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4922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61.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docx

秋七年级历史上册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3课远古的传说同步练习含解

第3课远古的传说

一、选择题

1.孙中山曾写过“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这样的诗句。

诗中赞扬的哪位历史人物(  )

A.人文初祖黄帝B.克已爱民的尧

C.宽厚待人的舜D.三过家门而不入的禹

【分析】本题以孙中山的话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的贡献。

【解答】由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知,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黄帝。

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因此黄帝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黄帝的相关知识点。

2.清明节被纳入法定节假日后,陕西桥山黄帝陵祭祖仪式规模更加宏大,海内外炎黄子孙云集祭拜黄帝的原因是(  )

A.他是中华人民的“人文初祖”B.他教会了人们农耕

C.他统一了北方部落D.他是我国第一个部落首领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

【解答】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制造舟车等,被后世尊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因此受到人们的祭拜。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人文初祖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3.2018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

约一万名海内外中华儿女怀着崇敬之情共同祭拜,下列有关他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②让部下发明文字、算术

③他是我国第一个封建帝王,被称为“人文始祖”

④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以2018年4月5日,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黄帝陵举行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黄帝是我国原始社会末期黄河流域的一位伟大的部落联盟首领,相传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因其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所敬仰,被尊为“人文初祖”。

所以①②④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黄帝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度对黄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4.“(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

”下列能反映这一传说具有一定可信度的是(  )

A.

B.

C.

D.

【分析】本题以“(炎帝)始作耒耜,教民耕种。

”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和炎帝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

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使人们互通有无。

所以A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黄帝和炎帝的有关内容。

 

5.与如图“轩辕故里”有关的人物是(  )

A.炎帝B.大禹C.黄帝D.商汤

【分析】本题以“轩辕故里”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黄帝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根据图片中的轩辕可知是黄帝。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黄帝的有关内容。

 

6.一代伟人孙中山的诗句“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反映了我们经常讲的“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是从下面哪一人物开始(  )

A.炎帝B.禹C.黄帝D.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黄帝的知识点.

【解答】材料“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中的“轩辕”指的是黄帝。

黄帝建造房屋,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建造舟车,被后世尊称为人文初祖。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孙中山对黄帝的评价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7.歌曲《龙的传人》有一句歌词﹣﹣“黑眼睛黑头发黄皮肤,永永远远是龙的传人。

”作为龙的传人的中华民族把(  )和(  )尊奉为我们的人文始祖。

A.盘古、黄帝B.黄帝、炎帝C.黄帝、大禹D.炎帝、大禹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华夏之祖的知识点.

【解答】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了蚩尤。

从此,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即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

因此黄帝和炎帝被封为我们的人文初祖。

故选:

B。

【点评】本题以歌曲《龙的传人》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华夏之祖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8.“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针,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惟有我先”孙中山先生这首诗歌颂的是(  )

A.黄帝B.炎帝C.尧D.舜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人文初祖的知识点。

【解答】由材料中的“轩辕”可知,题干中的材料是孙中山先生对黄帝的颂扬。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等。

后人尊称黄帝为“人文初祖”。

故选:

A。

【点评】本题以孙中山先生对黄帝的颂扬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黄帝的历史功绩的有关知识的记忆、理解能力。

 

9.传说中尧舜禹的“禅让”是根据﹣﹣的方法,来实现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顺利更替(  )

A.势力强弱B.血缘关系C.民主选举D.年龄大小

【分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传说中,黄帝之后,黄河流域先后出了三个有名的人物叫尧、舜、禹,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受到百姓的爱戴。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都是。

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

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过家门而不入。

相传,尧年老时,征求各部落首领的意见,推举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时,采取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通过推举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禅让制”的实质是一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故选:

C。

【点评】本题以禅让制为背景考查部落联盟首领位置的顺利更替的方法,考核学生对历史问题的知记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课本知识,解题时应注意正确掌握禅让制的实质。

 

10.“天子传位,传贤不传子”是中国古代理想化的传承制度,这一情景在我国原始社会末出现过,请问这是描述的下列哪一制度(  )

A.禅让制B.世袭制C.郡县制D.宗法制

【分析】本题以“天子传位,传贤不传子”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

由“天子传位,传贤不传子”可知是对禅让制的诠释。

故选:

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禅让制的有关内容。

 

11.古书中“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说的是(  )

A.开山碎石,打通障碍B.疏导江湖,引水入海

C.鲧治理洪水,“九年而不利”D.禹治理洪水,终于获得成功

【分析】本题考查大禹治水,知道“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老百姓)”反映的是大禹治水。

【解答】相传,上古时期,洪水肆虐,禹带领人们用疏导的方法治理洪水,消除了水患。

材料“通大川,决壅塞,凿龙门…疏三江五湖,注之东海,以利黔首(百姓)”反映的是禹治理洪水,终于获得成功。

故选:

D。

【点评】本题以大禹治水的材料为背景,考查的是学生对大禹治水的有关知识的记忆能力。

 

12.尧舜时期,采用疏导的方法,开凿河渠把汹涌的洪水引入大海的治水英雄是(  )

A.尧B.舜C.鲧D.禹

【分析】本题以尧舜时期的历史为切入点,考查的是大禹治水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依据题干信息“尧舜时期”“治水英雄”,结合所学知识:

尧舜时期,洪水泛滥,禹领导人们采用疏导的方法,把洪水引入了大海。

故选:

D。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大禹治水的有关内容。

 

13.观察漫画,这一情景是对我国原始社会末期哪一制度的诠释(  )

A.宗法制B.分封制C.禅让制D.世袭制

【分析】本题以我国原始社会末期传贤的图片为切入点,考查的是禅让制的特点.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尧、舜、禹时期,通过推举的方式成为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称为禅让制。

由图示传贤可知,图示是对禅让制的诠释。

故选:

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注意掌握古代的政治制度.

 

14.他是我国远古时代的一位杰出首领,他带领群众治理洪水,在外13年,三次经过家门而不入。

他是(  )

A.黄帝B.尧C.舜D.禹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大禹事迹的掌握。

【解答】根据所学可知,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花了十三年的时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治好洪水,使人民免遭水患之苦。

故选:

D。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注意扎实掌握尧舜禹的主要事迹。

 

15.尧、舜、禹通过,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  )

A.世袭制B.禅让制C.民主选举制D.武力夺取

【分析】本题考查禅让制,知道尧舜禹通过禅让制成为部落联盟首领。

【解答】依据所学知识,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

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

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禅让制,考查学生的识记和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二.材料题(共4小题)

16.阅读下列图片,请回答:

(1)图一相关的人物对中华民族作出哪些贡献?

(2)图二所指的人物有什么事迹流传后世?

大约生活在什么时代?

后人尊称他和炎帝什么?

【分析】

(1)本题考查炎帝及其贡献。

(2)本题考查黄帝的事迹。

【解答】

(1)由图一“炎帝陵”可知,这与炎帝有关,炎帝号称神农氏,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等。

(2)由图二“黄帝陵”可知,这与黄帝有关,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还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等。

黄帝大约生活在距今约四五千年;后人尊称他和炎帝为人文始祖。

故答案为:

(1)相传炎帝教民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民通商交换,是中华原始农业创始人,号称神农氏。

(2)相传黄帝造出宫室、车船、兵器,还让下属发明文字、历法、算术和音乐;距今约四五千年;人文始祖。

【点评】本题以两幅历史图片为背景,考查了炎帝、黄帝的相关知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很能干。

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尧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

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务。

材料二:

传说舜年老的时候,也召集部落联盟会议,因禹治水有功,被大家推举为后继人。

于是,禹代替舜处理联盟事务。

17年后舜死,禹正式成为部落联盟的首领。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有哪些部落?

他们为什么形成了部落联盟?

(2)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如何产生的?

这种制度叫什么?

(3)这一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哪些?

【分析】本题考查黄帝和“禅让制”的相关知识:

(1)本题考查黄帝之后,黄河流域主要部落及他们形成部落联盟的原因。

(2)本题考查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产生的方法和这种制度的名称。

(3)考查这一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

【解答】

(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部落、舜部落、禹部落。

他们结成联盟的主要原因是为了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军事行动。

(2)从材料一、材料二中可看到当时部落联盟的首领是民主推举的方式产生的;这种制度叫“禅让制”。

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召开部落联盟首领会议,大家推举有才德的舜做他的继承人。

舜年老的时候,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

这种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制”。

(3)这一时期著名的部落联盟首领有黄帝、炎帝、尧、舜、禹。

故答案为:

(1)尧、舜、禹;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

(2)民主推举;禅让制。

(3)黄帝、炎帝、尧、舜、禹。

【点评】本题考查黄帝和尧舜禹禅让的相关知识。

 

1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

﹣﹣毛泽东

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

(1)文中赞美的人物是谁?

(2)文中赞美的人物有哪些贡献对后世影响深远?

(3)文中赞美的人物被后世尊称为什么?

【分析】

(1)本题考查黄帝。

(2)本题考查黄帝的历史功绩。

(3)本题考查人文初祖。

【解答】

(1)据材料一“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和材料二“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可知,文中赞美的人物是黄帝。

(2)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相传黄帝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挖井,发明舟车,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基础。

他的妻子养蚕缫丝,其史官仓颉创造了文字,其乐官伶伦制作了乐器。

(3)因黄帝卓著的功绩,深受历代人民敬仰,后世尊称为他为“人文初祖”。

故答案为:

(1)黄帝。

(2)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挖井,发明舟车。

(3)人文初祖。

【点评】本题考查黄帝,考查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关键是熟练掌握基础知识。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古之人民皆食禽兽肉,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

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白虎通》

材料二:

(他们)已经创造了一种木构房屋(如图).这种住宅十分别致,基础全系桩木构筑,铺设地板,地板上立柱、架梁、敷椽、盖顶……

﹣《七千年前的奇迹》

材料三:

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请回答:

(1)材料一神农氏炎帝有哪些发明?

(2)根据材料二,“他们”应该属于哪一个原始居民?

房屋属于什么类型的房屋?

其耕种的农作物是什么?

(3)材料三是郭沫若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述?

房屋属于什么类型房屋?

其耕种的农作物是什么?

(4)材料二和材料三中原始居民居住房屋不同的原因是什么?

【分析】本题以氏炎和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材料为切入点,考查的是氏炎和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相关知识点。

【解答】

(1)相传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因此号称神农氏。

他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依据课本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坐落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村,是长江流域农耕文明的代表,使用磨制石器、骨器、用耒耜耕地,住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河姆渡原始居民主要种植水稻。

(3)由材料”彩陶精美,画纹亦多珠。

或则呈人面,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人群已群居。

护壕深二丈,其广亦相如。

何奈遗址中,独不见文书“可知描述的是半坡原始居民居住的生活状况,体现了距今6000年前的半坡居民已种植粟、白菜、芥菜等农作物,住半地穴式房屋,已经饲养家畜,制作彩陶。

(4)河姆渡原始居民居住干栏式房屋,半坡原始居民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造成他们居住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因素是自然环境的不同。

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于长江流域,气候湿润。

半坡原始居民生活于黄河流域,气候干燥。

故答案为:

(1)炎帝改进农具,教人农耕,尝遍百草,发明医药,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还发明陶器,开辟集市。

(2)河姆渡原始居民;干栏式房屋;水稻。

(3)半坡居民;半地穴式房屋;粟。

(4)自然环境的不同。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历史史实的准确识记和理解能力。

注意掌握氏炎和半坡、河姆渡原始居民的有关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