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6478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122.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docx

柳江盆地地质实习报告

一、前言

2020年7月23日至28日,咱们东北石油大学石油工程系的全部学生在秦皇岛柳江地域进行了为期六天的野外地质实习。

这次实习的要紧目的是通过对野外地质、地貌现象的观看,熟悉、描述和分析,取得最大体的感性熟悉及整体规律熟悉,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明白得,把握地质学、地貌学野外工作的大体方式和大体技术,培育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实习以班级为单位,由一名指导教师带队,咱们油工095班由戴春雷教师率领,并分成假设干个小组,天天沿着既定的线路进行实习。

这六天的实习线路别离为:

23日:

亮甲山—石门寨西门—四方台—瓦家山

24日:

鸽子窝—北戴河海边

25日:

柳江小北山

26日:

张燕子—东部落—潮水峪—沙锅店

27日:

山羊寨——秋子峪—吴庄—大傍水—小傍水—上庄坨

28日:

鸡冠山

地质及地貌实习的要紧任务有:

把握常见的矿物、岩石、水文、地貌等的野外鉴定测量和观看方式;把握地层层序及实习地域各时期地层的要紧岩性特点、古生物特点、沉积旋回特点、地层分界标志及接触关系;熟悉和把握野外地质工作方式及大体技术;成立时空观;学会判读地形图,利用罗盘测量岩层产状及后方交会定位法;学会利用所取得的实际资料编制实测剖面图、地层综合柱状剖面图;分析实习区的地层特点、构造特点、沉积特点,分析恢复地质进展历史;最终编写实习报告。

二、实习区概况

1、实习区自然地理概况

秦皇岛地域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9°30′E~119°50′E,39°50′N~40°10′N,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总面积约2。

实习基地柳江煤矿在柳江医院周围。

市区长50km,宽6km,全市海岸线总长12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

北倚燕山,南临渤海,西隔缸山与碣石山遥望,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形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北山)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位于燕山山脉东段。

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县管辖。

2、实习区社会经济概况

秦皇岛市交通发达,以水陆、陆路为主,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

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

秦皇岛(海港)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我国北方闻名的旅行和避暑胜地,旅行业十分发达。

传统的制造工业有全国闻名的耀华玻璃、山海关桥梁厂。

新兴的工业以秦皇岛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代表,是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

已探明的矿种有煤、萤石、硫铁矿、耐火粘土、石灰岩、石英砂岩、白云岩等九种,未探明的矿产有铁、金、银、铜、铅、锌、石英、重晶石及非金属建材等。

煤矿开采历史悠长,煤质为无烟煤,规模属于小型煤矿;水泥生产也有必然规模;乡镇企业发达。

农业要紧种植水稻、玉米、小麦、高梁、谷子、红薯、豆类等;山坡多种植果树,以桃、葡萄、苹果、核桃最出名,还有梨、山楂、杏、李子、沙果、海棠、板栗等。

三、地层

实习区柳江盆地地域地层属于华北型,出普遍缺失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下石炭统、下种三叠统、白垩系及第三系之外,其他时期地层发育较好,出露较全,地层特点具有必然代表性。

下面将按从老到新的顺序进行描述

(一)元古界青白口系(Qb)

(1)长龙山组(Qbc)

龙山组为本区内最老的沉积地层单位。

要紧散布在东部张岩子至东部落,南部鸡冠山等地。

以张岩子村西部剖面最好。

本组由两个沉积韵律组成。

下韵律底部是灰白色含砾粗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向上过度为紫色,黄绿色杂色页岩。

上韵律底部砂岩稳固成份增加,顶部显现蛋青色泥灰岩。

分选,磨圆较好,砂岩中斜层理,波痕及海绿石矿物不足为奇,属典型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与下伏绥中花岗岩块体岩石呈沉积接触。

(2)景儿峪组(Qbj)

景儿峪组最初命名地址在河北蓟县城北景儿峪村,散布与龙山组大体一致。

在李庄村北出露较全。

本组岩性由碎屑岩,粘土岩过度到碳酸岩沉积。

具有海相沉积特点。

与龙山组整合接触。

其分界标志层是以其底部黄褐色或带铁锈色的中细粒铁质石英净砂岩,其底部中细粒长石石英净砂岩具有大型海成风暴波痕,海相特点明显,因此本组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二)下古生界(

Ⅰ寒武系(∈)

1.下寒武统(

(1)府君山组(

f)

本组主要散布在东部落至沙河寨,和西部上平山一带。

东部落剖面出露较全,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

府君山组系河北省测二队在蓟县府君山成立的地层单位,相当于原景儿峪组上部“豹皮状灰岩”。

本组岩石标志明显,下部为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

产莱得利基虫(Redlichia)。

上部为灰白色豹皮状白云质灰岩夹暗灰色薄层灰岩。

与下伏景儿峪组分界标志是下部暗灰色厚层状结晶灰岩底部薄层灰岩中含角砾或砾岩。

本组属浅海相沉积。

(2)馒头组(

m)

本组散布与府君山组一致,但由于抗风化能力弱而零星出露。

东部落村北剖面较好。

岩性以鲜红色泥岩为主,往上过度过粉砾质页岩夹白云质灰岩透镜体。

泥岩底部具角砾或砾岩。

粉沙质页岩中含石盐假晶,与下府君山组呈平行不整合接分界标志是其底部含角砾状薄层泥岩。

本组属干旱气候条件下滨海相或泻湖相沉积。

(3)毛庄组(

mz)

毛庄组散布于馒头组大体一致,出露较好的地址是沙河寨西山,化石较丰硕。

本组岩性以紫红色粉砂岩、页岩为主,页岩中含少量白云母片。

其颜色比馒头组暗一些,俗称猪肝色;与徐庄组相较,那么又新鲜一些。

底部以显现黄绿色钙质页岩与馒头组分界;中部和上部夹两层白云质灰岩透镜体,灰岩透镜体中产辽西虫(Liaoxia)、幕府山虫(Mufushania)等;顶部为页岩夹含核形石(葛万藻(Girvanella))的灰岩透镜体。

与下伏馒头组整合接触,属滨海相潮上带沉积。

2.中寒武统(

(1)徐庄组(

x)

徐庄组散布较毛庄组更为普遍,在向斜两翼都可见到,出露较全的地址是东翼的东部落、揣庄、上花野和下花野等地,西翼的吴庄至秋子峪、上平山一线也有山露。

本组岩性以黄绿色含云母片粉砂岩、页岩及暗紫色粉砂岩夹少量鲕状灰岩透镜体或扁豆体为主。

产丰硕的三叶虫化石(毕雷氏虫(Bailiella)、辽阳虫(Liaoyangaspis)、原附栉虫(Proasaphiscus)、孙氏盾壳虫(Sunaspis))及腕足动物化石。

与下伏毛庄组呈整合接触,其分界标志层是以其底部显现黄绿色页岩与紫色页岩互层,而毛庄组顶部那么是比较单一的紫红色页岩。

本组属浅海相沉积。

(2)张夏组(

z)

张夏组受到破坏和覆盖较少,是寒武纪地层在区内散布最广的地层之一,几乎盆地周围都有散布。

要紧散布在东部落、288高地、揣庄、张庄、赵家峪、上平山及吴庄等地。

以288高地东山脊发育较好、较全。

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

本组以底部厚层鲕状灰岩与下伏徐庄组整合接触。

岩性明显分为三段,下部为鲕状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中部为叠层石灰岩及白云质灰岩和薄层鲕状灰岩互层,夹泥质条带灰岩和生物碎屑灰岩;上部为泥质条带灰岩、页岩。

灰岩中含大量三叶虫化石:

德氏虫(Damesella)、双耳虫(Amphoton)、叉尾虫(Dorypyge)、沟颊虫(Solenoparia)等。

本组属浅海相沉积。

3.上寒武统(

(1)崮山组(

g)

崮山组散布与张夏组一致,以王家峪南山牛圈至288高地出露最全。

岩性特点十分明显,以紫色色调为主。

下部紫色页岩、粉砂岩夹砾屑灰岩;中部灰色灰岩(藻灰岩、鲕状灰岩、泥质条带灰岩);上部紫色砾屑灰岩与紫色粉砂岩互层,顶部为灰色厚层藻灰岩。

含三叶虫化石:

蝴蝶虫(Blackwelderia)、蝙蝠虫(Drepanura)、园劳伦斯虫(Cycolorenzella)等。

底部以紫色砾屑灰岩与下伏张夏组泥质条带灰岩整合接触。

本组属滨海相至浅海相沉积。

(2)长山组(

c)

长山组散布与崮山组相似,出露最好的地址是288高地东山脊上。

本组岩性底部以生物碎屑灰岩为主,含海绿石。

向上为粉砂岩、砾屑灰岩和页岩互层,夹藻灰岩。

顶部为厚层藻灰岩。

产三叶虫化石:

长山虫(Changshania)、庄氏虫(Chuangia)和原始的腕足动物化石。

与崮山组整合接触,属浅海相沉积。

(3)凤山组(

f)

凤山组散布除与崮山组、长山组一致外,在实习区北侧、西侧均有出露。

288高地东侧出露较好。

本组岩性下部为薄层泥质条带灰岩,往上为生物碎屑灰岩、钙质页岩、鲕状灰岩互层。

底部以青灰色砾屑灰岩直接与长山组岩层接触,长山组顶部的紫色粉砂岩紧伏于其下。

含三叶虫化石:

济南虫(Tsinaniacanens)、方头虫(Quadraticephalus)、杂索克氏虫(Mictosaukis)。

本组与下伏长山组整合接触,属浅海相沉积。

Ⅱ奥陶系(O)

1.下奥陶统(

(1)冶里组(

y)

冶里组散布与凤山组一致,散布在288高地至小王山及石门寨北亮甲山。

288高地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

本组岩性下部为质纯的泥晶灰岩夹砾屑灰岩及虫孔灰岩,在地形上常形成陡砬子;上部为灰色砾屑灰岩夹黄绿色页岩,与下伏地层整合接触,以灰色薄层砾屑灰岩与凤山组分界。

灰岩中产三叶虫化石:

田师府虫(Tienshihfuia);页岩中产无羽笔石(Callograptus)和古介形虫,还有正形贝和腹足类化石:

蛇卷螺(Ophileta)。

本组属浅海相较深水环境沉积。

(2)亮甲山组(

l)

亮甲山组要紧散布在亮甲山、小王山、潮水峪等地。

亮甲山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

本组以中、厚层豹皮状灰岩为主,下部夹少量砾屑灰岩和钙质页岩。

上部有少量白云质灰岩及含隧石结核、隧石条带灰岩。

产头足动物满洲角石(Manchuroceras)、腹足动物蛇卷螺(Ophileta)及古杯海绵(Archaeoscyphia)与冶里组整合接触。

其分界标志层是亮甲山组底部显现的中厚层豹皮状灰岩。

属浅海相沉积。

2.中奥陶统(

(1)马家沟组(

m)

马家沟组散布同亮甲山组,以亮甲山及北部茶庄北山发育较好、厚度在亮甲山剖面为101m。

本组岩性要紧为暗灰色白云质灰岩夹部份白云岩、含燧石结核豹皮状白云质灰岩。

底部以具微层理、含角砾、燧石结核黄灰色白云质灰岩与亮甲山组分界。

白云岩具“刀砍纹”,有的具砾屑、燧石条带,顶部为含泥质灰岩、风化后呈黄色,俗称黄皮子灰岩,在华北其它地域多存在此层,标志明显。

产头足动物化石:

阿门角石(Armenoceras)、链角石(Ormoceras);腹足动物化石:

马氏螺(Maclurites);三叶虫化石:

古等称虫(Eoisotelus)。

与亮甲山组整合接触。

华北地域在奥陶纪晚期普遍上升为陆地,直到中石炭世才下降同意沉积,因此缺失了上奥陶统、志留系、泥盆系和下石炭统等地层。

(三)上古生界(

Ⅰ石炭系(C)

1.中石炭统(

(1)本溪组(

b)

本溪组在本区东翼区半壁店191高地、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

小王山剖面可作为本区标准剖面。

本组岩性下部为陆相铁质砂岩或褐铁矿、粘土岩,平行不整合于马家沟组之上;上部为细砂岩、粉砂岩再到湖泊、沼泽相粘土岩,夹3~5层海相泥灰岩透镜体,含F层耐火粘土。

本组属海陆交相互沉积。

2.上石炭统(

(1)太原组(

t)

本区在半壁店、小王山一带发育较好。

本组有两个沉积韵律:

下韵律底部青灰色含铁质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风化后成黄褐色,具大型球状风化,向上过渡为青灰色页岩夹泥灰岩透镜体;上韵律底部薄层细粒岩屑砂岩,具小型球状风化,往上为青灰色细粒砂岩夹泥灰岩透镜体及少量煤线。

本组与下伏本溪组整合接触。

本组属海陆交相互沉积。

Ⅱ二叠系(P)

1.下二叠统(

(1)山西组(

s)

本组要紧散布在石门寨西门、小王山、黑山窑等地,以石门寨西门至瓦家山剖面最好,是本区重要的含煤、粘土矿层位。

本组岩性由灰色、灰黑色中细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粉砂岩、炭质页岩及粘土岩组成两个沉积韵律:

下韵律含长石多、含砾,单层厚度大,顶部为粘土矿或煤层;上韵律顶部为B层粘土层位。

本组与下伏太原组整合接触,分层标志是其底部灰色、灰黑色长石岩屑杂砂岩,颜色由灰白色变成黄褐色,层位稳固。

本组属大陆近海沼泽相沉积。

(2)下石盒子组(

x)

本区在黑山窑,石门寨西门,石岭等地较为发育。

本组岩性要紧为灰色中粒长石岩屑杂砂岩细粒岩屑杂砂岩,泥质粉砂岩,粘土质粉砂岩组成三个韵律层。

第一韵律顶部为灰绿色含云母泥质粉砂岩,第二、第三韵律顶部别离是

层粘土,颜色为紫色、紫灰色。

与山西组整合接触,属河流相、湖泊沼泽相沉积。

2.上二叠统(

(1)上石盒子组(

s)

上石盒子组出露局限性较大,以盆地东翼石门寨西门欢喜岭至瓦家山一带较好。

本组岩性为灰白色中厚层含粒粗粒长石净砂岩夹紫色细粒砂岩及粉砂岩。

由1~2个沉积韵律组成。

第一韵律底部是在

层铝土矿之上(另一个韵律的开始)的灰白色中、厚层状含砾粗粒长石砂岩,具大型斜层理,与下石盒子组整合接触。

本组属河流相沉积。

(2)石千峰组(

sh)

本组是本区古生界最高层位,因上覆地层覆盖,出露十分局限,仅黑山窑、欢喜岭一带出露较好。

本组是一套河流相紫色岩石,底部为含砾砂岩和砾岩,往上为细粒砂岩、粉砂岩及部份黄绿色泥岩。

本组与下伏上石盒子组整合接触,属干旱条件下的陆相沉积。

(四)中生界(Mz)

Ⅰ三叠系(T)

1.上三叠统(

(1)黑山窑组(

h)

本组层剖面位于本区西南部的黑山窑后村西侧,岩性以灰白色中、粗粒长石石英杂砂岩、黑色炭质页岩、粉砂岩及煤线为特点。

其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和少量昆虫及双壳类等化石,属湖泊相沉积环境。

本组角度不整合于石千峰组之上,以本组底部的底砾岩同石千峰组分界。

本组常见的植物化石有:

卡勒莱新芦木(Neoclamitescarrerei)、西伯利亚似银杏(cf.Ginkgoitessibiricus)及付兰林舌叶(cf.Glossophyllumflorini)等。

Ⅱ侏罗系(J)

1.下侏罗统(

(1)北票组(

b)

在本区散布面积广,要紧在中部区。

以黑山窑至大岭一带出露较好。

分界标志为北票组的底砾岩,上部以粉砂岩,黑色炭质页岩为主,含煤线,底部具大砾岩,与下段分界明显。

本组属湖泊,河流及沼泽相沉积环境。

2.中侏罗统(

(1)蓝旗组(

l)

本组以一套火山岩系散布在盆地中部老君顶至大洼山一线。

在上庄坨,傍水崖一带出露较好。

与北票组等老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本组岩性要紧为火山熔岩与火山杂屑岩互层。

3.上侏罗统(

(1)孙家梁组(

s)

本组散布局限于实习区东南隅蟠桃峪一带,未见与其他地层的接触关系。

从区域资料上看,本组与蓝旗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是一套灰色酸性、中碱性火山熔岩和火山碎屑岩,包括流纹质、粗面质和粗安质火山熔岩、凝灰岩、火山角砾岩与集块岩。

(五)新生界(Kz)

Ⅰ第四系(Q)

石门寨地域新生界仅有第四系零散散布,且要紧为河流阶地松散堆积物,没有胶结成岩,要紧为河流冲击、洪积物,第二为坡积物、残积物。

四、岩石

一、沉积岩

(1)碳酸盐岩

碳酸盐岩要紧由方解石和白云石两种碳酸矿物组成。

以方解石为主的为石灰岩,以白云石为主的为白云岩。

这是碳酸盐岩的两种最大体的岩石类型。

以方解石为要紧成份的碳酸盐岩。

石灰岩是一种沉积岩。

有时含有白云石、粘土矿物和碎屑矿物,有灰、灰白、灰黑、黄、浅红、褐红等色,硬度一样不大。

石灰岩在实习区北部十分普遍,要紧散布在柳江盆地寒武系、奥陶系地层中。

化学成份要紧为CaCO3,第二为MgCO3、SiO2和Fe2O3。

要紧用途是用于烧制水泥。

另外,用于烧制石灰、建筑石料。

(2)碎屑岩

碎屑岩是指碎屑颗粒通过机械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及成岩作用而形成的岩石。

依照碎屑颗粒的大小分为砾岩、砂岩、粉砂岩和粘土岩。

砾岩是指粒径大于2mm的碎屑岩。

地层中常见的砾岩有两种:

一是底砾岩,位于某个地层组合底部的侵蚀面上,代表长期沉积中断以后,一个新的沉积时期开始的产物,故在不整合面或假整合面上时有所见。

第二种砾岩是层间砾岩,它的产生大多数是由于沉积进程中局部的环境发生转变,比如水流的冲洗、波浪的冲击、临时的干枯、岸坡的滑动、地壳的微弱起落等都可致使层间砾岩的形成。

砂岩的粒度在2~0.1mm内。

砂岩由要紧石英颗粒(沙子)形成,结构稳固,通常呈淡褐色或红色,要紧含硅、钙、粘土和氧化铁。

砂岩按粒度可分为粗砂岩(粒径为2~0.5mm)、中砂岩(粒径为0.5~0.25mm)、和细砂岩(粒径为0.25~0.1mm)。

砂岩是一种沉积岩,是由石粒通过水冲蚀沉淀于河床上,经千百年的堆积变得牢固而成。

后因地球地壳运动,而形成今日的矿山。

砂岩要紧产于柳江向斜翼部的新元古代地层中,实习区要紧见于鸡冠山顶部。

粉砂岩的粒度在0.1~0.01mm范围内,粒度为0.1~0.05mm的称为粗粉砂,粒度为0.05~0.01mm的称为细粉砂。

粉砂岩在各时期地层均有散布,且比较发育,如本溪组的灰色钙质粉砂岩、黑色粉砂岩,太原组的深灰色粉砂岩。

粒度小于0.01mm的碎屑岩为粘土岩。

实习区粘土岩岩石类型多,依照页理的有无,可分为泥岩和页岩两大类。

由粘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割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页岩抗击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页岩不透水,在地下水散布中往往成为隔水层。

二、岩浆岩

岩浆岩是由地壳内部上升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

岩浆要紧来源于地幔上部的软流层,那里温度高达1300℃,压力约数千个大气压,使岩浆具有极大的活动性和能量,按其活动又分为喷出岩和侵入岩。

未达到地表的岩浆冷凝而成的岩石叫侵入岩。

深成侵入岩颗粒较粗。

浅成侵入岩颗粒细小或大小不均。

喷出岩是在岩浆喷出地表的条件下形成,温度低,冷却快,常成玻璃质、半晶质或隐晶质结构,具有气孔、流纹等构造等。

岩浆岩常见的如在地壳中散布很广的中粗粒结构的侵入岩——花岗岩,气孔构造发育,黑色致密的玄武岩,流纹构造显著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等。

(1)深层侵入岩

本区深成侵入岩散布在柳江向斜西侧和东南角。

西侧上平山,杜庄,花场峪属响山岩体边缘相,柳江地质称为温泉堡花岗岩。

东南角蟠桃峪一带属后石湖山岩体的一部份。

响山花岗岩体散布在本区以西的平市庄至响山一带,长轴成NNE向延伸,长达25km,总面积217平方千米,呈岩基状产出。

响山岩体据前人研究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二者为渐变过度关系。

中心相为灰白色中粗粒碱性花岗岩,边缘相为肉红色斑状花岗岩。

后石湖山岩体散布在山海关北4km,呈岩株状侵入于中、晚侏罗中心式火山口中,面积为45平方千米。

后石湖山岩体岩浆分异作用不明显。

仅在岩体南侧显现不足3平方千米之碱性斑状花岗岩。

边缘相结晶粒度略有变细,时而显现斑晶。

并有安山岩捕掳体显现。

为灰白色中——粗粒碱性花岗岩。

后石湖山岩体与本区上侏罗统孙家梁组和区域上与之性质相同的昌黎岩体北东侧与上侏罗统白旗组(

b)呈侵入接触,即可判定两岩体形成时期应在晚侏罗统形成以后。

本区两个岩体属燕山期侵入的。

与区域上的白垩纪岩浆活动三个时期的第二时期相吻合。

属燕山运动第三期侵入的岩体。

(2)浅成侵入岩

本区浅成侵入岩体规模不大。

呈岩床,岩墙产出。

岩性从基性到酸性均有。

现择其要紧岩体描述。

辉绿岩或灰绿玢岩呈岩墙,岩床,岩脉散布在潮水峪,石岭,亮甲山,鸡冠山等地。

侵入于前中生代沉积岩或变质岩中。

①辉绿岩:

呈灰黑色,灰绿色或黑灰色,镜下鉴定为斑状结构或无斑细粒—隐晶结构,基质为细粒或灰绿结构至隐晶结构。

个别具球粒结构。

气孔构造。

②灰绿玢岩:

呈岩墙,岩床或岩脉产出,见于亮甲山,潮水峪等地。

岩石呈灰绿色,斑状结构。

斑晶为辉石,多已绿帘石化或碳酸盐化;基质为隐晶质,镜下鉴定为灰绿结构。

块状构造。

闪长玢岩呈岩株,岩枝,岩脉产出。

如散布在东部落南的老炼垆岩株,浅水—上花野的岩枝,潮水峪,沙河寨,285高地的岩脉或岩株。

①老炼炉闪长玢岩岩株(δu):

该岩株出露面积约3平方千米,侵入于下寒武统——中寒武统地层中。

围岩蚀变不明显。

依据矿物成份,结构,构造可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

两岩相为渐变过度关系。

②潮水峪闪长玢岩岩脉:

潮水峪见有三条闪长玢岩脉沿北西向断裂充填。

岩脉一壁平直,一壁舒缓波状,延伸较远。

沿走向NW290方向侵入于下古生界上寒武统至下奥陶组地层中。

明显晚于辉绿岩或灰绿玢岩形成时期。

正长斑岩—闪长玢岩或正长斑岩—二长斑岩:

该类岩体呈岩株状产出,散布在张岩子村西面,牛鼻子山,蟠桃峪,石门寨,上平山,赵家峪,潮水峪等地。

①牛鼻子山岩体(

):

地表出露东西长1200m,南北宽700m。

呈椭圆状侵入于小刘庄东南寒武系灰岩中。

岩体南侧致密块状隐晶质灰岩受侵入体阻碍表现微弱的绿色蚀变。

岩体北侧与围岩呈断层接触。

岩体可大致划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二者呈渐变关系。

②张岩子村西南岩体(

):

该岩体出露面积仅为1000*500m,呈NNE—NS向延伸。

侵入于上元古界青白口系碎屑岩中。

岩体北部,西部局部与下寒武统府君山组灰岩呈断层接触。

据张岩字实测剖面由北东向南西岩相转变比较明显,故划分为中心相和边缘相。

花岗斑岩本区花岗岩斑岩要紧散布在沙锅店东山,蟠桃峪,揣庄,赵家峪,小王山东等地。

呈岩墙岩株状产出。

在沙锅店,小刘庄两处所见花岗斑岩岩性一致。

风化面红褐色,新鲜面灰黄色,斑状结构。

由肉红色钾长石,石英作斑晶,基质细粒。

(3)喷出岩

散布广,厚度大,大于850m,分两期:

中侏罗统,以安山岩为主,中性喷出岩,呈斑状结构,块状构造。

上侏罗统,以流纹岩为主,酸性喷出岩,斑状结构,有流纹构造,仅局部散布于向斜的北端和东南边缘。

3、变质岩

变质岩由浅到深的构造散布为板状,千枚状,片状,片麻状,块状。

本区的变质方式有接触变质作用,区域变质作用和区域混合岩化作用。

那个地址重点介绍区域性混合岩化作用。

张岩子村出露的花岗片麻岩为混合岩体,是绥中花岗岩的一部份。

此岩石分两期混合岩化,第一期区域性注入式钾质交代,第二期为岩脉体注入式硅质交代。

五、内动力地质作用

(一)地壳运动及地质构造

本区域位于燕山沉降带东段,山海关隆起的东南边缘,又因现代燕山隆起与渤海拗陷的过渡带和燕山山脉由东西转转向北东向的肘状部位,应力比较集中,故新、老构造均比较发育。

据地矿部天津地质矿产研究所资料,本区断裂构造发育,其中以北北东向断裂最为发育,第二为北西向断裂、北东——北东东向断裂和东西向断裂,另外,在山海关之北尚发育有环状断裂。

一、褶皱构造

(1)柳江向斜

图2柳江向斜剖面示用意

柳江向斜是由古老变质岩系发育而来的背斜盆地。

轴向近西北,轴线在黑山窑—傍水崖—老君顶一线。

轴面近直立,略微西倾,由于中生界与古生界角度不整合接触,向斜面有迁移的迹象。

柳江盆地南北延伸的不对称的倒转的背斜,东翼宽度是西翼的5倍以上。

柳江向斜的基底是与青白口系长龙山组不整合的早元古代变质岩系—绥中花岗岩,要紧散布在向斜的北,东及南部边缘。

东翼占据面积专门大,约为整个向斜面积的2/3强。

东翼区的构造特点是岩层产状平缓稳固(产状向西倾角在10度~30度之间)。

次生厚度转变小对煤及耐火粘土的开采制造了有利的条件。

但东翼小岩株。

岩床和岩墙为数很多。

多处侵入相对柔软的煤层。

以致使煤层受变质和扰乱,是开采的一个不利因素。

断层多为北西和北东向。

以正断层为主,多是小断层。

向斜西翼由于西部花岗岩侵入造成挤压,因此西翼地层出露较窄,次生厚度转变大。

西翼取的要紧构造特点是:

岩层近南北走向,岩层产状转变急剧,偏向东,倾角可达70度,乃至直立,倒转。

另一个要紧特点是有几条南北走向高度角的逆断层,自西向东上推,延伸很远。

由于受到强烈的挤压,岩层厚度变薄,乃至缺失,加上断层发育。

因此,该区少有开采价值的沉积矿床。

柳江向斜核部为燕山期,喷发的中性安山岩所占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