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7260182 上传时间:2023-05-11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4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道教文化十二讲.docx

22页

什么是道教?

如何理解道教文化的定义?

P9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以“道”为最高信仰。

其基本宗旨是延年益寿、羽化登仙。

中国道教文化研究专家李养正在《道教概说》一书中为道教下的定义是:

道教是以我国古代社会的鬼神崇拜为基础;以神仙存在、神仙可求论和诱使人们方术修持以追求长生不死、登仙享乐和用祭祀醮仪以祈福免灾为主体内容和特征;文饰以道家、阴阳五行家、儒家谶纬学说中的神秘主义成份为神学理论;带有浓厚的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的宗教。

道教文化: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道教组织与其信仰者们一起创造了颇具特色的文化。

这种文化就是道教文化。

凡是以道教精神作为指导而进行的生产活动及其结果就是道教文化,例如一些道士根据道教特有的延年益寿方术而研制生产的各种“仙酒”、“仙药”、“仙茶”都可作为广义道教文化之内容看待。

至于狭义的道教文化,则是指道教的精神形态,诸如道教哲学、道教仙学、道教医学、道教科仪、道教音乐、道教美术、道教文学等等。

我们所讲的道教文化主要是就狭义上说的。

66页

什么是符箓派?

早期符箓派主要有哪些组织方式?

它们是如何发展与演变的?

p66

符箓派是以符箓作为传教布道主要形式的道教组织。

早期符箓派组织方式主要有太平道、五斗米道。

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用符箓祈禳,以消灾却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从古代巫术和民间鬼神信仰发展演化而来。

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以后的阁皂山灵宝派、茅山上清派,直至正一道(龙虎山天师道)都属於符箓派。

该派自宋元时顺应新潮流对旧的教理教义进行了革新,并产生出神霄、清微、净明等新的符箓道派,使符箓方术有了新的发展。

以上诸符箓派以天师道为首,在元以后逐渐集合为正一道,与全真道为首的丹鼎道派并立。

该派由古代的巫鬼道发展而来,用符箓祈禳,以消灾却祸、治病除瘟、济生度死等为职事,与中国民间生活习俗联系较密切。

从古代巫术和民间鬼神信仰发展演化而来。

社会上的精神需求推进了道教的演化与发展

110页

什么是“三洞四辅十二类”?

它在道教经书编纂过程中的地位如何?

三洞

洞就是“通”的意思,表示诵习这些经书可以达到通于神明的境界。

三洞的概念大约在东晋初期开始形成。

到陆修静编撰《三洞经书目录》使用三洞的分类法,并且自称三洞弟子,这一概念基本定型。

三洞包括:

洞真部:

即上清经洞玄部:

即灵宝经洞神部:

包括《三皇文》和其他召唤鬼神的书籍。

四辅

随着经书的增加,通过三洞编目已经不能包纳全部的经书,于是出现了四辅的分类法,也就是辅助、补充三洞的经书。

包括:

太玄部:

辅助洞真太平部:

辅助洞玄

•太清部:

辅助洞神正一部:

贯穿各部这种分类法最早见于《正一法文经图科戒品》。

十二部

在四辅分类法出现之后,又出现了十二部分类法。

就是将三洞各细分为十二部,共36部。

而四辅则不分部。

最早见于《洞真太上仓元上录》,定型于《道教义枢》。

包括:

历代的《道藏》,其内部结构都是按照三洞四辅十二部的分类法来编纂的。

所谓“三洞”,就是洞真、洞玄、洞神。

“洞真”是说通向真仙之道,类似于佛教的大乘经典。

“洞玄”的意思是通向玄妙之道,指的是中乘。

“洞神”是通于神灵,能够召制鬼神,这是小乘。

所谓“四辅”就是把“三洞”以外的经论分为太玄部、太平部、太清部、正一部四类。

“太玄”取玄之又玄的重玄之义,“太平部”因以《太平经》为首而得名,“太清”取至清虚无之意,传说此经降自太清境,因而得名,这三部分别辅助洞真、洞玄、洞神三部。

“正一部”是以道德为宗,贯通三洞,所以“正一部”是辅助“三洞”,遍陈上中下三乘之义。

陆修静编纂的《三洞经书目录》是中国道教史上的第一部经书目录。

由它首倡的按经书来源进行分类的思想,成为以后经书编目和经书集藏的基本指导思想,因此,陆修静的三洞思想和《三洞经书目录》在中国道教经书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三洞”分类法只能包括三个系统的经书,难以概括道教已有的全部经书,它只反映了东晋以后南方奉道士族新造或传承的三组道经,因此产生了四辅补充三洞的分类法。

“三洞”、“四辅”、“十二部”分类法对道教经书的整理、分类具有重大的意义,千余年来道经书目的编制和《道藏》的编辑都采用这种方法。

历史上有哪些主要的道教大丛书?

这些丛书的编纂体现了什么精神?

《道藏》的文化价值何在?

p283284

历史上主要有《正统道藏》、《万历续道藏》、《三洞琼纲》、《大宋天宫宝藏》、《政和万寿道藏》、金元《玄都宝藏》、《道藏辑要》、《藏外道书》、《中华道藏》、《中华续道藏》。

魏晋以后,道书日增,东晋葛洪《抱朴子内篇·遐览》已着录道书六百多卷。

南朝刘宋时,陆修静按“三洞”分类,编《三洞经书目录》,共一千二百二十八卷,是为道教史上第一部经书目录。

后孟法师按三洞四辅分类法编纂《玉纬七部经书目》。

此后陶弘景又撰《经目》和《太上众经目》。

到唐玄宗时已有3744卷。

唐代开元年间,唐玄宗开元(公元713─741)时,令史崇玄等四十余人撰《一切道经音义》。

在此基础上,又发使四处搜访道经,加上原来所藏,纂修成《道藏》,目曰《三洞琼纲》,总计3744卷(一说五千七百卷,一说七千三百卷),称《开元道藏》。

《开元道藏》的编纂体例采取三洞分类法,分三洞三十六部,即洞真、洞玄、洞神各十二部。

天宝七年(748)诏令传写,以广流布。

至唐末五代,毁于兵火。

宋开国后,曾先后五次收集整理道经,重修《道藏》。

宋真宗自己信仰道教,并用6年时间编成《宝文统录》4359卷。

张君房奉命主编修了《大宋天宫宝藏》,共五千四百八十一卷,并首次在福州闽县刻板印刷,称作《万寿道藏》或《政和万寿道藏》。

后他又派道士张君房增编道藏4565卷,并采用千字文编号,天禧三年(1019年)编成7部,称《大宋天宫宝藏》。

宋徽宗崇宁年间增至5387卷,称为《崇宁重校道藏》。

政和年间又增补至5481卷,并雕版印刷,称《政和万寿道藏》,此为道藏的木刻本的开始。

金朝章宗时,编刻《大金玄都宝藏》,共六千四百五十五卷。

元朝初年,全真道士宋德方主持编刻《大元玄都宝藏》共计七千八百余卷。

这些《道藏》历经兵火和元代的焚经,早已不存。

现存者为明正统十年(1445)刊行的《正统道藏》及万历三十五年(1607)张国祥缉印的《万历续道藏》。

现存之《道藏》是由明成祖永乐四年,第四十三代天师张宇初及其弟张宇清奉诏主持编修。

英宗正统九年又诏通妙真人邵以正校正增补,于正统十年刊板事竣,共计五千三百零五卷。

后世以刊板年号称其书为《正统道藏》。

明神宗万历三十五年,又命第五十代天师张国祥主编成《续道藏》。

正续《道藏》共收入各类道书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五千四百八十五卷,分装成五百一十二函,每函依《千字文》顺序编号,经板十二万一千五百八十九块。

《道藏》中的各种典籍,都按“三洞四辅十二类”的分类方法编排。

1996年起,由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主持编修《中华道藏》,是以明代正、续《道藏》为底本,保持三洞四辅的基本框架。

对三洞四辅以外的经书又根据不同的内容进行了相应的归类,共分七大部类,各部类所收经书,按道派源流和时代先后编排次序。

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历经数载,终于在2004年正式出版发行。

体现了道门中人出于学习的需要和保存的意识,多次对其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并且结集出版。

注重经典的传播,传播修仙成道的义理与方法。

研究明清道教信仰、南北宗派、内丹秘法、功课戒律、乩坛活动,以及宫观焚修实况、三教合流思潮等,尤具重要价值。

盖《道藏》中所列诸经,汪洋渊博,只需去其宗教神话色彩之外衣,则可由此了解东方古代文化思想中,对于宇宙形而上之形成万物根元,早已另有发现。

此则凡研究东西方哲学与宗教之士,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天文推步,日月星宿运行之原理与现象,要亦为东方原始天文气象学之渊源。

故凡研究天文学说,以及了解印度、阿拉伯与中国天文之沟通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阴阳术数,五行八卦,奇门遁甲等学。

故凡研究奇术异能者,此中尤多原始渊府,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河渎名山,神仙洞府,则为中国三千年前对于地球物理之基本观念。

故研究自然科学如地球物理,欲参考先民远见之资料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五金八石,烧铅炼汞,捣药凝丹,则为三千年前人类远祖之化学端绪。

故研究药物化学与矿物学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灵芝奇卉,本草仙葩,足以治疗身心寿命。

故研究中国医药以及医学与药物发展史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符箓咒术,神通天人之际。

故研究三千年前中国音声瑜伽与印度梵文,以及埃及符箓之关系,与乎催眠术与心灵学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修身养性,志存长生不老之仙道,坎离交媾,姹女婴儿会合,河车旋运,九转丹成等。

故研究神仙丹道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堪舆风水,奇门择日,九宫紫白等术。

故研究山川地理,与地质学、气象学者,不得不读。

其中有关于日月奔璘,飞腾变化。

故研究三千年前中国学术思想之追求太空宇宙,与探寻其他星球之理想者,不得不读。

至若研究周秦以前儒道同根之源头,与欲了解汉魏以下,佛教思想传入中国以后,其与固有儒道学术之沟通踪迹,对于中国文化儒、佛、道三家之汇通者,尤其不可不读。

首先,《道藏》中有不少子书的问世年代比道教早,这些书籍当然不是道经。

其次,《道藏》收录的道教形成后问世的子书,也包括道经以外的其它著作。

这些著作,既涉及哲学、历史、文学、军事、医药卫生等诸多学科,也涵盖古代儒家、道家、佛教、理学、数术等门类,大大超出了道教的范围。

第三,《道藏》中占多数的还是严格意义上的道经,它们都是历代道士们编写的各种经典和著作,与道教有直接关系。

第四,道经的内容也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慷慨无私地哺育了道经,道经的字里行间处处表现着中国传统文化。

道经中引用和融合了多学科的大量著作和要素,并有所阐述和发挥。

因此,《道藏》中的道经不仅为研究道教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对研究其他学科来说,也可梳理出不少珍贵的补充资料,总之,《道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座宝库。

道经中就保存了不少两汉时期的谶纬资料。

而道经用以解释丹法的宇宙生成论对宋代理学的影响就更为巨大,是理学的直接思想渊源之一。

道经中的中国哲学史史料极为丰富,也蕴藏着极为丰富的道教史史料。

道经中的文学作品,对中国文学中浪漫主义手法的形成和发展,有所贡献。

道经中的神话和方术,为中国古代文学创作提供了大量素材。

《道藏》中保存了大量重要的古代中医药学著作。

道经中的炼丹术,是近代化学的先驱,不仅对中国,而且对世界文明作出了卓越贡献。

了解道教的宇宙论、生命论与认知论。

156页

道教伦理有什么特点?

它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P145(P153,现实价值)

道教伦理以其“天道承负,因果报应”的神学理论对人们进行“劝善止恶,善道教化”的教化,指出要“先修人道,再修仙道”,要求人们在生活中“齐同慈爱,异骨成亲”,从而促使人们从现实的世俗生活的有限世界中解脱出来,通过修道而迈向宗教的神圣殿堂。

道教伦理以其特有的宗教神学方式传递着道德观念,不仅拓展了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内容,而且通过神圣和世俗这二重性,从不同的方面为道教在现实社会中开拓了生存空间。

从这种思想出发,道教托言元始天尊或太上老君下传,模仿佛教戒律,建立了种类繁多的道教戒律,戒律是借助于神灵的力量,以一种量化的形式将赏罚具体化,要求修道者恪守社会规范,为善去恶,修身养性,是一种防止其犯罪的条文,戒律是借助于神灵的力量,以一种量化的形式将赏罚具体化,要求修道者恪守社会规范,为善去恶,修身养性,是一种防止其犯罪的条文,

作用:

道教伦理从对“道”的信仰出发,以“为善去恶”为核心规定了信徒必须承担的道德义务和社会义务,以“神道设教”的方式而形成了无数的劝善教义,并用禁忌、道诫、清规、戒律等形式将之具体化、固定化,让信徒清楚地知道何为善,何为恶,如何为善去恶,同时又具有一种可操作性。

什么是道教伦理的基本原则?

如何看待“尚中”精神在道教伦理体系中的地位?

P148

阴阳粹灵,禀之自然,胎化而生人。

人的完美生活,有赖于天时、地利、人和,亦即完美的自然环境与协和的社会环境。

概言之,即天人和合。

宏观看宇宙万物,本是自然而然的、完美的统一体;具体看万物,则天地人及一切事物,虽在性质、形态、名称方面有一定的、有限的区别,但它们之间更有着相互协和的依存性,保持着宇宙万物的和合相通、相济、相成的统一。

中和”是道教义理体系中含意丰湛的重要理念,是穷究宇宙万物运化、变易及协调和谐的最高和最普遍的法则、理想的人生境地与心性状态,也是修炼丹道的方式与要诀。

道教建构的“中和”论,是倡导作人处事及修炼仙道的智慧明炬。

“道”盈于天地,阴阳不息运化于天地,“中和”则为运化万物之契机,亦充盈于天地。

以持“中”的思想与节度为根本,而以能达到和谐为理想追求;人人致力于“中和”,则天地万物皆能各安于位置,各循其发展规律而生生不息。

换言之,即持“中”为度,以“和”为归,持“中”以达“和”,以“中”推动与保证达“和”,以“和”验证“中”是实现理想的准则。

所谓“中”的节度,即审慎、适宜地控制在一切生活行为、处事接物过程中的进度、力度、强度,以及价值取向,实观人和、心和、政和、天人之和。

尚“中”为思想

准则,贵“和”标志理想目的。

架构为包纳天地万物本体论、政治良策、道德规范、养生要旨等方面的相关、相通、相济、相成的思想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态势中,发挥着它一定的精神作用;同时也以其精神魅力逐渐成为世俗社会大家都乐于接受的有美好象征意义的观念与生活行为原则。

176页

道教医学与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关系如何?

请列举其相互关系的一些表现,探索其思维特征。

中国科学在道家和道教思想中不仅获得了最丰富的科学思想源泉,而且在道教中得到了实质性的历史发展和推进。

道教与科学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关系呢?

在科学驻足的地方,宗教展开它的翅膀。

这种特别关系,“是因为其独特教义的缘故。

追求长生,也一直是科学的目标之一。

但科学不追求不死成仙。

从长生到不死也许只有一步之遥,却是无法跨越的一步。

无论理性怎样执着,在这里它都得驻足。

于是人们只好用虚幻的、想象中的跨越来满足自己,于是理性的执着就沉溺于宗教感情的痴迷之中了”。

实际要较此更为复杂。

历代道教徒为了获得比人类普通生存状态更高的神仙境界同衰老死亡之神的搏击历程,不也是认识和征服自然、使自己不断获得更多知识和更高能力的历程。

这个历程不应被约简为一场痴梦,一种运用虚幻手段的自我满足。

正是道教超越普通生命观念进而超越普通医学的努力,使它具备了对中国医学和科技发展产生推动作用的条件和自我励进的机制。

关于道教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关系,李约瑟有一段很有名的概括性论述:

道家哲学虽然含有政治集体主义、宗教神秘主义以及个人修炼成仙的各种因素,但它却发展了科学态度的许多最重要的特点,因而对中国科学史是有着头等重要性的。

此外,道家又根据他们的原理而行动,由此之故,东亚的化学、矿物学、植物学和药物学(其实还应该加上天文学,道教认为天人合一,一直都有观测天象的)都起源于道家,他们同希腊的前苏格拉底的和伊壁鸠鲁派的科学哲学家有很多相似之处。

……道家深刻地意识到变化和转化的普遍性,这是他们最深刻的科学洞见之一。

进而提出:

“道家思想乃是中国的科学和技术的根本”,强调了道家和道教的科学哲学在中国科技史上的重要意义。

在浩瀚的道教经卷和中国古代各种相关文献中,人们不难发现,大量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在道教那里不仅得到吸收、保存和发展,而且被改造,从某些方面得到强调,以便服务于为神仙理想而进行的实践。

从这个角度出发,道教徒基于其信仰和思想,又做出了许多创造性的发明,而且有些颇具道教的独特性,是其特定信仰和思想文化的产物。

冯友兰曾经说:

“道教有征服自然的科学精神。

对中国科学史有兴趣的人,可以从道士的著作中找到许多资料。

”深观中世纪中国思想文化历史,此论无疑是正确的。

道教与医学

道士们通过不同的方式,努力利用人类智慧制造神药以求长生不死。

这种努力的结果,就是充分利用地上万物为人类生存服务,使中医药学在这一过程中得到长足进展。

中药学中的大量有价值的“丹方”来自道教的炼丹活动,许多至今仍在中医药领域发挥重要的治疗功能。

《太平经》已把医药学看作修道求仙者的重要本领,反复强调“是乃救死生之术,不可不审详。

”“此救死命之术,不可易,事不可不审详也。

”葛洪说“古之初为道者,莫不兼修医术,以救近祸焉。

”《真诰》明确提出:

“夫学生之道,当先治病,不使体有虚邪及血少、脑减、津液秽滞也。

不先治病,虽服食行炁,无益于身。

”正是在这种宗教动机驱动下,道士们为中国古医药学著作的整理和完善,为药物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南朝道士陶弘景作《本草经集注》,开创了为古医药学典籍进行注释增补之先河,在药物学、植物学和昆虫学等多方面都有重要贡献。

其中新增365种药物,也丰富了中国古代生物学的内容。

《本草经集注》曾经长期发挥指导作用,直到唐高宗时期(659年)始被修订,在中国本草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三国时期道士华佗是一位著名的医学家,他不仅发明了体育科学史上著名的导引疗法“五禽戏”,而且发明了为外科手术提供术前麻醉的药物“麻沸散”,使外科手术学获得长足进展,这些都是对世界医学史的重大贡献。

晋代葛洪所著《肘后备急方》为中国医学要籍之一,涉及急救医学、传染病学,和内、外、妇、五官、精神、伤骨各科及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系列内容,详细分析了各种急症的病因,如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心理因素等等,并有对某些疾病进行实验诊断的客观化鉴定技术。

该书对天花病作了世界上最早的记录,还记载了人工呼吸、止血、腹腔穿刺、导尿、灌肠、肠吻合、清疮、引流、外固定法治疗骨折、关节脱位整复等等多种外科急症治疗技术。

葛洪提出的许多应急疗法,至今仍为农村地区所常用。

此外,葛洪《抱朴子内篇》总结了他以前的道教科学成就,对古化学、矿物学、地理学、博物学、医药学等许多领域都有重要贡献,其中的《金丹》、《黄白》等篇,对还丹术和炼化金液方法有相当深入的论述。

南朝梁道士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七卷,对中医典籍的注释学有开创之功。

他的《养性延命录》作为一部重要的养生经典,许多内容至今很有参考价值。

此外,陶弘景所著《肘后百一方》三卷尚存,其他医药学著作均已散佚。

隋唐之际的大医学家孙思邈也是一位道士,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枕中记》、《太清丹经要诀》等多种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有重大贡献。

他总结出运用动物甲状腺防治甲状腺肿大、用动物肝脏防治夜盲、用葱叶做导尿管为尿闭病人施行导尿术等等,其所记录下颌关节脱臼整复法至今为医界沿用。

内丹术独特的人体系统科学、心—身控制论与脑科学,对中医学的发展有极为深远的影响。

936-944年间去世的道士燕真人所著《烟萝子首部图》、《烟萝子朝真图》、《内境左侧之图》、《内境右侧之图》、《内境正面之图》、《内境背面之图》等六幅,可以说是世界医学史上最早的人体解剖图。

对体内寄生虫的认识和控制问题,也是道教修仙活动的产物。

从早期道书对人体内“三尸”的讨论,逐渐发展出对体内具体的寄生虫的控制。

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首次记载的以青蒿治疗疟疾的方法,具有相当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家根据这一记载,从菊科植物黄花蒿(ArtemisiaannuaL.)中成功提取出青蒿素(artemisinin),成为抗疟药物史上继喹啉类以后的重大突破,解决了困挠国际医学界的抗氯喹疟原虫治疗难题。

古代道士们有以骄人的表现之一就是老有少容,它是得益于修道养生之法的证明。

因此六朝道经《真诰》保存了早期道教的许多养生美容之法。

如:

“《太素丹景经》曰:

一面之上,常欲得两手摩拭之使热,高下随形,皆使极匝,令人面有光泽,皱班不生。

行之五年,色如少女。

所谓山川通气,常盈不没。

”实即运用按摩法使面部肌肤经常地得到激活,加速代谢并富有弹性,从而在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保持肌肤活力,润泽而洋溢生命朝气。

陈寅恪先生说:

“道家与医家自古不分”。

道教徒所进行的医药学探索,虽然未能实现神仙之梦想,却在一般医药学的基础上,使中国医药学说得到了重要推进。

无论外丹信仰还是内丹信仰,或其他道教流派,无不以实现神仙理想为其终极目的,其对象则最终都落实在对于人类自身的操作这个层面。

因此,神仙理想的实质,乃是人类生命存在状态的提升及其存在条件的改善。

“更确切地说,由于寻求在实验室的经验中再造时间之功、发现生命的秘密,炼丹术使这些思想在物理学领域获得了不朽。

……它带来了某些特别的技术发展。

炼丹术实践活动产生了一批发现,——譬如火药的发明,并对中国药物学研究有重大贡献。

道教把人类自身放在生命之主宰地位。

199页

发挥养生主题的能动作用与奉行“天道”是不是相互矛盾?

如何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

P182

什么是“以德养生”?

道教关于“身国共治”的提法的现实价值是什么?

P185

就当代的视野来看,“国”的内涵已经改变,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当然不同于古代那种君、臣、民的关系,因此,道教“身国共治”的技术模式也是不能全盘照搬的,但贯通其中的和谐精神却依然值得提倡。

在道教看来,治身与治国这两者是相互照应的。

治身必须理顺身体组织的各种关系,治国照样应该理顺各种关系。

就宏观的立场而论,“国”的扩展就是天下。

“身”与天下的关系可以看作人格完善主体与与环境的关系。

在修行过程中,个体的生存与完善需要和谐的环境,而和谐的环境与个体的行为密切相关。

因此,修行者不仅要以“中和”为本,而且要在事业的创造与发展中专注于“守一”功夫,从而造就修行者个体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大通”(《庄子·大宗师》)秩序。

道教这种修行模式所蕴涵的整体和谐精神,对于当今个体文明程度的提升以及社会良好秩序的创建应该是富有启迪意义的。

“身国共治”是中国政治文化的一大特色,它讲究在修身的基础上治国,在国治的背景下养生。

可见传统政治文化不但关注治国的百姓基础,也自觉营造百姓休养生息的社会环境。

作为道教养生范式的“身国共治”思想源远流长,贯穿于道教思想史的始终。

道教养生范式,一般来说,是以道法自然为基石,以实现养生为目的而展开的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自我身心等三者关系的一系列独特思想与行为模式。

262页

什么是科仪?

什么叫斋醮?

道家斋醮科仪是如何形成的?

P243P245

斋醮祈祷,古即有之。

早在东汉以前,就有“斋戒”、“醮”、“坛”等的说法,这在《礼记》、《易经》、《高唐赋》、《史记》等书文中均有记载,说明道教斋醮科仪源于中国古代的祈祷仪式。

东汉时期,道教诞生之前,汉明帝永平八年(65),朝廷曾下诏给楚王英,命其诵黄老之微言-,尚浮屠之仁祠,洁斋三月,与神为誓,道教诞生后,汉桓帝又亲祠老子于濯龙,文厨为坛,饰淳金扣器,设华盖之座,用郊天乐(见《后汉书》)。

可见此时的斋醮祈祷不仅有了坛和供器,而且有了音乐——郊天乐。

东汉时,太平道已有向天祈祷和称谢等仪式;五斗米道亦有“涂炭斋”、“指(或作旨)教斋”等斋仪,祈祷者“黄土涂面,反缚悬头”,仪式简单。

另外,五斗米道还有为病人请祈的“三官手书”,具体做法是:

“书病人姓字,锐服罪之意。

作三通,其一上之山,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

”(见《三国志·张鲁传》)此种科仪虽然十分简朴,但已具备了斋醮科仪中表章的雏形。

据《魏书·释老志》记载,张道陵创教之初,因传授《天宫章本》中的某些斋祠醮法,使弟子“各成道法”,于是,其事大行”。

《天宫章本》可谓最早的科:

醮书。

总而言之,这一时期是道教科仪的开创阶段,所以科仪在内容和形式上都十分简单,但不可否认的是,斋醮科仪产生了。

斋醮科仪历经唐、宋、元各代,随着道教的发展而盛行明代以后,道教转衰,但斋醮科仪仍流传于民间。

此阶段出租了许多民间宗教,流传十分广泛,许多斋醮科仪被民间宗教所吸收。

同时有许多大型的斋醮科仪因无力承办而失传,小型的斋醮科仪因进一步简化而更适合一般群众的需要;故一直流传至今。

284页

什么是道教文学?

P263试从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的角度说明道教文学概念的成立

除了普通文学的共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军事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