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144694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0 大小:73.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0页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0页
亲,该文档总共6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6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docx

生物学研究论文植物小论文15篇

生物学课题研究论文

植物小论文15篇

【摘 要】植物园是生物科学教学的好帮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最佳素材,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时效性极强的实物素材,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又为学生亲身实践提供了最佳场所,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议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积极开展植物园建设,它必将成为学校科学实践教育的重要阵地.

【关键词】植物植物小论文

植物小论文:

基于植物园作用的初中生物论文

1建立植物园的作用

1.1课堂实践,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科学是一门具有较强实践性的学科,它的学习过程需要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来辅助内化、理解.课堂中的理论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得到验证.如果能建立一个具备生物多样性的植物园,让学生带着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主动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寻找答案,最终解决问题.它不仅能丰富教学形式,更能深化教学内容,优化科学课堂结构,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因此,建立植物园非常有必要,它可以作为实验活动与课堂理论相结合的实践体.

1.2拓展实验,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观察和实验是初中科学教学的基础,它具有积累感性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习兴趣,训练操作技能等作用.虽然教师也意识到了实验的重要性,但是当面临缺乏大量的活体实验材料时不得不放弃.以往,学生的很多分组实验,就是因此而被教师演示实验所取代,甚至直接放弃实验.而植物园的存在,完全解决了实验取材问题,提高了初中生物实验开出率,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1.3露天课堂,提高教学的生动性如果总是让学生呆在教室里,面对着黑板上课,学生的学习情绪难免会低落,会觉得枯燥乏味,因此偶尔换个环境,把课堂搬到植物园中,让学生徜徉在绿色世界中,呼吸着清新的空气,映入眼中的是一个个鲜活的实体例子,可以使学生放松心情,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同时使教学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2植物园的建设

场地选择:

因地制宜,选取校内适合种植的闲置土地或屋顶空间,面积以不小于50m2为宜,要求阳光充足、浇灌方便.土壤以山坡土等富含有机质的土壤为佳,也可以自己调配.花盆、藤架、喷壶等工具配足.植物品种的选择:

结合教材,选取和实验要求匹配的植物,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容易栽培的植物,以方便教学需要和有利于拓展学生视野、丰富课外知识.种植和管理:

按季节和教学进度合理安排各种植物的种植和培养,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兴趣小组)的积极性,由指导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种植和管理.植物园定期向全体学生开放参观,成果定期汇报交流.

3如何充分利用植物园对学生进行生物学教学

3.1课堂教学与植物园观察相结合例如,在讲“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的特征和区分时,可以把学生带到植物园中,通过分组探究学习,让学生在观察、对比、讨论中了解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在根、茎、叶、花瓣、子叶等方面的区别,并能准确的区分.又如,在“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教学中,可以在植物园中让学生看一看,说一说,议一议,结合植物园中的各种植物及其环境,将三者的概念进行区分.

3.2就地取材,开展生物实验教学如华师大版八年级上第四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营养器官》中“观察叶片的气孔”的实验,我校学生在植物园中摘取书本中的选材———菠菜叶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发现无法获得清晰的结构图,学生将多种植物的叶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最后发现鸭趾草和空心莲子草这两种植物叶片的气孔在显微镜下呈现非常明显.通过此实验,学生不仅观察和认识了气孔,而且使学生动手实践探究的能力得以提升.又如,在“叶脉书签的制作”实验中,我校学生在植物园中采摘茶花叶、桂花叶、樟树叶、红叶李叶进行实验,实验后,学生进行交流总结,有许多书本中未提到的意外发现,如:

选材上,应选择质地较柔韧的叶片,角质层太厚(如桂花树叶)或者叶脉不够韧的都不适合;煮沸后不同的叶片会呈现不同的颜色,有些像茶花一样是棕色的,有些是黄绿色的;茶花的叶脉会很明显地分成2层……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还撰写了实验小论文.

3.3寓教于乐,给学生参与建立植物园的机会为了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激发学生探究性学习的兴趣,我校开设了“打造更美植物园”这门校本课程,让学生设计如何完善植物园,选出最佳方案并让学生亲自动手栽培植物,然后认养植物,观察植物从种子萌发到开花、结果的全过程,体验劳动的艰辛与快乐,在进行种植、观察、记录和管理的同时,养成细心做事和持之以恒的好习惯,在科学实践中体会到动手参与的快乐.

4我校利用植物园进行教学取得的成果

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我校在2012年建成了一个植物园,成功引种了近百种植物,还在屋顶上建了一个近40m2的屋顶花园,不仅美化了校园环境,更重要的是在此过程中开辟了第二课堂,把“德育培养、美学培养、劳动教育、环保教育”融入此活动中,对学生“团结合作,热爱劳动,关心环保,服务社会”美德的养成、“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科学素质的培养和“崇尚自然,关注社会”课外生活常识的拓展等方面都产生了积极的意义.对比我校2009届学生和2012届学生对生物的学习情况(学校没有为2009届学生提供植物园),2012届学生在充分利用植物园配合教学之后,具有以下特点:

(1)课堂上学生踊跃发言,课堂氛围活跃,学生能将生物学知识直接联系到具体实物上,从而更轻松地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

(2)通过亲手栽培植物,观察植物的各个生长阶段,利用植物进行活体实验,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植物名称、种植养护方法等知识,表现出更强的探究欲望和创新精神,具备更强的独立实验能力;(3)学生更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的意识更强烈.植物园从此成为了全校师生课余时间最愿意流连的地方.

总之,植物园是生物科学教学的好帮手,是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的最佳素材,它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时效性极强的实物素材,既保证了课堂教学的质量,又为学生亲身实践提供了最佳场所,开拓了视野,丰富了课余生活,对他们的终身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建议各校根据自己的实际条件积极开展植物园建设,它必将成为学校科学实践教育的重要阵地.

植物小论文: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

摘要植物生物学实验是生物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基础实验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加强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是植物生物学课程的培养目标。

通过改革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提高学生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植物生物学实验;生物专业;教学改革

植物生物学实验是生物专业本科生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基础实验课,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它既是生物学科类各门专业实验课的重要基础,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是生物类专业本科教学计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培养学生科研、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1]。

因此,它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尤其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独特的作用[2]。

为更好地提高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质量,吉林大学部级生物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简称“生物实验中心”)通过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转变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手段和制定完善的考核制度,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实践技能与动手能力,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整合与优化实验内容

科学的实验教学体系、内容,应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掌握,又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及综合素质的提高,是提高植物生物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3]。

传统的植物生物学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如植物组织和器官的结构观察、植物理化性质的测定等,其优点是能够及时巩固课堂知识,缺点是教学内容重复,不能活跃学生的思维。

实验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方法通常是教师介绍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内容和实验方法,然后由学生根据实验材料,按照实验内容、实验方法的描述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

虽然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实验内容和实验规范有了较详细的了解,实验教师在实验过程中也在不断地督导学生学习,但是多数学生因为缺少实验学习的积极性,在实验过程中大多敷衍了事,照本宣科地完成实验,不去分析实验的机理,不去探讨实验中的问题,使实验教学在教学活动中没有发挥其相应的辅助作用。

为了加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科学思维的培养,生物实验中心借助新版实践教学大纲修订之机,进一步整合与优化实验教学内容,将实验课内容分为四部分:

基本实验技术、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设计性实验。

同时设置选修实验供学生自行选择。

基本实验技术植物生物学实验是吉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学生入学时第一门专业基础实验课程,课程涉及的基本实验技术训练对以后学习至关重要。

显微镜技术、生物绘图技术是植物学实验里最重要的基本实验技术,也是生物学课程中常用的方法,要求学生必须熟练掌握。

此外,还有其他的实验技术,如叶绿体色素提取技术、种子发芽率测定技术等可以分散安排在不同实验课中,让学生反复练习,直到熟练操作并在期末的实验考核中能有所反映。

基础的验证性实验植物营养器官内部结构的观察和植物繁殖器官内部结构的观察等是植物生物学实验中较为经典的验证性实验。

这两个实验主要要求学生掌握被子植物营养器官的各部分结构,了解花粉粒和胚囊的发育过程和种子的发育过程等。

以植物生物学中的经典实验和观察性实验为主,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方法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

综合性实验主要针对的是植物分类学的实验和植物生理学实验,以基本实验技术和基础的验证性实验的技能为基础,变实验室单一观察的方法为实验室与野外观察相结合的方法,把传统分类学实验设计为以室内观察和野外资源调查为主的综合实验,主要包括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理化性质的测定等实验内容。

以种子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与保存为例,先通过理论讲授学习让学生直观地认识不同类群的植物,总结各类植物的特征,然后带学生到野外进行对照和采集,识别各种常见的种子植物,进而掌握标本的采集、制作和保存方法。

设计性实验通过基本技能实验、基础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训练,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植物学基础知识、操作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确定几个研究方向,让学生自己查资料,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经教师检查修改后,利用野外实习和课外假日时间来完成实验的题目。

设计植物的无土栽培、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两个设计性实验,学生任选其一。

1)植物的无土栽培实验:

学生自己选择植物,用人工配制的营养液进行培养,并与对照组土壤培养的植物对比,比较无土栽培和常规方法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2)环境因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实验:

学生通过研究洗涤剂和重金属等污染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探索环境污染对植物可能造成的危害。

通过这样的设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的科研兴趣,训练学生的综合科研技能和协作能力。

2改革实验教学方法

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应该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有利于教学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贯彻,有利于学生实验兴趣和实验积极性的调动,有利于学生科学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生物实验中心从2001年开始,逐渐探索先进的实验教学理念和科学的实验教学方法,如今已形成一套成熟稳定的实践教学新模式。

开设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课程,实现学生从理论到实践的良好过渡为了配合植物生物学的教学改革,植物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内容分为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课程植物学实验部分和植物生物学实验两门课程,两者有机结合在一起,相辅相成。

生物学实验原理与技术课程是学生大学四年必修生物学专业实验课的理论讲授,共分为9个部分,每一部分都配在相应的实验课程之前两周进行讲授。

主要为学生在实验课开始前对这门课程所有实验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进行系统梳理,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注意事项等。

植物生物学部分由植物学所有课程教师在实验课开展之前为学生对本门课程全部实验进行详细讲解和梳理,使学生实现从植物生物学课程到植物生物学实验的良好过渡。

基本技术提前培训,强化基本实验技能培养为增进对学生兴趣的培养,给学生更加自主的选择机会,利用学校部级生物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4小时开放的优势,植物生物学实验所用仪器设备采取提前培训。

即在开课学期开学的前3周为基本仪器培训,学生课前通过教材进行预习,在课上由实验教师为学生专门讲解显微镜基本技术的基本原理、显微镜操作方法;讲解之后,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并当堂进行操作考试。

操作合格的学生由实验教师在仪器使用证上签字,学生方可用显微镜进行实验。

要求学生课前预习,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为加深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拓展学生视野,在开学前将植物生物学的实验项目、实验原理、实验步骤等相关信息挂在实验中心网上;同时建立植物生物学实验资源共享课程,将实验操作视频、PPT、相关网络资源等挂在爱课网、吉林大学课程中心等网站上,方便学生预习。

为保证预习效果,上课开始前10分钟对学生预习情况进行课前小考并进行打分,计入实验课总成绩。

教师在实验课开始后仅需要对实验要点和实验注意事项进行简要提示,留出较多时间让学生自己动手观察,然后通过相互讨论来解决实验中出现的问题,最后由教师做总结。

课后组织总结讨论,拓展学生知识面在实验结束后统一进行实验讨论,学生将自己在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发现的现象、设计实验的思路等实验相关问题及由此拓展的实验项目方面的问题跟教师进行交流,使学生对实验的全过程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与掌握,解决实验中遇到的问题,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改革实验成绩评定方法

科学、客观评定学生实验成绩,会引导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否则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4]。

为此,通过实验预习、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和实验习惯等统筹评定学生实验成绩。

植物生物学实验课通过多元实验考核方法,统筹考核实验过程与实验结果。

成绩评定分配比例为:

实验习惯占10%,实验预习占10%,实验操作占40%,实验报告占20%,设计创新性实验占20%。

为加强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培养,制定28条相关规定,学生违反一条减0.5~3分,累计扣除10分后,取消该门实验成绩,重修该门实验课程。

历届毕业生在反馈意见中都反映实验教学对他们实验习惯的培养使他们终身受益。

通过实验成绩评定方法改革,对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起到导向作用。

4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的效果

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实践,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体系已形成自身鲜明的特色。

在教学内容改革、教师教学理念转变和教学手段改进、实验实习、考试考核制度调整等方面均有所改革,取得显著成绩,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植物生物学实验教学改革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多样化的实验教学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在实验中得以锤炼[5]。

植物生物学实验考核体系的建立使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等方面均能得到锻炼,使之成为学生接触社会的载体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实验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良好平台。

植物小论文:

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对花生灾后复壮生长发育的影响

摘要进行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对花生灾后复壮生长发育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花生苗期灾前使用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喷施2次,台风暴雨水淹过后花生苗生长发育与对照基本上无差别;解除水淹后花生苗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赤霉素对花生植株生理生长差别不大。

解除水淹后湛油75号喷施果利大营养液5mL/L3次比对照喷施赤霉素10mL/L3次产量增加27.90%;同样湛油62号喷施果利大营养液5mL/L比对照喷施赤霉素10mL/L产量增加27.13%。

证明花生苗短期被迫水淹受灾后,及时排水并喷施果利大可以起到缓解水淹胁迫症,提高抗逆免疫力,提高花生苗抗逆生理适应力,达到灾后复壮保产稳产的目的。

关键词果利大植物营养液;花生苗;灾后复壮;生长发育;影响

近年来,台风灾害成为全球沿海地区突发性自然灾害之首,台风次生暴雨、洪涝、海水倒灌导致农业生产严重减产绝收。

政府加大农业投入和种植结构调整。

选育抗病、抗逆性的作物优良品种。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热带风暴在数量、级别、受灾害面积上不断增大,造成的重大灾害时有发生。

因此,为了降低台风对沿海地区生产生活的风险压力,必须提高人民群众自主抵御风灾的意识和能力,2012年受省科技厅资助,研究各种御台、避台、灾后自救、补救、复壮保产增产的技术,减轻台风灾害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抵御台风暴雨灾害的能力。

笔者采用在台风前后分别喷施植物营养液果利大、植物生长素赤霉素,对台风暴雨水淹花生苗复壮保产的效果、探讨该方法对水淹后花生生理变化及产量的影响,寻求花生抗灾减灾复壮保产增产的依据和方法技术。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重复放大试验,选在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花生良种基地进行。

湛油62号[1]、湛油75号花生种子[1]由湛江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提供,果利大植物营养液[2-3]由湛江南田龙肥料有限公司提供,赤霉素由江苏丰源生物有限公司生产。

1.2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2个处理,分别为于台风前、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A)、植物生长素赤霉素(CK)。

3次重复,小区面积666m2。

1.3试验实施

试验示范田分别播种湛油75号、湛油62号2个品种,播种子28.5万~31.5万粒/hm2,株行距20cm×23cm,每穴播2粒种子。

定植前采用一次性全层施肥方法。

同时播种,设标记。

土壤及水肥管理条件相同。

在灾前2015年9月12日苗期处理A、CK分别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赤霉素10mL/L各1次[2]。

于2015年9月23日与第1次同量同时各喷施第2次。

2015年10月2日受超强台风“彩虹”暴雨水淹没花生田。

台风过后、全市停电,采用虹吸排水后,清理污泥杂物,同时冲清水洗去植株上泥土,处理A、CK各小区灾后立即分别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赤霉素10mL/L各1次。

间隔10d喷1次,连续喷施3次。

台风过后调深沟,降低地下水位。

表土稍干后中耕扶苗培土根施肥1次。

随后常规管理。

1.4调查内容与方法

水淹结束后采花生苗主茎叶片测定有关生理特性的变化影响。

测定丙二醛含量(采用TBA法测定)[4]、测定叶绿素总含量[5]、收获时测定产量、籽仁品质性状[6],用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统计[3]。

2结果与分析

2.1花生苗期灾前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对水淹胁迫后生理特性的影响

2.1.1花生苗期灾前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对水淹胁迫后叶片MDA含量的影响。

植物叶片丙二醛(MDA)是膜脂过氧化的主要产物之一。

MDA可与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和酶等结合,引起蛋白质分子内和分子间的交联,从而使酶失活,破坏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其含量可以反映植物遭受逆境伤害的程度。

从表1可以看出,湛油75号、湛油62号花生苗灾前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在受到台风强暴雨水淹后花生苗叶片各个采样本的丙二醛含量均为0.15μmol/g。

与对照喷施赤霉素10mL/L(CK)水淹后花生苗的叶片MDA含量无差别。

数据初步表明了灾前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赤霉素10mL/L各2次,水淹后花生苗叶片MDA含量相同,及时排水没有造成花生苗严重伤害。

2.1.2花生苗期灾前喷施果利大对水淹胁迫后叶片质膜透性的影响。

细胞质膜是细胞与外界环境交换信息的屏障,是细胞内生化反应的场所。

不良环境会造成膜的伤害,细胞膜透性增加,电解质外渗,外渗的电解质引起溶液电导率的变化来反映细胞膜的伤害程度[4]。

从表1可以看出,湛油75号、湛油62号花生苗灾前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2次,花生苗在受到台风强暴雨水淹后各个采样叶片质膜透性均与CK差别不大。

反映其水淹花生苗受到伤害程度较一致。

2.1.3花生苗期灾前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对水淹胁迫下叶片脯氨酸和叶绿素总含量的影响。

脯氨酸有很强的水合能力和很高的水势,蛋白质可借助脯氨酸束缚更多的水,防止淹水渗透胁迫下蛋白质的脱水变性,以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

水淹花生苗各个样本的脯氨酸含量差距不大,各个样本的叶绿素总含量比CK有所下降(表1),这说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的湛油75号、湛油62号花生苗在受到台风强暴雨水淹后体内脯氨酸大量形成,起到渗透调节作用,抵抗外界的胁迫作用,提高了对水分胁迫的忍耐能力。

叶绿素含量与光合作用密切相关,在水淹胁迫后结合变得松弛,叶绿素遭到破坏,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会降低[4-7]。

从表1可以看出,灾前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的湛油75号、湛油62号花生苗在受到台风暴雨水淹后各个采样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低于CK,但叶绿素含量均达到一定水平,与CK差异不太大。

2.2花生苗灾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对水淹解除后2个品种的花生苗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收获期分别取植株各5株,烘干后测定叶片全N及可溶性总糖含量,结果表明,处理A与CK植株中的全N含量无显著影响,但植株中的可溶性糖含量比CK低。

灾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具有延缓哀老、延长生育期,从而利于植株体内的营养成分向花生籽仁中转运和充实(表2)。

2.3花生苗灾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对水淹后花生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花生荚果产量是考量花生苗受风灾水淹害胁迫后复壮、提高抗逆耐性强弱的最终反映。

花生苗水淹解除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小区产量幅度随着喷施次数增加而增加,湛油75号产量比CK增加27.90%,湛油62号产量比CK增加27.13%。

花生仁籽粒有差异、出仁率影响不大(表3)。

湛油75号、湛油62号花生苗期,使用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喷施1次,间隔10d相同喷施第2次,解除淹水后2个品种花生苗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3次比CK喷施赤霉素10mL/L3次收获花生1kg果粒数减少,1kg仁数减少,出仁率比CK高。

说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荚果数较CK增加。

果仁较CK重量有所增加。

3结论与讨论

湛油75号、湛油62号花生苗期灾前使用湛江南田龙肥料有限公司生产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喷施1次,间隔10d等量喷施第2次,受台风暴雨水淹后花生苗叶片MDA、质膜透性、叶绿素总含量基本上无差别;灾后解除水淹花生苗即刻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1次,间隔10d喷施1次,共3次。

同时喷施赤霉素10mL/L间隔10d喷施1次,共3次。

结果表明,湛油75号、湛油62号花生苗不论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还是赤霉素收获期植株叶片总N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差别不大。

湛油75号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3次较对照喷施赤霉素10mL/L3次产量增加27.90%。

湛油62号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3次较对照喷施赤霉素10mL/L3次产量增加27.13%。

收获花生1kg果粒数减少,1kg仁数减少,出仁率较对照喷施赤霉素提高;说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5mL/L,荚果数比对照喷施赤霉素增大,果仁比对照喷施赤霉素重量有所增加,有待今后进一步研究出油率。

表明花生苗短期被迫水淹受灾后,及时解救并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和赤霉素可起到缓解淹水胁迫症,提高抗逆免疫力及花生苗抗逆生理适应力的作用。

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可以起到缓解逆境应答和迅速恢复正常生长的作用。

苗生长过旺,可在始花后25~30d,用15%多效唑粉剂300g/hm2对水1500kg/hm2喷施控制株高。

正常情况下,花生苗体内脯氨酸含量并不高,但遭受水淹胁迫时花生苗体内的脯氨酸含量会增加,反映受水淹胁迫后花生苗对水的忍耐及抵抗能力,用以维持正常的生命。

本次试验各个样本的脯氨酸含量差距不大,叶绿素总含量较对照喷施赤霉素有所下降,这说明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花生苗在受到台风暴雨水淹后体内脯氨酸大量形成,提高对水分胁迫的忍耐能力。

喷施果利大植物营养液花生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平均值低于对照喷施赤霉素,但叶绿素含量均达到一定水平,与对照喷施赤霉素有差异。

正常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实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