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5893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 金媛媛.docx

第一学期英语组计划金媛媛

2015至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

英语组教学计划

 

学校:

即墨长江中学小学部

年级:

英语组

教师:

金媛媛

 

英语组教研工作总结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英语教研工作以2011版小学《英语课程标准》为指导,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围绕课堂教学改革,为教师服务,为学生服务,在全面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同时,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为目标导向,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的发展。

二、工作目标

1.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继续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改变教师教的方式。

采取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教学,研究让学生主动学习,到本学期末取得一定的阶段性成果,体现英语学科特色。

2.根据我校教学实际,进一步完善本册教材整合的意见和思路。

3.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5..加强团队建设,使英语组成为优秀备课组。

每位教师都能够做到对2011新版课标的精神和解读做到了解。

三、工作思路:

采用一种策略:

文化管理;强化一种理念:

以生为本;牢记一种意识:

常规管理;达到一个目的:

质量提升:

形成一个氛围:

和谐发展。

四、现状分析

上学期,我们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进行了教材研究,各年级分别选取一个课型为突破口进行研究,如三年级的语音课,四、的词汇课,五、六年级的阅读课。

老师们投入大量精力进行了小组培训,尽可能将课堂还给学生。

一学期来,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三年级语音课和其他年级词汇课、阅读课的教学模式初步形成。

上学期,英语组老师们积极进行教学研究,参加了即墨市级和青岛市级的众多教研活动。

每一次教研活动,全体英语老师都积极参与研课、磨课的各个环节,群策群力注入新的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模式,打造精品课。

一学期来,老师们对教材的理解、对英语教学的理解都基于自身有了很大提高,英语组整体教研力量增强。

五、具体措施:

(一)常规工作扎扎实实有提高

1.晨读

本学期将继续在三至六年级开设晨读时间。

晨读的内容要集备、统一。

原则上要求单周读对话、短文、单词,双周背、写单词,并当堂进行检测。

本学期,我们还可以适当利用晨读时间进行单元能力检测。

2.备课和随笔

上一学期,我们英语组的备课整体提高很大。

首先我们的集备活动更加日常化,基于老师们能力的提高,集备效果有所增强。

老师们的教案都是备课组反复集备的成果,目标明确,过程详实,预设充分。

但也有个别教案缺少反复精心修改的痕迹,略显粗糙。

因此,我们要求教案后都附上教学反思。

老师们非常认真,自发的研究反思的写法,我们大部分反思都写出了本节课所体现的理念、特点、及课后反思及调整,质量较高。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坚持上学期集备的优秀做法,认真研究每一节课,确立好教学目标。

积累优秀教案,资源共享,以后修订使用。

整册教材备课积累齐后,就可以不备课,只修订使用。

本学期就可以将以前优秀教案整理一部分传承使用,写好调节反思,继续修订。

上学期通过常规反馈,我们发现我们的随笔整体深度不够,这需要我们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做个有心人,注重素材的日常积累。

只有基于真正触动自己内心的教育事件,才能写出真切的、有感染力的好随笔。

3.家庭作业

上学期,我们的家庭作业仍然是前紧后松。

本学期,为了提高家庭作业的有效性,我们将继续使用《作业批改记录本》,注重过程记录与整改。

同时,本学期要格外重视对家庭作业的书写指导,作业检查反馈时,我们必须将书写质量纳入评比。

另外,家庭作业的布置和讲解,都要进行集备。

对同步的练习题的使用要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重难点不突出。

本学期的家庭作业反馈,我们着重看两方面,一是书写是否认真;二是一单元中,老师重点讲的题是哪些。

重点讲的题应该是内容紧扣教学目标,形式符合年级特点,老师以这样的题为重点,讲的过程既是练习巩固的过程,也是指导做题方法的过程,如指导学生找、圈关键词,加强纠错等。

这些都要在家庭作业中体现出来。

4.常规反馈

本学期我们继续坚持常规反馈日常化。

首先,老师们的自查要高标准严要求。

如每次批改完上交作业,老师要养成查本数的习惯。

收批家庭作业有上交不及时的或错误较多的,一定紧抓不放,尽快完善,不能制造“尾巴工程”。

备课组抽查。

备课组长应定期抽查一次的家庭作业、上交作业,并分别做好详细记录。

包括书写情况、本数、批改质量等。

备课组长每次只查每位老师的一个班(其他班级的老师进行自查),在一周内尽量根据每位老师的工作安排进行检查。

备课、随笔、听课也应定期进行检查反馈。

期中反馈时,每位老师至少完成1个教案、一个随笔及相当数量的听课,最后一周的反馈结果作为整个学期的反馈结果。

5.能力检测

本学期能力检测继续采用小组自查、单元过关的检测方式。

具体操作办法:

在学期初,有各年级英语老师对各自所教班级实行小组划分,确定小组长人选。

对于每一单元检测的内容,有我们的英语老师以备课组为单位,集体讨论,共同确定。

检测时,先有老师检查小组长,再有组长检测本组的其他成员。

在学期末,采取学校抽查的检测方式。

对于每单元抽测中,出现的未通过的学生,允许其多次补考,直到全部掌握为止。

为今年即墨市能力抽测做好充分准备。

除此之外,我们还将沿用上学期的做法,对学生的朗读、说唱、对话等综合能力进行期末抽测。

6.单元测试与专项训练

本学期的单元检测,每两单元进行一次,单元测试题要求大卷,电子稿。

以备课组为单位,在认真研究近三年期末试题的基础上,出精品题。

对于一些重点难点,还可以从学校配备的教辅材料中精选题目结合学生学习实际情况进行考察。

专项训练也要根据年级特点和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有目的的设置,以此达到巩固、掌握的目的。

具体分工:

(备课组长第一周上报)

(二)教学改革卓有成效显特色

1.本学期课堂教学改革的目标

本学期,我们将在继续进行各课型教学模式的探讨。

根据各年级的实际情况,三、四年级在完善语音课和复习课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探讨词汇课的教学流程。

五六年级在完善词汇课、复习课教学流程的基础上,探讨对话课教学流程。

本学期,通过词汇教学改革,学生要能真正掌握学习词汇的方法,要能明显提高学习词汇的能力。

六年级学生有50%能根据已接触的字母组合读出新单词并说出原因。

五年级要能达到40%。

四年级学生主要掌握元音字母在重读闭音节和重读开音节中的发音规律,并能运用规律逐渐达到见词能读、听音会写,并有80%学生能上台讲明规律。

三年级学生则要在学习字母的同时重点探讨26个字母的基本发音并通过大量例词进行训练。

80%学生能根据例词和逐渐增强的语感探究出字母的基本发音。

本学期,我们要继续加强全体学生运用语音知识来识记单词的意识,学生习惯运用拆音拼音的方法,结合字母和字母组合的发音规律学习和记忆单词。

上学期,我们探讨了有关复习课、语音课、词汇课、对话课以及阅读课的教学模式。

在此过程中,英语组老师们对复习课等不同课型的目标和模式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对复习课进行研究。

复习课上,学生要能学会从语音、词汇、进行梳理,并目的明确的,通过适当的学习方法对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学习的主动性要有明显的体现。

通过本学期的课堂教学改革,我们将继续培养学生质疑、倾听、交流、合作、深度思考等各方面的能力,使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都有比较明显的进步。

2.具体措施

建立有效的评价机制

“评价是英语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科学的评价体系是实现课程目标的重要保障。

”本学期,我们通过反复探讨、研究和实践,确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方式和方法,以对课堂教学改革起到积极导向的作用。

我们可以围绕以下设想展开研究:

a.这学期的集备,备课组长要多关注对本节课的语言学习是否已采取了有效的评价方法,以检测和促进本节教学目标的达成。

b.对单元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每单元的评价形式分两种,一是以能力检测的形式对学生的听说能力和运用能力进行单元评价(即每单元的能力检测),二是以书面的形式对学生的认读、阅读及运用方面进行单元学习评价(即单元检测大卷)。

评价结果以全组四个人的平均分作为评选团体奖的标准。

获得团体奖的小组的每位成员获得一枚团体奖卡。

c.在每节课的小结中,老师组织学生对本组内谁最会倾听别人发言并认真思考,谁最积极思考并乐于表达,谁交流时最守秩序语言得体等。

d.英语每周三节课,老师可以在每周的第三节课的小结中组织学生对本周小组成员的小组合作的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并由小组长组织颁发善倾听卡、乐表达卡,会思考卡等。

2.由老师在实践中形成《生本课堂标准》,规范各学科课堂教学行为。

开学初各备课组提出要求,开始逐步修订。

3.每周进行课改经验交流。

每个学科深入思考,及时进行经验总结、各学科每周定期交流。

学科之间互相听课、互相交流研究进度、采取措施。

定期培训备课组长,交流研究进度、备课组工作方法、心得体会。

及时实现资源共享。

4.阶段总结。

将各备课组的阶段总结经验交流的形式进行,随时总结教师的工作经验。

5.做好资料整理工作,并积极与其他学科定期交流。

a.教案。

b.随笔。

c.听课。

本学期每一节校内听课,都要记录下本节课小组合作的形式、时间、目标达成,并对以上内容进行评价。

d.照片积累课题实验的典型照片

e.学生感受。

6.备课组课堂教学成绩

三积极进行课程开发,积累校本课程资源

1.研究教材,促进相关学习内容的整合。

a.词汇教学和对话教学的整合。

根据语言的学习规律,我们把每一单元每一部分的Let’slearn和Let’stalk进行了整合,在提高学习效率的同时,有利于更加突出对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b.复习课的整合。

可以根据单元教学内容,以话题为纲,将学习过的所有同属于本话题的词汇进行整合复习。

同时可根据保持话题完整性的要求整合复习相关句型,以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

c.语音教学和其他教学活动的整合。

不论是三、四年级的自然拼读教学,还是五、六级的音标教学,都不光是孤立进行的,我们在每一节英语课上,只要时机恰当,都应该积极的进行语音教学,帮助学生不断增强语音意识,形成语音能力,最终促进英语学习。

2.开展丰富多彩的校本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1.为了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认真书写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从小写手好英语,学校将定期开展“英语书法大赛”,并将优秀作品展出。

2.继续开展我是“单词大王”竞赛活动。

3.积累校本课程的资源集

包括单元检测集、优秀教案集、优秀随笔集。

(积累优秀教案,资源共享,以后修订使用。

整册教材备课积累齐后,就可以不备课,只修订使用。

本学期就可以将以前优秀教案整理一部分传承使用,写好调节反思,继续修订。

四、教师专业发展和团队建设

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作为专业人员,在思想道德、专业知识、能力发展等各方面的不断成长。

以教学改革为载体完善教师文化。

1.老师们在备课中继续坚持四多三研二写一学。

四多即多听课文录音、多看教学参考书、多向有经验的英语教师请教、多写教学摘记。

三研即研究教材、研究教法、研究学生。

二写即写经验总结、写教学反思。

一学即学习《英语课程标准》。

2.积极参加校级、市级教研活动,发扬我们热心教研的优良传统,在各级教研活动中丰满自我,提高能力。

3.根据学校要求,修订出《教师专业发展标准》,进一步完善教师文化。

标准要简单可操作性强,比如:

集体的事情一起干、每天关注每一个孩子。

各学科各备课组讨论总结上报。

4.团队建设。

团结协作、共同进行教学研究。

九月份:

(第1-4周)

第1周:

1.传达达学校英语教研工作计划,备课组制定教学教研工作计划;组织备课组老师通备教材,做好分工。

集体研究课堂改革评价机制。

2.各备课之间交流小组培训的经验,查找不足,确立小组培训的方向。

第2周:

1.根据课堂改革的备课要求,三至六年级集体备课,词汇课教学模式,要求人人根据事先准备就每个教学环节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

2.进一步细化本学期的集体备课、个人备课以及上交、家庭作业的标准和具体要求。

第3周:

1.三至六年级进行第一单元能力检测

2.备课组长抽查家庭作业并做好记

第4周:

1.解读学习2011新版《英语课程标准》第一、二部分

2.进行第一、二单元检测,并作简要分析。

3.备课组抽查上交作业。

十月份:

(第5-9周)

第5周:

1.三至六年级进行第二单元能力检测

2.下发“英语书法大赛”通知。

第6周:

1.对“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教学改革下的词汇课模式进行梳理总结。

2.对复习课进行集备,进一步细化,为复习课展示做好准备。

3.备课组抽查家庭作业。

第7周:

1.教学改革:

复习课展示

2.三至六年级进行1-3单元统一模拟检测与分析。

第8周:

1.1-3单元“单词大王”、连词成句过关比赛(四至六年级)

2.备课组抽查上交作业并做好记录。

3.经验交流:

如何调动学生课后听录音的积极性,及如何对其课后听读进行指导。

第9周

1.三-六年级第3单元能力检测

2.期中常规反馈

十一月份:

(第10—14周)

第10周:

1.下发“英语书法大赛”通知。

2.三至六年级进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

3.教学改革:

复习课教学模式探讨

第11周:

1.对复习课流程进行梳理,形成模式

2.做好期中考试准备工作以及质量分析,以便及时查缺补漏。

第12周:

1.经验交流:

小组合作的发展程度及指导方法交流

2.三至六年级进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

第13周:

1.备课组抽查家庭作业

2.展示课

十二月份:

(第15-18周)

第14周:

1.展示课2节

2.备课组抽查上交作业

3..三至六年级进行第五单元能力检测。

第15周:

1.举行“英语书法大赛”

2.三至六年级进行第四、五单元阶段性检测与分析。

3.对本学期教案进行细化,进一步梳理改革成果,为期末展示课做准备。

第16周:

1.期末常规反馈自查

2.三至六年级进行第六单元能力检测。

第17周:

1.期末常规反馈

2.各备课组制定复习计划。

一月份:

(第19-20周)

1.加强集备,组织好复习及各项总结工作。

2.各备课组内部资料积累:

单元检测、专项练习、能力检测积累,上交作业、家庭作业、教案、随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