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6395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docx

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习题第五章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项训练一:

质量与密度

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以及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不随外界因素而改变。

密度是初中阶段比较重要的一个概念,对密度概念的掌握,一是要抓住定义和公式来判断密度的大小;二是要抓住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相同状态下的密度是不变的,不同种物质的密度一般不同。

这部分内容是中考的重点与热点。

质量与密度的理解

1.一块铝片的质量会发生变化的情况是(  )

A.将它熔化成铝水B.铝片生了锈

C.把它卷成薄铝筒D.从地球运到月球

2.(2015·岳阳)我国研制的“全碳气凝胶”是目前世界上密度最小的固态材料,其密度仅为0.16kg/m3,则(  )

A.该材料体积越大,密度越大

B.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

C.该材料制成的物品带到太空,质量减小

D.该材料适合做打桩用的重锤

3.用打气筒给自行车轮胎充气,在充气过程中,轮胎内的空气的质量________,空气的密度________;一瓶氧气用去一部分后,瓶内氧气的密度________。

(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4.张鹏家买了一桶食用油,用去一半后,剩下食用油的密度______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食用油的密度是0.8×103kg/m3,表示的物理意义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求比值

5.(2015·兰州)甲、乙两个金属块,甲的密度是乙的1/3,乙的质量是甲的2倍,那么甲的体积是乙的________倍。

6.有甲、乙两个质量相等的实心正方体,甲的棱长是乙的棱长的2倍,则甲的密度是乙的密度的(  )

A.2倍B.8倍C.1/8D.1/2

图像分析

7.(图像信息题)(中考·庆阳)如图所示是A、B两种物质的质量m与体积V的关系图像。

由图像可知,A、B两种物质的密度ρA、ρB和水的密度ρ水之间的关系是(  )

(第7题)

 

A.ρB>ρ水>ρAB.ρB>ρA>ρ水

C.ρA>ρ水>ρBD.ρ水>ρA>ρB

质量与密度的综合分析计算

8.甲、乙、丙三个相同的容器中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水、酱油和食用油(未满)。

现将质量相同的铜块、铁块和铝块分别浸没到甲、乙、丙的液体中,关于液面的高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容器中液面最高

B.乙容器中液面最高

C.丙容器中液面最高

D.三个容器中的液面一样高

9.(2015·汕尾)一个容器的质量为200g,装满水时总质量是700g,装满某种液体时总质量是600g,这个容器的容积是________cm3,此液体的密度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kg/m3。

若将容器中的液体倒掉一部分,则剩余液体的密度将__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专项训练二:

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及读数

 天平和量筒的读数考查较多,偶尔会单独考查,大多数情况是在测密度的实验中考查天平的调节和量筒的读数。

(1)天平的使用方法:

①使用前调平衡:

(口诀:

左偏右调,右偏左调)天平应该放在水平台上,游码归零,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向指针偏转的反方向调,直至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②测量时调平衡:

(口诀:

左物右码,先砝码后游码)物体放左盘,用镊子按照质量先大后小的顺序向右盘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直到横梁平衡,但测量过程中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

(2)量筒的读数:

读数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底部或凸液面的顶部相平,不能俯视或仰视。

 

天平的使用与读数

1.用托盘天平不能直接测量出一枚邮票的质量,原因是一枚邮票(  )

A.没有质量

B.质量小于托盘天平所配砝码质量

C.质量小于托盘天平的分度值

D.质量大于托盘天平的最大测量值

2.在“使用托盘天平称物体质量”的实验中,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妥当的是(  )

A.使用天平时,应将其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B.调节横梁平衡时,应先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

C.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D.称量时左盘应放置被称量的物体,右盘放置砝码

3.小丽同学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发现天平的指针指在图甲所示位置,若要使天平平衡,应将____________向________(填“左”或“右”)旋动。

图乙是用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的情况,则所测质量为________g。

(第3题)

    

(第5题)

 

量筒的使用与读数

4.关于量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量程相同的量筒,底面积越大,准确程度越高

B.量程相同的量筒,底面积越小,准确程度越高

C.量程相同的量筒,其准确程度与底面积大小无关

D.量筒的量程越大,其准确程度越大

5.小明用量筒测一枚螺母的体积(如图所示),他先向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如图甲所示此时量筒内水的体积为________cm3,然后将螺母浸没到量筒的水中,如图乙所示此时量筒的示数为________cm3,则螺母的体积为________cm3。

巧用天平解难题

6.有一堆大头针,数量大约有几百根,你有什么方法快速得出正确的数目?

 

7.某机械配件厂给客户邮寄一批零件时,由于工作人员疏忽,其中有一盒漏装了一只,已知这些零件每个大约10g,每盒装50个,总共11盒,都已包装完好。

为了不影响厂家信誉,他们决定找出这盒漏装的产品。

你能想出简捷的办法吗?

 

            专项训练三:

密度的测量

 密度的测量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实验之一,也是各地中考中考查的热点实验之一。

重点考查天平和量筒的使用,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能力、实验方案评估和误差分析能力等。

另外还常常通过特殊方法测密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探究能力。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

1.小明为测量老陈醋的密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

①用天平测出空量筒的质量;②向量筒中倒入适量醋,测出醋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量筒和醋的总质量。

对上述实验步骤所持的观点应是(  )

A.所测醋的体积一定不标准,不可取

B.能测出醋的密度且步骤合理

C.测出醋的密度值偏大,不可取

D.易使量筒从天平上倾斜而摔碎,不宜提倡

2.(2015·山西)小明妈妈为家里自酿了很多红葡萄酒,小明想知道自酿红葡萄酒的密度,于是和学习小组的同学们一起利用天平和量筒进行测量。

他们的操作如下:

(1)将托盘天平放在________上,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________处,并调节天平平衡。

(2)用天平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时,如图甲是小明测量过程中的情景,他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纠正错误后,测量空烧杯的质量是41.6g。

(第2题)

 

(3)取适量的红葡萄酒倒入烧杯内,用天平测烧杯和红葡萄酒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及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其总质量是____________g。

(4)将烧杯中的红葡萄酒全部倒入量筒中如图丙所示,量筒中的红葡萄酒的体积是________cm3,根据测量数据计算红葡萄酒的密度是________g/cm3。

(5)分析以上步骤,测出红葡萄酒的密度偏________(填“大”或“小”)。

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

3.(中考·济宁)小梦参加了5月份的实验操作考试。

下表中记录的是小梦与其他三位同学测出的小石块密度(注:

经查密度表可知,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考生

小梦

小满

李明

张扬

小石块的

密度(g/cm3)

2.45

2.52

2.56

2.60

A.四位考生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密度表中石块的密度为2.50g/cm3

B.只有小满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最接近密度表中的数据

C.只有张扬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的数据偏差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

4.(中考·汕尾)在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一小块大理石密度的实验过程中:

(1)使用托盘天平前要对天平进行调节,步骤如下:

①组装好天平,把天平放在________工作台面上;

②把游码置于标尺左端的______________处;

③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使天平横梁水平平衡。

(2)实验过程:

用调好的天平测大理石的质量,当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甲所示时,天平平衡,则此大理石的质量是________g。

在量筒内装有一定量的水,该大理石放入前、后的情况如图乙所示,则大理石的体积是________cm3,此大理石的密度是________kg/m3。

甲         乙

(第4题)

(3)大理石放在水中时会吸水,由此判断,用此测量方法测得的密度值与它的真实值相比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一样大”)。

无量筒测密度

5.(中考·泰安)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测量一种矿石的密度,现有器材:

小矿石块,天平(含砝码),一个烧杯(有密封盖),足量的水,细线。

小组同学们设计了一种测量矿石密度的方案如下:

(1)调节天平平衡后,小明用天平测量矿石块的质量,如图甲所示,指出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____________________。

改正错误后,小明用正确的方法称矿石块的质量,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矿石块的质量m0为________g。

甲          乙

(第5题)

(2)在烧杯中倒满水,称出烧杯(含盖)和水的总质量m1。

(3)将矿石块轻轻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矿石块沉入杯底,烧杯溢出水后,将烧杯壁外的水擦干净,放在天平左盘上,称出此时烧杯(含盖)、杯内矿石和水的总质量m2。

(4)写出矿石密度的表达式:

ρ矿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m0、m1、m2、ρ水来表示)

用等效替代法测物体的密度

6.(中考·威海)学完密度的知识后,小明想知道所喝的早餐奶的密度。

于是和小刚到实验室,分别用不同的器材进行了测量。

(1)小明利用天平(含砝码)、量筒、烧杯测量早餐奶的密度过程如下:

①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________,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横梁平衡;

②在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早餐奶,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早餐奶的总质量为76.2g;将烧杯中的早餐奶的一部分倒入量筒中,如图甲所示,则量筒内早餐奶的体积是________cm3;

(第6题)

③再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早餐奶的质量,砝码和游码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为________g;

④经过计算可知,早餐奶的密度为ρ=________g/cm3。

(2)实验中小刚发现自己桌上没有量筒,思考了一会儿后,他利用天平、水(水的密度用ρ水表示)、烧杯(有密封盖)测量早餐奶的密度,操作过程如下。

①用天平测出烧杯(含盖)的质量m0;

②用天平测出烧杯(含盖)和装满的水的总质量m1;

③用天平测出烧杯(含盖)和装满的早餐奶的总质量m2。

请你根据他测得的物理量计算出早餐奶的密度表达式ρ=______________(用字母表示)。

 

                                       专项训练四:

应用专题

 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如航空器材常采用高强度、低密度的材料,包装、装饰中常用密度小的材料,机床底座用坚固、密度大的材料等。

利用密度公式我们既可以求物体的体积,又可以求物体的质量、鉴别物质,但在使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形公式的时候,应注意单位要统一。

估测问题

1.(中考·天津)学完密度知识后,一位普通中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体积进行了估算,下列估算值最接近实际的是(  )

A.30dm3B.60dm3C.100dm3D.120dm3

选择材料

2.我国自主研发生产的一种碳纤维产品,各项性能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其密度是钢的四分之一,强度是钢的十倍。

它最适合用于制作(  )

A.汽车的底盘B.产品包装盒

C.打夯的重锤D.航空器部件

空心问题

3.现有用同一种材料做成的四个立方体,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它们的棱长和质量如图所示,空心的是(  )

   A   B    C    D

4.有一质量为540g,体积为300cm3的空心铝球,其空心部分体积为________cm3,若空心部分装满水,总质量为________g。

关于密度的综合计算

5.(中考·乌鲁木齐)阿基米德采用排水法解决了王冠掺假问题,现有一个金和银做成的王冠,用排水法测量出其体积为56.9cm3,若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和纯银块的体积分别为52.5cm3和96.5cm3,则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为(  )

A.1∶8B.1∶9C.1∶10D.1∶11

 

答案

全章高频考点专训

专项训练一

1.B 点拨:

质量是物体的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形状、状态、所处空间位置等无关。

2.B 点拨: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性质,它与物体的体积大小、质量大小无关,A错误;该物质的密度是0.16kg/m3,它表示1m3的该材料质量为0.16kg,B正确;物体的质量与它所处的空间位置无关,C错误;做打桩用的重锤应该使用密度较大的材料,该材料不合适,D错误。

3.变大;变大;变小

4.不变;1立方米的食用油质量为0.8×103kg

5.1.5(或3/2) 6.C 7.C

8.C 点拨:

三个相同的容器分别装有体积相等的三种不同液体,则各容器中液面的高度相同;质量相等的铜块、铁块和铝块,由于铝的密度最小,则铝块的体积最大,因此放入铝块的容器,其液面最高。

9.500;0.8×103;不变 点拨:

水的质量m水=700g-200g=500g,容器的容积即水的体积为V=V水===500cm3;某液体的质量m液=600g-200g=400g,则该液体的密度为ρ液===0.8g/cm3=0.8×103kg/m3。

专项训练二

1.C 2.C 3.平衡螺母;左;63.4

4.B 点拨:

对于量筒,在液体的体积变化相同时,根据V=Sh,底面积越小,则h变化越大。

这样,底面积较小的量筒,在液体的体积稍有变化时,液面示数就会有较大的变化,因此,量筒的底面积越小,其准确程度越高,所以B正确。

量筒的量程越大,其准确程度一般越小。

5.25;31;6

6.解:

先用天平测出几十根大头针的质量m,算出一根大头针的质量m0=,n为这几十根大头针的准确数目。

再用天平测出这堆大头针的质量M,则这堆大头针的数目N=。

7.解:

将这些产品分出两组,每组5盒,将这两组产品分别放到调节平衡的天平两盘中,如果天平平衡,说明这两组产品都是合格的,则剩余的一盒漏了一只;如果天平不平衡,哪端翘起,说明其中有一盒漏装了。

然后把有漏装的一组,再分出两组,每组2盒,分别把它们放到天平两盘中,如果天平仍然平衡,则剩余的一盒漏装了;如果天平不平衡,则漏装的一盒在翘起的一端里。

最后,把有漏装的一组,分别放到天平两盘中,哪端翘起,则哪盒漏装了。

专项训练三

1.D

2.

(1)水平台;零刻度线 

(2)称量时调节平衡螺母 (3)81.6 (4)40;1 (5)大

点拨:

当将烧杯中的葡萄酒倒入量筒中时,烧杯壁上会附着一定量的红葡萄酒,从而使测得的体积偏小,这样得出的密度值就偏大。

3.D

4.

(1)①水平 ②零刻度线 

(2)43.2;15;2.88×103 (3)偏大

5.

(1)用手直接拿砝码;47.4 (4)

6.

(1)①平衡螺母 ②40 ③42 ④1.05 

(2)

点拨:

(1)①天平的基本使用方法:

首先要将天平放在水平台面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度线处,调节横梁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

②量筒的分度值为2mL,量筒的示数为40mL=40cm3。

③读取天平的示数为:

20g+10g+4.2g=34.2g;量筒中早餐奶的质量m=76.2g-34.2g=42g。

④早餐奶的密度ρ===1.05g/cm3。

(2)水的体积:

V水=,早餐奶的体积:

V早餐奶=V水,ρ==。

专项训练四

1.B 点拨:

人体的密度接近于水的密度。

2.D 点拨:

汽车的底盘、打夯的重锤应该选用强度大、密度大的材料;产品包装盒不需要强度太大的材料;制作航空器部件的材料最好具有强度大、密度小的特点。

3.C 点拨:

由题图知,四个立方体的质量和棱长已知,它们的体积可由V=a3计算出,根据图中数据和密度公式ρ=计算出立方体的密度ρA=ρB=ρD=5g/cm3,ρC=3.9g/cm3,密度小的立方体C一定是空心的。

4.100;640

5.B 点拨:

与王冠质量相同的纯金块的体积为V=52.5cm3,王冠的质量m=ρ金V=19.3g/cm3×52.5cm3=1013.25g;

设王冠中含金和银的体积为V金、V银,

则王冠的质量为

ρ金V金+ρ银V银=1013.25g,

即19.3g/cm3×V金+10.5g/cm3×V银=1013.25g ①。

王冠的体积为V金+V银=56.9cm3 ②。

由①②两式可得:

m银=101.325g或V银=9.65cm3;

黄金的质量

m金=m-m银=1013.25g-101.325g=911.925g。

所以王冠中银的质量和金的质量之比:

m银∶m金=101.325g∶911.925g=1∶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