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33050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3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docx

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课堂反思全册

《开学第一课》教后反思: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在今天的《开学第一课》上我安排了四个活动,分别是:

活动一:

“我眼中的数学”交流;活动二:

明确数学学习常规;活动三:

成立合作学习小组;活动四:

畅谈新学期打算。

通过交流我发现孩子们真的长大了,很懂事,我相信自己会一步一个脚印和孩子们一起实现愿望的。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1)》的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情境图引出问题,放手让学生列式解答,然后独立思考后交流不同的算法,鼓励学生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进行口算,学生掌握的都比较好,可能是因为和上个学期学的整十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比较类同;接着教学986÷2时,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估计商的范围,再经历探索算法的过程,尝试用竖式计算,学生能将过去掌握的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计算上来,学生能掌握笔算的方法,理解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算理。

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的估算意识和验算意识,体验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 三位数除以一位数

(2) 》教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的内容是学生已能熟练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一位数的除法,上节课刚学过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三位数的除法,这些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学生将已有知识和新知识沟通联系。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的预习为基础,结合小组学习导学单:

(1)估一估:

312÷4的商是几位数?

你是怎么想的?

(2)根据预习情况,交流:

你是怎么算的?

(3)当百位上3÷4不够除的时候,可以怎么办?

7要写在商的哪一位上,为什么?

再按要求让学生展开讨论与交流,理解当被除数的最高位不够商1时,就要用它的前两位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的上面。

并通过比较,认识到同样是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什么时候商是三位数,什么时候商就是两位数。

最后通过练习,学生进一步巩固了本节课所学知识,在课堂练习中正确率较高,效果较好。

《   练习一   》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一堂练习课,主要是巩固前面学习的内容,批完学生的预习作业,发现学生对于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已掌握得较好,但学生因为学习态度不认真而造成的错误也较多,如数字抄错,横式上写商时忘写余数。

还有的学生把验算的结果写到了横式上,种种原因导致错误很多,看来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让其养成认真、仔细的习惯是下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

基于以上预习成果,在交流预习作业第1题时,我出示了学生中的典型错误,让大家一起改正,在纠错的过程中让学生明白计算时的注意点。

交流预习作业第2题时,我重在让学生说说是怎么估计的,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练习一的第四题,我重在让学生发现规律,因为在上学期教学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时,学生已经了解过此规律,所以学生比较会说。

练习一的第3、5题,我重在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课堂上学生比较活跃,教学效果较好。

《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1)》教后反思:

 在学习本节课内容之前学生已经学会了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笔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继续学习商中间有0的除法,和推广到商末尾有0的除法另一种情况,就是遇到被除数某一位不够商1 时,也要在这一位上商0。

这样的安排,不仅位学生留下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而且有利于学生沟通商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方法。

在教学时,我首先创设小猴摘桃的情境:

提问0÷3=(  ),你是怎么想的,通过交流,学生归纳出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

接着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学习,将例题中出示后,根据学习菜单:

(1)独立列出算式。

(2)自己先尝试估算结果。

(3)在探究本上用竖式算一算。

(4)把你的计算方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最后集体讲评,让学生充分地表现自我,创造条件地展现学生的聪明才智,进而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

接着通过独立完成试一试,让学生比较这题与开始的例题有什么不同,通过追问:

末尾有0的话,我们计算时要注意些什么?

重点指出了商末尾有0的除法的一般写法。

最后通过练习,给学生提供一种自我探索、自我思考、实践机会,从而真正理解了“0除以任何不是0的数都得0”的规律,掌握了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的计算方法。

《  商中间、末尾有0的除法

(2)》教后反思:

调整:

1、学习菜单中增加

(1)先估计432/4的商是几位数?

2、教师要引导学生对“十位上3除以4不够商1,怎么办?

”问题展开讨论,突出“十位不够商1,就商0.”要强调在竖式计算过程中,十位上商0后不必用0与除数相乘。

3、“试一试”的计算学生写竖式时容易把商的末尾的0漏掉。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将计算结果口头交流,或用横式表示出来,以避免错误发生。

本节课首先让学生交流预习作业,重点交流指出错误及分析错误原因,借助小组的力量复习和巩固旧知,接着交流例题,重点交流交流是怎么用竖式计算的。

要求小组内做对的同学先说说是怎么算的,再找找做错的同学问题出在哪里?

之所以先让做对的同学交流,意在让做错的同学先建立一个正确的表象,接着再纠错,意在让错的同学真正找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从而进一步掌握计算方法。

最后全班交流,这个环节我先让学生说是怎么算的,我在黑板上板书。

这样做重点帮助学生还原竖式书写过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竖式书写的格式和注意点,接着让学生围绕问题:

十位上3÷4不够商1怎么办?

这个0能不能不写,为什么?

个位上为什么商8?

展开讨论。

我在小结时送给孩子们这么一句话:

移一次除一次,不够商1就商0。

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试一试,进一步巩固本课所学的知识,在小小组交流的基础上,我重点支出饿了一些同学竖式书写格式的错误,并给了学生一定纠错改正的时间,然后完成了想想做做第一题,交流时出示学生预习练习中的典型错例,让学生来纠错。

并通过改错题进一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计算方法,其实学生的错误资源是很好的教学资源,通过纠错学生能进一步掌握用竖式计算的方法。

《  用连除解决的实际问题 》教后反思:

   课的一开始我先出示挂图,让学生说说图上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生:

有两个书架,每个书架有4层。

我又补充了一个条件:

一共有224本书。

师:

你能提出不同的问题吗?

比比谁提的问题多?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提出的问题有:

(1)每个书架有多少本书?

(2)两个书架一共有几层?

(3)平均每个书架每层有多少本书?

(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此环节意在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接着让学生先解决

(1)、

(2)两个问题。

(意在为解决第(3)个问题作铺垫,降低思维的难度。

)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第(3)个问题,要求说:

根据(     )和(      )可以先求出(     ),列式是(    ),再根据(     )和(      )可以求出(      ),列式是(      )。

(意在让学生通过说解题思路,从而让学生真正掌握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

)这样的教学环节紧紧围绕我所布置的预习作业,同时又针对班级实际进行交流,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得到了发挥,小组合作又能互相补充,感觉学生对于连除问题有了一定的理解和掌握。

《练习二

(1)》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练习是巩固商中间或末尾有0的除法计算。

通过教学,对于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某些错误,我采用全班出示,分析其错误的原因,并想办法进行化解。

对于课堂上生成的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我及时捕捉,但不是立刻讲解,而是让学生独立思考,进行小组讨论交流,必要时进行点拨和提示,在小组讨论求解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仅最后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中的思考、求真的经历,同时学生的探究能力得到了培养。

让学生自己收集错题,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类似错误的出现。

在教学中,一直采用让学生自己收集错题的办法,让每一位学生准备一本错题本,把平时练习中做错的题目收集下来,并进行分析,这样不容易再犯类似的错误提高解题的正确率。

《  练习二

(2)》教后反思:

本堂课我把重点放在让学生说说解决问题时每一步分别是怎么想的?

在解决第6题时,有人是这么列式的:

144÷2=72(棵),72÷3=24(棵)。

师:

这样列式对吗?

生1:

不对,没有意义,因为144棵是3个花坛里的总棵树,而2是指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同样多,两者不对应。

马上有学生反驳:

这样列式是对的,从每个花坛里红、黄两种颜色的月季花同样多这个条件,我们可以知道,这3个花坛中红色月季花和黄色月季花各占了一半,所以144÷2求到3个花坛里红色月季花一共有多少棵?

学生通过辨析,真正掌握了这类问题的解决方法。

同样对于第7和第9题,我把学生中的错误列式呈现出来,让大家一起辨析,学生在纠正错误中进一步掌握分析的方法。

在解决第6后,我提问:

“这题的问题怎么改,还是这么列式?

如果把问题中的“红色”去掉,变为平均每个花坛里有月季花多少棵?

怎么列式?

”通过一题多变,让学生明白认真审题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好习惯。

《  复习

(1)  》教后反思:

 复习的第1题,在课上我着重让学生说说是怎么算的,并加强对比。

如:

800÷2和300÷6,师问:

为什么第1题用8个百除以2,而第2题要用30个十除以6?

通过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口算的方法。

同时学生口算的方法是多样的。

  复习的第2题用小黑板以题组的形式出示,要求学生计算时做到一估、二算、三验。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时估算与验算的重要性,从而逐步养成估算、验算等好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的正确率。

在课上我对学生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加以纠正,特别注意602÷6的竖式书写,这道题体现了商中间有0与末尾有0的结合。

接下来的时间重点放在让学生说说竖着观察每一列算式,你发现了什么?

 复习的第3题,我除了让学生找出规律:

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除以这两个数的积。

还让学生根据发现的规律,再出一组这样的算式。

学生的积极性很高。

 课堂上错误资源的合理运用对学生掌握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课堂中让学生判断,改正,加深印象,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借助小组合作的平台,让学生在小组里指出同组同学的错误,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复习

(2)》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这些实际问题比较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能学以致用。

如第5、6题是解决情境中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用眼观察、用脑思考、小组合作、全班交流的形式,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他们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现实价值。

第5题挖水渠,先要求学生解决问题,再引导学生观察表中的数据,体会数量之间的变化规律,从左往右挖的天数越少,每天挖的米数越多;从右往左挖的天数越多,每天挖的米数越少的函数思想。

第6题关键是:

(1)理解“一律按半价出售”的意思,

(2)200元能买到哪些玩具?

最多能买几件?

就是能买的东西的总价钱应该是少于或者是等于200元,超过了那这商品就买不到了的思想。

如第8题是一道对比的习题,通过分析数量关系,找出中间问题,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思考,比较数量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握连乘和连除问题的方法,形成一定的解题技能,并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解决这些实际问题,,特别是解决第9题时,能从众多的条件中学会找到有效的信息,在判断究竟买的是哪一种笔和哪一种球时,学生能从整除的角度去分析,综合能力得到了提升,体会到了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了应用数学的意识。

 

《认识年月日》教学反思:

 时间单位年、月、日是较为抽象的计量单位,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学习了时分秒的知识,并在实际生活中积累了许多有关年、月、日的感性经验,这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课前预习,课上梳理学生的已有知识来认识年、月、日。

从预习的情况来看,学生对年、月、日的知识已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对大月、小月的知识所了解,有的学生已经知道一年的天数,但每个学生所拥有的经验是不同,所以他们拥有的知识都是零散的。

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经验这个实际出发,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能充分尊重学生的差异,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和理解水平的差异,我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思考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来掌握今天的新知。

     如巧记大月、小月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可用:

   

(1)强记法:

直接根据大小月的顺序进行记忆。

(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2)拳记法:

举起自己的左拳头,背向自己(如书上的图示),从右往左数月份,凸出来的是大月、凹下去的是小月,不过数到二月时应说“二月平”,当数到七月时,再从右数回左。

   (3)儿歌法:

一、三、五、七、八、十、腊(十二月),三十一天永不变。

四、六、九、十,三十天整。

《认识平年、闰年》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比较20012年和20013年的2月各有多少天,让学生思考:

每年2月的天数是不是都相同?

然后教师说明2月份只有28天的这一年是平年,有29天的这一年是闰年。

通过观察每年2月的天数,引导学生去发现平年、闰年排列的一般规律。

再介绍判断闰年的方法。

让学生自学课本,认识平年和闰年的判断方法,要求学生记住,公历年份如果不是整百数的,是4的倍数就是闰年;如果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

实际判断平年和闰年有更简便的方法,年份是单数,一定是平年;年份是双数,用末两位除以4,如果整除是闰年,不整除是平年;如果是整百数的,用前两位除以4,如果整除是闰年,不整除是平年。

关于练习第4题,首先要告诉学生季度的含义以及每个季度的范围,然后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进行计算,再组织学生交流,让学生说说计算的方法。

《  生日快乐》教后反思:

课上我首先围绕预习作业,让学生交流是怎么想的。

学生主要的问题出在:

我的生日是一年的倒数第三天。

很多学生认为是12月28日。

我建议学生用扳手指数一数的方式来解决或查看年历卡来解决,从而来降低理解的难度。

在围绕预习作业4小组内交流时,我要求学生先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自己的生日,接着让组内同学猜一猜,最后判断是猜错了还是自己描述错了,并一起改正。

这个环节学生最感兴趣,在小组合作学习时都很投入,可以感觉学生非常愿意进行这样的学习,增加互动学习,我想这样的效果也会好一点。

《  平移和旋转》教后反思:

  平移和旋转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因此教学本课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入手,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运动是平移、哪些运动是旋转?

学生举出了很多的例子:

如汽车、火车、缆车、星期一早上的升国旗、开关窗户等等运动是平移;如开关水龙头、时针分针、风扇的叶片等运动是旋转。

让学生从这些活生生的现象中感受平移和旋转,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教学时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生动的生活实例,再现平移和旋转的现象。

在让学生感受这两种运动的基础上,使学生会直观的区分平移和旋转,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平移和旋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时通过学生的讨论交流在移一移,说一说,比一比中,把握图形平移的特征。

通过学生在方格纸上数出平移的格数,让学生在每一个具体的活动中动起来,去体验,去认知,去完善。

课堂看上去很热闹,但部分学生并没有真正的掌握图形平移地方法,课作错误特别多,具体体现在1、学生不会数格子。

2、对应点找不到。

3、图形移动的方向弄错。

我的做法是:

集体讲评与个别辅导相结合,做到人人过关。

《  美丽的花边》教后反思:

   本节实践活动课我顺着“欣赏—模仿—创新”的步骤进行。

通过对书上花边和学生自己收集的花边的观察和欣赏,学生体会到平移带来的美,激起制作花边的愿望。

同时,我还补充了几个通过旋转所得到的图案,既对平移和旋转进行了比较,又让学生体会到旋转带来的美。

接着通过平移图案和模仿画花边,获得初步的实践经验。

此环节课前已经作为预习作业让学生尝试着先画了,看了学生的预习作业,最主要的问题时,图案相对复杂了一些,学生在平移时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发生了改变,这违背了平移的本质。

所以课上我主要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1)评价一下组员的作品,提出修改意见。

(2)说说画的时候应注意些什么,有什么好的建议。

最后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制作花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此环节我让学生在小组内评出最有创意的作品,然后全班展览。

整堂课学生的热情很高,充分感受到数学之美。

《  乘法口算  》教后反思:

 掌握本节课的知识是很容易的,如何让学生真正掌握有用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

本课组织教学时,先让学生复习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后,出示场景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列出算式,口算出结果,分别让学生说说是怎样口算的,从而归纳出口算的方法。

让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实际问题,这也是数学中的一种学习的迁移方法,在最后的拓展练习中,出示:

(  )乘(  )的积是1200的算式有哪些?

这个题目对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

一般的学生只要能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列出算式就是一种进步,而优生不仅要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还要运用一些简单的概率,就是让学生思考:

怎样才能不遗漏也不重复,而且还要满足题目中的所有条件;从而也培养了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学会独立的思考问题并能够将新知与旧知有机的结合起来。

《  乘法笔算  》教后反思:

 课始,我出示情境图,让学生根据图中信息列出算式,然后放手让学生试算。

学生中出现了多种不同的计算方法,有根据口算的方法来计算的;有把因数拆成两个一位数,利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计算的;有直接列竖式进行计算的;在学生独立思考解决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倾听同学的解法,进行小组内交流,这样的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创新能力。

而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每一个学生都获得了成功的愉悦,使不同的人学到了不同的数学。

同时在这堂课中也让学生进行了估算的练习,因为这是我们平常生活中最有用的方法。

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练习三》教后反思:

练习三的第1题中的12+20,一部分同学算成了240,我趁势问道:

“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学生马上悟到:

要看清运算符号。

对于第2题,我仍采用出示学生中的典型错误,让大家一起火眼金睛纠错,在纠错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第3题,让学生观察表格,说说发现了什么时,发现很多学生都漏掉了一个很关键的地方:

每盒水彩笔的枝数不变。

第4题,学生提出一共能卖多少元的问题 。

在解答时,一部分学生用10×22×30,针对这一错误解法,我让学生说说每一步求到的是什么,从而发现错误。

接着我又问:

如果这样列式,条件应该怎么改,从而让学生在比较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乘法估算》教后反思:

  本节课讲了三种类型的估算。

一、把两个数都看做接近的整十数进行估算;二、估算范围;三、当一个乘数末尾是5时,可以把另一个数直接看做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

估计大约是多少,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是比较容易掌握的。

但估计范围时,有的学生有点迷糊。

于是我在板书时,有意识的板书成:

20×40=800

                          29×42=

                      30×50=1500

       这样板书更直观、更容易地使学生明白,29在20到30之间,所以把它看小是20,看大是30.42在40和50之间,所以看小是40,看大是50.因此分别相乘,就得到得数的区间范围。

       做第5题时,引导学生用估算,而估算时把一个数看做接近的整十数来估算,估算的结果更接近实际结果。

《  练习四  》教后反思:

先让学生完成《练习四》中的1-5题,学生做完后集体校对。

练习中3—5题作重点讲评。

如练习四中第三题,让学生上下两题进行比较,说说发现了什么?

通过计算学生有话可说,同时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

第4题,通过计算学生发现了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依次加3,积一次加111,学生的发现是很直观的。

那有没有其他的发现呢?

问题抛出以后,学生只是期待着望着我,我抓住契机,引导学生观察,3到6除了加3外,还可以怎样,积呢?

,3到9呢?

由此让学生发现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乘几,积也乘几的规律。

学生在做第五题时,出现了好多的错误,在集体较对时,让学生再次读题,说说读懂了什么?

让学生明白做题之前,必须静下心来认真读题审题,弄清题意,才能正确列式解答,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学生能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相联系,能从一般方法中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先算0前面的数比较简便,从而得出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写法,在合作学习中,让学生养成了独立思考及与他人交流的习惯,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感受到数学的价值。

在“想想做做”第3题的练习中,学生能从不同的角度来比较上下两题,从中发现其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变了,积也变了;即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变大,积也大,另一个乘数变小,积也变小;)、与估算相联系来解释上下两题的关系。

在估算中,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把各种不同的估算方法暴露出来,加深了学生对估算的理解与运用。

想想做做的第5题,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得出可以用乘法、除法等方法来解决。

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得到了提高,让学生在交流中,学习巩固新知,这样学起来才轻松。

《练习五》教后反思:

这节课主要练习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学时,口算与笔算学生在独立完成的基础上,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比较和反思,学生在讨论与交流中进一步理解算法,提高计算正确率,逐步形成计算能力。

练习估算25×23时,学生产生了不同的想法。

有的估到得数是400左右,有的估到得数是900左右,还有的估到得数是500左右。

有不同的想法,教师趁热打铁,让学生展开讨论交流,采用最合适的方法,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题是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的,学生不仅要通过计算正确填表,而且还要学生从中体会到“时间、速度、路程”这三者之间的联系。

《复习

(1)》教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复习,让学生分别回忆相应的口算、笔算和估算方法,并使学生体会各种计算方法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各自不同的价值。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是在学生掌握了两位数乘一位数的笔算方法、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生虽然在乘法进位的方法、笔算的顺序和数位的对齐方面已有了一定基础,但计算作为最根本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重点。

突出乘的顺序及部分积的书写位置,帮助学生理解笔算的算理。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十位部分积的对位问题,是一个难点。

本节复习课,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深对法则及算理的认识,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计算能力,并培养学生认真书写、计算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由于练习是一种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教学活动。

因为计算是枯燥的,因此引导学生能应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逐步树立应用数学的意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复习

(2)》教后反思:

第二课时主要是让学生运用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如:

第5题让学生填一填、比一比,发现体会积的变化规律,由于前面涉及到积的变化规律,所以学生均能发现:

在乘法中,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或缩小几倍,积也随之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扩大、缩小也是前面讲到过的)。

接着我把思考题提前讲了,一个数乘11的规律,两边一拉,中间相加,满十向百位进一,这个内容在《一课一练》上已讲过了,学生也能掌握了。

于是就把《一课一练》上一位数乘99的找规律问题拿出来讲了,通过计算、比较、观察、学生能发现:

(1)一个数乘99,就是把这个数同9相乘,所得的结果依次写在积的百位和个位,十位上就是9;

(2)一个数乘99,百位上的数比一位数小1,个位上的数加上一位数正好是10,十位上就是9;(3)一个数乘99,就是几个99相加,等于几个100减几……由于上次在数学阅读课上我们讲了找规律的题目后,学生对找规律的问题真的很有灵感。

知识有些学生的表达不是很完整,在今后的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观察物体

(1)》教后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能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