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05696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1.4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 化学 Word版含答案.docx

河南省九师联盟学年高二上学期联考试题化学Word版含答案

九师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1月联考

化学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

人教版选修4。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l35.5Cu6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4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氢能、生物质能是可再生的一次能源B.电解氯化镁溶液可制备单质镁

C.K2FeO4可用于饮水的消毒净化D.使用加酶洗衣粉时,温度越高效果越好

2.反应X(s)+Y(g)=3Z(g)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E1和E2均减小B.△H=+(E1-E2)kJ·mol-1

C.该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D.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

3.已知:

H+(aq)+OH-(aq)=H2O(l)△H=-57.3kJ·mol-1。

某同学使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定中和热。

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测定一次至少需要测量并记录三次温度

B.若用铜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测得的△H小于-57.3kJ·mol-1

C.若用浓硫酸替代稀盐酸进行实验,测得的△H小于-57.3kJ·mol-1

D.该实验需要计算生成水的物质的量

4.室温下,下列溶液中c(NH4+)最大的是

A.0.1mol·L-1的NH4HSO4溶液B.0.1mol·L-1的氨水

C.0.1mol·L-1的NH4HCO3溶液D.0.1mol·L-1的NH4Cl溶液

5.已知某温度下,KW=1×10-12,该温度下,将pH=2的H2SO4溶液与pH=12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下列有关混合溶液酸碱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A.呈酸性B.呈碱性C.呈中性D.无法确定

6.某化学兴趣小组组装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电极I为Al,电极II、IV为石墨,电极III为铜,盐桥中含KC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

电极I→电极IV

B.盐桥中的K+向电极I作定向移动

C.电极III为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2e-=Cu

D.乙池中c(Cu2+)浓度减小,丙池中c(Cu2+)浓度不变

7.某温度下,pH=2的HA、HB两种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溶液pH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其中V0表示稀释前酸溶液的体积,V表示稀释后酸溶液的体积。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pH=2的HA、HB两种酸溶液,中和等体积等浓度的NaOH溶液,消耗HB的体积较小

B.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

a

C.lg

=4时,若同时微热两种溶液,

减小

D.从a点到b点

减小

8.常温下,0.2mol·L-1的二元酸H2A的溶液与等浓度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体积的变化),所得溶液中c(A2-)=0.1mol·L-1。

则混合溶液的pH为

A.1B.2C.3D.无法计算

9.在一密闭容器中发生可逆反应2X(g)+Y(?

2Z(g),已知X为有色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Y为固体,增大容器体积,平衡不移动,体系颜色不变

B.若Y为气体,压缩容器体积,平衡正向移动,体系颜色变浅

C.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再充入Z,达到平衡后Z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D.若保持体系压强不变,充入惰性气体,平衡逆向移动,则Y为气体,Z的体积分数减小

10.25℃时,用2.000mol·L-1的NaCl溶液滴定25.00mLAgNO3溶液的滴定曲线如图所示,pAg=-lgc(Ag+),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25℃时,Ksp(AgCl)=10-12

B.原AgN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1,x点的横坐标为12.5

C.当滴入25.00mLNaCl溶液时,溶液中c(Ag+)=10-12mol·L-1

D.相同条件下,若改为2.000mol·L-1的NaI溶液,反应终点的纵坐标值会增大

11.已知:

H2O(l)=H2O(g)△H=+44kJ·mol-1,结合下表中化学键的键能(测定温度:

373K,单位:

kJ·mol-1),下列表示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CH4(g)+2O2(g)=CO2(g)+2H2O(g)△H=-808kJ·mol-1

B.CH4(g)+2O2(g)=CO2(g)+2H2O(l)△H=-852kJ·mol-1

C.CH4(g)+2O2(g)=CO2(g)+2H2O(l)△H=-896kJ·mol-1

D.2CH4(g)+4O2(g)=2CO2(g)+4H2O(l)△H=-1616kJ·mol-1

12.室温下,某实验小组的同学将0.1mol·L-1的HNO2溶液和0.1mol·L-1的KOH溶液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水电离的c(H+):

③>①>②

B.实验②所得的混合溶液中:

c(NO2-)=c(K+)且a>10

C.实验②所得的混合溶液中:

c(NO2-)+c(HNO2)=0.1mol·L-1

D.实验③所得的混合溶液中:

c(NO2-)>c(K+)>c(HNO2)>c(H+)>c(OH-)

13.在一定温度下,将气体X和气体Y各0.15mol充入10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X(g)+Y(g)

4Z(g)△H<0,反应过程中测得的数据如下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2min的反应速率:

v(Y)=0.015mol·L-1·min-1

B.其他条件不变,升高温度的瞬间,正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大于逆反应速率的增大程度

C.其他条件不变,若在9min时再充入0.6molZ,平衡时n(X)<0.2mol

D.若在9min时再充入0.2molX、0.2molY和0.3molZ,则v正

14.以H2、O2、熔融盐Na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次氯酸钠,装置如图所示,其中P端通入CO2。

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通入标准状况下44.8LO2,理论上可得到149gNaClO

B.X端为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H2O+2e-=H2↑+2OH-

C.Y端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有氯气生成

D.石墨I电极反应式为H2-2e-+CO32-=CO2+H2O

15.常温下,各微粒H2A、HA-和A2-存在于H2A和NaOH溶液反应后的溶液中,它们的分布系数δ[如δ(HA-)=

]与溶液pH的关系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曲线b为δ(HA-)

B.常温下,H2A的Ka2=10-4.2

C.等浓度的Na2A和NaHA的混合溶液:

c(H+)

D.N点时,c(Na+)+c(H+)=c(OH-)+3c(A2-)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0分)维生素C又称抗坏血酸,其化学式为C6H8O6在有氧、光照的条件下易被氧化,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就是利用其较强的还原性,可以与具有氧化性的物质如I2发生化学反应,把维生素C氧化生成去氢抗坏血酸。

维生素C与碘单质的化学反应如下:

C6H8O6+I2→C6H6O6+2HI

某实验小组准确量取稀释过的市售饮料10.00mL,用已经标定的0.0020mol·L-1的I2溶液进行滴定,记录所用体积,平行滴定三次。

消耗I2溶液体积如下表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标准I2溶液应装入(填“酸式”或“碱式”)滴定管,应选用作指示剂。

(2)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是。

(3)该市售饮料维生素C的浓度为g·L-1。

(4)其他操作均正确,下列操作会导致维生素C测定结果偏低的是(填字母)。

A.锥形瓶中有少量水B.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清洗后未用标准液润洗

C.滴定结束时仰视刻度线读数D.量取待测液的滴定管没有润洗

E.滴定后盛装标准液的滴定管中有气泡

17.(11分)图甲是一种利用微生物将废水中的尿素[CO(NH2)2]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并生成对环境友好物质的装置,同时利用此装置的电能在铁片上镀铜。

回答下列问题:

(1)铁电极应与极(填“X”或“Y”)相连,H+应向极(填“M”或者“N”)做定向移动。

(2)M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若铜片上的质量减少1.92g,则甲装置中消耗CO(NH2)2的质量为g。

(3)常温下,若将铁电极换成石墨电极并与Y极相连,则当电路中通过0.01mol电子时,铜电极发生的电极反应式为,此时溶液的pH=(此时溶液体积为100mL)。

通电一段时间后,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0.1molCuO后恰好恢复到电解前的浓度和pH,则电解过程中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忽略溶液体积变化)。

18.(12分)电解质水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已知部分弱电解质的电离常数如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0.1mol·L-1的NaClO溶液和0.1mol·L-1的Na2CO3溶液中,c(ClO-)(填“>”“<”或“=”)c(CO32-)。

(2)HCOO-、ClO-、CO32-、HCO3-中,结合质子能力最强的是,将少量CO2通入NaClO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3)将体积相同,pH=5的HCOOH和pH=5的H2SO4加水稀释到pH=6,需水的体积:

HCOOH

(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下同)H2SO4;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反应,反应过程中的平均反应速率:

HCOOHH2SO4。

(4)25℃时,0.01mol·L-1的HCOOH和0.01mol·L-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溶液呈(填“酸”或“碱”)性;若amol·L-1的HCOOH与0.01mol·L-1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HCOO-)=c(Na+),则该温度下HCOOH的电离常数Ka=(用含a的代数式表示)。

(5)室温下,用0.100mol·L-1的盐酸滴定20.00mL0.100mol·L-1氨水,滴定曲线如图所示。

①d点所示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②b点所示的溶液中c(NH4+)-c(NH3·H2O)=mol·L-1(写出精确结果,不做近似计算)。

19.(10分)合成气(CO、H2)可由煤、天然气和生物质等非石油路线获得,由合成气制取甲醇是科研工作者的研究热点。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CO2(g)+3H2(g)

CH3OH(g)+H2O(g)△H=-49kJ·mol-1

CO2(g)+H2(g)

CO(g)+H2O(g)△H2=+41kJ·mol-1

则CO(g)+2H2(g)

CH3OH(g)△H3=。

(2)在一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2H2(g)

CH3OH(g),下列说法不能说明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填字母)。

A.体系的压强保持不变B.混合气体的密度保持不变

C.2v(H2)正=v(CH3OH)逆D.CH3OH的浓度保持不变

(3)在一定条件下,在容积恒定为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与2mol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甲醇:

CO(g)+2H2(g)

CH3OH(g)。

CO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所示:

①由图可知p1(填“>”“<”或“=”)p2。

②图中b、c、d三点的化学平衡常数为Kb、Kc、Kd,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③比较体系中气体平均摩尔质量:

M(b)(填“>”“<”或“=”)M(d)。

④下列措施中能够同时满足增大正反应速率和提高CO转化率的是(填字母)。

A.使用高效催化剂B.降低反应温度

C.再充入2molCO与4molH2D.不断将甲醇从体系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20.(12分)工业上利用废镍催化剂(主要成分为NiO,还含有一定量的ZnO、Fe2O3、SiO2、CaO等)制备一水合氢氧化氧镍(2NiOOH·H2O)的工艺流程如下:

相关金属离子[c0(Xn+)=0.1mol·L-1]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一种能提高“酸浸”速率的措施:

;滤渣1的成分是(填化学式)。

(2)试剂X用于调节溶液的pH,则调控pH的范围是。

(3)已知“除铁”后所得100mL溶液中c(Ca2+)=0.01mol·L-1,加入100mLNH4F溶液(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使Ca2+恰好沉淀完全[此时c(Ca2+)=1×10-5mol·L-1],则所加溶液c(NH4F)=mol·L-1[已知实验条件下,Ksp(CaF2)=4×10-9,不考虑F-的水解]。

(4)“氧化”过程中加入的试剂Y可以是NaClO、K2S2O8、KMnO4等,写出加入K2S2O8反应生成一水合氢氧化氧镍(2NiOOH·H2O)的离子方程式:

(5)加入有机萃取剂的作用是。

(6)已知工业上也可以用Ni(OH)2作为阳极、NaOH溶液为电解质溶液,通过电解氧化法制备NiOOH,其阳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