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0320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2.0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 专题3 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docx

高三地理模拟试题专题3水体地壳运动和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剖析

(河北省邯郸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读某地地质剖面示意图,回答5〜6题。

5.该地的几次主要地质作用,按发生时代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褶皱、断层P2、断层P1

B.断层P1断层P2、褶皱

C.断层P2、断层P1、褶皱

D.褶皱、断层P1、断层P2

6.据图判断c岩层在断层P2右侧缺失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被a、b岩层覆盖B.没有该岩层的沉积

C.抬升以后遭外力侵蚀D.下陷侵入d、e岩层

(河北省邯郸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读太平洋沿某一纬线表层水温变化简图,回答10〜11题。

10.据图推断该纬线可能为

A.60°NB.30°NC.30°SD.60°S

11.结合图文材料及有关知识,判断下列关于图示的说法,正确的是

A.a海域有暖流流经,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

B.b海域深受暖流影响,其海平面等温线向高纬凸出

C.c海域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

D.因受洋流和纬度因素影响,2、8月水温差异大

(河南省开封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图甲中为一张长12米、宽4米的大网,网的下方有水槽可以把网上流下的水引向一个蓄水池。

图乙为南美洲部分国家图,读图回答5~7题。

5.图甲中人们利用此设施收集的水资源是

A.生物水B.冰川融水C.雾气D.雨水

6.图甲中设施最有可能位于图乙中的

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

7.关于图中四地地理事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地沿海位于寒暖流交汇处,形成世界著名的渔场

B.②地区自然景观和自然带的地域分异规律是以水分变化为基础的

C.③地深受西风的影响,全年温和湿润

D.④地受到沿岸洋流影响增温增湿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读我国某河流水文站某时段水文监测图,回答4—5题。

4.该河流最不可能位于

A.辽河流域B.黄河流域

C.长江流域D.珠江流域

5.由图可知,该水文站所在区域主要的环境问题是

A.环境污染B.水资源短缺C.水土流失D.土地荒漠化

(湖北华中师大一附中2013届高中毕业生五月模拟考试)读图,回答10—11题。

10.N资源的分布

①低纬度地区缺失②主要在高纬和高山地区③北极地区比南极地区广④范围有季节变化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②④

11.图中废物漂移方向

A.沿北太平洋暖流流向

B.受东北信风带的影响

C.改变国际海洋运输航道

D.由地震引发的海啸造成

(湖南省2013届高三十二校联考第二次考试)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勘探队员观察到,甲处有一自北向南流的河流,西岸冲刷严重;某日国际标准时10时40分,该地钻孔处旗杆的影子缩为一个点。

完成1-2题。

1.该地

A.位于南半球、非洲

B.位于北半球、非洲

C一年中必有两次太阳直射

D.盛行风为东南风

2.有关该地的判断,正确的是

A.四个钻孔都可能钻到地下溶洞

B.乙处岩石可能为岩浆岩

C.甲处河流可能有地下水补给

D.铁矿矿体形成时间比断层晚

(江西省景德镇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质检地理试题)下表为我国主要流域水量平衡值(外流域水平衡原理:

降水量=径流量+蒸发量),蒸发系数是一定汇水面积地面蒸发量与降水量的比值。

读表回答5~6题。

流域

流域面积(km2)

降水量(mm)

蒸发量(mm)

蒸发系数(%)

a

452616

1438

666

46.3

b

246000

699

225

32.3

淮河水系

261504

929

738

79.4

长江

1807119

1055

513

48.6

c

557180

525

380

72.4

d

752443

492

416

84.6

5.a、b、c、d分别对应的流域是

A.珠江、松花江、雅鲁藏布江、黄河

B.雅鲁藏布江、珠江、松花江、黄河

C.珠江、雅鲁藏布江、松花江、黄河

D.雅鲁藏布江、珠江、黄河、松花江

6.b水系蒸发系数最低的主要原因是

A.纬度高B.光照弱C.峡谷深D.气温低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8月月考试题)崇明岛位于长江入海口,是我国的第三大岛,也是一个面积不断增大的沙岛。

读“崇明岛东滩成陆线和大堤随时间的变化图”,回答5~6题:

5.崇明岛东滩陆地面积扩大的大致方向和原因是()

A.向东北流水沉积B.向西南海浪堆积

C.向东地壳抬升D.向南流水侵蚀

6.自1998年的新大堤建成后就几乎没有再进行造堤工程,崇明岛东滩的潮滩淤积也有所减缓,其原因是()

①不断实施围垦造陆②长江三峡工程的建设

③长江水流速度明显加快④长江中上游防护林的建设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8月月考试题)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

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

据此回答9-10题:

9.图中最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B.②附近

C.③附近D.④附近

10.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D.寒流的影响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8月月考试题)如图是世界各大陆荒漠构成状况。

读图,回答11~

12题。

11.①~④大陆中热带荒漠成因与本格拉寒流有关的是()

A.①B.②

C.③D.④

12.①④两大陆温带荒漠成因各异,产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大陆面积和轮廓

B.过度放牧和樵采

C.纬度位置和垦耕

D.海陆位置和地形

(山西省山大附中2014届高三8月月考试题)水足迹是指生产商品与服务所耗费的水资源数量,其中本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内部水足迹,他国生产给本国消费的部分为外部水足迹。

下表示意某国2012年的可更新水资源和水足迹情况。

据此回答13~14题:

13.根据表中资料可知该国()

A.水资源总量丰富B.水资源严重匮乏

C.属于发展中国家D.水资源利用率低

14.下列措施中有利于减少内部水足迹的是()

①发展高效节水农业②进口水密集型产品

③出口水密集型产品④修建大型水利工程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①④

考点: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河北省石家庄市2013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模拟考试)“夕阳下,红色兽头状岩石熠熠生辉,一轮圆月从其口中冉冉升起……”。

这一景象(如下图所示)出现在地处阿根廷中部沙漠地带的某自然公园。

当地土地干燥,表面崎岖不平,人们称之为“月亮谷”。

读图完成4-5题。

4.图示地貌景观主要是

A.流水溶蚀形成的B.冰川刨蚀形成的

C.风力侵蚀形成的D.海浪侵蚀形成的

5.图中所示景象出现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为

(河南省洛阳市2013届高三“二练”考试)2012年7月22日至8月16日,我国“雪龙”号科学考察船成功穿越北极东北航道后,抵达冰岛进行正式访问,成为我国航海史上第一艘沿东北航道穿越北冰洋边缘海域的船舶(图3)。

读图,回答7~9题。

7.造成图中①、②两海域表层水温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B.洋流C.海陆位置D.大气环流

8.在“雪龙”号穿越东北航道期间

A.“雪龙”号始终在极昼中航行B.洛阳的日落时刻逐日推迟

C.北京地区的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变小D.班加罗尔(13N,77.5E)的昼长,先变长,后变短

9.全球气候变暖,使北冰洋地区的战略地位更为重要。

下列各国中,受益最大的是

A.美国B.日本C.俄罗斯D.冰岛

(湖北省黄冈市黄冈中学2013届高三五月第二次模拟考试)河流河口段是径流和潮流相互作用的区段,河口段水流做周期性往复运动。

在一个潮流周期中经历涨急涨憩和落急落憩,其中落急是指潮流流速由最大降低为0的阶段。

在这一过程中泥沙频繁地悬扬和落淤、前进和后退。

下图为河口流速(指向下游)和含沙量过程线示意图。

据此回答7~8题。

7.河口含沙量最大时刻出现在(  )

A.涨急时刻B.涨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C.落急时刻D.落急时刻后2小时左右

8.在一个涨落全潮过程中,泥沙总的运移情况是(  )

A.向上游移动B.向下游移动

C.在原地不动D.向上游和下游皆有可能

(江西省老牌八校2013届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某中学生地理夏令营到我国南方进行野外考察,区域主要包括下图中的甲、乙、丙、丁四地。

读图回答10-11题。

10.同学们到达丁山顶后,可能看到的现象是(  )

A.从山下带来的水银气压表的读数变小B.太阳从西南方向落于地平线

C.GPS手持机显示的是25°44′N123°28′ED.水杯里的水已经结了一层薄薄的冰

11.考察结束后,部分地理夏令营队员在QQ群中交流,其中发言最可信的队员是(  )

残荷听雨:

我在甲湖舒舒服服地游泳,只是喝了几口水,这里的水真咸啊……邂逅。

一场盛夏的璀璨(256437673)19﹕53﹕12:

路过乙地时,我走在河流的冲积扇上。

风景再美︺没你也out(1323221651)19﹕53﹕41

到达丙区域时,我发现顶部岩石破碎,且有泉水岀露……

☆江南style(114640025)19﹕54﹕12

攀登丁山时,我依次看到常绿硬叶林、针阔混交林和落叶阔叶林

A.残荷听雨B.一场盛夏的璀璨C.风景再美没你也D.江南style

(陕西省长安一中2013届高三5月模拟考试)羚羊峡谷(36.51'28"N,111.22'20"W)位于美国西部科罗拉多高原,岩壁高耸约有20米,总长约150米,宽的地方不过3-5米,窄的地方只能容下一个人穿行。

由于地形限制,进入羚羊峡谷前,必须在景区入口处停车,在沙地上步行约3公里后到达峡谷。

现在所有的游客都必须搭乘保护区的大型四驱越野车,取消了步行的许可。

完成7-8题。

7.羚羊峡谷形成原因最主要的是

A.冰川侵蚀B.断裂下陷

C.流水侵蚀D.石灰岩溶蚀

8.取消步行许可,是为避免游客

A.迷失方向

B.发生跌倒意外

C.在烈日下步行发生意外

D.破坏旅游区脆弱的生态环境

(河北省唐山市2014届高三摸底考试)蓝水足迹指人类消费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水量。

灰水足迹指受人类影响而被污染的水资源量。

图l是亚洲部分国家每年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蓝水足迹和灰水足迹。

据此读图完成1—2题。

1.读图可知,下列国家的灰水足迹占本国水足迹比重最大的是

A.日本B.越南C.菲律宾D.印度

2.我国降低因工业生产产生的灰水足迹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优化工业产业结构,加大保护环境的执法力度

②关停耗水量大的企业,减少污水排放量

③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④实施跨流域调水,保障工业用水量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河南省豫北七校2013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6~8题。

6.关于A、B两河流说法不正确的是()

A.A河是世界上最长河流B.B河径流量远大于A,且水能丰富

C.A河河口有三角洲D.B河河口有三角洲

7.森林植被在水循环中作用明显,图示区域中森林占据面积最大的是()

A.A地附近B.B地附近C.①地附近D.②地附近

8.A河流域面积与B相比较较小,除气候因素外,与A河支流①所流经地形区有关,此处地形()

A.主要是流水侵蚀作用B.板块张裂所致

C.主要是风力侵蚀作用D.主要是古冰川侵蚀作用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4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5.20°S非洲大陆的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分别是

A.硬叶林、草原B.雨林、荒漠C.草原、荒漠D.荒漠、草原

(湖北省武汉市部分学校2014届高三起点调研测试)图3为30°S附近沿海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和地层示意图,R河流正值汛期。

读图回答6~9题。

6.Q地海拔可能为

A.350米B.500米C.650米D.800米

7.此季节,该地区

A.温和多雨B.山麓落叶阔叶林枝繁叶茂

C.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D.盛行东南风

8.关于R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流向自西向东B.此时地下水补给河水

C.北岸泥沙淤积较多D.河流冰期较长

9.关于图示地区,叙述正确的是

A.向斜成谷,背斜成山B.图示地貌由内力作用形成

C.②处比①处建地下隧道更合理D.①处比②处更可能找到石油

(湖南省长沙市2013年高考模拟地理试题)读下图某河流示意图,回答3~4题。

3.甲处地貌的形成与下列哪个因素无关

A.中游落差小B.地转偏向力作用

C.河流含沙量大D.入海口潮差小

4.造成乙现象最终消失的原因是

A.地壳运动B.风化作用

C.侵蚀作用D.堆积作用

(湖南省长沙市2013年高考模拟地理试题)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线分布示意图,该地区北部高、南部低。

读图,回答22~23题。

22.M处公路穿越的地形可能是

A.河谷B.盆地

C.陡坡D.平地

23.该地公路常遭遇的自然灾害是

A.沙尘暴B.寒潮

C.泥石流D.干旱

【答案】22.C23.C

【解析】

试题分析:

(河北省徐水综合高中2013届高三5月高考保温测试)下图是南美洲部分地区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1.如果图中地区植被遭到破坏,则平原地区最可能出现

A.水土流失加剧B.泥石流频发C.土地沙漠化D.河流含沙量增大

(湖北省襄阳市2013年1月普通高中调研高三统一测试)下图是10000年来挪威雪线高度和近5000年来中国气温距平变化图,据此回答10-11题。

10.有关公元前3000年到前2000年期间的气候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A.两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完全相同B.是气候的寒冷期

C.平均气温比距平高2-3℃左右D.挪威的雪线高度低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全球平均气温呈下降趋势②二十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

③影响雪线高度的唯一因素是气温④影响雪线高度的因素包括气温和降水量

A.①③B.②④C.②③D.③④

(湖南省长沙四县一市2013届高三三月联考地理试题)湖水中盐分含量的变化可以反映湖泊水位以及气候的变化,下图所示为青海湖近l.2万年以来盐分含量的变化。

读图回答5~6题。

5.青海湖近1.2万年来,最低水位出现的时间距今约

A.3900年B.6500年C.8100年D.1万年

6.与其它阶段相比,湖水盐分含量最低时期的气候特征可能是

A.冷干B.温干C.热干D.温湿

(江西省宜春市2013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图1为中国某河干流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和日蒸发总量(各类用地面积与其日蒸发量的乘积)。

读图完成1~2题。

1.影响该河干流区单位面积日蒸发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层厚度和植被覆盖率

B.太阳辐射和土层厚度

C.水分条件和太阳辐射

D.植被覆盖率和水分条件

2.该河最有可能是

A.松花江B.塔里木河C.淮河D.珠江

【答案】1.D2.B

【解析】

试题分析:

(河北唐山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图2是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单位:

米),根据图示信息回答3-4题。

3.山顶A的海拔和陡崖C的相对高度组合正确的是

A.990米、301米B.950米、201米

C.850米、499米D.799米、501米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河流先向南流,再向西南流

B.若两山顶间建游览索道,其长度应不小于1100米

C.陡崖处可观赏到瀑布景观

D.B地可见V型峡谷,C地可见三角洲

(河北唐山一中2014届高三第一次调研考试)读甲、乙两地区图,回答5-6题。

5.下列有关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的比例尺较小        

B.乙图所示地区在甲图所示地区的东方  

C.甲图表示的实际范围更大    

D.甲到乙地区的最短航线方向为先东南,后东北

6.有关甲、乙两区域气候上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亚热带气候分布的北界比乙区域偏北

B.甲区域温带气候分布的南界比乙区域偏北

C.乙区域一月更加温暖的原因是该区域此时不受来自大陆冷空气的影响

D.甲区域一月更加寒冷的原因是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明显的影响

【答案】5.B6.D

【解析】

试题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