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6373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73.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docx

养殖技术资料绿壳蛋鸡养殖技术大全集

目录

第一章绿壳蛋鸡特性1

一、概述1

二、形态特点2

三、生活习性2

第二章绿壳蛋鸡养殖场地与设备3

一、场地选择与布局3

二、鸡舍建筑6

三、设备与用具11

第三章绿壳蛋鸡饲料14

一、常用饲料14

二、饲料配方20

第四章绿壳蛋鸡繁殖25

一、配种25

二、种蛋的选择26

二、种蛋孵化条件30

四、种蛋孵化方法32

五、雏鸡运输38

第五章绿壳蛋鸡育雏39

一、育雏条件39

二、育雏方式43

三、供热方式49

四、准备工作53

五、饲养管理54

第六章绿壳蛋鸡育成60

一、饲养条件61

二、饲养方法62

三、转育准备63

四、饲养管理65

五、商品鸡饲养管理68

第七章绿壳蛋鸡种鸡饲养管理70

一、饲养条件70

二、饲养方式72

三、饲养管理73

四、人工强制换羽75

五、四季管理77

第八章绿壳蛋鸡疾病防治79

一、综合防疫措施79

二、消毒、免疫、给药方法81

三、传染病疾病防治98

四、寄生虫病防治119

五、其他疾病防治123

 

第一章绿壳蛋鸡特性

一、概述

绿壳蛋鸡,黑毛、黑皮,黑肉、黑骨、黑内脏,蛋为绿色,是一种集天然黑色食品与绿色食品为一体的珍禽极品。

绿壳蛋鸡是我国稀有家禽,其生产的绿壳蛋是极为理想的营养保健品,被誉为“鸡蛋中的人参”,被国外称为“东方神蛋,华夏明珠”。

绿壳鸡蛋含有锌、碘、铁、硒等多种微量元素,维生素A、D、E等多种维生素和人体所需的多种氨基酸以及丰富的卵磷脂高窃度脂蛋白。

其中,微量元紊硒和维生索E的含量分别高干普返鸡蛋的5~6倍和2—3倍,胆固醇含量低于普通鸡蛋28%以上,营养价值是普通鸡蛋的2~3倍。

对心血管、肠胃病、高血压、糖尿病、失眠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并有降低血压、延年益寿等功效。

孕妇食用后有益千婴儿健康发育,儿童食用后能促进生长增强记忆力,提高智商。

绿壳蛋鸡肉肉质鲜嫩,皮黄香酥,腿肌蛋白丰富,腹部脂肪少,可滋阴壮阳,补肾养颜,调节人体机能是大众餐桌不可缺少的美味佳肴。

绿壳蛋鸡饲养方法简易;笼养、散养均可,喜食五谷杂粮,市场前景广阔.是理想的致富项目。

二、形态特点

绿壳蛋鸡外观特征与黑毛乌鸡相似,具有五黑一绿的特征。

体形轻巧,羽色麻黑,鸡冠红润,步态轻健,对外界的反应特别灵活,善于飞跃公鸡善斗,具有野鸡的野性。

脚为6趾。

三、生活习性

绿壳蛋鸡性悄温和,喜群居.抗病力强.适应环境能力也很强,善飞跃,公鸡善斗注食五谷杂粮,喜食青草、菜叶、嫩树叶。

绿壳蛋鸡每只母鸡年产蛋150~200枚左右,种蛋受精率为85%~90%,受精孵化宰约90%,种鸡150日龄左右便可严蛋,孵化期为21天。

产蛋种鸡一般可利用2年。

养殖户可利用闲房、仓库饲养,也可在累园、山坡放养。

第二章绿壳蛋鸡养殖场地与设备

绿壳蛋鸡与普通家鸡的饲养方法相似.其适应能力强。

对鸡舍要求不是太高,对于刚开始饲养绿壳蛋鸡的新养殖户,可充分利陌现有的房屋条件、大棚等,稍加改造即可。

如新建鸡舍,则应选择环境清静,地势高且于燥,远离污染,便于运销的他方。

鸡舍应住袁通风和保持地面干燥,最好是水泥地页,便于清理粪便以及防疫消毒。

若采用果园、山坡养殖,则应做好围栏,地面做成一定斜面、以利于排水,另外还需搭棚遮雨。

一、场地选择与布局

1.场地选择

(1)地形地势:

场地应选在地势较高、干燥、平缓,背风向阳取水良好的地方。

平原地区场地比较平迫、开阔,场址应选择在较高位置,以利排水。

山区建场应选在稍平缓的坡上,坡面向阳。

(2)水源水质:

水量充足、水质良好的水粗是养鸡场必不可少的条件。

鸡场用水除鸡群饮用外。

还有鸡舍徙刷消毒、环境绿化灌溉、夏季防暑降温以及职工生活用水等。

水质应符合卫生标准,没有自来水的地方,最好打深井取水。

(3)地质土壤:

落地散养的鸡群一般选沙壤土或石灰质上壤,这种土壤排水良好,导热性较小,微生物不易繁殖。

合乎卫生要求。

离地饲养的鸡样与土壤无直接关系,主要考虑是否便于排水,使场区在雨后不玫积水过久而造成泥泞的工作环境。

(4)气候因素:

气象资料除对房舍施工设计必需外,对鸡场日常管理工作的防暑、防寒日程的安排,鸡舍朝向,防寒、遮荫设施等有意义。

风向、风力对鸡舍的方位辆向布置,鸡舍排列的距离、次序等有关系。

(5)供电电源:

鸡场的孵化、育雏,成鸡的饲养管理、机械通风、照明及日常生活都离不开电。

因此;必须有稳定、可靠的电源。

如供电倡不到保证,则需自备发电机。

(6)交通运输:

鸡场距离主干道不少于500米,同时要求交通运输方便运输。

(7)环境疫情:

选址时必须注意鸡场周围的大环境。

一般情况下。

场址附近应没有污染环境的化工厂、重工业厂矿或排放有毒物质和气体的染化厂等,特别注意不要在原有旧禽场上莲场或扩建。

养鸡场距离居民区3—4千米,要考虑鸡场污水排放方式及周围纳污能力。

2.布局

鸡场不论大小,但建筑物都必须合理布局。

(1)行政区。

生活区用围墙与生产区隔开,使生产区处于隔离状态,有利于防疫。

(2)雏鸡舍与成鸡舍之间要有较大的距离。

密闭式鸡舍,其纵轴最好与夏季主风向垂直,以利通风。

设有运动场的开故式种鸡舍.应在人员,车辆少到之处,以保持环境的安静。

密阈式鸡舍间距15~20米;开放式鸡舍问距为鸡舍高的5倍。

(3)料道与粪道要分开。

料道与粪道应分别设在各鸡舍的两端。

料道通向生产区大门;粪道单独通往场外。

(4)建筑物徘列要整齐,紧凑,坐北朝南,运动场在其南侧,成鸡舍位于雏鸡舍的下风向。

各呜舍间利道路两旁擅种植高矮相问的乔、灌木。

二、鸡舍建筑

1.基本要求

(1)保温防暑性能好:

鸡舍应有良好的保温防暑性能。

冬季漏度低干灭,鸡采食量增加.而饲料效率及产蛋量却下降。

夏季气温高于29℃,鸡的产蛋量、蛋重、饲料效率及蛋壳厚度均下降。

一般认为种鸡舍适宜的温度范围10一23℃,肉鸡舍21~26℃。

建造鸡舍财,只要选用保温性能好的建筑材料,加厚北墙厚度,屋顶吊装顶棚,即可取得保温防暑的效果。

(2)通风良好:

鸡舍保持适当的通风换气量及气流速度,对于控制舍温、徘除鸡体呼出和排泄的水分、清除有害气体以维持空气新鲜、无贼风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

鸡舍通风有两种方式;一种为自然通风,一种为机械通风。

(3)防湿:

舍内长期潮湿,会使鸡的抗病力会减弱,羽宅污秽。

一般雏鸡舍的相对湿度不超过65%,育成舍及种鸡舍要求55%~65%。

(4)阳光充足:

开放式鸡舍在冬季如有充足的阳光照射,可使鸡舍温暖、于燥,并能消灭病原微生物等。

因此可利用自然采光的鸡舍,首先要选择好鸡舍的方位,以朝南向阳为好。

其次,窗户的面积大小要恰当,种用鸡舍自户与地面面积之比以1:

5为好,用鸡舍可相对小一些。

密闭式鸡舍要给于强度合适的人工照明。

一般鸡舍内在鸡群括动的地方,照明强度5一10勒克斯为宜。

(5)便千悄毒防疫:

为了提高消毒效果,墙面要光滑,要有水泥地面和墙裙。

鸡舍的入口处应设置消毒池。

2.结构要求

(1)鸡舍长度:

农村养鸡专业户所建鸡舍的长度,应从实际出发,根据拟建鸡舍所处的地势、地形,以能满足饲养计划的要求,方便管理为准。

(2)鸡舍跨度:

鸡舍跨匿一般根据屋顶形式,内部设备的布置及鸡舍类型而定。

开放式鸡舍,一般以6~9米为宜;密闭式无窗鸡舍,胯度可达12一15米。

(3)鸡舍高度:

一般从地面到屋檐口的高度为2.5米左右,舍内中部的高度不应低4.5米。

(4)鸡舍屋顶斗养鸡舍一般采用单坡式屋顶或双坡式屋顶。

屋顶最好设置顶棚,填充稻壳、锯末屑等,以利隔热。

屋顶两侧下沿,应留有适当的檐口,以便遮荫挡雨。

(5)鸡舍墙壁:

墙壁的有无、多少或厚薄,主要决定于当地的气候条件和鸡舍的类型。

气温高的地区,可以建造简易大棚式鸡舍,四面无墙;另建屋顶;也可建甫侧敞开的三页墙鸡舍。

气候温和的地区嫡壁厚度可薄一些;气侯寒冷地区,墙壁厚度可厚一些。

墙外用水泥抹缝,墙内用水泥盖面,以便防潮和利干冲刷。

(6)鸡舍地面:

鸡舍地面要高出舍外。

农村筒易鸡舍,如为沙质或透气性良好的土壤,可用自然地面养鸡但在鸡群转出后;应铲除一层旧土.重新垫上新上并消毒。

(7)鸡舍门窗:

一般单扇问高2米、宽1米;双扇门高2米、宽1.6米(单扇面积2米X08米入窗户位置。

笼养宜高,平养宜低。

网上或棚状地面养鸡,在南北墙的下部,应有通风窗,尺寸为30厘米X30厘米,并在内倒蒙以铅丝网,设外开的小门,以防禽兽入侵和便于冬季夫肌

(8)鸡舍通道:

跨度小的平养鸡舍,常将通道设在北侧,宽约12米;跨度大于9米的鸡舍,通道一册设在中央,宽约15米。

(9)鸡舍面积:

根据饲养方式(平养或笼养)和饲养密度乘确定。

加平养绿壳蛋鸡,狲周龄内每平米20只,60~150日龄每平米10只.种鸡每平米5~6只。

3.鸡舍类型

(1)育雏舍:

饲养1—60日龄的雏叱一般房舍较矮,墙壁较厚,要求保温、通风性能良好。

地面、墙壁整洁光滑,刊于卫生消毒。

顶柳可采取单坡式或双坡式。

跨度6米左右,高度2米左右,宽度依一次育雏数量而定。

(2)育成鸡合:

饲养1~60日龄的青年鸡。

育成舍分平养育成舍和笼养或网养育成舍。

平养育成舍要求采光良好,空气新鲜,有运动场(面积是室内面积的1倍以上),冬季有保温措施,夏季可以降踢防暑,鸡舍有遮光设施。

室内一侧置放栖架、饮水器、料槽,使其等距离分布于舍内,同时在向阳面的一边开一个高160厘米。

宽兀厘米小门,门外设置铺有沙子的运动轨一般的普通鸡舍均适合于饲养绿壳蛋鸦.鸡舍也可因地制宜用闲房或搭置简易棚舍。

(3)种鸡舍:

饲养150日龄以上的绿壳蛋鸡。

有平养、混合地面养,笼养等三种形式。

平养鸡舍,种鸡饲养在放有垫料的地面或网上,根据育种需要闲栅网把种鸡隔成小群,每平方米养4~6只。

平养鸡舍设小窗,距地面50厘米左右设自由出入口,外设栏杆围成运动场。

三、设备与用具

1.食槽

食憎要求平整光滑,便于绿壳蛋鸡采食又下浪费饲料,同时便于清洗消毒。

食柏习选用木板、竹于、镀锌板、硬塑料板等材料制成,也可制成同定式的水泥槽。

食槽的高度应与绿壳蛋鸡的胸部平齐。

(1)长条形食槽:

长食槽可做成木槽和金属条槽2种。

可因陋就简使用大竹子赝去1/3,保留2/3,将底部削平,锯成50~70厘米长。

这种竹槽的深浅圾决于所用竹子的直径大小。

(2)自流式干粉料桶:

农村专业户可利用废油漆桶、染料桶等自行制作。

干粉料桶适子采食于粉倒,多用于饲养育咸阶段的绿壳蛋鸡。

使用干粉料桶可减轻劳动强度,操作方便,饲料也不易撤落在槽外。

(3)开食盘:

适用于雏鸡。

育方形、圆形,面积大小视雏鸡数量而定,用塑料等制成。

宣径为350毫米或450毫米的回形开食盘,可养60一80只雏鸡。

2.饮水设舍

农村养鸡专业户常用的饮水器有以下两种:

(1)长条形饮水器:

用竹、本。

铁皮、塑料、水泥等制成,断面一股呈“V”字形、“勺”’宇形。

槽高5厘米胭宽6厘米。

(2)塔形真空饮水器:

适用于平面饲养或雏鸡笼养。

不少地方就地取材,用广口玻璃瓶或陶瓷瓦罐制成简易饮水器。

3.笼具

笼具有盲雏笼、育成笼、商品蛋鸡笼,种鸡笼,市场上有销售。

4.运动场

平养绿壳蛋鸡最好附设运动场。

场地种上草坪或树木,或用徘水良好的沙质地面,周围要开排水沟。

场内设置栖架绿壳蛋鸡酷爱沙浴,既可助其除去体外寄生虫以利于憧康,同时啄食粗沙粒有助于梢化,可在运动场的一角或二角设沙浴池。

运动场四周应以砖石等砌围墙以防猫、狗或其他动物侵扰。

运动场最好役防逃围网,围网高2米左右。

围网孔不大于4平方厘米。

用尼龙网或绳网均可。

5.产蛋箱

一般使用开枚式产蛋箱。

每箱可供4一6只产蛋鸡用,可分多层叠于鸡舍一侧。

产蛋箱宽30厘米,深35厘米,高35厘米。

底板向后倾斜6—8度,后板设一蛋槽。

箱顶呈45度倾斜,以防鸡栖息排粪。

箱门外设一踏板,方便鸡进人产蛋箱。

6.捕鸡工具

(1)围网:

由2~4块长方形铁丝网联结丽成,可以折叠,搬运方便。

每块铁丝网长回米,高60厘米。

使用时上将鸡围于鸡舍一角,便于捕捉。

(2)捕鸡网:

用铅丝制成一个圆圈;上面用线绳结成一个线网,后面连一个木柄。

适用于笼养雏鸡。

第三章绿壳蛋鸡饲料

一、常用饲料

1.玉米、高粱

(1)玉米汪米是鸡饲料中的重要原料,代谢能含量高,粗纤维含量少,适口性好。

但蛋白质含量较低,且氨基酸不平衡,赖氨酸、色氨酸含量低。

玉米在绿壳蛋鸡日粮中的用量为40%一70%.

(2)高粱:

高粱中粗蛋白质含量略高于王米但其消化率较低。

一般认为,高粱营养价值是玉米的95%左右。

2.糠麸

糠麸是谷物加工的副产品,包括谷物种皮、外胚乳、湖粉层。

胚芽及纤维残渣等。

糠鼓中粗蛋白质、粗纤维、维生素尤其是B族维生素及矿物质含量较高,淀粉含量较低,容积大,代谢能含量较低。

在商品绿壳蛋鸡日粮中要限量使用,一般不超过5%,在育成绿壳蛋鸡日粮中可用到15%~20%。

3.油脂

配合饲料中添加泊脂主要是为了提高能量水平。

商品绿壳蛋鸡日粮可添加1%~3%的油脂。

4.饼粕

(1)大豆饼粕:

大豆饼粕蛋白质含量较高(40%~44%),可利用性好,赖氮酸含量高(2.5%~2.8%),但蛋氨酸含量低(0.6%)。

矿物质中钙少磷多,维生素儿维生素D、维生素B2含量少,其他B族维生素含量较高。

大豆饼粕色泽佳,风味好,品质稳定肢用上无用量限制。

处理良好的大豆饼粕添加蛋氨酸后是绿壳蛋鸡非常理想的蛋白质饲料,加热不良的大豆饼粕含有抗营养闺子,可导致腹泻。

胰脏肿大、发育受阻。

大豆饼应呈黄褐色饼状或小片状,色泽新鲜一致无发酵、霉变、虫蛀及异味.含水量不得超过13%。

(2)棉籽饼帕:

棉籽饼粕蛋白质合量一般为22%~44%。

赖氨酸含量不足;仅为大豆饼粕含量的50%.而精氨酸含量却很高。

磷肯量较多;维生素B1含量较高,胡萝卜素和维生素D含量很少。

含有棉酚及环丙烯类脂肪酸等有毒成分,使用时要注意。

棉籽饼应为小瓦状或饼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元发酵、霉变、虫蛀及异味,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

(3)菜籽饼粕:

蛋氨酸。

赖氨酸含量较高,精氨酸含舀低于其他饼粕类,和棉籽饼粕合用,许多成分可得互补。

钙磷含量均较高,硒含量是植物性饲料中最高者。

含有芥子酸、含硫配糖体及芥子酶和单宁,适口性差,抑制幼鸡生长,雏鸡应避免使用菜籽饼粕。

饲料用菜籽饼要求小瓦片状、片状或饼状,具有菜籽抽的香味,褐色;无发酵、霉变及异味,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

(4)花生粕:

花生粕代谢能较高,粗蛋白质含量不低于大豆粕,但品质较差,赖氨酸、蛋氨酸含量偏低,精氨酸、组氨酸含量招当高。

除维生素A、维生索D、维生素C外,其他维生素含量丰富。

花生粕力碘不良时会引起雏鸡胰脏肥大。

饲料用花生粕要求为碎屑状,色泽呈新鲜一致的黄褐色或浅褐色,无友酵、霉变、虫蛀、结块及异味,水分含量不得超过12%。

(5)芝麻粕:

芝麻粕中蛋氨酸含量在饼粕类中最高,色氨酸含量高,赖氨酸缺三,维生素凡维生京D、维生素E含量少,维生素迭、烟酸合量多。

在绿壳蛋鸡日粮中应限量应用。

5、鱼粉、血粉

(1)鱼粉:

鱼粉的代谢能值高,蛋白质含量高,品质好,赖氨酸、蛋氨酸含量高,精氨酸含量少。

鱼粉中钙、磷、碘、硒含量丰富,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军,尤以维生京民及维生索马2含量最丰富,还富含维生景凡维生素风并含有朱知生长因子。

日粮中用鱼粉很容易把氨基酸搭配平衡。

(2)血粉:

血粉中蛋白质旨量高.赖氨酸含量最为突出,异亮氨酸含团肌,氨基酸不平衡,适口性差,用量不宜太多。

6.酵母粉

酵母粉为淡寅色,有酵母香味。

粗蛋白质含量高,脂肪合量低,赖氨酸含量高,蛋氨酸含量低,蛋白质的消化率不高。

维生素A含量少,B族维生紊含量丰寓,烟酸,胆碱、核黄素、泛酸及叶酸含量很高。

维生素B12含量不高。

使用酵母粗应补充蛋氨赃或与鱼粉合用,用量应控制在2%~3%。

7.食盐

食盐主要作用是刺激唾液分泌,促进消化,提供钠、氯离子以维持体液正常渗透压等。

绿壳蛋鸡饲料中食盐的需求量为0.37%,若超过0.7%会出现生长抑制,甚至造成死亡。

8.石粉、贝壳粉、磷酸氢钙、骨粉、沙砾

(1)石粉:

空要成分是碳酸钙是补充钙最经济的矿物质原料。

石粉粒度要求100%通过35目眠

(2)贝壳粉:

贝壳粉合钙量不低于33%,呈白色粉状或片状。

(3)磷酸氢钙磷酸氢钙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或粒状,含磷16%以上,含钙21%以上。

(4)骨粉:

骨粉是畜禽钙。

磷的良好补充饲料,为黄褐色至灰白色粉末。

使用财;要彻底杀菌消毒。

(5)沙砾:

沙砾有助于研磨肌目中的饲料。

从2周龄起补喂,开始宜少二周龄后,每周每只鸡5一8克。

粒径以1.5一3毫米为宜。

9.维生素饲料

小型养鸡场和农户养鸡可充分利用青饲料以补充维生索的需要。

各种绿叶蔬菜、豆科牧草以及胡萝卜、槐叶粉等都可作为维生素的良好来源。

饲喂时应注意,以幼嫩则期和绿叶部分含维生素较多,最好2~3种青饲料混合饲喂。

习惯用量可占精料的20%~30%。

10.饲料添加剂

添加剂用量甚微,必须光用玉米、麦秩或石粉作扩散剂,预先混合后再放入配合饲料中,以免混合不匀,导致效果不佳或发炸中毒。

(1)维生素添加剂:

维生素在绿壳蛋鸡的代谢中起着重要作用。

绿壳蛋鸡日粮中必须添加维生素。

目前采用较多的是禽用多种维生素。

(2)微量元素添加剂:

微量元索添加剂常用的有硫酸铜、硫酸铰、硫酗锰、硫酸锌、硫酸亚铁、碳酸铜、碳酸钻、碳酸锰、碳酸锌、碳酸亚铁、氧化铜、氧化钻、氧化猛,氧化锌、氧化亚铁、碘化钾和碘酸钙等。

微量元竞添加剂的主要成分见表人微量元索添加剂在日粮中添加量很少,每1000千克饲料大约1~9克。

(3)药物舔加剂艰据绿壳蛋鸡预防疾病的需要,在日粮中可添加抗生索、驱虫药等药物添加剂。

二、饲料配方

饲料配制以玉米、大麦为主,用10%~15%的鱼粉加20%左右的豆饼植物蛋白,再拌些切碎的红萝b、青菜叶、青草等青绿饲料。

或者玉米10%~40%、高粱或大麦20%一

30%、小麦或稗子10%~20%、红薯干10%~30%、敖皮和米糠10%一30%、豆饼或花生饼10%~25%、鱼粉或骨粉3%一15%、蜗粉或碳酸钙2%一6%、愧叶粉或首蒲粉3%一5%,100千克混合饲利中可加入青饲料30~40千克。

繁殖期喂绿壳蛋吗蝇蛆、蚯蚓、地鳖虫等,可提高产蛋率。

常见饲料配方:

1.0~4周龄

(上)玉米73.96%.麦敖3.8%,豆粕18.1%,鱼粉2%,磷酸钙1.14%,石粉0.73%,盐0.25%,蛋氨酸0.02%。

(2)玉米73.93%,麦鼓2.3%,豆粕21.3%,鱼粉1%,磷醉钙1.44%,石粉0.64%,盐0.35%,蛋氧酸005%。

(3)黄玉米55%,小麦粉4%.谷粉3%,敖皮2.2%,豆粕27%,鱼粉6%,骨粉1%,贝壳粉1%,食盐0.3%,添加剂0.5%。

(4)玉米62.64%,麦麸3.9%;豆粕28%,鱼粉3%,磷酸钙1.46%,石粉0.65%,盐,0.25%,蛋氨酸0.01%。

(5)王米62.89%,麦麸上.6%,豆粕32.8%,鱼粉1%,磷酸钙1.92%,石粉0.5%,盐0.35%,蛋氨酸0.14%。

2.5~8周龄

(1)黄玉米50%,小麦粉8%,谷粉6%,麸皮6%,豆粕22%.鱼粉5%,骨粉上%,贝壳粉1.2%,食盐0.3%,添加剂0.5%。

(2)黄玉米42%,小麦粉6%,谷粉9%,敖皮10%,豆粕13%,鱼粉6%,骨粉2.2%,贝壳粉3%,草粉6%,食盐,0.3%,添加剂0.5%。

(3)黄玉米43%,小麦粉7%,谷粉9%,麸皮10%,豆粕14%,鱼粉5%,骨粉2.2%,贝壳粉3%,草粉6%.食盐0.3%,添加剂0.5%。

(4)玉米65.67%,麦款65%,豆粕23.4%,鱼粉2%,磷酸钙1.35%.石粉0.75%,盐0.25%.蛋氨酸0.08%。

(5)黄玉米54.13%,高粱5%,麦敖4%,大麦5%,鱼粉10%,豆饼16%,槐叶粉3%,骨粉2.5%,食盐0.37%。

3.9~13周龄

(1)黄五米52%,小麦粉6%,谷粉6%,麸皮9%,豆粕18%,鱼粉5%,骨粉12%,贝壳粉2%,食盐0.3%。

添加剂

0.5%。

(2)玉米65.63%,麦麸5%,豆粕16.6%,鱼粉回%,磷酸钙166%石粉066叽,盐035%,蛋氨酸010%。

14~17周龄

(1)黄玉米46%,小麦粉6%,谷粉13%,麸皮10%,豆粕12%,鱼粉5%,骨粉1.7%,贝壳粉1.5%.草粉4%,食盐0.3%,添加剂0.5%。

(2)玉米粉55%,碎米10%,黄豆粉8%,花生麸10%,鱼粉9%,麦麸3%,统糠3%,矿粉0.25%,石膏粉0.75%,骨粉及生长素1%,多种维生素0.012%和适量砂砾。

5.产蛋期

(1)黄玉米51%,小麦粉6%,谷粉14%,麸皮7%,豆粕9%,鱼粉4%,骨粉2%,贝壳粉1.2%,草粉5%,食盐0.3%,添加剂0.5%。

(2)黄玉米38%,小麦粉10%,谷粉12%,麸皮10%,豆粕13%,鱼粉5%;骨粉2.2%,贝壳粉3%,草粉6%,食盐0.3%,添加剂0.5%。

6.

休产期

(1)玉米粉20%,碎米30%,黄豆粉8%,花生麸14%,鱼粉8%,麦麸9%,统糠7%,矿粉1%,石膏粉2%,骨粉及生长素1%,多种维生素0.012%和适量砂砾。

(2)黄玉米32%;碎米27%,黄豆粉(炒熟)10%,花生麸12%,米糠2%;麦麸3%,鱼粉12%,石膏粉0.75%,矿粉0.24%,骨粉及生长素1%,多种维生素0.012%,适量鱼肝油及维生素B水溶液。

第四章绿壳蛋鸡繁殖

一、配种

一般采用自然交配。

1.

大群配种

一定数量的母鸡按比例配以公鸡,使每一只公鸡和每一只母鸡都有机会自由交配回群体在100~200只。

公母鸡配种比例以1:

(12一15)为宜。

2.

小间配种

又叫单间配帆一间鸡舍放人1只公鸡、12只母鸡自然交配。

二、种蛋的选择

1.种蛋的选择

(1)种蛋来源:

了解种鸡场情况,包括种鸡状况、种鸡群体是否健康、种鸡营养水平等。

种蛋应来源干饲养管理正常、健康而高产的鸡群。

初产母鸡在2~3周内所产的蛋,不宜用作种蛋。

(2)种蛋新鲜度:

种蛋越新鲜,孵化率越高。

新鲜种蛋外表有光泽,气室相小,陈蛋则相反。

以产后回周为合适,以3~5天为最好。

(3)种蛋外观:

蛋壳应清洁,蛋重适宜。

种蛋形状以椭圆形为好,过长、过圆以及各种畸形蛋都不宜作孵化用。

(4)照蛋:

采用服蛋器照蛋透视,剔除陈蛋。

蛋黄颜色呈暗红色或暗黄色占据蛋的中心位置;气室高度在5毫米以下,位置应在大头。

2.

种蛋保存

(1)保存期:

保存期最好不超过1周。

(2)保存温度:

保存期少于3天,18℃为宜;上周,16~17℃为宜;7天以上,以7.5~12.5℃为宜。

(3)保存湿度:

贮存室相对湿度保持在75%一80%。

(4)码盘装蛋:

保存期不超过3天,大头向上放置;超过3天,小头向上放置。

(5)翻蛋:

保存期不超过3大,可不翻蛋赐天以上。

则每天围蛋1次;若小头向上放置,可不需翻蛋。

(6)通风换气:

保存种蛋还应注意通风换气。

特别是潮湿地区和梅雨季节,要做好通风换气工作,严防种蛋生霉。

3.

种蛋消霉

每次集完蛋后,立刻在鸡舍咐近的消毒室或送到孵化室消毒,清毒后放入蛋库保存。

人孵时;先把种蛋码在蛋盘上,进行预热挡种蛋表面的水珠消失后,熏蒸梢毒20分钟。

(1)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法:

每立方米空间用犯毫升福尔马林(40%甲醛溶液)加21克高锰酸钾(用容积大的淘瓷器皿或玻璃器皿。

先在容器中加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