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67254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224.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8页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docx

燃气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

永善荣塑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

永善荣塑燃气有限责任公司

预案编号:

YSRS[2016]

版本号:

第一版

发布日期:

2016年3月8日

批准页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69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7号)、《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及其他相关法规的要求,保护企业人身安全,减少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迅速、有效、有序的实施应急救援,特编制《永善荣塑燃气有限责任公司安全生产综合应急预案》,用于规范本单位各类事故的应急救援行动。

《永善荣塑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综合应急预案》于2016年3月8日批准发布,自发布之日起开始实施,各部门均应严格参照执行。

单位主要负责人:

(单位盖章)

2016年3月8日

 

1总则

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规范公司的应急管理工作,增强对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做到科学、快速、有效和安全地处置各类突发生产安全事故,防止事故蔓延和扩大,最大限度地减少企业和人民生命财产损失,维护社会稳定,促进公司安全、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特制订本预案。

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主席令[2014]第13号

2)《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国家主席令[2007]第69号

3)《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国家主席令[2008]第6号

4)《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令第17号

5)《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

6)《城镇燃气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583号

7)《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辩识》GB18218-2009

8)《城镇燃气设计规范》GB50028-2006

9)《城镇燃气技术规范》GB50494-2009

1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办发〔2013〕101号

11)《城镇燃气设施运行、维护和抢修安全技术规程》CJJ51-2006

12)《》国务院493号令

13)《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演练指南》AQ/T9007-2011

14)《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R0004-200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

16)《城镇燃气室内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CJJ94-2009

17)《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33-2005

1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适用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管辖范围内(包括外包工程)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燃气泄漏、火灾、爆炸和中毒窒息等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

应急工作原则

(1)以人为本,减少危害。

履行企业主体责任,保障员工和群众健康、生命财产安全,努力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和危害。

(2)居安思危,预防为主。

重视日常应急管理,对重大隐患进行评估治理,坚持预防与应急相结合,做好应对安全事故的准备工作。

(3)统一领导,分级负责。

在公司统一领导下,在应急领导小组指导下,分级负责的应急管理体制,落实行政领导责任制,履行公司管理、监督、协调、服务职能,发挥应急机构的作用。

(4)协调有序、运转高效。

建立公司与所属车间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应急资源共享,有效处置安全生产事故。

(5)依靠科技、提高素质。

加强应急技术和管理研究,采用先进的应急技术及设施,避免次生、衍生事件发生。

加强对员工、相关方、应急知识宣传和员工技能培训教育,提高自救、互救和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6)归口管理,信息及时。

及时坦诚面向公众、媒体和各利益相关方,提供事故信息,统一归口发布,依靠社会各方资源共同应对。

应急预案体系

永善荣塑燃气有限责任公司的应急预案体系由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各现场处置方案构成,本预案为公司综合应急预案,明确了事前、事发、事中、事后的各个过程中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的职责。

 

2事故风险描述

公司概况

永善荣塑燃气有限责任公司是四川荣塑管业集团下属全资子公司,2011年经批准正式成立,并取得永善县天然气供应的特许经营权。

公司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客户服务部、安全技术部、财务部等三个管理部门,现有员工14人。

现有CNG减压站一座,CNG罐式挂车两台,阀井34座,调压器68台,已建成各类供气管网85公里。

公司主要业务涉及天然气供应、管道建设等。

供气区已覆盖永善县城,年供应天然气超过240万立方米。

2015年永善县极端最高气温为℃,极端最低气温为℃,年降水量为毫米。

永善荣塑燃气储配站处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主导风向为西南风,该站南北西面环山,东面是乡村公路。

见附件8.

危险源及风险分析

2.2.1CNG物理化学性质

危险因素:

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害的因素。

有害因素:

能影响人的身体健康,导致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害的因素。

通常情况下,对两者并不加以区分而统称为危险、有害因素,主要指客观存在的危险、有害物质或能量超过临界值的设备、设施和场所等。

天然气中主要成分为甲烷(含量%),其次为乙烷(含量%)和氮(含量%),其他物质的含量基本都在%以下。

天然气属于重点监管的危化品。

在危险物质特性表主要介绍甲烷和乙烷。

表2-1天然气中危险物质特性表

表2-1-1甲烷

中文名:

天然气(甲烷)

英文名:

Naturalgas(Methane)

分子式:

CH4

分子量:

UN编号:

危险性类别:

第类易燃气体

CAS号:

8006-14-2

性状:

无色压缩或液化气体,无气味

熔点(℃):

-183

溶解性:

水中溶解度:

20℃时100ml

沸点(℃):

-161

相对密度(水=1):

(-164)

饱和蒸汽压(kpa):

(℃)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温度(℃):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最小引燃能量(mJ):

燃烧爆炸危险特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

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

闪点(℃):

-188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爆炸极限(V%):

5%—15%

稳定性:

极易燃

自燃温度(℃):

禁忌物: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和热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接触限值:

2%

对人

体危

人处于甲烷浓度25%-30%的空气中即出现缺氧的一系列临床表现,如头晕、头痛、注意力不集中、气促、无力、共济失调、窒息等;如浓度很高,患者可迅速死亡,皮肤接触液体甲烷时,可造成冻伤。

防护

吸入防护:

应通风。

如浓度高,使用呼吸防护用器。

皮肤防护:

配备隔冷手套。

眼睛防护:

配备安全护目镜。

泄漏

处理

切断气源。

禁止明火、火花和吸烟,现场通风。

贮运

中国危规号:

21007,中国危险性类别:

第类易燃气体,中国危险货物标志:

4.

备注

因天然气中CH4占90%以上,因此主要介绍甲烷的特性。

表2-1-2乙烷

中文名:

乙烷

英文名:

ethane

分子式:

C2H6

分子量:

UN编号:

1035

危险性类别:

第类易燃气体

CAS号:

74-84-0

性状:

无色无臭气体。

用途:

用于制乙烯、氯乙烯、氯甲烷、冷冻剂等。

熔点(℃):

溶解性:

不溶于水,微溶于乙醇、丙酮,溶于苯。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饱和蒸汽压(kpa):

(℃)

相对密度(空气=1):

临界温度(℃):

燃烧热(KJ/mol):

临界压力(MPa):

最小引燃能量(mJ):

燃烧爆炸危险性

燃烧性:

易燃

燃烧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闪点(℃):

<-50

聚合危害:

不聚合

爆炸极限(V%):

3%—16%

稳定性:

稳定

自燃温度(℃):

禁忌物:

强氧化剂、卤素

危险特性: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和热源有燃烧爆炸的危险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

灭火方法:

切断气源。

若不能立即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正在燃烧的气体。

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话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

雾状水、泡沫、二氧化碳、干粉。

毒性

接触限值:

对人体危

高浓度时,有单纯性窒息作用。

空气中浓度大于6%时,出现眩晕、轻度恶心、麻醉症状;达40%以上时,可引起痉挛,甚至窒息死亡。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

戴一般作业防护手套。

其他: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气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如有可能,将漏出气用排风机送至空旷地方或装设适当喷头烧掉。

也可以将漏气的容器移至空旷处,注意通风。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易燃压缩气体。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

仓间温度不宜超过30℃。

远离火种、热源。

防止阳光直射。

应与氧气、压缩空气、卤素(氟、氯、溴)、氧化剂等分开存放。

切忌混储混运。

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罐储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

露天贮罐夏季要有降温措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验收时要注意品名,主要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2.2.2重大危险源确定

长期或临时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均为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的辨识依据是物质的危险特性及数量。

重大危险源分为生产厂所重大危险源和贮存区重大危险源两种。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超过危险物质规定的临界量,即确定为重大危险源。

单元内存在危险物质的数量根据处理物质种类的多少区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单一品种,则该物质的数量即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总和,等等于或超过相应的临界量,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

(2)单元内存在的危险物质为多种时,则按下式计算,若满足下面公式,则定义为重大危险源:

q1/Q1+q2/Q2+q3/Q3……qn/Qn≥1

式中:

q1,q2,qn---每种危险物质实际存储量,t。

Q1,Q2,Qn---与各危险物质对应的生产场所或储存区的临界量,t。

根据《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的规定,天然气的临界量见下表。

表2-2危险物质的临界量表

序号

物质名称

临界量(t)

生产场所

储存区

1

天然气

1

50

该站设计存储量为6000m3/d,天然气储存量为吨,未超过临界量(50吨),所以荣塑燃气储配站未构成重大危险源。

2.2.3危险目标的确定

我公司生产经营范围中无重大危险源,在生产过程中主要危险:

1)CNG减压站设施;

2)户外燃气管道;

3)客户燃气设施;

4)自然灾害。

2.2.4事故风险描述

2.2.4.1燃气附属设施风险

序号

事故类别

事故风险

危害程度

防范措施

1

户外燃气管道泄漏、火灾、爆炸

管道锈蚀、金属材料内部缺陷、地基塌陷、人为外力损伤等,可导致燃气泄漏。

一旦泄漏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等引起燃烧、爆炸。

主要对管道周边公共建筑、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人员及财产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

1.预防泄漏;

2.严禁烟火;

3.定期巡检,强化维护保养;

4.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公司规章制度。

2

户内燃气设施泄漏、火灾、爆炸

因燃气设施、管道锈蚀或客户私自改装燃气设备、使用不当等引起泄漏。

一旦泄漏的燃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等引起燃烧、爆炸。

主要对管道及设施周边工矿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人员及财产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财物失。

1.预防泄漏

2.严禁烟火

3.加强安全检查;

4.设施维护保养到位;、

5.遵守安全操作规程及公司规章制度。

6.加强安全用气知识宣传。

3

自然灾害使燃气设施裸露、悬空、泄漏、火灾、

爆炸

天然气管道多、设施数量多、区域分布广,对自然灾害的防范能力有限。

因此严重自然灾害极有可能造成天然气管道、设施泄露或因此产生燃烧爆炸。

主要对管道及设施周边工矿企、(事)业单位,居民社区人员及财产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财物失。

1.及时收听当地气象台的灾难性天气预报;

2.加强对危岩、滑坡地段和江、河、溪边埋地天然气管段和供气设备进行巡查;

3.定期巡检,强化维护保养。

2.2.4.2储配站设施及人员操作

序号

事故类别

事故风险

危害程度

防范措施

1

火灾危害因素

天然气最主要的危险源就是火灾爆炸。

引起火灾的原因有三大要素;一是可燃物的泄漏,二是点火源,三是空气(氧气)。

站区内形成点火源的原因主要有

1.操作人员吸烟等人为携带的明火等;

2.非防爆灯具、开关、电器、线缆等产生的电火花;

3.检修、维修时使用电焊、气割焊等明火设备的作业产生的明火火星

4.可燃气体在管道中流动产生的静电,操作人员穿容易产生静电的化纤衣物也会导致静电危害;

5.未装阻火器的机动车辆;

6.使用易产生火花的金属工具敲打或操作人员带铁钉的鞋子等会产生火花;

7雷电;8大功率电磁波发射器(如手机、通信信号转送塔等)

主要对管道周边公共建筑、企、(事)业单位及本单位,居民社区人员及财产造成影响,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或财物损失。

1.预防泄漏;

2.严禁烟火;

3.严禁穿化纤衣物;

4.严禁穿钉鞋进站;

5.站内禁止拨打电话

2

中毒窒息危害

1.如果上游天然气净化不良导致硫化氢含量过高,硫化氢属于高度毒性的物质,会对人体产生明显的毒害作用,甚至引起急性中毒;

2.当天然气大量泄漏到空气中或封闭的室内空间并达到一定浓度时,会使空气中的含氧量减少,严重时会使人窒息死亡,当空气中的甲烷浓度达到25%~30%时会使人出现窒息表现;

3.天然气在燃烧时会需要大量的氧气,也会产生窒息危害。

燃烧不完全,而产生有毒的一氧化碳,也会使人中毒。

主要对管道及设施周边工矿企、(事)业单位,本单位,居民社区人员中毒而窒息死亡。

1.预防泄漏;

2.上游企业脱出天然气中硫化氢;

3.公司准备好防毒面具和空气呼吸器。

3

车辆伤害

输配站输出的压缩天然气需要使用CNG撬车;站内设备或CNG撬车损坏产生天然气大量泄漏等。

运输。

此车一般体积大、惯性大、刹车距离长、回转半径大。

CNG减压站内停靠车辆较多,因此在运行时存在车辆伤害。

主要表现是车辆撞击建筑物、车辆碾压设施、翻车、冲出围栏或冲入绿化带,拖挂车辆脱钩等。

直接后果是车辆损坏甚至报废。

CNG撬车司机认真开车

4

供配电系统危害

1火灾也是电器系统常见的危害因素之一;

2用电设备在启闭过程中电流冲击将产生电火花;

3变配电室中若进入老鼠、蛇等小动物,可能咬断电缆、从而造成短路或者短路,造成停电,从而引发事故。

触电死亡

1.每月认真检查配电系统线路,及时消除隐患;

2.断电作业,操作时带好绝缘手套;

3.两人以上且持专业电工证人员共同作业。

5

腐蚀危害

1腐蚀危害因素可分为两方面的因素,第一是系统介质形成的内腐蚀;第二是土壤、地下水、生物等外界腐蚀因素形成的外腐蚀。

管道和设备被腐蚀后将会造成天然气的泄漏,从而引发事故。

2上游来气的质量决定了内腐蚀的程度,其腐蚀性主要决定于所含的杂质,如硫化氢、二氧化碳和水等。

气瓶和撬装设施被腐蚀

1.要求上游公司脱出硫化氢和二氧化碳至合格;

2.做好撬装内设备和管道的外防腐工作。

6

爆炸危害

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因超压或壁厚减薄强度降低

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爆炸,进而导致严重泄漏和社会恐慌

按照压力管道和压力容器定期检验规程进行检测。

7

人员操作

失误

1加气过程操作人员操作失误会导致天然气泄漏,如在加气软管未连接好就启动加气设备;

撬车仍然通过加气软管与加气柱连接时,撬车司机误启动车辆导致拉断加气管线,引起泄漏;

3.加气装置区排污罐在排污时,操作人员关闭不及时,容易导致高压天然气泄漏;

4检修时设备或管道内天然气未卸尽或未放空就拆卸或带压紧固。

引发大量泄漏,进而导致周边工矿企、(事)业单位,本单位,居民社区人员中毒而窒息死亡。

按照CNG瓶车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操作。

8

机械伤害

1.操作人员不小心碰到正在运行的机械设备的运动部件上;

2.机械设备运动部件未装防护罩;

3.机械设备发生故障致使运动部件脱落飞出;

4.衣服、头发、裤脚卷入转动的机械中。

造成人员身体伤害

人员操作时做好防护措施同时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9

雷电伤害

1.爆炸和火灾,直击雷放电、二次放电、球雷侵入、雷电流转化的高温等均可能引起爆炸和火灾

2.电击、直击雷放电、二次放电、球雷打击、跨步电压以及绝缘击穿均可能使人遭到电击

毁坏设备和设施,冲击电压可击穿电气设备的绝缘、其效应可造成设备线缆散架、设施毁坏等。

电力设备、电力线路以及电气仪表早雷击损坏均可导致停电

避雷设施定期检测,保证避雷设施完好和可靠。

10

地质灾害

1在高强度的降水作用下,地下水位迅速上涨,排水系统不堪重负,甚至出现倒灌,不能及时排除积水,就会造成洪涝灾害。

2挡土墙塌方。

1在洪水浸泡下,设备会在水中加快腐蚀、电气系统会在水中浸泡而漏电、短路引发触电、烧毁事故等。

2塌方引起设施和设备损坏

1检查场站排水系统,确保其排水性能完好;2加固挡土墙,避免塌方。

11

静电伤害

1燃气在设备和管道中高速流动,自然会因摩擦产生静电。

2穿钉鞋、身着化纤及丝绸服装极容易产生静电。

3储罐出气过程中。

由于压差的作用,燃气以较快的速度出罐,在出口处会发生喷射、喷溅现象,容易在内壁和气体中形成静电。

1引起爆炸或火灾;2造成静电点击;3静电妨碍生产。

1设备设施安装静电中和器;2降低管道内气体流速;3人员进入工艺区前触摸静电释放仪,不穿钉鞋和化纤衣物,穿防静电鞋和防静电工作服。

3应急抢险指挥机构

应急指挥架构

总指挥长:

程新诗

副总指挥长:

周忠成

 

(副)总指挥部职责

1)组织指挥公司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切断事故链,迅速消除紧急事件的危害和危险源,划定危害区域,维持秩序;

2)指导和督促各应急小组人员合理分工开展工作,现场协调应急行动,制定应急事故处置方案和具体措施,并组织实施;

3)组织营救和救治受伤人员,转移、撤离、疏散容易受到紧急事件危害的人员和重要财产,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降低损失;

4)对紧急事件可能造成的损害,决定封闭、隔离或限制使用有关场所;

5)调集应急处置所需资金、人力、物力、技术装备等资源;

6)掌握事态发展,及时向当地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报告,提出请求;

7)负责紧急事件善后处置、事故调查和总结评估,完备应急抢险相关资料等工作。

8)总指挥不能履行其职责,副总指挥代为指挥。

应急救援小组职责

应急救援组成员:

吴廷江、柯贤高、李吉祥、万朝学、黄中伦。

1)负责对事故现场的控制,组织开展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服从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长的工作。

2)识别危险物质及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对事故现场进行分析,执行有效的应急操作,控制二次事故发生。

3)负责事故现场的安全警戒和人员疏散工作。

4)适时向应急救援办公室报告应急抢险救援的情况。

5)负责事故后的现场清理工作,参与事故调查。

后勤保障组职责

由客户服务部主管(李荔),财务管理部主管(陈素英)、出纳(孙昌美)组成。

1)在事故应急救援期间,接受应急指挥的调遣,协助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长的工作。

2)负责处理发生事故时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交通控制和人员、物资运输、信息发布等其他应急救援工作。

3)负责伤员的救护、运输以及现场应急救援人员的个人防护用品的发放。

4)负责向事故现场指挥组提供交通、物质、工具等方面支持,保障救援经费。

技术支持组职责

安全技术部工程师(肖友根)和安全技术员(段玉龙)组成。

1)在事故应急救援期间,接受应急救援指挥中心调遣,提供人员、技术力量协助应急救援指挥中心指挥长的工作。

2)负责协助发生事故时的安全警戒、人员疏散、交通控制和人员、物资运输。

3)负责协助检查现场环境,调查事故原因。

4)负责向事故现场指挥组提供安全、技术、资料等方面支持,保障应急救援工作的顺利开展。

4预警及信息报告

预警行动

4.1.1预警条件

通过在岗人员巡线检查、仪器检查检测、领导定期检查等实时监控方式发现以下情形时,在岗及现场人员、事发地最近人员和目击者根据预测的危害程度、紧急程度和发展态势发布预警信息:

1)突发燃气泄漏、火灾、爆炸事故;

2)第三方违章野蛮施工,危及我公司燃气管道设施安全运行;

3)雷击、暴雨、洪水、滑坡、地震等气象灾害,可能造成燃气管道、设施设备严重损坏;

4)燃气调压设备运行出现异常、异响等;

5)政府有关部门发布的暴雨、高温、恐怖袭击、地质灾害等预警信息。

4.1.2预警程序

1)采用固定电话、手机等有效通讯方式于2分钟内向公司安全技术部(077)报告事故险情;

2)安全技术部主管向应急救援总指挥、副总指挥报告险情,各有关部门应立即处于紧急状态,根据事故级别,按处置方案有条不紊的展开处理和控制事故。

4.1.3预警方法

预警发布可通过电话、对讲机或扩音器等形式发布,也可通过逐级下达,通过现场喊话等方式均可。

4.1.4预警级别

按照事故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波及范围、影响力大小、人员及财产损失等情况,将安全生产事故由高到低划分为以下四级。

4-1事故分级表

类型

级别

重伤

(人)

死亡

(人)

财产损失

(万元)

停气

(小时)

居民停气

(户)

特大事故(1级)

≥100

≥30

≥1亿元

≥24

≥1万

重大事故(2级)

50≤X<100

10≤X<30

5千万≤X<1亿元

≥24

1万≤X<万

较大事故(3级)

10≤X<50

3≤X<10

1000万≤X<5000万

≥24

万≤X<万

一般事故(4级)

<10

<3

<1000万

<24

<万

4.1.5信息发布

根据事故现场实际情况和岗位现场人员提供的信息,公司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进行汇总分析后报送县政府,然后由政府统一发布。

信息报告

4.2.1信息接受

永善荣塑燃气有限责任公司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

077。

事故发生后,第一发现人应以最快的时间向安全技术部报告,接到险情信息报告后,根据应急响应程序的规定,向公司应急抢险指挥部指挥长报告,按照指挥长指令启动事故应急预案,立即通知各应急小组开展工作,迅速赶赴现场,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险,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2.2信息上报

事故发生后,总指挥接应当在半小时内向县安全生产监督局和消防等相关职能部门报告。

情况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