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发表之剂.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5822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2.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常用发表之剂.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常用发表之剂.docx

《常用发表之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常用发表之剂.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常用发表之剂.docx

常用发表之剂

◎方名:

麻黄汤(发表之剂)

总结:

寒伤营,发表

编号:

001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

主治:

1.治伤寒太阳证,邪气在表,发热头痛,身痛腰痛,骨节痛,项背强,恶寒恶风,无汗而喘,脉浮而紧。

2.亦治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

3.亦治哮证。

归经:

足太阳药

方义:

(1)麻黄中空,辛温气薄,肺家专药而走太阳,能开腠散寒。

桂枝辛温,能引营分之邪,达之肌表。

杏仁苦甘,散寒而降气。

甘草甘平,发散而和中。

(2)经曰: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佐以苦辛。

』是也。

变化方:

(1)本方除桂枝,加石膏,名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治汗下后不可更行桂枝汤,

汗出而喘,无大热者。

亦治温疟先热后寒。

(2)本方加白朮名麻黄加朮汤,治湿家身体烦痛,宜发汗。

(3)本方去桂枝、杏仁,加附子,名麻黄附子汤,治脉沉虚胀者为气水,属少阴,发

其汗即止。

(4)本方除桂枝、杏仁,名甘草麻黄汤,治里水,重复取汗。

(5)本方去桂,用麻黄、杏仁、甘草,名三拗汤,治感冒风寒、欬嗽鼻塞。

煎服法:

先煮麻黄数沸去沫,内诸药,煎热服。

覆取微汗,中病即止,不必尽剂,无汗再服

备注:

忌汗诸证,伤寒伤风辨,阴阳表里辨。

来源:

仲景

◎方名:

桂枝汤(发表之剂)

总结:

风伤,解肌

编号:

002

组成:

桂枝、白芍、大枣、生姜、甘草

主治:

1.治太阳中风,阳浮而阴弱,发热头痛,自汗,恶风恶寒,鼻鸣干呕。

2.及阳明病脉迟,汗出多,微恶寒者,表末解也,可发汗。

归经:

足太阳药也。

方义:

(1)仲景以发汗为重,解肌为轻,中风不可大汗,汗过则反动营血,虽有表邪,只可

解肌,故桂枝汤少和之也。

(2)经曰:

「风淫所胜,平以辛凉,佐以苦甘,以甘缓之,以酸收之。

(3)桂枝辛甘发散为阳。

臣以芍药之酸收。

佐以甘草之甘平,不令泄阴气也。

姜辛温能散,枣甘温能和,此不专于发散,又以行脾之津液而和营者也。

(4)麻黄汤专于发散,故不用姜、枣,而津液得通矣。

变化方:

(1)本方加白朮、川芎、羌活、防风、饴糖,名疏邪实表汤治同。

(2)本方去芍药、生姜,名桂枝甘草汤,治发汗过多,叉手冒心,心下悸欲得按者

(3)本方加附子,名桂枝加附子汤,治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恶风,小便难,四肢

微急。

(4)本方去芍药,加附子,名桂枝附子汤,治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痛烦,不

能转侧,

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濇。

(5)本方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名桂枝新加汤,治伤寒汗后身痛,脉来

沉迟。

(6)本方减甘草一半,加芍药一倍,名桂枝加芍药汤,治太阳误下,腹痛属太阴证

(7)本方加大黄,名桂枝加大黄汤,治表证误下,大实痛者。

(8)本方去桂枝,加茯苓、白朮,名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朮汤,治服桂枝汤,或下之

,仍头项强痛,

发热无汗,心满微痛,小便不利。

(9)本方加厚朴、杏仁,名桂枝加厚朴杏仁汤,治太阳病下之微喘,表末解也。

(10)本方芍药、生姜,加茯苓,名桂枝甘草大枣汤,甘澜水煎,治汗后脐下悸,欲

作奔豚。

(11)本方合麻黄汤,名桂麻各半汤,治太阳证如疟状,热多寒少。

(12)本方二分合麻黄汤一分,名桂枝二麻黄一汤,治太阳病已大汗,形如疟,日再

发。

(13)本方二分合越婢一分,名桂枝二越婢一汤,治太阳病发热恶寒,热多寒少,脉

微弱者。

此无阳也,不可发汗。

(14)本方倍芍药,加饴糖,名小建中汤。

再加黄耆,名黄耆建中汤。

除饴糖,名桂

枝加黄耆汤,

治黄汗发热,两胫自冷,身痛身重,腰上有汗,腰下无汗,小便不利。

(15)小建中加当归,名当归建中汤,治妇人产后虚羸不足,腹中痛引腰背,小腹拘

急。

若崩伤不止,加地黄、阿胶。

(16)本方除甘草,加黄耆三两,名桂枝五物汤,治血痹。

(17)本方加栝蒌根,名栝蒌桂枝汤,治太阳证备,身强几几,脉反沉迟,此为痉。

(18)本方加龙骨、牡蛎,名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治男子失精、女子梦交。

(19)本方加葛根、麻黄,名葛根汤。

煎服法:

热服,须臾啜热粥,以助药力。

温覆取微似汗,不可令如水淋漓。

汗出病差,停后

服。

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

来源:

仲景

◎方名:

大青龙汤(发表之剂)

总结:

风寒两解

编号:

003

组成:

麻黄、桂枝、杏仁、甘草、石膏、生姜、大枣

主治:

1.治太阳中风,脉浮紧,身疼痛,发热恶寒,不汗出而烦躁。

2.又治伤寒脉浮数,身不痛,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

归经:

足太阳药

方义:

(1)成氏曰:

「桂枝主中风,麻黄主伤寒。

今风寒两伤,欲以桂枝解肌驱风,而不

能巳其寒;

欲以麻黄发汗散寒,而不能去其风,仲景所以处青龙而两解也。

(2)麻黄甘温,桂枝辛热。

寒伤营,以甘缓之;风伤,以辛散之。

故以麻黄为君

,桂枝为臣。

甘草甘平,杏仁甘苦,佐麻黄以发表。

大枣甘温,生姜辛温,佐桂枝以解肌。

(3)营卫阴阳俱伤,则非轻剂所能独解,必须重轻之剂同散之,乃得阴阳之邪俱已

,营俱和。

石膏辛甘微寒,质重而又专达肌表为使也。

煎服法:

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煎一服,汗者止后服。

来源:

仲景

◎方名:

小青龙汤(发表之剂)

总结:

行水发汗

编号:

004

组成:

麻黄、桂枝、白芍、干姜、细辛、半夏、五味子、甘草

主治:

1.治伤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气,干呕发热而欬。

2.或噎,或喘,或渴,或利,或小便不利,少腹满,短气不得卧。

加减:

(1)渴去半夏,加花粉。

(2)喘去麻黄加杏仁。

(3)形肿亦去麻黄。

(4)噎去麻黄,加附子。

(5)小便秘去麻黄,加茯苓。

归经:

足太阳药也。

方义:

(1)表不解,故以麻黄发汗为君,桂枝、甘草佐之,解表为佐。

欬喘,肺气逆也,故

用芍药酸寒,

五味酸温以收之。

水停心下则肾躁,细辛、干姜辛温,能润肾而行水。

半夏辛温,能收逆气,散水饮,为使也。

(2)外发汗,内行水则表里之邪散矣。

变化方:

本方加石膏,名小青龙加石膏汤,治肺胀欬而上气,烦躁而喘,心下有水,脉浮。

来源:

仲景

◎方名:

葛根汤(发表之剂)

总结:

发汗兼解肌

编号:

005

组成:

葛根、麻黄、桂枝、白芍、甘草、大枣、生姜

主治:

1.治太阳病,项背几几,无汗恶风。

2.亦治太阳阳明合病下利。

归经:

足太阳药也。

方义:

成氏曰:

「轻可去实,葛根、麻黄之属是也。

」此以中风表实,故加二物于桂枝

汤中。

变化方:

(1)本方除麻黄,名桂枝加葛根汤,治前证汗出恶风者。

(2)本方加半夏,名葛根加半夏汤,治太阳阳明合病,不下利,但呕。

(3)本方加黄芩,名葛根解肌汤,治发热恶寒,头痛项强,伤寒温病。

来源:

仲景

◎方名:

麻黄附子细辛汤(发表之剂)

总结:

少阴表证

编号:

006

组成:

麻黄、附子、细辛、甘草

主治:

治伤寒少阴证,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

归经:

足少阴药也。

方义:

太阳证发热,脉当浮,今反沉;少阴证脉沉,当无热,故曰反也。

热为邪在表,当汗

,脉沉属阴,

又当温,故以附子温少阴之经,以麻黄散太阳之寒而发汗,以细辛肾经表药,联属

其间,

是汗剂之重者。

变化方:

本方去细辛,加甘草,名麻黄附子甘草汤,治少阴病得之二、三日,无证者当微发

汗。

煎服法:

先煮麻黄去沫,内诸药煎。

来源:

仲景

◎方名:

升麻葛根汤(发表之剂)

总结:

阳明升散

编号:

007

组成:

升麻、葛根、甘草、生姜、白芍

主治:

1.治阳明伤寒,中风头疼,身痛发热恶寒,无汗口渴,目痛鼻干,不得卧。

2.及阳明发斑,欲出不出,寒暄不时,人多疾疫。

加减:

(1)如头痛,加川芎、白芷。

(2)身痛背强,加羌活、防风。

(3)热不退,春加柴胡、黄芩、防风;夏加黄芩、石膏。

(4)头面肿,加防风、荆芥、连翘、白芷、川芎、牛蒡、石膏。

(5)咽痛加桔梗。

(6)斑出不透,加紫草茸。

(7)脉弱,加人参。

(8)胃虚食少,加白朮。

(9)腹痛,倍芍药和之。

归经:

足阳明药也。

方义:

(1)阳明多气多血,寒邪伤人,则血气为之壅滞。

(2)辛能达表,轻可去实,故以升、葛辛轻之品,发散阳明表邪。

阳邪盛则阴气虚

故用芍药敛阴和血。

又用甘草调其气也。

(3)升麻、甘草升阳解毒,故又治时疫。

禁忌:

(1)斑疹巳出者勿服,恐反重虚其表也。

(2)伤寒未入阳明者勿服,恐反引表邪入阳明也。

来源:

钱仲阳

◎方名:

柴葛解肌汤(发表之剂)

总结:

太阳阳明

编号:

008

组成:

柴胡、葛根、羌活、白芷、黄芩、石膏、白芍、甘草、桔梗、生姜、大枣

主治:

治太阳阳明合病,头目眼眶痛,鼻干不眠,恶寒无汗,脉微洪。

加减:

(1)无汗恶寒甚者,去黄芩。

(2)冬月加麻黄,春月少加。

(3)夏月加苏叶。

归经:

足太阳阳明药也。

方义:

(1)寒邪在经,羌活散太阳之邪,芷、葛散阳明之邪,柴胡散少阳之邪。

(2)寒将为热,故以黄芩、石膏、桔梗清之;以芍药、甘草和之也。

来源:

节庵

◎方名:

柴胡升麻汤(发表之剂)

总结:

少阳阳明

编号:

009

组成:

柴胡、前胡、黄芩、升麻、葛根、桑白皮、荆芥、赤芍、石膏、姜、豆鼓

主治:

1.治少阳阳明合病,伤风壮热恶风,头痛体痛,鼻塞咽干,痰盛欬嗽,唾涕稠粘。

2.及阳气郁遏,元气下陷,时行瘟疫。

归经:

足少阳阳明药也。

方义:

(1)阳明而兼少阳,则表里俱不可攻,祇宜和解。

(2)柴胡平少阳之热,升葛散阳明之邪,前胡消痰下气而解风寒,桑皮泻肺利湿而

止痰嗽,

荆芥疏风热而清头目,赤芍调营血而散肝邪,黄芩清火于上中二焦,石膏泻热

于肺胃之部。

(3)加姜、豉者,取其辛散而升发也。

来源:

局方

◎方名:

九味羌活汤(发表之剂)

总结:

解表通剂

编号:

010

组成:

羌活、防风、细辛、川芎、白芷、生姜、白、生地、黄芩、苍朮、大枣、甘

主治:

1.治伤寒伤风,憎寒壮热,头痛身痛,项痛脊强,呕吐口渴,太阳无汗。

2.及感冒四时不正之气,温病热病。

加减:

(1)如风证自汗者,去苍朮,加白朮黄耆。

(2)胸满,去地黄,加枳壳、桔梗。

(3)喘加杏仁。

(4)夏加石膏、知母。

(5)汗下兼行,加大黄。

归经:

足太阳例药,以代桂枝、麻黄、青龙名半等汤也。

方义:

(1)药之辛者属金,于人为气,故能匡正黜邪。

羌、防、苍、细、芎、芷,皆辛药

也。

羌活入足太阳,为拨乱反正之主药。

苍朮入足太阴,辟恶而去湿。

白芷入足

阳明,

治头痛在额。

芎藭入足厥阴,治头痛在脑。

细辛入足少阴,治本经头痛。

能驱风散寒,

行气活血。

(2)而又加黄芩入手太阴,以泄气中之热;生地入手太阴,以泄血中之热;防风为

风药卒徒,

随所引而无不庄,治一身尽痛为使;甘草甘平,用以协和诸药也。

(3)药备六经,治通四时,用者当随证加或,不可执一。

来源:

张元素

◎方名:

十神汤(发表之剂)

总结:

感冒时气

编号:

011

组成:

紫苏葛根川芎升麻白芷麻黄甘草陈皮香附赤芍药生姜白

主治:

治风寒两感,时气瘟疫,头痛发热,恶寒无汗,欬嗽,鼻塞声重。

归经:

阳经外感之通剂也。

方义:

吴鹤皋曰:

「古人治风寒,必分六经见证用药,然亦有发热头痛,恶寒鼻塞,

而六经之证不甚显者,亦总以疏利气之药主之。

是方也,川芎、麻黄、升麻、干

葛、白芷、

紫苏、陈皮、香附,皆辛香利气之品,故可以解感冒气塞之证。

而又加芍药,

和阴气于发汗之中,加甘草,和阳气于疏利之队也。

煎服法:

加姜、白煎。

来源:

局方

◎方名:

神朮散(发表之剂)

总结:

伤寒无汗

编号:

012

组成:

苍朮、防风、甘草、姜、

主治:

1.治内伤冷饮,外感寒邪而无汗者。

2.亦治刚痉。

加减:

(1)如太阳证发热,恶寒,脉浮紧者,加羌活;浮紧带洪者,是兼阳明,加黄芩;浮紧

带弦数者,是兼少阳,加柴胡。

(2)妇人加当归。

归经:

足太阳药也。

方义:

防风辛温升浮,除风胜湿,为太阳主药。

苍朮甘温辛烈,散寒发汗,辟恶升阳。

甘草者,

发中有缓也。

变化方:

(1)本方除苍朮,加白朮二两,姜三片,不用,名白朮汤(海藏),治前证有汗者,

亦治柔痉。

(2)太无神朮散:

苍朮、厚朴、陈皮、甘草、藿香、石菖蒲。

治感山岚瘴气,憎

寒壮热,

一身尽痛,头面肿大,瘴疟时毒。

(3)局方神朮散:

苍朮、川芎、白芷、羌活、本、细辛、炙甘草、姜、。

治伤风头痛无汗,鼻塞声重,及风寒欬嗽,时行泄泻。

(4)许学士神朮散:

苍朮、脂麻、枣取肉捣丸。

治水饮结成澼曩。

(5)九制苍朮散:

茅山苍朮,九蒸九晒为末。

治痰饮腹痛。

来源:

海藏

◎方名:

豉汤(发表之剂)

总结:

太阳发汗

编号:

013

组成:

白、豉。

主治:

治伤寒初觉头痛身热,脉洪,便当服此。

加减:

如无汗,加葛根。

归经:

足太阳药也。

方义:

(1)通阳而发汗,豉升散而发汗。

(2)邪初在表,宜先服此以解散之,免用麻黄汤者之多顾忌,用代麻黄者之多所纷

更也。

变化方:

本方去淡豉,加生姜,名连须白汤,治同。

来源:

肘后

◎方名:

人参败毒散(发表之剂)

总结:

感冒时行

编号:

014

组成:

人参、羌活、独活、川芎、柴胡、前胡、枳壳、桔梗、茯苓、甘草、生姜、薄

荷。

主治:

1.治伤寒头痛、憎寒壮热、项强睛暗、鼻塞声重,风痰欬嗽

2.及时气疫疠,岚瘴鬼疟。

3.或声如蛙鸣,赤眼口疮,湿毒流注,脚肿腮肿,喉痹毒痢,诸疮斑疹。

加减:

(1)口干舌燥加黄芩。

(2)脚气加大黄、苍朮。

(3)肤痒加蝉蜕。

归经:

足太阳少阳手太阴药也。

方义:

(1)羌活入太阳而理游风。

独活入少阴而理伏风,兼能去湿除痛。

柴胡散热升清

协川芎和血平肝,以治头痛目昏。

前胡、枳壳降气行痰,协桔梗、茯苓以泄

肺热,

而除湿消肿。

甘草和里而发表。

人参辅正以匡邪。

(2)疏导经络,表散邪滞,故曰败毒。

变化方:

(1)本方除人参名败毒散,治同。

有风热,加荆芥、防风,名荆防败毒散、亦治肠

风下血清鲜。

(2)本方去人参,加连翘、金银花,名连翘败毒散,治疮毒。

(3)除人参,加黄芩,名败毒加黄芩汤,治瘟病不恶风寒而渴。

(4)除人参,加大黄、芒硝,名硝黄败毒散,消热毒壅积。

(5)败毒散合消风散,名消风败毒散,治风毒瘾疹,及风水皮水在表,宜从汗解者

(6)本方加陈廪米,名陈廪散,治噤口痢。

煎服法:

每服一两,加姜三片、薄荷少许,煎。

来源:

活人

◎方名:

川芎茶调散(发表之剂)

总结:

升散风热

编号:

015

组成:

薄荷、川芎、荆芥、羌活、白芷、防风、细辛、炙甘草、细茶末

主治:

治诸风上攻,正偏头痛,恶风有汗,憎寒壮热,鼻塞痰盛,头晕目眩。

归经:

足三阳药也。

方义:

(1)羌活治太阳头痛,白芷治阳明头痛,川芎治少阳头痛,细辛治少阴头痛,防风

为风药卒徒,皆能解表散寒,以风热在上,宜于升散也。

头痛必用风药者,以巅顶

之上,惟风可到也。

(2)薄荷、荆芥并能消散风热,清利头目,故以为君,同诸药上行,以升清阳而散

郁火。

加甘草者,以缓中也。

(3)用茶调者,茶能上清头目也。

变化方:

一方加菊花殭蚕,名菊花茶调散,治头目风热。

来源:

局方

◎方名:

再造散(发表之剂)

总结:

阳虚无汗

编号:

016

组成:

人参、黄耆、桂枝、甘草、附子、细辛、羌活、防风、川芎、煨姜、芍药、枣

主治:

治阳虚不能作汗。

加减:

夏加黄芩、石膏。

归经:

足太阳药也。

方义:

经曰:

「阳之汗以天之雨名之。

」太阳病汗之无汗,是邪盛而真阳虚也。

故以参、耆、甘草、姜、桂、附子,大补其阳;而以羌、防、芎、细,发其表邪

加芍药者,

于阳中敛阴,散中有收也。

来源:

节庵

◎方名:

大羌活汤(发表之剂)

总结:

两感伤寒

编号:

017

组成:

羌活、独活、防风、细辛、防己、黄芩、黄连、苍朮、白朮、炙甘草、知母、

川芎、生地黄。

主治:

治两感伤寒。

归经:

阴阳两解之药也。

方义:

(1)气薄则发泄,故用羌活、独、苍、防、芎、细,祛风发表,升散传经之邪。

(2)寒能胜热,故用芩、连、知母、生地、防己,清热利湿,滋培受伤之阴。

(3)又用白朮、甘草以固中州,而和表里之气,升不至峻,寒不至凝,间能回九死

一生也。

煎服法:

每服五钱,热饮。

来源:

洁古

◎方名:

桂枝羌活汤(发表之剂)

总结:

太阳疟疾

编号:

018

组成:

桂枝、羌活、防风、甘草。

主治:

治疟疾发在处暑以前,头项痛,脉浮,有汗恶风。

加减:

(1)或吐,加半夏曲。

(2)无汗,桂枝易麻黄,名麻黄防风汤。

归经:

足太阳药也。

方义:

疟分六经,故仿仲景伤寒例,以防风、羌活散太阳之邪,而以桂枝、麻黄分主有

汗无汗也。

煎服法:

每服五钱,迎其发而服之。

来源:

机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