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5167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docx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共青团系统心理健康辅导员考核认证管理办公室

资格认证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中级)

 

姓  名:

徐爱民  

身份证号:

342423************ 

学  号:

0991153754

培训中心:

奥鹏

考试日期:

2009-10

完成时间:

___2009-9-25______

阅卷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

阅卷教师:

__________________ 

论文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

 

心理健康辅导案例报告

姓名:

徐爱明

考试时间:

2009-10

摘要:

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问题学生的定义入手,结合自己一线的亲身经验进行分析和研究,提出了问题学生的解决对策,并结合案例进行分析和反思。

探讨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

问题学生感情转变

一、背景材料

我担任的班当初全乡都出了名的乱班,四年来年年换老师,什么把老师气哭,气病了,什么气得老师撂挑子不干了之类的“战果”举不胜举,学习成绩更是糟糕透顶。

接手时,第一天就有人骑自行车在班里乱闯,桌子被撞倒一溜,第二天,爬窗户进教室,拧坏了门锁,没过多久,几个学生放学去臭水沟捉蝌蚪,差点没被淹死……其中有个最调皮的学生,用别的学生的话说是“坏事总少不了他,在他的人生字典里好象就没有好事这个词”。

总之,这个班的学生真是问题多多。

二、分析

一提起问题学生,大家的第一反映就是差生、班级的麻烦制作者、让老师十分头疼的捣蛋鬼、让同学十分厌恶的坏学生,有的还是校园暴力的导火索。

他们不但学习成绩差,行为习惯就更差,成为班级和校园曝光率最高的人之一。

正所谓数量不多,但能量挺大。

这样的学生,学校和老师不给予正确的教育,往往物极必反,最后落成了一些终身不能改正的恶习,将来走向社会成为社会的压力。

他们的学习和品德上暂时存在一些问题,跟不上班级的整体要求,完不成课程标准规定的起码目标,在思想品德和心理品质上存在问题和障碍,反复违反与其年龄的准则和纪律。

我认为,问题学生往往在品德、学习、心理、行为和家庭教育等方面有一些严重的问题,而导致的一种长期的行为,对周围的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请注意问题学生的主要特点是:

他们的问题不是一般的管理手段所能解决的。

也就是说,通过老师一般的表扬、关爱、批评、请家长能解决问题的学生,其实都不算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不等于“有问题的学生”,他们应该是有严重问题,而且这些问题是一种长期的行为,有的通过个案诊疗才可能解决。

根据我的观察,问题学生单独一方面的问题比较少,经常是几个方面都存在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恶性循环。

三、方案

1、转变思想,充分尊重。

从形式上看,教育和被教育者之间是一对矛盾性的存在,实质上这两者是一致的。

这是因为我们教育的目的或目标都是有利于被教育者健康的成长和发展,这和被教育者的愿望是一致的。

并且教育和被教育者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被教育者需要我们的指导,教育者教育指导的作用又具体在被教育者的有效社会化和不断提高健康发展能力方面实现。

正确解决这一关系及在指导思想上树立热爱教育工作特别是热爱思想教育工作的意识,就会在我们的教育内容、形式和方法上做到积极探索,敬业工作尊重学生。

进而才会减少学生的心理反感,削弱和消除逆反心理。

2、感情投入,密切关系。

父母的态度和行为的一致性十分重要。

如果父母不和,意见分歧,孩子便不能(至少很难)形成评价事情好坏的统一标准,也就不能发展无冲突的价值观。

很多青年人的心理冲突可以从父母教养原则的不一至性那里找到根源。

所以,心理辅导离不开家长的支持、合作。

3、同辈指导,有效控制。

加强对同辈群体的正确指导,及时发现不良风气并做到尽早扭转是防范逆反心理和不良习气滋生、扩大有效手段。

特别是对同辈群体中“领袖人物”者有效控制和指导,则更是必要的。

4、积极鼓励,合理调适

常言道: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可社会心理学家却认为:

在人们的心灵深入,最渴望他人的赞美。

赞美是一种鼓励,它在人们心屡深处植入的是信心和力量,播种的是奋进向上的种子;它是一种兴奋剂,让人更加充满活力和精神;赞美还是一种认可,一种肯定,能使人们坚定发展的方向。

我认为,多一种鼓励,就少一个背离者;多一句赞美,就有可以把摇摆不定的学生拉入我们期望的行列。

相反,批评虽然可以帮助受教育者认识错误,但其心理是不悦的,至于粗暴的批评,更是一种适得其反的做法。

为此,对问题学生心理的调适采用少些批评多些鼓励、少些训斥多些赞美,不啻是个好办法。

四、问题学生教育的成功案例及反思

接手这个班时,没有听从同事的劝告,给他们“下马威”,采用我惯用的“爱心教育”法,去关心他们,设法走进他们的心里。

课上利用教材进行思想教育,课下和部分学生谈心,找出他们好动的症结在哪里,最需要的是什么,还利用日记等形式和他们沟通交流,对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都及时给予解决。

时时处处、一点一滴的感化他们。

慢慢地风气有了好转,他们也开始注意别人的评价,关心集体荣誉了。

最挠头的还是那个调皮大王,谈话多次,当面表现挺好,知错认错,但是屡教不改。

但我发现他劳动很积极,于是就适时的在班上表扬了他几次,而后找他谈话,让他说说受到表扬和被同学指责的不同感受。

大概是我的积极评价和诚恳态度打动了他,他的行为开始有所收敛了。

使他改变最大的是那次手抄报展示,大家挨个介绍展示,轮到他时,他突然把手里的小报揉作了一团,我诧异的走过去,轻声问他怎么了,他说报办得不好,丢人。

我打开他的小报,说实话,水平真不怎么样,但这却是他第一次按时完作业。

我把小报展平,举给大家看,并说:

“大家看看这份报,虽然不如其他同学办的精彩,但某某是认真办了,一张纸都写满了,只是缺少色彩而已,纸也不够规范,才显得不好看。

我觉得这是他完成作业最好的一次,你们说呢?

”大家一致肯定并予以了热烈的掌声。

之后又多次鼓励他按时完作业,他真的那样做了。

最有效的改变是让他担任“厕所所长”之后。

学校把打扫卫生的任务交给我们班,我把他找来,谈厕所卫生的重要,征求他个人意见愿不愿意担任这个“厕所所长”,队员可以让他自己征收,他欣然应允,并立即组织他几个“铁哥们”开始行动,坚持两周,效果不错。

我把他们的情况介绍给校长,校长在校会上表扬了他们,说搞厕所卫生是最辛苦,也是最有意义的工作,给大家带来了好处,负责打扫厕所的同学让这最肮脏的地方变成了最干净的地方,他们值得全校同学学习。

我注意看到了他脸上的欣慰与自豪。

在班上,我大力宣扬了他们的光荣,他们小组也成了我们班的骄傲。

他们的改变也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好几位同学在日记中提到了他的进步,我也即时在班上读了,逐渐自信代替了那种满不在乎的神情。

最近他还日记中写到: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就快毕业了,我还不想离开小学呢,我还有许多知识没学会呢。

他知道学习了,这是一个不小的转变。

并且在他的带动下,他周围的几个“铁哥儿们”也逐渐有了新气象。

真的是这样,当教师对学生怀有赤诚之心时,学生会以其特有的敏感,感受到教师的善意和真诚、从而对教师产生亲切感,乐于听从教师的教导,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

教师用爱心给学生一份鼓励、一份力量,让他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荣耀,从而调动起他的情感因素,他人生之路也会走得更自信,更精彩。

这个教育的案例现在回头反思,之所以成功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能够利用学生的心理进行巧妙的教育而达到教育目的。

所谓问题学生也是孩子,他们也有喜好和秘密,利用他们的这一点,投其所好,达到教育的目的,不能不称之为上策。

当教师一旦抓住了他的心理,走出了第一步也就第一时间取得了主动权,达到了牵制他、向教师所要的好的方向去发展的目的。

第二,不采取正面出击的方式,而是注意观察,从侧面寻找突破口。

对一些性情暴躁、倔强、有暴力倾向的学生,越是和他来硬的,他越是不听管教,后果只能是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低。

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从侧面抓住他的“小辫子”,让他心服口服。

第三,有效地利用班级舆论,让他在事实面前低头。

所谓“群众的眼睛是亮的”,没有了群众的认可和支持,他的行为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第四,利用他的特点和缺点,为我所用。

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利用他的特点为班级做出贡献,既可以遏制他的行为,又可以让他尝到甜头,可谓两全其美。

参考文献:

(1)《心理健康辅导基础理论》-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

(2)《心理健康辅导个体辅导》-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

(3)《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北京: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5

(4)《对问题学生教育的时间研究》-上海:

师范大学康城实验学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