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120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1.1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概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概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概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概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概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概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概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概况.docx

《概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概况.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概况.docx

概况

二、概况

1、地理位置、地形、地貌

复兴镇位于县城东南隅,距县城50公里,为长江北岸码头,滨江带湖,是宿松县第二大集镇。

海拔高度为14-15米,地理座标为东径116.24度,北纬29.54度,南与江西省的彭泽、湖口县隔江相望,北靠黄大湖与国营华阳河农场,九城劳改管理局毗连,东与望江县接壤,西与湖北省黄梅县相邻,可谓皖、鄂、赣三省结合部。

东西长31公里,南北宽3.6公里,总面积87.4平方公里,属近代江湖冲击平原。

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无霜期长达250天以上,土地肥沃,特产丰富。

2、国土面积

全镇国土面积79.4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90217亩,林地面积24250亩,水域面积。

%的耕地面积种植棉花,是宿松县的棉之一,被国家定为优质棉生产基地。

“冠球牌”棉花为国家免检产品,享誉海内外。

3、区划与人口情况:

2003年以前全镇辖17个行政村和3个街道,通过撤村并村,原梁公村和鹅湖村合并为现在的梁公村,共个村民小组;原中棚村和江洲村合并为现在的中棚村,共个村民小组;原老岸村和周墩街道合并为现在的老岸社区,共

个居民小组;原复兴街道和石坝街道合并为现在的复兴社区,共个居民小组;原高屯村改为高屯社区,共个居民小组;王洲村撤并,共个村民小组;原同兴村和扬州村合并成现在的同兴村,共个村民小组;原套口村和孤山村合并为现在的套口村,共个村民小组;原占峦、五丰、新沟三个村合并为现在的占峦村,共个村民小组;原鹅湾、明星、王营三个村合并为现在的王营村,共个村民小组。

撤村并村全镇现辖7个行政村及3个社区,共个村民小组和个居民小组以及个镇直单位。

至2011年底,全镇总户数为户,其中农业户户,总人口人,男人,女人。

总人口中农业人口人,汉族占%,少数民族有、、等几个民族,共人,占总人口%。

总人口中有姓氏,其中有、、、、、

姓氏人口都在人以上;总人口17岁以下人,60岁以上人。

4、区位与资源优势

从复兴镇北上县城四车道水泥路面的宿复线50公里与沪高速、105国道、京九、合九铁路相连接;安九公路、同马大堤堤顶公路向西45公里可达九江市,向东经望江县110公里可达安庆市;南过套口长江汽车轮渡经彭泽县城可上九景(九江-景德镇)高速。

县、乡、村、组公路网络已经形成,村村通水泥公路已全部完工,共达公里。

所有村民小组均已通砂石路计公里。

镇政府踞地紧靠长江北岸,有长江黄金水道优势,镇内40公里的江岸线建有6个水码头,其中3000吨级的深水码头1个,汽车轮渡码头1个,旅游码头1个。

其可谓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还有海门天柱、长江绝岛小孤山等风景名胜,为镇内旅游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复兴镇属亚热带气候,四季旺,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0C,年降雨量㎜,无霜期长,气候宜人,风景秀丽,自然条件优势,镇内一马平川,万亩肥沃的耕地,可用于种植棉花、油菜、大豆、小麦等各种农作物和柑桔、葡萄、仙人掌等果花卉,还有几万亩湖叉滩涂,非常有利水产养殖与特种养殖的发展。

 

三、基础设施建设

[集镇建设现状]到目前为止,复兴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正按照镇总体规划稳步推进,集镇建设基本上是以现镇区为中心,横向沿孤山路和复兴路东西方向逐步完善,纵向以黄湖路为中心向东西方向两边扩展形成目前的“两横X纵”的集镇格局,镇区内建设正一步一个脚印地稳定实施。

自2003年以来,投入8000多万元建成农贸市场商住小区;投入6335万元的华复新村建设工程一期已全面竣工,二期正进入紧张施工阶段;投入6000万元的书香苑居民小区建筑工程已接近尾声;投入35万元的复兴法庭大楼;投入50万元的复兴国土分局大楼;投入42万元的复兴财政分局大楼;投入30余万元的镇综合文化广场;投入100余万元的宿松县第三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投入156万元的镇中学生公寓大楼;投入40余万元的镇中办公大楼;投入60余万元的镇中学生食堂等建筑工程的先后矗立;投入万元的复兴中学扩建和大门改向工程;投入176.2万元的镇中心小学整体搬迁等工程的先后完成。

还有街道路面硬化工程,街道中间和两边的绿化工程、街道两侧下水道的清淤和排污工程、街道和小区路灯安装的亮化工程等等,这些工程的实施完成,标志着我镇镇区基础设施建设已日趋完善,一个设计新颖、交通便利、街道整洁、环境优美的滨江小城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村组建设现状]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村组建设的速度正在逐渐加快,目前,中棚村的康居新村建设和完善工程已基本完成。

该新村布局设计合理,设施配套齐全,居住环境便利,有学校、商店、卫生室、农村文化书屋,已开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

老岸社区的华复新村一期商住房基本售馨,二期工程正紧张施工。

居民自筹资金按规划自建的瑞祥小区也已基本完工。

梁公村和老岸社区的部分居民均是在宿复大路沿线规划的范围内扩建或原址重建。

高屯社区、王洲、套口、占峦、王营等村的居民基本上是沿复望(复兴-望江)公路两边按规划扩建或改建。

同兴村由于宿松县临江产业园座落境内,该村建设按县产业园规划设计。

道路交通

[交通道路建设]街道路面:

孤山路部分路段实行了硬化,铺设水泥路面,其余铺设沥青路面。

复兴路3.5公里四车道均实行了黑化,铺设沥青路面。

纵向黄湖路直通华阳河总场,全部铺设水泥路面。

华复路和华腾路以及各小区均铺设水泥路面,其余几条纵向街道也部分铺设水泥路面。

镇内街道铺设水泥路面总长度为公里。

村组公路:

“村村通”大路全部铺设水泥路面,全镇共公里。

另外镇内40公里同马江堤堤顶大路铺设沥青路面。

宿复公路镇内路段7公里铺设水泥路面。

还有长江黄金水道上的王洲码头、套口码头、孤山码头、江洲渡口均有水泥路直通江边。

可谓水陆交通,四通八达。

[镇区建设规划]

(一)规划范围:

中心镇区规划区控制范围为“东至占峦村,西抵中棚村,南以同马江堤为界,北至华阳河农场地界”,控制面积为31.8平方公里。

(二)城镇性质与规模:

县域经济副中心和沿江区域中心,工贸、港口和旅游城镇,皖江城市带西部门户新区。

人口规模为:

2015年镇区人口为5万人;2020年镇区人口为6万人;2030年镇区人口为8万人。

建设用地规模:

近期规划至2015年,城镇建设用地330.0公顷,人均104.8平方米;中期规划至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523.0公顷,人均113.7平方米;远期规划至2030年,城镇建设用地851.0公顷,人均106.4平方米。

(三)规划结构和城镇用地发展方向:

规划城镇形成“一轴三区一带”的空向结构,即:

治安九公路城镇发展轴;以现镇区向北发展为主,适度兼顾东西方向集中紧凑式发展的中心镇区;沿王家洲码头作业区向北发展打造临港开发区;向东发展建设小孤山旅游服务区和滨江生态湿地绿带。

[村庄建设规划]村(社区)组建设,要按照村民自治的原则,做好村庄规划,按照规划管理好居民建房,逐步形成整齐划一的,村容整洁的新气象,改变有村庄无规划、有新房无新村的局面。

要加大实施康居新村示范点工程建设进度,发挥示范引导作用。

力争在规划期内将所有村庄都建成有村部办公大楼、学校、卫生室、农家书屋、休闲广场、商贸中心、清洁饮用水和污水、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基本完善的新农村。

供水、排水

[供水目前复兴镇有日产3000吨的镇自来水厂,日产1000吨的孤山自来水厂和日产1000吨的明星自来水厂共三家,基本实行了工农业生产与居民生活用水全覆盖。

由于宿松县临江产业园落户复兴以及本镇工农业生产的飞速发展态势。

日前的供水能量很难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故近期规划整合三个自来水厂,至规模达到10000吨/日,远期规划为20000吨/日。

[排水]镇区内的下水道基本形成网络,除特大暴雨可能造成短时积水外,平时不会造成排水困难。

新建的康居新村和居民小区均建有下水道排放污水。

各村的排水基本上还是按地形地势顺沟排放。

为改变这种原始的状况,计划在远期规划期内逐步启动排污处理工程,各村(社区)均建立污水处理设施,使之净化生存环境。

农田水利设施

复兴镇前有长江,后有黄湖,地理条件优越,域内有长江防汛堤段40公里,后湖有鹅湖圩、新洲头圩、孤山圩、占峦圩、鹅湾圩、明星圩等防洪圩堤6处,共长48公里。

有提水站、电排站、电灌站、排灌站、节制闸等闸站16处,共装机组28台,总装机容量为2830KW。

计划“十二五”期间更新改造设备,使总装机容量达3075KW。

有干渠4条,计长15.5公里,有各种排水沟26条计57.3公里。

有当家塘口,其中万m3以上的当家塘口。

2011年新挖4口万m3以上的当家塘,计挖清淤3.66万m3,砼护坡90m,投资40余万元,其中国补12万元,社会捐款18万元,群众投资10余万元。

除人力不可抗洪涝灾害外,这些水利设施基本能保障我镇农业生产旱涝保收。

2007年我镇完成中棚水农水项目,受益面积达1.6万亩。

今年套口小农水正在启动,预计明年完成。

 

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经济快速增长]2003年以来,复兴镇国民经济稳健快速发展。

2005年以来的招商引资工作,给复兴镇的国民经济带来活力,工业经济不断发展壮大,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壮大了棉花加工产业集群,延伸了产业链,提高了产品市场竞争力。

2008年、2009年复兴镇先后被列为全国发展改革试点镇,安徽省扩权强镇试点镇和新农村建设示范镇,这对我镇既是挑战,更是机遇。

2011年我镇实现固定资产投资3.95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5亿元,财政收入283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360元,分别比五年前增长186%、375%、522%、178%、分别比九年前增长%、%、%、

%。

地区生产总值等四项指标见下表:

2003-2011国民经济几贡指标统计

年度

项目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国民生产总值(亿元)

其中工业产值(亿元)

固定资产投入(亿元)

财政收入(万元)

农民人均收入(元)

[十二五规划]“十二五”是实现全国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

这就要求我们务本以前瞻的眼光,战略的思维审视发展形势,紧抓机遇,扬长避短,科学发展,加速崛起,缩小同发达地区的差距,增强综合经济实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今后五年,我镇经济和社会发展思路是:

充分发挥地区资源和区位优势,以临江产业园为主要依托,以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根本目的,坚持工业发展和城镇建设双轮驱动,狠抓招商引资和新农村建设,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大力发展港口经济,实施“农业稳镇,工业立镇,商业活镇”的发展战略,力争在“十二五”期间把复兴镇建成滨江新城,县域经济发展的副中心。

今后五年,我镇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是:

财政收入年均增长30%,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0%,固定资产投入年均增长50%。

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健康发协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大幅提高,社会和谐稳定。

工业

[招商引资]2003年以来,共进行各行各业企业共家,其中规模以上的企业家,工业企业家,商业企业家,房地产企业家,服装加工企业家。

棉花加工企业家,农牧渔业等企业家。

落户本镇的企业家,落户临江产业园家,落户县工业园区家。

投资亿元以上的家,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家,投资百万元以上的家,投资百万元以下的家。

[原企业技改扩建]2003年以来,本地原企业技改扩建的

家,共投资万元,年产值由技改前的元元增加至现在的万元。

[务工人员回乡创业]2003年以来,本地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的企业家,主要是从事农副产品加工和服装加工,共投资万元,年创产值由2003年的万元至2011年已超过亿元。

[远景规划]把握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机遇,以临江产业园为平台,充分依托本镇资源和区位优势,编制项目,确定产业规划,连产业招商、特色招商上重点突出大项目,突出工业项目、农业产业化项目、突出成长性、牵动性、财源性项目。

要进一步优化环境,实施“筑巢引凤”工程。

同时,动员全民创业,全面掀起全民创业的热潮,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形成为百倍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生动局面。

在政策上要消除阻力,调动一切因素,在舆论上鼓励、加大宣传力度,在措施上要扶持、加大协调力度,着力为民营企业排忧解难,继续实施“筑巢引凤”工程。

重点发展化工工业,新型建材业、商贸物流业、机械(船舶)制造业,农副产品加工业,旅游服务业。

至“十二五“规划期末,工业总产值达到25亿元,占网民经济总值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