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47182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11 大小:188.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11页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1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1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docx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知识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类风湿关节炎RA发生于任何年龄,80%发病于35到50岁之间女性患者约是男性的3倍,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临床个体差异比较大,从短暂、轻微的少关节炎到急剧、进行性多关节炎及全身性血管炎表现均可出现,常伴有晨僵。

少数患者会出现高热、乏力、全身不适、体重下降等症状。

患者还会出现关节压痛、关节肿以及关节畸形,其中关节畸形见于较晚期患者,关节周围肌肉的萎缩、痉挛会使畸形更为加重。

最常见的关节畸形是腕和肘关节强直、掌指关节的半脱位、手指向尺侧偏斜和呈“天鹅颈”以及“纽扣花样”表现。

上述的是经典的类风湿关节炎的表现,还有一些关节外的表现,比如RA的患者会出现心脏受累,心包炎最常见。

还有的患者会出现上腹不适,胃痛,恶心甚至黑便,这些一般与服用抗风湿药物有关。

有的患者还会出现贫血,RA患者贫血一般是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

对于类风湿关节炎的患者治疗包括患者教育、休息、关节制动(急性期)、关节功能锻炼(恢复期)、物理疗法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使用一些药物进行治疗,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以及抗风湿的药物。

经过积极治疗,80%以上的患者能达到病情缓解,只有少数会致残,此病的死亡率较低。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各型肺炎的诊断是儿科学呼吸系统疾病考察的重难点,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表现有相似之处使广大考生在解题的时候感到困惑,这里就为大家总结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特点进行鉴别记忆。

首先我们来看两道考题:

1.【单选题】男婴,6个月。

咳嗽伴发热5天,加重2天。

查体:

T38.5℃,P160次/分。

热病容,烦躁不安,可见三凹征,双肺呼吸音以喘鸣音为主,可闻及少量细湿啰音,腹软,肝肋下2.5cm。

最可能的诊断是()。

A.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B.腺病毒肺炎

C.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D.肺炎链球菌肺炎

【答案】C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是目前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临床特点为发热、呼吸困难、喘憋、口唇发绀、鼻翼扇动、三凹征。

符合题意。

2.【单选题】8个月,男婴。

咳嗽3天,发热伴气促1天。

查体:

呼吸急促,口周略发青,咽部充血,双肺闻及中小水泡音,心腹(-)。

白细胞10×109/L,N65%,L35%。

其最可能的诊断是()。

A.支气管炎

B.支气管哮喘

C.原发性肺结核

D.支气管肺炎

【答案】D

根据病程时间较短和临床表现不难判断为支气管肺炎。

下面来总结一下几种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的临床特点:

1.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

目前最常见的病毒性肺炎;病人可出现鼻翼煽动、三凹征等。

2.腺病毒肺炎:

患者可出现频繁咳嗽、阵发性喘憋等表现。

3.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

易形成肺脓肿、脓胸、脓气胸,可有败血症及迁徙性化脓灶。

4.肺炎支原体肺炎:

肺部体征不明显,剧烈咳嗽与轻微体征不符为其特点。

5.沙眼衣原体肺炎:

呼吸增快,明显阵发性不连贯咳嗽为其特征。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脱水的程度及性质

脱水是指水分摄入不足或丢失过多所引起的体液总量,尤其是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脱水时除丧失水分外,尚有钠、钾和其他水分的丢失。

①脱水的程度脱水的程度常以丢失量占体重的百分比来表示,按脱水程度分为轻、中、重三度。

 

轻度脱水

中度脱水

重度脱水

失水量

30~50ml/kg体重

50~100ml/kg体重

100~120ml/kg体重

占比重

3%~5%

5%~10%

10%以上

心率增快

脉搏

可触及

可触及(减弱)

明显减弱

血压

正常

直立性低血压

低血压

皮肤黏膜

皮肤稍干燥,弹性尚可

皮肤苍白干燥,弹性较差

极度干燥,有花纹,弹性极差

前囟、眼窝

正常

轻度凹陷

深度凹陷,眼睑不能闭合

眼泪

哭时有泪

哭时泪少

哭时无泪

呼吸

正常

深,也可快

深和快

尿量

正常

少尿

无尿或严重少尿

精神状态

稍差,略烦躁不安

精神萎靡或烦躁不安

精神极度萎靡,表情淡漠,昏睡甚至昏迷

②脱水的性质按脱水性质,分为等渗性、低渗性和高渗性脱水三类。

 

等渗性脱水

低渗性脱水

高渗性脱水

血浆渗透压

290~310mOsm/(kg·

<290mOsm/(kg·

>310mOsm/(kg·

H2O)

H2O

H2O

血钠浓度

130~150mmol/L

<130mmol/L

>150mmol/L

发病率

最常见

次常见

少见

病理特点

细胞、外无渗透压梯度,细胞容量保持原状

水从细胞外向细胞转移,使循环容量更少

水从细胞向细胞外转移,细胞容量减少

休克发生率

与脱水程度一致

常发生休克,且程度严重

少见,一般无明显循环障碍

体温

与原发病有关

常降低

常升高

口渴感

一般无

早期无口渴

强烈口渴

精神状态

与脱水程度一致

萎靡,嗜睡明显

嗜睡,但肌力高、反射活跃

皮肤弹性

与脱水程度一致

湿冷,弹性极差

明显干燥,弹性可

临床特点

临床症状与脱水程度一至

细胞外液明显减少,易休克,临床症状较严重

细胞外液减少不显著,循环衰竭和氮质血症较轻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诊断及治疗

上感是小儿常见病,冬季尤其多见。

上感有时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但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重视本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治。

中公卫生人才网的专家针对上感这一常见病向大家普及一下小儿伤感的一些特点。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是小儿常见的疾病,冬季尤为多见。

上感主要侵犯鼻、鼻咽和咽部,因此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

由于本病常可出现并发症,涉及邻近器官,如喉、气管、肺、口腔、鼻窦、中耳、眼及颈部淋巴结等。

有时原发病的症状已好转或消失,而其并发症可迁延或加重,故必须重视本病及其并发症的早期诊治。

本病90%由病毒引起,主要有流感、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和科萨奇病毒等,次之为细菌。

由于小儿呼吸道解剖及免疫特点,婴幼儿期易患呼吸道感染且病情较儿童期为重。

人体对上述病毒的免疫力一般较短,仅1~2个月,或稍久,但也有长达数年的。

一般上感病程3~5天,重症可1~2周。

临床与诊断

一、一般类型上感

⑴一般急性起病,发热、鼻塞、流涕、打喷嚏、咳嗽。

热度高低不一,婴幼儿高热时可出现惊厥。

新生儿可因鼻塞而拒乳或呼吸急促。

⑵可伴有呕吐、腹痛、腹泻、烦躁。

年长儿诉咽痛。

⑶咽部充血、扁桃体肿大,颌下淋巴结肿大,可见不同形态的皮疹。

⑷病毒感染时白血病计数常偏低,淋巴细胞比例高;细菌感染白细胞计数增高,可有中性粒细胞增多及核左移,C-反应蛋白增高。

二、两种特殊类型上感

1.疱疹性咽峡炎(目前认为是手足口病临床表现的一种类型):

由科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

急起高热,咽痛,咽部充血,咽腭弓、悬雍垂、软腭或扁桃腺上有2~4mm大小疱疹,周围有红晕,疱疹破后形成小溃疡,病程1周左右。

2.咽结合膜炎:

由腺病毒3、7、11型引起。

多发于夏季。

多呈高热、咽痛、眼部刺痛、结膜炎,颈部或耳后淋巴结肿大,有时有胃肠道症状。

病程1~2周。

上感诊断并不难,对于发病急,病程短的病人应注意与流行性感冒,急性传染病如麻疹、流行性腮腺炎、水痘、猩红热、流行性脑脊髓膜炎,腹痛者与阑尾炎、急腹症等鉴别。

注意交待病情,动态观察。

治疗

1.休息,注意隔离。

进易消化食物,多饮水。

2.抗病毒药物:

可选用病毒唑(利巴韦林、新博林),中药清开灵,双黄连等口服或热毒宁,阿糖腺苷等静脉点滴。

3.抗生素:

对病毒无效,细菌感染可能性大或有混合感染,小婴儿或病情较重者应用抗生素治疗。

4.对症治疗:

高热应及时退热,可选用对乙酰氨基酚滴剂,口服。

或赖氨匹林静脉注射。

低热给予牛磺酸口服。

咳嗽给予止咳糖浆或美普清(不喘亦可以)口服,严重咳嗽,影响休息可加复方桔梗片口服。

咽痛可用金嗓子喉片。

口腔溃疡可用口腔炎喷雾剂、锡类散等口腔涂用。

鼻塞明显可用0.5%呋麻液滴鼻。

结膜炎可以用妥布霉素滴眼液和利巴韦林滴眼液滴眼。

说明:

上感病儿约30%有时常常伴有腹痛,多因为是腹部淋巴结炎所致,可给予对症处理。

腹痛往往随感冒治疗的好转而消失。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头皮损伤类型及其处理

今天要跟大家说一说颅脑损伤的那些事,我们要知道并不是所有的颅脑损伤都是很会昏迷,死亡的,比如我们把头颅按照从外向顺序来看,位于最外的损伤为最轻,而靠里的损伤为最重,而今天就跟大家说一说最轻的头皮损伤。

首先我们先了解一下头皮解剖,头皮分为5层,皮层、皮下层、帽状腱膜、腱膜下层及颅骨骨膜,前3层紧密相连。

头皮血液循环十分丰富,虽然头皮发生裂伤,只要能够及时施行彻底的清创,感染并不多见。

在头皮各层中,帽状腱膜是一层坚韧的腱膜,它不仅是维持头皮力的重要结构,也是防御浅表感染侵入颅的屏障。

其次我们再了解一下头皮损伤的类型及其处理:

1.擦伤:

表皮伤或局部出血可加压止血,创面消毒处理和包扎即可。

2.挫裂伤:

常累及头皮全层,出血多,扩创前应剪去周围头发,局部麻醉,用消毒肥皂水清洗以后,再用生理盐水冲洗,去除异物,消毒后全层缝合。

扩创时尽量保留组织,因头皮供血好,多处裂伤或头皮细条状亦可缝合,仍能愈合。

全身用抗菌素及破伤风抗血清注射。

3.血肿:

根据临床表现及病理变化,分为以下三种类型。

(1)皮下血肿:

为小硬块,压痛,不需要特殊处理。

(2)帽状腱膜下血肿:

小儿多见,巨大的血肿可在严密的消毒下抽出积血,然后全头部包扎压迫止血;血肿复发者,需再次抽出积血,同时应注意患儿有无凝血功能障碍,多次抽出积血可能并发贫血和血容量不足;若多次抽出积血无效,血肿仍复发,应在全身麻醉下切开着力点头皮,发现出血点即电凝止血,并放出帽状腱膜下腔的全部积血和凝血块,再全头部加压包扎,可望取得成功。

(3)膜下血肿,即局限于一块颅骨围的巨大血肿,其处理同帽状腱膜下血肿。

(4)撕脱伤:

大量出血可致休克,在现场应采用镇静、抗休克和止住活动性出血等治疗,可在出血点作头皮缝扎或血管钳等夹闭出血点,完全撕脱的头皮应干燥冷藏随病人送往医院,进行头皮伤口清创,将游离头皮的头发剃去和消毒后缝到原处,亦可将撕裂的较粗的动静脉血管端缝合。

头皮小片缺损,可减缝合;头皮较大缺损,颅骨暴露,可行带蒂的头皮瓣转移缝合,即在供皮处的骨膜上取全层皮瓣,带蒂转移到颅骨暴露部位,供皮的颅骨表面仍有骨膜,或外伤后若颅骨表面尚有骨膜等组织,可直接将腹或下肢等取来的全层皮瓣植于头皮缺损处;大片颅骨暴露,皮瓣无法转移时,可在颅骨上间隔密集钻孔,直达板障,从板障骨松质可长出肉芽,几周到几个月可覆盖全部暴露的颅骨。

再在肉芽表面全层植皮。

头皮血供丰富,即使肉芽表面轻度感染,植皮后也能成活。

根据上述了解到的头皮损伤的知识点,我们再来看看常见考题是什么样的呢?

我们一起看看。

常见例题:

1.以下关于头皮损伤说法不正确的是:

A.皮下血肿为小硬块,有局部压痛时,不需要特殊处理。

B.帽状腱膜下血肿,巨大的血肿不需要抽出积血,只需要全头部包扎压迫止血。

C.擦伤时,表皮伤或局部出血可加压止血,创面消毒处理和包扎即可。

D.头皮小片缺损,可减缝合;头皮较大缺损,颅骨暴露,可行带蒂的头皮瓣转移缝合。

1.【答案】B。

解析:

帽状腱膜下血肿:

小儿多见,巨大的血肿可在严密的消毒下抽出积血,然后全头部包扎压迫止血;血肿复发者,需再次抽出积血,同时应注意患儿有无凝血功能障碍,多次抽出积血可能并发贫血和血容量不足;若多次抽出积血无效,血肿仍复发,应在全身麻醉下切开着力点头皮,发现出血点即电凝止血,并放出帽状腱膜下腔的全部积血和凝血块,再全头部加压包扎,可望取得成功。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法洛四联症答题技巧

法洛四联症是儿科学常常考察的重点容之一,是婴儿期后最常见的青紫型先心病,主要原因是由于右心室流出道梗阻(肺动脉狭窄)、室间隔缺损、主动脉骑跨和右心室肥厚(继发性病变)组成。

由于临床表现比较复杂很多同学在答题的时候往往无从下手,下面我们以两道例题为大家总结一些答题的技巧。

1.【单选题】静脉血经异常通道进入体循环动脉血中所致的发绀常见于()。

A.肺炎

B.右心衰竭

C.严重休克

D.法洛四联症

【答案】D

这道题考察了法洛四联症的分流特点,由于肺动脉严重狭窄,右心室血流大部分进入骑跨的主动脉,造成右向左分流,即静脉血异常进入体循环。

2.【单选题】男孩,2岁。

活动后气急、口唇青紫一年余。

查体:

胸骨左缘第三肋间闻及3/6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

胸部X线片示心影稍增大,心尖圆钝上翘,肺动脉段凹陷,肺门血管影缩小,肺透亮度增加。

最可能的诊断是()。

A.完全性大动脉转位

B.房间隔缺损合并肺动脉高压

C.法洛四联症

D.动脉导管未闭

【答案】C

这道题考察的是法洛四联症的典型临床表现:

口唇青紫,患者除口唇青紫外还有胸骨左缘第三肋间3/6级喷射性收缩期杂音即肺动脉狭窄的表现。

由此可知是属于法洛四联症。

由这两道题可以看出,法洛四联症事业单位的考题还是有些难度的,这就需要我们在做题的时候需要抓中题目中的重点线索。

比如患者多为婴幼儿发病,有青紫的缺氧表现,那么我们在题目中看到符合这个年龄段的患儿有青紫表现时要高度怀疑是不是法洛四联症。

患儿有蹲踞症状时是慢性缺氧的表现,因为静脉血直接进入了体循环所以导致患儿慢性缺氧,除蹲踞外还有杵状指、阵发性呼吸困难、生长发育迟缓等慢性缺氧表现。

辅助检查题X线示肺纹理减少肺透亮度增加。

这些线索题目中往往都会给出,只要抓住这些重点的临床特点再遇到法洛四联症题目时就能自信的选出正确答案。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产后出血原因的诊断

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首位。

在事业单位考试中也是重要考察的知识点,对于产后出血原因的诊断常常会直接问大家或以病例分析题的形式来考。

下面我们先来看两道例题。

1.【单选题】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是()。

A.胎盘植入

B.血小板减少

C.子宫收缩乏力

D.胎盘嵌顿

【答案】C

这道题是一道记忆题,考察最基本的知识点即产后出血的最常见原因,这类常考的重点在中公教育的课堂上我们会给大家专门重点强调,只要有点印象应该都能够选出来。

2.【单选题】胎儿分娩出4分钟,产妇出现大量阴道流血最可能的原因是()。

A.阴道静脉破裂

B.宫颈裂伤

C.子宫收缩乏力

D.胎盘部分剥离

【答案】D

这道题从产后出血时间上来考察出血的原因,胎盘因素导致的产后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数分钟,由此可知答案为D。

下面我们为大家对产后出血原因进行总结。

子宫收缩乏力所造成的产后出血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原因,由于产妇精神过度紧、体质虚弱、合并慢性全身疾病、前置胎盘、胎盘早剥、临产后过多使用镇静剂等大量原因造成,题干中如果有提及类似的字眼我们就要考虑是由子宫收缩乏力所造成的产后出血。

胎盘因素的产后出血指的是胎盘滞留、黏连或胎盘植入等原因所造成,出血的时间是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出现色泽暗红的阴道流血。

如果胎儿娩出10分钟胎盘未娩出阴道大量流血应考虑胎盘因素造成的阴道流血。

软产道损伤会在胎儿娩出后立即发生阴道流血,色鲜红。

凝血功能障碍会造成阴道持续流血、血不凝、止血困难、全身多部位出血、瘀斑,血小板、纤维蛋白原减少、凝血酶原时间延长。

我们在做题时要注意产妇本身的情况、出血时间、血液颜色、血液凝固与否几个方面来答题。

一旦看到血液不凝就是凝血功能障碍(DIC)。

如果胎儿娩出后立即出血就是软产道损伤导致的,如果在胎儿娩出后数分钟出血并提及胎盘未娩出就是胎盘因素导致的,如果时间过久并提及子宫轮廓不清、宫底升高、质软等子宫收缩乏力的情况,那么就选则子宫收缩乏力。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案

有关新生儿窒息是事业单位考试中常见的考点,在事业单位的考试中,其经常出现在考题中,掌握好新生儿窒息的病因以及治疗方案,能够帮助我们快速准确地做题。

针对这个问题,中公卫生人才网的专家对新生儿窒息进行总结,希望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一起看一道题目:

1.【单选题】对于新生儿窒息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刺激呼吸B.给氧

C.清理呼吸道D.保持血压正常

【答案】C。

解析:

处理新生儿生理性窒息首要的处理措施是清理呼吸道。

可以看出,这一类考题都是以直接提问的形式出现的,属于一种记忆性题型,所以要清楚的知道有关新生儿窒息的病因病理和治疗方案,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

新生儿发生窒息的原因是:

1.出生前的原因

(1)母体疾病:

如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子痫、急性失血、严重贫血、心脏病急性传染病、肺结核等。

(2)子宫因素:

如子宫过度膨胀、痉挛和出血,影响胎盘血液循环。

(3)胎盘因素:

如胎盘功能不全、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4)脐带因素:

如脐带扭转、打结、绕颈、脱垂等。

2.难产

如骨盆狭窄、头盆不称、胎位异常、羊膜早破、助产术不顺利或处理不当以及应用麻醉、镇痛、催产药物不妥等。

3.胎儿因素

如新生儿呼吸道阻塞、颅出血、肺发育不成熟以及严重的中枢神经系、心血管系畸和膈疝等。

新生儿窒息的治疗可以采用一些复方案,比如说ABCDE复方案

A(airway):

清理呼吸道;B(breathing):

建立呼吸,增加通气;C(circulation):

维持正常循环,保证足够心排出量;D(drugs):

药物治疗;E(evaluation):

评估。

以前三项最重要,其中A是根本,B是关键,评估贯穿于整个复过程中。

应严格按照A→B→C→D→E步骤进行复,其步骤不能颠倒。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憋尿导致的疾病

在生活当中,很多人都有这样的坏习惯,当尿意来临时,有些人经常憋尿,如开长会、外出旅游、乘长途车、厕所在户外、冬季怕冷等因素,特别是早上,大部分人都会为了再睡一会而憋尿,往往憋尿的现象更为严重,你可千万别小看了憋尿,憋尿有很大的危害。

下面就一起来看看经常憋尿会导致哪些疾病。

1.憋尿可引起尿潴留

憋尿时,膀胱长时间过度充盈,膀胱壁压力的增大导致控制膀胱收缩的神经和逼尿肌受损,出现小便点滴难出,即尿潴留。

由于老年人逼尿肌功能减弱以及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疾患,所以老年人更易发病。

这种损伤有可能造成永久性损害,难以完全恢复。

2.憋尿可引起膀胱炎

憋尿时,膀胱大量的尿液使膀胱壁压力增大,膀胱黏膜缺血,正常的抗菌作用减弱,当旅途劳顿、免疫力低下时,尿液中的细菌就会乘虚而入,引起急性膀胱炎,出现尿频、尿急、尿痛、下腹不适或疼痛甚至血尿等不适症状。

有部分患者可引起上尿路感染,后果严重。

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病。

3.憋尿可引起前列腺炎

憋尿时,当膀胱压力增大,尿液中的细菌还可以经过前列腺腺管返流进入前列腺,引起感染,导致前列腺炎,出现尿频、尿急、下腹及阴部疼痛等不适症状。

4.憋尿可导致心脑血管意外

对于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憋尿可引起血压增高,甚至造成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塞、脑出血等。

此外,当充盈的膀胱迅速排空时,迷走神经兴奋引起心动过缓、血压降低、脑部缺氧甚至短暂昏迷,如若出现跌扑,伤情难料。

5.憋尿可能导致尿毒症

如果尿液潴留过多,超过膀胱的储量,便会向输尿管回流,长此下去可能会导致尿毒症,膀胱的括约肌也会因此变得松弛。

您现在的位置:

笔试资料 > 临床医学 > 详情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相关考点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可发生于妊娠各期,妊娠晚期和产褥期多见,发生率约0.8‰,仅次于妊娠合并阑尾炎,较非孕期高,50%的患者伴有胆囊结石。

其中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症状体征及治疗是事业单位考试的常见考点,现将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相关考点总结如下,希望帮助广大考生记忆。

1.症状体征:

一般为饱餐或过度疲劳后发生,夜间多见,疼痛为突发性,右上腹多见,也可见于上腹部正中或剑突下,阵发性加剧。

疼痛可放射至右肩部、右肩胛下角或右腰部,少数病人可放射至左肩部。

70%~90%的病人可有恶心和呕吐;80%左右的病人出现寒战、发热;25%左右的病人合并黄疸。

严重感染时可出现休克。

右上腹压痛明显,右季肋下可触及肿大的胆囊,并发腹膜炎时可有腹肌紧和反跳痛,部分病人墨菲征阳性,妊娠晚期由于增大的子宫掩盖,腹部体征可不明显。

2.治疗: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为主,适当控制饮食,缓解症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消除并发症,必要时手术治疗。

(1)保守治疗

①控制饮食:

重症患者应禁食,轻症患者症状发作期,应禁脂肪饮食,如在缓解期可给予高糖、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饮食。

适当补充液体,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失调。

②对症治疗:

可用解痉止痛剂如阿托品0.5~1mg肌注射或哌替啶(度冷丁)50~100mg肌注射。

硝酸甘油、美沙酮、吲哚美辛(消炎痛)等也有解痉镇痛作用,可适当选用。

症状缓解期可适当服用利胆药,如选用50%硫酸镁10~15ml,3次/d口服,可使Oddi括约肌松弛,促进胆囊排空。

其他利胆药有去氢胆酸、熊去氧胆酸、羟甲烟胺(利胆素)等。

③抗感染治疗:

应选用广谱抗生素。

头孢菌素类在胆汁中的浓度较血液中高4~12倍,且对胎儿无不良影响,应作为首选,其中头孢哌酮(先锋必)在胆汁中的浓度是血液浓度的100倍,是治疗严重胆道感染的有效抗生素。

(2)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主要适用于治疗期间患者症状逐渐加重,保守治疗失败或出现严重的合并症如阻塞性黄疸、胆囊积脓、坏疽性胆囊炎穿孔、胆囊周围脓肿合并弥漫性腹膜炎者。

除非病情危急,应选择妊娠中期手术,此期流产率为5%左右,低于妊娠其他时期。

如临近预产期,最好等到产后再行手术治疗。

手术后应给予保胎治疗。

手术方式主要有胆囊造口引流术、胆总管引流术、胆囊切除术或病灶局部脓液引流术。

【例题】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错误的是:

A.多数主非手术治疗

B.高度怀疑急性胆囊炎时应积极剖腹探查

C.必要时胃肠减压

D.并发胆囊积脓时应手术

【答案】B。

解析:

妊娠合并急性胆囊炎的治疗原则是保守治疗为主,适当控制饮食,缓解症状,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消除并发症,必要时手术治疗。

医疗卫生人才招聘临床基础知识:

妊娠生理的常考知识点

各位复习事业单位考试的小伙伴们,应该有大部分的小伙伴对妇产科的知识比较陌生,不过大家在复习妇产科时,会发现妇产科的知识难度不是很大,但有大量的数据需要记忆。

这就需要大家多进行对比和总结。

今天就给大家梳理一下妊娠生理的常考知识点。

一、受精及受精卵发育、输送与着床

(一)受精卵的形成

卵子从卵巢排出进入输卵管,等待受精的部位是壶腹部与峡部联接处。

(二)着床

受精后第6~7日,晚期胚泡透明带消失后逐渐埋入并被子宫膜覆盖的过程,称受精卵着床。

受精卵着床后,子宫膜迅速发生蜕膜变,蜕膜分为底蜕膜(构成胎盘的母体部分;胎盘早剥出问题的地方)、包蜕膜和真蜕膜。

二、胎儿发育及生理特点

(一)胎儿发育分期

受精后8周的人胚称胚胎,第9周以后称为胎儿。

妊娠时间通常以孕妇末次月经第1日计算,妊娠全过程约280日,共40周,以4周(28日)为一个妊娠月,共10个妊娠月。

临床上分为3个时期,13周末之前称为早期妊娠,第14~27周末称为中期妊娠,第28~41周末称为晚期妊娠。

(二)不同孕龄胎儿发育特征考点

妊娠前5个月胎儿身长(cm)=妊娠月数平方

妊娠后5个月的胎儿身长(cm)=妊娠月数×5

体重:

子宫的高度×腹围+200=胎儿体重

三、妊娠期母体变化

(一)生殖系统的变化

妊娠后期增长最快的是宫体。

妊娠12周后,子宫峡部逐渐伸展拉长变薄,所以选择这里行剖宫产切口处。

黄体功能于妊娠10周后由胎盘完全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