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doc.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2685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5.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课题研究doc.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题研究doc.docx

《课题研究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题研究doc.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课题研究doc.docx

课题研究doc

一、课题的提出

现状分析:

数与计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最多的数学知识,它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内容之一,培养小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显得尤其重要。

传统的小学计算教学常常通过机械重复、大量的题目训练来达到目的,只重视计算的结果,不重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和计算方法的概括。

新课改以来,在计算教学中一些教师过分强调计算方法的多样化,老师仍然不喜欢上计算教学,在公开课的教学中,很少看见计算教学的身影;学生也不喜欢上有关计算教学的课,对他们来说,计算往往就是做不完的习题,以至于到最后,计算教学就沦为“题海战术”。

新课程的改革,删除了一些比较繁琐的计算题,计算难度大大下降,然而学生计算的错误,却是小学教学中仍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

从小学阶段各年级考试试卷来看,有关计算的内容所占的比例很大(约80%),而学生计算的错误率却非常高,约占分值的10%至15%之间。

可见学生的计算能力普遍较低,无疑给学生的学习发展造成了巨大的障碍。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

在平常教学中,学生的计算错误屡见不鲜,也不是只在差生中出现。

导致计算错误原因究竟是什么?

其中的原因我想应是多方面的,错综复杂的。

经过分析找到以下存在问题:

学生在计算中常常出错的原因不仅仅是马虎粗心,而且还有其逻辑思维能力与计算知识﹑方法﹑技能的掌握和学习习惯等方面的因素。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使学生乐学、教师乐教,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课题界说

1、课题名称:

“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2、意义释要:

该课题着眼于学生的发展,以优化计算方法为手段,以提高计算能力为目标,探讨适合我校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方法,着重于培养小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研究。

进行课题研究时,重在课堂实践。

要求实验教师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规律,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计算的兴趣,要在具体情境中进行计算,教给学生计算的方法,注重算法多样化和优化。

培养学生计算能力。

3、实践价值:

该课题前瞻性很强,立足于学生实际,着眼于发展,注重研究提高农村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对后继教学具有指导意义。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目标

1、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和计算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

2、探索出适合农村小学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

3、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

(二)研究意义

从理性的角度分析,计算能力是小学生必须形成的基本技能,它是学生今后学习数学乃至其他相关学科的基础,也是一个人必备的数学素养之一,所以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

计算教学贯穿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全过程,是我国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

通过计算教学,不仅可以使小学生在理解四则运算意义的基础上,掌握四则计算的法则和方法,了解四则计算的定律、性质,学会简便计算;同时,也可以通过计算教学发展学生的智力、训练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此外,通过计算教学还可以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一丝不苟的作风、严肃认真的态度,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克服困难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对此我们想通过此课题的实践研究,克服计算教学的一些弊端,使我们的计算教学充满活力与生机,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让学生喜欢上计算课,做计算题。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应意识到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比单纯追求计算技巧和计算速度更有价值。

问题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计算问题是在现实生活中产生的,有着丰富的现实背景。

教师要立足现实基础把文本中静态呈现、枯燥无味的计算题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生动地揭示出相应的计算问题,并对计算的事实采取多元的呈现方式,使学生产生计算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让学生在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自我构建知识。

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心理学认为,计算是一种智力操作技能,而知识转化为技能是需要过程的,计算技能的形成具有自身独特的规律。

学生计算技能的形成一般要经历四个阶段:

认知阶段、分解阶段、组合阶段、自动化阶段。

认知阶段主要让学生理解算理、明确方法,也常常是我们课堂上的“重头戏”,也是比较容易做到的。

而后三个阶段常常被我们忽视。

一般来说,复杂的计算技能总可以分解为单一的技能,对分解的单一技能进行训练并逐渐组合,才能形成复合性技能,再通过综合训练就可以达到自动化阶段。

因此在学生初步理解算理,明确算法之后,正是计算技能形成的关键阶段,应该根据计算技能形成的规律,及时组织练习。

教师要针对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深化对算理的理解,在练习中逐步获得简捷的算法

《数学课程标准》要求:

计算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数感,增进对运算意义的理解。

当运算意义以生活场景为背景时,可以化“抽象”为“直观”,大大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到自然、亲切、易懂,有利于学生主动地去理解和建构知识。

现实生活既是计算教学的源头,更是计算教学的归宿。

教师应努力为学生提供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以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的机会,从而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计算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内容

围绕课题研究的重点,我们将研究内容分为4大块:

1、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养成的研究。

我们将研究如何在课堂教学、学生练习、学校活动中促进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养成。

2、如何利用课堂教学提高计算能力的研究。

我们将研究在计算教学的课堂中展开,运用怎样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让学生真正喜爱计算、理解计算。

3、实现算法多样化与优化的研究。

我们将研究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把握算法多样化的本质,处理好算法多样化与算法优化的关系,追求算法的合理与灵活。

4、进行口算和估算教学的研究。

我们将进行研究计算前估算和计算后估算谁更有价值

六、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

(一)研究对象:

李埝中心小学中高年级的部分学生。

(二)研究方法

1、对比法验法:

在日常教学中开展课题研究,有目的有计划的将实验班学生和对比班学生在计算方法、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方面进行比较,不断改进计算教学方法,探索出一种有效的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教学策略探索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有效的教学策略。

2、经验总结法:

断学习国内外各种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总结经验,大胆尝试,探究计算课教学方法。

3、行动研究法:

针对本校、本班学生计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采取行动探索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

4、个案分析、对比法:

七、研究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0年2月)

1、成立课题组,落实课题组成员,制订研究方案。

2、组织理论学习,明确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

3、选择实验小组,了解学生实际,并与对比小组进行比较分析。

(二)、实施阶段:

(2010年2月~2010年8月)

1、按方案制订每学期实验计划,开展研究。

2、定期进行研讨活动,定期进行阶段性小结。

3、阶段总结形成研究报告,规划下阶段研究要点,继续深入开展实验。

八、研究成效

(一)研究成果

1、挖掘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资源,开发教学资源,形成了如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

在教学科研的过程中,结合学生和本地实际,对新老教材中的计算内容进行挖掘、改组、增删,形成了一定模式。

贴近生活实际,突出了数学教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让学生爱学、乐学,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积极开展提高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计算能力教学策略研究的教学的设计,形成了系列的教师特色教案,教师教学反思,数学拓展练习设计,使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焕发了生机。

3、课题研究改变了教师的教学理念,促成了教师教学方法的转变,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

(二):

我们的认识。

小学数学计算教学的内容:

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培养计算能力。

计算能力是通过口算、笔算等多种形式的训练加以培养的。

培养学生的口算能力很重要。

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表现在计算正确、迅速上,而且表现在计算方法的合理、灵活上。

因此,加强口算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同时对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也有一定的益处。

(三)整数四则运算的教学要点。

1、表内乘除法的教学要点。

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2——9乘法口诀和用口诀求商。

通过教学要使学生知道乘法口诀的来源和乘、除法的关系,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记乘法口诀,能够熟练的用口诀求积、求商。

表内乘、除法是学习乘、除法运算的基础,也是小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功之一,必须使学生牢固掌握。

2、多位数四则运算的教学要点。

多位数四则运算的教学主要是笔算教学。

笔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

要使学生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法则,通过练习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3、小数四则运算的教学要点。

教学这部分内容,主要使学生能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四则运算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商的近似值;会进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以三步为主)。

4、分数四则运算的教学要点。

教学这部分内容,要使学生理解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运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运算;会口算简单的分数四则运算,会进行分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四)、研究结论

1、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与途径:

(1)、创设情境为例题呈现提供一定的现实背景。

好的情景可以营造师生沟通的氛围,揭示数学的原型,引发问题意识,激活学生探究的情感,暴露新旧知识的冲突,提供智力背景

(2)、计算教学要加强口算与估算。

(3)、计算教学要努力寻求算理与算法的平衡。

达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4)、在计算教学中,计算方法要适时优化

(5)、计算教学仍然需要技能训练

2、提高了教师的研究水平和教学能力。

 

一、研究的背景

计算不仅在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运用十分广泛;在小学计算教学中更是占有很大的比例,贯穿于数学教学的全过程。

《新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提出了比较明确的要求,指出:

要“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整数、小数、分数的四则计算,对于其中一些基本的计算,要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并逐步做到计算方法合理、灵活”。

但在现实教学中,计算教学存在着明显的不足,比如:

学生普遍存在轻视计算的态度;缺乏精益求精的计算态度和精神;计算速度慢,准确率低;教师教计算课效率低下,没有有效的方法,等等。

基于以上原因,我们提出了进行《提高小学生计算能力的实验与研究》,在五年级,进行了该课题的实验与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一)提高教师对计算重要性的认识。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四)探寻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方法对策。

三、研究的内容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如何提高学生的计算速度。

(二)如何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三)计算简便方法的研究。

(四)学生良好习惯培养的研究。

四、研究的方法与过程

为了叙述方便,从“计算能力”和“意志习惯”两个方面来谈。

(一)计算能力方面

计算能力是一项基本的数学能力。

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速度和正确率,不仅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而且是一个长期复杂的过程,需要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技能训练、习惯培养等方面进行长期的持之以恒的训练。

1、加强基础性训练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指出: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要重视基本的口算训练,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运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口算能力强,才能加快笔算速度,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因此,我们首先加强学生的口算能力训练,循序渐进,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具体做法是:

学生每人先准备一个口算本。

课上,教师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时间,每天拿出5分钟进行口算训练。

训练时,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变换形式多种练。

如学生方面:

自算,自己找口算题,在规定的时间内,看能算对几题;互算,同学互相出题算,或一个同学出几个同学算,比比,看看,来提高口算能力;反复算,通过反复的练习,来提高口算能力。

教师方面如:

视算训练、听算训练、抢答口算、口算游戏(找朋友、开火车夺红旗等)“对抗赛”、“接力赛”等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口算训练,让全班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参与,使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练习的机会,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收到了较好的训练效果。

课后,每天让学生同学之间或由家长给学生出20道口算题进行练习。

一般持续2~3个月,学生计算的速度和正确率不高的问题就能基本解决,也为今后学习较复杂的运算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2、实行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

研究中我们发现:

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又最容易出差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与难点。

通过分析归纳,我们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归纳成三种情况,在平日的教学中,有针对性地把分数运算的口算训练,放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三种情况上。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的倍数的。

如“1/12+1/3”,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

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即可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

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

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

如2/7+3/13,口算过程是:

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6(2×13)+21(7×3)=47,结果是47/9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

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

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

通过针对性的训练,学生计算的速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3、强化记忆性训练

   在四则运算中,如果学生能熟记一些常用数据,则能较好地掌握计算的技能技巧,有助于学生计算能力达到“正确、迅速、合理、灵活”的要求。

如:

①熟记和、积为整十、整百和整千的特殊数据;如0.25+0.75=1、0.9+0.1=1、0.5×2=1、25×4=100、125×8=1000;

②1——20的平方数

  ③常用的分数、小数、百分数的互化;如:

1/2=0.5=50%、1/4=0.25=25%、3/4=0.75=75%、1/5=0.2=20%、2/5=0.4=40%、3/5=0.6=60%、4/5=0.8=80%、1/8=0.125=12.5%、3/8=0.375=37.5%、5/8=0.625=62.5%;

④1π——5π;π=3.14、2π=6.28、3π=9.42、4π=12.56、5π=15.7

⑤理解和掌握有关0和1的计算特征;如:

知道“0乘以任何不等于0的数都得0”这个规律,学生在做如2/5×0、0×1/2时,可以直接写出结果。

 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管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转化为能力,从而提高计算的速度,在计算时产生高的效率,大大提高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4、进行规律性训练

有些计算题具有明显的数字特征,这些特征便于学生采取简便的计算。

在平日的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对运算定律熟练掌握。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定律”: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

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式多,有正用与反用两方面的内容。

在有的整数与整数相乘时,学生往往忽略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使计算复杂化。

如46×102,可以让学生这样做:

46×(100+2)=46×100+46×2=4600+92=4692。

用了乘法分配律,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

此外还有减法运算性质和商不变性质的运用等。

学生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计算,可以很好地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通过一定数量的简算练习,不但提高了学生计算的技巧和快捷性,而且还给学生带来了快乐的享受,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5、加强估算训练

在教学中,我们还注意加强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

加强估算,能促进学生数感的发展,在计算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实践证明,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指导学生养成“估算——计算——审查”的习惯,有助于学生适时找出自己在解题中的偏差,重新思考和演算,从而预防和减少差错的产生,提高计算能力。

例如,在计算39×486时,可以让学生大致说说积大概是多少,从而知道,积的位数,不至于出现较大的错误;在简算3.74×9.8=?

时,学生经常出现3.74×9.8=3.74×(9.8+0.2)的错误,在教学时引导学生先估算,3.74×9.8两个因数分别是两位、一位小数,则积一定是3位小数,末位4×8=32,则积的末尾一定是2,可见,结果肯定是错的,再分析原因,问题就解决了;估算不仅可以应用于计算,还可以应用于应用题解答中。

比如求平均数的问题,可以先估计所求的平均数在哪个范围内,如:

向阳敬老院有老爷爷11人,平均年龄80.5岁,有老奶奶12人,平均年龄73.6岁,求全院老人的平均年龄。

在计算之前,先让学生估计平均年龄大约多少岁(在73.6岁---80.5岁之间),有了这个结果,学生就不会出现(80.5+73.6)÷(11+12)这样的错误了。

通过估算,可以避免学生在计算中点错小数点或背错口诀的错误,从而提高了学生计算的准确率。

6、采取综合性训练

练习中、考试中和生活中单一的计算形式是比较少见的,所以,训练中应当进行综合性训练。

我们常采取的训练方式有:

   

(1)以上几种情况综合出现的训练。

   

(2)整数、小数、分数综合出现的训练。

   (3)四则混合运算中运算顺序的综合训练。

   综合性训练有利于判断能力、反应速度的提高和口算方法的巩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不畏困难的优秀品质及踏实求真的科学态度。

当然,以上这些情况,要使学生熟练掌握,老师首先要娴熟运用自如,指导时才能得心应手,提高效果。

同时训练应持之以恒,三天打渔两天晒网,难以收到预期效果。

(二)意志习惯方面

1、培养计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计算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一方面,采用多种训练手段,像口算、笔算和利用计算工具进行计算,并掌握一定的计算方法,达到了算得准、算得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计算训练中,讲究训练形式的多样化。

如:

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训练;用卡片、小黑板视算,听算;限时口算,自编计算题等。

通过这些练习,有意识的让他们比谁的正确率高、比谁的速度快。

学生你追我赶,劲头十足,增强了竞赛意识,对计算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培养良好的习惯。

 良好的计算习惯是计算得以正确、迅速进行的有效保证。

许多小学生计算法则都能理解和掌握,但常常会发生错误,主要是缺乏严格的训练,没有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所以在计算教学中,我们注重了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包括:

(1)认真看数的习惯。

做题时,让学生认真看清数字,特别是0、8、6这几个数字,学生最容易看错。

另外,对于一步计算的算式,要求学生看一眼就能记住,不能看一个数写一个数,集中精力,养成认真看数的习惯。

(2)认真书写的习惯。

书写认真,可减少因书写不规范而产生的错觉错误,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所以,无论是课堂练习,还是家庭作业,我们都要求学生书写规范,特别是0和8、0和6的收笔,让学生不能草率;长期训练,养成学生认真书写的习惯。

(3)认真审题的习惯。

小学生由于观察不仔细,感知产生错觉,表象模糊,会遗漏细节,会出现各种错误。

因此,不仅应用题教学中,要注意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计算教学中也要注意培养。

例如,让学生看清运算符号,弄懂运算顺序;这些都可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4)仔细计算的习惯。

学生计算的正确率不高,许多时候不是由于不会计算,而是由于计算不仔细,例如:

忘记进位、退位,漏写、漏抄、抄错或将运算看错等等。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训练学生做到;一看(看清楚数字和运算符号,明确运算顺序)、二想(想算特点,可否利用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进行简便运算)、三算(应用法则计算时要边算边检查),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5)算后演算的习惯。

每次计算结束后,让在学生确定所列算式和运算符号无错误的情况下,再对计算结果进行重新演算和验证,既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又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3、培养顽强的意志。

单纯的计算是枯燥的,长期没有趣味的计算训练更是难以坚持。

所以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对计算教学来说很重要。

我们的做法是:

(1)每天坚持。

每天晚上坚持练5分钟口算。

计算教学中,口算是笔算的基础,我们根据每天的教学内容适时适量地进行一些口算训练。

在我们班,每天进行20题口算训练,已成为学生的习惯。

(2)感受兴趣。

单纯的做计算题,学生容易感到枯燥、乏味,为了培养学生计算的兴趣,在平日练习中,我们经常进行计算题竞赛,有时还穿插一些学生常错、易混淆的练习题进行听算和看算训练。

这种紧张有序的训练,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计算兴趣。

(3)体验成功。

为了让学生感受计算的快乐,对每次计算题练习、竞赛全对的同学,除了口头表扬外,还给长期不出现错误的学生家长发喜报、评选数学小标兵等。

多种形式的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

(4)掌握方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日积月累,持之一恒的计算训练,学生不仅计算速度和正确率有了显而易见的提高,而且在计算中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技巧和方法,学会了发现和总结规律。

通过长期的坚持训练,既培养了学生耐心细致、持之以恒的意志品质,又培养了学生善于探索和总结的科学精神,提高了学生的计算能力。

五、课题研究的成果

通过两年对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循环研究和实践,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还从计算能力和习惯意志两个方面来谈。

(一)       计算能力方面

1、速度。

以口算为例。

口算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学生口算能力的高低,主要表现在正确率与运算速度上。

口算时又快又对的学生,能迅速地再现计算时所需的基本知识,且其知识已经条理化,并善于缩短运算的环节和推理过程,合理选择口算方法,简捷地得到结果。

通过2年的实验,学生基本上掌握了口算的技巧,口算速度较实验前有了明显的提高。

实验前,多数学生5分钟最多能做20——30道简单口算题,有的学困生只能做10道左右。

通过2——3个月的口算训练,多数学生能在5分钟内做完50道复杂口算题,学困生能基本上完成40道左右,经过一个学期不间断的口算练习,学生的口算速度有了飞速的发展,全班学生都能在5分钟时间内,轻松完成50道各种类型的口算题。

2、正确率。

在口算速度加快和掌握大量简便方法的前提下,学生计算的优秀率、

良好率和及了格率也随之有很大的提高。

实验前,我们为了掌握资料,了解学生计算能力提高的状况,新学期开学初,我们和某校五年级进行一次联谊活动,用同一份试题,对我校和某校五年级的学生进行了计算题测试。

以五年一班为例(61人)。

测试结果如下:

优秀率(85颗星以上)87.7%,良好率(75颗星以上)89.9%,达标率(60颗星以上)96.2%;兄弟校结果如下:

优秀率85.7%,良好率88.9%,达标率90.2%;经过一个学期的计算训练,我们又用同一份试题对学生进行了测试,结果是:

我校优秀率98.4%,良好率100%,及格率100%;兄弟校:

优秀率89.1%,良好率90.1%,达标率92.9%。

从两次测试的结果可以看出,我校经过实验训练的学生的计算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也说明了我们的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3、方法。

通过对学生进行基础性、针对性、记忆型和综合性的计算训练,学

生掌握了解答各类计算题的解题技巧和一些简便运算的方法,并能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有效改善了以往学生计算中的“准确率不高”、“速度太慢”和“粗心厌烦”等现象,提高了做题的正确率和速度。

(二)习惯意志方面

1、学生的计算兴趣大大增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职业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