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29147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85.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docx

区间盾构隧道监测监理细则

南京地铁工程

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土建施工监理D7-TJ02标

监理实施细则B1.8

(西善桥站~螺塘街站盾构区间施工监测)

内容提要:

工程概况

编制依据

监测工作特点

监控测量控制程序

监测监理工程师工作内容

控制值、预警和消警、稳定标准

监测周期和频率

监理工作方法和手段

项目监理部(章):

        

专业监理工程师:

总监理工程师:

        

     日期:

      

一、工程概况

西螺区间起于西善桥站、止于螺塘街站,线路总体呈先西东、后南北走向,区间采用“V”型坡,线路埋深9.8~19.2m。

区间共设置3段曲线,曲线半径分别为R=3000、R=450和R=2500,线间距约为13.0m~17.0m。

区间起讫里程为右AK0+492.150~右AK2+305.632,总长1813.482m;左AK0+552.500~左AK2+305.632(短链11.16),总长为1741.972m。

区间隧道在右AK1+075处设置1座联络通道;在右AK1+710处设置一座联络通道兼泵房。

盾构区间隧道管片宽度1.2m,管片厚度为350mm,隧道外径6600mm。

联络通道洞门衬砌为内径5900mm,外径7200mm的钢筋混凝土圈。

西善桥站为地下二层车站,盾构井为接收井,端头采用旋喷桩配合搅拌桩的方式加固。

螺塘街站为地下三层车站,盾构井为始发井,采用旋喷桩配合三轴搅拌桩+冻结法加固。

本区间出西善桥站后沿既有宁芜公路东行,西北侧主要为沿街商铺和企事业单位,东南侧为宁芜铁路;转向后下穿岱山立交、蓝燕石化加油站、绕城公路、南河、秦淮新河,电力管廊及部分民宅。

区间临近范围无历史文物和古迹。

沿线周边环境详见下表。

表1.1周边环境一览表

类型

名称

桩基、结构

位置关系

风险等级

水体

秦淮新河

石砌护坡,河宽210m,河底标高1.6m,水深5.944m

右AK1+850~AK2+090,隧道与规划河底标高间距10.59m

二级

南河

河宽50m,河底标高5.71m,水深1.71m,

右AK1+560~620,隧道距离河底10.4m

桥梁

道路

铁路

岱山东路立交

钻孔灌注桩,桩长42m,桩径1.5m,桩底标高-34.73m。

位于里程YAK0+975~YAK1+027段,隧道轮廓距离桥墩最近约3.5m

三级

宁芜公路

沥青路面

区间东南侧,里程YAK0+492~YAK1+100段,距离隧道轮廓线约11~28m

三级

绕城高速

粉喷桩处理,桩径500mm,桩长22m

区间隧道下穿,位于里程YAK1+313~YAK1+379段

三级

宁芜铁路道岔

/

区间东南侧,里程YAK0+492~YAK1+100,距隧道轮廓线11~28m

二级

管线

电力管廊

混凝土结构,埋深约5m,高压旋喷桩地基处理

区间隧道下穿,位于里程YAK2+178处

二级

燃气

直径600mm,钢

距离右线5~8m

给水

直径800mm,铸铁

左线正上方

雨水

直径800mm,砼

左线正上方

电线

10kV

左线正上方

建(构)筑物

蓝盾汽配办公室楼

3层,筏板基础,埋深4.0~5.0m

距离区间隧道外廓28m.

二级

南京卫达布业综合楼

筏板基础,埋深1.5~3m

距离区间隧道外廓12m,部分下穿。

蓝燕石化加油站

服务用房地上1层,条形基础,框架结构;设有30m3卧式钢质储油罐4台,埋深约0.5m,罐高约3m,

位于区间西北侧,里程YAK1+059~YAK1+120段,左线下穿雨棚,距离服务楼约15m,距离储罐区约8m。

建宁村小区住宅楼

地上5层,砖混结构

位于里程YAK1+152~YAK1+280,隧道临近保留的5层住宅楼约2.5m

东寇村民宅

地上1~2层,砖混结构,条形基础

隧道下穿,位于里程YAK1+567~YAK1+612段和里程YAK1+738~YAK1+794段

移动发射塔

/

分别位于左右线正上方,后期迁移

高压线塔

/

距离隧道轮廓线约21m。

二、编制依据

(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17);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4)《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

(5)《城市测量规范》(GJJ/T8-2011);

(6)《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T50308-2017);

(7)《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911-2013;

(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

(9)《铁路隧道监控量测技术规程》(TB10121-2007);

(10)《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

(11)《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暂行办法》建质[2010]5号;

(12)《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质量安全检查指南》建质[2016]173号;

(13)《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规程》(DGJ32/J195-2015);

(14)《南京地铁建设有限责任公司监测管理规定》(2018年版);

(15)《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D7-TA02标土建二工区西善桥站~螺塘街站区间风险评估报告》;

(16)《南京地铁七号线工程D7-XK01标西善桥站~螺塘街站区间岩土工程初步勘察报告》(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2017.06);

(17)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D7-TA02标土建二工区西善桥站~螺塘街站区间设计图纸等;

(18)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D7-TA02标土建二工区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19)南京地铁7号线工程D7-TA02标土建二工区西善桥站~螺塘街站区间监测方案。

三、监测工作特点

1、监测控制网维护与监测点保护

(1)由于地铁施工周期较长,同时城市的建设日新月异,对监测控制网的影响不可避免。

地铁沿线覆盖区域较大,需要对全工区的监测控制网定期检查、巡视、复测,及时恢复因地铁施工和城市建设而被破坏的控制网。

跟踪掌握沿线测设的控制成果资料(南京市测绘勘察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及时更新控制网的变形情况。

(2)由于现场各专业交叉施工,现场施工人员对监测点的保护意识不强,测点容易遭破坏,造成监测数据不连续。

采取如下措施:

向参建单位加强宣传监测点保护,重视测点保护、重视施工监测在项目施工过程中的指导作用;

针对所有入地测点埋设保护装置,并在附近悬挂测点保护标识标牌,用小红旗或红油漆醒目标识,必要时设置保护墩以提醒现场施工人员。

2、重点监测工况与项目

本项目区间根据沿线岩土层分布特征,结合隧道底板埋深,区间隧道底板主要位于②-4d2粉细砂层,隧道所在土层较为均匀,在盾构掘进过程,对上部②-2b4土层处理不当可能会造成水土流失,导致隧道上方地表出现沉降现象,盾构始发井及盾构接收井周边地表竖向位移。

故本区间对拱顶沉降、岱山东立交桥墩、秦淮新河堤岸及南河堤岸视为重点监测对象。

并结合监测数据对隧道结构以及周边环境的安全性做出准确、及时的评价。

3、变形数据分析与预测

首先需在每次测量时对工作基点进行校核,确保监测数据准确可靠。

对监测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判断变形趋势及各监测项目稳定性,对衬砌结构和周边环境的时空变化进行准确的预报。

以确保工程施工安全,确保周围建筑物和地下设施的安全。

四、监测监理工程师职责

1、在总监理工程师的指导下,严格按规范要求监督监测工作,审核监测方案。

2、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监测单位资质、业绩、主要人员资格、主要监测仪器设备和工作能力等,并报建设单位安质部审批备案。

审查施工单位报送的施工监测方案和施工监测工作细则,并报建设单位备案。

3、督促施工单位布设测点,组织施工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进行监测点验收工作;日常检查施工监测点保护情况。

4、在施工单位进行基坑开挖以及其他危险性较大关键节点施工前进行节点验收,审查施工单位和施工监测单位是否完成监测点布设、验收及初始值采集等工作。

5、定期检查保养和标定仪器、度量工具。

检查承包商测量仪器和度量工具的定期标定工作。

6、督促检测单位对明挖车站控制点联测,以及周边建筑物、管线、原地面的原始数据的采集整理工作。

确定各项监测项目的预警值、报警值。

建立监测项目台账。

7、督促监测单位按监测项目的监测频率进行监控测量,同时对监控成果进行分析,并对分析成果予以确认。

8、定期向总监汇报监测工作的情况,出现异常情况及时向总监汇报。

9、完成总监交办的其他任务。

五、

监控测量控制程序

 

 

六、监测监理工程师主要工作内容

1、监理准备工作

a.施工单位监控量测队伍需具备勘察甲级或者测量乙级资质,有深基坑监控量测方面的经验。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监控量测方案在其内部的审批手续完整、有效;

b.审查监控量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c.人员资质和仪器精度及监测元件的配置必须满足工程的要求;

d.监测项目和方法的选择必须与施工方法相匹配;

e.必须有监测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f.应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措施。

g.监测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2、主要监测控制点:

a.监测基准点、工作基点埋设;

b.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地下水位(水位管)测点安装;

c.应力类元器件测点埋设;

d.地表沉降测点埋设;

e.地下管线沉降测点埋设;

f.墙、桩顶水平(竖向)位移测点埋设;

g.建筑沉降、倾斜、裂缝测点埋设;

3、各项监测点验收、初始值的采集:

a.施工监测单位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监测点埋设(各监测项目第一个监测点需在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监督下完成;其余测点由专业监理旁站监督),监测点埋设完成并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提交测点验收申请表(根据工程进度可分阶段按批次验收),由监理单位和第三方监测单位共同对监测点进行验收。

b.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对测点进行妥善保护,施工过程中监测点发生破坏应由施工单位负责恢复并重新提交验收;对于不合格测点施工单位须在一天内(测斜管在一周内)重新布置,并提交验收。

c.施工单位与第三方监测单位在监测点埋设并稳定,且通过测点验收后,于基坑开挖前共同完成连续三次的初始值同步独立采集工作,并在三日内报送监理单位进行核对,监理单位两日内反馈复核意见,各监测单位对不满足误差要求的测点重新采集初始值。

4、施工过程监理控制

a.检查人员、仪器、作业环境和监测点埋设的落实情况。

b.检查人员资格。

c.审查监测人员的组成及能力,并予以认可,人员的岗位设置和组成应与监控量测方案一致,各岗位人员均具有相应的资格证书,且在有效期内。

d.检查所投入的测量仪器:

审核监测仪器及元件的完好性、可靠性、精确度,以及法定计量单位的标定证书和业主认可的合格证件,检查监测元器件的数量和精度与监测方案一致,满足工程需要。

e.施工作业环境及作业条件符合规范要求

现场监控量测环境及作业条件应满足精度需要,保证监测结果符合规范要求。

f.监测点的埋设

会同第三方监测单位对施工单位埋设的监测点进行三方验收,对现场监测点的标识和保护进行日常巡视和检查。

g.施工监测控制要点

定期检查平面控制,水准基点完好情况。

现场巡视各项监测点及周边情况。

对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论。

七、监测测量的精度要求

1、监测控制网的等级、精度要求及观测主要技术要求、使用仪器、观测方法等应符合《城市轨道交通工程测量规范》(GB50308-201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2016)的规定。

2、监测基准点应设在变形影响范围之外,并定期进行稳定性检查。

3、工作基点应选在靠近观测点并便于观测的位置。

4、监测点应按设计图纸要求设置。

5、监测点的初始值采集应提高一个观测精度等级,并取三次测量的平均值。

6、应力应变传感器应有相应的出厂标定资料,并有完整记录。

7、观测使用的测量仪器应按有关规定进行检校,观测中固定仪器、观测人员观测线路和观测方法。

8、原始记录清晰、整洁,不允许涂改。

八、控制值、预警和消警、稳定标准

1、控制值

根据设计图纸要求、参考《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规程》DGJ32/J195-2015(11.2、11.3节)等内容中的有关规定,盾构隧道区间监测控制值如下表。

隧道区间监测控制值

监测项目

累计值

(mm)

变化速率

(mm/d)

周边环境

地表竖向位移

+10~-35

±3

堤岸竖向位移

+10~-35

±3

堤岸水平位移

±35

±3

建(构)筑物竖向位移

±20

±2

建(构)筑物倾斜

2/1000

/

桥墩竖向位移

±25

±2

桥墩差异沉降

纵向

3

/

横向

2

/

管线竖向位移

(燃气管、给水管)

±10

±2

电力管廊

20

2

高压线塔倾斜

2/1000

/

盾构隧道

结构

净空收敛

30

3

拱底沉降

30

2

联络通道

净空收敛

20

2

拱底沉降

10

2

备注:

各监测项目控制值与设计不一致均经设计确认。

2、预警和消警

分为监测数据预警、巡视预警和综合预警三类。

施工过程中每一类预警按照严重程度由小到大分为三个等级:

黄色预警、橙色预警和红色预警。

监测数据预警分级标准

预警级别

监测数据预警状态描述

黄色预警

“双控”指标(累计变化量、变化速率)均超过监测控制值的65%,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测控制值的80%,或变化速率达到控制值。

橙色预警

“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测控制值的80%,或双控指标之一超过监测控制值。

红色预警

“双控”指标均超过监测控制值,或实测变化速率是变化速率控制值的1.5倍以上。

巡视预警标准

巡视内容

巡视状况描述

安全状态评价

黄色

预警

橙色

预警

红色

预警

铰结密封情况

渗水~滴水

滴水(水质混沌,含沙或泥)~小股流水/流沙(泥)

严重漏水、涌沙或涌泥

管片破损情况

一般破损(管片表面出现裂纹、裂纹较浅,仅伤及管片部分保护层,对隧道安全影响较小,今后修复即可)

较严重破损(管片出现裂缝,裂缝有一定宽度,穿过保护层厚度;或管片大面积掉块、内部钢筋裸露等;对隧道安全影响较大,需要立即修复)

严重破损(管片出现贯通的裂缝,对隧道安全影响严重,立刻停工组织专业人员抢修)

管片错台情况

5mm~10mm

10mm~15mm

>15mm

管片间渗漏水/沙/泥等情况

渗水~滴水

滴水(水质混沌,含沙或泥)~小股流水/流沙(泥)

流水、涌泥或涌沙

盾尾漏浆情况

一般流浆

浆液喷出(喷出长度<0.5m)

浆液剧烈喷出(喷出长度>0.5m)

橡胶止水条的位移情况

橡胶止水条错位或扭曲,位移小于其宽度的一半

橡胶止水条错位或扭曲,位移大于其宽度的一半

橡胶止水条错位或扭曲,且大面积损坏、完全脱离管片

周边环境巡视预警分级

巡视内容

巡视状况描述

预警级别

黄色预警

橙色预警

红色

预警

桥梁

桥面开裂、墩台与桥墩有空隙

桥面开裂、墩台和桥墩空隙影响使用

桥面开裂、墩台和桥墩空隙影响使用但需加固

桥面开裂、墩台和桥墩空隙不影响使用

道路

(地面)

地面开裂

强烈影响区内地面产生开裂,且裂缝宽度、深度或数量有增加情形

开挖施工影响区内造成局部地面开裂,裂缝宽度在5~10mm,暂无扩大情形

开挖施工影响区内造成局部地面开裂,裂缝宽度在5mm一下,暂无扩大情形

道路

(地面)

地面沉陷、隆起

在基坑边坡滑移面附近或隧道中心线上方出现沉陷或隆起,或沉陷严重影响交通

地面出现明显沉陷或隆起,轻微影响交通

地面出现沉陷或隆起,暂不影响交通,或在建(构)筑物、墩台周边出现明显的相对沉陷

地下管线

管体或接口破损、渗漏

地下管线持续漏水(气),且有扩大趋势

地下管线持续漏水(气),暂无扩大趋势

地下通讯电缆被切断

地下输变电管线破坏

管线、附属设施、

施工影响范围内地下管线的检查井等附属设施出现开裂或进水

水系

水面

水位变化明显,水面出现气泡或旋涡

堤坝

堤坝开裂,裂缝较大

综合预警是通过进一步分析监测预警和巡视预警的等级、数量、分布范围及风险状况评价等情况,综合判定出风险工程总体不安全状态而进行的预警,综合预警宜通过现场核查、会商或专家论证等确定。

3、消警程序

(1)对于应力类监测项目,当监测数据小于阈值后应及时消警。

对于位移类监测项目,按下列要求降低预警等级:

a)对橙色、红色监测数据预警;当监测数据变化速率连续三个监测周期小于50%预警值时,监测数据预警等级降低一级;当监测数据变化速率连续六个监测周期小于50%预警值时,监测数据预警等级降低二级;

b)红色监测预警降低后预警等级不得低于黄色。

(2)巡视预警的消警应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

a)发布巡视预警等级的因素已得到妥善处置;

b)周边环境、工程自身结构处于安全状态。

(3)综合预警的消警应同时具备一下三个条件:

a)导致综合预警等级的监测数据预警已经消除;

b)导致综合预警等级的巡视预警已经消除;

c)导致综合预警等级的其他条件已经消除。

消警流程图

4、稳定标准

盾构隧道工后沉降:

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d,变形达到稳定。

九、监测周期与监测频率

1、监测周期

(1)监测工作开始:

盾构区间开始施工。

(2)监测工作结束(停测标准):

盾构法隧道完成贯通,拱底沉降,净空收敛、地表竖向位移、周边环境监测数据连续30天稳定且收敛,可结束该项监测工作。

设备安装施工后,工后沉降达到稳定,结束工后沉降监测工作。

(3)申请监测工作结束需提交《监测停测审批表》上报监理单位、监测中心、设计单位及地铁建设公司审核,审核通过即可停测。

2、监测频率

参考设计及《江苏省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监测规程》DGJ32/J195-2015(6.6节)要求。

盾构法隧道监测频率

监测部位

监测项目

监测频率

备注

掘进面前方

周边岩土体和周边环境

50m

1次/3天;

30m

1次/2天;

L≤30m:

1次/1天;

掘进面后方

隧道结构拱底沉降

75m

1次/3~7天

42m

1次/1天;

L≤42m:

1~2次/1天;

隧道结构净空收敛

周边岩土体和周边环境

联络通道

1次/1天;

监测数据趋于稳定:

1次/20天;

注:

1、监测频率与设计不一致均经设计确认;

2、监测频率与施工工况紧密相连,将根据监测数据进行适当调整监测频率。

遇超过报警值时,将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监测频率直至跟踪监测,以保证及时反馈信息;

3、巡视频率为1次/1天。

十、监理控制方法和手段

1、巡视

对于周边建(构)筑物沉降及倾斜、地下管线沉降及差异沉降、道路及地表沉降、围护结构水平(竖向)位移、岩体水平位移、锚索拉力的监测等进行巡视检查;对于基准点、工作基点的测设,核查施工单位的自检情况,记好监理日志。

2、旁站

对重要的部位的监测要进行全过程旁站监理,并做好记录。

3、复核

对重要的部位的监测数据进行复核。

4、召开工地监理专题会议

对监控量测中发现的异常情况,组织相关单位和人员召开工地监理专题会议,进行讨论、研究、落实异常情况的具体解决方案。

5、签发“监理通知、工作联系单”等监理指令

针对监控量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通过签发监理通知、工作联系单的手段,及时督促施工单位整改。

十一、安全注意事项

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安全帽,穿塑胶底鞋,禁止穿凉鞋拖鞋等,遵循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制度。

在基坑的围护结构上、支撑上作业时,应系好安全绳。

2、进入施工现场,要注意脚下,避免磕碰、扎伤;某些工地建筑垃圾未及时清理出场,尤其是板子上,常会有直立的钉子,要避免被扎伤。

注意空间里的异物,如脚手架类,避免撞伤头部。

3、施工现场严禁吸烟,严禁酒后进入施工现场,检测过程中不得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

4、检测过程中,注意监测人员、设备与现场起重、运输设备的安全距离。

必须在起重设备下或运输通道上作业时,应事先与对方联系,并派专人看管后,方可作业。

如需攀爬,要事先确定攀爬物体的稳定性。

5、使用监测设备不得用望远镜瞄准太阳。

在高压电缆区作业时,不得将仪器架在强电磁区,避免高压击伤。

6、进入现场前及作业完毕离开施工现场时,对人员和设备进行清点,确保人员、设备无遗漏。

7、在人行道上架设仪器,应注意过往车辆及行人,并穿带反光背心。

8、在现场工作时间长,天气变化多,应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随身携带防雨衣物,雨雪天气,注意防滑,保护自身及仪器安全。

监理实施细则交底记录

工程名称

南京地铁七号线D7-TA02标

监理细则名称

西善桥站~螺塘街站盾构区间施工监测监理实施细则

交底人

交底日期

交底要点:

一、监测监理工程师主要工作内容

1、监理准备工作

a.施工单位监控量测队伍需具备勘察甲级或者测量乙级资质,有深基坑监控量测方面的经验。

审核施工单位提交的监控量测方案在其内部的审批手续完整、有效;

b.审查监控量测方案的主要内容必须满足规范要求;

c.人员资质和仪器精度及监测元件的配置必须满足工程的要求;

d.监测项目和方法的选择必须与施工方法相匹配;

e.必须有监测管理体系及保证措施;

f.应有作业过程中的安全保证措施。

g.监测应急预案及处理措施。

2、主要监测控制点:

a.监测基准点、工作基点埋设;

b.深层水平位移(测斜管)、地下水位(水位管)测点安装;

c.应力类元器件测点埋设;

d.地表沉降测点埋设;

e.地下管线沉降测点埋设;

f.坡顶水平(竖向)位移测点埋设;

g.建筑沉降、倾斜、裂缝测点埋设;

3、各项监测点验收、初始值的采集:

a.施工监测单位应根据施工进度进行监测点埋设(各监测项目第一个监测点需在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监督下完成;其余测点由专业监理旁站监督),监测点埋设完成并自检合格后,由施工单位提交测点验收申请表(根据工程进度可分阶段按批次验收),监理单位组织第三方监测单位对监测点进行验收。

b.验收合格后施工单位应对测点进行妥善保护,施工过程中监测点发生破坏应由施工单位负责恢复并重新提交验收;对于不合格测点施工单位须在一天内(测斜管在一周内)重新布置,并提交验收。

c.施工单位与第三方监测单位在监测点埋设并稳定,且通过测点验收后,于基坑或隧道开挖前共同完成连续三次的初始值同步独立采集工作,并在三日内报送监理单位进行核对,监理单位两日内反馈复核意见,各监测单位对不满足误差要求的测点重新采集初始值。

d.施工单位在进行基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