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410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89.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docx

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般路堤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规定

1)在进行路基施工前,做好施工期临时排水总体规划和建设,确保路基不受水的侵害以及雨水不冲淹农田、淤积河道。

临时排水设施应与永久排水设施综合考虑,与路基同步实施,并与工程影响范围内的自然排水系统相协调。

2)路基填方材料。

(1)在拟取土现场取土试验,符合《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F10-2006)中表4.1.2的规定时,方可使用。

(2)对于个别地区的填筑材料质量较差,采取技术措施进行处理,经检验满足设计要求后方可使用。

(3)严格控制土石混填的填筑石料强度、粒径及填筑、碾压、夯实工艺。

(4)严格控制路床填筑材料质量,尽量使用材质较好的填料,确保路床的压实度。

3)泉眼或露头地下水,按设计要求采取有效导排措施后填筑路堤;地下水位较高时,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降低地下水位。

4)填筑前地基按设计及规范要求处理完毕,测量放样,用白灰撒好“两条线”(填土坡脚线、边沟线),边界线埋设公路界桩、隔离栅等设施,并经监理人检查确认。

5)涵洞顶部填土,0.5m以内时使用土填筑(材质符合相关要求),采用三轮静碾碾压,且分层最大压实厚度不大于20cm;0.5m以上时才允许按正常路堤填筑,振动压实。

6)按不同填料要求进行路堤试验段的施工,试验段认可后,方可开展同类路基的大规模施工。

7)填筑路堤采用全断面分层填筑;坡形地面应由最低处分层填起,不得顺坡填筑。

8)土方路基施工要求“划格上土,挂线施工,平地机整平”;应全宽填筑,全宽碾压。

9)路堤设置临时排水路拱、挡水捻和急流槽。

10)压实后的宽度不得小于填筑宽度。

严格控制冲击压路机的型号、碾压遍数和作业冲击能。

11)根据填筑材料及相关要求,适时进行削坡。

削坡时由测量人员现场放样、盯岗,执行监理人旁站制度,防止亏坡。

12)做好亏填、中线偏位、翻浆等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和控制。

亏填或水毁时,开台阶、分层填筑,不得倾填。

13)上下路堤坡道使用结束后,开台阶、分层填筑,不得倾填。

14)停车港湾与路堤同步填筑。

15)路基上的电缆槽、声屏障基础、交通标志牌基础、预埋管线、坡面防护等与路基同步施工,不得因施工而危及路基的稳定和安全。

二、土方路堤填料要求

(1)优先选用级配较好的砾类土、砂类土等粗粒土作为填料,严禁使用含草皮、生活垃圾、树根、腐殖质的土以及泥炭、淤泥、冻土、强膨胀土、有机质土和易溶盐超过允许含量的土。

(2)液限大于50%、塑性指数大于26,不得直接作为填料,必须经过技术处理合格后使用。

三、土方路基填筑施工工序

见图3—1

四、施工要点

(1)路堤填筑时根据设计断面水平分层填筑和压实。

每种填料分层最大松铺厚度应根据试验确定,不超过30cm;分层最小压实厚度不小于10cm。

(2)性质不同的填料分段填筑,同一水平层路基的全宽采用同一种填料,不得混填。

每种填料的填筑层压实后的连续厚度不小于50cm。

不得纵向分幅填筑。

(3)路堤填筑时,从最低处起分层填筑,逐层压实;当原地面纵坡大于12%或横坡陡于1:

5时,按设计要求挖台阶,或设置坡度向内倾的4%、宽度不小于2m的台阶

(4)填方分几个作业段施工时,接头部位如不能交替填筑,则先填路段按1:

1坡度分层填筑,每层碾压至边缘,逐层收坡,待后填段填筑到位时,再把交界面逐层挖成不小于3m的台阶,分层填筑碾压;如能交替填筑,则分层相互交替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3m。

图3-1土方路基填筑施工工序图

(5)填方路堤按路面平行面分层控制填土高程,为利于排水,填筑时路堤顶面形成不小于2%横坡,设计纵横坡在下路堤范围内形成。

(6)填筑、摊铺、碾压。

①路基每层填筑严格执行“划格上土、挂线施工”。

根据松铺厚度、车载方量计算划分灰格,均匀卸土。

推土机粗平、平地机精平,形成路拱。

②准备直径3cm、长150cm红白相间(25cm刻度)的花杆,在边线位置每隔20m插一根,依据花杆上的刻度连续挂好线绳,线绳应绷紧,作为机械平整时的依据,保证平整度和松铺厚度。

③运输车按要求卸料后,先用推土机粗平,对含水量进行检查,不合格要洒水或翻拌晾晒,合格后用平地机精平;检查松铺厚度、平整度,符合要求后方可碾压。

④先稳压,后振动碾压,碾压时压路机遵循从路边向路中、从低侧向高侧的原则;压路机的碾压行驶速度不超过4km/h,错轮宽度对振动压路机不小于压实轮的1/3,对三轮压路机不小于后轮的1/2。

碾压应达到无漏压、无死角。

必要时,配备小型碾压夯实设备。

(7)每一填筑层压实后的宽度不小于填筑宽度。

新建段路基填筑宽度是指路基整修成型后的宽度设计值加两侧各30cm~50cm宽度之和;加宽段路基填筑宽度是指整修成型后的宽度设计值加不小于50cm。

(8)当路基填高超过1.5m时,路基顶面边缘应设置不低于20cm的挡水埝,挡水埝开口应和临时急流槽对应;施工中应随时检查挡水埝和临时泄水槽的完好情况,及时修补。

(9)每一个压实层在经过雨雪后,或由于特殊原因没有填筑上一层而致使本层超过10天暴露在外,在填筑上一层时应复压,并重新检测压实度。

4)质量控制要点和监理要点

(1)严格控制填筑材料,禁止使用非适用材料填筑。

(2)严格控制每种填筑材料的标准干密度取样试验和平行验证试验,严格标准干密度的审批程序。

(3)每层填筑时,查看填料是否发生变化。

(4)是否符合试验段确定的松铺厚度要求。

(5)碾压前,现场检测含水量是否控制在最佳含水量±2%之内。

(6)边角是否碾压或夯实到位。

(7)是否达到试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

(8)表面是否有碾压轮迹、松散、起皮、翻浆、弹簧等现象。

(9)边线是否顺直,中线是否偏位,宽度是否满足要求,边坡是否超填或亏坡。

刷坡后边坡坡面要平顺、稳定,曲线圆滑,不得亏坡。

(10)停车港湾是否与路堤段同步填筑。

(11)路拱设置是否符合要求,表面是否平整,雨后路堤顶面是否有积水。

(12)压实度检测时,是否挖至下一层顶面,压实度是否合格或有超百现象。

(13)雨后边坡是否有冲沟等水毁现象;水毁处是否按要求分层填筑夯实。

5)土方路堤常见质量问题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1)中线偏位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加固保护导线点至交工验收。

②加大中线复测频率。

每填高60cm~80cm恢复一次路线中桩,测定路基标高及宽度。

③亏坡的一侧按照规范要求开台阶补填,多余的一侧进行削坡处理。

(2)翻浆、“弹簧”现象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避免用天然稠度小于1.1,液限大于40%,塑性指数大于18,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的土作为路基填料。

②土的实际含水量大于最佳含水量2%时,采取翻拌晾晒、加白灰或换填适宜的填料,达到要求后方可进行压实。

③清除碾压层下软弱层,换填良性土壤后重新碾压。

④不同性质的土不得混填。

(3)路基边缘压实度不够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路基施工按路基填筑宽度要求进行填筑。

②控制碾压工艺,保证机具碾压到边,确保边缘带碾压频率不低于行车带。

③返工至符合压实度要求的层次。

(4)起皮、松散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起皮:

严禁薄层贴补;低液限粉土填筑路基时,碾压过程中应适量洒水。

尽量保证填料含水量均匀一致;配足碾压设备,尤其是轮胎压路机,及时碾压;

②松散:

适当洒水后重新碾压;适当缩短作业面长度,或配足摊铺碾压设备;冬季施工时填筑层碾压完毕后及时封土保温。

(5)路基边坡冲刷防治及管理措施:

①削坡后及时进行边坡防护工程。

②按要求设挡水埝和临时泄水槽,且随时保证完好并发挥作用。

③雨水冲刷后应及时修补路基,用小型夯实机具分层夯实。

④路基必须按要求填筑、碾压;亏坡整修时严禁贴补。

(6)压实度不够或有超百现象。

①材料发生变化,颗粒组成与标准击实试验样品不一致,或不同种类的填料混填。

应重新取样进行标准试验。

②含水量偏离最佳含水量±2%范围,应翻拌晾晒或洒水,重新碾压。

③松铺厚度过厚,原有压实机械的压实功无法压实。

④压实机械更换或机械性能降低,压实功达不到试验段确定的标准。

⑤作业面不平整,压实设备无法均匀压实。

⑥碾压没有达到试验段确定的碾压遍数。

⑦碾压速度过快,轮迹重叠宽度过小,层间搭接长度太短。

⑧压实设备类型与击实标准不匹配。

 

高填方路堤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规定

1)水稻田或长年积水地带,用细料填筑路堤高度在6m以上,其它地带填土或填石路堤高度在10m以上时,均视为高填方路堤。

2)基底承载力满足设计要求,特殊地段或承载力不足的地基按设计要求进行处理;覆盖层较浅的岩石地基,应清除覆盖层。

3)施工前人工挖十字沟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地下构筑物和各种地下管线的位置及标高等,并采取必要的措施,以免因施工而造成损坏。

二、施工工序

高填方路堤除按正常路堤施工工序施工外,还需采用强夯处理,起夯面的位置为原地面,每填筑3m~5m夯击一遍。

三、施工要点

1)承包人详细核查地质情况,验算地基承载力,核实边坡坡率、排水系统的可行性。

核实软土、盐渍土等不良地质路段的特殊地基处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

2)填料优先选用强度高、水稳性好的材料,或选用轻质材料。

受水淹浸的部分,采用水稳性和透水性好的材料。

3)通过实地察看、试验等,提出施工方案,报监理人审批。

必要时,对施工方案进行专家论证。

4)优先安排施工,并做好临时排水系统。

5)严格按照设计的填筑宽度填筑,不得缺填、补填。

6)必要时,基底应设置盲沟、渗沟或反滤层等截、排水设施。

7)按照设计要求控制填筑速率。

8)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

(1)高填方路堤施工过程中和预压期内进行沉降和位移观测,以监测路堤变形情况,控制填筑速率,指导施工;并根据实测资料推算评估工后沉降,指导后续工程施工。

(2)沉降通过地表型沉降计(沉降板或桩)、位移通过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进行检测;必要时设地下水平位移计(测斜管)对地下土体分层水平位移量进行监测。

(3)观测点的位置、数量及埋设严格按照设计或合同文件的要求执行。

(4)沉降和位移观测要遵循“五固定”原则:

依据的基准点、工作基点和被观测点点位要固定;仪器、设备要固定;观测人员要固定;观测时的环境条件基本固定;观测路线、镜位、程序和方法要固定。

(5)施工中严格按要求的观测方法和频率对沉降和位移进行跟踪观测,观测资料及时进行整理和汇总分析,及时指导施工和提供给相关单位作为评估依据,并作为质量资料归档。

(6)当路堤中心沉降速率大于1.0cm/d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大于0.5cm/d时,立即停止填筑,增加观测频率,待观测值恢复到限界值以下时恢复填筑。

半填半挖路基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规定

半填半挖路基施工包括半填半挖路基、路堤与桥涵、以及路堤与路堑过渡段施工。

二、半填半挖处施工工序

见图2-1

石质地段

图2-1半填半挖处施工工序

三、施工要点

1)半填半挖地段填料严格控制填料种类,选用适宜性、材质较好的填料;填筑时,严格处理横向、纵向、原地面等结合面,确保路基的整体性。

2)按规范清理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并从填方坡脚起向上设置向内侧倾斜的2%~4%的台阶,台阶宽度不小于2m,在挖方一侧,台阶与每条行车道宽度一致,位置重合。

3)在开挖坡面坡度陡于45°时,根据坡面地质情况进行坡面清理,保证碾压设备能够碾压到边。

强夯时,加强该填挖边界的强夯处理。

4)填筑时,从最低标高处的台阶开始分层摊铺碾压,开挖的台阶和对应的填筑层同时碾压;特别要注意填、挖交界处的拼接,碾压时做到密实、无拼痕。

5)受碾压设备自身的影响,按照正常的碾压在台阶局部存在碾压空白区,在台阶接合部位增加横向碾压。

6)半填半挖路段的开挖,等下半填断面的原地面处理好后,方可开挖上挖方断面;将挖方中非适用材料废弃,严禁填在半填断面内。

7)结合部有地面水汇流的路段,在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沟导排水流;结合部的原坡面有地下水露出时,根据设计文件或规范要求设置截排水盲沟等设施。

8)施工前及施工过程中,详细查看半挖基底和坡面是否有渗水,如有渗水,根据渗水情况设置防、截、疏导水流设施,特别是填土、土石混填的半填半挖路段。

9)半填半挖路段除正常分层填筑压实外,采用强夯压实。

10)高度小于800mm的路堤、零填及挖方路床的加固换填选用水稳性较好的材料。

11)铺设土工格栅。

(1)铺设的路基表面整平,以符合土工格栅铺设的平整度要求。

(2)铺设土工格栅时,拉直平顺紧贴下承层,不能出现扭曲,折皱,重叠,用人工拉紧。

(3)采用U型锚固钢筋将其固定在下压实层,锚固钢筋的长度和间距符合设计要求。

(4)铺设土工格栅时,将强度高的方向垂直于填挖交界的轴线方向布置;两幅土工格栅之间的联结必须牢固,其叠合宽度不小于30cm;

(5)土工格栅铺好,及时填筑上层填料,填土时不能移动土工格栅,在土工格栅上填筑上层填料时采用倒卸法,禁止运料车及其他施工机械在土工格栅上直接碾压。

土工格栅不能长时间在野外暴露,剩余土工格栅及时放回库房库存。

(6)施工中随时检查土工格栅的质量,发现有折损、撕裂等损坏时,及时更换。

强夯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要求

1)采取隔振、防振措施消除强夯对邻近建筑物的有害影响。

2)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场地上选取一个或几个路段试验区,进行试夯、确定不同地质、不同填料时的最佳夯击能、间歇时间、夯间距等参数。

每段试验区面积不小于500m2。

3)试夯参数包括:

强夯机具型号、夯锤重量、夯锤落距、单点总夯击能(或夯击次数)、夯入度、夯点间距、间歇时间、夯击遍数、有效加固深度、夯击后土体的承载力标准值、压缩模量值或变形模量值等。

4)夯击次数按现场试夯得到的夯击次数和夯沉量关系曲线确定。

同时满足:

最后两击平均夯沉量不大于设计值;夯坑周围不发生过大隆起。

5)强夯施工前,对拟强夯场地进行整平,保证强夯机就位和夯锤落地平稳。

清除场地上空和地下障碍物。

其清除范围为:

单击夯击能在800KN·m~2000KN·m时,夯击点距离障碍物水平距离大于20m,距离地下障碍物的水平距离大于10m,距离空中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8m。

当单击夯击能再增大时,上述安全距离应适当增大。

当需要在高压线下作业时,满足电力部门的相关要求,并加强安全生产防护措施。

6)施工前,对强夯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并进行试运转。

7)强夯前,将施工测量控制点引至不受强夯影响的稳固地点。

8)垫层材料采用透水性好的砂、砂砾、碎石土等。

二、施工工序

见图2-1。

图2-1强夯施工工序图

三、施工要点

1)强夯前检查强夯机型号、锤重和落距。

2)强夯前对夯击点位置、处理范围等进行放样,并设置明显的标记。

严禁边夯击边测量放样。

3)施工机械采用带有自动脱钩装置、与夯锤重量相匹配的履带式起重机。

中、高能级强夯施工时,起重机宜配门架或采取其它措施,防止落锤时机架倾覆。

脱钩器保证强度和耐久性。

强夯锤底面形式采用圆形,重心在中垂线上,且低于1/2锤高。

锤底面积按土的性质确定,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2540kPa~40kPa,高能级强夯,锤底静接地压力值可取80kPa.对于细颗粒土应取较小值,锤的底面对称设置若干个与顶面贯通的20cm~50cm的排气孔。

强夯置换锤周边设排气槽。

夯锤重量有明显的、永久的标志。

4)按照试夯确定的夯击能、夯击遍数、夯点的夯击次数、间歇时间等参数施工。

5)强夯法施工工艺根据地基处理要求、地基土类型、经济技术指标等,可采用点夯、复夯、满夯的工艺组合,点夯可一遍完成,也可以隔行或隔行隔点分遍完成。

当点夯夯深过大时,增加一遍复夯,复夯能级可取主夯能级的一半,或按夯坑深度确定。

6)强夯置换或半置换在清理平整场地后,当表土松动时,铺设1.0m~2.0m厚的硬质粗骨料垫层。

高水位地基强夯时,地下水位以上必须保持2.5m以上的覆盖层,当不满足要求时,铺设硬质粗骨料垫层或采取降水措施。

强夯置换材料采用级配良好的块(片)石、碎石、矿渣等坚硬的粗颗粒材料,粒径不大于夯锤底面直径的0.2倍,含泥量不大于10%,粒径大于300mm的颗粒含量不大于总质量的30%。

7)在每一遍夯击前,对夯点进行复核,夯完后检查夯坑位置;按设计要求检查每个夯点的夯沉量。

在夯锤顶测量,严禁在坑内测量。

8)夯击时要注意安全:

驾驶室加设防护罩,以防夯击施工中飞石伤人;起锤后现场人员远离10m以上并戴好安全帽,严禁在吊臂前站立。

9)强夯时承包人设专人进行监测。

10)强夯不得在冬季施工。

 

冲击碾压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要求

1)冲击碾压施工前选择有代表性的长度不小于200m的路基进行试验段试验,根据冲击能需要合理选配冲击碾压机械,通过冲击速度、冲击遍数、影响深度、压实度等参数,确定冲击碾压遍数。

2)冲击压路机行驶两次为一遍,每遍第二次的单轮由第一次两轮内边距中央通过;当第二遍的第一次向内移动0.2m冲碾后,即将第一遍的间隙全部碾压;第三遍再恢复到第一遍的位置冲碾,直至达到冲压遍数。

3)冲击碾压设备采用10km/h~15km/h冲击速度、25kJ以上三边式冲击压路机。

4)冲击碾压每3遍~5遍后,用平地机对冲击碾压面整平一次;冲击碾压结束后,对冲击面用平地机整平,再用三轮静压压路机碾压至规定的压实度,不得以冲击碾压替代最终的碾压。

二、施工工序

见图2-1。

三、施工要点

1)冲击碾压时,含水量视土的塑性指数大小,控制稠度不小于1.1~1.2,避免土层冲压形成弹簧土,无法压实。

2)冲击压路机的轮边与构造物至少保证1m的安全距离;桥涵构造物上填土厚度不少于2.5m时才能使用冲击压路机。

冲击碾压时,观察构造物情况,如有异常,立即停止施工。

3)若有弹簧现象,采取措施处理后才可以继续冲压。

4)对于冲击压路机转弯区域及冲压边角采取其它措施压实。

5)对于路段长度偏短,不足以让冲击压路机达到正常的冲压速度时,采取其它处理措施。

6)相邻两端冲击碾压段得搭接长度不小于15m。

 

路基排水施工工艺作业指导书

一、一般要求

1)施工前,校核全线排水设计是否完善、合理,必要时提出补充和修改意见,保证其使用功能,并形成完善的排水系统。

2)临时排水设施尽量与永久排水设施相结合,排水方案应因地制宜、经济实用。

3)各种排水设施尽量少占农田,并与当地水利建设相配合。

4)施工期间,各种临时、永久排水设施形成完整、畅通的排水系统,并做好日常维护:

(1)保证作业场区内的人员、机械设备、材料和周边建筑物等安全;

(2)工程实体稳固、安全,不被水毁;

(3)给过往行人提供便捷、安全的生产、生活通道;

(4)防止排水冲淹农田、污染水源等,做好环境保护。

5)排水设施砌筑用砂浆采用砂浆拌和机集中拌和。

6)施工期加强排水设施的动态设计。

二、边沟、截水沟、排水沟、蒸发池

1)施工工序。

见图2-1

图2-1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施工工序

2)施工要点。

(1)排水沟、边沟、截水沟精确放样并适当加密,确保直线线型顺直、曲线线型圆滑,并根据设计要求设置沉降缝。

沉降缝两侧壁要顺直、齐平,无搭接。

放样一般以两个结构物之间的长度为一个单元,以确保边沟、排水沟与结构物的进出水口顺利连接。

(2)根据实际地形,选择合适的位置将水排导出路基外,并与自然水系相衔接。

平原区,重点加强农田、鱼塘等地段的排导,防止外溢或冲刷,排水沟不与通道专用的蒸发池、渗井连通。

(3)路堑施工前先施工截水沟。

截水沟顶面略低于自然坡面,若遇冲沟,设缺口将水导入截水沟。

(4)截水沟砌筑后,在坡体上方一侧的砌体与山坡土体连接处严格进行夯实和防渗处理。

特别是在地质不良、土质松软、透水性大或岩石裂隙较多的地段,截水沟采取沟底、沟壁、出水口加固措施。

(5)截水沟的长度超过500m时,设置出水口,并将水引入自然河沟或桥涵进水口。

截水沟的出水口,设置排水沟、急流槽或跌水,与其它排水设施平顺衔接。

(6)采用机械开挖时,开挖至设计高程前,留出5cm~10cm的余量,由人工修整成型,防止超挖。

开挖的土石方运走。

(7)开挖后,进行沟底高程复测,确保沟底纵坡平顺。

(8)路堑与路堤连接处,边沟缓顺引向路堤两测的排水沟,不得使路堤附近积水,更不得冲蚀路堤。

(9)对于黄土等水敏感性强的不良地质段的边沟、排水沟、截水沟等分段开挖、及时防护,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防渗处理。

(10)蒸发池与路基之间的距离要满足路基整体稳定性的要求,蒸发池四围防护设高度不小于20cm的基础;与蒸发池相连的排水沟坡度符合设计要求且不小于3%,尽量采用盖板排水沟;蒸发池四周应围护;蒸发池要和排水边沟隔离。

蒸发池周边高度高出地表至少50cm,防止周边地表水灌入。

3)质量控制要点和监理要点。

(1)纵坡顺直,曲线线形圆滑;沟壁平整、稳定,无贴坡;排水畅通,无冲刷和阻水现象;各类防渗、加固设施坚实稳固。

(2)浆砌片石工程:

片石的最小断面尺寸不小于20cm,片石强度不小于30Mpa,表面应干净,严禁采用风化石;砌体底坐浆,砌体砂浆嵌缝均匀、饱满、密实,砌缝宽度不大于40mm;勾缝采用宽度和深度为5mm的凹缝,保证平顺无脱落、密实、美观,缝宽均衡协调;砌体咬扣紧密;抹面平整、压光、顺直,无裂缝、空鼓。

砌筑一片后,立即覆盖土工布喷淋养生。

①检查片石断面尺寸、强度和外观质量。

②检查拌和砂浆工艺、配合比、强度,水泥、砂子质量;不得使用二次拌和的砂浆。

③检查砌体底部坐浆、嵌缝砂浆情况,随时开挖检查砌体厚度。

④查看勾缝、抹面情况。

⑤查看覆盖养生情况。

(3)水泥混凝土砌块的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表面平整,无蜂窝,颜色一致,无掉角、碰边、破裂;砌体基底砂垫层厚度符合要求,且不小于10cm厚,用砂找平;砌体平整,无凹陷,勾缝饱满、顺直、牢固,砌块后无空洞。

①检查混凝土砌块强度。

②查看砌筑外观破损情况、平整度、嵌缝等。

③开挖查验砂垫层。

④敲击或开挖查看砌块后是否有空洞。

⑤查看覆盖养生情况。

4)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沟面不平整,线形不顺畅,表面凹凸不平的防治及管理措施:

(1)准确放样,立牢标准杆,挂线稳定,有专人负责检查标准杆牢固情况;

(2)注意小半径弯道处的标准杆距,以防出现折角等问题;

(3)随砌筑随检查,保证平整度不超限。

三、跌水、急流槽

1)跌水、急流槽施工工序同边沟、截水沟、排水沟施工工序。

2)施工要点。

(1)跌水的台阶高度按设计或根据地形、地质等条件确定。

(2)跌水按设计要求设置消力槛,消力槛设置泄水孔,以便消除消力池中的积水。

(3)长急流槽应分段砌筑,每段不超过10m,接头处以防水材料填缝,密实无空隙。

(4)急流槽的基础嵌入地面以下,设置不小于15cm厚的抗滑平台,并设置端护墙。

(5)砌筑的急流槽宜砌成粗糙面,用以消能减小水流速度。

(6)水泥混凝土浇筑的急流槽,支设钢模板,采用干硬混凝土由下至上一次浇筑完成,振捣密实,并用钢抹子压光。

浇筑基底每隔1m开挖一个平台,防止混凝土向下滑溜。

长于10m的急流槽,可在急流槽底每隔5m左右设置1道宽5cm、高2cm的混凝土消力槛。

(7)急流槽底部设消力槛时,两侧的急流槽高出消力槛高度不小于10cm。

(8)水簸箕做成弧形。

混凝土浇筑水簸箕,使用定型钢模板支设浇筑,并与路面拦水带顺接。

(9)急流槽或跌水采用水泥混凝土预制件时,不采用素混凝土,预制件长度不过短,减少接头并便于拼接,接口采用企口型,安装时接头采取水泥砂浆等措施进行密封处理,并注意企口安装方向。

(10)水泥混凝土中央分隔带护栏超高段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