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8674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44.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docx

汽车参数名词解释

  ●长×宽×高

  顾名思义,所谓的长宽高就是一部汽车的外型尺寸,通常使用的单位是毫米(mm),具体的测量方法是这样的:

  车身长度定义为:

汽车长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即从车前保险杆最凸出的位置量起,到车后保险杆最凸出的位置,这两点间的距离。

  车身宽度定义为:

汽车宽度方向两个极端点间的距离,也就是车身左、右最凸出位置之间的距离。

根据业界通用的规则,车身宽度是不包含左、右后视镜伸出的宽度,即后视镜折叠后的宽度的。

  车身高度定义为:

从地面算起,到汽车最高点的距离。

而所谓最高点,也就是车身顶部最高的位置,但不包括车顶天线的长度。

  ●轴距

  简单地说,汽车的轴距是同侧相邻前后两个车轮的中心点间的距离,即:

从前轮中心点到后轮中心点之间的距离,就是前轮轴与后轮轴之间的距离,简称轴距,单位为毫米(mm)。

  ◆根据轴距对汽车进行分类

  轴距是反应一部汽车内部空间最重要的参数,根据轴距的大小,国际通用的把轿车分为如下几类:

  微型车:

  通常指轴距在2400mm以下的车型称为微型车,例如:

奇瑞QQ3、长安奔奔、吉利熊猫等,这些车的轴距都是2340mm左右,更小的有SMARTFORTWO,轴距只有1867mm。

  小型车:

  通常指轴距在2400-2550mm之间的车型称为小型车,例如:

本田飞度、丰田威驰、福特嘉年华等。

  紧凑型车:

  通常指轴距在2550-2700mm之间的车型称为紧凑型车,这个级别车型是家用轿车的主流车型,例如:

大众速腾、丰田卡罗拉、福特福克斯、本田思域等。

  中型车:

  通常指轴距在2700-2850mm之间的车型称为中型车,这个级别车型通常是家用和商务兼用的车型,例如:

本田雅阁、丰田凯美瑞、大众迈腾、马自达6睿翼等。

  中大型车:

  通常指轴距在2850-3000mm之间的车型称为中大型车,这个级别车型通常是商务用车的主流车型,例如:

奥迪A6、宝马5系、奔驰E级、沃尔沃S80等。

需要说明的是:

通常的中大型车轴距都在2900mm左右,不过由于中国人比较喜欢大车,所以很多车型到中国来都进行了加长,轴距都达到了2950mm以上,个别车型轴距达到了3000mm以上,例如宝马5系的轴距为3028mm,所以在国内,我们到很难见到不加长的中大型车了。

  豪华车:

  通常指轴距在3000mm以上的车型称为豪华车,这个级别车型通常就是富豪们选择的车型了,价格基本都在百万元以上,例如:

奔驰S级、宝马7系、奥迪A8等。

而在豪华车这个分类中还有一个小群体,我们不妨称之为超豪华车吧,他们的轴距通常都在3300mm以上,价格动则几百甚至上千万,数量稀少,主要有三个品牌:

劳斯莱斯、宾利和迈巴赫。

  最后还有一点需要给大家说明一下,根据各国车型的特点,一般同一类型的车型,欧洲品牌车型的轴距比较小,而美国品牌车型的轴距比较大,日韩系车是中间水平。

  ●前轮距/后轮距

  轮距分为前轮距和后轮距,而轮距即左、右车轮中心间的距离,通常单位为毫米(mm),较宽的轮距有更好横向的稳定性与较佳的操纵性能。

  车轮着地位置越宽大的车型,其行驶的稳定度越好,因此越野车的轮距都比一般轿车车型的要宽。

  ●最小离地间距

  汽车的最小离地间距,就是在水平面上汽车底盘的最低点与地面的间距,通常单位为毫米(mm),不同车型其离地间距也是不同的,离地间距越大,车辆的通过性就越好。

所以通常越野车的离地间隙要比轿车要大。

  ●风阻系数

  空气阻力是汽车行驶时所遇到最大的也是最重要的外力。

空气阻力系数,又称风阻系数,是计算汽车空气阻力的一个重要系数。

  风阻系数可以通过风洞测得。

当车辆在风洞中测试时,借由风速来模拟汽车行驶时的车速,再以测试仪器来测知这辆车需花多少力量来抵挡这风速,使这车不至于被风吹得后退。

在测得所需之力后,再扣除车轮与地面的摩擦力,剩下的就是风阻了,然后再以空气动力学的公式就可算出所谓的风阻系数。

  风阻系数=正面风阻力×2÷(空气密度×车头正面投影面积×车速平方)。

  一辆车的风阻系数是固定的,根据风阻系数即可算出车辆在各种速度下所受的阻力。

  一般车辆的风阻系数在之间,系数越小,说明风阻越小。

●最小转弯直径

  转弯直径是指外转向轮的轨迹圆直径,它是指汽车的外转向轮的中心平面在车辆支承平面(一般就是地面)上的轨迹圆直径,即汽车前轮处于最大转角状态行驶时,汽车前轴离转向中心最远车轮胎面中心在地面上形成的轨迹圆直径,通常单位为米(m)。

最小转弯直径是表明汽车转弯性能灵活与否的参数,由于转向轮的左右极限转角一般有所不同,因此有左转弯直径和右转弯直径。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将车辆方向盘向某个方向打满,驾驶车辆转一个圈,这个圈的直径就是车辆的最小转弯直径。

  ●空车质量

  空车质量指的是汽车按出厂技术条件装备完整(如备胎、工具等安装齐备),各种油水添满后的质量,通常单位为千克(kg)。

  ●允许总质量

  允许总质量指的是汽车在正常条件下准备行驶时,包括的载人(包括驾驶员)、载物时的允许的总质量,通常单位为千克(kg)。

  允许总质量减去空车质量则是车辆的最大承载质量,即这部车最大能够承载多少质量。

  ●车门数

  车门数指的是汽车车身上含后备箱门在内的总门数。

这项参数可作为汽车用途的标志,普通的三厢轿车一般都是四门,一些运动型轿车有很多是两门,各别豪华车有六门设计的。

一般的两厢轿车,SUV和MPV都是五门的(后门为掀起式),也有一些运动型两厢车为三门设计。

  ●座位数

  座位数指的是汽车内含司机在内的座位,一般轿车为五座:

前排坐椅是两个独立的坐椅,后排坐椅一般是长条坐椅。

   一些豪华轿车后排则是两个独立的坐椅,所以为四座。

  某些跑车则只有前排座椅,所以为两座。

  商务车和部分越野车则配有第三排座椅,所以为六座或七座。

  ●行李箱容积

  行李箱也叫后备箱,行李箱容积的大小衡量一款车携带行李或其他备用物品多少的能力,单位通常为升(L)。

   依照车型的大小以及其各自突出的特性,其行李箱容积也因此有所不同,一般来说,越大的车则行李箱也越大。

越野车和商务车行李箱都比较大,而一些跑车由于造型设计原因,行李箱则比较小。

  ●油箱容积

  油箱容积是指一辆车能够携带燃油的体积,通常单位为升(L)。

一般油箱容积与该车的油耗有直接的关系,一般一辆车一箱油都能行驶500公里以上,比如百公里10升的车,油箱容积都在60升左右!

每个车型的油箱容积是不同的,同类车型不同品牌的车油箱容积也不相同,这个是有各生产厂家决定的。

  ●前后配重(前/后)

  前后配重指的是车身前轴与车身后轴各自所承担重量的比。

汽车的配重,一般是在50:

50是最平均的,宝马最引以为豪的就是50:

50的前后配重比。

   但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过弯、加速等情况,从力学上来看,48:

53~40:

60之间时对付弯道加速会比较灵活,但爬坡就差一点,相反当前重于后时,过弯就会很迟钝。

  ●接近角

  接近角(APPROACHANGLE)是指在汽车满载静止时,汽车前端突出点向前轮所引切线与地面的夹角。

即水平面与切于前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通常单位为度(°),前轴前面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

  ●离去角

  离去角是指汽车满载静止时,自车身后端突出点向后车轮引切线与路面之间的夹角,即是水平面与切于车辆最后车轮轮胎外缘(静载)的平面之间的最大夹角,通常单位为度(°)。

位于最后车轮后面的任何固定在车辆上的刚性部件不得在此平面的下方。

它表征了汽车离开障碍物(如小丘、沟洼地等)时,不发生碰撞的能力。

离去角越大,则汽车的通过性越好。

  ●通过角

  通过角指的是指汽车空载、静止时,分别通过前、后车轮外缘做切线交于车体下部较低部位所形成的夹角,通常单位为度(°)。

如图接近角40°,离去角37°,通过角25°

  ●爬坡角度

  爬坡度角是指汽车满载时在良好路面上用第一档克服的最大坡度角,它表征汽车的爬坡能力。

爬坡度用坡度的角度值(以度数表示)或以坡度起止点的高度差与其水平距离的比值(正切值)的百分数来表示,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最大涉水深度

  最大涉水深度指的是汽车所能通过的最深水域,也是安全深度,通常单位为毫米(mm),这是评价汽车越野通过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发动机描述

  发动机(英文:

Engine),又称为引擎,是一种能够把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更有用的能的机器,通常是把化学能转化为机械能(把电能转化为机器能的称谓电动机)。

装配在汽车上都主要以汽油或柴油为原料,现在的新能源汽车则包括电动、氢气等形式。

  发动机描述这个参数主要是简要地描述一下这款车的发动机,我们标准的描述方式是:

排气量+排列形式+汽缸数+发动机特殊功能。

  例如宝马335i的“升直列6缸双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奔驰C200的“升直列4缸机械增压发动机”。

●发动机放置位置

  根据发动机相对车身所处的位置和自身安置的方向,我们将发动机放置按以下两种划分。

  ◆发动机放置以前后轴划分:

  发动机整体在前轮轴前面的称为“前置发动机”(常用英文”F”表示),绝大部分轿车都是前置发动机。

  发动机整体在前后轴之间的称为“中置发动机”(常用英文”M”表示),很多双座的超级跑车均采用这种布置方式,例如:

兰博基尼LP640,法拉利F430等。

  发动机整体在后轮轴后面的称为“后置发动机”(常用英文”R”表示),这类车型比较少,典型代表车型就是保时捷911。

  ◆发动机位置以曲轴纵横标准划分:

  发动机位置以曲轴位置为标准,我们将发动机分为横向式(常用英文”Q”表示)和纵向式(常用英文”L”表示)两种放置类型。

  曲轴和车体方向成直角的叫横置发动机,一般前驱车均为横置发动机,例如:

大众速腾、标致307、丰田凯美瑞等。

  曲轴和车体方向平行的叫纵置发动机,一般后驱车和全驱车多数都为纵置发动机,例如:

奔驰C级、宝马3系、丰田锐志等。

不过也有特例,奥迪就是典型的前驱车,但是纵置发动机。

  可能您还有点不明白,说的再简单点,如果您站在车头前方,如果发动机横向放在你眼前就是横置式发动机,纵向呈现在你眼前则为纵置式发动机。

 

 

丰田凯美瑞240G采用发动机横置

  宝马3系采用发动机纵置

  所以在我们的数据库中,发动机放置位置这一项,就有出现6种情况,分别是:

前置发动机,横向;前置发动机,纵向;中置发动机,横向;中置发动机,纵向;后置发动机,横向;后置发动机,纵向。

●发动机结构形式

  发动机结构形式就是汽缸的排列形式,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

  ◆直列发动机(LineEngine)

  发动机所有汽缸均按同一角度肩并肩排成一个平面,气缸是按直线排列的,我们称这样的发动机为直列发动机。

 

  直列发动机特点:

它的优点是缸体和曲轴结构十分简单,而且使用一个汽缸盖,制造成本较低,尺寸紧凑。

直列发动机稳定性高,低速扭矩特性好并且燃料消耗也较少;但缺点是随排量汽缸数的增加长度大大增加。

所以直列发动机一般都是4缸机,少数有6缸机,比如宝马著名的直列6缸发动机。

  ◆V型发动机

  将所有汽缸分成两组,把相邻汽缸以一定夹角布置一起,使两组汽缸形成有一个夹角的平面,从侧面看汽缸呈V字形,故称V型发动机。

因为V型发动机是两组汽缸,所以汽缸数均是偶数,如常见的:

V6、V8、V10、V12等,而且V型发动机排量都比较大,一般都在以上。

 

  V型发动机特点:

V型发动机高度和长度尺寸小,在汽车上布置起来较为方便,也能够为驾驶舱留出更大的空间。

V型发动机汽缸对向布置,还可抵消一部分震动,使发动机运转更平顺;V型发动机的缺点则是必须使用两个汽缸盖,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

另外其宽度加大后,发动机两侧空间较小,不易再安排其它装置。

  ◆W型发动机

  W型发动机是德国大众专属发动机技术。

其原理是:

将V型发动机的每侧汽缸再进行小角度的错开,简单点说,W型发动机的汽缸排列形式是由两个小V形组成一个大W形,严格说来W型发动机还应属V型发动机的变种。

  W发动机特点:

W型比V型发动机做得更短一些,有利于节省空间,同时重量也可轻些;缺点是它的宽度更大,使得发动机室更满。

 

  大众旗下的辉腾和奥迪的A8L都采用了W12发动机,布加迪威龙则是采用了W16发动机,W型发动机一般都是大排量的发动机。

  ◆H型水平对置发动机

  如果将直列发动机看成夹角为0度的V型发动机,当两排汽缸的夹角扩大为180度,汽缸水平对置排列,就是水平对置发动机了。

  水平对置发动机特点:

由于它的汽缸为“平放”,因此降低了汽车的重心,同时又能让车头设计得又扁又低。

这些因素都能增强汽车的行驶稳定性。

水平对置的汽缸布局是一种对称稳定结构,这使得发动机的运转平顺性比V型发动机更好,运行时的功率损耗也是最小。

不过由于两排汽缸水平放置,所以造成发动机缸体很宽,使得发动机舱排列会变的比较复杂,所以很少有厂家采用。

  目前只有两家公司采用水平对置发动机,分别是斯巴鲁和保时捷。

  ◆转子发动机

  上面我们讲解的几种都是通过汽缸内活塞的往复运动最终驱动车子前进,都是往复式式发动机,发动机及气缸本身都是相对不动的。

而转子发动机则是一种三角活塞旋转式发动机,它采用三角转子旋转运动来控制压缩和排放。

  与往复式发动机相比,转子发动机取消了无用的直线运动,因而同样功率的转子发动机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而且振动和噪声较低,具有较大优势。

转子发动机的运动特点是三角转子的中心绕输出轴中心公转的同时,三角转子本身又绕其中心自转。

在三角转子转动时,以三角转子中心为中心的内齿圈与以输出轴中心为中心的齿轮啮合,齿轮固定在缸体上不转动,内齿圈与齿轮的齿数之比为3比2。

   上述运动关系使得三角转子顶点的运动轨迹(即汽缸壁的形状)似“8”字形。

三角转子把汽缸分成三个独立空间,三个空间各自先后完成进气、压缩、做功和排气,三角转子自转一周,发动机点火做功三次。

由于以上运动关系,输出轴的转速是转子自转速度的3倍,这与往复运动式发动机的活塞与曲轴1:

1的运动关系完全不同。

  转子发动机特点:

转子发动机的优点十分明显,它尺寸较小、重量较轻、功率很大,并且震动和噪声极低。

缺点是转子技术复杂,制造成本极其高昂,耐用性也低于传统发动机。

经典实例:

现在使用转子发动机的仅有马自达一家厂家,RX-8跑车使用的就是的转子发动机。

  ◆混合动力系统

  故名思意,混合动力系统就是在传统的汽柴发动机的基础上,加上一种其他能源的动力系统。

现在普遍应用的是油电混合系统,即在汽柴发动机的车上,再加上一个电动机,两个发动机一起工作。

  混合动力系统其实是一种在未研究出替代能源之前的一种折中方案,他的最大优点是能够有效地降低油耗。

现在市场上比较常见的混合动力车型有:

丰田普锐斯、本田思域混合动力、雷克萨斯RX400H等。

●进气方式

  ◆自然吸气

  我们一般常见的发动机多数为自然吸气式发动机,自然吸气发动机是利用汽缸内产生的负压力,将外部空气吸入,跟人类吸取空气一样,这种吸气方式的发动机称为自然吸气发动机。

  自然吸气发动机特点是:

动力输出非常平顺,不会因为转速的变化而出现骤然的猛加速,而且使用寿命更长,维修更为简便。

  ◆涡轮增压

  涡轮增压发动机是依靠涡轮增压器来加大发动机进气量的一种发动机,涡轮增压器(Tubro)实际上就是一个空气压缩机。

它是利用发动机排出的废气作为动力来推动涡轮室内的涡轮(位于排气道内),涡轮又带动同轴的叶轮位于进气道内,叶轮就压缩由空气滤清器管道送来的新鲜空气,再送入气缸。

当发动机转速加快,废气排出速度与涡轮转速也同步加快,空气压缩程度就得以加大,发动机的进气量就相应地得到增加,就可以增加发动机的输出功率了。

  涡轮增压特点:

一般增压后的发动机动力能比原发动机增加40%或更高;而缺点就是我们常说的“迟滞性”。

不过目前经过技术改进,发动机在较低转速时增压器就可以介入,“迟滞性”感觉已很小。

目前,除了单涡轮发动机外,很多运动型车为追求高性能还会搭载了双涡轮甚至四涡轮发动机。

  典型实例:

萨博是涡轮增压发动机的最初应用者,他的全系车型都是用涡轮增压发动机。

比较常见的还有:

大众迈腾,别克君威的、都是涡轮增压发动机,宝马335i使用的是双涡轮增压发动机,布加迪威龙则搭载了W16四涡轮增压发动机。

  ◆机械增压

  机械增压器采用皮带与发动机曲轴皮带盘连接,利用发动机转速来带动机械增压器内部叶片,以产生增压空气送入引擎进气歧管内,以此达到增压并使发动机输出动力变高的目的。

  机械增压特点:

机械增压优点是“全时介入”,使其在低转速下便可获得增压,加速感受相当线性化没有增压迟滞感;缺点就是依靠发动机曲轴带动的机械增压器,将损耗一定量发动机的动力,高转速损耗明显,燃油经济性降低,这点就不如涡轮增压系统好了。

目前,普通轿车多采用单机械增压,而一些超跑为了获取更大动力,还搭载装配两台增压器的双增压发动机,这两个增压器各为一半汽缸服务。

  典型实例:

现在国内比较常见的机械增压发动机有奔驰C200k上的机械增压发动机,奥迪的上的机械增压发动机等。

●混合气形成方式

  ◆化油器

  化油器式是一种已经被淘汰的燃油供给方式,主要利用高速气流将汽油雾化,并与空气充分混合,然后汽缸将混合气吸入并点燃做工。

  化油器的缺点是控制不够精确,在正常驾驶时不能迅速对发动机负荷的改变作出反映,调整混合气浓度。

致使发动机经常处于不充分燃烧的状态,所以尾气排放中有害物质含量无法满足日益严格的排放法规,同时会产生较高的油耗,到上世纪90年代末,即被国家明令禁止生产,现在已经完全被淘汰了。

  使用车型:

1994年产普桑JV化油器发动机、90年代的夏利等。

  ◆单点电喷

  以喷油嘴取代了化油器,进气总管中的节流阀体内设置一只喷射器,对各缸实施集中喷射,汽油被喷入进气气流中,形成可燃混合气,由进气岐观分配到各个气缸内。

  单点电喷实现了电子控制,供油量精确度有所提高。

但是,化油器和单点喷射存在一个共性的缺陷,燃油雾化与进气混合的位置处于进气管距离气缸的最远端,油气混合后,要分配给各个气缸,无法实现精确的按比例并且均匀的油气混合,所以油耗高且动力低。

所以单点电喷现在基本也被淘汰了,使用的车型很少。

  使用车型:

吉利豪情三缸单点电喷发动机、奇瑞首款风云发动机。

  ◆多点电喷

  与单点电喷不同,多点电喷每个气缸都由单独的喷油嘴喷射燃油。

燃油喷嘴安装于进气管最靠近气缸的位置,燃油喷射与进气混合在进气门之前,实行各缸分别供油。

多点电喷是现在的主流技术,目前大多数车型都采用了多点电喷发动机。

  多点喷射能够按照每个气缸的需求实现精确的按需供油,因此,显著降低了油耗和排放。

但是,这种“缸外喷射混合”的缺点在于,进入气缸的混合气只能够通过气门的开闭来被动控制,不能完全适应发动机不同工况的需求。

并且,油气混合受进气气流的影响较大,还会吸附在进气管壁和气门上形成积碳,造成浪费,并影响发动机性能。

  ◆直喷式

  燃油喷嘴安装于气缸内,直接将燃油喷入气缸内与进气混合。

喷射压力也进一步提高,使燃油雾化更加细致,真正实现了精准地按比例控制喷油并与进气混合,并且消除了缸外喷射的缺点。

  传统的汽油发动机是通过电脑采集凸轮位置以及发动机各相关工况从而控制喷油嘴将汽油喷入进气歧管。

汽油在歧管内开始混合,然后再进入到汽缸中燃烧。

空气跟汽油的最佳混合比是1(也叫理论空燃比),传统发动机由于汽油跟空气是在进气歧管内混合,那么他们只能均匀的混合在一起,所以必须达到理论空燃比才能获得较好的动力性和经济性,但由于喷油嘴离燃烧室有一定的距离,汽油同空气的混合情况受进气气流和气门开关的影响较大,并且微小的油颗粒会吸附在管道壁上,这就的理论空燃比很难达到,这是传统发动机无法解决的一个问题。

  要想解决这一难题,就必须把燃油直接喷射到汽缸中去,直喷式汽油发动机采用类似于柴油发动机的供油技术,通过一个活塞泵提供所需的100bar以上的压力,将汽油提供给位于汽缸内的电磁喷射器。

然后通过电脑控制喷射器将燃料在最恰当的时间直接注入燃烧室,通过对燃烧室内部形状的设计,让混合气能产生较强的涡流使空气和汽油充分混合。

然后使火花塞周围区域能有较浓的混合气,其他周边区域有较稀的混合气,保证了在顺利点火的情况下尽可能的实现稀薄燃烧。

  现在很多厂家都开始采用汽油直喷技术,比如大众的,奥迪的FSI,宝马的双涡轮增压直喷发动机,别克君越上的汽油直喷发动机等。

●排气量

  指活塞从上止点到下止点所扫过得气体容积,又称为单缸排量,它取决于缸径和活塞行程。

发动机排量是各缸工作容积得总和,一般用于毫升(ml)来表示,排气量是发动机最重要的结构参数之一。

  排气量简单计算公式:

活塞直径mm×活塞直径mm×行程mm×(为一固定常数)/1000(换算为cc数)×汽缸数

  理论上排气量越大,功率和扭距就会越大。

但这也不是绝对的,关键看对发动机的调校。

同一款发动机,用在跑车上功率调教就会比用在越野车上高,反之越野车的扭矩会比跑车上的高。

追求的目的不同,对发动机的调教也会有差别。

同时,由于增压技术的介入,小排量已拥有超越更高排量发动机动力的水平。

●最大功率

  最大功率也叫最大马力,功率的单位是千瓦(kw),马力的单位是匹(PS),1千瓦=匹。

  输出功率与发动机的转速关系很大,随着转速的增加,发动机的功率也相应提高。

到了一定的转速以后,功率就不会在增加了,而会成下降趋势。

所以,最大功率的标注会同时标注千瓦数与相应的发动机转速,转速的表达方式是每分钟多少转(rpm)。

  所以,完整的发动机最大功率表达方式是:

千瓦(匹)/转速,例如100kw(136ps)/6000rpm。

  通常最大功率决定了汽车的最高速度。

●最大扭矩

  扭矩是发动机性能的一个重要参数,是指发动机运转时从曲轴端输出的平均力矩,俗称为发动机的“转劲”。

扭矩的大小也是和发动机转速有关系的,在不同的转速会有不同的扭矩,所以扭矩的单位是牛顿.米/转速(rpm)。

  扭矩越大,发动机输出的“劲”就越大。

扭矩决定了汽车的加速能力,爬坡能力和牵引力量

在之前的文章中,我们已经对数据库中所涉及的车身参数和发动机前十项参数做了较为详细的解析,本文将从第十一项开始,继续对发动机的其余参数进行详解:

●压缩比

  压缩比就是发动机混合气体被压缩的程度,用压缩前的气缸总容积与压缩后的气缸容积(即燃烧室容积)之比来表示。

为了能更直观全面的了解,我们还需要明白以下几个相关的概念。

往复式发动机:

  简单地讲,就是在发动机气缸中,有一只活塞周而复始地做着直线往复运动,且一直循环不已。

在周而复始又持续不断的工作行程之中有其一定的运动行程范围。

最大行程容积与最小行程容积:

  就发动机某个气缸而言,当活塞的行程到达最低点,此时的位置点便称为下止点,整个气缸包括燃烧室所形成的容积便是最大行程容积。

当活塞反向运动,到达最高点位置时,这个位置点便称为上止点,所形成的容积为整个活塞运动行程是最小行程容积。

压缩比的表示和范围:

  压缩比就是这最大行程容积与最小容积的比值。

常见的汽油发动机压缩比表示方法为:

1、:

1或:

1等。

汽油发动机压缩比一般是8-11,柴油发动机压缩比一般是18-23。

压缩比与发动机性能的关系:

  压缩比越高就意味着发动机的动力越大。

通常低压压缩比一般在10以下,高压压缩比在10以上。

目前所知汽油发动机的压缩比最高已经达到了12: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