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1418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3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docx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教学教案方案和对策

中等职业学校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课程

教学设计方案

 

 

课程名称: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教学内容:

《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参赛教师:

郑泽武

工作单位:

陆丰市第二职业技术职业技术学校

 

案例名称

《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科目

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

教学对象

中职二年级学生

设计者

郑泽武

课时

2课时

一、教材及教学内容分析

【使用教材】: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汽车底盘构造与维修》(李进强张再东主编)

【教学内容】:

模块一传动系第二节《离合器》1.2.2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教材分析】:

本学习任务是在对汽车传动系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所要认识的传动系统第一个组成部分。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基础,通过本任务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日后诊断与排除离合器的故障奠定扎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鉴于大纲的要求与教材的特点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知识目标】:

1.了解离合器的位置

2掌握摩擦离合器的作用、结构和工作原理

【技能目标】:

1培养正确的使用相关量具对离合器摩擦片进行测量技能。

2提高学生对离合器故障诊断和维修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课堂教学及任务探究、实践教学、合作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离合器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现有的素养水平分析】:

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13汽修班的学生,本班的学生大部分为15至17岁的男生,该年龄阶段的男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过于好动,喜欢尝试,喜欢动手操作,但操作的过程中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缺乏正确的方法,因此在实训安全方面需要多加注意。

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相对薄弱,教学过程需要多关注相关素质的培养。

课程由于自主性较强,因此,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参与度不高的情况,另外,由于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学习的进度需要有一定弹性,注意相互间的互相学习。

2、【学生现有知识和技能水平分析】

了解汽车的基本组成;但专业知识不够扎实

会使用常用量具和常用工具;但不够标准与规范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采取的教学策略选择如下:

基于工学结合,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充分的利用我校现有的多媒体设备和实训设备等资源。

运用视听教学法,实物教学法等来加强同学们对离合器结构组成的感性认识,加深理解,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

由于离合器的工作原理比较抽象,给同学们的认知带来了很大的障碍,所以在这个节点上,教学过程中充分的采用多媒体仿真教学法,有效的突破这一难点。

讨论法和谈话法贯穿于课堂的每一个知识点,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都得到充分的发挥。

本节课我利用案例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小组合作、案例分析、角色模拟”等动态活动较多的学习方法来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

制作课件给学生全新的、栩栩如生的视听感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

小组管理岗位负责制的实训教学组织,使实训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条不紊的进行,采用项目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同学们能够根据任务书所要求的工作,进行小组探究,自主学习顺利的完成任务。

从而来达到提高同学们的专业技能的目的。

培养了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教师准备。

(1)运用网络技术搜集离合器相关视频,图片,离合器仿真积件。

制作多媒体课件。

(2)通过维修店调查,查找,设计案例。

(3)一体化教学区设备,工位的检查以及工位所需要的工具,量具,设备的准备。

(4)设计学校设备所能支撑,学生的能力所能完成的实训任务书。

2.学生准备。

(1)复习相关量具的使用方法。

(2)做好课前分组,小组做好角色分工。

六、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教学过程和时间分配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

导入新课

(联系生活)

3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

有离合器和无离合器的汽车和摩托车。

提问:

这两种摩托车在驾驶上有什么区别吗?

 

提问引导:

那这个离合器究竟用什么作用,它在汽车的哪个位置呢?

(导入新课)

学生讨论这两者的区别。

学生讨论:

起步时要刹住离合,加速换挡时要刹住离合,行驶时候不能刹住离合。

等等

贴近学生生活,通过有无离合器的摩托车的对比,吸引同学们的注意力,马上将注意力转移到今天课堂的主题,让同学们驾驶方法的区别(有助于对离合器工作原理的理解)

(二)

讲授新课(位置与作用)

 

6分钟

 

 

1、展示:

传动系简图

让同学们自己找出离合器的位置,思考离合器总成与其他总成的相对位置关系

 

2、简述:

离合器的位置与作用

位置: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

作用:

接合与切断动力的传递。

 

3、针对离合器的作用引出问题(讨论):

问:

如果离合器坏了,会出现什么问题。

问题归纳总结:

离合器坏了那就会失去离合器的作用:

无法切断动力的传递或无法传递动力。

 

 

1、感性认知离合器的位置与作用。

 

2、讨论问题,加速对离合器的作用的理解。

 

3、学生做笔记。

通过观察图片寻找问题的答案。

有利于提高同学们的课堂注意力,有利于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问题的讨论来引导学生对离合器作用的思考。

有利于学生以后对学习离合器故障诊断的认知

(二)

讲授新课(结构组成)

 

8分钟

1、展示离合器挂图,分析离合器每个组成部分的名称。

直观教学。

 

2、播放离合器拆装简介视频,采用视听教学法。

分析离合器动力的输入输出的关系。

讲解各个组成部分的装配关系

 

3、互动空间,探究学习。

通过三个问题的引导,检查学生对离合器位置作用,结构组成的掌握情况。

1、学生观察挂图认知离合器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

 

2、让学生观看视频,认识离合器各个组成部分的装配关系。

 

3、回顾思考问题。

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3、学生做笔记,并进行内化。

 

2、通过交流,让学生初步掌握一些避免受到侵害的方法和技巧,增强学生作为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1、在这一环节我运用了“视听教学法”和直观教学法,化抽象为具体,让学生对离合器的结构组成有个感性的认知。

和对动力的传输有个初步的直观的认识。

通过挂图只能让学生认识各个组成部分的名称,但是对于各个组成部分的装配关系学生的理解还是有难度的,于是接下来采用视听教学就可以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通过问题的探究巩固学过的知识,同时引入下一个内容:

工作原理。

3、通过总结得出“消费者应具有的权利意识”突出了第二个教学重点——树立正确的消费意识;同时也初步完成了本节课的“情感目标”。

 

(二)

讲授新课(工作原理)

8分钟

1、提问引导学生思考:

离合器的作用。

切断和接合动力的传递

2、点击图片进入离合器工作原理仿真教学

分析:

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接合过程

松开离合踏板。

离合器膜片弹簧处于自然压紧状态,摩擦片备压紧。

接合动力传递。

分离过程

踩下离合器踏板,膜片弹簧外边缘翘起,摩擦片没被压紧。

离合器分离,切断动力传递。

1、回顾思考,回答问题。

 

2、学生参与flash仿真离合器工作原理操作。

认识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3、学生做笔记

这一部分主要是要让学生理解离合器是如何实现:

切断和接合动力的传递这一作用的。

运用“多媒体仿真教学”的教法通过flash仿真离合器的工作过程,学生通过参与仿真按钮的控制激发学习兴趣;通过主动参与,让学生有更多的思考和发挥的空间,深刻地理解和体会离合器工作原理的巧妙。

掌握依掌握离合器工作原理

从而突破了教学难点,

(三)

引入案例

(学以致用)

8分钟

教师在多媒体简介一个关于离合器维修的实际案例,通过案例分析,引入任务,分发实训任务书。

学生认真学习案例,理解案例中陈师傅所进行的案例分析,明白小李接下来索要完成的任务。

引入案例,通过案例分析使同学加深对知识的理解,通过角色扮演(学生为小李)提高学生的兴趣。

(四)

任务书介绍

8分钟

1根据任务书里面的任务说明介绍学生所要进行的工作任务的任务背景

通过任务要求介绍接下来学生索要完成的任务,及介绍任务工单的填写要求。

1、学生

理清任务来源,任务实施的背景。

理清自己接下来所要完成的任务。

 

创设情景,让学生学以致用,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师演示

5分钟

教师进行铆钉深度的检测和压盘平面度的检测演示

1认真观察教师的动作和测量方法

2小组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3.小组内分配任务。

合作学习。

1通过教师的演示教学法,规范同学们的操作方法。

(六)

实训教学

40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学生完成任务

注意防范学生出现安全事故

1进入各个工位

2检查工位设备

3组长检查5S规范

4开始实训,

5完成任务

6填写工单

1进行工学结合,一体化教学。

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提高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七)

考核评价

5分钟

考核:

教师根据学生任务书工单的完成情况。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动作的规范程度。

使用量具方法的正确性的情况对各组进行考核。

评价:

教师总结学生在实训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对各组的优缺点进行点评。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和完成任务情况自评。

小组根据各个组员的任务完成情况进行互评

这个环节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在实操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检查。

和了解自身知识与技能的掌握情况

 

七、板书设计

1.2.2离合器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一离合器的位置与作用

位置:

离合器位于发动机和变速箱之间。

作用:

接合与切断动力的传递。

二离合器的结构组成

1主动部分2从动部分

3压紧装置4操纵机构

三离合器的工作原理

1离合器分离状态

2离合器接合状态

八、教学反思

离合器结构与工作原理》教学设计,我着重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做中学”的教学理念。

内容的上突出:

.实用性与专业性密切结合。

学生的理解能力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学习的进度需要有一定弹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