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164482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docx

二十世纪文化思潮

论述题

一、20世纪中国文化的五大基本走向

1、从封闭走向开放

在文化的空间维度上从封闭走向开放是20世纪中国文化最显著的特征,也是其他变革的原因所在。

经历了从被动开放到被动封闭再到主动开放的过程。

第一阶段的文化开放是在西方文化冲击下的被动反应,有很强的实用主义色彩。

在文化心理层面,对西方文化的崇拜和拒斥,对自身文化的自卑和依恋,构成复杂的矛盾体,或者在两者之间摇摆,或者在同一时期和同一个体身上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欲迎还拒,对自身文化的欲罢不能。

在第二阶段,中国文化经历了一个相对封闭的时期。

(1)、在文化建设的内容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而马克思主义文化恰恰来源于西方,是文化开放的成果。

(2)、在文化建设的方式上,虽然也提出了“古为今用”和“洋为中用”的方法,但并没有真正落实到文化建设中去,越来越走向相对封闭。

在第三阶段,中国文化走上了正确的开放之路,取得丰硕的文化成果。

全面的文化开放包括:

1)、时间上对历史和未来开放,

2)、空间上对现实和世界开放,

3)、内容开放与形式开放的统一。

2、从保守走向创新

在文化的时间维度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过去的保守走向面向未来的创新。

自明代20世纪初的中国文化的基本取向是保守的。

主要特征为:

(1)、以超稳定的等级结构和秩序来维持文化的稳定。

(2)、以面向过去为取向,保守旧事物抗拒新事物,“天不变道亦不变”,变是手段和权宜之计,不变是宗旨和目的。

在第一阶段,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文化创新的起点。

陈独秀在《青年》杂志第一卷第一号第一篇文章《敬告青年》中提出了新文化运动的总纲领,提出六方面要求,希望青年自觉奋斗:

(一)自主的而非奴隶的;

(二)进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进取的而非隐退的;

(四)世界的而非锁国的;

(五)实利的而非虚文的;

(六)科学的而非想象的。

长老型文化→青春型文化

长老型文化以金字塔型等级秩序,以老人为中心。

青春型文化则以创新、求变,以青年为中心。

五四新文化:

激进主义和理想主义色彩。

开创了中国文化的现代变革。

对传统文化的批判(集中于封建礼教)

对西方文化的引进(集中于民主与科学)

第二阶段,马克思主义文化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文化的发展,确立了中国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立自主地位,但同时,由于激进、简单和粗暴的文化变革方式,导致对传统文化和社会秩序的毁灭性破坏,旧文化破得太过分,新文化没有真正立起来,出现了文化的“断层”。

第三阶段,改革开放与文化变革互相促进,文化创新的能力不断增强,创新成果不断丰富,创新意识不断提高。

文化保守主义与文化激进主义的区别:

不在于反不反传统,要不要创新,而是创新的方向、方法、程度不同,一个要“改良”,一个要“革命”。

文化保守主义从“中体西用派”发展到现代新儒家,越来越致力于固守传统与创新变革的统一。

3、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

在文化主体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精英(小众)走向大众。

“精英”(也即“小众”)是指掌握文化控制权和话语权的少数特殊阶层,他们或是革命者,或是意识形态机构,或是体制内知识分子,或是学院派知识分子,大众只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和实践者。

要理解这一走向,必须认识中国文化在空间层面的三大形态:

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

(n)主流文化:

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概括为: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主流文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致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n)精英文化:

是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的文化。

知识分子在西方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士”,其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精英文化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n)大众文化:

是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产生的,以大众为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生产和消费的文化,其特点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依赖性、大众媒介性、日常性等。

在第一阶段,精英主导,大众顺从。

在第二阶段,在政治精英主导下,文化精英与大众一起参与文化建设。

1942年,毛泽东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明确提出:

“现阶段的中国新文化,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

第三阶段,主流文化、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精英文化在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双重挤压下,出现令人忧虑的倾向:

(1)在精神价值上,趋向功利化和实用主义,淡化了形而上的人文关怀。

(2)在社会角色上,知识分子出现分化:

一部分融入大众化市场化的潮流,与经济精英结盟;

一部分进入体制内,与政治精英结盟

一部分退守书斋和学院,在自己的小圈子里自得其乐。

(3)在文化成果上,既有时代精神、又有人文关怀的优秀文化成果数量虽多,但质量良莠不齐。

(4)在精英与大众之间,在科技知识分子与人文知识分子之间,出现了越来越大的隔膜和裂痕。

大众文化的迅速成长加速了文化多元化和民主化的进程,提升了大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了大众个性的发展和文明素质的提升,完成这一转变的标志是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的普及。

4、从一元走向多元

在文化的外在形态上,20世纪的中国文化开始从相对一元走向相对多元。

任何文化都是一元与多元的对立统一,其内部是由不同文化要素和亚文化构成,外部与其他文化形态交流互动,共同构成整体文化系统.

(n)亚文化:

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1)垮掉的一代:

代表作:

杰克·克鲁亚克的《在路上》、艾伦·金斯堡的《嚎叫》和威廉·博罗斯的《裸体午餐》;

(2)青年亚文化:

特点:

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

(3)单身亚文化;(4)企业亚文化;(5)同性恋亚文化:

(n)一元文化:

果一种文化形态对其他文化形态有强制性和排他性,其内部也有较强的统一的规则,较不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之为一元文化。

(n)多元文化:

如果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形态较多宽容性和开放性,其内部也较少强制性的统一的规则,较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之为多元文化。

多元化:

简单多元——相对多元——复杂多元

在第一阶段,激进主义、保守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三大文化派别鼎立的局面初步形成,三者都未占据主流地位,在互相竞争中艰难发展

在第二阶段,以马克思主义文化为核心的新的一元文化建立起来。

在第三阶段,中国文化进入了复杂多元化阶段,空间上主流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并存,时间上前现代农业文化、现代工业文化与后现代信息文化并存。

好莱坞电影与东北二人转同台演出,《科学的历程》与《麻衣相法》同场叫卖,《二泉映月》与《甜蜜蜜》同频道播出,老牛车与奔驰汽车同路行驶,麦当劳与川菜馆同街竞争。

真正的多元文化应当是:

多元的一、和谐的多,和而不同、求同存异、共生共存。

5、从斗争走向共生。

在文化的内在生态上,20世纪中国文化从两极走向中介,从斗争走向共生。

文化整体则在左派—右派、保守—激进、西方—本土、救亡—启蒙、理性—价值、科学—人文等诸多两极间斗争和摇摆。

中国文化整体开始走向中介、中性、中道,文化的和谐与整合成为共同目标。

首先,在理论上,西方文化开始对科学理性进行检讨和反思,呈现出多元化、人文化、生活化的倾向。

中国文化内部,主流文化由过去的革命和斗争路线转变为“以人为本”的和谐文化,精英文化中的西化派对中国传统文化重新审视。

文化保守主义的代表——现代新儒家则提出要民主和科学。

其次,在实践上,过去的两极对立的文化生态和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问题,造成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文化生态危机。

再次,信息网络技术为不同文化主体和价值的交流、沟通与整合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工具和手段,使“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的梦想成为现实。

二、伤痕文学

(一)伤痕文学-价值特点

1、从艺术审美来看,早期的“伤痕文学”艺术成就并不高。

叙述过于急切,揭露曝光丑恶的功利性过强,说教味浓重,艺术上的幼稚、矫揉造作,斧凿的痕迹较明显。

2、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是对文革的整体否定。

即,它不仅是对文革中的政策及其造成的恶果的否定,而且是对文革及其之前的'瞒'和'骗'的创作方法的否定,从而恢复了文学的‘真实性'。

3、在'伤痕文学'中,人们发现的久违了的悲剧精神。

在极左路线严格规定文学只能'歌颂现实'的情况下,几十年来,悲剧意识在文学中已经被迫消失。

而到了文革结束,蒙受了巨大灾难的人民萌发的第一种情感就是对这场具有深刻社会性的大悲剧的悲哀与愤懑。

于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首次出现了以悲剧形式来反映社会主义的文学思潮‘伤痕文学'。

4、在‘伤痕文学’中,开始注重对普通人的刻划,从而摆脱了十七年和文革中文学只能反映‘工、农、兵’甚至只能以‘英雄人物’为创作重心的教条规定,在表现对象上,出现了空前的广泛性。

作品中塑造了一些前所未有的小人物形象,如《啊!

》中的知识分子吴仲义、《月兰》中的农村妇女月兰。

(二)伤痕文学的局限性

1、从社会意义上来说,‘伤痕文学'对文革的否定不够深刻。

2、在艺术表现上,‘伤痕文学’显得十分幼稚。

3、‘伤痕文学’作品中虽然重新出现了悲剧意识,但其悲剧精神却具有表层性的弱点。

4、需要指出的是'伤痕文学'模式化的喜剧结尾。

由于当时的政治形式和思想环境尚未明朗,文艺界仍然存在着‘写暴露'、‘写悲剧'的禁忌;同时大多数作者仍然难以摆脱以往‘左'的创作观念的惯性影响,因而往往在结尾加入一个‘前途光明'的机械性预言或大团圆式的喜剧性结局,以至淡化了悲剧效果,影响了作品的深刻性。

 

简答题

1、新的文化结构的构成:

(1)、以文化价值观为核心的文化内容。

(价值内容)

文化新质、不仅是一种知识或器用性的概念、上升为价值理想。

主要指科学与民主,即所谓的赛先生和德先生。

(2)、文化载体和形式。

⏹主要指白话文和以白话文为样式而创造的新的文学形式。

(3)、文化理论。

主要由文化本位和文化选择理论所构成。

⏹  

(4)、文化机构和组织。

(操作和社会化)

建立以生产、储备、传播新文化为主要功能的横像传播和纵向传播相配套的文化机构。

A是以《新青年》杂志为代表的大众传播媒介。

B是以北京大学为代表的教育机构。

2、文化丛的作用和特点

第一类文化丛是新文化信息的创造和宣传中心,它通过报刊对大众进行传播,具有轰动性的特点,主要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文化层面。

(以《新青年》为代表的报刊社。

第二类文化丛是新文化的繁衍和教育中心,它主要通过教学和学术活动使新文化在纵向上绵延不绝,其目标是创造一批具有新的文化精神的新人。

其作用对象不仅仅限于思想文化层面,而是人的整体素质。

它不论从机构还是从效果看都具有长效性和稳定性。

(以新北京大学一类的学校出现。

第三类文化丛作为各种文化组织带有明显的发散特征。

它实际上是新文化向外扩展过程中在不同地带上播衍生长进而取得的某种实体形式。

它表明文化传播已经在社会层面上取得了某种实际结果。

特别是第三种文化组织,它标志着新文化已经试图改变人们现实的社会关系。

(学会、书社、研究会、社团等各种文化组织的出现。

3、五四新文化的个体本位。

代表人物是陈独秀。

在《东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异》一文中从文化结构理论方面分析中西文化差异,把它们归结到家族本位与个体本位的不同,从而引出了“以个人本位主义,易家族本位主义”的结论。

个体本位的实现形式:

第一,经济上的个体本位。

第二,伦理上的个体本位

第三,精神上的个体本位。

4、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

新文化运动是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它有伟大的功劳,也有严重的缺点。

(1)、运动的倡导者忽视人民群众,没有把新文化运动同广大群众相结合,使文化运动局限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

(2)、回避对军阀政府的实际斗争,没有正面提出反帝的任务。

(3)、以文学革命而论,虽然提出建设“国民文学”,但当时的文学活动也只限于一部分知识分子中,没有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

(4)、对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味批判具有片面性。

5、新文化运动的进步性

(1)、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2)、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6、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1)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

(2)民主和科学思想得到弘扬。

(3)为五四运动的爆发作了思想准备。

(4)后期传播的社会主义思想,启发了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使他们选择和接受了马克思主义,作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和推进革命的思想武器。

这是新文化运动最重要的成果。

(5)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7、东西文化论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提供了契机,创造了许多有利条件。

第一,中西文化论战中一个最重要的结果就是对封建传统、封建迷信思想给予了有力的冲击,大力宣传了西方文化,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开辟了阵地。

第二,论战的结果是激进主义占了上风,激进主义容易与马克思主义走到通路上去,所以,很快从激进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

第三,从这场论战的特点看:

五四时期的文化论争较过去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具有泛社会主义的现象。

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做了铺垫。

8、问题与主义之争的意义:

第一,胡适和李大钊的问题和主义之争,是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一次论战。

这次论战的实质是:

中国需要的是马克思主义,还是实用主义?

中国问题的解决是社会革命,还是社会改良?

第二,这次论战的范围和意义是深远的,绝不能只从胡适和李大钊两个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和“再论问题与主义”两篇文章的狭窄角度上去理解。

事实上,这个讨论,范围很广,延续很久。

例如,方志敏、袁玉冰等于江西组织的改造社及其创办的《新江西》月刊,在一九二三年还有过问题和主义的讨论。

第三,这次论战是以马克思主义的胜利和反马克思主义的失败而告终的。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中国革命的开展,是最有力的说明。

第四,马克思主义在这次论战中的胜利和反马克思主义在这次论战中的失败,并不意味着一切问题的解决。

这次论战,事实上只回答了要不要马克思主义,要不要革命这样的根本问题。

而对实用主义的实在论、真理论、方法论,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并没有进行批判,甚至是认识不清的。

这一工作,只是在中国革命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可能比较有系统的进行。

9、科学与人生观的五点区别:

第一,科学为客观的,人生观为主观的。

讲“标准”问题:

科学的标准是客观的;人生观的标准是主观的。

第二,科学为论理的方法所支配,而人生观则起于直觉。

讲“方法”问题:

科学是采用“论理”(逻辑)方法的,而人生观是“直觉”。

第三,科学可以以分析方法下手,而人生观则为综合的。

讲“方法”问题,“科学关键,厥在分析”;而“人生观者,全体也,不容于分割中求之也”,“若强为分析,则必失其真义”。

第四,科学为因果律所支配,而人生观则为自由意志的。

讲的两类不同“现象”的起因或者根源问题:

科学对象的“物质现象”乃至“生理”现象;人生观对象的“纯粹之心理现象”。

第五,科学起于对象之相同现象,而人生观起于人格之单一性。

讲“原则”问题:

“科学的原则,自然界变化现象之统一性”;人生观的原则,是“单一性”。

10、吴稚晖:

人生三件事:

(1)清风明月的吃饭人生观。

(2)神工鬼斧的生小孩人生观。

(3)覆天载地的招呼朋友人生观。

11、现代新儒学五个思想特征:

(1)有着坚定的民族文化本位立场。

“一本性和优越性”

(2)有强烈的民族文化“花果飘零”的心态,希望全民能对传统文化的价值“认同”,取得“共识”,以弘扬中国文化。

(3)认为中国文化具有很强的适用性和同化力,与现代化并不相矛盾,本身蕴含着发展科技的思想,包含着民主政治的根源。

 

(4)中西文化可以融合

(5)否定五四运动的思想方向。

12、新儒学的主要理论特点:

(1)崇儒尊孔、谋求儒学之现代复兴的基本理论立场。

第一期先秦儒学彰显人之所以为人的道德理性;

第二期宋明理学复活先秦儒家的智慧;

第三期现代新儒学承续儒家传统的生命精神。

(2)民族文化本位的基本理论立足点。

强调文化的民族性 

(3)援西入儒的学理路数。

(4)返本开新的思想纲领。

返儒学内在心性之本;开现代科学、民主之新。

(5)寻求宗教精神、哲学精神与科学精神的内在统一。

1、传统儒学缺乏科学精神

2、时代的要求

13、打到一切的“斗争哲学”

(1)、政治上:

文化大革命中的斗争哲学,就是主张怀疑一切、批判一切、打倒一切、斗争一切。

(2)、思想战线上:

主张破除一切所谓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

(3)、文化教育战线:

否定“文化大革命”前17年的文化和教育成就,认为文教战线被一条反党反社会主义的黑线专了政。

(4)、科技战线上:

把发展科学技术、重视知识和知识分子说成是反对党的领导,背叛无产阶级专政,复辟资产阶级专政。

(5)、文艺界:

把深受人们喜爱的故事片《舞台姐妹》、《早春二月》和《北国江南》打成宣扬“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的“大毒草”禁止上映,把影片的编导人员和电影影员打成所谓“文艺黑线人物”或“阶级异己分子”赶出电影圈,接受革命群众的批判和声讨。

14、文化大革命的严重恶果

(1)、国民经济受到巨大破坏。

国民经济主要比例关系严重失调:

⏹重工业:

1966年32.7%上升到38.9%

⏹农业:

35.9%下降到30.4%

⏹轻工业:

31.4%下降到30.7%

⏹人民生活下降:

1966年1976年1956年

⏹粮食人均消费量:

381斤383斤409斤

⏹食用植物油人均:

3.53.25.1

⏹工资:

1971年调整,下降4.9%

⏹十年损失:

5000亿元。

⏹项目建设:

“靠山、分散、进洞”和“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

(2)、科学文化事业遭到严重摧残。

⏹少培养大学生:

100多万;中专生:

200多万。

⏹1982年人口普查:

文盲和半文盲超过2亿人。

⏹建国后创作的诗歌、小说、戏剧、美术和翻译的西方作品,成为“封、资、修黑货”。

⏹各种罪名:

⏹历史题材作品:

是“借古讽今”,为“帝王将相树碑立传”。

⏹译介外国作品:

“崇洋媚外”,兜售资本主义、修正主义货色。

⏹知识性、趣味性作品:

是“非政治倾向”。

⏹音乐轻松的作品:

“轻歌曼舞,靡靡之音”。

⏹绘画色彩浓重:

是“黑山黑水,作者思想灰暗”

(3)、民主与法制遭到空前践踏。

⏹文化大革命的方法:

是“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即所谓“大民主”。

⏹国家的根本大法:

宪法成为空文

⏹社会混乱:

⏹1966年10月14日以前,被指为“牛鬼蛇神”而从城市赶到乡村人数达397400名。

⏹1966年8月下旬至9月底40天,仅北京市就有85198人被轰回原籍,1772人被打死,33695户被炒家。

15、弗洛伊德理论:

(1)、精神层次理论

  该理论是阐述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欲望、冲动、思维,幻想、判断、决定、情感等等、会在不同的意识层次里发生和进行。

不同的意识层次包括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好象深浅不同的地壳层次而存在,故称之为精神层次。

(2)、人格结构理论

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潜意识。

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

(3)、人格发展理论

  弗洛伊德以身体不同部位获得性冲动的满足为标准,将人格发展划分为5个阶段,其人格发展理论又称性心理期发展论

(4)、心理治疗法

名词解释

1、创造社:

中国现代文学团体。

1921年7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日本东京成立。

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

2、文学研究会:

文学研究会于1921年1月4日在北京正式成立﹐发起人为﹕郑振铎﹑沈雁冰(茅盾)﹑叶绍钧(叶圣陶)﹑许地山﹑王统照等。

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最早成立的文学社团。

它“以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为宗旨”(《文学研究会简章》)﹐文学主张和创作实践均倾向于现实主义。

3、新民学会:

取名于:

《礼记》所云“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会章规定,学会以“革新学术,砥砺品行,改良人心风俗”为宗旨。

会员纪律为:

(1)不虚伪

(2)不懒惰;(3)不浪费;(4)不赌博;(5)不狎妓。

4、人生观:

丁文江第一次明确给“人生观”下了一个定义:

“一人的人生观是他的知识情感,同他对于知识情感的态度。

5、而成的生活,叫做‘人生’。

我们悬一种理想来完成这种生活,叫做‘人生观’。

6、现代新儒学:

20世纪20年代产生,以接续儒学“道统”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学为特征,力图恢复儒家传统的本体和主导地位,并以此为基础来吸纳融合西学,以谋求中国文化和中国社会在现代化条件下的出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

7、主流文化:

是政府主导的社会主义文化,党的十六大报告概括为: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主流文化有很强的意识形态功能,致力于全民族思想文化素质的提高。

8、精英文化:

是知识分子(主要是人文知识分子)创造和传播的文化。

知识分子在西方被称为“社会的良心”,在中国古代被称为“士”,其使命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现代精英文化产生于五四新文化运动。

9、大众文化:

是市场经济和市民社会产生的,以大众为对象和主体的,通过现代传媒传播的,按照市场规律生产和消费的文化,其特点有商品性、通俗性、流行性、娱乐性、依赖性、大众媒介性、日常性等。

10、“精英”(也即“小众”)是指掌握文化控制权和话语权的少数特殊阶层,他们或是革命者,或是意识形态机构,或是体制内知识分子,或是学院派知识分子,大众只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和实践者。

11、一元文化:

果一种文化形态对其他文化形态有强制性和排他性,其内部也有较强的统一的规则,较不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之为一元文化。

12、多元文化:

如果一种文化对其他文化形态较多宽容性和开放性,其内部也较少强制性的统一的规则,较能容忍偏离和变化,就可以称之为多元文化。

13、亚文化:

又称集体文化或副文化,指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

填空题

1、1940年2月,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新民主主义论》,把新民主主义的文化或中华民族的新文化概括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2、伤痕文学,它得名于卢新华以“文革”中知青生活为题材的短篇小说《伤痕》。

3、北京作家刘心武刊发于《人民文学》1977年第11期的《班主任》。

4、严复译述的《天演论》标志着近代自然科学的重要方法论进入了中国。

5、林则徐主持编译《四洲志》与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首先把西方民主思想引入中国。

6、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宗旨:

1、提倡新文化

2、反对旧文化

以1915年陈独秀创办《新青年》为起点,在1919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