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071743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docx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

孔子的名人事迹五篇800字

  一身布衣,成就人生传奇;儒家经典,芳名流传百年。

这位历来被人们所追奉的圣人正是孔子,也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今天在这给大家整理了孔子名人事迹,接下来随着一起来看看吧!

  孔子的名人事迹1

  韩寒说过孔子象哈姆雷特一样难以说清楚,确实有同感,心里的孔子总是那么模糊,那么矛盾,想说一说我怎么看孔子。

  看《史记孔子世家》的时候,给我的感觉,孔子怎么到处求官啊,不喜欢;在《史记孔子世家》里看不出孔子的思想到底是什么。

看过《论语》,本能给我的感觉孔子的思想并不深刻,接着这个思路,我思考了一段时间,孔子的思想为什么会给我并不深刻的感觉?

  首先,我认为孔子不是一个哲学家。

我们一谈到中国古代哲学,就会说道家和儒家,我认为孔子本身的理论够不上哲学的高度,充其量是一个人际关系学家。

当我们问周围的人,什么是哲学?

很多人会立刻回答,哲学史关于世界观的科学。

接着,我又问,那么什么是世界观?

周围的人犹豫一下回答说,世界观就是对世界的看法。

接着,我又问,什么是关于对世界的看法呢?

周围的人这时候就会无以回答。

我说,其实你只是照本宣科回答什么是世界观,什么是哲学,其实你根本不知道哲学是什么?

也不知道世界观是什么?

  象我周围的这样的人很多,他们并不知道哲学是什么,却相信孔子是个哲学家。

  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科学,那么什么是世界观呢?

其实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你认为人该怎样活着,为什么要那样活着的原因。

不同哲学提供了不同的人生该怎样活着的答案,也阐述为什么要那样活着的理由。

该怎样活着就要涉及到人与自然的根本问题。

从这个方面讲,我认为老子的《道德经》回答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他提出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顺应自然,要无为,所以老子是个哲学家。

但是,孔子的《论语》根本没有谈及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本质论题,更没有回答人生是什么?

《论语》只是提及人该怎么与人相处,所以我认为孔子充其量是个人际关系学家。

  其次,我认为孔子的理论违背了人类最基本的人人平等的思想。

孔子生在春秋战国战乱年代,他提出的仁爱,反对战争史对的。

但是,他又用礼把人分成各个等级,这是他犯的本质错误,所以基于礼这个基础的孔子的儒家思想其实已经在违背了人类的基本道德思想了,甚至可以说他的思想是反人类的。

孔子的思想是那么的矛盾,那么的反人类,那么的混乱,那么的不本质,却依然有那么的人去维护他,不是因为他的理论,因为维护他的人并不知道他的理论是什么,只因为他是孔子!

  最后,我认为我们对任何人,任何理论,要尊重,但不要崇拜。

尊重是基于人与人是平等的,而一旦崇拜,我们就已经背离了人人平等这个基本思想!

  孔子的名人事迹2

  他的祖先是宋国贵族,因遭家难,迁居鲁国。

孔子三岁时死了父亲,十七岁又失去了母亲,家境贫困,没有机会受正规教育,全靠读书自修。

他自幼好学,拜许多人为师,所以精通礼仪、音乐、射箭、驾车、计算等本领。

  孔子一生,政治上不得志。

年轻时,曾做过管仓库、管牛羊的小官。

五十多岁才当了鲁国的司寇(代理宰相)。

但不久,因为政治见解不合,一气之下离开了鲁国,带着一些学生周游列国,四处游说。

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老者使他安逸,朋友使他信任我,年轻人使他怀念我),但他的政治主张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了壁,到陈、蔡小国更不必说。

在卫国住了一段时间后,六十多岁又回到了鲁国,埋头讲学和整理古书。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

所谓“仁”就是要“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提倡“爱人”,一方面要统治者相亲相爱,加强内部团结”,另一方面也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不能过分剥削压迫民众。

孔子还主张严格遵守“礼”的规定。

这“礼”就是周朝制定用来区分君臣上下、父子尊卑的等级的典章制度。

他的思想,自汉以后,成为两千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

他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旧传统,首创私人讲学的风气。

他提出了“有教无类”的口号,一改过去只有贵族子弟才能上学的局面。

孔子的学生相传有三千人,其中最著名的七十二人。

比如子路、冉有、子贡、颜渊、子游、子夏、曾参等。

孔子的学生多数出身贫贱,年龄参差不齐,有的与孔子几乎同年,有的与他相差三、四十岁,还有父子二人(如曾点与曾参)都是孔子的学生。

做孔子的学生,学费低廉,只须十条肉干。

孔子向贫贱的下层传播文化,并且教育学生“每事问”,勤思考,温故知新;他提倡教学相长,因材施教,诱导启发的教育方法。

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到今天还值得学生和参考。

孔子的另一大贡献是整理编订古代文化典籍,孔子以前有不少文献,他一面学习,一面加以整理,同时向弟子传授,经他整理的典籍有《尚书》(上古历史文献汇编)、《诗经》(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周易》(古代算卦用书)等。

他还根据鲁国的史料,编撰了一部编年史,这就是被后世称为五经之一的《春秋》,开创了私人修撰历史(最初史书由史官撰写,即所谓官修)。

据司马迁《史纪·孔子世家》记载:

孔子生于乱世,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主张,但不被接受,所以发愤修撰《春秋》,寄托他的理想,表达他对邪恶的嫉恨和对正义的褒彰。

《春秋》以及“春秋笔法”(文笔曲折,遣词造句中带有褒贬倾向)对后世都产生很大影响。

  孔子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历代礼乐制度方面的问题,这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故事,不仅见于《史记》等正史记载,也见于老子彩图(相传春秋末期)和汉画像砖。

在洛阳市东关大街北侧有一座碑楼,据传就是孔子入周问礼处。

  孔子的名人事迹3

  我盼望以久的山东旅游终于来到了,我兴奋得那一天晚上都没睡着。

把所有的东西都给收拾好了,准备第二天的旅游。

  第二天早上到了,我怀着激动的心情上了车,大约做了8个多小时的车子,就来到了山东曲阜,来山东曲阜的人都要去看一看远近闻名的孔庙,孔林,孔府。

我们晚上在宾馆住了下来。

  这一天我们坐着车子,穿过了十几道桥来到了孔府。

刚刚进入孔府我就被眼前的景象给惊呆了:

四处都是又粗又高的柏树。

这些柏树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

我看见一块石碑上刻着几行字:

孔子是中国古代以为对后市影响至为深远的伟大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杰出的世界文化巨人。

他所创立的以仁政德治为核心的儒家学说在中国以及朝鲜、日本、越南等亚洲国家被奉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他被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逝世虽然已经2400多年,但他的思想仍在中国乃至世界上发挥着作用。

孔庙、孔林、孔府是2400多年来尊孔崇儒的结果,有着极为丰富的历史内涵,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各国政治家、思想家、社会学家以及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瞻仰.

  我们坐着光缆车来到了孔庙。

孔庙共有建筑100余座460余间,古建面积约平方米。

主要建筑有金元碑亭、明代奎文阁、杏坛、德佯天地坊等、清代重建的大成殿、寝殿等。

最后的一座古建筑是一个孔子庙,上面写着万世师表,斯文在兹。

  我们又来到了孔林:

孔林又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门外,占地3000亩,周围砖砌林墙长达14里,是孔子和他的后代子孙们的家族墓地。

孔林内柏桧夹道,进入孔林要经过1200米的墓道,然后穿过石牌坊、石桥、甬道、到达孔子墓前。

孔子的坟墓封土高6米,墓东是孔子之子孔鲤和他的孙子孔伋的坟墓。

在孔林中,有的墓前还存有石雕的华表、石人、石兽。

这些都是依照墓中人当时被封爵位的品级设置的,整个孔林延用2500年,内有坟冢十余万座。

其延续时间之久,模葬之多,保存之完好,举世罕见。

  孔府,孔庙,孔林,就参观完了,希望大家有时间也去看一看。

  孔子的名人事迹4

  这个寒假,我看了《孔子》这部电影,对此,我很是感触。

  对于孔子,我们也已经对他的了解很少了,我想,我们这些后代,也正是需要去了解这些中华民族上曾经的历史。

  影片中感触最深的,是理想与现实的冲撞。

孔子从政,希望实现自己的社会理想,却被现实无情地抛弃。

孔子一心只想实现自己的理想,对可能的困难估计不足,最终只能黯然离去。

  孔子到了晚年,认清了理想与现实的关系。

他最能影响社会的,是教育弟子,而不是从政。

他的弟子有各种各样的才干,可以将他的思想传播到更多的地方。

孔子把精力放在讲学上,能够影响到更多的人,意义要远大于参政。

  联系到实际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抱怨身边的事不如自己所愿,不完善,不合理等等,还喜欢去描绘一个理想的情境。

可是,这些都于事无补。

  现实摆在这里,我们也只有从思想上转变,亲自去行动,不要总依赖于别人。

不要只是替别人着急,看到自己应该做的,才最重要。

这样,把握好方向,有步骤、有计划、从实际出发,理想才会越来越近。

  这部影片人物刻画的生动形象,也能让人深受教育,人们能在这种场景中得到知识。

孔子面对贵族与恶势力不低头,面对困难不畏缩,面对孤苦不冷漠,我想,他的精神会激励我永远向上。

  所以,我们这一代新世纪的幼苗,一定要铭记这位开创教育先河的人物——孔子。

  孔子的名人事迹5

  先贤孔子,早在春秋的礼乐声与战火中逝去,但人们对他的追思,却是不可断绝的。

  街头、巷尾、文庙、学校,孔子像无处不在。

我们看到的“孔子”,身姿高大,气派威严,有圣人的气质;但“孔子”也会笑容可掬,他有仁人的胸怀;他有仙风道骨,那是智者的风范;他有刚毅的眼神,那是勇者的精神。

  这是孔子像,是我们塑造的孔子,是公认的孔子。

他是仁人、智者、勇者、圣人。

然而,我们觉得这样的孔子离我们太远,我们与孔子的距离不仅存在于时空上。

而且,在精神领域中,孔子达到我们无法企及的高度,而我们所做的,仅是仰视。

  这是真孔子吗?

  孔子说:

“无友不如己者。

  孔子认为“如己者”只有颜回。

但颜回的早逝,仅能带给孔子寂寞。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论语》之中,“子曰”之后讲的多是仁义理智信,却少有对友谊的论述。

我们看到《论语》中频频出现的是孔子的弟子而不是孔子的朋友。

我们看到孔子周游列国时,带的是弟子而非朋友。

为什么?

因为孔子是寂寞的,孔子少有朋友。

  少有朋友的孔子行走在春秋大道上,他希望世人能够理解他、认同他。

他决定当个官,让世人明白他的学术。

  孔子51岁当官,52岁辞官,55岁周游列国,14年后无功而返,晚年修书讲学,73岁病卒于家,落魄一生。

孔子想当官的理想终究没有实现。

  在孔子生活的春秋,孔子没有朋友,世人也并不认同孔子。

孔子终其一生弘扬自己的思想,但在他的时代,却少有人理解他。

  孔子渴望他人的理解。

  孔子希望后世多出仁义之儒,后世却多穷酸之儒;孔子希望人们理解他的思想,人们却仰望他的塑像;孔子希望人们做到,人们却不停说到。

  这个世界,与孔子心中的理想世界相去甚远。

孔子只有寂寞、落魄的份了。

孔子走在大街上,不希望人们俯首以拜,他希望人们眼神中多一丝理解。

  理解孔子,孔子才不会寂寞,才不会落魄。

  那么,塑造一个又一个不真实的孔子像,算是尊重孔子吗?

  孔子会有八米的身高吗?

孔子会穿上如此华丽的衣服吗?

孔子会让人们不停地抱着脚脖子、亲吻脚趾吗?

  请还我们一个真实的孔子,请理解孔子。

  理解孔子,孔子才会快乐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