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13885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69 大小:6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9页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9页
亲,该文档总共6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6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docx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

《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

D

编制说明

为推动我省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建设教育强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广东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优质标准化发展意见的通知》、《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及广东省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等有关规定,在2004年印发的《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基础上,特制订《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

一、原则要求

(一)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应满足教育教学的需要,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科学的管理制度;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

(二)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要求,有利于营造学科实验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培养创新能力。

(三)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体现整合教育资源、探索实验教学模式,培养学生主动实践、主动学习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四)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遵循“全面科学、均衡优质、适度超前”的原则,突出环保,注重安全,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普通教室和功能场室的建设,必须坚持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

规划应有一定的前瞻性,设计方案应便于分步建设。

改建、扩建时要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的设施设备。

二、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广东省各类初级中学。

三、编制依据

本标准参照下列文件编写:

《城市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2〕102号)

《农村普通中小学校舍建设标准》(建标〔2008〕159号)

《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

《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

《中小学校设计规范》(GB50099—2011)

《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防范技术系统要求》(GB/T29315-2012)

《学校卫生综合评价》(GB18205-2012)

《中小学理科实验室装备规范》(JY/T0385-2006)

《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6-2006)

《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7-2006)

《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修订)》(教基〔2003〕5号)

《广东省小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试行)》(粤教装备〔2004〕27号)

《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建设标准》(粤教装备〔2004〕3号)

《广东省中小学体育卫生工作条件基本标准》(粤教体〔2009〕83号)

《广东省中小学信息化基本标准(试行)》(粤教电函〔2010〕19号)

《广东省中小学校艺术教育工作条件基本标准(试行)》(粤教体函〔2012〕21号)

《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系列标准》(GB/T1985.〔1-12〕-2005)、(GB/T1985.〔13-22〕-2007)、(QB/T1206-1991)

《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GBT28181-2011)

《国家标准GBT28181-2011<安全防范视频监控联网系统信息传输、交换、控制技术要求>修改补充文件》(粤治视频〔2014〕18号)

《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粤教基〔2013〕17号)

四、其它

(一)《广东省义务教育标准化学校标准》(粤教基〔2013〕17号)规定:

初中班额不超过50人。

(二)根据《初中理科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6-2006)和《初中科学教学仪器配备标准》(JY/T0387-2006)配备初中物理、化学、生物教学仪器。

(三)演示实验仪器和分组实验仪器按4个平行班配备一套,学生分组实验按2人一组数量配备。

对易出故障的演示仪器应增加一套备用。

学生分组实验仪器应多配两组备用。

(四)本标准中带﹡为选配。

(五)广东省教育厅将根据国家的有关要求,对《广东省初级中学教育装备标准》(修订)予以调整、完善。

 

广东省教育厅

2014年9月4日

 

一、广东省初级中学教室及功能场室指标表

面积单位:

名称

室场数量和面积

≤12个班

13-18个班

19-24个班

25-30个班

31-36个班

间/个

面积

间/个

面积

间/个

面积

间/个

面积

间/个

面积

1

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

≤13

≤793

14-19

854-1159

20-25

1220-1525

26-31

1586-1891

32-37

1952-2257

2

物理实验室/探究室

1

96

1-2

96-192

2

192

2-3

192-288

3

288

3

化学实验室/探究室

1

96

1

96

2

192

2

192

2-3

192-288

4

生物实验室/探究室

1

96

1-2

96-192

2

192

2-3

192-288

2-3

192-288

5

准备室/实验员室(理、化、生)

各1

23

各1

23

各1

23

各1

23

各2

46

6

仪器室(理、化、生)

各1

43

各1

43

各2

86

各2

86

各3

129

7

药品室(化、生)

各1

23

各1

23

各1

23

各1

23

各2

46

8

图书室(馆)

-

122

-

183

-

244

-

305

-

305

9

教师阅览室

1

30

1

30

1

61

1

61

1

61

10

学生阅览室

1

61

1

122

1

122

1

183

1

183

11

电子阅览室

1﹡

96

1﹡

96

1﹡

96

1﹡

96

1﹡

96

12

计算机教室

1

96

1

96

2

192

2

192

3

288

13

语言教室

1

96

1

96

2

192

2

192

3

288

14

多功能教室/远程教育教室

1

124

1

155

1

218

1

218

1

218

15

软件工作室

1

30

1

30

1

30

1

30

1

30

16

音乐教室

1

96

1

96

1

96

1

96

2

192

17

音乐准备室

1

30

1

30

1

30

1

30

1

30

18

舞蹈教室

1

150

1

150

1

150

1

150

1

150

19

美术教室

1

96

1

96

1

96

1

96

1

96

20

美术准备室

1

30

1

30

1

30

1

30

1

30

21

书法教室

1

96

1

96

1

96

1

96

1

96

22

地理教室

1

96

1

96

1

96

1

96

1

96

23

综合实践活动室

1

96

1

96

1

96

1

96

2

192

24

综合实践活动器材室

1

43

1

43

1

43

1

43

1

43

25

体育活动室

1

300

1

450

1

608

1

608

1

608

26

体育器材室

1

61

1

61

1

61

1

61

1

61

27

心理咨询室

1

30

1

30

1

30

1

30

1

30

28

卫生室

1

40

1

40

1

40

1

40

1

40

29

团(队)室

1

25

1

25

1

40

1

40

1

40

30

广播室

1

30

1

30

1

30

1

30

1

30

31

综合档案室

1

30

1

30

1

30

1

30

1

30

32

生物园

1

1

1

1

1

33

地理园

1

1

1

1

1

34

网络系统

1

35

安防系统

1

说明:

1.每所学校须配置1间机动教室/多媒体教室。

2.班数较多的学校,室场数量应相应增加。

3.语言教室可由具有视听功能的计算机教室代替。

4.按照我省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有关要求,普通教室逐步建成多媒体教室。

5.图书室(馆)的面积为藏书室、教师阅览室、学生阅览室的面积总和;学生阅览室在保证总面积的情况下,可根据实际情况分为若干间;电子阅览可在计算机教室进行,有条件的学校可配备独立的电子阅览室。

二、建筑要求

(一)地面:

各室与走廊的地面不宜设台阶。

地面应防尘易清洁、耐磨、防滑,实验室/探究室(理、化、生)和准备室/实验员室(理、化、生)的地面应设地漏;

(二)门窗:

应根据人流安全疏散的要求设置前后门,门洞额宽度不应小于1.2m,门扇上宜设观察窗,门框上部设采光通风窗。

教室及实验室窗户最上排应设可活动的通风窗。

教室及实验室的窗台适宜高度0.9m~1.0m,实验室的窗间墙宽度不应大于1.2m。

门窗开启后不应影响室内空间的使用和走廊通行的便利与安全。

(三)防护栏:

二楼以上走廊栏杆、楼梯栏杆高度不低于1.3m,楼梯栏杆不得采用易于攀登的构造和花饰;杆件或花饰的镂空处净距不得大于0.11m。

(四)综合布线系统:

室内有水源、电源的应设总控制阀。

实验室内电源插座与照明用电应分路设计、分别控制。

新建实验室应预留综合布线系统的竖向贯通井道及设备位置;

(五)用电负荷:

实验室的配电线路和设备功率容量应留有余地,以满足不断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及教学设备逐步增多的需要。

三、环境要求

项目

类别

要求

采光

基本要求

1.应保证实验室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避免室内直射阳光。

主要采光面应位于学生座位左侧。

生物准备室应至少有一个向阳的窗户,存放生物标本的仪器室宜为北向布置。

学校教室的朝向宜按各地区的地理和气候条件决定,不宜采用东西朝向,宜采用南北向的双侧采光。

教室采用单侧采光时,光线应自学生座位的左侧射人。

南外廊北教室时,应以北向窗为主要采光面。

2.教室墙壁和顶棚为白色或浅色,窗户应采用无色透明玻璃;教室窗地面积比不应低于1:

5。

为防止黑板的反射眩光,其表面应以耐磨无光泽的材料制成。

为提高教室的采光效果,室内各表面应采用高亮度低彩度的装修,房间各表面的反射比应按《中小学校教室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GB7793-2010)的规定选取。

照明

基本要求

1.凡教室及功能室均应装设人工照明,每室应配备荧光灯或同等照度的其它光源,其中黑板灯2盏,并配灯罩。

2.教室和实验台面的平均照度应不低于3001x,其照度均匀度不低于0.7。

3.教室不宜采用裸灯照明。

灯具距课桌面或实验台面的最低悬挂高度不应低于1.7m。

规划建议

1.教室黑板应设局部照明灯,其维持平均照度不低于5001x,照度均匀度不应低于0.8。

黑板照明灯悬挂在黑板前上方1.5m,悬挂高度与黑板上缘平齐或稍高,应配有灯罩,保证光源直射黑板。

2.灯管排列宜采用其长轴垂直于黑板面布置。

对于阶梯教室,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产生直按眩光。

实验台上若设计局部照明,前排灯不应对后排学生视线产生直接眩光。

遮光

基本要求

为防止窗的直接眩光,教室应设窗帘以避免阳光直接射人教室内。

做光学实验用的实验室应设遮光通风帘。

温度

基本要求

室内设计温度宜在16℃~28℃。

寒冷和炎热地区应因地制宜地设置采暖和降温设施。

通风换气

基本要求

1.实验室、准备室的换气次数应不低于4次/小时,宜采取各种有组织的自然通风措施,使室内二氧化碳浓度低于1.5%。

2.必要时还应采取强制置换室内污染空气的措施:

采排风扇时,排风扇应设在外墙靠地面处。

风扇的中心距地面不应小于0.3m。

风扇洞口靠室外的一面应设挡风措施;室内的一面应设防护罩。

规划建议

若采用排风到桌(化学)装置时,风速应连续可调,各风罩口风速应基本一致,最大风速下可实现换气次数不低于10次/小时。

环保

基本要求

1.室内环境嗓声不大于60dB。

2.新建、改建、扩建实验室及附属用房时,甲醛、苯、氡等有害气体和放射性污染应符合相关标准中的限量值。

3.实验废液应收集并进行委托处理,经处理后方可排放。

排放应达到国家废水综合排放水质标准。

安全

基本要求

各室应备有效的消防设施。

每个化学实验室应设置一个事故急救冲洗水嘴和急救箱。

急救箱中的药品应注意及时更换。

四、固定设施要求

(一)基本要求1.黑板或书写板:

宽度不小于4.0m;高度不小于1.0m;下沿与讲台面的垂直距离为1.0m~1.1m;表面采用耐磨且光泽度低的材料;

2.讲台:

长度大于黑板或书写板长度,宽度不小于0.8m,高度为0.2m。

其两端边缘与黑板或书写板两端边缘的水平距离分别不小于0.4m。

3.电源:

实验室电气线路应采用防火要求的暗敷配线方式,安装自动断电保护器,应有可靠的接地措施;

4.水源:

各室应设给排水设施,宜设水槽和拖把池,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

(二)规划建议

1.气源:

根据需要设置气源,并应有一定的安全措施;

2.通讯:

根据实际情况设一处或多处网络接口;

3.教学显示设备:

教室或实验室内配备交互式电子白板或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时,宜设置在书写板的中央,其下沿距讲台面不低于1.1m。

(三)布置

1.同一学科的实验室宜布置在同一层面,仪器室、准备室/实验员工作室要与实验室相邻,计算机教室不宜设在一楼或顶楼,化学实验室/探究室宜设在一楼,音乐教室、舞蹈教室应设在远离普通教学楼的位置,体育器材室应设在运动场地附近一楼的位置;

2.实验室第一排实验台的前沿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小于2.5m,边座的学生与书写板远端形成的水平视角不小于30°。

最后一排实验台的后沿距后墙不小于1.2m;与书写板的水平距离不大于11m;

3.实验室两实验台间前后的净距离:

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小于0.6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小于1.3m;超过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小于1.5m;

4.实验室中间纵向走道的净距离:

双人单侧操作时,不小于0.6m;四人双侧操作时,不小于0.9m;

5.实验室实验台端部与墙面(或突出墙面的内壁柱及设备管道)的净距离不小于0.55m;

6.学校在进行实验室布置时,应结合学科特点,充分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安全性。

 (四)实验室/探究室(理、化、生)设备

1.演示台、实验台和准备台

(1)台面:

演示台、准备台尺寸不小于(L×D)1400mm×700mm,实验台生均有效操作面积不小于550mm×500mm。

外观应平整、无明显缝隙,若采用封边处理的,封边条不应有脱胶、鼓泡;

(2)台面材料:

应符合相应材质的力学性能和理化性能要求。

耐腐蚀,耐污染等要求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要求;

(3)演示台和实验台均有良好的稳定性。

实验台前沿可设高约50mm的围板,延伸到两侧的围板长应不大于150mm。

铺设有管线到桌的实验室,实验台与地面间应采取固定措施。

2.仪器柜、陈列柜、药品柜、危险品柜

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其中,柜中搁板位置应可调节,对于存放较重仪器的搁板宜做承重加强处理。

陈列柜宜设计成透明体,并应采取防潮、防虫蛀等措施。

药品柜中搁板宜设计成阶梯式。

应设计通风装置;搁板面材应耐酸、耐碱、耐热、阻燃。

危险药品柜应用金属制柜,具有防火、防潮、防腐等功能,宜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

危险药品柜需双人双锁专人管理,确保安全。

3.资料柜、储物柜

数量、规格及内部格局应根据实际情况设计。

4.学生凳

高度宜可调节、无棱角。

5.电源

(1)演示台、准备台和实验台应有220V交流电源;

(2)教学电源和学生电源可选用集控电源或分立电源,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充分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

6.插座

交流220V,演示台宜采用不小于6A多用插座,演示台、实验台应选用通过国家认证的安全插座,设计位置应合理。

7.水槽及水嘴

演示台水槽宽度不小于600mm,实验台水槽宽度不小于400mm;深不小于180mm,排水口应有水封装置,并设高位水嘴。

若将水水槽置于台面上的,水槽的四周应做密缝处理,无脱胶、漏水现象。

8.废液收集器

科学实验室应配置废液收集器。

9.工具

应配置制作、修理仪器所用的工具及仪器小车、梯子等。

10.信息传输设备

宜配置适当的显示装置和播放设备。

(1)信息的传送和显示:

信息传送部分可由局域网端口等信息源,计算机等信息查询设备和音、视频电子设备组成,并由显示装置来实现。

设备的功能和技术指标宜适时选择;

(2)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宜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实验进行实时测量、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

(3)实验资料的查询:

装备一套或多套与网络相连接的计算机设备,方便查询相关资料,帮助自主设计实验。

11.辅助电器

根据学科需求配备电冰箱、恒温箱等。

12.培养室设备

宜设置超净工作台、培养架、培养箱、高压灭菌锅、接种环等培养设备。

五、装备要求

(一)普通教室/多媒体教室(含机动教室/多媒体教室)

序号

名称

规格型号功能

数量

单位

备注

1

课桌椅

每间教室内至少设有3种不同高低型号的课桌椅。

课桌椅的高低要与学生的身高坐高基本相符。

(以《学校课桌椅功能尺寸》(GB/T3976-2002)的标准为依据)

50

2

讲桌

1

3

黑板或书写板

1

4

教室照明

参见本标准“三、环境要求”

5

教室风扇

吊顶或壁挂风扇

4

6

多媒体主控台

1

多媒体教室需配备

7

多媒体平台

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

或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1

多媒体教室需配备

8

音响系统

含录音带、光盘、U盘播放机、功放、音响、话筒和布线等

1

多媒体教室需配备

9

稳压电源

1﹡

10

网络信息口

RJ-45接口(可增加无线网络覆盖)

2

多媒体教室需配备

(二)物理实验室/探究室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数量

单位

备注

1

书写板

环保米黄(白)板或环保黑板

1

2

演示讲台

2400mm×750mmm×1050mm,采用阻燃面板

1

3

学生实验台

2800mm×600mm×780mm,采用阻燃面板

25

4

学生凳

50

 

5

教师座椅

1

 

6

电源系统

按教室具体布局要求

1

7

水嘴及水槽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

1

8

教师主控制电源系统

1

9

多媒体平台

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

或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1﹡

 

10

音响系统

含录音带、光盘、U盘播放机、功放、音响、话筒和布线等

1﹡

11

学生实验板

1000mm×170mm

13﹡

12

学生计算机

13﹡

13

交换机

100M/1000M自适应

1﹡

14

数字化探究设备

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含数据分析软件、物理分析手册)

14﹡

15

网络信息口

RJ-45接口(可增加无线网络覆盖)

4

说明: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按4人一组,有条件的学校可按2人一组。

(三)化学实验室/探究室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数量

单位

备注

1

书写板

环保米黄(白)板或环保黑板

1

2

演示讲台

2400mm×750mmm×1050mm,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

1

3

学生实验台

2800mm×600mm×780mm,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

25

4

学生凳

50

 

5

教师座椅

1

 

6

电源系统

按教室具体布局要求

1

7

水嘴及水槽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水嘴及水槽接到演示台和学生桌

14

8

抽排气系统

见本标准“三、环境要求”

1

9

教师主控制电源系统

1

10

多媒体平台

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

或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1﹡

11

音响系统

含录音带、光盘、U盘播放机、功放、音响、话筒和布线等

1﹡

 

12

学生实验板

1000mm×170mm

13﹡

13

学生计算机

13﹡

14

交换机

100M/1000M自适应

1﹡

15

数字化探究设备

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含数据分析软件、化学分析手册)

14﹡

16

网络信息口

RJ-45接口(可增加无线网络覆盖)

4

说明: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按4人一组,有条件的学校可按2人一组。

(四)生物实验室/探究室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数量

单位

备注

1

书写板

环保米黄(白)板或环保黑板

1

2

演示讲台

2400mm×750mmm×1050mm,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

1

3

学生实验台

2800mm×600mm×780mm,采用防酸碱、阻燃面板

25

4

学生凳

50

 

5

教师座椅

1

 

6

电源系统

按教室具体布局要求

1

7

水嘴及水槽

不锈钢水嘴;防堵、防臭、深水槽;排水口要有过滤设置;水嘴及水槽接到演示台和学生桌

14

8

抽排气系统

见本标准“三、环境要求”

1

9

教师主控制电源系统

1

10

多媒体平台

计算机+实物展台+投影机+交互式电子白板

或交互式多媒体教学一体机

1﹡

 

11

音响系统

含录音带、光盘、U盘播放机、功放、音响、话筒和布线等

1﹡

12

学生实验板

1000mm×170mm

13﹡

13

学生计算机

13﹡

14

交换机

100M/1000M自适应

1﹡

15

数字化探究设备

数据采集器、传感器(含数据分析软件、生物分析手册)

14﹡

16

网络信息口

RJ-45接口(可增加无线网络覆盖)

4

说明:

探究实验学生分组按4人一组,有条件的学校可按2人一组。

(五)准备室/实验员室(理、化、生)

1.物理准备室/实验员室

序号

设备名称

规格要求

数量

单位

备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