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2730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6.5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docx

高中语文《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

《警察和赞美诗》课堂实录

 

 

【教学目标】

1.把握小说曲折的情节,欣赏“欧·亨利式”结尾的艺术特色。

2.通过品析幽默的语言,把握人物形象,进而理解主题。

【教学重点】目标1

【教学难点】目标2

【教学方法】教师设问激疑、学生合作交流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下发预习案,规定时间内完成预习题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

同学们,在世界文坛上有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他们分别是莫泊桑、契诃夫、欧·亨利(引领学生一起说)。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欧·亨利的短篇小说《警察和赞美诗》。

(板书课题、作者)

二、简评课前预习

师:

通过刚才课前的字词订正,大家已经把预习案上的字词订正好了,请大家课下将这些字词落实到笔记本中,完成我们的字词积累。

三、整体感知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50字以内)

师:

结合课前的预习,咱们先来交流一下读这篇小说的感受。

生1:

结局特别出人意料。

生2:

十分幽默。

师:

就是这样一个结尾出人意料的、而且很幽默的故事打动了大家。

那么这个故事到底是怎样的呢?

请大家思考第一个问题:

(投影)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小说的主要内容。

(50字以内)

生3:

流浪汉苏比想要进监狱三个月来熬过严冬,他六次触犯法律但都未被逮捕,教堂的赞美诗使他幡然醒悟,就在此时他却无故被逮捕,背叛三个月。

师:

超没超字数?

生3:

超了一点。

师:

需要再精简一下。

2.品析小说“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情节特点。

师:

好,刚才这位同学概括的内容比较全面。

是的,苏比最后幡然醒悟的时候却意外被捕了。

这个结局看上去很出人意料。

那么我有一个问题:

这个结局合理吗?

生(全体):

合理。

师:

哦,合理,一致的意见。

有没有不同意见?

(无)我们请同学起来说一说,你为什么觉得它合理?

生4:

这个社会是黑暗的,他在这种情况下被捕是很正常的。

生5:

我觉得这个比较符合小说的故事情节和苏比的身份。

师:

什么样的情节?

什么样的身份?

生5:

苏比是一个乞丐,他没有地方过冬,他想要到监狱过冬,所以他几次触犯法律,想要被警察抓走……所以,我觉得结局比较合理。

师:

苏比是个流浪汉,小说提到他六次作恶,想要警察抓住他。

可是……?

生(全体):

没被抓。

师:

苏比最后意外被逮捕。

这样的结局大家都认为合理,这种“合理性”前文有暗示吗?

我们不妨从文章里找一找证据。

生6:

苏比为非作歹六次,没有进监狱,最后幡然醒悟却被捕。

结局看似荒诞,但是让人在忍俊不禁的笑声中体会出一种说不出的苦涩。

师:

嗯,高度概括,不错。

你能不能具体说说这六次作恶具体是什么样的过程?

最后是什么样的结果?

生6:

想吃饭被人赶出来;砸玻璃但警察不相信是他砸的;轻薄一个女子却不知女子是妓女,警察没有理睬;吃了一顿午餐想借此被捕,却被店员扔出了店门;偷伞却发现伞的前任主人和自己可能是“同类人”;在门口乱吼乱叫,被警察认为是耶鲁大学庆祝球赛胜利的大学生,没有被理睬。

师:

六次作恶概括得非常详尽。

也就是说六次作恶的结果是……?

生(全体):

本应该被抓,可是警察不管不问。

生7:

当时整个社会是非颠倒,苏比想进监狱进不去,不想进去的时候却被警察抓。

所以当时社会的好人是很难当的。

师:

好的,这个同学由警察的行为想到了整个社会的颠倒是非,不错。

所以说苏比被抓是可以理解的。

那么这个情节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投影)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情节特点

师:

我们通过关注警察前后的反应,得出欧·亨利小说在情节上的这样一个最大的特点。

四、合作探究

1.找出你认为最幽默、最有趣的语句或语段,进行赏析。

师:

理清了情节和大意,让我们再来回想一下上课之初大家对于这篇小说的感受:

很有趣,很幽默。

老师想问一下:

这种幽默和有趣体现在哪里?

需要大家调动自己的智慧,(投影)找出你认为最幽默、最有趣的语句或语段,进行赏析。

找完之后,请大家前后四人一个小组,交流一下你的阅读体验。

好,开始。

全体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倾听、点拨。

师:

我看到大家交流得非常热烈,咱们来分享一下吧!

生8:

77页的15段“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

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素昧平生。

用拟人的手法,将钱比喻为大爷,幽默、诙谐。

17段是“‘用不着惊动警察老爷,’侍者说,嗓音油腻得像奶油蛋糕,眼睛红得像鸡尾酒里浸泡的樱桃”,正好这是一个饭馆,而这一些描写都符合饭馆的特色。

师:

同位点评一下。

生9:

我觉得这几处也是写得很到位,从侍者的声音和外貌来描写侍者的反应。

我找的是76页的第8段最后一句“……让他去冬宫的旅途上无牵无挂,心满意足”,本来苏比应该是被流放到那里,被判刑,这里却说“旅途”、“无牵无挂”、“心满意足”,给人轻松、潇洒的感觉,根本就想不到苏比是要去坐牢的。

我觉得苏比有点儿心理变态。

(生笑)

师:

“心理变态”这个词是不是用得有点儿大?

我们说苏比的想法是不是有点儿反常啊?

生(全体):

对。

师:

好,刚才两个同学评析得很好,善于从修辞角度进行语言的赏析。

那么大家想一想苏比这种反常的想法说明了什么?

生(全体):

社会反常。

师:

怎么反常?

(生短暂沉默)我们首先读到的是苏比的处境,他的境遇是怎样的?

生(全体):

他是流浪汉,为了过冬要到监狱去过。

师:

多么辛酸啊!

一个可怜的、居无定所的人居然想要到监狱里去过冬,读过让人心里有一种淡淡的伤感!

这难道不是反常的社会造成的吗?

好,刚才两个同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品析语言的大门。

还有要分享的吗?

生10:

74页第二段,把“枯叶”比喻成名片,“露天公寓”指街心公园长凳,也就是流浪汉们的住所,把寒冷的广场比作“露天公寓”,也用了比喻。

这一段运用比喻、夸张、拟人的手法,渲染了一种悲剧的喜剧情调。

师:

你说得很到位。

但是老师有一个问题:

什么叫“渲染了一种悲剧的喜剧情调”?

生10:

这篇文章看起来啼笑皆非,但从这两段可以看出,苏比的处境是很困窘的,让人觉得很辛酸。

师:

辛酸却为何要写得如此诙谐幽默啊?

生10:

这是欧·亨利写作的一种风格,诙谐幽默。

(生笑)

师:

我们在笑的时候,其实感觉到他的生活是非常困窘,没有居所的。

这种写法突出了他的困顿,是表达上的一种效果。

生10:

还可以看出他的乐观。

师:

很好,抓住了修辞,从表达效果上来看苏比这个人物。

还有要分享的吗?

生11:

第14段“在警察的脑子里苏比连个旁证都算不上。

砸橱窗的人没有谁会留下来和法律的差役打交道。

他们总是一溜烟似地跑。

警察看见半条街外有个人跑着去赶搭车子。

他抽出警棍,追了上去。

苏比心里窝火极了,他拖着步子走了开去。

”我觉得这是对警察的一种讽刺,黑白不分,坏人做了坏事之后不用负责任,好人却得不到好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黑暗。

师:

好,请坐。

这个同学给她点评一下。

生12:

我也觉得这段刻画得非常好,通过警察去追跑的人,放过这个作恶的人,刻画出警察好恶不分的这种形象,更加体现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反面的、正反颠倒的那种现实。

师:

好,有深度。

从一个警察身上的表现能够想到社会。

这个同学在品析的时候抓住了警察追捕这样一个细节和动作来分析,分析出警察是非不分的现实。

这个切入点很好。

生13:

79页30—34段“他看见雪茄烟店里一个衣冠楚楚的人”,可以看出当时资本主义社会伪君子处处存在。

师:

你能不能具体分析一下“伪君子”怎么理解?

你从哪里得出的结论?

生13:

他表面上衣冠楚楚,但是他的伞是捡来的,他其实是个小偷。

师:

好的,这个同学说他是个“伪君子”,那老师有一个问题:

苏比一开始发现这个男子,他的着装给他怎样的印象?

用文中的词语告诉大家。

生(全体):

衣冠楚楚。

师:

从这个词可看出这个男子是什么样的身份呢?

生(全体):

绅士。

师:

但是发展到后来,我们突然发现原来这个“绅士”不怎么绅士。

从哪里能看出来?

大家注意34段这个男子的一段话,主要用了什么标点?

生(全体):

省略号。

师:

省略号意味着什么?

生(全体):

吞吞吐吐。

师:

为什么吞吞吐吐?

生(全体):

因为心虚。

师:

为什么心虚呢?

生(全体):

伞不是他的。

师:

那我们可以想一下,这伞真的像他说的是捡的吗?

——未必!

生(全体):

说不定是偷的。

师:

所以像这样一个“衣冠楚楚”的“绅士”,后来被发现或许是一个小偷。

我们从字里行间能读到什么呢?

能感觉到当时社会上都是些什么样的人呢?

生(全体):

虚伪的人。

师:

哦,看来苏比犯法警察不管并不是个个例,警察不但不管苏比,连这样道貌岸然的人似乎也不管不问。

大家看看小说当中这一部分警察是什么反应?

生(全体):

好奇地看着这两个人,然后走开了。

师:

是啊,警察不理不睬,这是一种怎样的社会风气啊?

生(全体):

世风日下。

师:

谁能仔细体会一下人物当时的心理,把苏比和伞的前任主人的对话给大家读一读?

生13扮演伞的前任主人,生14扮演苏比,分角色朗读31—34段的人物对话,揣摩人物当时心理,读出语气。

(生鼓掌)

师:

我们请同学从人物的身份特征、当时的语气等方面点评一下刚才两个同学的分角色朗读。

生15:

我觉得“苏比”读得很好,“伞的前任主人”读得有些结巴,不像他被别人看穿之后的那种窘迫、心虚。

(生笑)

师:

咱们两个同学表现得很好,我们的新疆同学非常棒,能够自己去演绎。

同学们自己琢磨琢磨,如果让你去演绎,你会用什么样的语气和心境去读,仔细体会一下。

2.苏比是个怎样的人?

师:

好了,我们通过大家齐心协力的品析,从各个角度(苏比所处的环境、苏比自己的所思所为、苏比周围的人)去挖掘,大家想一想,(投影)苏比是个怎样的人?

生16:

我认为苏比是个悲剧式的人物。

首先他的处境很悲惨,他所处的社会上层人士和下层人士两极分化很严重,当时的法律制度也很黑暗,对苏比这样的人非常不公平。

生17:

我觉得苏比既是一个好人也是一个坏人。

在好人这方面,可以说苏比都是故意犯一些很轻的罪,而且都不是出自他的本意,他是有向善的一面,而且非常有良知;从坏人这方面来说,他做了一连串违反法律的事情也能够看出他是个游手好闲的人。

师:

好,请坐。

也就是说我们能不能简单的界定苏比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呢?

生(全体):

不能。

师:

刚才这个同学提到了苏比迫不得已才去做小流氓,那么他是受什么所迫呢?

生(全体):

社会。

师:

是啊,是社会。

生计问题都解决不了,只好去做小流氓,但他本身有向善的一面。

3.体会“含泪的微笑”的语言风格

师:

就是这样一个人物啊,我们读起来,仍然觉得很有趣,引人发笑。

大家想一想,这种笑和我们平常听笑话的幽默是一样的吗?

生(全体):

不是。

师:

这个“幽默”里面我们读出了什么啊?

生18:

欧·亨利的小说具有一种讽刺的意味,表面上看起来是喜剧,但其实是一个悲剧。

衬托出当时人物的心情,也烘托出当时社会的气氛。

生19:

我觉得刚开始看这篇文章感觉挺搞笑的,但是笑完之后就有些辛酸,觉得苏比其实是一个很可怜的人。

不仅同情他的生计无法维持,而且也同情他被当时的社会迫害成这个样子。

师:

这种辛酸是因为欧·亨利笔下的人物都是一些下层小人物,所以我们笑过之后很辛酸,因为这些小人物的处境很可怜。

笑过之后,内心却有一些苦涩。

这是欧·亨利小说语言的一个特点,(板书)语言→含泪的微笑

师:

我突然想到咱们上个学期学过的一篇课文《最后的常春藤叶》,这种幽默里你读到了什么呢?

也是辛酸吗?

生(全体):

是感动。

师:

由此可见,同一个作家的不同作品,语言风格也会因作品内容主题的不同而有差别,同学们在鉴赏作品时要注意仔细体会。

4.如何理解题目“警察和赞美诗”?

师:

好了,以上是我们对情节和语言的梳理和分析。

让我们再来思考一个问题:

苏比是一个诙谐幽默的人物,小说的主人公理所应当就是苏比,这个题目是不是用“苏比奇遇记”或者“苏比的一天”更切题呢?

为什么题目用“警察和赞美诗”?

(投影)怎样理解题目“警察和赞美诗”?

全体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巡视、倾听、点拨。

生20:

我觉得“警察”象征着监狱、坏人和人格的堕落,而“赞美诗”象征着一个人改过自新,一个人灵魂的解救。

“警察和赞美诗”这个题目能反映出苏比的变化过程,而“苏比奇遇记”这个题目只是他遭遇的一个概括,不能反映出苏比的变化过程,而且用“警察和赞美诗”做题目还深化了主旨。

生21:

我觉得“警察”象征着当时的社会,因为当时整个社会是促使苏比干坏事的原因,而“赞美诗”最终使苏比想要改过自新。

两者形成对比,从而使文章的主旨更加深刻。

而“苏比奇遇记”这个题目只是当时这个事件的概括,并不能反映出这篇文章想要表达的寓意。

师:

看来大家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了社会的现实,那么“赞美诗”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39、40两个自然段。

一起来读读书吧,好不好?

读的过程中体会一下,“赞美诗”指什么?

学生齐读39、40两段。

师:

有一个词念什么呢?

“zhōujiū”(啁啾),是象声词,要注意!

好,读过课文后,你再考虑一下,“赞美诗”是什么?

生(全体):

教堂里传出的音乐。

师:

西方人有着很浓重的宗教情结和宗教信仰。

所以,大家看,在这两个自然段,“赞美诗”有什么作用呢?

生22:

感化。

师:

是的,它让苏比幡然醒悟,决心重新开始。

苏比的愿望很好,但是,想“重生”却不能“重生”,因为,警察抓住了他。

“警察”又代表什么呢?

生23:

国家。

师:

“警察”为什么代表国家呢?

生:

警察是法律的执行者,是维护国家秩序的国家机器。

师:

所以,苏比的个人愿望被什么所阻挠?

生(全体):

社会。

师:

是的。

所以“警察”和“赞美诗”之间就形成了一种反差。

好的,我们请同学再来完整的总结一下你对题目的理解。

生24:

“警察”代表当时整个社会,为政府执法。

当时的政府像警察一样不分黑白,所以在它统治下的人民就无法正直的去从善。

“赞美诗”作为一种宗教的影响,洗涤了苏比的灵魂,使他有心向善,和“警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种反差告诉我们,这个小人物的悲剧不仅仅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当时19世纪美国现实的悲剧。

师:

很好!

所以,这应该是这篇小说的主题。

如果说,欧·亨利小说的语言幽默的特点让我们发笑了,那么,通过一个小人物的故事,实际上欧·亨利想传达的则是一种对社会现实理性思考的主题。

这种沉甸甸的思考让我们读过之后,发出无可奈何的悲叹。

(教师边引导,边补充完整板书内容)

警察和赞美诗欧·亨利

主题

沉重

幽默

语言

五、总结

师:

好了,我们通过情节、语言、形象等方面来品析了一下这篇小说。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给大家一点时间思考、总结一下。

生25:

我学到了这篇小说主要是以一个美国现实社会下层的小人物为背景,写了一个半喜半忧的故事,语言幽默风趣,但也反映出19世纪美国社会黑白不分的社会现实,令人回味。

我们也可以从中体会出“含泪的微笑”这一语言风格。

师:

老师也给大家一些建议,我们再读小说时,可以从情节、语言、人物等方面去鉴赏。

六、结束语

师:

这节课,我们读了一个让人发笑又让人落泪的故事。

苏比这样一个小人物背后隐藏的是欧·亨利对社会现实的理性思考。

希望大家带着这节课的收获去品读欧·亨利的其他名篇,进一步感受和体味欧·亨利小说的独特魅力。

七、布置作业

课后阅读《麦琪的礼物》,进一步体会欧·亨利的独特创作风格,试就他在创作方面的一个特点,写一段300字左右的鉴赏文字。

《警察和赞美诗》教后反思

 

作为一名年轻的语文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方面的稚嫩和不足,所以一直都在努力寻找机会向优秀教师学习,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机智的教学策略。

今天,当我有幸以一名参赛选手的身份和各位前辈老师同台竞技的时候,才发现自己要学习、要补足的其实远不止理念和策略这么多。

在教与学这一动态生成的过程中,教师方方面面的素质都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学得更多、学得更好。

通过执教《警察和赞美诗》一课,我做了如下反思。

一、教学目标的反思

抽到课题以后,我曾经有两个设想,一是以欣赏“欧·亨利式”的结尾为主要内容构建课堂教学,一是以品析欧·亨利小说的语言风格为重心串连整堂课。

对于第一种构想,想过用补写结尾的方式,引领学生自己去比较,进而深挖作品的内涵和主题,完成整堂课的教学。

我想,如果设计学生充分活动,动笔、动口,交流、分享,应该会收到不错的效果,毕竟“欧·亨利式”的结尾是其小说中极具特色的一个亮点,引导学生深入感受这一点,可以收到“以点带面”的效果,教会学生去进一步体会、解读欧·亨利的其他名篇。

但是,也有一些担心,担心这种过于“开放”的模式会使学生在自主的把握过程中对主题、内涵等方面理解得过于肤浅,游离于文本之外,导致课堂不好驾驭。

所以,后来放弃了这种想法,采用了第二种构想,即以“品析幽默的语言”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在体验性学习中习得主题和内涵。

事实证明,在指导学生品析的过程中,这堂课的两个教学目标基本完成,有一些遗憾的是,学生们在分享品析语言的成果时,对于“幽默”这一点的交流不是很到位,但是,学生们较强的领悟力还是让整堂课很自然的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一步步导向把握主旨这一环节。

可见,学生比我想象中出色,这也让我在反思这样一个问题:

只要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去做,学生一定可以给你惊喜。

有时候,反而是教师自己的一些顾虑束缚了教学思维和教学理想。

看来,作为教师,解放思想、敢想敢做并不应只是一句空话,只要设计充分,学生一定会带给你带来惊喜。

二、教学过程的反思

上课之前,我曾经绞尽脑汁,想了无数种导入的方式,很想在课堂之初就营造一种声势,马上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

但是设计来设计去都觉得生硬,所以,最后上课,我索性抛却了所有华丽的导语,用三大短篇小说家直接导入,引导学生一起回顾,继而引入新课。

这反而收到了不错的效果,学生们“一呼百应”,既复习了旧知,又对即将学习的新课充满期待。

事实证明,实用的就是最好的,任何的设计都应以学生的认知和接受为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在教学过程中,我试图以“合作——体验——分享——品评”为主要模式构建课堂教学,鼓励学生自主解读、自主表达。

学生们基本做到了各抒己见、敢抒己见,都能就自己对文意的理解进行全面把握,对自己感兴趣的语言点进行个性化赏析。

不足的是,我的导问有些零碎,使学生的赏析和解读缺乏一定的完整性。

其中,“再现情境、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是课堂上即时生成的“意外收获”。

看到学生们层层深入地进行品评和解析,我突发奇想,让学生在理解人物心境、把握深层含义的基础上来演绎文本。

事实证明,这个环节,学生身临其境的体验文本情境,再现人物的心理和对话的语气,对人物形象乃至主题的把握就有了更感性的认识,效果非常好,这一点从课堂上学生们爆发出的热烈掌声中就可以得到印证。

由此我在想,真正能够触动学生心灵的、引导学生深入体验学习的教学精彩往往得益于课堂上学生们的精彩表现给老师带来的灵感。

作为老师,一定要善于捕捉课堂上学生们的任何一次智慧的闪光,并适时加以利用和延展。

有了前面品析语言环节的充分参与,学生们在把握形象和主题探究环节就显得更加游刃有余。

学生们的思考可以说是异彩纷呈的,他们在短时间内能够关注到文本的内涵,各自表达着自己个人的体会,虽然见解和表述都略显生涩稚嫩,但是我还是惊异于学生们的敢思敢说。

唯一不足的还是作为老师的我,略有一些“越俎代庖”的痕迹。

课堂小结部分,我处理得有些拖沓,其实学生在充分学习的基础上,对于本堂课的收获就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而作为老师的我又生硬地把这一环节“拉”出来再理性地进行分析和总结,反而削弱了学生自我习得的力量。

以后,确实还应该在教学机智方面再多下些功夫。

总的来看这堂课,我认为学生们的表现要远远好过我的表现。

在与文本的对话和“体验性研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都进入了一种积极的状态,能够主动地思考和表达,学习的效果比较理想。

三、教学方法的反思

反思整堂课的教学,我认为自己在教学方式上虽然力求避免教师“先入为主”,但还是或多或少的抢占了学生在课堂上的“话语权”,有时候导问过多,过于琐碎,影响了学生思维的完整性,有时候又越俎代庖,替学生下结论,比如:

学生在品评“苏比心理有点儿变态”这一点时,我过早的提出了我的认识“不是变态,而是反常”,试想,如果这一认识由学生思考琢磨,从文中找寻证据进行解读,进而得出结论是不是会更有说服力呢?

所以,我在反思,真正成功的课堂教学,应当着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变教师问为学生问,真正激发学生去发现问题并自主解答问题,这才应该是大语文观所倡导的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

这一点,我做得还很不够。

另外,整堂课,我的教学语言还略显随意,不精练,我会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不断改进。

总之,一堂课上下来,我需要思考和改进的地方还有很多。

所谓“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通过对这堂课的反思,我对自己的教学有了全面的审视。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会不断修正自己的教学行为,扬长避短,“知困”以“自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