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366647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4.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docx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

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五篇

有一种温暖,不需要语言,就能传递,叫做感动;有一种力量,不求惊天动地,却足以令人震撼,叫做感动,这就是《感动中国》。

那么关于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的事迹大家都知道哪些呢?

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感动中国叶嘉莹优秀事迹材料最新五篇,欢迎大家查阅!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1

叶嘉莹生于北京的一个书香世家,1945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国文系,曾任台湾大学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及哥伦比亚大学客座教授、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终身教授,并受聘于中国多所大学客座教授及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名誉研究员。

2021年6月被聘任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2021年10月18日,阿尔伯塔大学授予叶嘉莹荣誉博士学位,成为该校文学荣誉博士,2021年3月21日,华人盛典组委会公布叶嘉莹获得2021-2021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21年4月,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名单,荣获2021年度最美教师称号,2021年12月,入选感动中国2021年度人物候选人,2021年9月,获南开大学教育教学终身成就奖。

这满目的荣誉和成就,象征着的是叶嘉莹一次又一次的成功与成长,然而这成长的背后,并非一帆风顺,而是荆棘满丛,充满痛苦的,每次生活刚开始出现一点阳光,立马又是一阵狂风暴雨,把所有的希望都一扫而空。

1924年,叶嘉莹出生在一格充满诗书气息的大家庭里,给一个家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尤其是她的伯父,伯父因为痛失了女儿,叶嘉莹的到来给他带了新的生活气息,所以从小就把叶嘉莹当作亲生女儿看待。

叶家是叶赫那拉的后代,和纳兰性德、席慕蓉同宗,或许从根源上就和诗书有着难以割断的渊源,叶家不仅是名门,还是旧学底子深厚的诗书世家。

从叶嘉莹的外曾祖母开始,个个都是诗词爱好者,外曾祖母的晚年还以自己的“仲山”名号自刻了一本诗集,集名《仲山氏吟草》,知书达理的父亲母亲,吟诵成性的伯父,还有善良质朴的姨母,连伯母都拿着《唐诗三百首》用心教她。

在这些人的环绕中快乐成长的叶嘉莹,一出生,就被诗情浸染不停。

在众多优秀的人的精心培养下,在充满诗情画意的大庭院里成长,叶嘉莹的童年可谓是过得充实又美满,因为从小家里人就培养了她的阅读习惯,所以叶嘉莹对诗书的爱从小就被建立起来了,家人都喜欢诗歌,叶嘉莹在这种美好的气氛下成长,渐渐地,诗发出来的光也照进了叶嘉莹的心。

因为年幼,对很多人和事没有深刻的体会,所以叶嘉莹的诗是从她家的大庭院中的景物中得来的,她家的大门正上方悬挂着一块黑底金子的匾额,写着“进士第”三个大字,由此可见,叶家是一个家底深厚的大户人家,既是大户人家,又是书香世家,庭院里的美自然能够充斥叶嘉莹的整个童年了。

等到叶嘉莹从家庭教育中脱离出来,进入了正式教育时,她已经是一个满腹诗书的大才女了,在中学的学校了也是人群中的焦点,成绩也是名列前茅,属于学霸级人物,高中结束后,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铺仁大学国文系,从此一生便和国文成为了一体。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2

叶嘉莹为她一生获得的学者、教师和诗人等众多名号排了个序,说大半生的时间都用于教学了,所以首先是教师,其他的都排在这后面。

“我天生来就是一个教书的。

”叶嘉莹说。

从1945年大学毕业至今,她在讲台后站了整整70年。

初回南开,叶嘉莹白天讲诗,晚上讲词,堂下座无虚席。

她写下了“白昼谈诗夜讲词,诸生与我共成痴”的句子。

诗词几乎是叶嘉莹生活的全部,尤其现在当她孑然一身迈入老年,给年轻人讲课成了她最愿意做的事。

只要有人邀请,她都欣然前往。

30多年来,她曾经应邀到国内几十所大学讲学,举行古典诗词演讲有数百场之多。

“我一直在教书,这是情不自已。

”她说,“这么好的东西怎么能不讲给年轻人知道?

你不能讲给青年人知道,你不但是对不起下面的青年人,你上也对不起古人。

当被问及,为何在如此高龄,还要坚持推广普及古诗的吟诵时,叶先生这样说:

“因为我觉得我对不起年轻人。

以前我上课大多是在讲批评啊讲欣赏啊,但是我没有教吟诵。

近代之后,吟诵被认为是腐朽落寞的文化,逐渐不被提倡。

离开台湾后,我觉得吟诵要是断绝了真的可惜。

不留下正统的吟诵,我觉得对不起下一代的学生。

古典诗词该用什么方式来传承?

这是个讨论了很久的议题。

叶嘉莹的答案之一是吟诵,古人讲究“吟而成文”,中国古诗词由吟诵而始:

“以乐语教国子,兴、道、讽、诵、言、语。

”出自《周礼》,乐语是古代贵族子弟美育的重要部分。

从周朝开始,我们的学习就是伴随着吟诵开始的。

吟诵是学习古典诗词的重要法门,它所带来的兴发感动的体会,是深入理解古诗词的基础。

在国外生活了许多年的叶嘉莹强调:

只有中国有吟诵,其他国家的文学没有。

英文诗有朗诵、朗读,也有轻重的读音,但是没有我们这样拿着调子的吟诵。

所以他们把吟诵翻译成chanting,这样翻译并不准确,因为chanting其实是佛教做法事时的念诵,与诗歌的吟诵不同。

她对于吟诵非常“执着”,在《掬水月在手》里,能看到许多的吟诵镜头。

叶嘉莹觉得,吟诵是“复活”诗人生命的手法,要读懂词人,就是要进入对方的语境中,过别人的人生。

当诗词加上韵律声调,不仅更好记忆,也离作者的情感世界更近一步了。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3

叶嘉莹1923年生于北京察院胡同,1948年跟随身为国民党军官的丈夫迁往台湾。

最初她任教于台湾彰化女中,之后受台静农先生赏识,1954年至1969年先后被聘于台湾大学、淡江大学、辅仁大学中国文学系。

1969年,叶嘉莹又受邀前往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任教。

2021年她回到祖国定居,并受邀在天津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任教。

“卅年离家几万里,思乡情在无时已;一朝天外赋归来,眼流涕泪心狂喜。

”这是1974年,叶先生申请回国探亲,写下洋洋洒洒近2000字的《祖国行长歌》中的长词节选。

在陈传兴看来,叶先生对祖国的深情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道义和使命感,是最打动他的。

“上世纪80年代初,没回国定居前,她都是自费往来于祖国和加拿大之间,为大陆的公众讲授诗词、传授吟诵的方法,2021年她向执教的南开大学捐赠1700余万元的个人版税和稿酬,成立南开大学教育基金会,设立‘迦陵基金’,用于支持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研究,我觉得是时候,把叶先生的故事、把她的精神世界,通过影像语言,讲给观众听。

”诗词、家国、血缘,在叶嘉莹先生身上相互作用交织,陈传兴希望用影像语言,把自己和叶嘉莹先生同样从中国诗词文化中获取的人生滋养,分享和传递给更多的两岸观众。

在电影中,陈传兴也完成了一次大胆的实验:

“我们有没有可能找到一种中国自己的电影美学叙述方式?

敦煌壁画、晋祠、五台山佛光寺……长短句、慢词、小令,2个小时的电影中,陈传兴试图用最中国的元素,写意悠缓又注意留白的方式,向观众讲述中华传统文化的脉络以及各种文化元素之间的联结。

陈传兴说,他相信在诗的国度里,大家可以一起翱翔,消弭所谓语言、文化、国家、时间的隔阂,同时通过诗词,为两岸民众打开认识中华传统文化之门。

遗憾于在台湾,已经鲜有年轻人知道叶嘉莹先生、热爱古典诗词。

拍摄《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实际也是在了陈传兴他自己的一个心愿,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的社会使命。

随着《掬水月在手——叶嘉莹传》的公映,陈传兴“诗人三部曲”终曲。

谈到为何要耗费10年的时间,以漫长的生命时光,去探寻诗人的精神世界?

陈传兴给出的答案是,“拍的是诗人的人生,想表达和述说的,其实是中国文化在经历不同历史时期中,一直在保留的核心精神。

用10年的时间,专注拍摄华语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传统派诗人,好似有陈传兴没有明说的私心。

他希望用诗歌重要的黏合剂,把中华文化和历史以及整个华语世界中的人凝聚在一起。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4

由陈传兴执导的文学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自2021年10月16日上映以来,排片率最高时也不足1%,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的日均票房徘徊在五位数左右,也就是说,这些城市日均观看这部电影的总人数仅千余人。

截至11月6日,累计票房突破600万,比起同期热映首两日票房就破亿的《我和我的家乡》《金刚川》,这样的票房成绩显得微不足道。

但对一部极其小众的纪录电影而言,这又无疑是一个值得瞩目的可喜成绩。

根据猫眼电影的购票评分榜数据显示,《掬》片以9.4的评分始终占据评分榜的前列,也正由于这样的口碑,《掬》片有了尽可能多的排片周期。

这是作为法国高等社会科学学院语言学博士的导演陈传兴,在继执导诗人郑愁予纪录电影《如雾起时》、诗人周梦蝶纪录电影《化城再来人》后,“诗的三部曲”的收官之作。

电影记叙了诗词大家叶嘉莹先生的生平,既看到了这位女君子磅礴的生命历程,也看到了她澄明的心灵建树。

电影从筹备、拍摄到上映历时三年有余,辗转亚洲、北美洲,足迹遍及海内外十余座城市。

比起漫长的摄制期和巨大的素材量,影片的最终呈现又极其节制和简朴,多处选择了无声胜有声的留白,不得不说这是电影向诗的一次回归和靠拢,也是没有矫揉造作的一次纪录。

尽管有很多评论声音将焦点聚集在片中叶先生所阐述的“弱德之美”上,赋予影作以中心思想,但从更宽广的视境中去忖度电影本身,对观影者而言更像是一次生命的淬纯——这其中自然包含了作为“弱者”的人类,需要承受、坚持、完成自我的过程,但又不止于此。

不是所有人都可生平壮阔,于苦难中成就生命的光辉;也不是所有人在逆境中都可将身外事“轻而化之”,守护心灯。

叶先生的做到,在于她把生命的外延衔接到不朽的古诗词上,所以在片尾,我们看到八十余岁回到原乡寻找叶赫水的叶先生竟然并无耄耋老态,只有一个普通寻根人对飘零人生要找到物理栖息地的深情寄望。

只是一眼望去,再也寻不到族群的踪迹。

叶先生回想起上一次踏足,吟诵起《诗经·王风》篇中的“彼黍离离”,最痛是那一句:

“悠悠苍天!

此何人哉?

”这是对生命的追问,也是从诗意到现实人生的比兴。

客观地说,这是一部“难于看懂”的电影。

所谓难不是因为晦涩,而是因为“电影诗”的风格,对观影者的文学积淀有很高的门槛要求。

片中多次出现了呢喃般的影音,叶先生如游吟诗人般对格律的吟诵,唐诗,宋画……叙事整体看似在时间线上从人物幼时讲起,但又总是以诗词间隔——这当中有古诗,也有新诗,有已亡人的旧篇,也有叶先生的自创。

这种材料组织方式让影片的空间感十足,但也增加了理解领会的难度。

前一段还是平易近人的生活琐碎事,后一段却是意味深长的言此及彼。

没有解说词的纪录片,很像没有脚注的文章,如自心不能沉浸和共情,且对文中所引有通晓了解,看一遍很难完全明了。

这是对观者的挑战,也是其作为文学纪录电影的魅力之所在。

大门、脉房、内院、庭院、西厢房……这是叶先生记忆中幼时住过的家园——一座典型的北京四合院院落构成,她的自叙就是从记忆中的房门所打开的。

而这也一一对应了她从童年到老年的人生历程。

那个“梦中常忆,青盖亭亭”的精神家园早已不复,留在身后的是一世磊落功与名。

可给人留下最深刻印象的不是眼前这位华发学者,而是当年那个出生在夏荷花期的“小荷子”,她令人无尽遐想和揣摩。

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年代,亲历家园沦陷、饿殍遍野,18岁痛失爱母,无爱的婚姻,苛重的家养,无依的海外飘零,中年丧女之殇……除去满腹才学和瞩目成就,这些大概构成了叶先生人生的主要事件,足以证明“天以百凶成就一词人”不是妄言。

但如果只是惊呼叶先生面对诸种遭遇的刚健不息,恐怕又有些余味不足。

在云淡风轻回望坎坷身世的叶先生身上,最可贵和最耀眼的精神,是她求学时的恩师顾随先生所书就的那句:

“耐他风雪耐他寒,纵寒已是春寒了”。

它有如雪莱在《西风颂》中掷地有声的宣言:

“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这是作为知识分子笑对不可控、不可逆悲剧时共有的人文精神。

这不是一部标榜与赞美为传扬中国古诗词文化做出杰出贡献的叶先生的传记片,而是一首电影诗——以叶嘉莹的人生轨迹为蓝本,用声画为媒,所作的电影诗。

和无数的璀璨诗篇一样,它永远无法一时间尽悟,但是每每捧卷,都是一次新的生命淬炼。

这也是一位中国女性,普通又不普通的一生。

感动中国人物叶嘉莹事迹范文5

1948年,叶嘉莹南下结婚,不久跟随在国民党军队里工作的丈夫去了台湾。

她未能像老师所期盼的那样,“别有开发,能自建树,成为南岳下之马祖,而非孔门之曾参”。

反而在历史的江河中,“随命运拨弄和抛置”。

抵达台湾的第二年,丈夫因为“白色恐怖”入狱近4年,叶嘉莹带着吃奶的女儿一度被捕和接受审讯。

她和女儿睡过亲戚家的走廊,住过“房子没有顶棚,屋顶上可以看见木头梁柱”的宿舍。

丈夫失去了工作,她靠在中学教书的收入养活全家。

一次课堂,讲到《淝水之战》里苻坚的云母车。

下课后,她搭公共汽车回家,等车时,由“云母车”想到李商隐的诗: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经历了患难,她和诗人有了心灵上的共鸣,体会那种孤独、寂寞和悲哀。

回到家,她又是那个擦地板,架着竹笼在炭火上为女儿烘烤尿片的人。

家里地方促狭,她在走廊边的一个小桌子上备课,椅子一半在屋里,一半在走廊。

丈夫性情变得更加暴戾。

晚上,她梦见过自己和两个女儿被丈夫打,陷入遍体鳞伤的弥留境地,梦到母亲要接自己回家,困在一片芦苇荡里找不到路。

因为悲观的心境,她那段时间喜欢读王国维提到的极为悲观的词。

这也是她讲授诗词的特点——无论讲诗词还是写论文,都是有自己真的感受、真的体会才会写出来,讲出来。

她想过,一个人真的绝望了,哪种自杀的形式最好呢?

有人问她,为什么不选择离婚?

她答:

我是旧的女子,我还有我的父亲,两个女儿。

“后来我谅解了他,是想到王安石的一首诗《拟寒山拾得》。

”她记住的与原诗有出入,但她更喜欢自己记住的诗句:

风吹瓦坠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匪独我血流。

众生造众业,各有一机抽。

切莫嗔此瓦,此瓦不自由。

叶嘉莹从不向旁人透露自己的不幸,外表平和。

回忆起叶嘉莹,台湾诗人痖弦想起两件事:

一件是在台北远东电影院看电影,他看见相隔不远的走廊上站着一位女子,身穿米黄色风衣,围着淡咖啡色丝巾,衣着合身,清雅脱俗,对周围乱糟糟的人群视而不见似的,如“空谷幽兰”,神情则“意暖神寒”。

几十年后他才向叶嘉莹本人确认,那晚在电影院看见的女子就是她。

另一件,是叶嘉莹曾让台湾的新诗人和旧诗人能够破除隔阂,“坐在一起吃粽子了”。

当时,台湾文坛新诗人推崇西方的句法颠倒、意象晦涩的作品,旧诗人认为这些晦涩不同的诗句是故作高深。

双方打起了笔仗,甚至“端午节不肯纪念同一个屈原”。

叶嘉莹在文章里,有意解释新旧诗人的困惑。

她认为,杜甫的《秋兴八首》的一个特色就是句法的颠倒,“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她解释了颠倒的妙处。

“形象的跳接是可以的,语法的颠倒也是可以的”,所写的内容表达得好坏不取决于形式,而是感情是否真挚。

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国外的学者到台湾后,听叶嘉莹的课,邀请她赴美国密歇根大学讲学。

哈佛大学远东系的海陶玮教授正在研究陶渊明,也邀请她到哈佛。

“去加拿大不是我的选择,去美国也不是,结婚也不是。

”叶嘉莹说,“但是我先生因为被关了那么多年,幸而放出来了,他离开了海军,没有找到工作。

他不想在台湾待了,看到我有机会出去,就坚持让我把孩子先带出去,他也就能出去了。

镜头前,叶嘉莹平静地回忆着过往。

母亲在她17岁那年离世。

她写《哭母诗八首》,至今都“清楚地记得母亲棺殓时,钉子钉在棺材上的那种声音”。

漂泊北美时丧父。

讲了那么多关于爱情的诗词,自己却从未经历过爱情,婚姻里她遭受丈夫的咆哮凌辱。

纪录片拍摄持续了3年。

陈传兴觉得,自己拍摄了一位女性的百年孤独。

尽管有学者认为“不能把诗词与叶先生作主客体似的分割”,但公映前,导演组敲定了印在宣传海报上的话,“诗词救了她。

“诗词的研读并不是我追求的目标,而是支持我走过忧患的一种力量。

”87岁那年,叶嘉莹在给一本书的结语中写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