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5160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857.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docx

原创精品三维创新一轮复习资料第10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第十单元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纲标要求·解读】

考纲展示

课标要求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了解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变化的史实,探讨影响其变化的因素。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

3.大众传媒的发展

以我国近现代报刊、影视和互联网的逐渐普及为例,说明大众传播媒体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巨大变化。

【考点梳理·导学】

一、物质生活与习俗的变迁

 

概况

服饰

的变

旧中国

1.辛亥革命以后,孙中山结合中西样式设计的中山装,受到新派人士的欢迎。

2、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西服、粗布大衫、旗袍、学生装、欧洲风格的裙子并行不悖。

新中国

1.改革开放前,人们衣着朴素。

2.改革开放后,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

饮食

的变

旧中国

鸦片战争后,开始出现西餐馆、面包房、咖啡店,吃西餐成为有钱人的一种时尚。

新中国

1.改革开放前,人们的食物比较简单。

2.改革开放后,到1987年,中国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政府还倡导“菜篮子工程”。

建筑

的变

旧中国

西方建筑样式的欧式洋房或中西合璧的豪宅在中国建起来。

新中国

1、改革开放前,城市住房总体看比较拥挤

2、改革开放后,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

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了“安居工程”。

社会

习俗

的变

旧中国

1、戊戌变法时的维新派,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并改革传统的婚姻制度。

2、民国时期,政府颁布剪辫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

婚丧仪式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

新中国

1、改革开放前,从20世纪50—70年代,勤俭节约、无私奉献,是中国社会风尚的主流

2、改革开放后,政府延长节假日休息时间,休闲娱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注重环保、讲究卫生、赈济灾区的社会风尚,也在逐步形成。

【温馨提示】近代文明的舶来品本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掠夺中国的产物,近代文明在一定意义上变成改造中国社会封闭、落后状态的动力,促进中国改变旧有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传统习俗的变化,促进中国社会的近代化。

二、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

 

概况

进步

铁路

1.19世纪80年代,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标志着中国铁路的诞生。

2.到辛亥革命前夕,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

3.新中国成立后在西北、西南地区,修建了宝成、兰新等铁路。

4.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经跃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位。

5.1997年起,国家还对铁路实行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

公路

1.20世纪初,汽车开始出现在上海等大城市。

2.新中国成立后,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

轮船

1.鸦片战争后,轮船开始进入中国。

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的运输业。

2.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打破列强垄断。

3.新中国成立后,轮船运输业由国家统一管理,获得较快的发展。

4.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业的发展,轮船运输业开始萎缩。

航空

1.1909年冯如制成了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中国航空事业的发展。

2.1920年中国首条航线北京——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业拉开序幕。

3.现在,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

通讯工具的进步

电报

 

1.19世纪70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电报机房。

随后,福建巡抚在台湾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

2.20世纪初,上海崇明装置无线电台。

当时的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目的,无线电报则供官商通报。

电话

1.20世纪初,清政府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开通第一部室内电话。

2.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得到迅速发展,到2003年末,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的数量均居世界第一位。

近年来,人们还用互联网发送文件。

【温馨提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科技的发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会对社会生活和生产力的提高产生巨大的推进作用。

轮船、火车、汽车、飞机的出现都与工业革命有关。

三、大众传媒的变化

 

报刊

影视

互联网

概况

形成:

19世纪中期前后,外国人开始在中国办报,《中国丛报》和《万国公报》

发展:

1、20世纪前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红色中华》、《解放日报》等报纸,与国民党控制《中央日报》作斗争。

2、新中国后,《人民日报》、《红旗》等党报党刊成为宣传党的路线、政策和方针的主要的舆论工具。

繁荣:

改革开放后,中国报刊出现欣欣向荣的景象。

1.1905年《定军山》电影首映成功,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的起步。

2.新中国成立后,反映工农生活和革命战争的题材搬上银幕。

3.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中国电影走向辉煌。

4.1958年北京电视台开始试播,标志着中国电视事业的诞生。

5..改革开放以来,电视逐渐普及

1.互联网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末,1994年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

介”。

2.报纸、广播、电视、网络被称为四大媒介。

3.互联网的影响:

(1)具有很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2)可以高度互动,双向传受。

(3)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学习、娱乐等方式

【温馨提示】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变迁的特点:

服饰、餐饮、居室建筑与家具陈设、习俗、风尚等方面呈现出中西合璧的趋势;交通工具、通讯工具、传播媒介等表现出日益先进,逐步与国际接轨的趋势。

【重点难点·突破】

一、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

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具体表现为:

(1)外界因素:

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商店、银行等,租界里的西方人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2)政治:

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

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例1(2010.通州模拟)下面这组图片反映了近代以来中国女子服饰的变化,产生这一变化的社会原因有

 

①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②社会变革的推动

③“欧风美雨”的影响④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A.①②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

【解析】注意关键词:

社会原因。

“服饰质地和款式的不同”属于服装自身的原因,不是社会原因,故排除所有带①的选项,所以本题选C。

【答案】C

二、报刊、影视、互联网的发展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的影响

1.报刊:

最主要任务是通过新闻事业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经济生活和文化娱乐生活。

以报道、记录、宣传、批判、形成舆论为内容的新闻事业的功能,是报刊的主要任务。

它满足知识届“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欲望,对人们,尤其是知识界的政治生活有重大影响。

后来,报刊上开始登载商业广告、娱乐信息,而且比重日益增大,但新闻活动仍被人们认为是报刊的主要特征。

2.影视:

最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其次是影响人们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

影视总是带有政治导向的,影响着人们的政治生活;但其主要任务是满足大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消磨闲暇时光,发散剩余能量,转换情绪,获得休养。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影视中夹带大量商业广告,甚至出现电视商场的专题节目,引导人们消费,它对人们经济生活的影响日益增大。

3.互联网:

通过全球范围的最大限度的信息传递,全方位的彻底的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

互联网的出现将人类推向新的生存空间。

通过互联网,人们可以更主动、更便捷和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

如果将每一个人视为地球上的一点,那么互联网就是把所有的点贯穿起来的连线,它把整个地球构成一个一体化的世界。

人在终端,网上可以听广播、看电影、办公务、治疾病、炒股票、购商品、施救助、玩游戏等等。

互联网彻底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使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例2(2010.合肥模拟)2008年12月15、16日,央视《新闻30分》连续两天报道XX搜索的竞价排名黑幕,XX竞价排名被指过多地人工干涉搜索结果,引发垃圾信息,涉及恶意屏蔽,被指为“勒索营销”。

这表明

A.信息技术逐渐失去活力B.网络信息要辨别使用

C.我们应该远离网络D.可以杜绝垃圾信息

【解析】现代信息技术是具有生命活力的现代科学技术,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人们的生活需要网络技术的发展,故A、B说法错误。

D说法不能体现题意。

人们对待网络信息正确的态度应是辨别使用,故B符合题意。

【答案】D

【方法技巧】此类题目是分析评价型选择题。

此题型加强对历史概念、历史观点和历史结论等进行分析、判断和评价,不着眼于“是什么”,而着眼于“为什么”,而且题干所展观的内容多是中学教材未出现的结论,往往以全新的结论(或表述)出现,而选项则多是教材所涉及的内容。

回答这类选择题时,主要的不是凭借历史知识,而是依靠正确的分析判断能力和较高的史学理论水平。

主要搞清结论和史实的关系,要根据题干的结论,分析与史实的内在联系,进行综合辨析,同时结合史论结合的方法进行判断。

【考向探究·预测】

考向一紧扣教材重点

本讲教材的重点主要有四:

一是“断发易服”;二是民国之初礼仪的简化;三是近代铁路与公路建设;四是网络媒介的优势。

探究命题1近代以来,中国传统文化在与西方文化交融碰撞中孕育出了许多富有民族传统特色的新生事物。

以下具有代表性的是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京剧属于“国粹”艺术,不是中西交融的产物。

【答案】C

考向二追踪社会热点

中国服装翩跹起舞30年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重新打量自己的穿着,在自我怀疑的目光中,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

中国人深埋几十年的爱美之心,开始在服饰上得以释放。

服饰的变化见证了时代的变迁。

探究命题21989年底,一位波兰记者访华,在亲历中国的首都北京后他撰文写道:

“几年或十几年前,北京是一个灰色的城市,有人甚至称它为‘世界的农村’,人们穿着既单调又一律……如今穿着入时、欧式打扮的姑娘,使北京的街道有一种令人应接不暇的特殊美感。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对服装的审美逐渐发生颠覆性的转型

B.中国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成为服装贸易强国

C.国门打开、观念变更,中国人逐渐认同穿着打扮是没有阶级性的

D.中国人对着装的追求逐渐转向个性化、多元化

【解析】中国不仅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消费国,也是全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国。

但中国并未成为服装贸易强国。

如何拥有优秀的设计创意,如何创造服装的高附加值,如何打造在国际上叫得响的自有品牌,是中国服装界近些年来最被关注的话题。

从题干中也未能体现“服装贸易”。

【答案】B

考向三运用教材史料

本讲教材重要史料有:

民国时期的新式婚礼图片;历史纵横中辛亥革命后社会礼仪的变化、《歌女红牡丹》和《定军山》剧照;资料回放中肖恩·马洛尼关于互联网的言论。

探究命题3下幅剧照所反映影片的地位是()

A.中国第一部故事影片

B.中国第一部有声片

C.中国人第一次尝试自摄的影片

D.中国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影片

【解析】A是《难夫难妻》,本知识点岳麓版教材提及,但学习人教版的同学不妨用最优筛选的方法,在对C有把握的情况下大胆取舍;B是《歌女红牡丹》;D是《渔光曲》;本题图片是《定军山》剧照。

【答案】C

考向四关注新史观

从中西文明碰撞的角度看近代物质文化生活的变化。

由于西方工业社会文明的传入,中国的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也是以我们中华民族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深渊为代价的。

近代西方工业社会文明向中国社会发挥其巨大影响,促使中国物质生活、精神文化生活乃至社会习俗都发生着深刻变化。

变化过程中既有新旧文化冲突,又有东西文化碰撞,近代化特征越来越明显。

探究命题4在“欧风美雨”的影响下,中国的近代化艰难起步,社会生活也异彩纷呈。

下列服饰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

ABCD

【解析】A是西服、B是长袍马褂,两项与题意不符;D项中山装只符合中西合璧的特点,既体现了中西合璧又融合了满汉风格的是旗袍,应选C。

【答案】C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1.有关下图新中国60年国庆时领导人所穿服装的表述,错误的是(  )

A.孙中山设计的,定名中山装

B.体现了中西合璧的特点

C.在中国一度非常流行

D.出现于19世纪末期

解析: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能力。

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西式服装与中式服装的特点,设计出中山装,时代应是20世纪早期,故选D项。

答案:

D

2.以下饮食现象在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的是()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

A、B两项均为中国传统食品,D项也并非“鸦片战争后传入我国”的,而是古代就有的,C项是鸦片战争后传入中国的西餐。

3.(2010·台州检测)下列属于中西合璧的近代建筑的是()

【解析】选B。

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的能力。

A、C、D三项均为中国传统建筑,而B项则是中西建筑合璧的产物。

4.“女学士周XX,现年28岁……毕业于美国女子大学。

现执教于北京某女子学校……自悬牌之日起,至民国8年1月止,某男士如有与周XX有同等能力及资产者,每日午后至6时,为会谈期。

”对上述广告评论正确的有()

①其背景为辛亥革命后,临时政府主张婚姻自由

②反映当时一些女青年思想解放

③这一现象多出现于中国的大中城市

④体现了西方近代进步思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解析】选D。

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

广告说明了当时的婚姻自由思想,再根据“北京”“民国”等信息,可判断①②③④都正确。

5.(2010·深圳模拟)饮食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人在研究新中国成立后的饮食文化后说:

“60年代讨饭吃;70年代有饭吃;80年代选饭吃;90年代好饭吃。

”下列史实与材料中所反映的现象有关的是

①“大跃进” ②人民公社化运动 ③改革开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

本题以饮食文化为切入点,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

①②与“60年代讨饭吃”有直接关系,③④则是“选饭吃”“好饭吃”的重要原因,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

答案:

A

6.“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带有奴隶标志的辫子,也有迷信的,事先选择吉日,祭拜祖先,然后庄重地剪除,把辫子烧了。

更有联合多人同日剪辫,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

”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狭隘的民族主义观念 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社会习俗的变迁 ③欢呼辛亥革命胜利 ④剪辫子是革命与否的标志

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①由材料中“无数的汉人都兴高采烈地剪去这条带有奴隶标志的辫子”可以反映出来,②由剪辫子这一事件可体现出来,③由“并燃放爆竹,举行公宴庆祝的”可体现出来,而④由材料不能体现。

答案:

C

7.“粉丝”(如图)是现代年轻人中的时尚语言,它来源于英语的fans,是追随者、崇拜者的意思,这说明当代中国语言变化的原因是(  )

A.为适应新事物而创造的词语B.受外来语言的影响

C.受港台和地方语言的影响D.受生活水平的影响

解析:

近代中国,在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下,中国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语言也不例外。

答案:

B

8.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

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

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  )

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

解析:

材料非常清楚地体现出作者的观点是“大体上中国服饰较适宜”,故反映出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

A、C、D三项和材料要求不符。

答案:

B

9.我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

①由通商口岸逐渐向内地扩展 ②各地之间的变化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③和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密切相关 ④反映了中国向西方学习的不断深入发展

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D.②④

解析: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是由西方资本主义的侵略引起的,首先从通商口岸开始,逐渐由沿海向内地扩展。

但由于经济的发展及风俗习惯存在着较大差别,各地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同时,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探索,也促进了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

答案:

A

10.电视剧《闯关东》中有这样一个场景:

剧中格格那文和鲜儿从王府出逃,路上正遇到军队抓住行人强行剪辫子。

这一现象的普遍出现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

C.义和团运动D.辛亥革命

解析:

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

剪辫子是辛亥革命时期的事情,故选D项。

答案:

D

11.上海市档案馆收藏了一套上海普通市民的家庭账本,从1957年11月到2002年从未间断,成为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的印证。

账本记载:

1980年夫妇俩全年的总收入是2685.04元,而到了2002年,虽然两人都已退休,全年总收入仍然达到47658.3元,比22年前提高了17.75倍。

这一账本是上海(  )

A.社会生活变迁的见证

B.政治巨变的见证

C.率先跨入小康生活的见证

D.逐步走向市场经济的见证

解析:

从材料中“上海市民生活变化”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上海生活的变迁。

故选A项。

B项中的“政治巨变”、C项中的“小康生活”、D项中的“市场经济”在材料中没有体现,应排除。

答案:

A

12.1919年《京报》对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作了专门报道,这一报道最能体现出报纸具有的功能是(  )

A.图文并茂、声像俱备地传播重大事件

B.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地了解重大事件

C.舆论监督,以助人们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D.通达民情,以助人们更便利地上书言政

解析:

《京报》对巴黎和会中国外交失败的专门报道,体现了报纸传播时事新闻,以助人们快捷地了解重大事件的功能,故选B项。

A项错在“声像俱备”;C、D两项中的“参政议政”、“上书言政”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

B

13.报纸杂志、电影电视、互联网等传媒手段反映了近现代社会信息传递的演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报刊是印刷媒介,是最早的现代大众传播媒介

B.影视是音像媒介,在工业社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C.互联网是电子媒介,是当今一个标志性的信息传播手段

D.上述三类媒介从技术层面上说是一个逐渐替代的过程

解析:

虽然题干中提到的三类媒介是先后出现的,但它们之间在相当一段时间内还不会存在替代的过程,报刊在传媒手段日益多样化的今天,仍然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互联网的普及并没有削弱其他媒介的地位,而是同时出现向上发展的趋势。

答案:

D

14.观察下列几幅图片,当时中国老百姓知道这些事件主要是通过(  )

A.电视B.电影C.报纸D.互联网

解析:

上述图片反映的事件都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那时候电视不普及,互联网还没有,电影远不及报纸及时,故人们主要是通过报纸来了解。

答案:

C

15.互联网技术的飞速进步,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网络语言的出现就是一个缩影。

像“喜欢”叫做“稀饭”、“不吃饱哪有力气减肥啊?

”甚者更是直呼新文化运动又来了。

下面对此的有关评价错误的是(  )

A.网络语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生活方式和质量的变化

B.网络语言极大地方便人们语言交流,必将是文学领域的重大变革

C.网络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学习方式

D.对于网络语言,我们最好坚持“网络语言有风险,使用需谨慎”的态度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能力。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A、C、D三项均符合史实;B项说法太片面太绝对,应排除。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则情意不亲,邦交不结矣。

且今物质修明,尤尚机器,辫发长垂,行动摇舞,误缠机器,可以立死,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者也。

且兵争之世,执戈跨马,辫尤不便,其势不能不去之。

欧美百数十年前,人皆辫发也,至近数十年,机器日新,兵事日精,乃尽剪之,今既举国皆兵,断发之俗,万国同风矣。

且垂辫既易污衣,而蓄发尤增多垢,衣污则观瞻不美,沐难则卫生非宜,梳刮则费时甚多,若在外国,为外人指笑,儿童牵弄,既缘国弱,尤遭戏侮,斥为豚尾,出入不便,去之无损,留之反劳。

——康有为《请断发易服改元折》

材料二 我们为剪辫的最后目的,应该大家联合起来等到全体的中国人都可以剪辫子时,才把辫剪掉。

若是一个一个地把发辫剪下,是不相宜的。

这种愚蠢的风俗,是满洲人强迫我们做成的,必须等全体的中国人决心把它剪掉,或者至少要有一个大多数,使全世界都知道才行。

并且这种发辫不过是中国所受许多耻辱中一种,我们应该立刻地把许多耻辱去掉的。

——《孙中山年谱长册》

请回答:

(1)请概括材料一中康有为主张“断发”的理由。

(不得摘抄原文)

(2)孙中山为什么主张“剪辫”?

(3)试分析康有为与孙中山主张的相同点。

解析:

本题以剪辫为主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

(1)问要在仔细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努力提取有效信息,进行概述和总结;第

(2)问要从“剪辫”事件这一现象,挖掘其隐性信息,与国家富强,增强民族自信心,振兴中华相联系;第(3)问在前两题的基础上,比较得出相同点即可。

答案:

(1)不利于中外友好交往;无法从事机器化生产;不利于行军作战;欧美各国都随机器工业的发展和战争的需要剪发而富强;既不美观又不卫生;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

(2)是推翻清朝统治的民主革命的需要和象征,也是摆脱中华民族耻辱,振兴中华的爱国主义的需要和表现。

(3)都把剪辫这一行动置于强国富民、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振兴中华的政治高度来认识,而非泛泛的移风易俗。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西方列强的入侵,激起了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剧变。

先进的知识分子痛于外患之,清廷之腐败,国亡之无日,认识到非革新不足以图存,然手无权柄可探,遂致力于办报,借报纸传播其主张,以言论觉天下。

材料二 2009年谁最红?

小沈阳。

“一夜成名是社会发展、技术进步和媒介发达的综合产物。

”华南师范大学应用心理学系副教授迟毓凯这样认为。

如今,互联网大行其道,一方面,造就了一批敢于追求成功、成名的“弄潮儿”,他们敢想敢秀,反映了社会进步带来的个体意识的提升;另一方面,造就了一批能够自发营造社会效应的网民,他们借“造浪”实现自我价值,间接满足心理期待。

材料三 春节联欢晚会所展示的节目内容作为一种讯息,反映了社会的文化走向与趋势。

2009年春晚造星意识的成熟也反映了现代商业社会品牌战略的重要性,植入式广告提高了春晚的商业价值,而这些都源自媒介自身存在的需求与压力。

刘谦和小沈阳的走红,和春晚的商业化运作是分不开的……(春晚)本该是一场风格各异的饕餮盛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