体小冰块的密度是否与实验室中所测冰的密度一致,经王老师同意,他将实验桌上的所有器材带回了家,请你仅利用所带回家的器材,为小华设计一个最简便的实验方案,测出该冰块的密度。

【实验步骤】

(4)选择器材__天平(砝码)__、__烧杯__,测得冰块的质量;

(5)选择器材__刻度尺__,测出该冰块的__边长__。

(6)通过计算得出冰的密度。

【实验分析】

小华同学发现所测冰的密度比实验室中所测得冰的密度更大,原因可能是__实验过程中小冰块熔化,导致测得的边长变小,算出的体积偏小,密度偏大__。

五、综合应用题(第25小题8分,第26小题8分,共16分)

25.如图所示,轿车从某地往南宁方向匀速行驶,当到达A地时,车内的钟表显示为10时15分,到达B地时,钟表显示为10时45分。

求:

(1)轿车从A地到B地的速度。

(2)轿车若以该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多长时间?

(3)若该轿车每100km消耗的汽油为8L,已知汽油的密度为ρ=0.71×103kg/m3。

则轿车从B地到达南宁需要消耗的汽油质量是多少?

(结果取整数)

解:

(1)从A地到B地,轿车行驶的路程s=120km-70km=50km,轿车行驶时间t=0.5h,轿车速度v=

=100km/h 

(2)B地到达南宁需要的时间t′=

=0.7h (3)汽车从B地开到南宁所需汽油的体积V=

×70km=5.6L=5.6×10-3m3,所需汽油质量m=ρV=0.71×103kg/m3×5.6×10-3m3≈4kg

 

26.我国约有4亿多人需配戴近视或远视眼镜,组成眼镜的主要材料指标如下表所示:

   材料

技术指标  

树脂镜片

玻璃镜片

铜合金

钛合金

透光量

92%

91%

密度(kg/m3)

1.3×103

2.5×103

8.0×103

4.5×103

性能

较耐磨损

耐磨损

较耐腐蚀

耐腐蚀

(1)若要你选择,你会选择什么样的镜片?

试说出你选择的结果及理由。

(2)若你所选择的镜片每块体积为4×10-6m3,试求出该副眼镜的镜片的质量。

(3)若所用的是一副铜合金镜架,其质量为2×10-2kg,如图所示,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是多少?

解:

(1)我会选择树脂镜片,因为树脂镜片不但透光度好,而且质量相对较轻 

(2)由ρ=m/V得树脂镜片质量m=ρV=1.3×103kg/m3×4×10-6m3×2=0.0104kg=10.4g (3)由ρ=m/V得铜合金镜架的体积V镜架=m铜镜架/ρ铜合金=2×10-2kg/(8×103kg/m3)=2.5×10-6m3;镜架体积不变,以钛合金代替铜合金,这副镜架的质量m钛镜架=V钛合金·ρ钛合金=2.5×10-6m3×4.5×103kg/m3=1.125×10-2kg=11.25g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