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469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142.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docx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模板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

SJGxx—2019

 

深圳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oftallbuilding)(征求意见稿)

 

2019-xx-xx发布2019-xx-xx实施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发布

 

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

深圳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concretestructuresoftallbuilding)

SJGxx—2019

 

 

2019深圳

 

前言

根据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关于发布2019年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项目的通知》(深建设〔2019〕40号),规程编制组在国家行业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10、广东省标准《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BDJ15-92-2013)的基础上,总结了近年来深圳地区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的工程设计与实践经验,经过认真分析研究,补充和修订了一些内容。

主要是:

1.补充了一些新的结构类型,如一向少墙剪力墙结构、平面凹凸不规则剪力墙结构、单外筒结构、框架-边筒结构、斜撑框架-核心筒结构、斜交网格-核心筒结构等,并给出相应的设计规定。

2.补充细化了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大底盘多塔楼结构、连体高层建筑结构、带加强层高层建筑、巨型结构和悬挑结构等复杂高层建筑的设计规定。

3.补充了细化结构抗震性能设计方法。

增加了结构抗震性能目标D*及相应的目标水准,增加了不同结构类型的构件抗震性能目标。

4.补充完善了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推覆法、动力时程法和等效弹性法的有关规定。

提出了根据构件性能目标要求分别设置承载力控制项和塑性变形控制项,并给出相应控制原则和验算方法。

5.对下列问题进行了补充:

(1)补充了楼盖结构关于平面不规则中角部重叠、细腰部分的有关规定。

提出了楼盖面内应力的计算方法和楼盖结构的抗震性能化设计方法;

(2)附录A提出了结构层抗侧刚度新计算方法;

(3)补充带斜撑构件时楼层抗剪承载力的验算方法;

(4)建议了非超限高层建筑选用一组人工地震波的选取方法;

(5)补充了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屈服判别验算方法;

(6)补充了加腋大板和型钢混凝土梁、柱及节点等的有关计算构造要求;

(7)补充了型钢混凝土剪力墙和钢管柱的有关计算构造规定;

(8)补充了抗拔桩计算参数及底板位于岩层时的基础设计方法和龙岗岩溶发育地区的基础设计原则。

5.对下列问题进行了改进和调整:

(1)取消结构扭转周期比的规定,提出结构以扭转为第一自振周期时的设计规定;

(2)细化了结构扭转位移比的有关规定;

(3)修改了结构风荷载作用下的水平位移限值;

(4)调整了剪力墙轴压比限值,补充了长肢剪力墙轴压比验算的有关规定。

本标准由深圳市XXXXXX局提出并业务归口,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批准发布。

XX公司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

本标准在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和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送XX公司(地址:

深圳市福田区明华大厦3楼,邮编:

********,联系方式:

许璇、武晶晶,E-mail:

【邮箱地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本标准主编单位:

XX公司

深圳市建筑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本标准参编单位:

悉地国际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深圳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

深圳华侨房地产有限公司

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

香港华艺设计顾问(深圳)有限公司

主要起草人员:

本标准主要审查人员:

本标准业务归口单位主要指导人员:

1总则1

2术语和符号2

2.1术语2

2.2符号3

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4

3.1结构体系的一般规定4

3.2结构布置及构件设计的一般原则4

3.3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4

3.4结构平面布置5

3.5结构竖向布置7

3.6楼盖结构8

3.7水平位移限值和舒适度要求9

3.8抗震等级9

3.9墙柱轴压比11

4地震作用12

5结构抗震性能设计15

5.1一般规定15

5.2结构抗震性能目标16

6结构计算分析19

6.1一般规定19

6.2计算参数与计算模型19

6.3剪力墙全截面受拉20

6.4重力二阶效应及结构稳定20

6.5弹性时程分析20

6.6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屈服判别21

6.7罕遇地震作用下静力推覆分析22

6.8罕遇地震作用下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22

6.9罕遇地震作用下等效弹性分析23

7复杂高层建筑结构设计25

7.1带转换层高层建筑结构25

7.2大底盘多塔楼结构26

7.3连体高层建筑结构26

7.4带加强层高层建筑结构28

7.5一向少墙剪力墙结构29

7.6平面凹凸不规则剪力墙结构29

7.7框架-核心筒结构30

7.8框架-边筒结构31

7.9斜撑框架-核心筒结构32

7.10斜交网格-核心筒结构32

7.11单外筒结构32

7.12巨型结构32

7.13悬挑结构34

8混合结构设计35

8.1一般规定35

8.2结构布置35

8.3结构计算36

9构件设计37

9.1楼盖(含梁)37

9.2钢筋混凝土柱及梁柱(墙)节点37

9.3型钢混凝土梁、柱38

9.4型钢混凝土剪力墙43

9.5钢管混凝土柱47

10基础设计51

10.1一般规定51

10.2桩基础52

10.3天然地基基础和复合地基基础53

 

1总则

1.1.1为使深圳市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做到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方便施工,制定本规程。

1.1.2本规程适用于10层及10层以上的住宅建筑结构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民用高层建筑结构。

其适用的房屋最大高度和结构类型应符合国家有关规范和本规程的有关规定。

1.1.3按本规程进行抗震设计的建筑,其抗震设防目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要求。

使用功能或其他方面有专门要求的高层建筑,宜采用抗震性能设计方法进行设计。

1.1.4本规程对结构在多遇地震作用时,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进行强度、变形验算和截面设计;设防烈度地震作用时,近似采用弹性分析方法进行构件承载力验算和结构屈服判别计算;罕遇地震作用时,采用动、静力弹塑性方法分析结构构件进入塑性及相应的破坏程度。

根据计算结果判断是否满足性能目标要求。

1.1.5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除应符合本规程的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术语和符号

2.1术语

2.1.1高层建筑tallbuilding,high-risebuilding

10层及10层以上或房屋高度大于28m的住宅建筑和房屋高度大于24m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

2.1.2房屋高度buildingheight

自室外地面至房屋主要屋面的高度,不包括突出屋面的电梯机房、水箱、构架等高度。

2.1.3框架结构framestructure

由梁和柱为主要构件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4剪力墙结构shearwallstructure

由剪力墙组成的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5框架-剪力墙结构frameshearwallstructure

由框架和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6板柱-剪力墙结构slab-columnshearwallstructure

由无梁楼板和柱组成的板柱框架与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

2.1.7筒体结构tubestructure

由竖向筒体为主组成的承受坚向和水平作用的建筑结构。

筒体结构的筒体分剪力墙围成的薄壁筒和由密柱框架或壁式框架围成的框筒等。

2.1.8框架-核心筒结构frame-corewallstructure

由核心筒与外围的稀柱框架组成的筒体结构。

2.1.9筒中筒结构tubeintubestructure

由核心筒与外围框筒组成的筒体结构。

2.1.10混合结构mixedstructure,hybridstructure

由钢框架(框筒)、型钢混凝上框架(框筒)、钢管混凝土框架(框筒)与钢筋混凝土核心筒体所组成的共同承受水平和竖向作用的建筑结构。

2.1.11转换结构构件structuraltransfermember

完成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的结构形式转变或上部楼层到下部楼层结构布置改变而设置的结构构件,包括转换梁、转换桁架、转换板等。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转换梁亦称为框支梁。

2.1.12转换层transferstory

设置转换结构构件的楼层,包括水平结构构件及其以下的竖向结构构件。

2.1.13加强层storywithoutriggersand/orbeltmembers

设置连接内筒与外围结构的水平伸臂结构(梁或桁架)的楼层,必要时还可沿该楼层外围结构设置带状水平桁架或梁。

2.1.14连体结构towerslinkedwithconnective/connectionstructure(s)

除裙楼以外,两个或两个以上塔楼之间带有连接体的结构。

2.1.15多塔楼结构multu-towerstructurewithacommonpodium

未通过结构缝分开的裙楼上部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塔楼的结构。

2.1.16一向少墙剪力墙结构lessshearwallsinonediectionstructure

由梁柱框架、扁柱楼板框架、剪力墙共同承受竖向和水平作用的结构,为“复合框架-剪力墙结构”,当规定水平力作用下该方向底层扁柱楼板框架分配的剪力大于10%层剪力时,为一向少墙结构。

2.1.17平面凹凸不规则剪力墙结构shearwallstructurewithirregularplane

楼层结构平面单肢长宽比大于1.5的超B级高度剪力墙结构。

2.1.18框架-边筒结构frame-sidedtubestructure

剪力墙筒体偏置于结构平面一侧的框架筒体结构。

2.1.19斜撑框架-核心筒结构framewithhugediagonalbrace-corewallstructure

带有大斜撑的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承受坚向和水平作用的建筑结构。

2.1.20斜交网格-核心筒结构diagonallattice-corewallstructure

由平面周边设置的斜交网格与核心筒共同组成的承受坚向和水平作用的建筑结构。

2.1.21单外筒结构singleperimetricaltubestructure

主要由平面外围筒体抵抗水平作用的建筑结构。

2.1.22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

由巨柱、巨梁和巨型支撑等巨型杆件组成空间桁架结构。

2.1.23结构抗震性能设计peformance-basedseismicdesignofstructure

以结构抗震性能目标为基准的结构抗震设计。

2.1.24结构抗震性能目标seismicperformanceobjectiveofstructure

针对不同的地震地面运动水准设定的结构抗震性能水准。

2.1.25结构抗震性能水准seismicperformancelevelofstructure

对结构震后损坏状况及继续使用可能性等抗震性能的界定。

2.2符号

2.2.1材料力学性能

C20——材料力学性能表示立方体强度标准值为20N/mm2的混凝土等级;

EC——混凝土弹性模量;

ES——钢筋弹性模量;

fck、fc——分别为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tk、ft——分别为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标准值、设计值;

fyk——普通钢筋强度标准值;

fy、fy'——分别为普通钢筋的抗拉、抗压强度设计值;

fyv——横向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fyh、fyw——分别为剪力墙水平、竖向分布钢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2.2.2作用和作用效应

FEk——结构总水平地震作用标准值;

FEvk——结构总竖向地震作用标准值;

Ge——计算地震作用时,结构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Geq——结构等效总重力荷载代表值;

M——弯矩设计值;

N——轴向力设计值;

Sd——荷载效应或荷载效应与地震作用效应组合的设计值;

V——剪力设计值。

3结构设计基本规定

3.1结构体系的一般规定

3.1.1高层建筑结构可采用框架结构、板柱-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含平面凹凸不规则剪力墙结构、一向少墙剪力墙结构、全落地剪力墙结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斜交网格-核心筒结构、单外筒结构、筒体结构(含框架-核心筒结构、框架-边筒结构、斜撑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巨型结构等结构体系。

3.1.2结构体系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具有明确的计算简图和合理的风荷载和地震作用传力途径。

2应具有必要的承载力、刚度、稳定性、良好的变形和耗能能力以及合理的屈服机制。

3应避免因部分结构或构件的破坏而导致整个结构体系丧失承受重力荷载、风荷载或地震作用的能力。

4对可能出现的薄弱部位,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加强。

3.1.3结构的竖向和水平布置宜具有合理的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避免因局部突变带来的不利影响。

3.1.4剪力墙结构应具有适宜的侧向刚度,其平面布置宜简单规则,宜沿两个主轴方向或其它方向双向布置,两个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

抗震设计时不应采用仅单向有墙的结构布置。

3.1.5布置有剪力墙的结构体系划分应根据剪力墙承担的层倾覆力矩比和层剪力比进行,区分为剪力墙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或其它结构。

3.2结构布置及构件设计的一般原则

3.2.1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宜使结构平面形状简单、规则,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均匀。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当建筑物平面形状复杂而又无法调整其平面形状和结构布置使之成为较规则的结构时,宜设置防震缝将其划分为较简单的几个结构单元。

3.2.2防震缝宜沿房屋全高设置;地下室、基础可不设防震缝,防震缝的宽度应满足设防烈度地震作用下结构变形的要求。

3.2.3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收进。

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不应采用竖向布置严重不规则的结构。

3.2.4当维护结构采用预制混凝土外墙板时,应考虑预制混凝土外墙板对结构的影响。

3.2.5结构竖向抗侧力构件宜上下连续贯通。

结构顶层取消部分墙、柱形成刚度突变降低时,宜补充分析计算,对刚度突变楼层及相邻楼层构件应采取有效加强措施。

3.3房屋适用高度和高宽比

3.3.1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最大适用高度应区分为A级和B级。

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1-1的规定,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乙类和丙类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应符合表3.3.1-2的规定。

平面和竖向均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最大适用高度宜适当降低。

 

表3.3.1-1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结构类型

烈度

6度

7度

框架

60

50

板柱-剪力墙

80

70

框架-剪力墙

130

120

剪力墙

平面凹凸不规则剪力墙

120

110

一向少墙剪力墙

130

120

全部落地剪力墙

140

120

部分框支剪力墙

120

100

斜交网格-核心筒

180

150

单外筒

170

140

筒体

框架-边筒

130

110

斜撑框架-核心筒

140

120

框架—核心筒

150

130

筒中筒

180

150

巨型结构

220

180

表3.3.1-2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m)

结构类型

烈度

6度

7度

框架-剪力墙

160

140

剪力墙

平面凹凸不规则剪力墙

150

130

一向少墙剪力墙

160

140

全部落地剪力墙

170

150

部分框支剪力墙

140

120

斜交网格-核心筒

280

230

单外筒

200

180

筒体

框架-边筒

160

140

斜撑-框架核心筒

180

160

框架—核心筒

210

180

筒中筒

280

230

巨型结构

300

280

3.3.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的高宽比不宜超过表3.3.2的规定。

表3.3.2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

结构体系

6度、7度

框架

4

板柱-剪力墙

5

框架剪力墙、剪力墙、一向少墙剪力墙、平面凹凸不规则剪力墙

6

斜交网格-核心筒、单外筒

7

框架-核心筒、框架-边筒、斜撑框架-筒体

7

筒中筒

8

巨型结构

8

3.4结构平面布置

3.4.1在高层建筑的一个独立结构单元内,结构平面形状宜简单、规则,质量、刚度和承载力分布宜均匀。

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平面布置。

3.4.2高层建筑宜选用风作用效应较小的平面和立面形状。

3.4.3抗震设计的混凝土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规定:

1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

2平面长度不宜过长(图3.4.3-1),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

表3.4.3平面尺寸及突出部位尺寸的比值限值

设防烈度

L/B

l/

l/b

6、7度

≤6.0

≤0.35

≤2.0

3平面突出部分的长度l不宜过大、宽度b不宜过小(图3.4.3-1),l/

、l/b宜符合表3.4.3的要求;

图3.4.3-1建筑平面示意

4建筑平面角部重叠部分、细腰部分的宽度不宜过小,图3.4.3-2中平面布置图中的尺寸宜满足b/Bmin≥1/3、b/B≥0.4,b≥5米。

图3.4.3-2细腰平面及重叠平面示意

3.4.4抗震设计时,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应简单、规则,减少偏心。

3.4.5结构平面布置应尽量减少扭转影响。

当结构第一自振周期以扭转为主时,应复核楼层扭转位移比及竖向构件截面抗剪抗扭承载力满足规范要求。

3.4.6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多遇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扭转位移比宜满足国家现行《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规定的限值要求。

当楼层竖向构件的计算平均层间位移角很小时,扭转位移比的限值可按表3.4.6取值。

表3.4.6扭转位移比限值

楼层竖向构件的计算平均层间位移角/层间位移角限值

类别

0.5

0.6

0.70

1、B级及超B级高度的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高规所指的复杂高层建筑

1.65

1.55

1.45

1.40

2、A级高度高层建筑

1.70

1.60

1.50

1.50

注:

1楼层竖向构件的扭转位移比指该构件的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与该楼层竖向构件相应平均值之比;

2扭转位移比较大的楼层,应复核楼层竖向构件的抗扭转承载力,并分析楼板在地震作用下的应力状况,采取相应的加强措施;

3当建筑平面长宽比大于1.5时,沿短边方向的楼层扭转位移比限值可放大10%;

4平均层间位移角取楼层各抗侧力构件最大层间位移角与最小层间位移角的平均值,一般指结构平面形心处的层间位移角。

3.4.7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或开洞时,应在设计中考虑其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

有效楼板宽度不宜小于该层楼面宽度的50%;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

3.4.8艹字形、井字形等外伸长度较大的建筑,当中央部分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加强楼板以及连接部位墙体的构造措施,必要时可在外伸段凹槽处设置连接梁或连接板。

3.4.9楼板开大洞削弱后,宜采取下列措施;

1加厚洞口附近楼板,提高楼板的配筋率,采用双层双向配筋;

2洞口边缘设置边梁、暗梁;

3在楼板洞口角部集中配置斜向钢筋。

3.5结构竖向布置

3.5.1高层建筑的竖向体型宜规则、均匀,避免有过大的外挑和收进。

结构的侧向刚度宜下大上小,逐渐均匀变化。

3.5.2结构楼层抗侧刚度应符合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

当局部楼层层高超过相邻楼层层高3倍时,宜按本规程附录A的方法计算楼层的抗侧刚度。

3.5.3当楼层侧向刚度明显低于下部相邻层的侧向刚度时,宜适当增大该层抗侧刚度,并复核刚度突变层及相邻层构件的承载力。

3.5.4楼层抗剪承载力应满足现行规范规程的要求。

层抗剪承载力应是层所有抗侧力构件柱、剪力墙和斜撑抗剪承载力在变形协调条件下的承载力组合。

计算层抗剪承载力时,柱的抗剪承载力应考虑与剪力墙、斜撑屈服时位移协调的影响。

3.5.5当上一层受剪承载力明显小于下一层受剪承载力时,上一层的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乘以不小于1.25的增大系数。

3.5.6A级高度高层建筑,当楼层间无斜撑时,其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65%;B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应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75%。

当不满足要求时,其对应于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乘以1.25的增大系数。

注:

当层抗侧刚度同时不满足要求时,仅考虑本条增大系数。

3.5.7当结构某楼层中出现斜撑等抗侧力构件时,尚应按下式计算各层的抗剪裕度指数,

(3.5.7)

式中,为i层的抗剪承载力;为多遇地震作用下i层按弹性计算的层剪力;为i层的抗剪裕度指数。

结构的抗剪薄弱层取抗剪裕度指数最小的2~3个楼层。

当薄弱层位置不在该楼层或其相邻层时,薄弱层的地震作用标准值的剪力应乘以1.15的增大系数。

3.5.8当采用性能化设计结构满足设定的抗震性能目标要求时,3.5.2、3.5.3及3.5.4条的限值可适当放松。

3.6楼盖结构

3.6.1当结构平面刚度不均匀、质量不均匀或楼板不连续时,应验算楼板薄弱部位在地震作用下的承载力(图3.6.1)。

图3.6.1楼板薄弱部位验算位置

3.6.2多遇地震、风荷载作用下的楼板中面的面内最大主拉应力不宜超过混凝土抗拉强度标准值。

3.6.3应根据性能目标要求对楼板配筋进行验算,楼板单侧钢筋应满足以下要求:

(3.6.3)

式中,为楼板单侧钢筋;为轴力作用下配置的楼板单侧钢筋;为弯矩作用下配置的楼板单侧钢筋。

荷载组合方法及材料强度等应按规范要求根据设定的性能目标取值。

3.6.4对钢筋混凝土楼板进行抗剪不屈服验算,楼板全截面剪力标准值应满足以下要求:

1、楼板全截面受压时:

(3.6.4-1)

式中N为楼板截面轴向压力标准值,N大于,应取。

s为水平分布钢筋间距。

2、全截面受拉时:

(3.6.4-2)

式中N大于,应取。

3.6.5对组合楼盖进行抗剪不屈服验算时,楼板与钢边框梁间抗剪栓钉的剪力标准值应满足下式:

(3.6.5)

式中,为栓钉钉杆截面面积,为栓钉材料抗拉强度最小值与屈服强度之比。

3.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