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082111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05.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江西省上饶市玉山县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原卷版

玉山一中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期中考试

语文试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影响了古典园林的建造。

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产生于魏晋南北朝时期,而最早的园林理论专著计成所著的《园冶》直到明代才出现,但是园林艺术到明代已经发展到高潮。

在园林理论产生之前,对造园起指导作用的理论是山水画理论,明代文震亨的《长物志》、清代李渔的《一家言》都较多地涉及园林理论,而文震亨、李渔都深谙绘画之道。

唐代的王维、宋代的俞微、元代的倪云林、清代的石涛、清代的仇好石等既擅长绘画,又懂得造园,他们把画意融入园林,使园林带有山水画的特点。

造园家在建造古典园林的时候,特别是在堆砌假山的时候,尤其注重主次分明、虚实相生、小中见大等原则,这些原则都来自山水画理论。

可以说造园家只有具备扎实的绘画功底,运用山水画理论,才能使园林体现出“如画”的境界。

山水诗也对古典园林产生了影响,山水诗对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意境营造方面,尤其是虚的意境的营造。

园林的意境以诗文化为灵魂,园林成为人们向往的美好境域。

南方的私家园林布局严谨,结构精巧,一花一草、一水一石点缀园中,园林中的景色酷似唐诗、宋词中所描绘的图景,引人入胜。

《红楼梦》中,大观园进门处的大假山上题有“曲径通幽处”五个字,它高度概括了这处景致的特点。

之所以要题字,是因为“景不点不透,景不点不活”(宋先锋《试论园林意境的内涵》)。

而楹联被称为”诗中之诗”,具备诗歌、散文的美学特征。

《红楼梦》中,潇湘馆楹联“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犹凉”,蘅芜苑楹联“吟成豆蔻才犹艳,睡足酴醾梦亦香”等,无不兼具情感美、音乐美、意境美。

楹联起到了烘托园林意境的作用。

在古典园林虚的意境的营造上,“空灵”意境是中国古典园林追求的意境之一。

园林专家陈从周说:

“园林以空灵为主。

”在园林中,亭子最具有“空”的灵气。

“江山无限景,都聚一亭中”、“唯有此亭无一物,坐观万景得天全”,这些诗句表明,正因为亭“空”,所以亭才“有”。

园林往往于无景处求景,于无声处求声。

声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实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

园林中的景不只是呈现自身,它们只是一个个起点,勾起人们无尽的想象。

这种“空灵”意境深受中国诗词空中点染、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和山水画中注重虚实相生的画法的影响。

苏轼在《送参寥师》中写道:

“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

”空则灵气往来。

清空是一种绝妙的审美境界。

诗词要清空,不要质实,园林也是如此。

(摘编自麻玉珠(中国古典园林的“山水之美”)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园林理论的产生远迟于山水画理论的产生,在明代以前,园林艺术缺乏园林理论指导,发展十分缓慢。

B.我国最早的园林理论专著是明代计成的《园治》,文震享、李渔等人对《园治》中的理论进行了完善。

C.清代仇好石参与建造的园林往往融入了山水画的画意,带有山水画的特点,这与仇好石擅长绘画密切相关。

D.造园家既要熟知园林理论,又要有扎实的绘画功底,深谙山水画理论,才能使园林体现出“如画”的境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从山水画和山水画理论及山水诗对古典园林的影响两方面展开论述,阐述了古典园林深受它们的影响。

B.文章第三段着重阐述山水诗对古典园林意境的营造产生的影响,将“题字”和“楹联”的作用进行了对比。

C.文章在使用举例论证之外,还多处引用古诗句,既增添了文章的文学性,又有效地增强了说服力。

D.文章第二段和三、四段构成总分结构,三、四段分层阐述了中国古典园林在意境营造方面受到山水诗

影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园林中的题字能起点景的作用,大观园进门处大假山上的题字便高度概括了该处景致的特点,并令景致鲜活起来。

B.楹联能体现情感美、音乐美、意境美,如《红楼梦》中,作者安排大观园出现多副楹联,就是为了烘托园林意境。

C.诗词创作者常常运用空中点染、化虚为实的表现手法,创作出意境清空的诗词,这种诗词可以避免质实的弊病。

D.优秀的造园家往往能于无景、无声处求景、声,于静中求动,于空中求景,出自他们之手的园林能勾起人们的想象。

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材料一:

2009年我国高铁步入自主创新阶段,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开始迅速增长。

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营运里程数为2.2万公里,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60%以上,2009-2016年均复合增速达34.95%。

同时在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计划到2020年我国高铁里程数将达到3万公里,到2025年中国高速铁路通车里程将达到3.8万公里。

(摘编自《2017年中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动车保有量及铁路货运量分析)

材料二:

图一2009-2025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及其增长速度

图二:

2003-2017年不同设计时速高铁运营里程统计

材料三:

从2004年起,中国先后从包括德国西门子、法国阿尔斯通、日本川崎重工和加拿大庞巴迪等世界著名研制高铁技术的公司以比较低的价格引进了高铁技术,其中包括从西门子引进的一台350千米/时的原型车(于2006年初引进)和全车制造技术,在很短时间内,掌握了高铁建设的两个极重要技术:

机车技术和轨道技术。

通过我国科技人员的努力攻关,中国高铁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核心技术,经历了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过程,随着铁路信号和其他安全系统日益电子化和复杂化,保障旅客和铁路系统的安全性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目前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在全车制造、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四个方面。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每小时250公里和每小时350公里高速转向架是我国自己攻克的,高速铁路基础设施中的无砟轨道板也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摘编自陈新光《中国高铁,走向世界的名片》)

材料四:

在中车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这样一个重视创新发展、致力于打造高铁“人才硅谷”的舞台上,梁建英谱写了一段同中国高铁同步驰骋的激情岁月。

多年来,她始终奔跑在中国高铁研发的最前沿,亲历中国高速列车从“跟随”到“领跑”的飞跃发展,连连挑战世界级研发难题,不断丰富着中国高速列车的产品谱系。

梁建英带领技术团队,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先后主持了十余项原铁道部、中国铁路总公司重大项目的研发工作,取得一系列国家级创新成果,形成了系列化、谱系化的中国高速列车产品平台。

高速列车的研发过程是一个反复试验的过程。

在CRH380A高速机动组的研发过程中,国际上没有经验可资借鉴,梁建英带领团队在京津、武广、郑西高速铁路上进行了两年多的线路试验研究,历经450余项仿真计算、1050余项地面试验、2800余项线路试验。

据同事崔志国回忆,有一次线路试验段位于一处完全未整修路面的野外,路轨两侧都是砂石,跑一趟下来,轮子上布满了细小的沙粒。

即使身为主任设计师,梁建英还是会和技术人员一起,每天晚上钻到车厢底下,仰着头清灰,弄得满头满脸都是灰。

摘编自《中车青岛四方:

一带一路上的“中国名片”》

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突破2万千米,占世界高铁运营总里程的一半还多,我国高铁发展已在世界上处于领跑位置。

B.图一主要反映了2009-2016年我国高速铁路运营里程数和同比增长两个方面的整体情况,其中高速铁路运营里程呈逐年增长态势。

C.图二表明2003-2017年我国高速铁路设计时速分为300-350千米/时和200-250千米/时两类,从实际运营里程数看,前者高于后者。

D.2004年,我国从世界著名研制高铁技术的公司引进了高铁技术,到2009年,我国高铁就迈入自主创新阶段,不再需要引进国外的高铁技术。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6年国家发布了《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布局未来铁路网并对2020年、2025年的中国高铁里程数提出具体要求,这将有利于促进高铁进一步发展。

B.中国高铁发展的早期阶段重视借鉴国外先进高铁技术,从西方引进原型车和全车制造技术使得中国在短时间内掌握了高铁建设的重要技术。

C.引进高铁技术固然重要,但中国高铁技术人员攻坚克难,对核心技术进行再创新,对新项目、新产品的研发与创造才是推进中国高铁发展的法室,

D.全车制造、接触网、牵引供电系统和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体现着中国高铁的核心竞争力,为中国高铁迈出国门走向世界带来了自信。

6.梁建英是中国高铁人的典型代表,她身上蕴含着中国高铁人哪些优秀的精神品质?

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月白湖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它水草。

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

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

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

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

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棒子捞了几个菱角,还有几个嫩藕,不是自己吃,是给小王叔叔的。

每次等待小王叔叔时,棒子都会这么做。

等到芦苇那边传来两声鸟鸣,小王叔叔就会出现,来时,骑着匹大白马。

小王叔叔吃着菱角,还有嫩藕。

棒子就跑过去,羡慕地摸着大白马的鬃毛。

小王叔叔笑道,想骑?

棒子点点头,当然。

小王叔叔就老气横秋地说,小鬼,太矮了,脑袋高过马背时,才能骑。

棒子噘着嘴,暗地里和白马比比,头刚刚挨着马背。

他想,再过一年就高过马背了,就可以了。

可是,离开后,小王叔叔却再没有来过。

那天,棒子撑着一只小划子,藏在苇草里,等着小王叔叔送信来。

没有等到,几声鸟鸣后,他等来的是一个陌生人,是张叔叔。

棒子忙问,小王叔叔呢?

张叔叔红了眼圈,轻声告诉他,小王叔叔遭遇了小鬼子,牺牲了。

棒子眼睛顿时模糊了,远处的天,近处的水,还有苇草、荷叶、荷花,都一片朦胧。

他喃喃地道,怎么会?

小王叔叔有大白马,又高又大,跑起来飞快。

张叔叔叹息,小鬼子的东洋马比新四军的马更高更大,跑起来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快多了。

棒子咬着牙,狠狠地道,东洋马,真可恨!

张叔叔也点点头咬着牙说,我们要报仇。

报仇的机会就在眼前。

原来,张叔叔这次来,是传达上级命令的,最近,一支新四军骑兵营要经过这儿,准备和湖东新四军二团会合,端掉小鬼子的碉堡。

张叔叔告诉棒子,骑兵营来时,希望棒子能给带路。

棒子高兴极了,说声是。

张叔叔拍拍棒子的肩膀叮嘱,小鬼,注意安全啊。

棒子点点头,送走了张叔叔,撑着小划子,出没在密密的苇丛里,等着骑兵营的到来。

骑兵营来时是在一个晚上,月光水亮亮的一片,笼罩着湖面。

湖面浮荡着淡蓝的雾,苇草和荷叶在雾里如淡墨画的一般,朦朦胧胧的。

张叔叔带头,将骑兵营长介绍给棒子。

骑兵营长笑着夸棒子是好样的。

棒子很高兴,看看这匹骏马,又摸摸那匹。

骑兵营长开玩笑说,没骑过吧?

棒子使劲地点头,傻乎乎的样子,逗得骑兵营长笑了,张叔叔也笑了。

湖里芦苇丛中隐藏着一条暗道,在湖中间,有新四军的监察哨把守着,有可疑人经过,监察哨马上鸣枪报警,对岸的新四军二团听到枪声,立即做好战斗准备。

因此,鬼子几次来袭,都大败而归。

棒子当然能带人顺利通过,因为棒子是新四军的通讯员啊。

他手一挥,带着骑兵营出发了。

已经是后半夜了,湖上月光变得更亮更白。

苇草深处,不时传来露珠滴落声,还有“咚”的一响,是青蛙跳水的声音。

棒子带着部队,静静地走着,沿着那条路走着,新四军监察哨看见了,没有阻拦。

棒子带着骑兵营走到一处湖湾处,将两根手指插入嘴里,“嘘”地吹响一声口哨。

在其他人还没反应过来时,他已抱着身边的张叔叔,“噗通”跳入湖水深处的苇草丛里。

湖里的月光顿时碎了。

枪声响起,打破湖面的寂静。

骑兵营士兵一个个在枪声中倒下,不一会儿,全被消灭。

新四军战士划着水,从苇丛里浮出来打扫战场,同时寻找着棒子。

一片荷叶下,一个声音道,在这儿呢。

随着声音,棒子浮出水面,拖着肚子已经灌满水的张叔叔。

张叔叔不是什么通讯员,是日军间谍大木三郎。

大木三郎一直想破获新四军的交通线,就悄悄盯上了小王叔叔,摸清一切后,他枪杀了小王叔叔。

然后,自己扮成通讯员,哄骗棒子,准备带着日军特种部队,假扮做新四军骑兵营,将湖东新四军一举歼灭。

他最终自投罗网,却弄不清自己究竟在哪儿露了马脚。

棒子得意地说,是你自己吐露了真相的。

棒子说,大木三郎曾告诉自己,东洋马比小王叔叔的大白马高大。

当骑兵营出现时,自己走过去,站在马旁暗暗一比,那些马都高过了自己的脑袋,而大白马和自己脑袋齐平。

他终于清楚,他遭遇了日军。

因此,发出信号,让提前防备着的新四军出击。

大木三郎一听,傻了眼。

棒子随着新四军战士押着垂头丧气的大木三郎,迅速消失在月光下的苇丛中。

月光慢慢变淡了,照着湖面,苇丛里有只小划子,如一牙月亮,一晃一晃的。

(选自《小小说月刊》2018年第1期)

7.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A.小说开头点题,描写湖荡的秀美风光,展现出人物活动和故事发生的的自然、社会环境。

B.小说的语言清新自然,描写简练传神,如写月下苇草深处的露珠滴落声、青蛙跳水声等。

C.小说塑造人物形象生动鲜明,如棒子尽管年纪还小,但机智勇敢,胆大心细,临危不乱。

D.小说结尾部分情节发生逆转,富有波澜性,引人入胜,既在读者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8.小说中的“大白马”串联了主要情节,请围绕“大白马”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

9.请结合文章内容,概括分析小说的主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刘怀肃,彭城人,高祖从母兄也。

家世贫窭,而躬耕好学。

初为刘敬宣宁朔府司马,东征孙恩,有战功,又为龙骧司马、费令。

闻高祖起义,弃县来奔。

京邑平定,振武将军道规追桓玄,以怀肃为司马。

玄留何澹之、郭铨等戍桑落洲,进击破之。

颍川太守刘统平,除高平太守。

玄既死,从子振大破义军于杨林,义军退寻阳。

怀肃与江夏相张畅之攻澹之于西塞,破之。

伪镇东将军冯该戍夏口东岸,孟山图据鲁山城,桓仙客守偃月垒,皆连壁相望。

怀肃与道规攻之,躬擐甲胄,陷二城,冯该走石城,生擒仙客。

义熙元年正月,桓振败走,道规遣怀肃平石城,斩冯该及其子山靖。

三月,桓振复袭江陵,荆州刺史司马休之出奔,怀肃自云杜驰赴,日夜兼行,七日而至。

振勒兵三万旗帜蔽野跃马横矛躬自突陈流矢伤怀肃额众惧欲奔怀肃瞋目奋战士气益壮。

于是士卒争先,临阵斩振首。

江陵既平,休之执怀肃手曰:

“微子之力。

吾无所归矣。

”伪辅国将军符嗣、马孙,伪龙骧将军金符青、乐志等屯结江夏,怀肃又讨之,枭乐志等。

道规加怀肃督江夏九郡,权镇夏口。

除通直郎,仍为辅国将军、淮南历阳二郡太守,二年,兼领刘毅抚军司马。

以义功封东兴县侯,食邑千户。

其冬,桓石绥、司马国璠、陈袭于胡桃山聚众为寇,怀肃率步骑讨破之。

江淮间群蛮及桓氏余党为乱,自请出讨。

既行失旨,毅上表免怀肃官。

三年,卒,时年四十一。

追赠左将军。

无子,弟怀慎以子蔚祖嗣封,官至江夏内史。

(选自《宋书》,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线部分

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振勒兵三万/旗帜蔽野/跃马横矛/躬自突陈/流矢伤怀肃/额众惧欲奔/怀肃瞋目奋战/士气益壮/

B.振勒兵/三万旗帜蔽野/跃马横矛/躬自突陈/流矢伤怀肃额/众惧欲奔/怀肃瞋目奋战/士气益壮/

C.振勒兵三万/旗帜蔽野/跃马横矛/躬自突陈/流矢伤怀肃额/众惧欲奔/怀肃瞋目奋战/士气益壮/

D.振勒兵/三万旗帜蔽野/跃马横矛/躬自突陈/流矢伤怀肃/额众惧欲奔/怀肃瞋目奋战/士气益壮/

11.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高祖”,文中指古代帝王的庙号,它与传统民俗中对家族长辈的称呼所指不同。

B.“司马”,指军事主官的僚属,唐时司马是郡守的得力助手,如“江州司马”白居易。

C.“权”,指“暂时行使”某职位的职权,如“权国”,就是暂时治理国家政事的意思。

D.“追赠”,指古代朝廷给去世

官吏或其父祖追封官职、勋位,是朝廷奖赏的一种荣誉。

12.下列对原文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刘怀肃审时度势。

他起初在刘敬宣处任职,后听说高祖起义,便放弃县令之职投奔高祖,并率领军队击败郭铨等人。

B.刘怀肃战功卓著。

刘怀肃单独带兵攻破了戍守夏口东岸的冯该、据守鲁山城的孟山图和把守偃月垒的桓仙客。

C.刘怀肃作战英勇。

桓振偷袭江陵,怀肃率军日夜兼程、长途跋涉前往支援,面对强敌,怀肃毫不畏惧,最终扭转战局。

D.刘怀肃行事果敢。

江淮间的蛮人和桓氏余党作乱,刘怀肃主动请求出击讨伐,出兵后未按皇上命令行事,被刘毅上表弹劾。

13.翻译下列句子。

(1)江陵既平,休之执怀肃手曰:

“微子之力。

吾无所归矣。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寡人之于国也》)

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对酒

陈与义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是非衮衮①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

笑抚江南竹根枕,一樽呼起鼻中雷。

注释:

①衮衮:

相继不绝。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一二句倒装切入,写诗人被倒映在酒杯中的飞鸟和浮云触动却找不到适当的诗句来表达。

B.第三句的叙述中饱含感慨,诗人感叹自己整天忙忙碌碌,周旋于案牍文书中,没完没了。

C.第四句诗人想象不久之后,楼头阵阵风雨吹起,景象苍凉萧瑟,秋天将近,不禁感伤。

D.尾联照应题目,诗人要抛开那些烦恼,痛快地喝上一通酒,醉后往床上一躺,进入梦乡。

15.“是非衮衮书生老,岁月匆匆燕子回”两句历来为人们所称道,请结合诗句内容,从手法和情感抒发角度赏析其妙处。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白居易《琵琶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仅用七个字,就点出地点、时间、人物,拉开故事的序幕,语言平易,如话家常,又高度凝练。

(2)《蜀道难》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引用“五丁开山”这一神话写蜀道的来历,为诗歌增添了浪漫气息。

(3)《师说》中,韩愈认为士大夫们不能像“巫医乐师百工之人”那样相互为师的主要原因在于他们“年相若”、“道相似”,如果彼此为师,就会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尴尬局面。

(4)杜甫《登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句,描绘了大江壮阔无比、波涛汹涌的画面。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都市人越来越向往小桥流水、瓜田李下的生活状态。

B.听说这位气功大师能够功发疾消,今天会了他一下,果不其然,他没有那么大的能耐。

C.我国绘画史上有一个时期把王石谷等四人奉为圭臬,凡是学画,都以他们为宗。

有的甚至照摹照搬。

D.即使在反腐行动不断深入的今天,某些大老虎却依然不知收敛,置若罔闻国家的法令和组织的纪律,依旧顶风作案。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

一句是

A.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城市交通拥堵状况,在借鉴西方城市规划经验的基础上,城市封闭住宅小区的内部道路被要求逐步对外开放。

B.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将最为精细也最为神秘的文物修复工作呈现在观众眼前,重新燃起了人们对中国自古沿袭的匠人精神的热议和追捧。

C.马尔克斯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不仅是魔幻现实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以及拉美“文学爆炸”的先驱,还是记者、作家以及电影工作者。

D.遇事若不问个明白,就把自己心中的怒火发泄到臆想对象身上,有可能对毫不知情的或有恩于己的善良的人造成伤害。

19.下列各项语言表达妥当的是

A.介绍信:

兹介绍我校王邵敏同学前往贵公司参加社会实践,请与接洽为荷。

B.祝福短信:

毕业之后,学生很是垂念师恩。

值此春节到来之际,谨祝恩师节日快乐!

C.朋友对话:

家严大人今年高寿?

多年不见,甚

牵挂,过两天我一定登门看望。

D.励志对联:

高考临近,学校在教学楼入口贴出了一副对联:

榜上无名,脚下有路。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

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的过程中,__________________,即通过对信号绳的拉、抖组成系列信号来实现对陆上的简易通信,这种通信方式便捷、直接,____________________:

信号绳仅能实现有限信息量的表达,且信号传输过程极易受复杂海水环境影响而中断或失效,带来安全隐患。

2015年,就曾有潜水员的信号绳被缠住而险些发生事故。

可以说,潜水员在执行水下任务时,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下面的新闻,按要求回答问题。

近日,有微博网友发帖称,“部编本”语文教材将《石壕吏》等经典篇目删除。

2月25日下午,记者联系到“部编本”语文教材总主编温儒敏。

温儒敏就网传消息向记者表示,“学术性的东西,网上很多人搞不清楚。

这没什么好解释的,这是非常正常的现象,没有任何背景考虑。

“比如有100篇经典课文,只能收录40篇,哪一篇撤下来大家都有意见。

”温儒敏说,这是出于教学必要。

同时,温儒敏向记者介绍,目前,教材尚未正式出版。

(转自新浪网,有改动)

你是否赞成从教材中删除《石壕吏》等经典篇目?

如果赞成,理由何在?

如果反对,理由何在?

请分别陈述理由,供出版方参考。

要求每条理由陈述不超过35个字。

赞成理由:

反对理由:

22.阅读下列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曾经,学生们捧在手里阅读的是课外书或经典名著;现在,越来越多的学生捧着手机、盯着电脑,偏爱各种网络快餐式阅读。

诚然,随着科技手段不断更新和图书数字化进程加快,快餐文化开始大行其道,快餐式阅读也不可避免地影响着校园。

然而,我们在享受便捷获取的同时,又好像失去了什么。

读完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思考和感触?

请综合材料含意,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