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证论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596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44.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痰证论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痰证论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痰证论3.docx

《痰证论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痰证论3.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痰证论3.docx

痰证论3

痰证论3

3.痰饮瘘

(1)主证:

手背痿弱,不能升举,或手足疼痛,不可转移,或一臂麻木不仁,时复转移一臂,并见头昏目眩,时欲呕恶痰涎稀水,苔腻而滑,脉弦滑或弦涩。

(2)治法:

涤痰逐饮

(3)代表方:

指迷茯苓丸(《全生指迷方》)加味。

(4)药物:

姜半夏、茯苓、枳壳、风化硝、生姜。

方中以姜半夏温化痰饮;枳壳调理气机,使“气顺痰自下”;更有茯苓使脾健新痰不能生,渗湿可通其滞;风化硝以去壅塞,逐去痰结则滞行,痰饮自消。

若兼脾胃阳虚,合苓桂术甘汤(《金匮要略》:

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以温化痰饮。

(三)病案举例

鲁xx,男,3岁,1987年7月20日初诊。

患儿发热数日后,渐发右腿跛行,经某医院小儿科诊断为非典型性小儿麻痹症,用针刺口服维生素等药物治疗,未见明显好转,而转中医治疗。

证见患儿低热,轻咳有痰,渴不多饮,胃纳欠佳,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

中医诊断为痿躄。

证属热伤肺阴,炼津成痰,阴虚挟痰湿为患。

治宜滋阴清热,以除痰湿。

处方:

生地6克、橘络3克、元参6克、麦冬6克、地骨皮10克、花粉6克、石斛6克、黄芩6克、竹茹6克、地龙2克、木瓜6克、牛膝6克、僵虫2克、甘草2克。

水煎服。

服上方6剂后,热降口干消失,舌苔由黄腻转薄,胃纳日有所增。

效不更方,继上方12剂,下肢行走基本恢复正常,余症消失。

改服健步虎潜丸以善后。

附:

湿痰脚气

湿痰脚气属脚气病的一种,名见于《丹溪心法》。

乃因湿盛生痰,湿痰下注而发为此证。

(1)主证:

腿足麻木,软弱无力,或肿胀沉重,或头昏神疲,呕恶纳呆,或腹胀便溏,舌苔白腻,脉缓或滑。

(2)治法:

燥湿化痰。

(3)代表方:

二陈汤(《和剂局方》)合鸡鸣散(《类编朱氏集验医方》)加减。

(4)药物:

半夏、陈皮、茯苓、炙甘草、槟榔、木瓜、吴茱萸、生姜、紫苏。

方中以二陈汤燥湿化痰为主,辅以鸡呜散宣壅祛湿,并酌加党参、黄芪、山药等益气健脾之品,兼有肝肾亏虚者,选加杜仲、牛膝、川断、补骨脂等。

第二章外科痰证

一、痰毒

痰毒属于痈的范畴,是指气血为痰毒之邪壅塞不通而成。

由于发病的部位不同,而有不同的名称。

如生于颌下的称托腮痈,位于耳垂下,下颌角后方的又称耳根毒,病变在两颈侧的名颈痈等等。

本病是小儿时期常见外科疾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急性淋巴结炎。

(一)病因病机

痰毒多由外感风热、风湿之邪,内挟痰湿互相蕴结于皮里膜外,凝聚于经络而成。

发病初为风痰交阻,化脓期为痰热结聚,热胜肉腐成脓,溃后邪去正复,或邪虽外泄,而气血尚未通畅,若兼脾胃火毒上攻者,多数起于颈之两旁及颌下,若兼肺胃炽热,则多数发于结喉之处。

在发生本病前往往有口疳、乳蛾、龋齿、或头面疮疖等病变存在。

(二)辨证施治

1.初期:

寒热交作,颈颌痛胀,咀嚼不便,或颈项转则不利。

局部结块如白果大小,质地稍硬,光滑可活动,按之痛,皮色不变,伴有程度不同的全身症状,如发热头痛,舌苔腻而稍黄,脉滑。

(1)内治:

疏风清热,化痰散结。

(2)代表方:

牛蒡解肌汤(《疡科心得集》)。

(3)药物:

牛蒡子、薄荷、荆芥、连翘、山栀子、丹皮、石斛、玄参、夏枯草。

为增强清热解毒之力,可合用五味消毒饮(《医宗金鉴》:

蒲公英、二花、地丁、天葵子、连翘)。

方中荆芥、薄荷疏风;二花、连翘、蒲公英、地丁、天葵子、山栀子、丹皮清热解毒;牛蒡子、夏枯草化痰散结;石斛、玄参养阴清热生津。

(4)外治:

外用金黄散(《医宗金鉴》:

生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天南星、陈皮、苍术、厚朴、花粉、甘草)或玉露散(《中医外科学》:

木芙蓉叶适量,研极细末),用菊花露或金银花露或用冷开水调敷患处,并经常保持敷药的湿润。

2.化脓期:

结块增大,疼痛增剧,皮色变红,肿势高突,按之应指。

此时全身高热,口渴,便秘、尿赤,甚则张口困难,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1)内治:

清热化痰,和营托毒。

(2)代表方:

牛蒡解肌汤(药物见本篇)合透脓散(《外科正宗》:

黄芪、川芎、炮山甲末、皂角刺)。

热盛加黄芩、生石膏,便秘加栝蒌仁、枳实、莱菔子。

(3)外治:

外敷千捶膏(《中医外科学》蓖麻子肉、松香粉、东丹、银朱、茶油,制成药膏),以消肿止痛,提脓祛腐。

每日换药1次,若脓成则切开排脓。

3.溃后期:

脓出肿痛渐减,身热也退,溃处脓尽而敛,遗有肿块,约需半月左右方能消散。

或见溃后舌质光红、口干少津、胃纳不香。

(1)内治:

邪去正复,一般不需服药。

若僵块不消宜和营养胃,方选四物汤(《和剂局方》:

当归、熟地、川芎、白芍)加减,酌加石斛、玄参以养胃生津,兼清余热,加夏枯草、生牡蛎以软坚散结。

若溃后舌质红者,宜清养胃阴,方选益胃汤(《温病条辨》:

沙参、麦冬、生地、玉竹、冰糖)加减治疗。

(2)外治:

溃后用九一丹药线,即以九一丹(《医宗金鉴》:

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为9:

1)制成药线引流。

外敷金黄膏(即以金黄散方药物制成药膏)。

脓尽用生肌散(《中医外科学》:

制炉甘石、滴乳石、滑石、血珀、朱砂、冰片)或白玉膏(《中医外科学》:

熟石膏、制炉甘石,药用比例为9:

1)。

(三)病案举例

刘x,男性,8岁,1981年10月6日初诊。

患儿因发热咽痛2天,体温38.5℃。

在单位卫生所按“上感”治疗,服复方感冒灵、穿心莲、复方扑尔敏等药物。

体温稍有下降,咽部仍感疼痛,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如蚕豆,压痛明显,遂来医院诊治。

检查:

体温37.6℃,咽部充血,扁桃体I°肿大,双侧颈前淋巴结肿大约为2x3厘米,质地中等,压痛明显,颈软,活动受限,纳差,大便干,小便黄,舌红,苔薄黄腻,脉濡数。

西医诊断为急性颈淋巴结炎。

中医诊断为痰毒、辨证属外感风热,痰火凝聚。

然宜疏风清热,化痰散结,方选牛蒡解肌汤加减。

处方:

牛蒡子9克、荆芥6克、玄参6克、夏枯草10克、连翘10克、栀予6克、丹皮6克、薄荷3克(后下)、蒲公英10克、天葵子6克、地丁6克、甘草3克、大黄2克(后下)。

外用仙人掌捣烂加青黛敷患处。

上方服3剂后,体温降至正常,咽痛减轻,大便通畅,颈前淋巴结质地变软,舌苔薄白,脉濡稍数。

用原方减大黄,加板兰根10克、山茨菇10克、继服6剂,肿大淋巴结完全消失。

二、阴疽

阴疽是由阴痰阻隔气血,郁滞经络所致。

病变部位漫肿不红,坚硬如石为其特征。

一般起病缓慢,或伴有全身虚寒性症状。

(一)病因病机

本病多因顽痰阻于经络,或为营血虚寒,寒凝痰阻,痹滞于肌肉、筋骨、血脉,以致气血凝滞,痰瘀凝结积聚而发。

(二)辨证施治

(1)主证:

一般初起都呈形如桃李,或状如鸡卵,逐渐增大,漫肿如碗,坚硬如石,成色不变或紫暗,麻木疼痛,并无焮热,难消难溃,既溃难敛。

(2)内治:

体质壮实者,治以攻逐顽痰,方选控涎丹(《三因极·病证方论》:

甘遂、大戟、白芥子)。

若体质虚弱者,治宜养营理气,化痰消坚,方选香贝养营汤(《医宗金鉴》:

香附、贝母、白术、人参、茯苓、陈皮、熟地、川芎、当归、白芍、桔梗、甘草、生姜、大枣);或以温阳散寒,化痰祛瘀之法,方选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

(3)外治:

外敷散结膏(即以散结汤《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橘核、荔枝核、山茨菇、土贝母、槐花、血余炭、当归、丹参、红花、桃仁、马勃、板兰根、牛蒡子、甘草,制成药膏外敷)。

或外敷阳和解凝膏(《外科正宗》:

鲜牛蒡子根、叶、梗,鲜白凤仙梗,川芎,川附子,桂枝,大黄,当归,肉桂,草乌,地龙,僵蚕,赤芍,白芷,白蔹,白芨,乳香,没药,续断,防风,荆芥,五灵脂,木香,香橼,陈皮,苏合油,麝香,菜油)。

(三)病案举例

张xx,女性,48岁,1980年5月6日初诊。

患者左臀部生一疽,时已年余,麻木疼痛不破溃,曾用抗菌素治疗未取效而前来治疗。

刻诊:

疽色紫暗,漫肿如碗,质硬,扪之不热。

此乃顽痰败血,结聚成疽,当子以攻逐痰瘀。

方选控涎丹,每日2丸,服至10日来告,阴疽已基本消尽,局部按之皮色正常,无麻木不适,舌淡脉弱,遂改用香贝养营汤以善后调理。

三、子痰

子痰又名慢性子痈,子疽,是以睾丸肿大形成硬结为主要证候的疾病。

本病与观代医学的附睾结核相类似。

(一)病田病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多由素体阴亏,阴虚舍空,痰居其位,或阴虚火旺,灼津为痰,耗伤气血,转为虚损,痨虫乘虚而入侵,蔓延附睾,凝结而成。

本病多继发于其它脏器的痨病。

现代医学认为,男性生殖系统结核与泌尿系统结核有极密切的关系,肾结核病人中约50~75%并发男性生殖系统结核。

在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病人中,90%以上有肾结核。

男性生殖系结核主要是附睾结核。

本病多发于20~40岁的青壮年。

(二)辨证施治

木病起病缓慢,附睾逐渐肿大,常无明显自觉症状,偶可引起阴囊脓感,或轻微疼痛,附睾上可扪及硬结,输精管出现串珠状结节。

如未经治疗,病情继续发展,结核结节可发生坏死和液化,成为寒性脓肿,寒性脓肿溃破后,穿破阴囊,形成难以愈合的瘘管,流出混有干酪样碎屑的稀薄脓液。

常有疲乏消瘦,潮热盗汗,头晕失眠,食欲不振,腰膝酸软等气血不足,肾阴亏损的证候。

1.非手术治疗:

附睾结核小于0.5匣米,而范围不广泛者,可采用非手术治疗。

(1)初起:

①内治:

宜滋阴除湿,化痰通络,方用滋阴除湿汤(《外科正宗》:

川芎、当归、白芍、熟地、柴胡、黄芩、陈皮、知母、泽泻、地骨皮、甘草)加减,并送服守宫、僵蚕粉(各等粉,研末)6克。

饭前服,每日2次。

②外治:

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近年来临床上常采用玉枢丹(《片玉心书》:

雄黄、朱砂、麝香、五倍子、红芽大戟、山茨菇、续随子),醋调或冷开水调敷患处,亦有一定的效果。

(2)溃后:

①内治:

肝肾阴虚者宜滋补肝肾,方选六味地黄汤(《小儿药证直诀》:

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丹皮)加减。

气血两虚者当补益气血,方用十全大补汤(《和剂局方》:

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炙甘草、黄芪、当归、白芍、生姜、大枣)加减。

②外治:

溃后先用七三丹药线,即以七三丹(《中医外科学》:

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7:

3)制成药线引流,以提脓祛腐。

脓尽后用生肌散(药物见“痰毒”篇)收口。

(3)无论是否溃破,均可加服小金丹(《外科全生集》:

白胶香、草乌、五灵脂、地龙、木鳖子、乳香、没药、当归、麝香、墨炭),每次服4粒,每日2~3次。

2.手木治疗:

可行附睾切除术。

(三)病案举例(摘自《浙江中医杂志》一九八六年第九期)

李xx,男性,11岁。

2年前自觉阴囊部轻度疼痛,并有胀坠感。

2月后右侧阴囊有硬块,经某医院诊断为附睾结核,经抗结核药物治疗2月余无效。

检查:

右侧附睾有lx2厘米硬结,呈椭园形,坚硬如石,有压痛,同侧输精管有黄豆碎大小串珠样结节,轻度压痛。

X线胸部透视:

肺部无结核征象,血沉35毫米/小时,诊断为附睾结核。

证见口干思饮,面容枯瘦,唇焦咽燥,舌光红少津,脉细数。

证属阴虚火旺,痰瘀成核。

治当滋阴潜阳,化痰软坚,方用二甲复脉汤加味(生牡蛎60克(先煎),生鳖甲、炙甘草、生地、白芍各15克、麦冬、阿胶(烊冲)各12克、火麻仁10克)。

另配合守宫、僵蚕各50克,研末,饭前服6克,日服2次,20天后,面容转丰,咽燥口干减轻,舌红润有津,附睾硬结似有缩小,质地微软。

继守前方,酌减其量,守宫、僵蚕粉仍如上吞服。

30天后,面如常人,食欲增加,舌质红润,附睾硬结,输精管结节消失。

恐硬结再次复发,再给守宫、僵蚕粉剂,服法如前,2个月后追访,健康如常。

四、寒痰疝证

寒痰疝证属于疝证类型之一,是指由于寒痰凝注肝经所致的睾丸硬肿冷痛为特征。

现代医学的副睾炎在发病的某些阶段可参考本篇辨证施治。

(一)病因病机

《丹溪心法》指出,“疝者,睾丸连小腹急痛也”。

又说,“夫疝,痛有定处,是有形之积也,非痰食血相聚而何”?

《证治汇补》更进一步指出,“疝,本湿热痰瘀,乘虚下沉,变加外寒所束,经脉收引,相搏而痛”。

由此可见,寒邪客于肝经,湿痰下注,凝结成乱发为本病。

(二)辨证施治

(1)主证:

睾丸肿胀、坠疼,连及小腹疼痛,得热则舒,睾丸尾部可触及一圆锥状硬结,伴有口淡不渴,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稀溏,小便清长,舌淡苔薄白,脉沉弦迟。

(2)内治:

温阳散寒,化痰软坚。

(3)代表方:

橘核丸(《济生方》:

橘核、海藻、昆布、海带、川楝子、桃仁、厚朴、木通、枳实、元胡、桂心、木香)。

方中橘核、海带、海藻、昆布化痰软坚;川楝子、厚朴、枳实、木香疏肝理气解郁;桂心温经散寒;元胡、桃仁、木通祛瘀通络止痛。

寒邪重者,可加附子,乌药以温经散寒止痛,加大贝、白芥子以增强化痰软坚之力。

若痰湿转热者,原方去桂心,加知母、黄柏。

久病瘀血内停者,合用失笑散(灵脂、蒲黄)以活血消瘀。

(4)外治:

外敷散结膏(药物见“阴疽”篇),敷至2小时取出,每日1次。

(三)病案举例

秦xx,男性,52岁,干部。

1984年8月12日初诊。

患者自觉睾丸肿胀疼痛1年余,得温则舒,阴囊湿冷,曾经泌尿外科检查,发现右侧睾尾部可触及一圆条索壮硬结。

诊断为副睾炎,遂前来求治。

证见形寒肢冷,神疲乏力,大便溏泄,尿清量多,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诊断为寒痰疝证。

辨证属阳虚寒盛,痰湿凝结肝经。

治拟温阳散寒,化痰软坚,疏理肝气。

处方:

橘核10克、川楝子10克、海藻15克、昆布15克、白芥子12克、元胡10克、乌药15克、大贝母l5克、枳壳10克、青皮6克、附子10克(先煎)、葫芦巴10克、小茴香l0克、甘草5克。

患者服上方6剂而取效,继服18剂告愈。

五、痰湿流注

痰湿流注为流注病的一种,是发于肌肉深部的多发性脓肿。

其特征是漫肿疼痛,皮色正常,好发于四肢躯干肌肉丰厚的深处,并有此处未愈它处又起的现象。

(一)病因病机

痰湿流注之成,乃因脾虚气弱,痰湿内阻,复感邪毒,流注于皮里膜外,营卫肌肉之间所致。

正如《医宗金鉴》指出,“盖人之气血,每日周身流行,自无停息,或因流痰,或因瘀血,或因风湿,或因伤寒汗后余毒……致令气血下行,故名流注”。

《医学入门》指出,“流注,流者,行也。

注者,住也。

或结核或浸肿,皆因素有痰火,或外感风寒,邪气流行,至其痰注之处而发,或内伤郁怒,以致痰火骤发……”。

说明本病是由正气不足,外邪触动宿痰而发。

(二)辨证施治

1.初期:

初起患处肌肉疼痛,漫肿无头,皮色不变,扶之如绵,或自行消散,或转注它处,伴有寒热,周身关节疼痛,食欲不振,胸脘痞闷,苔腻,脉滑等症。

(1)内治:

宜健脾化痰,解毒祛邪。

(2)代表方:

木香流气饮(《和剂局方》:

半夏、陈皮、姜厚朴、青皮、甘草、香附、紫苏叶、人参、赤茯苓、草果仁、肉桂、莪术、大腹皮、丁香皮、槟榔、木香、藿香、木通、生姜、大枣)加减,若热象明显,去人参、肉桂,加二花、连翘、蒲公英、地丁以清热解毒。

若发于夏秋之间,兼感暑湿者,加佩兰、青蒿或合用六一散(《伤寒标本》滑石、甘草)。

若挟瘀血停滞者,加丹参、桃仁、红花。

发于髂窝部位者,加苍术、苡仁。

(3)外治:

外敷阳和解凝膏(药物见“阴疽”篇),或配合隔姜灸,以促其消散。

2.成脓期:

脓成后肿块增大,疼痛加剧,约2周左右中央变软,按之有波动感,兼见壮热,汗出,苔黄腻,脉滑数。

(1)内治:

宜化痰祛湿,托毒透邪,方选木香流气饮加天花粉、浙贝、皂角刺、炮山甲以溃脓托毒透邪。

热盛者合黄连解毒汤(《外台秘要》:

黄连、黄苓、黄柏、栀子)。

(2)外治:

宜切开引流。

3.溃脓期:

溃后流出稀浓液,肿硬疼痛渐消,热退纳增,脓尽疮口愈合。

(1)内治:

宜温补外托。

(2)代表方:

托里消毒丹(《医宗金鉴》:

生黄芪、皂角刺、金银花)。

方中生黄芪益气健脾以扶正,皂角刺溃脓以托毒外出,金银花解毒以消余热。

若流脓稀薄,日久不敛者,宜补益气血,方用人参养营汤(《和剂局方》:

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心、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大枣、生姜)。

脓尽后的须用香砂六君子汤(《时方歌括》:

人参、茯苓、白术、陈皮、半夏、炙甘草、木香、砂仁、大枣、生姜),送服小金丹(药物见“子痰”篇)以绝后患。

(3)外治:

溃脓期先用八二丹药线,即用八二丹(《中医外科学》:

煅石膏、外丹,比例为8:

2)制成药线引流。

脓尽后用生肌散(药物见“痰毒”篇,生肌散中宜加入少量姜炭灰),均以红油膏(《中医外科学>):

凡士林、九一丹、东丹)或太乙膏(《外科正宗》:

肉桂、白芷、当归、玄参、赤芍药、生地黄、大黄、土木鳖、阿魏轻粉、槐枝、柳枝、血余、东丹、乳香、没药、麻油,制成膏药)外敷患处。

六、流痰

流痰是骨与关节慢性破坏性疾病。

在破坏过程中少有新骨形成,可在病变附近或较远的空隙处形成脓肿,脓肿形成时可以流窜到身体各部,破溃后可形成痿管,脓液稀薄如痰,故名流痰。

本病好发于儿童及少年,发病部位以脊椎最多,其次为下肢、上肢。

相当于现代医学的骨与关节结核或伴有寒性脓肿。

本病特点是,好发于骨与关节,起病很慢,化脓亦迟,溃后不易收口,病久可出现虚劳现象,故又有骨痨之称。

因病在骨与关节,故多损伤筋骨,轻则形成残废,重则危及生命。

在古代文献中,因本病的发病部位不同,其名亦异。

如发生在脊背的叫龟背痰,生在腰椎两旁的叫肾俞虚痰,生在环跳部位的叫附骨痰,生在膝部的叫“鹤膝痰”,生在足踝的叫“穿拐痰”等。

(一)病因病机

本病无论生于何处,均与肾脏的亏虚有密切关系。

因为“肾主骨”肾强则骨易合而骨质坚强,外邪不易侵犯,反之则生长障碍而骨质疏松,给外邪以可乘之机。

因此,若先天不足,骨酪柔嫩或劳倦过度,肾脏虚衰,骨骼空虚,或因跌仆损伤,致使气血失和,风寒乘虚侵袭痰浊凝聚,留于骨骼,发为本病。

总之,本病乃本虚标实之证。

本虚者,乃先天不足,肾亏骼空,标实者,乃气血失和,痰浊凝聚。

由此使得此发病较缓,病程漫长,后期病情复杂,预后较差。

(二)辨证施治

1.主证

(1)初期:

患处隐痛,局部无异常(不红不热不肿胀),或微有寒热,渐至形体消瘦。

继而关节活动障碍,动则疼痛加剧。

(2)中期(酿脓期):

患处(原发或继发部位)皮肤渐浙肿起,皮色不变或稍有改变,若脓已成,则见患处透一红点,按之软而应指,全身发热,朝轻暮重。

(3)后期(溃脓期):

患处溃破,时流稀脓浊水,或夹有败絮样物质,久则疮口凹陷,周围皮色紫暗,形成漏管,不易收口。

如病变在四肢者,则肌肉日渐萎缩,病变在颈椎、胸椎、腰椎者,则四肢强直不遂,或瘫痪不用,甚至二便失禁。

若病久元气不支,则身体日瘦,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萎黄或?

白,畏寒,心悸,失眠,自汗,舌质稍淡,苔薄白或薄腻,脉细滑无力或虚大,此属气血两亏。

如午后潮热,夜间盗汗,口燥咽干,食欲不振,或咳痰带血,舌红少苔,脉细数,乃属阴虚火旺。

到此阶段,则渐成骨痨,预后较差。

若脾胃功能尚可,亦有治愈之可能。

总之,从整个病变过程来看,其始为寒痰凝滞,进而郁久化热,痰热酿脓破溃,日久而致气血两亏,阴阳俱虚(以阴虚火旺为多见)。

2.治法

(1)内治:

本证虚实夹杂,寒热错杂,自始至终当以扶正祛邪为治。

早期治以益气温肾经,散寒化痰,方用阳和汤(《外科全生集》:

熟地黄、白芥子、鹿角胶、姜炭、麻黄、肉桂、生甘草)加味。

中期当宜扶正托毒,用透脓散(《外科正宗》:

生黄芪、穿山甲、川芎、当归、皂角刺)加味。

后期属气血两虚者,当气血双补,方用人参养荣汤(《和剂局方》:

党参、白术、炙黄芪、炙甘草、陈皮、肉桂、当归、熟地黄、五味子、茯苓、远志、白芍、大枣、生姜),酌加补肾之品,如川断、桑寄生、狗脊、怀牛膝、川杜仲、鹿角粉等;属阴虚火旺者,当宜滋补肝肾,退热除蒸,方用清骨散(《证治准绳》:

银柴胡、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甘草)加减。

自汗者,酌加黄芪、浮小麦、牡蛎、龙骨等;盗汗者可合用当归六黄汤(《兰室秘藏》:

当归、生地黄、熟地黄、黄连、黄芩、黄柏、黄芪);咳痰带血者,选加沙参、百合、麦冬、川贝、丹皮、仙鹤草、三七参等。

历代医家在治疗流痰中,常用蜈蚣、僵蚕、全蝎以解毒消坚,化痰通络,搜透经络中之痰浊。

现代药理学实验,业已证实了上述虫类药物的解毒作用。

蜈蚣由于内含类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对结核杆菌有抑制作用,并能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

僵虫、全蝎既长于熄风定痉,而且有化痰散瘀解毒、医治顽疽、恶疮之功。

三味昆虫药物合用,使消痰通络作用更为显著,故在辨证处方中每使其间,屡起沉疴。

此外,在各期无明显虚象时,可选用鹿角粉、小金片(成药),同时可酌情配合使用西药抗结核药。

由于病程较长,除了积极治疗外,并应注意休息和加强营养。

(2)外治:

初期可用阳和解凝膏外敷。

中期脓成者可穿刺抽脓。

后期溃后先用五五丹(煅石膏、升丹,药用比例5:

5)药线提脓祛腐、外敷红油膏,如形成窦道,创口过小,脓出不畅,可用生肌散收口。

还应根据不同情况,采用病灶清除术或关节融合术等。

(三)病案举例(摘自《奇难·杂症》)

黄xx,女,58岁,1982年6月21日初诊。

患者素体羸弱,腰脊酸痛已10年。

3年前在某医院摄片,确诊为第1~3腰椎结核及腰椎骨质增生。

1980年秋,右腰部出现一个瘘管口,渗液、微痛,长期服用各种抗痨药及中药,未见效。

近两月来感腰酸痛无力,夜间尤剧。

腰及下肢畏寒,入夜如冰,小便频数而来诊。

检查:

身体消瘦,面色苍白,舌质淡红,苔薄白,脉细弱,第2腰椎微突,右腰部肌肉板硬,第2腰椎右侧旁开4厘米处有一黄豆大瘘管口,渗液清稀,四周肌肉微凹陷,皮色苍白,按之不痛。

X线摄片:

腰椎1~3椎体骨质破坏,椎体边缘不整,间隙消失,3~5腰椎骨呈唇形状改变。

化验:

血液白细胞总数6000/立方毫米(6x109/升),中性72%(0.72),淋巴28%(0.28),红细胞390万/立方毫米(3.9x1012/升),血红蛋白8.5克%(85克/升)。

血沉48毫米/小时。

小便常规无异常。

诊断为流痰(肾腧虚痰)。

辨证为命门火衰,痰毒凝结,骨骼损伤。

内治:

补肾壮阳,温通经脉,消痰散结。

处方以附桂温消汤加减:

熟附子18克、肉桂3克(焗服),鹿茸趸60克(先煎1小时)、熟地黄24克、守宫3条、白芥子9克、姜炭9克、黄芪24克、补骨脂12克、菟丝子9克、蜈蚣3条。

水煎服,复渣再服,每日1剂。

外治:

丹火透热疗法,用五虎丹座。

选右肾俞,三焦俞、志室穴。

透热至局部温热感为度,时间3~5分钟,后用消毒纱布敷盖,胶布固定3~4小时取下,每日1次。

用以上丹火透热法及服中药治疗10天后,腰脊酸痛、溃口渗液消失,腰及下肢畏寒亦渐减轻。

再按原方加紫河车18克,治疗1个月后溃口生肌,凝寒消失,腰渐有力,体重增加。

共服药100剂后,诸症消失,复查血沉18毫米/小时。

X线摄片复查:

第1~3腰椎上方骨桥形成,且有骨质融合,骨桥形成,病灶稳定。

七、瘰疠

本病俗称子颈、老鼠疮、鼠瘘等。

好发于颈部及耳后,也可延及颌下及腹部。

结核累累如贯珠状,小者为瘰,大者为疠,合称瘰疬。

起病缓慢,初起结核如豆,皮色不变,不觉疼痛,延之数年,可不增大,不溃破,也可增大,或数枚粘连,或破溃流脓浊水,每夹有败絮样物质,常此愈彼溃,形成窦道。

本病即现代医学所称的淋巴结核,以儿童发病率高,次为青少年。

瘰疬之名,首见于《灵枢·寒热篇》,以后历代文献多有记载,且名称较多。

如从经络部位命名的,有生于项前属阳明经的名为痰疬,生于颈项两侧属少阳经名为气疬等,如以形态命名的,有累累如贯珠的名为瘰疬,三五堆叠的名为重瘰疬等等。

其病名虽多,其病因,症状和冶厅基本是一致的。

(一)病因病机

本病的成因,先由肝气郁结,脾失健运,痰热内生,或肺肾阴亏,痰火凝结等内在因素,痨虫(结核杆菌)得以乘虚侵入。

正如陈无铎指出,“瘰疬之症,多起于痰,而痰块之生,多起于郁,未有不郁而生痰者,未有无痰而成瘰疬者”。

(二)辨证施治

1.主证

(1)初期:

瘰疬大如豆粒或小指头,单个或多个散在,皮色不变,按之坚韧,推之能动,不热不痛。

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或者具有精神不振,胸闷胁痛,腹胀纳呆等肝脾失调的症状。

(2)中期:

瘰疬逐渐增大,与表皮粘连,或数个相邻的瘰疬融合成块,推之不能活动。

若已酿化成脓时,则表皮转成暗红色而微热,神疲肢困,厌食纳呆等症。

(3)后期:

化脓之瘰疬溃破后,流浊水脓液,夹有败絮样物质,日久形成窦道,空腔疮面灰白色,周围皮肤紫黯。

如果脓水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