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273910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12.4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docx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与简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图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乙醚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3.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这是液化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4.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一定是晶体

C..甲物质在0﹣6min内一定是固态D.乙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第6题图

第5题图

第4题图

5.炎热的夏季,在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纸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如图的甲、乙两幅图描绘冰棒周围冒“白气”的情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凝华现象

B.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升华现象

D.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7.一支最大测量值为42℃的体温计示数为39℃,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最终体温计的示数是(  )

A.36℃B.38℃C.39℃D.42℃

8.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做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沸点B.熔点C.温度D.凝固点

9.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5℃B.75℃C.50℃D.80℃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空1分,共28分)

11.填写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

(1)烧饭时,锅盖内会有许多小水滴,这是  现象;

(2)雪花落入手掌后很快变成小水珠,这是  现象;

(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  现象;

(4)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这是  现象;

(5)夏天,湿衣服晒在外面很快就干了,这是  现象。

12.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后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这是因为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13.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  ℃。

第15题图

第14题图

第13题图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这个温度计是根  的性质制成的。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填“左”或“右”)移动。

15.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

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填“能”或“不能”)沸腾。

另外,B杯中的水  (能/不能)沸腾,理由是  。

16.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此过程  (吸热/放热);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经过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产生的。

第17题图

第16题图

17.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观﹣﹣穿洞云,这些穿洞云上的圆洞是飞机穿过高空云层时形成的。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某些特定高度的高空云层中包含了冰晶体和低于摄氏0度却仍处于液态的过冷水滴,飞机穿过这样的云层时会使过冷水滴迅速  冷却成雪花,在此过程中需要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18.雾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  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  。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9.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水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0.“赏中华诗词、寻文华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华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其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要  (选填“吸收”、“放出”)热量。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每空2分,共36分)

2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  (选填“变大”或“变小”)。

(3)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

(4)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22.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是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试管内的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该物质的熔点是  。

(2)在熔化过程中,t2时刻的内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3时刻时的内能,请你试分析原因:

  。

(3)0~t1与t5~t6两段时间相等,由图象可知物质升高的温度却不同,由此可以做出判断:

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23.小明在实验室探究晶体熔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相关图形,如图1所示。

(1)要完成这两个实验,都需要的测量仪器是  和  。

(2)水沸腾的温度计示数如图2所示,该示数是  段所对应的温度(选填“AB”或“DE”).此实验室的大气压  1个标准大气压(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

24.如图所示,是模拟大自然中雨的形成的实验装置图。

(1)组装实验装置时,要根据  (酒精灯/酒精灯及其火焰/烧瓶)高度,先固定好  (铁夹/铁圈),然后再依次固定好其他器材。

(2)点燃酒精灯给烧杯中的水加热,当水沸腾时,往瓶口的上方倾斜放置一金属盘,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金属盘的底部出现  ,这是因为水蒸气由于  而发生了  (填物态变化名称)。

(3)若要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可以在金属盘内盛放适量的  (冰块/热水)。

(4)实验时,握金属盘的手明显感觉到金属盘的温度  (升高/降低),下列生活中的哪个事例与此现象原理一致  (填序号)

①夏天饮料里加冰块②北方储存蔬菜的菜窖里常放几大桶水

③蒸笼蒸馒头④通过洒水,给地面降温。

四.解答题(共1小题,每空2分,共6分)

25.在做“海波熔化”的实验时,他们采用如图甲的实验装置。

将装有海波的大试管放入上面实验的沸水中并取走酒精灯,温度计A和B分别测量海波和烧杯中热水的温度。

根据两个温度计的示数,绘制出了海波和热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由图象可知,在第7min时,大试管内的海波处于  (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态”).第10min后,海波的熔化将  (选填“继续”或“停止”).理由是  。

2019—2020学年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二章《物态变化》单元检测参考简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图是一些物质的凝固点和沸点,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

水银

酒精

乙醚

凝固点/℃

0

﹣39

﹣117

﹣114

沸点/℃

100

357

78

35

A.乙醚温度计B.酒精温度计C.水温度计D.水银温度计

【解】:

水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0℃~100℃;

水银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39℃~357℃;

酒精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17℃~78℃;

乙醚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114℃~35℃。

因为我国寒冷地区的气温会达到﹣50℃,最高气温达到40℃,所以应选用凝固点比﹣50℃低、沸点比40℃高的酒精温度计。

故选:

B。

2.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给湿头发吹热风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

【解】:

A、给湿头发吹热风,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A不合题意;

B、把盛有酒精的瓶口盖严,减慢了酒精周围的空气流动,从而减慢了酒精的蒸发,故B符合题意;

C、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既加快了空气流动,又提高了温度,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C不合题意;

D、将玻璃板上的水滴向周围摊开,增大了液体表面积,可以加快水份的蒸发,故D不合题意。

故选:

B。

3.热现象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很快变干,这是升华现象

B.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这是液化现象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

D.冬天的早上,有时地面上会出现白色的霜,这是凝固现象

【解】:

A、擦在皮肤上的酒精变干。

是汽化现象,汽化吸热,故A错误;

B、冰块在饮料中逐渐“消失”,是因为冰块变成了水,发生了熔化现象,故B错误;

C、秋天的早晨花草上出现小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C正确;

D、初冬的早晨地面上出现白色的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小冰晶,属于凝华现象,故D错误。

故选:

C。

4.对甲、乙两种物质同时持续加热,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沸点一定是80℃B.乙物质一定是晶体

C..甲物质在0﹣6min内一定是固态D.乙物质在6﹣10min内可能是固液共存态

【解】:

AB、由于晶体的熔化图象和液体的沸腾图象都与图中相同,也不能确定甲乙两种物质本身的状态,所以不知道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不能确定是熔点还是沸点,也不能确定是否是晶体,故AB错误;

CD、由于不能确定图象是晶体的熔化还是液体的沸腾,故不能确定甲物质在0﹣6min内一定是固态;

也不能确定乙物质在6﹣10min内的状态,如果是晶体的熔化过程,乙物质在6~10min内是固液共存态;如果是液体的沸腾过程,乙物质在6~10min内是液态;故C错误,D正确。

故选:

D。

5.炎热的夏季,在无风的环境中,剥开冰棒纸后,可以看到冰棒周围会冒“白气”,小明和小强分别画出如图的甲、乙两幅图描绘冰棒周围冒“白气”的情形。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凝华现象

B.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液化现象

C.图甲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升华现象

D.图乙描绘符合实际,“白气”属于汽化现象

【解】:

冰棒周围会冒“白气”,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冰棒后,液化为小水滴,即“白气”;由于小水滴的密度大于空气,故“白气”应向下运动。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

B。

6.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

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  )

A.同时沸腾

B.稍后也沸腾了

C.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

D.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

【解】:

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

所以,碗内水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水不能继续吸热,不会沸腾,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

C。

7.一支最大测量值为42℃的体温计示数为39℃,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最终体温计的示数是(  )

A.36℃B.38℃C.39℃D.42℃

【解】:

没有甩的体温计的读数是39℃,直接用来测量人的体温,若人的体温高于39℃,体温计中的水银会上升,测量是比较准确的;若人的体温不高于39℃,由于缩口的作用,体温计中的水银不会下降,依然显示的是39℃;所以,用该温度计测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最终体温计的示数为39℃。

故选:

C。

8.体育比赛中运动员一旦受伤,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做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层骤然变冷而暂时失去痛感,这说明氯乙烷具有较低的(  )

A.沸点B.熔点C.温度D.凝固点

【解】:

根据题意,医生会对着受伤部位喷射一种叫氯乙烷的药液,该药液会在皮肤表面迅速汽化,使受伤部位表面组织骤然变冷,常温下汽化现象说明乙烷具有较低的沸点。

故选:

A。

9.下列实例中利用了熔化吸热的是(  )

A.运输食品时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腐烂

B.天热时向地上洒水会感到凉快

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

D.向可乐饮料中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更凉

【解】:

A、利用干冰降温防止食品变质,利用了干冰升华吸热,不符合题意;

B、向地上洒水会使周围更凉快,利用了水的汽化吸热,不符合题意;

C、给发烧的病人用酒精擦拭身体以进行物理降温,是酒精的汽化吸热,不符合题意;

D、加冰块会使饮料变得冰凉,利用了冰块的熔化吸热,符合题意。

故选:

D。

10.一刻度均匀的温度计放在冰水混合物中时,示数为10℃;用它测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沸水的温度时,读数是90℃.若用它来测得温水的温度为70℃.则温水的实际温度应为(  )

A.55℃B.75℃C.50℃D.80℃

【解】:

(1)温度计一个小格表示的温度等于:

=1.25℃;

(2)用它测得某液体的温度为70℃时,液体的实际温度:

1.25℃×(70﹣10)+0℃=75℃。

故选:

B。

二.填空题(共10小题)

11.填写下列现象的物态变化名称。

(1)烧饭时,锅盖内会有许多小水滴,这是 液化 现象;

(2)雪花落入手掌后很快变成小水珠,这是 熔化 现象;

(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这是 凝固 现象;

(4)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这是 升华 现象;

(5)夏天,湿衣服晒在外面很快就干了,这是 蒸发 现象。

【解】:

(1)烧饭时,锅盖内会有许多小水滴,是锅内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温度偏低的锅盖变成小水滴发生的液化现象;

(2)雪花落入手掌后很快变成小水珠,是水由固态变成液态发生的熔化现象;

(3)出炉的钢水变成钢锭,是由液态变成固态发生的凝固现象;

(4)冰冻的衣服直接变干,是由固态的冰直接变成水蒸气发生的升华现象;

(5)夏天,湿衣服晒在外面很快就干了,是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的汽化现象,属于汽化中的蒸发现象。

故答案为:

(1)液化;

(2)熔化;(3)凝固;(4)升华;(5)蒸发。

12.从冰箱中取出的冻鱼在空气中放置一会儿,冻鱼身上出现一层白霜,又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

此过程经历的物态变化是先 凝华 后 熔化 ;盛夏时节天气炎热,小莉从冰箱里拿出根冰棒吃了起来,顿时感觉凉爽了,这是因为冰棍在熔化过程中要 吸收 热量(选填“吸收”或“放出”);哥哥从冰箱中取出瓶矿泉水,不久后发现,原本干燥的瓶壁上有了许多水珠,这是发生了 液化 现象(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

【解】:

刚取出的冻鱼温度很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冻鱼直接变为固态小冰晶,物质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故该过程的物态变化为凝华;过一段时间冻鱼身上的霜变成了水,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是熔化过程;

冰棍在嘴里会熔化,熔化过程需要吸收热量,所以会感觉凉爽;

从冰箱中取出的矿泉水,温度比较低,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比较冷的饮料瓶就会液化为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表面。

故答案为:

凝华;熔化;吸收;液化。

13.如图,温度计的示数是 26 ℃。

【解】:

由图知:

温度计上10℃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一个小格代表的温度是1℃,即此温度计的分度值为1℃;液柱最高处在0℃以上,所以显示的温度高于0℃,为26℃。

故答案为:

26。

14.如图所示是小明同学设计的一个气体温度计的示意图。

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不漏气,弯管中间有一段液柱。

这个温度计是根 热胀冷缩 的性质制成的。

将此装置放在室内,温度升高时液柱向 左 (填“左”或“右”)移动。

【解】:

(1)这是个气体温度计,所以是根据气体的热胀冷缩来测量温度的。

(2)温度升高时,瓶内气体就要膨胀,所以会把液柱向左推。

故答案:

热胀冷缩;左。

15.如图,两个完全相同的玻璃杯A和B,A中装有一些水,B倒扣着放入盛水的容器中。

用酒精灯给容器中的水加热,在水沸腾后继续加热的过程中,A杯中的水 不能 (填“能”或“不能”)沸腾。

另外,B杯中的水 不能 (能/不能)沸腾,理由是 B杯内水温达不到沸点 。

【解】:

当容器中的水沸腾后,尽管不断吸热,但容器中的水温度不再升高,保持水的沸点温度不变;玻璃杯A中的水从容器中吸热,温度达到水的沸点后,就和容器中的水的温度一样,就不能从容器中继续吸热,所以A中水温能达到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能沸腾;

B中气压增大,水的沸点升高,水温不能达到沸点,所以不能沸腾。

故答案为:

不能;不能;B杯内水温达不到沸点。

16.如图是冰箱制冷剂循环路线示意图,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发生的物态变化名称是 汽化 ,此过程 吸热 (吸热/放热);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经过 液化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产生的。

【解】:

液态制冷剂在冷冻室的管子里汽化为气态,此过程吸热,使冷冻室温度降低。

夏天,打开冰箱时,可以看到从冰箱里冲出的“白气”,这是由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故答案为:

汽化;吸热;液化。

17.如图所示是自然界的一个奇观﹣﹣穿洞云,这些穿洞云上的圆洞是飞机穿过高空云层时形成的。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某些特定高度的高空云层中包含了冰晶体和低于摄氏0度却仍处于液态的过冷水滴,飞机穿过这样的云层时会使过冷水滴迅速 凝固 冷却成雪花,在此过程中需要 放出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

水滴是液态,雪花是固态,水从液态变为固态是凝固,凝固是需要放出热量的。

故答案为:

凝固;放出。

18.雾是由大气中的水蒸气经 液化 而形成的;太阳出来后,雾会慢慢散去,是因为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了 汽化 。

(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解】:

空气中的水蒸气温度较高,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形成小水珠,即形成雾;经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吸收空气中的热量发生汽化现象,变成水蒸气消散在了空气中。

故答案为:

液化;汽化。

19.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 凝华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 凝固 (填物态变化的名称)现象,这个过程中水 放出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解】:

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凝华为小冰晶;此过程放热;湿抹布粘在了侧壁上,是因为湿抹布上的水遇冷凝固为冰,与侧壁粘在一起,凝固放热。

故答案为:

凝华;放出;凝固;放出。

20.“赏中华诗词、寻文华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华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其中“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 液化 (填物态变化名称)现象: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霜的形成要 放出 (选填“吸收”、“放出”)热量。

【解】: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中的露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小水滴;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水蒸气遇冷凝华放热形成的小冰晶。

故答案为:

液化;放出。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21.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

(1)在安装实验装置时,合理的安装顺序是 ②④①③ (填序号)。

①烧杯和水②酒精灯③铁杆和温度计(含纸盖)④铁圈和石棉网

(2)下表是小燕记录的实验数据:

时间/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88

90

92

94

96

98

98

98

实验过程中,她发现在第3min时,水中的气泡在上升的过程中逐渐 变小 (选填“变大”或“变小”)。

(3)由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继续加热,水的温度 不变 。

(4)通过学习,小燕终于明白妈妈用炉火炖汤时,在汤沸腾后总是 调为小火 的道理(选填“保持大火”或“调为小火”)。

【解】:

(1)酒精灯要使用外焰加热,所以合理顺序应先放好酒精灯,由其外焰高度确定铁圈及石棉网的高度;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时,玻璃泡要浸没在液体中,不能接触容器底和壁,所以接着应放置烧杯,最后安装温度计。

即顺序为:

②④①③;

(2)水沸腾前,底部的温度高于上部的温度,根据热胀冷缩可知,气泡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变小;

(3)由表格数据可知,水沸腾后,吸热,但温度保持98℃不变;

(4)汤处于沸腾状态,而水沸腾时的温度不变,即使加大火力,也不能提高水温和使食物煮熟得快,只是加快了水的汽化,浪费了燃料。

所以先用大火将食物烧开,就改用小火炖,保持锅内的水一直沸腾就行了。

故答案为:

(1)②④①③;

(2)变小;(3)不变;(4)调为小火。

22.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是同学们在教师的指导下,探究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试管内的物质在相同时间内吸收的热量相同)

(1)在加热过程中,试管内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象可知:

该物质的熔点是 0℃ 。

(2)在熔化过程中,t2时刻的内能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t3时刻时的内能,请你试分析原因:

 熔化过程吸热内能增加 。

(3)0~t1与t5~t6两段时间相等,由图象可知物质升高的温度却不同,由此可以做出判断:

这种物质固态时的比热容 小于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液态时的比热容。

【解】:

(1)由图知,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保持0℃不变,所以该物质为晶体。

并且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