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

上传人:b**** 文档编号:12092970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3.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共7页)4200字.docx

关于礼仪教育的调查报告

  

  目   录

  一、 前言

  概述礼仪的重要性,引出“礼仪教育”的主题

  二、 调查提纲

  三、 调查结果

  公布问卷调查情况

  四、 调查报告

  1、       我国礼仪教育的状况

  2、       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3、       礼仪教育 从小开始

  五、 调查总结

  调查感想和调查建议

  一、前 言

  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可谓历史悠久。

中国礼仪教育的开山鼻祖孔子认为:

礼仪是一个人修身养性持家立业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可见礼仪的重要性。

  礼仪是个人素养的综合体现。

得体的衣着,文雅的举止,恰当的问候,彬彬有礼的行为所体现的已不仅仅是个人很有礼貌的简单层次,而是他个人才能、自信心、热情、对生活的热爱等积极的心态。

从“不学礼,无以立”可以看出:

离礼仪有多远,离成功就有多远,礼仪更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石。

  然而,礼仪的重要性是否受到了人们的重视呢?

我国礼仪教育的状况又是如何?

为了了解情况,笔者对此作了调查。

  二、调查提纲

  一、调查目的:

了解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

  二、调查要求:

有针对性的进行调查,调查群体一定要广,并且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三、调查步骤:

1、确定调查主题

  2、选好调查问题

  3、开始调查,并做好记录

  4、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

  四、调查对象:

幼儿教师、学生、德育工作者、社会人士

  五、调查方式:

网络问卷和社会调查

  六、调查范围:

校园及社会

  三、调查结果

  由于时间和经历的限制,笔者调查的范围并没有展开。

也许这只是一部分人的看法,但整体反映了人们对礼仪及礼仪教育的看法。

现将调查问卷与部分回答公布与下:

  问卷

  1、你认为中国现在的礼仪教育完善吗?

表现在哪些方面?

完善或不完善的原因有哪些?

  2、你认为什么时间进行礼仪教育最合适?

(指系统的礼仪教育)

  3、你接受过礼仪教育吗?

如果有,来自哪?

(家庭还是学校,系统吗)

  4、如果你是家长,你会让你的孩子接受系统的礼仪教育吗?

  5、你的年龄,职业?

  回答一、

  1. 不是完善,而是空白。

我们的教育者的口号都是〔发展经济〕,谁还顾得上礼仪教育。

  2.礼仪教育必须联系社会的风气,不改善社会素质,任何时候的教育都是空话。

  3.没有。

主要是自我加强修养。

  4.非常同意,即使作用不大。

  5.63年生,普通百姓。

  回答二、

  1、当代中国有真正意义上的礼仪教育吗,我看没有吧。

中国号称礼仪之邦,不过现在哪有什么礼仪之邦的风范。

那些不绝于耳的污言秽语等都说明了当代中国的礼仪教育是失败的。

孩子们学习礼仪等方面的东西,小时候是从家长那言传身教的,但大部分家长自己的一些陋习总会影响着孩子,我希望以后家长们至少在孩子面前不要展现这些陋习了。

另一方面现在学校对这些事情的教育并不是十分重视,也导致这种情况的发生。

  2.我认为系统的礼仪教训从上学开始就应该系统学习了,不过应该用轻松与愉快的方式让学生们知道哪些行为合乎礼仪,不能把这种教育成为学生的负担,而家长也应该做好榜样,让孩子们更好的学习家长们的优点。

  3、至于我的礼仪教育,我认为来自书本中。

  4、如果我是家长,我同意自己的孩子接受系统的学习。

不过前提是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愉快,当然本人也得以身作则啦。

  5、年龄二十,在校大学生。

  回答三、

  我近50了,从事幼教近30年。

我虽没经历系统的礼仪教育,但受过祖辈及父母和老师的传统礼仪的熏陶,主要途径是通过日常生活养成。

我认为我国当前的礼仪教育不完善,从人的素质的反映中可以看出。

主要原因是:

礼仪教育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

我认为礼仪教育应从小开始(我见过六个月的婴儿接受蒙氏亲子教育,效果挺好的)。

我很希望我的孩子能受到系统的礼仪教育,先成人,再成才。

  以上是我在网络上发表的问卷调查的回答,笔者对社会的调查问卷结果和上述一样。

##市里,人们对礼仪的重视程度很高,这与人们的学历及文化背景相关,他们普遍认为应进行礼仪教育,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礼仪教育应从小做起。

由于一些原因,我未能去农村调查。

没有调查过是没有发言权的,但作为一个从农村来的学生,对农村的礼仪教育我是不敢恭维的。

  四、调查报告

  一、      我国礼仪教育的现状

  也许从目前的状况来看,我们还不能谈礼仪教育。

因为我们的礼仪教育还谈不上开始。

“~”以后几十年,我们这方面的教育完全中断了,从社会现实来看,弘扬传统礼仪文明,已经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

目前,社会各个阶层都感觉到了“~”对人际关系造成的负面影响,在“造反”的口号下,人与人之间的温情被扫荡殆尽。

“知书达礼”原本是我们的传统,现在的状况却是,孩子不懂得尊重父母,学生不知道尊重老师,人和人之间普遍没有尊重。

尊重是通过礼仪来表达的,尊重没有了,礼仪也就不存在了。

行为失范和道德水准下降,已经成为新的社会病。

“礼”原是中华民族一个长项,一个特色,现在却成了我们的一块心病。

清华有一位老教授说,他经常在白颐路、成府路上乘公共汽车,这两条路上大学很多,乘客中大学生居多,可是,从来没有人给他让过座,他非常寒心。

这反映了我们的道德水准正在严重下降。

所以,需要全社会来关注礼仪文明的重建问题。

  二、礼仪教育的必要性

  礼仪教育实质是培养人的教养,是教人如何尊重人,如何与他人相处。

人是社会的人,这就决定了我们教育的终极目标不是单纯的学习知识和智力开发,而是要使人适应社会的需要,推动社会的发展,并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人在社会中生活,必须要学会尊重他人,才能真正自立于社会,才能做到自尊自爱,才能营造出和谐融洽的人文环境和文明社会。

  现代教育家提出了“千教万教,先教做人”的教育理念。

因此,我们的教育要培养人,首先就要注重培养有教养、知礼仪的人。

如果中小学礼仪教育长期缺席或滞后,带给未来社会的隐患绝不容小觑。

  倡行礼仪教育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现在的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受到过多的呵护甚至溺爱,不少孩子在社会交往中,往往习惯于以自我为主,往往缺乏一种与人谦让、合作的思想,不懂得尊重、关心、体谅别人,有时显得智力有余而教养不足、缺乏必要的礼仪修养。

也有一些孩子因为不擅社交,孤独无伴,而形成了任性、内向、偏执等不良性格。

而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最需要的恰恰是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包容、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因此,在小学开设社交课,并使之和思想品德、艺术、劳动等类课程结合起来,讲授一些诸如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耻、守公德、讲良心,让孩子们从小就开始学习如何做人,如何与人相处、交往、合作,不仅有利于孩子教养的提高及其人格的健全发展,也有利于提高下一代的综合素质,最终促进全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

  三 礼仪教育 从小开始

  俗话说“树大自然直”,老人们也常说:

孩子大了,就会慢慢懂道理的。

这样说来,幼儿还有必要进行礼仪教育吗?

  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但有必要,而且意义重大,因为幼儿时期养成的不良行为有可能会影响他的一生。

“礼仪教育通俗一点讲就是做‘规矩’,我认为不少家庭在这一方面是有欠缺的。

对年幼的孩子做‘规矩’很有必要,而且越早越好,家庭、幼儿园一定要互相配合,并对孩子进行系统训练。

幼儿的礼仪教育关键在于加强幼儿的爱心教育。

只有懂得爱的人,才会欣赏爱,理解爱,所以礼仪教育绝不能只教幼儿一些所谓的“规矩”,偏离了爱心教育的所谓的礼仪教育,最终只能培养一些表里不一的“伪君子”。

幼儿的礼仪教育问题,其实质是幼儿的社会化过程中,学会如何与人相处,与人交往。

  

  在调查中笔者了解到,不少家长把礼仪简化为礼貌,礼仪与礼貌**区别的。

幼儿是否要进行礼仪教育?

著名婴儿教育专家姚念玖对此发表了不完全相同的看法:

我个人认为幼儿不宜提倡礼仪教育和过多地参加礼仪活动。

礼仪是特定场合之中的规范行为,而礼貌是一种内在心灵的表现;讲究礼貌是个人教养和社会文明的标志,幼儿某些礼貌带有礼仪的性质,是经过培养自然形成的。

所以对于幼儿来说,首先应加强礼貌教育,礼仪活动往往时间长,有较大的约束性,不符合孩子的天性。

她认为现在礼貌教育普遍还存在两大障碍:

一是不少独生子女往往以我为中心,不懂感激,不懂得尊重人,没有礼貌的习惯;二是在社会、学校、家庭中缺乏榜样和气氛。

   

  礼仪教育的目的是让幼儿懂得理解他人、尊重他人,但这一过程是渐进的,同时也是漫长的,因此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不能单纯地以成人的标准来要求幼儿,否则,所谓的礼仪将成为童心的枷锁,成为新的“三纲五常”。

  五、调查总结

  有位哲人说过:

礼仪是一个人心灵程度的反映。

也有人说:

礼仪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种标志,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种阶梯。

我的礼仪老师也曾风趣的说:

人类文明的程度是伴随着人类洗澡次数的增加而提高的。

作为学生,一名师范大学礼宾礼仪系的学生,我认为:

一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礼仪。

  在古代,“礼不下庶人”,礼是一种身份和社会地位的象征,礼的表现便是三纲五常,鲁迅把他称为吃人的礼教。

~以来,这种礼教被打翻了,礼仪教育便成了空白。

社会的发展,又让人们拾起了对礼的记忆,人们认识到一个文明的社会不能没有礼仪。

然而,现代社会的礼仪绝不是三纲五常,也非不下庶人的尤物。

  礼仪教育从小做起,从学校做起,这是当前应该做的。

礼仪更是一种习惯,从小抓起是最好的,这比等他长大了之后再纠正要容易。

礼仪是一个人的素养,当家长不能培养孩子这种素养的时候,我们可以通过学校教育让孩子有。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个良好的环境可以让更多的人懂得什么叫礼。

所以我认为,在中小学开设礼仪课很有必要。

目前需要解决的就是礼仪教材与礼仪老师。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老师,礼仪教育也只会成为一种形式与口号,如果教育方法不当,就有可能出现限制孩子思维的恶果。

一本好的教材也同样重要,可悲的是一个礼仪之邦还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科学的适合孩子的礼仪课本。

  也许只有当人们把礼仪当作穿衣吃饭来做的时候,礼仪教育就不会再让我们担忧。

那时,礼仪这个概念只是一个无形的意识,也不会有无礼一说,真希望这一天能早日到来。

  值得让人欣慰的是,部分高校已经开设了与礼仪相关的专业,这就为礼仪教育储备了师资基础。

相信不久的将来,礼仪教育一定会结出硕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入党转正申请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