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8974733 上传时间:2023-05-16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职业道德与法律教案第十二课.doc

第十二课依法生产经营,保护环境

一、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一、教学目标

1.认知

(1)了解劳动合同的构成要素和订立过程

(2)了解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

(3)懂得劳动者如何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

2.情感态度观念

增强自身的权利意识和法律意识,能够坚持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提高学生依法维护自己作为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能力。

3.运用

懂得劳动者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的途径和方式,能够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解决维护自己合法权益中的一些常见问题。

二、教材分析

1.教学重点

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

从教学大纲看,依法维护权益属于教学要求中的运用层次;从教学内容来看,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本身是签订劳动合同和增强劳动者权利、义务意识的目的所在及教学的落脚点。

从现实来看,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犯的事例很多,很多劳动者法律意识的淡漠、法律知识的缺乏又制约着劳动者依法保护个人合法权益的能力,而广大中职学生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们个人乃至家庭的切身利益。

所以,提高依法维护劳动者权益的能力是教学重点。

2.教学难点

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从劳动合同本身来看,签订劳动合同是劳动者就业时的一个重要步骤,能否成功就业,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是否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不仅表示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正式确立了劳动关系,而且将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固定和明确下来,从而可以实现劳动者的劳动权,保证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合法权利,最大限度地减少劳动纠纷。

从实际情况来看,我国目前还普遍存在着劳动合同签订率低、期限短、内容不规范等现实问题。

从学生自身实际来看,大部分中职学生没有切身体会,对劳动合同的重要性、规范性、有效性等均缺乏必要的认识。

所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3.结构线索

本学时的主题是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其逻辑结构是:

怎样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这是成为劳动者、确定劳资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解决劳动纠纷的重要法律依据;成为劳动者后作为劳动者享有哪些权利和应当履行哪些义务,劳动者享有权利,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利益的基础;理解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方法与途径,知道劳动者维权的法律依据,熟悉解决劳动争议的形式等。

三、学情分析

首先,中职学生没有直接相关的生活经历,例如没有劳动经历、未签订过劳动合同等;其次,学生缺乏相关的法律知识,合同意识、维权意识不够强烈;再次,对于自己作为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知道的比较少。

所以,中职学生需要掌握作为劳动者最基本、最需要的法律知识,为今后顺利参加工作、依法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奠定基础。

在实际学习中可以借助具体案例,在案例的学习、研讨中增强维权意识、提高维权能力。

四、教学方法

案例探究法、自学阅读法、分析归纳法

五、教学过程

【创境激趣】

观看视频《劳动合同短期化让人忧》

主要内容:

不签合同的现象比过去少了很多,但是劳动合同一年一签,甚至一年几签的劳动合同短期化现象,目前在我国许多地方是比较常见的。

小刘在一家企业里工作,她在那里已经干了三四年,因为企业和她的用工合同总是一年一签,心里总是觉得很不踏实。

小刘说:

“我觉得这样让我工作是很没有安全感。

”小刘说现在她还年轻,企业要是解聘她,还可以再换个地方,可万一年龄大了再找工作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随着年龄的增长,小刘的这种担心也越来越强烈了。

小刘说:

“工作激情会慢慢地减淡,在这样的公司工作,我的职业技能得不到长期的发展。

从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法监察组对各地用工市场的调查表明,有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员工签订的劳动合同时是短期合同,合同期限大多在一年之内。

专家指出,许多用人单位之所以不愿意与雇员签订长期合同最主要的是为了规避法定义务,尽可能地减低解雇成本,避免因解除劳动合同而向对方支付经济补偿金,而记者在调查中也发现,劳动合同短期化的倾向也极大地影响了职工的职业安全感和对企业的职业归属感,限制他们为企业长期服务的职业热情和职业规划,在某种程度是甚至成了劳动者频繁跳槽的主要原因。

设问:

(1)是什么原因让小刘很担心自己的未来?

(2)企业劳动合同短期化侵害了劳动者的哪些权利?

教师:

在现实工作中,劳动者的权益受到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那么我们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12课第1框题:

一、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板书)。

要维护个人合法权益,首先必须学会签订合法有效的劳动合同。

【引思明理】

1.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板书)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P145第1自然段,结合《劳动合同短期化让人忧》视频讨论:

企业劳动合同短期化违背了签订劳动合同的哪些原则?

(企业劳动合同短期化违反了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是企业规避法律的不合法行为。

(1)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的原则(板书)

合法、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

组织学生结合教材关于就业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以下“霸王合同”图片,思考霸王条款违反了订立劳动合同的哪些原则?

进一步理解订立合同必须遵循的原则。

“3年不结婚,5年不生子”

“不签合同就下岗”

(2)订立劳动合同的两个阶段(板书)

(3)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板书)

教师展示劳动合同的样本,引导学生查看各种条款,分析必备条款和其他事项,结合教材P145的“互动在线”栏目,指出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

(4)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板书)

教师:

我们应当知道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是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内容,有利于避免今后产生劳动纠纷。

劳动合同签订以后,就意味着确立了劳动关系,那么作为劳动者应该享有哪些权利、必须履行哪些劳动义务?

二者的关系是怎样的?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P148案例,讨论问题,了解劳动者享有的权利。

(1)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板书)

教师组织学生分析劳动者履行义务对单位和个人的重要意义。

教师强调:

劳动者享有权利,以履行劳动者义务为前提,自觉履行劳动者的义务是获得权利、维护利益的基础,履行义务有利于单位的发展,最终对劳动者个人有益,进一步强调在我国劳动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性。

(2)劳动者的义务(板书)

(3)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板书)

学生观看劳动合同法关于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视频:

劳动合同从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和解除等方面作出了强制性规范,保护劳动者权益方面一是针对当前劳动合同短期化倾向严重的问题做出了强制性规定;二是在用人单位生产经营发生变化时,强调劳动合同继续履行的原则;三是通过对劳动合同的解除权加强了对大龄劳动青年的者的倾斜保护。

设问:

(1)视频中劳动合同法有哪些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具体规定?

(2)这对我们维护个人合法权益有什么启示?

3.劳动者权利的维护(板书)

(1)学习相关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知识(板书)

教师:

我国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法律比较多,其中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是最主要的法律依据,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了解。

同时视频的内容也说明,我们必须重视劳动合同在维护个人合法权益中作用。

(2)重视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作用(板书)

学生阅读教材P148案例,讨论问题,熟悉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形式。

与用人单位发生争议

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

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仲裁

向人民法院提起劳动争议诉讼

协商未果

调解未果

仲裁未果

劳动者的维权途径

教师:

协商解决和调解都不是处理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但是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当事人不能越过仲裁而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3)熟悉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形式(板书)

(4)寻求法律帮助(板书)

教师:

随着我国制度的健全和完善,我们在维权路上应当知道寻求法律帮助是劳动者依法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

[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这一框题的内容,了解了签订劳动合同的原则、阶段,劳动合同的主要条款,包括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和终止,知道了作为劳动者享有的权利和应当履行的义务,而且二者是统一不可分割的。

特别是理解了维护合法权益必须学习相关法律知识、重视劳动合同在维权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形式,特别是要知道劳动争议仲裁是提起劳动争议诉讼的必经程序。

对于一些常见问题同学们要注意整理。

【体验导行】

[课堂练习]

(一)案例分析

◎李帅是某中职学校汽车修理专业的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被一家汽修厂看中。

汽修厂的试用期是一年,并且与李帅达成了口头协议,没有签订书面合同。

◎李帅找到工作后,勤恳努力,但是某一天,长期被迫加班工作的李帅,因体力不支晕倒了,被机器碾伤了左手。

当他被送到医院救治时,又被告知厂方没给他投保,同时病休期间不发工资……

◎李帅把自己近段的遭遇告诉了同学,同学们都义愤填膺,酒后到李帅所在单位把老板痛打一顿……

探究分析: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案例中存在哪些违反劳动合同法的问题?

(二)单项选择

1.刘某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没有在劳动合同中出现的条款是()

A.劳动报酬  B.劳动合同终止的条件保守秘密条款

C.保守秘密条款D.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

2.某大型超市以年节工作紧张为由,要求员工必须每天工作12小时。

这种做法侵犯了员工的()

A.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权B.休息休假权

C.取得劳动报酬权D.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

3.在解决劳动纠纷的基本形式中,最简单方便、不伤感情、有利团结的劳动争议解决方式是()

A.协商解决B.申请调解

C.申请仲裁D.提起诉讼

[课后作业]

1.拟定一份书面劳动合同,请注意书写格式及条款内容。

2.社会调查

调查自己在岗的亲戚朋友10人,统计下列问题:

10人中有多少签订了劳动合同,未签合同的原因是什么?

发生过劳动纠纷的有多少,都是怎么解决的?

统计后运用本课所学知识予以分析并写出调查报告。

板书设计

1.学会依法签订劳动合同

(1)订立劳动合同必须遵循的原则

(2)订立劳动合同的两个阶段

(3)劳动合同应当具备的条款

(4)劳动合同的变更、解除、终止

2.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1)劳动者的基本权利

(2)劳动者的义务

(3)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

3.劳动者权利的维护

(1)学习相关维护劳动者权利的法律知识

(2)重视劳动合同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中的作用

(3)熟悉解决劳动争议的基本形式

(4)寻求法律帮助

六、教学反思

本教案采用了“创境激趣、引思明理、体验导行”的教学模式,深入发掘教材功能,采用案例探究、自学阅读、分析归纳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注重提高学生的认识分析问题能力,贯彻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社会的原则,运用恰当的视频案例,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动设计针对性强,以图表形式课堂小结,帮助学生理清知识内部逻辑关系,形式独特,思路清晰,取得较好课堂教学效果。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