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313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90.8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docx

社会心理学期末复习要点

2014秋季双学位

《社会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要点

第1章社会心理学概论

1、名词解释

1.社会心理学

有两种偏向。

其一是心理学偏向的定义,例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将社会心理学定义为“研究个体的社会行为和社会意识的学科”,他认为,社会心理学试图了解和解释个体的思想、情感和行为怎样受他人的现实的、想象的和隐含的存在所影响。

侧重于社会学的定义;另一是社会学偏向的定义,例如,美国早期社会学家艾尔乌德认为,“社会心理学是关于社会互动的科学,以群体生活的心理学为基础”。

2.社会行为

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人的反应和反应系统,它包括个人行为(习得行为、亲社会行为以及反社会行为)、个人在群体或集群中的行为(例如从众、社会促进、社会懈怠等),以及群体或集群行为(例如群体决策、时尚、恐慌等)。

3.社会心理

联结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与调控作用的心理活动。

二、简答

简述社会心理学的分析水平/解释水平。

第2章自我

一、名词解释

1.自我(self):

“自我”本质上是一种根植于生理实体以及特定社会文化脉络的心理现实,它是个体在以符号为中介与他人及社会环境进行互动,并籍此习得社会生活模式的参与过程中发展出来的。

2.聚光灯效应(spotlighteffect):

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直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3.被洞悉错觉(illusionoftransparency):

由于过高的估计别人对自己的洞悉水平而产生的被他人“看透”的错误知觉。

4.虚假共识性效应(falseconsensuseffect):

在观点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别人对我们观点的赞成度以支持自己的立场。

5.虚假独特性效应(falseuniquenesseffect):

在能力方面,我们过高的估计自己的才智与品德。

6.自我概念(self-concept):

自我的内容,亦即我们对于自己所抱持的各项信念,包括自己的个性或特质。

7.自我察觉(self-awareness):

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心理历程,包括思考判断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自己的情绪状态,以及行动的原因等。

也就是以“自我”为思考对象的行为。

8.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effect):

当信息与我们的自我概念有关时,我们会对他进行快速的加工和很好的回忆。

9.自尊(self-esteem):

个体对自己本质是好是坏的主观评价。

10.自我评价(self-assessment)的动机:

希望拥有正确的自我感知,以减少对自己能力或个人特征的不确定性。

11.自我证实(self-verification)动机:

试图在自我知觉之间以及自我知觉与即将获得的信息之间寻求一致性的现象。

12.自我增强/自我抬升(self-enhancement):

个体以一种有利于对自己做正面评价的方式收集和解释有关自我的信息。

13.自我呈现(self-presentation)即是指在感知他人对自己印象的基础上,个体为获得他人对自己理想的印象而采取积极行动表现自己的过程。

14.自我效能感(self-efficacy)是个体对现实特性目标所需要的组织和执行行为的能力的信念,或者说,是个体对自己在特性领域内的能力或有效性的信念。

15.自我设障(self-handicapping):

为了维护或提高自尊,做出对成功不利的行为或言辞,给自己的成功预先设置障碍,以便在遭遇失败时能够进行自我保护。

例如,比如,临近考试了,有些学生不是努力学习而是四处游玩,或者说自己身体不舒服。

16.习得性无助(learnedhelplessness):

人或动物接连不断地受到挫折,便会感到自己对于一切都无能为力,丧失信心,陷入一种无助的心理状态。

17.过度合理化效应(overjustificationeffect):

对原本有内在兴趣的行为给予外在酬赏,反而降低了内在兴趣。

二、简答

(一)简述自我的适应功能。

(1.自我调节;2.信息加工过滤器;3.理解他人的心理;4.认同过程)

(二)简述有助于促进自我认知的途径。

(1.自我觉知;2.人际交往与沟通,他人反馈性评价在其间起重要作用;3.社会比较)。

(三)简述常见的自我动机。

(1.自我评价;2.自我证实;3.自我抬升)

(四)简述印象整饰的正负两面性。

印象整饰本身并无好坏之分,关键在于运用的目的。

其正面意义在于,成功的印象整饰可以用来建立真诚的人际关系,使人们之间的交往和互动能够顺利地进行下去;成功的印象整饰还能够调节与润滑人际关系;其负面意义在于,由于印象整饰直接涉及对他人印象的控制,因此,既有人运用这一手段虚饰自己的社会地位和真实身份,也有人利用相应的技巧为自己牟利。

三、论述

1.请基于“乔哈里窗”(JohariWindow)理论谈一谈人际交往与沟通对自我认知的促进作用。

2.请谈一谈塞利格曼效应对你人生的启示。

 

第3章社会认知

1、名词解释

1.社会认知(socialcognition):

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意向等作出推测与判断的过程。

2.社会印象(socialimpression):

人们通过与认知对象的接触和知觉,在头脑中形成并留在记忆里的认知对象的形象。

3.印象形成(impressionformation)我们对他人做出判断的过程。

4.中心特性(Centraltrait):

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有些特性常常更有分量,并能改变整个印象,这个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特性便被称为中心特性。

5.负向效果(黑票作用):

负面特性的权重往往要比正面特性的权重高。

6.首因效应(PrimacyEffect):

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

7.近因效应(recencyeffect):

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交往中最后一次见面给人留下的印象,这个印象在对方的脑海中也会存留很长时间。

8.晕轮效应(haloeffect):

当知觉者对某一个人的某种特征形成好的印象后,他就倾向于据此推论该人在其他方面也具有良好的特征。

相反则成为扫帚星效应(forked-taileffect)。

9.投射效应(projectioneffect):

亦叫假定相似性,即人们总是假设他人与自己是相同的。

10.宽大效应(leniencyeffect):

人们在评价他人时,往往是积极性的评价多于消极性的评价的现象。

11.刻板印象(stereotype):

对某一类人或事所产生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

12.对比效应(contrastEffect):

当人们将某一认知对象与同它类似但不如它好(或者不如它漂亮、不如它高大,等等)的东西相比时,会认为该认知对象实际上比一般东西更好、更漂亮或者更高大。

13.框架效应(framingeffect):

指决策过程中由于备择方案描述方式(即框架)的改变而导致决策者选择偏好发生改变的现象。

14.稀释效应(dilutioneffect):

中性的或无关的信息弱化判断或印象的趋势。

15.易得性直觉(availabilityheuristic):

人们根据某种信息容易在心里想起来的程度进行判断的方法。

那些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比那些不太容易回忆起来的信息更多地被拿来作为我们认知判断的依据。

16.调整性直觉(adjustedheuristic):

也称锚定启发(anchoringheuristic),即是指人们进行判断时,先抓住某一个锚定点开始,然后逐渐地调整,最终得出一个结论。

17.后视偏差(hindsightbias):

又称“事后诸葛亮效应”,即是指人们在回忆自己的判断时,倾向于认为其判断比实际上更为精确。

18.归因(attribution):

个体为了预测和评价他人的行为,并对环境和行为加以控制,而对他人或自己的行为所进行的因果解释和推论。

19.内归因或个人倾向归因(internal / dispositional attribution):

将行为归因于个人自身的特征,如人格、品质、动机、情绪、心境、态度、能力、努力等。

20. 外归因或情境归因(external / situational attribution):

将行为归因于外部因素,如他人阻扰、奖惩、运气、工作难易等。

21.基本归因错误(fundamentalattributionerror):

人们在对他人的行为进行归因时,倾向于高估人格或态度等内在特质的重要性,而低估情境因素的影响。

22.自我服务性归因偏差(self-servingattributionbias):

在对自身成败进行归因时,会表现出自我服务性偏差——当我们成功时,倾向于表现出自我提升偏差,将成功归因于内部特征;当我们失败时,倾向于表现出自我防卫偏差,将失败归因于外部特征。

2、简答

(一)社会认知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1.认知者因素。

认知者即社会认知的主体,认知者本人的世界观和价值取向、知识和经验、自身的情绪状态以及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都会影响其社会认知。

2.被认知者因素。

被认知者的许多特点,都会影响人们对他的认知和评价,影响人们的印象,例如被认知者的谈吐、服饰、表情、、行为方式等,在印象形成的过程中,突出的线索会特别受到重视。

3.认知情境。

任何认知活动,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进行的,这种社会认知情境,可以提供帮助认知者了解被认知者的线索。

4.生物及遗传因素。

(二)简述凯利的三维归因理论。

凯利将归因现象区分为两类:

一类是能够在多次观察同类行为或事件的情况下的归因,称为多线索归因;另一类则是依据一次观察就做出归因的情况,称为单线索归因。

凯利认为,人们对行为归因总是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

(1)客观刺激物;

(2)行动者;(3)所处关系或情境;其中,行动者的因素是属于内部归因,客观刺激物和所处的关系或情境属于外部归因。

对上述三个因素的任何一个因素的归因都取决于下列三种行为信息:

1、特殊性或区分性distinctiveness):

被观察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

即行动者是否对同类其它刺激做出相同的反应,他是在众多场合下都表现出这种行为还是仅在某一特定情境下表现这一行为。

例如,教师甲在一个特定的情境下只批评了A,而没有批评其他学生,那么,这个行为就是区别性高的。

2、一贯性或一致性(英文:

consistency):

在不同时间点、不同情境中,同一行为人面对同一刺激的反应是否相同?

即指行动者是否在任何情境和任何时候对同一刺激物做相同的反应,即行动者的行为是否稳定持久。

例如,如果在其他的时间和情境下也有同样的行为,那么一贯性高,否则一贯性低。

例如,教师甲总是批评学生A,还是只有今天批评A了。

3、共识性(英文:

consensus):

不同人在面对相同刺激时,行为反应是否与被观察的人行为一样?

即其他人对同一刺激物是否也做出与行为者相同的方式反应。

如果每个人面对相似的情境都有相同的反应,我们说该行为表现出一致性。

例如,所有的教师都批评学生A,教师甲也批评了学生A。

那么着一行为就是一致性高的。

凯利认为这三个方面信息构成一个协变的立体框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信息与协变,可以将人的行为归因于行动者、客观刺激物或情境。

如果一名员工完成目前工作的水平,与其他类似的工作相同,即低区分性,而在这项工作中其他员工的水平总是和他的水平十分不同(或低工高),即低一致性,并且他的这一工作绩效无论何时都是稳定的,即高一贯性,则他的管理者或其他任何人在判断他的工作时,都会认为他自己对这一绩效负有主要责任(内部归因)。

(三)简述维纳的归因理论。

维纳及其同事在1972年发展了海德的归因理论。

维纳认为,内因-外因方面只是归因判断的一个方面,还应当增加另一个方面,即暂时-稳定方面。

这两个方面都是重要的,而且是彼此独立的。

暂时-稳定方面在形成期望、预测未来的成败上至关重要。

人们可以把行为归因于许多因素,但无论什么因素大都可以纳入内因-外因、暂时-稳定这两个方面的4大类中。

能力,根据自己评估个人对该项工作是否胜任;努力,个人反省检讨在工作过程中曾否尽力而为;任务难度,凭个人经验判定该项任务的困难程度;运气,个人自认为此次各种成败是否与运气有关;身心状态,工作过程中个人当时身体及心情状况是否影响工作成效;其他因素,个人自觉此次成败因素中,除上述五项外,尚有何其他事关人与事的影响因素(如别人帮助或评分不公等)。

以上六项因素作为一般人对成败归因的解释或类别,韦纳按各因素的性质,分别纳入以下三个向度之内:

1、控制点: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因素的来源,是以个人条件(内控),抑或来自外在环境(外控)。

在此一向度上,能力、努力及身心状况三项属于内控,其他各项则属于外控。

2、稳定性: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稳定,是否在类似情境下具有一致性。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能力与工作难度两项是不致随情境改变的是比较稳定的。

其他各项则均为不稳定者。

3、可控性:

指当事人自认影响其成败的因素,在性质上是否能否由个人意愿所决定。

在此一向度上,六因素中只有努力一项是可以凭个人意愿控制的,其他各项均非个人所能为力。

韦纳等人认为,我们对成功和失败的解释会对以后的行为产生重大的影响。

积极的归因模式:

成功→能力高→自豪、自尊/增强对成功的期望→愿意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失败→缺乏努力→内疚/相对的对成功的高期望→愿意并坚持从事有成就的任务。

消极的归因模式:

失败→缺乏能力→羞愧、无能感、沮丧/降低对成功的期望→避免或缺乏对有成就任务的坚持性。

成功→运气→不在乎/很少增强对成功的期望→缺乏从事有成就任务的愿望。

第4章态度

1、名词解释

1.态度(attitude):

个体对特定对象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的评价性的、较稳定的内部心理倾向。

2.外显态度(explicitattitudes):

我们意识到的并易于报告的态度。

3.内隐态度(implicitattitudes):

自然而然的,不受控制的,并往往是无意识的态度。

4.中央途径(central route):

信息接受者在进行信息加工时的动机和能力都很高,对信息本身很在意,并且进行精细的加工,其态度的改变或形成是其有意识地、认真考虑和整合信息的结果。

5. 边缘途径(peripheral route):

信息接受者缺乏信息加工的能力或动机,他们对劝说信息不作精细的认知加工,他们在形成或改变态度时依赖于与劝说信息相配合的“边缘线索”。

6.睡眠者效应(sleepereffect):

即由于时间间隔使人们容易忘记传播的来源,而只保留对内容的模糊记忆。

具体而言,在刚刚接收完信息时,接收高可信度来源信息的人比接收低可信度来源信息者更容易被说服;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说服性信息和其来源之间的联结产生了分离,导致高可信度来源的说服效果有了下降、而低可信度来源的说服效果却有了增强。

7.抗拒理论:

人们不喜欢他们行动和思想的自由受到威胁。

当他们感到自己的自由受到了威胁,一种不愉快的抗拒心态被激发。

1、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功能。

(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认识或理解功能)

(2)简述态度与行为之间的关系。

(3)简述态度形成的三个阶段及其内容。

(4)简述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理论。

2、论述题

请简述态度说服的影响因素,并论述其现实意义。

第5章人际关系:

从吸引到亲密

2、名词解释

1.人际吸引(interpersonalAttraction):

人与人之间由于积极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而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的相互趋近倾向。

2.曝光效应(theexposureeffectorthemereexposureeffect):

又称“(简单、单纯)暴露效应”、“(纯粹)接触效应”等,主要是指人们常常偏好自己熟悉的事物,换而言之,只要一再地与某一刺激物接触、靠近,就可能会增加对其的喜欢程度。

3.外貌辐射效应(radiatingeffect):

人的外貌会影响到人们对其个人以外的周围事物的评价。

4.增—减效应(gain-losseffect):

我们最喜欢那些对我们的喜欢显得不断增加的人,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我们尤其喜欢那些对我们由不喜欢逐渐转变为喜欢的人,即使这种喜欢的总量没有一贯喜欢我们的人的总量大时,也是如此。

5.投射效应(Projectioneffect):

在人际交往中,认知者在形成对别人的印象时常常存在以己度人的倾向,即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从而将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

6.犯错误效应(pratfalleffect):

能力非凡可以使人富有吸引力,难免犯错误的证据使其吸引力又增加了一层。

6.表露互惠效应(disclosurereciprocityeffect):

一个人的自我表露会引发对方的自我表露。

我们不仅喜欢那些向我们表露的人,而且也会向我们喜欢的人表露,而且在自我表露之后,我们会更加喜欢这些人。

7.人际排斥(interpersonalexclusion):

人与人之间由于消极的认知与情感体验而在心理和行为上产生的相互离散倾向。

二、论述题

请论述影响人际吸引的主要因素,并分析其原因。

(1)类似性导致吸引。

这是建筑在对称理论基础之上的。

这就是说,人们与我们相似,我们为了保持一种对称的关系,就会喜欢他们。

类似性对友好关系的影响是十分广泛,而且意义重大。

人们都强烈倾向喜欢那些和他们相似的人。

(2)互补性。

这是由于双方在气质上,性格上都各有优点和缺点,彼此之间可以取长补短,互相满足对方的需要。

由此可见,互补性也是形成人们之间良好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

(3)物理距离的接近。

两人间物理距离的增加,必然增加他们可能偶然接触的数量,当这些接触增加时,他们彼此认识,了解以及最终互相喜欢的概率增加了。

(4)交往的频率。

因为人们彼此之间交往的次数越多,越容易形成共同的体验,共同的话题和共同的态度。

(5)外貌吸引力在有关外貌引力问题上,我们并不总是以理性的,不管对方的年龄或性别,我们倾向于更喜欢外貌有吸引力的人,不仅我们更喜欢他们,而且,我们对于他们行为的评定也不同。

3、案例分析

X和Y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两个人的性格各方面都很相似,其两家住的很近经常来往。

在家长的催促下,两个人结婚了,之后原本就很平静的感情变得更加波澜不惊,甚至双方都不会为对方而吃醋,觉得很郁闷。

试用社会心理学有关人际关系的知识来分析这一案例。

【答案要点】

从案例中给出信息可以初步判定,X与Y的结合主要是以彼此喜欢为基础的,或者说是建立在以喜欢为主要成分的爱情之上的。

主要依据有如下几点:

(1)影响喜欢的一些因素对他们的感情发展起到了相当作用。

(2)分析爱情与喜欢的主要区别。

1.喜欢与爱情是两种既相互密切关联但又各不相同的情感。

喜欢有两个最主要的因素,一是人际吸引的双方有共同的理解,一是喜欢的主体对所喜欢的对象有积极的评价和尊重。

而爱情有如下三个最重要的因素:

依恋、关怀与奉献、亲密。

2.爱情并不仅仅是加强了的极端的喜欢,而是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所持有的一种态度,包含有突然的无法解释的强烈的感情和共同的亲昵行为。

(3)根据斯滕伯格(R.J.Sternberg)爱情的基本三角形原理,分析X与Y之间的关系。

大体可以确认,X与Y的关系属于喜爱式爱情(主要是亲密,没有激情和承诺,如友谊关系)或伴侣式爱情(有亲密和承诺,没有激情)。

第6章侵犯与亲社会行为

1、名词解释

1.侵犯行为(Aggression):

任何试图伤害或危害他人且不为社会规范所许可的行为,也称“攻击行为”。

2.亲社会行为(pro-socialbehavior):

泛指一切符合社会期望而对他人、群体或社会有益的行为。

3.宣泄假设(cathartichypothesis):

“宣泄被压抑的情感”,可以帮助重建情绪平衡。

4.武器效应(WeaponEffect):

与犯行为相关的刺激倾向于使侵犯行为得到增强。

5.旁观者效应(bystandereffect):

在紧急事件发生的现场,由于旁观者的存在,个体的利他行为受到抑制,受害者得不到帮助。

现场的人越多,人们就越倾向于袖手旁观,受害者获得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

这种现象违背常理,我们通常会认为在场的人越多,受害者得到帮助的可能性越大。

6.责任扩散效应(diffusionofresponsibility):

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

二、简答题

(一)简述侵犯行为产生的原因。

(对侵犯行为的反击;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侵犯;本能的表现;由于受挫折而侵犯;基于模仿而侵犯。

(二)简述亲社会行为的影响因素。

(三)试述挫折——侵犯学说的要点。

三、论述题

侵犯行为是人的本能行为吗?

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人的侵犯行为?

(1)侵犯行为的理论解释:

侵犯的生物观;挫折-侵犯假说;社会学习理论。

(2)对侵犯行为的预防和控制:

宣泄说。

即当一个人有了强烈的侵犯性情感,就让他以某种方式把这种情感释放和表达出来,以达到消除其实际的侵犯性行为的目的。

如通过参加和观看有关的文体活动,把自己的不良情绪宣泄到其它方面等。

榜样说。

根据社会学习理论,侵犯行为主要与观察和模仿等习得性经验有关。

因此,要控制和预防侵犯行为,应当经常给学习者提供非侵犯性榜样。

惩罚说。

对侵犯行为进行惩罚,在一定程度上能抑制侵犯行为。

无论是实际上被实施了惩罚或是预先了解到将可能受惩罚,都能使侵犯行为受到一定程度的抑制。

置换说。

指个人由于某种原因受到挫折,但又不能对引起挫折的来源施行攻击,于是便转移攻击目标,寻找替罪羊,来发泄自己的愤怒和侵犯情感。

置换虽然可以避免直接侵犯行为,但往往造成对无辜者的伤害。

规范说。

即利用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内化的各种社会道德规范来抑制个体的侵犯情感和行为,因此,儿童期道德品行的培养,在预防和消除人类的侵犯行为中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7章社会影响

1、名词解释

1.社会影响(socialinfluence):

在他人作用下,引起个体思想,情感和行为变化的现象。

2.社会促进(socialfacilitation):

个体在从事某项工作时,由于他人在场而提高了绩效的现象,也称“社会助长”。

3.社会抑制(socialinterference):

与“社会促进”相反,个体与他人一起活动时,其效率比单独活动时更为低下的现象。

4.社会惰化(socialloafing):

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任务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的偏少的现象。

“社会抑制”与“社会惰化”两现象的区别是:

在“社会抑制”现象中,主体本身想干好,动机很高;在“社会惰化”现象中,当事人不想好好干,动机很低。

5.从众(conformity):

在实际存在或想象存在的群体压力下,个人放弃自己的独立性,在意见和行为上表现出与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6.服从(obedience):

按照他人命令行动的行为。

7.依从(compliance):

人因接受他人的请求而行动,使其需要得到满足的行为。

8.“登门槛”技术(foot-in-thedoortechnique):

先提出较小的要求,然后再提出指向较大目的的要求,以此诱发人们依从的方法。

9.“登门槛”效应(foot-in-the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