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0357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808.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docx

初中物理八年级物理全册单元测试含答案

第一学期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和第二章综合测试卷

(完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选择题(有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正确,请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过程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猜想与假设;②评估;③提出问题;④分析论证;⑤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⑥进行实验收集证据⑦交流与合作

A.①②③④⑤⑥⑦B.③①④⑤⑥②⑦

C.③①⑤⑥④②⑦D.③①⑤④⑥②⑦

2.同学们对“电闪雷鸣”肯定不陌生,科学研究表明“雷声”和“闪电”是同时产生的,你平常观察到的现象又是怎样的呢()

A.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

B.先听到雷声,后看到闪电

C.看到闪电的同时听到雷声

D.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

3.在生活和工作中经常进行估测,以下估测比较接近实际的是()

A.普通铅笔的长度约为40cm

B.一块橡皮从课桌表面掉到地上的时间约4s

C.汽车行驶的平均速度大约在150km/h~200km/h之间

D.成人步行的速度大约在1.1m/s~1.3m/s之间

4.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6nm=9.6×10-3=9.6×10-3μm

B.9.6cm=9.6×10mm=96mm

C.9.6cm=9.6cm×10=96mm

D.9.6cm=9.6÷100dm=0.096m

5.测量地图上一段铁路线的长度,应该选用的一组器材是()

A.刻度尺B.刻度尺和三角板

C.细线和刻度尺D.量角器和刻度尺

6.下列关于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用途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刻度尺是用来测量体积的工具

B.弹簧秤是用来测量物体质量的工具

C.游标卡尺是用来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

D.秒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

7.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

如图1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三代战斗机“歼-10”在空中加油的情景,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8.图2是利用每秒闪光10次的照相装置分别拍摄到的四个小球的频闪照片,其中哪幅照片表示小球在做匀速直线运动()

 

9.一列队伍行进速度是2.5m/s,经过一座全长100m的桥,从队伍第一人踏上桥面到最后一人离开桥面共需60s,则这列队伍长()

A.150mB.100mC.250mD.50m

10.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去测量一本书的长为18.55cm,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毫米作单位时,书的长为185.5mm

B.最后一位数字5是估读值

C.这个值准确到毫米

D.没有估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11.如图3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自制的刻度尺测量自己的身高,他一共测量了三次,三次测量数据分别为156.2cm、156.3cm、156.3cm,则小明的身高的平均值为()A.156.2cmB.156.3cmC.156.27cmD.156.267cm

12.汽车司机座位前,安装着速度计,它可以指出汽车的行驶速度,如果速度计的指针如图4所示,汽车用这个速度行驶30min通过的距离是()A.2100kmB.35kmC.70kmD.32.5km

二、填空题(有8小题,每空1分,共17分)

13.在从微小粒子到浩瀚宇宙的探索过程中,科学家发明的使人类能逐渐深入地看清组成物质的微小结构;科学家发明的使人们对宇宙间天体的运动规律有了深层次的认识。

(选填“望远镜”或“显微镜”)

14.图5(a)、(b)两图表示游戏“谁在动”中的两个情景。

坐在石块上的小孩先用双手蒙住双眼,后放开手,发现编号为和的小朋友作了机械运动(以地面为参照物)。

15.天安门广场的旗杆高度是30______(填上合适的单位).电视机的尺寸是用荧光屏的对角线的长度来表示的.1英寸=2.54cm,一台25英寸彩色电视机荧光屏的对角线长度是_______cm。

16.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看见前面的小车与他的距离保持不变,后面的卡车离他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是的(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参赛者

成绩/s

13.6

13.8

13.7

17.在学校运动会上,有甲、乙、丙三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他们的成绩如右表所示。

根据表中成绩可知,跑得最快的是_______同学,这里比较三人运动的快慢采用了在_______相同的条件下比较时间的方法。

18.小彤家到学校有一条5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当走了一半路程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5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

小彤在前一半路程行走中所用的时间是________s,他从学校到家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________m/s。

19.我国铁路大提速的列车由几节自带动力的车厢和几节不带动力的车厢编成一组,叫动车组,代号用“D”开头,其时速均在二百公里以上。

若一“D”字头列车在某路段上以216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某同学要想以1.5m/s的速度横穿9m宽的铁路,则他至少应在距列车    m处横穿铁路才安全。

三、计算题(有3小题,共20分。

解题过程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所依据的公式,运算过程和结果应写明数值和单位)

20.(6分)如图6,司机小李看到路旁路牌标志,标志中的“40”表示什么?

在遵守交通规则的前提下,小李由此处到图中路牌标志地点最快需要多少分钟?

 

21.(7分)小星利用节假日到上海去看望奶奶,他来到镇江火车站看到列车运行时刻表的一部分如下表所示,他比较了特快T131和动车组“和谐号”D413的运行时间后,决定乘坐动车组“和谐号”D413前往上海.若两列车均正常运行,试问:

往上海方向(里程:

237km)

车次

到达时间(镇江)

开车时间(镇江)

终点站(上海)

T131

09:

43

09:

45

12:

31

D413

10:

04

10:

06

11:

53

(1)动车组“和谐号”D413比特快T131少运行多少时间?

(2)动车组“和谐号”D413从镇江到上海的运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为多少米/秒?

合多少千米/时?

 

22.(7分)野兔在草地上以10m/s的速度向前方树洞奔逃。

野兔跑到树洞需要时间是4s,秃鹰在野兔后方130m处,以30m/s的速度贴着地面飞行追击。

请你通过计算回答野免能否安全逃进树洞。

四、实验探究题(有4小题,第27题5分,其余每空2分,共27分)

23.

(1)如图7所示是小明同学利用一根粗细均匀的铅笔、刻度尺来测量细铁丝的直径。

请你帮助小明完成下面的表格。

线圈长度(cm)

线圈圈数

铁丝直径(cm)

 

(2)测量球体的直径,常采用如图8所示的方法,把球体的放在一把直尺上,放在两把毫米刻度尺之间,则此时球的直径应取______cm。

 

24.如图9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放置正确的是刻度尺,其分度值是,该物体的长度为cm。

25.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10甲所示:

(1)小明用分度值是lmm的尺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10乙所示,则每块地砖的长度是    m。

(2)小明用停表测量自己从长廊的A端走到B端所用的时间,停表的读数如图10丙所示,他所用的时间是    s。

(3)根据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关系v=    ,算出小明的步行速度为    m/s。

26.某小组同学分别测出了甲、乙、丙电动小车做直线运动的路程和时间,并依据数据做出了相应的路程——时间图像,如图11所示。

观察甲、乙、丙车的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分析图C丙车图像可知,丙车在AB段处于________状态(选填“运动”或“静止”)。

(2)观察分析甲、乙、丙车运动图像,在前5s内______车运动的较快,它的速度是______m/s。

(3)观察分析甲或乙车运动图像,都是过原点的倾斜直线,由这个特点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甲或乙车作匀速直线运动,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小东心血来潮,想知道家里一年来积累下的报纸有多少张,但一张张数太费时,请你帮他想一个简便的方法。

(1)器材(2分):

(2)测量步骤(3分):

———————————————————————————————————

———————————————————————————————————

———————————————————————————————————

———————————————————————————————————

 

参考答案

1.C2.A3.D4.B5.C6.D7.B8.B9.D10.D11.B12.B

13.显微镜望远镜14.1315.m63.516.静止运动小车

17.甲路程18.2501.6719.360

20.该路段汽车最大速度不能超过40km/h或该路段限速40km/h

由v=

t=

=

=0.2h=12min

21.

(1)T131运行时间t1=2h46min,D413运行时间t2=1h47min,

少运行时间t=t1-t2=2h46min-1h47min=59min

(2)D413运行时间t2=1h47min=6420s

平均速度v2=

=

=36.9m/s=132.8km/h

22.野兔在4s内跑的距离s兔=v兔t兔=10m/s×4s=40m

凸鹰若能追上需要时间t鹰=

=

=5.7s

t鹰>t兔,故野兔能安全逃进树洞(其它合理解法也可得满分)

23.

(1)5.0;32;0.16;

(2)18.6~18.9均可

24.A1mm2.21~2.25均可

25.

(1)0.6000 

(2)20 (3)

,0.9

26.

(1)静止

(2)乙3(3)甲或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成正比(或者甲或乙车通过的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一个定值;或者甲或乙车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

27.器材:

刻度尺

测量步骤:

(1)取50张报纸,压紧后测出其高度h1;

(2)把所有的报纸叠起来,压紧后测出其高度h;

(3)报纸总的张数为50h/h1.

第三章《声的世界》测试题

(完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乐音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和_______,其中_______是由振幅决定的,_______是由发声体决定的,三要素中_______还与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2、科学用语要求清楚准确,含义唯一。

物理学中的声音的“高”、“低”只用来描述_______,而声音的“大”“小”则只用来描述_______。

3、减弱噪声的途径有3条:

①在_______减弱,②在_______减弱,③在_______减弱.

4、当今社会的四大污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晚年耳聋,他用一根棒来听取钢琴的演奏,他把棒的一端触到钢琴上,另一端咬在牙齿中间,当琴发出声音时,振动就经_______传到耳内.

6、如图所示,渔民利用电子发声器发出鱼喜欢的声音把鱼诱入渔网,这表明水能够_______,如图所示的“土电话”,由两个圆纸盒,一根棉线组成,只要将棉线绷紧.两个人就可以通话了,这“土电话”是利用了_______传声的原理制成.

第6题图第7题图

7、如图所示,将一只小门铃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接通电路,可清楚地听到铃声,若用抽气机逐渐抽去玻璃内的空气,则铃声将会_______,停止抽气,并让空气重新进入玻璃罩内,你就会_______,这实验说明_______________。

8、男生说话声音较粗犷,女生说话声音较尖细,这是因为他们说话时______不同.其原因是男女同学的_______不同.

9、合唱时,有人说:

“那么高的音我唱不出去”或“那么低的音我唱不出来”,这里所说的“高”“低”是指_______。

而“引吭高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_______。

10、如图A所示,喇叭在“唱歌”,看到纸盆上的纸屑在上下跳动,这个现象说明喇叭发声时,纸盆在不停地________;而在图B所示的实验中,敲响右边的音又,会听到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也会发声,同时会看到紧靠在左边音叉上的小球多次被弹开,这个现象表明_________,如果将这个实验拿到月球表面上去做,产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1、关于声音的传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声音是沿直线单向传播的

B.声音向前传播时遇到大的障碍物会反射形成回声

C.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小障碍物时可以绕过去

D.声音在不同的物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

12、要区别自己拍手的声音和高墙反射回来的回声,你距离高墙的最短距离大约是()

A.34mB.17mC.340mD.170m

13、把闹钟放在钟罩内,不断地抽出罩内空气,则听到闹钟走时的声音将

A.不变B.变大C.变小,D·无法确定()

14、增大响度的有效办法是()

A.加快物体振动的快慢B.增大物体振动频率

C.增大人与声源的距离D.减小人与声源的距离

15、“土电话”可说明()

A.固体可传声B.空气慢可传声

C.固体传声比空气快D.固体传声比空气

16、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

A.海底深度B.两山间的距离

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D.敌潜艇的位置

1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B.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不会产生回声

C.声音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登上月球的航天员即使离得很近,也必须用无线电交谈

18、声音在空气、煤油、水和铁中传播相等的距离,所用时间最少的是在

A.水中B.空气中C.铁中D.煤油中()

19、利用回声测海底的深度()

A.只要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就行

B.只需要测出发出声音和听到回声的时间

C.利用速度公式计算~

D.以上ABC都需要

20、雷雨天的雷声是下列哪种物质振动发声的()

A.固体B.液体C.气体D.液体和气体

21、先轻敲一下鼓,再用力敲一下鼓,两次听到鼓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以上三者都有

22、拿一张硬纸片让它快些从一木梳上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梳子上慢一些划过,则两次所发出的声音()

A.响度不同B.音调不同C.音色不同D.以上三者都有

23、医用“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A.声音的响度太小,

B.声音的响度太大

C.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D.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24、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这是因为()

A.手按在铃上,声音传不出来B.手按在铃上,铃根本不振动

C.手按在铃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D.手按在铃上,周围没有介质

25、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这样可以()

A.提高声音的传播速度,减少声音损失

B.提高声音频率,听得更清楚

C.减少声音分散,听话人处响度大

D.减少声音分散,使各处响度都增大

三、解答题(每题5分,共25分)

26、古代的侦察兵为了及早发现敌骑兵的活动,常把耳朵贴在地面上听,试解释这样做的道理.

 

27、在不调节收音机的音量调节旋钮的情况下,把收音机从室内拿到室外,为什么听到的声音会小些?

 

28、如图所示,有甲、乙二人测量河岸到峭壁的距离,站在岸边,甲离乙20m远,他们站在一条从河岸到峭壁的直线上,甲放了一枪,乙听到两次枪响,测得两次枪声的时间间隔为4s.求河岸到峭壁的距离.(设声音传播速度为340m/s)

 

29、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为1530m/s,为开辟新航道,探测船的船底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经0.6s被探测仪接收,求:

障碍物与船之间的距离.

 

30、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距正前方峭壁的0.45km处呜喇叭,经2.5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

汽车行驶的速度。

 

第三章参考答案

1.音调响度音色响度音调音色响度

2.音调响度’

3.声源传播过程中人耳

4·噪声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5.棒和牙齿

6.传声固体

7·逐渐减小听到铃声逐渐增大真空不能传声

8.音调声带振动频率

9.音调响度

lO·振动空气可以传声,发声的物体在振动听不到音声,小球紧靠左边音叉,叉股静止不动.

1l·A提示:

声音是沿直线向四面八方传播的.故A项是错误的.

12·B提示:

人耳要区别原声和回声,它们间的时间间隔要大于0.1s,故s=17m

13·C提示:

声音是靠介质传播的,不断地抽出罩内空气,空气越来越稀少.传出的声音越来越小,故选c项.

14·D提示: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幅及距发声体的远近有关.减小人与声源的距离可增大响度,故选D项.

15·A提示:

“土电话”是由金属盒、线组成,它们都是固体,故“土电话’’可说明固体可传声,所以选A项.

16·C提示:

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是利用公式s=v/t求出来的,其中时间t是从看到闪电到听到雷声这段时间,距离s不是利用回声测定的.故选C项.

17·D提示:

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故A项错误.上课时听不到老师讲课的回声,是因为教室太小,人耳不能将原声和回声区分开来,回声使原声加强,故B项错误.声音的传播速度在不同介质中是不同的,故C项错误。

月球上是真空的,不能传播声音,故宇航员要用无线电交谈.故D项正确.

18·C提示:

声音在空气、煤油、水和铁中传播速度最快的是在铁中,由t=s/v可知,传播相等的距离,所用时间最少的是在铁中,故选C项.

19·D提示:

根据公式s=vt可知,要测海底的深度s必须知道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

和测出发出声音和听到回声的时间,然后用公式进行计算,故选D项.

20.C提示:

雷雨天的雷声是空气的振动发声的,故选C项.

21.A提示:

先轻敲一下鼓,再用力敲一下鼓,两次鼓的振幅不同,听到鼓发出的声音的响度不同,故选A项.

22.B提示:

硬纸片在木梳上快速划过,再让它从同一梳子上慢一些划过,两次木梳振动的频率不同,所以两次所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同,故选B项.

23.D提示:

医用“B超”机发出的声音的频率大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人耳听不到,故选D项.

24.C提示:

用手按在自行车的铃铛上,影响了铃的正常振动,无论怎样用力敲打,铃声也不会清脆,故选C项.

25.C提示:

向远处的人喊话,喊话的人用手做成一个喇叭形状,放在自己的嘴上,减少声音分散,使声音传播更远,听话人处响度大.故选C项.

26.答:

马蹄踏在地面上,使土地振动发出声音,声音沿土地可以传播,且土地传播声音的速度比空气快,能使侦察兵及早知道敌情.

27.答:

收音机在室内时,发出的声音被门窗玻璃、墙壁等阻挡反射回来,原声和回声混在一起,使原声得到加强,听起来响亮.把收音机从室内拿到室外,我们听到的几乎只有原声而没有回声,所以听到声音小些.

28.680m.

29.459m.

30.20m/s.

第四章《多彩的光》测试题

(完卷时间:

90分钟满分:

100分)

班级:

姓名:

座号:

一、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面的实际应用是利用了什么物理知识来达到目的的?

(1)演员为了校正自己的舞姿,利用__________.

(2)大城市的拐角处立一大凸面镜,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射击时瞄准的要领是:

“三点(目标,准星,缺口)一直线”,这是利用了____________.

2、1997年3月9日,在我国黑龙江省漠河地区观察到的日全食现象是由于光在真空中沿________传播,遇到______后被挡住,在______上形成阴影.

3、北约飞机在攻击南联盟多瑙河桥梁时,使用了高精度的激光制导导弹.激光制导实际上是利用了光的__________原理、挖掘长隧洞时,工程技术人员常利用__________引导掘进机沿直线前进.

4、宁静、清澈的湖面是天然的__________镜,桥在水中的倒影就是湖面上桥的_______像.(填“实”或“虚”)

5、小明身高1.7m、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1m处,镜中他的像的高度等于_____m.该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______m.

6、树在河里的倒“影”和立竿见“影”,从它们的成因来看原理不同,前者是由:

__________引起的,后者是由_________________引起的。

7、如图所示,_____是界面,_____是入射光线,折射角的大小是_____,折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_______.

8、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时,凸透镜不成像;当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______________时,凸透镜成等大的实像.__________。

9、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光线垂直射向水面时,折射角_______入射角.(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10、凸透镜成像时,焦点是凸透镜成______像和_____像的分界点,二倍焦距处是成_______像和________像的分界点.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45分)

11、下列现象中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的是()

A.影子的形成B.小孔成像C、漫反射

D.正月夜里放礼花,在远处先看到礼花开放,后听到爆炸声响

12、一个篮球从远处滚向一个竖直挂着的平面镜,篮球在镜中的像将()

A、逐渐变大,并且向镜面靠近B.大小不变,并且向镜面靠近

C、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D.大小不变,并且逐渐离开镜面

13、图是物体“F”在平面镜中成像的情况,正确的是()

第16题图

14、某人看到对岸钟楼的钟面在水中的“倒影”如图所示,当时所指的时刻是()

A.12点05分B.11点55分C.6点35分D.5点25分

15、黑板反光是因为()

A.发生漫反射B.发生镜面反射C.黑板太粗糙D.黑板太黑

16、如图所示,互相垂直的两平面镜固定在可以绕轴0在纸平面上转动的架子上.当入射光线方向不变,使架子转动时,反射出的光线的方向将()

A.不变B.向下偏C.向上偏D.无法判断

17、日常用语中没有将“影”和“像”区别开.下面所属哪些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

A.立竿见“影”B.身正不怕“影子”歪

C.杯弓蛇“影”D.老猴子说小猴子在井水中捞的是月亮的“影子”

18、图表示的是一束光线从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