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66098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1.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docx

北师大教育技术专业

教育技术学院研究生培养方案

[来源:

教育技术学院|作者:

liuyuan|时间:

2009-09-2221:

46:

14|浏览人数:

4103]字体:

[大中小]

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2008年版本)

教育技术学院教育技术学专业(代码:

040110)

(一级学科:

教育学)

本专业具有 硕士 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

一、培养目标与学习年限

培养目标

1.博士生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正派,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具有坚实的教育技术学理论基础,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熟练掌握信息技术并能熟练地将其应用于教育之中,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通过三年的培养,博士生要具备相应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科研能力

(1)能够熟练地查找和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

熟知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以及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

(2)能够准确、充分地运用中外文资料,能独立地撰写符合文法规范的文献阅读报告或选题报告,能够在本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

(3)能够独立进行本专业重大研究课题的选题,承担并能独立完成省市或部、委级科研项目。

实践能力

(1)能够独立开设本专业本科生的基础课和选修课,并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能够撰写省市、部委级的科研项目申请书。

独立对教育技术专业撰写有分量、有独立见解的评论文章。

(3)能够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进行学术讨论,发表有见解的观点和评论。

(4)能够利用外语直接进行基本的学术交流及讨论。

毕业后可以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教学、培训、科学研究、教学媒体开发或有关专业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能够独立承担并完成教育领域中有重大意义的理论和实践课题。

2.硕士生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我国社会发展需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德智体全面发展,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学风正派,具有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开拓进取精神,并具有较扎实的教育技术学方面的理论基础,掌握信息技术并能熟练地将其应用于教育之中,系统掌握教育技术学专业知识,具有专业实践能力的高级人才。

通过三年的培养,硕士生要具备相应的科研与实践能力:

科研能力

(1)能够独立地查找和阅读与本学科相关的中外文图书资料和学术刊物。

了解本学科和相关学科领域的学术发展动态以及研究前沿的重大课题。

(2)能独立撰写符合文法规范的文献阅读报告或选题报告。

(3)能够参加导师或相关课题项目的研究工作和实践过程,能够独立承担一定的科研任务。

实践能力

(1)能够承担本科生课程的教学辅导工作。

(2)能够撰写有选题意义的教育技术方面的项目申请书以及学术论文。

(3)能够主动参加本专业学术会议或学术活动。

毕业后可以胜任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教学、培训、科学研究、教学媒体开发或有关职能部门的管理工作。

能够参加并完成教育领域中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课题。

培养年限:

1.硕士生

硕士生学习年限为3年。

按规定修满学分、成绩合格、答辩通过者准予毕业。

2.博士生

博士生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其中北京地区的定向、委托培养在职博士生的学习年限可以为4年。

硕博连读生、本科直博生学习年限为5年。

二、专业研究方向

序号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内容

研究生导师

1

教育技术基本理论

教育技术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的基本问题;课程开发的理论和方法;信息化教学和教育信息化的理论。

何克抗、李芒、刘美凤

杨开城、朱京曦、王铟

2

教学设计与绩效技术

教学设计的方法、策略、模式、评价等问题;研究绩效技术基本理论以及在企业或组织中的应用。

何克抗、李芒、刘美凤、杨开城、朱京曦、郑葳

3

知识媒体

知识媒体的基本理论;认知工具与知识可视化技术;知识媒体开发与应用研究;知识媒体中的智能技术研究。

余胜泉

4

人工智能教育应用

智能Agent技术;专家系统技术在计算机辅助教学和网络教学中的应用;网络教学系统中智能交互系统的设计与开发;非结构化网络学习资源中的知识管理;e-portfoile中的数据挖掘及应用。

黄荣怀、武法提、宋继华、周颖、傅骞

5

信息技术教育

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研究利用技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提高学习效果和效率的方法;信息化教学设计;开发信息化学习资源。

衷克定、王铟、马秀麟、邬彤、李秀兰、宋继华

6

教育信息管理

学校信息化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和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建设及研究;学校信息化的组织体系建设理论研究。

衷克定、安宝生、马秀麟、李崧、傅骞

7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将信息技术有效地融合于各学科教学过程中的理论、方法、策略和模式,以提高教学效率,如信息技术与课程的基础理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操作方法、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模式与案例分析、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常见问题与解决策略等。

陈丽、朱京曦、邬彤、李秀兰、郑葳、李玉顺

8

数字化学习环境与资源

数字技术为核心教学支撑系统,各种教学硬件系统、学习管理系统、远程教育系统以及学科或专题资源网站等构成的学习空间;数字化学习资源的设计、开发、管理与评价。

陈丽、余胜泉、武法提、刘臻、傅骞、李玉顺

9

职业课程与教学论

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和内容;解释职业与专业学科间的关系;职业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职业教学论的学科结构和机构归属性问题。

确定教学目标,开发典型工作任务;确定教学内容,把工作要求转换为学习领域,包括专业知识技能、工作方法和经验;确定教学方式、方法和组织形式,保证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赵志群

三、课程设置与学分要求

1.硕士生

总学分:

36分。

课程类别

科目和门数

最低学分要求

公共课

政治2门、外语1门

8学分

学位基础课

3门(含一门方法类课程)

9学分

学位专业课

3门

9学分

必修环节

实践活动

1学分

开题报告

不计学分

选修课

专业选修或公共选修课

0-3学分

注明:

公共选修课由研究生院培养处组织开设,除一外为小语种的研究生必修二外英语以外,其他研究生可以不修公共选修课,如选修,每人累计不超过3门。

下同。

2.博士生

总学分:

13学分。

课程类别

科目和门数

最低学分要求

公共课

政治1门、外语1门

7学分

学位基础课

1门

3学分

学位专业课

1门

3学分

3.港澳台研究生总学分要求与普通研究生相同,免修公共政治课。

4.外国留学研究生免修公共政治和外语课,必修“中国概况”(2学分),硕士生总学分不低于32学分,博士生不低于11学分。

四、培养方式与考核方式

1.硕士生培养与中期考核的基本要求

硕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考核的结果将作为硕博连读候选人选拔的重要依据。

中期考核合格者方能进入撰写论文阶段。

2.博士生培养与考核的基本要求

博士生课程学习安排在第一学年完成,中期考核应在第三学期末完成。

五、学位论文与论文答辩

1.硕士生学位论文

硕士学位论文类型可以多样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既可以是基础研究,也可以是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等。

鼓励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生通过调查研究,解决社会实际问题,并提供可行性方案。

论文字数一般不超过3万字。

2.博士生学位论文

博士学位论文应反映出博士生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专业创造性研究工作和实际应用工作的能力。

博士生在校期间原则上必须发表与学科专业相关的高水平科研成果,具体要求由各学科制定。

六、课程一览表与主要参考书目

1.硕士生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任课

教师

学时

上课

学期

适用专业

学位基础课

教育学原理

EducationalPrinciple

劳凯生

3

54

1

教育技术学、远程教育

教育科研方法论

MethodsofEducationalResearch

裴娣娜

3

54

1

教育哲学

EducationalPhilosophy

石中英

3

54

1

教育技术学

EducationalTechnology

刘美凤

3

54

1

学习与教学的理论

ResearchofLearningandTeachingTheory

郑葳

3

54

1

学位专业课

教学设计

InstructionalDesign

李芒

3

54

2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ResearchMethodsinEducation

庄榕霞

3

54

2

远距离教育

IntroductiontoDistanceEducation

陈丽

3

54

2

信息技术与教育

InformationTechnologyinEducation

李秀兰

3

54

2

专业选修课

教育信息处理

EducationalInformationProcessing

庄榕霞

3

54

3

信息化学习方式

Information-basedlearning

李芒

3

54

3

信息传播与媒体理论

InformationCommunicationAndTheoryofMedia

朱京曦

3

54

2

网络设计及实践

DesignandPracticeofNetwork

傅骞

3

54

3

计算机图形学

ComputerGraphics

余先川

3

54

3

数字电视技术

DigitalTelevisionTechnology

欧阳白

3

54

3

多媒体技术

MultimediaTechnology

黄荣怀

3

54

3

教育评价技术

EducationalEvaluationTechnology

吴娟

3

54

3

教育技术新发展

NewDevelopmentofEducationalTechnology

余胜泉

3

54

3

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

Network-basedEducation

武法提

3

54

3

知识工程

KnowledgeEngineering

周颖

3

54

2

传播学

Communication

王铟

3

54

3

文献选读与讨论

SeminarofSelectedPapers

刘美凤

2

36

3

协作学习

CooperativeLearning

黄荣怀

3

54

2

课程开发论

MethodsofCoursedevelopment

杨开城

3

54

3

高校数字校园建设理论与实践

Thetheoryandpracticeofdigitialuniversity

刘臻

2

36

3

E-learning中的关键技术及其应用

Thekeytechnologiesandits’applicationine-learning

李艳燕

2

36

3

数据库技术与应用

DatabaseTechnologyandApplication

邬彤

2

36

3

教育信息资源管理与应用

Application&ManagementofEducationalInformationResource

马秀麟

2

36

3

人工智能与教育

Artificialintelligenceandeducation

傅骞

2

36

3

教育系统的定量研究

TheQuantityStudyinEducationSystem

衷克定

2

36

3

信息技术与教师教育

InformationTechnologyinEducation

张志桢

2

36

3

网络教学支撑平台的理论与实践

Thetheoryandpracticeofe-learingplatform

张志桢

2

36

3

实用教育研究方法与学位论文的规范写作

Appliedresearchmethodsineducationandformalizewritingofdissertation

姚云

2

36

3

教育统计

Educationalstatistics

彭华茂

2

36

3

Web服务与语义Web

WebServicesandSemanticWeb

李玉顺

2

36

2

注明:

硕士生课程应安排在前三学期完成,其中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应安排在前两学期分秋季、春季较为固定地开设。

“上课学期”用1、2标注,如两学期都开设,填写“1和2”。

基础课和专业课一般为3学分,专业选修课为2学分,每学分对应18学时,即3学分=54学时,2学分=36学时,1学分=18学时。

院系可以自主设置模块化课程,规定相应的学分和学时。

2.博士生课程

课程类别

课程中文名称

课程英文名称

任课

教师

学时

上课

学期

学位基础课

认知和思维发展心理学

PsychologyofCognitiveandThinkingDevelopment

林崇德

3

60

第一学期

现代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ContemporaryLearningTheoryandinstructionalTheory

裴娣娜

3

60

第一学期

学位专业课

远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oryandPracticeofDistanceEducation

陈丽

3

60

第二学期

计算机辅助教育理论与应用的新进展

TheNewdevelopmentofTheoryandApplicationsinComputer-BasedEducation

何克抗

3

60

第二学期

教育技术学理论与应用的新进展

TheNewdevelopmentofTheoryandApplicationsinEducationalTechnology

何克抗

3

60

第一学期

创造性思维理论与创新教学设计

Thecreativethinkingtheoryandinventiveinstructionaldesign

何克抗

2

40

第二学期

教育信息工程的管理基础

ManagementFoundationofEducationInformationEngineering

安宝生

3

60

第二学期

注明:

博士生课程应安排在第一学年完成。

课程内容简介

课程中文名(英文名)学时学分

主要内容介绍(含课程教学大纲)

认知和思维发展心理学(PsychologyofCognitiveandThinkingDevelopment)

人类对思维本质研究的历史,从儿童心理学到发展心理学的学科转变;西方心理学家对思维最本质特征:

研究和应用;十大心理学派的观点方法和局限;中国心理学家关于人类认识本质和发展规律,历史,研究方法和主要观点;关于人类认知和思维发展,与教育或其它学科紧密关系。

现代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ContemporaryLearningTheoryandinstructionalTheory)

当代主要教学论流派(为“发现式教学”、“掌握学习教学”、“程序教学”、“范例式教学”、最优化教学等)的基本观点及评价,学习理论(为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知学习理论、建物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的基本观点及评价,以及这两种理论与教育技术的关系。

远距离教育理论与实践(TheoryandPracticeofDistanceEducation)

远距离教育的发展,远距离教育系统分析,远距离教育的课程设计与开发,远距离教育的教学、辅导,远距离教育中的技术与媒体,学生支持系统,远距离教育组织管理与政策,远距离教育的理论学派。

远距离教育的未来。

计算机辅助教育理论与应用的新进展(TheNewdevelopmentofTheoryandApplicationsinComputer-BasedEducation)

着重介绍九十年代以来,随着多媒体和因特网(Internet)应用的迅速普及,相应地CBE的理论与方法也有较大发展,特别是协作学习模型和智能Agent已成为当前CBE领域的前沿热门课题。

本课程将在这两方面紧密跟踪国际前沿,对协作学习机制、各种智能Agent的原理以及它们的实现方法进行较深入的介绍。

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的新进展(TheNewdevelopmentofTheoryandApplicationsinEducationalTechnology)

着重介绍九十年代以来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为第二代、第三代教学设计理论及绩效理论等)研究的新进展,以及这些理论在多媒体和因特网(Internet)环境下的实际应用方法及评价。

教育信息工程的管理基础(ManagementFoundationofEducationInformationEngineering)

本课程介绍教育信息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包括了教育信息工程的战略管理;教育信息工程的项目管理;教育信息工程的标准、政策与法规管理;教育信息工程的评价与监测及教育信息工程中的决策行为管理,并强调对相应的管理案例的学习和分析。

3.硕士生书目(教材及参考书)

课程名称

教材名称

出版单位

参考书名称

教育技术学

《教育技术学》(何克抗)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现代教育技术》(何克抗)

《教育技术学导论》(黄荣怀)

教学设计

《教学系统设计》(何克抗)

高等教育出版社

Trendsandissuesininstructionaldesignandtechnology(RobertA.Reiser)

远程教育

《远程教育学基础》(陈丽)

高等教育出版社

《远距离教育基础》(德斯蒙德.基更)

信息技术与教育

“IntegratingEducationalTechnologyintoteaching”

MerrillanimprintofprenticeHall

《信息技术与教育》(黄荣怀)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与方法》(余胜泉)

计算机网络教育应用

《网络教育应用》(武法提)

高等教育出版社

《国外网络教育的研究与发展》

学习与教学的理论

《学与教的理论》(李芒)

高等教育出版社

《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等1997)

《学习心理研究》(郑葳)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

《教育技术学研究方法》(李克东)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

《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

博士生书目

序号

著作或期刊名称

作者或出版者

1

《创造性思维理论——DC模型的建构与论证》

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教育技术学》

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

《计算机支持的协作学习——理论与方法》

黄荣怀,人民教育出版社

4

《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

黄荣怀,高等教育出版社

5

《远程教育学基础》

陈丽,高等教育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