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6608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4.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docx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

数学家庭作业是数学教学活动

二、家庭作业及其意义

(一)家庭作业《辞海》中将“作业”定义为为了确保完成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已经安排好的任务而进行的工作。

[1]《教育大辞典》把“课后作业”定义为学生在课后没有教师指导的情况下,需要独立或者合作完成的学习任务。

根据这些观点,数学家庭作业是指数学教师在课堂上布置的,学生在课后需要完成的数学学习任务[2]。

《中国教育百科全书》中对作业的解释是:

“作业是学生为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学生的作业的目的是加深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将已经获得的知识转化为技能和技巧。

”[3]研究主要从作业布置的目的、数量、难度、类型四个方面进行,了解南平市某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现实状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作业布置的合理建议。

1.数学作业布置的目的作业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教学活动中的重要部分。

席芳指出数学作业一定要囊括这三部分:

教学功能、教育功能、发展功能[4]。

廖军认为小学数学作业能够帮助落实“双基”、提升数学素养、加强家校间合作[5]。

因此,作为课堂教学的辅助和延伸的数学作业,其目的是多样化的并可以同时实现。

2.数学作业布置的数量自1951年以来,国家围绕减轻中小学生学业负担的问题发布了数十份文件。

2022年9月4日,国家教育部制定的《小学生减负十项规定》,明确规定一到三年级不能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到六年级每天的家庭书面作业不能超过一个小时[6]。

然而,研究者实际调查发现,中小学生真正完成作业的时间与文件所规定的时间完全不符。

2022年5月郭华等人在北京、四川、山西、澳门四个地区进行调查,发现5年级学生平均每天需要89.2分钟完成家庭作业,在休息日需要的时间更多,平均的作业时间为99.02分钟。

[7]虽然,国家教育部已经明确规定了中小学生的作业量,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学生仍然被作业压得喘不过气来。

3.数学作业布置的难度每个学生都有其自身的特点,数学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学习条件、学生的个性和心理特征的差异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

陈翎认为可以把学生分为三个层次布置难度不同的作业。

[8]对于基础相对薄弱的学生,教师则应着重帮助他们掌握基础知识;

对于学习程度处于中等的学生,教师应重点培养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和基本技能;

对于基础扎实、有学习能力的学生,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4.数学作业布置的类型陈鹏认为数学作业需要考虑创新设计,具备分层型作业、开放性作业、生活性作业、跨学科作业等类型。

[9]数学作业的布置类型应当从不同形式出发,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并从中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数学家庭作业的意义1.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习惯的培养教师布置数学家庭作业在重视学生知识技能掌握的同时,也需要把重点置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数学基本原理和基本思想的理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数学。

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能够获得基本的活动经验,养成独立思考、认真刻苦、合作交流、等良好的学习习惯[10]。

在教学教育中,不仅要帮助学生了解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的知识技能,而且在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发展中也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1]。

2.促进教师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调整教师教学方式在数学教学的日常活动中,教师应实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目标的教学价值,并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逐步实现课程的总体目标[12]。

教师以学生的知识水平为基础,引导学生创设问题情境,自主探索与交流合作,组织学生思考、推理,激发学生的独立思考,使学生成为学习主体,逐渐学会学习[13]。

3.有利于家长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动态,提供学业支持对于家长来说,孩子在完成数学作业时不可避免会遇到困难,这时需要有家长的帮助和指导。

所谓的帮助和指导并不意味着将问题的答案直接告诉孩子,而是让孩子懂得分析和解决问题。

因此,家长正确的引导方式对孩子数学思维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够帮助他们学会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14]。

另一方面,家长在检查孩子家庭作业时,也是一个及时掌握孩子在学校学习动态的过程,这也是一个良好的亲子沟通的过程。

在这期间,家长有更多机会与孩子进行交流。

家长可根据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给予适当的鼓励或耐心的教育,以激发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增强学习动力。

三、研究对象与工具

(一)调查目的分析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现状,根据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帮助数学教师对作业布置有全面的认识,优化数学作业的设计。

研究方法为访谈法和调查法,通过整理孙莉、屈楠楠、陈刘旗等人对作业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内容,对数学教师进行面对面访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的方法,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策略。

(二)调查对象选择了南平市某小学五、六年级的学生为调查问卷的对象,两个年段分别随机选取120名和105名学生,共选取225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除此,还在两个年段共抽取3位数学教师作为访谈对象,其中,在五年级抽取1位有四年多教龄的数学教师进行访谈,抽取1位有三十五年教龄的担任数学教研组主任的教师进行访谈,在六年级抽取1位有将近二十五年教龄的数学教师进行访谈。

(三)调查工具通过整理孙莉、屈楠楠、陈刘旗等人对作业的调查问卷和访谈提纲的内容,吸取别人的长处,并对漏洞与不足进行了修改。

运用分别对3位数学教师进行访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发放问卷的方法,调查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现状。

(四)调查实施在南平市某小学实习期间,发放小学高年级学生225份问卷,回收21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209份,回收率为93.3%,有效率为92.3%。

图4-1:

数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情况图4-2显示,在数学教师是否会布置重复死板的作业的调查中,选择“总是”存在机械重复现象的有61.24%,仅有6.22%的学生认为教师“从不”布置呆板的作业,选择“经常”有19.62%,选择“偶尔”有12.92%的学生。

由此可知,目前数学作业存在重复死板的现象。

(二)作业的目的关于高年级数学作业布置目的的调查结果如下:

如图4-3所示,在“你认为做数学作业的目的是什么”的调查中,有68.90%的学生认为做数学作业是为了“巩固知识”;

仅有2.39%的学生选择“培养良好习惯”;

有6.70%的学生认为为了激发学习兴趣;

有22.01%的学生是为了“提高能力”。

从学生的角度看,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而较少以培养习惯、能力、兴趣等为目的。

如图4-3显示,在“你认为做数学作业目的是让你在哪方面提高?

”的调查中,选择为了提高“数学知识”的学生多于53%;

仅有5.74%的学生选择是三者都有;

有27.27%的学生选择做数学作业的目的是为了“数学能力”;

有13.88%的学生选择在“数学情感”方面得到提高。

从学生角度看,作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数学知识,而较少涉及数学能力和数学情感。

问题选项人数(人)

所占比例(%)

你认为做数学作业的目的是什么?

A.巩固知识14468.90B.提高能力4622.01C.激发兴趣146.70D.培养学习习惯52.39你认为做数学作业目的是让你在哪方面提高?

A.数学知识11153.11B.数学能力5727.27C.数学情感2913.88D.三者都有125.74图4-3:

学生对数学家庭作业目的的看法在“你认为作业布置的目的是什么?

”的教师访谈中,教师甲说到“学生写作业可以增强记忆,还能让学生放学回家有事可做”。

教师乙说到“我认为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并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师丙谈到“家庭作业是必要的,他可以加强知识并巩固知识,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好习惯,也是教育教学的基本环节之一。

它满足了学校和家庭的要求。

”通过访谈可以知道,数学教师认为家庭作业最重要的是巩固知识,肯定数学作业布置的必要性,(三)作业的难度为了调查数学作业的难易程度,一共设计4道题目。

前两道是调查学生对当前作业难易程度的认知以及他们希望作业的难易程度的建议。

数学老师分配的作业的难易程度会影响学生对作业难度的认知,后两道是对教师布置作业的方式调查以及学生喜欢的作业方式调查。

如图4-4,在“你认为数学作业的难度如何?

”中,有2.39%学生选择很难;

16.27%学生选择有点难;

选择容易的学生占总体的21.53%;

选择难度适中的学生达到总体的59.81%。

在“你喜欢哪种难度的数学家庭作业?

”中,有21.35%的学生选择“比较有趣的”,有31.58%的学生选择了“和课堂练习差不多”,有43.54%的学生选择了“想一会可以做出来”,只有3.83%的学生选择了“有点难度”。

由数据分析知,目前数学教师作业布置的难度与学生的需求不一致。

问题选项人数(人)

所占比例(%)

你认为数学作业的难度如何?

A.很难52.39B.有点难3416.27C.难度适中12559.81D.容易4521.53你喜欢哪种难度的数学家庭作业?

A.比较有趣的4421.05B.和课堂练习差不多6631.58C.想一会可以做出来943.54D.有点难度183.83图4-4:

数学作业难度程度以及学生喜欢的作业难度调查如图4-5,在“数学老师经常使用哪种方式布置家庭作业呢?

”这一问题中,将近90%的学生选择数学老师布置作业的方式是“全班统一布置”;

选择“难度分层作业”的有4.31%学生,仅有3.83%的学生选择“没有注意过”,不足2%的学生选择数学老师布置作业“有时按难度分层布置”。

在“你希望数学老师用哪种方式布置家庭作业?

”一题中,34.45%学生希望数学老师采取“全班统一布置”的方式,选择“难度分层作业”的学生有78人,占总人数的37.32%,希望老师布置作业“有时按难度分层布置”的学生仅有25人,占11.96%,选择“没有考虑过”的学生占16.27%。

通过数据分析得知,有大约40%学生希望让教师布置分层作业,有利于提升自我。

问题选项人数(人)

所占比例(%)

数学老师经常使用哪种方式布置家庭作业呢?

A.全班统一布置18889.95B.难度分层作业94.31C.有时按难度分层布置41.91D.没有注意过83.83你希望数学老师用哪种方式布置家庭作业?

A..全班统一布置7234.45B.难度分层作业7837.32C.有时按难度分层布置2511.96D.没有考虑过3416.27图4-5:

数学教师布置家庭作业的方式及学生喜欢的方式同时,设计了“您对于数学作业的难度是如何把握的?

”的问题对三位教师进行访谈。

教师甲说到“我有按照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布置作业的想法,但一直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实施”,教师乙谈到“我一般都是布置数学练习册,统一每天布置一页”,教师丙说到“我有想过根据学生的水平布置分层作业,但自身经验不足,不敢贸然实施”。

由此可见,数学教师知道学生之间存在学习差异,但由于各种原因而不能分层布置作业。

(四)作业的数量从这四个方面调查数学作业的数量:

数学老师布置家庭作业是否频繁、数学老师每次作业布置的数量、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花时间以及学生完成家庭作业的感受。

图4-6在“数学教师布置作业情况如何?

”中。

选择“每天”都有数学老师布置的作业的学生达到77.51%;15.31%的学生选择教师“经常”布置数学作业;选择数学老师“偶尔”布置作业有6.22%学生;只有0.96%的学生选择数学老师“几乎不”布置数学作业。

数据分析显示,超过90%数学教师每天或经常布置作业。

图4-7,设计了“大约每天完成数学作业需要多长时间?

”的问题,48.33%的学生每天完成作业花费大概“30分钟”,41.63%学生需要“30分钟-1小时”,5.26%学生选择“1小时- 1个半小时”完成数学作业,有4.78%学生超过1.5小时。

因此,超过一半的学生花在数学家庭作业的时间超过了30分钟,教师布置的数学作业较多。

图4-6:

数学老师布置数学作业的情况图4-7:

学生每天完成作业所花时间图表4-8显示在“你认为你现在的作业量是多少?

”题中。

9.09%的学生认为数学作业“非常多”,31.58%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作业量“很多”,选择“中等”的学生有39.71%,仅有19.62%的学生认为自己现在的数学作业“很少”。

因此,目前的作业量似乎还不能适应学生的需要。

为了更好地了解数学作业的数量,设计了“教师通常一次布置几个数学作业”的问题,53.59%的学生选择数学老师会布置“一项”作业;

35.41%的学生选择数学教师让完成两项作业;9.57%的学生选择数学老师要求完成“三项”作业;1.44%的学生选择数学老师要求完成“三项以上”的作业。

数据分析表明,近50%的学生必须在家完成两项或两项以上的数学任务。

问题选项人数(人)

所占比例(%)

你认为现在你的作业量是?

A.非常多199.09B.较多6631.58C.适中8339.71D.较少4119.62老师通常每次会布置几项数学作业?

A.一项11253.59B.两项7435.41C.三项209.57D.三项以上31.44图4-8:

学生家庭作业数量的调查情况为了了解数学老师对作业数量的看法,设计了问题“您是如何把握数学作业的数量?

”采访了三位数学老师。

教师甲谈到“我布置的作业数量适中,有时布置课后习题,有时布置练习册”。

教师乙说到“我每天都是布置一面练习册”。

教师丙谈到“我严格按照学校的规定来布置作业,五年级和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一个小时,但有时我还会多布置,毕竟考试并不容易”。

(五)作业的类型为了解南平市某小学高年级数学作业类型,设计了4个问题对数学作业类型进行调查。

如图4-9所示,设计了以下问题:

在“你喜欢什么样的数学作业?

”问题中,将近50%的学生喜欢老师布置“实践作业”,18.66%的学生喜欢“口头作业”,23.92%的学生喜欢“书面作业”,还有7.66%的学生喜欢老师布置“其他作业”。

“数学老师经常布置哪些类型的家庭作业?

”将近80%学生选择数学老师经常布置“书面作业”;选择“口头作业”的学生占5.26%;12.92%学生选择老师经常布置“实践作业”;还有1.91%学生觉得数学老师经常布置“其他”作业。

由数据可知,数学老师布置的大多是书面作业,而学生更喜欢实践作业。

问题选项人数(人)

所占比例(%)

数学老师经常布置以下哪种类型的家庭作业?

A.书面作业1179.90B.口头作业1675.26C.实践类作业2712.92D.其他41.91你喜欢哪种类型的数学家庭作业?

A.书面作业3923.92B.口头作业5018.66C.实践类作业10449.76D.其他167.66图4-9:

家庭作业的类型及学生喜欢的类型图4-10显示,在“数学老师是否根据你的兴趣和爱好,布置个性的书面家庭作业吗?

”问题中,63.64%学生选择数学老师“从不”布置个性化书面作业;

只有3.35%的学生选择老师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总是”布置个性化的书面作业;

4.31%的学生认为数学老师“经常”布置;

28.71%学生选择数学老师“偶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布置作业。

数据分析显示,书面作业缺乏个性化创新,一成不变的书面作业容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数学的兴趣,超过60%的学生认为数学老师从来没有布置过个性化的书面作业。

图4-10:

教师是否按学生兴趣布置作业的情况图4-11显示,“数学老师布置不同类型的作业是否会增加你对家庭作业的兴趣?

”问题中,43.06%认为他们的写数学作业的兴趣可以“有所提高”, 33.49%的学生认为他们的数学兴趣可以得到“极大更高”,11.48%的学生认为“不太清楚”数学老师布置类型多样的作业能否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11.96%学生觉得他们对数学作业的兴趣并“不会提高”。

统计结果表明,布置类型多样的作业是提高学生对家庭作业的兴趣的重要途径,然而数学教师很少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布置作业。

(二)作业数量过多就数学作业的数量而言,近78%的学生认为老师每天都会布置数学作业,五、六年级的数学家庭作业一般在两项到三项之间,因此,会出现学生一直在机械地重复同一点的知识,不断模仿例子,直到问题被正确地做对。

小学生正处于展示自我的阶段,对什么有吸引力的和创新的事物都感到好奇,太多的作业会扼杀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养成不好的学习习惯,比如抄袭。

(三)作业难度统一在作业的难度调查中知道,大部分学生希望数学作业难度能够提高,类型多样、数量适当的作业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增加数学的吸引力。

数学教师不能向所有的同学布置一种类型的作业,必须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布置个性化的作业,设计全方位和多维度的数学作业。

学得快的学生可以选择较难的数学作业,学得慢的学生可以较简单的数学作业,而学得不深的学生可以做基础性的数学作业。

(四)作业类型单一在调查中发现,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几乎以课后习题和练习册为主,几乎没有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的作业。

数学老师的家庭作业较少布置实践作业、探究作业等等,大多是书面作业。

单一的类型和枯燥的题海阻碍了学生综合技能的培养和提高,也制约着教师的教学。

教师有必要更多地倾听学生的意见,灵活地改变作业的类型。

(五)

作业布置的目的不明确调查结果分析表明,数学教师对布置作业的目的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主要目标是围绕巩固知识展开;

二是布置作业的重点过于集中在形式上。

总之,布置作业被认为是考试的一个缩影,强调知识的巩固。

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表明,数学学习不仅仅是巩固知识,更重要的是提高学生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目前,数学高年级教师布置作业大多以巩固知识为目标,忽视了在学生在作业中学习能力和情感体验的培养,这与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不一致。

[16]六、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存在问题的大致可归纳为学校过于追求“掌握知识”,教师作业观念陈旧、僵化,家长对于分数的过分关注以及社会环境的影响。

(一)学校过于追求“掌握知识”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数学家庭作业主要目的是巩固知识,训练学生独立学习,提高个人技能。

学生学习不仅要注重课本上的知识,还要注重积极情绪的培养,良好习惯的养成,促进学生的社会化。

数学习题的实施不仅要使学生有效地梳理自己的知识,而且要训练自己的逻辑思维,加强对学习的整体认识,培养创新实践能力,拓展数学思维。

因此,教师在布置数学作业时,不应简单地增加数学作业的量,而应把学生的整体素质作为一个训练中心来考虑,这才与最初的教学目的是一致的。

(二)教师作业观念陈旧、僵化许多老师意识到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个体之间的差异导致了知识吸收的差异。

教师认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应当布置不同的作业”,但都认为分成布置作业难以实现,主要有三个原因:

一方面,教师自身精力有限,很难考虑每个学生。

二是教师认为作业的设计需要长期的教学经验,并掌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

第三,学生被分层对待,这可能会导致学生或家长的误解。

优化作业布置可以提升学生的数学能力,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的掌握程度。

因此,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作业观,灵活安布置作业,既减少了教师的工作量,又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三)家长对于分数的过度关注随着时代的发展,家长的整体素质有了很大的提高,学生的教育要求也提高了。

一些“负责任”的家长,每天关心老师给自己孩子的成绩评分,太低会和老师反映情况,这些都是很常见的。

大多数父母都认为,大量的作业能够让孩子在“空闲时间”受到更多的教育。

但是孩子们的低分是由多因素造成的。

过分关注成绩并不会促进孩子独立学习和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的发展。

家长片面追求成绩必然影响教师的作业布置的质量。

(四)社会环境的影响社会上流行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家长盲目地让孩子参加各种培训课程。

孩子的学习成绩和他们所拥有的才艺成为家长们互相攀比的筹码,这样的学习生活让高年级的孩子不堪重负。

由于社会风气的错误渲染以及父母对功利的追求,使得家庭作业失去原有的价值,不能使学生得到真正的发展。

七、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对策与建议通过分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布置的现实状况,提出优化小学高年级数学家庭作业的对策与建议,希望能为数学家庭作业的布置提供参考。

(一)学校合理开发有效的作业资源学校合理组织数学教师开发有效的作业资源。

首先,数学教师积极参与作业资源的重组,积极投入作业资源的选择和组建。

教学资源的开发必须考虑学生的特点和水平,把学生兴趣和能力等多方面与作业资源的选择创造性地结合起来,以降低作业资源成本,发挥最大利用价值。

其次,兄弟学校共享作业资源。

不同的学校都有自己的作业资源,而且在作业的布置上都有其特色,双方学校可以交流在数学教学工作方面的看法,并结合对方学校的资源改进本校的作业资源。

学校还可以组织教师在开发和利用学校数学资源的过程中进行二次开发,使作业资源与小学数学教材的具体章节紧密衔接。

首先,鼓励教师提前熟悉知识,根据学生的经验水平和课程的目标,选择与学生的兴趣相适应的作业内容。

第二,重视教师教学计划的预设和生成。

教案应该跟着课堂中的生成情况和学生的学习进度进行修改。

最后,组织教师整理、汇总二次开发的作业资源,编制成一本书,并将它们放到数学作业资源库,为了新入职教师提供一个布置作业的参考。

(二)教师注重作业模式的多元化原有的单一的作业类型枯燥无趣,数学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应尊重学生个体的认知差异,通过设计形式丰富的数学作业的类型以调动学生完成数学作业的积极性。

2.寓教于乐,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数学数学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课堂内容为基础进行适当的思维发散。

结合高年级学生的特点和数学的学科特点,可以以游戏的形式引导学生完成相应的数学作业,从游戏中发现身边的数学、感受数学,寓教于乐。

(三)

教师布置数学作业要适量分层1.数学作业布置应适量大部分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认为作业的数量与考试成绩成正比,但事实并非如此。

研究发现,教师布置的作业数量与学生的学习成绩呈倒u型关系。

此外,对作业量和完成效率之间关系的研究表明,它们是成反比的[17]。

换句话说,作业的数量越大,学生所承受的压力就越大,这就导致了做题速度和准确性下降。

从上面可以明显看出,太多的作业降低了作业的速度和准确性。

所以,数学老师应该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

首先,数学教师应根据国家教育部的相关文件和学校的要求,严格监控自己布置的作业量,能够让学生在30分钟内完成作业。

其次,数学老师应该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经常与学生家长讨论学生做作业的情况,以找到最佳的平衡。

第三,数学教师应积极组织“零工作”活动。

在六一儿童节或当学生做得很好的时候,可以不做作业,作为对学生的奖励,给他们放松的时间。

2.数学作业布置应有层次性目前,小学一个班级大概有五六十名学生,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不同,老师们却布置统一的数学任务,忽视了每个学生的发展,加剧了两极分化。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数学教师必须设计不同层次数学任务,使学生能够自由地选择适合自己的任务,并根据自己的学习水平促进数学的不同发展。

数学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师应该关注学生最近的发展区,根据学生的水平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从易到难,循序渐进,并鼓励学生接受挑战。

素质教育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强调学生的主导地位,数学老师会让学生自由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让他们做半开放式的作业,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师设计了这些作业类型,不仅让每个学生都有作业可以选择,让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同时,获得努力后的快乐。

年级:

性别:

1.数学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大部分来自哪里?

()

A数学练习册B课后习题C数学老师出题D其他2.数学老师布置机械重复、固定死板的家庭作业吗?

()

A总是B经常C偶尔D从不3.数学老师布置数学作业的情况是()

A每天都会布置B经常布置C偶尔布置D几乎不布置4.老师通常每次会布置几项数学作业()

A一项B两项C三项D三项以上5.你认为现在你的作业量是()

A非常多B较多C适中D较少6.每天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完成数学作业()

A30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