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信息及其特征.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374609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2.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1信息及其特征.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11信息及其特征.docx

11信息及其特征

课题

1.1信息及其特征

1课时

教法

讲授法、问答法

学法

讨论法

教具

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课件

知识与技能:

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理解信息的概念及特征。

过程与方法:

掌握信息的特征以便熟练接受,辨别生活,学习中的各种信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受信息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探索信息世界的欲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2、认识到信息在人类的生产活动中无处不在。

3、能够辨别信息的真伪,以便与不法分子斗争。

重点

信息的概念和特征

难点

运用所学信息的特征识别和抵制生活中的不良信息

§1.1信息及其特征

1、信息的含义

2、信息的特征

教后感

由于本节课并不想给学生非常科学的概念,所以采取的教学策略比较活动、宽松,打破了以往呆板的知识传授方式,学习更加民主化,活动更加主动。

对开拓学生的思维和深化概念的理解非常有益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我们的工作、学习、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推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提高信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增强信息意识,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是信息时代对我们的基本要求。

本章我们开始学习信息的概念、特征及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

二、出示目标:

三、讲解新课:

1、讨论信息时代的特点:

目前,我们已经处在一个新时代,即信息时代。

在信息时代,我们的思维、技术、文化都与以前大不相同。

现在,我们就一起去从几个讨论看一下这些变化吧!

(1)成语补充

在新时代人们考虑问题的思维方式开始变化了。

现在考虑以下两个成语补充题目。

大家讨论一下解决问题的方法。

注意,我不需要具体答案,只要方法。

天()行()()屯()聚

部分学生:

天马行空!

我就知道有人会这样回答,呵呵,看清了再说!

再说我只要方法,即你如何去寻找答案。

生1:

查成语辞典!

师:

非常好!

关键你怎么查?

生2:

第一个可以查“天”!

把以“天”开头的成语找一找。

师:

不错!

第2个呢?

众生:

不好查!

难办!

……

师:

在信息时代,我们用模糊查询,这种思维与传统是不很相同的。

比如我们可以使用通配符代替这个不知道的字,让它去模糊查找。

只要我们在google网站上输入“*屯*聚成语”,一下就可以搜出来了。

包括解释、典故等信息。

(2)阅读

我们再讨论一下,信息时代的人们阅读的方法与传统有何不同。

比如阅读一篇文章,遇到生字和一些不知道的典故怎么办?

又比如,我们读新闻时想了解相关的新闻,怎么办?

现在让我们语文课代表的同桌来回答!

(如果语文课代表站起,师提示:

“注意你获取信息的时候要完整,我说的是你的同桌。

生3:

查字典、查资料。

师:

如果我们需要太多的,甚至要一些太珍贵的,太难找的资料怎么办?

生3:

这-----

师:

你可以有一个向他人求助的机会。

你向谁求助?

生3:

向我同桌(生4)。

师:

我已经为你想到了,所以才提问他的同桌你呢。

生4:

去图书馆吧。

师:

看过《哈利勃特》了吧?

他的魔法书多好,用魔棒一点,里面就出现了相关的影像介绍,这样的书现在也很多,那就是光盘图书,比如大百科全书光盘。

信息时代阅读的最关键的一个思维方式就是“超链接”。

比如,新浪网站上从“体育”链到“NBA”再链到“姚明在NBA的最新表现”……超链接就像很多条链子把各种信息联系在一起,可以自由地跳转,有选择地阅读。

众生:

也不是随心所欲,还比不上魔棒啊!

师:

大家说的好!

信息技术正在继续发展,你们要好好学习,在不远的将来我相信你们能够实现魔棒这样的超链接。

2、理解什么是信息

提问:

你们在生活周围中曾获得过哪些信息?

信息并不神秘,它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无处不存在。

如:

春暖花开,鸟语花香,表示春天来了;秋风扫落叶,金色大地,五谷丰收,表示秋天的到来。

这是大自然给我们带来的信息。

又如:

十字路口红灯亮,司机知道应该停车等候通行,这是交通管理给我们的信息。

又如,今天,某同学在学校上课,这也是一个信息。

……那么什么是信息呢?

目前还没有一种被各方面都认可的权威性定义。

不同的领域、不同的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有着不同的认识。

虽然对信息的描述各有不同,但它们都是对同一事物的认识和描述,通过对这些描述的分析与理解,我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信息的含义,从而对信息有一个比较全面的理解。

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的信息的定义是:

通过人的感觉器官能接收到的一切都叫做信息。

还有一些信息靠我们的感官不能直接感受,于是人类发明了各种仪器,通过各种手段来感知、发现它们。

我们无时无刻地与信息有联系。

生活充满了信息。

听课、看书读报、看电视、听广播、我们接受信息,同时我们点头、摆手、跺脚、摸鼻子、说、唱等,一举一动都在发出或传递信息。

信息本身是无形的,必须借助于有形的载体存储和传播。

承载信息的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气味、电磁波等物体被称为信息的载体。

值得注意的是:

文字、符号、图形、图像、声音、气味、电磁波等物体本身并不是信息,而只是能够装载和传送信息的“容器”__我们叫它们“载体”,它们包含的“内容”才是信息。

也就是说,当文字、符号、图形、声音等等被赋以一定的含义或者意义时,我们才能从中得到信息。

3、大家讨论信息特征

我们已经处在信息时代,每个人要对信息的认知、表达要有充分的认识,能够正确地辨别、分析、描述信息,做到这一点,必须了解一些信息的特征。

为什么呢?

让我们先来通过讨论和提问,一起感受!

(1)载体依附性

师:

大家看过武侠小说吧?

众生:

看过!

师:

好,请听题:

武侠小说里经常在争的一种神秘的书,里面记载着练功方法这样宝贵的信息。

但是有个叫令狐冲的,他学到的各派剑法却不在书上,谁知道哪里记载着这些信息?

生1:

思过崖山洞的墙上。

师:

不错!

令狐冲发现时,这些信息在墙上已经存在了几十年,幸好没有火山喷发或是大地震,否则墙这个信息的载体碎了这些剑法信息也就没有了。

师:

下一题:

有的同学喜欢用座右铭来激励自己奋发学习,学有所成。

一条座右铭通常写在哪地方?

生2:

写在日记本里!

生3:

写在铅笔盒上!

生4:

存在文曲星上,打开就看到!

生5:

老师我有手机,我放在开机画面上!

生6:

刻在课桌上!

师:

刻在课桌上是不对的,要爱护公物!

鲁迅当年刻在课桌上也是不对的,不过已经过去这么多年,我们就不追究他老人家了。

但是现你如果随处乱写乱画,为你的座右铭这条信息的乱找载体,我们就追究你的责任的!

总之,信息具有载体依附性(板书),信息需要依附在一定的载体上存在。

并且同一信息可以有不同的载体。

(2)价值性

师:

请听题:

人们说物质、能量、信息是构成世界的三大要素,我们离不开信息,信息具有价值性(板书)。

信息给我们提供的价值却与物质、能量有很大的不同,请问下面哪些不是说信息的价值:

A读书以明理B知彼知已,百战百胜C书中自有黄金屋D春雨贵如油

生1:

D

生2:

C、D

师:

“读书以明理”,这是说信息可以让你有知识,能知道一些道理,所以是有价值的。

“知彼知已,百战百胜”,是说战争中信息(情报)可以起到决定胜败,是信息的价值体现。

“书中自有黄金屋”,这是指的科举,说是读书考试以取仕,这里指的是读书这件事,而非指读的内容。

“春雨贵如油”,这说的是春雨的可贵,也不是指信息。

师:

由上面可以看出,信息的价值有两方面体现,一方面是直接体现为意识形态,提高精神生活、思维能力,如A就是;另一方面,作用于实践,提高物质、能量的生产与使用,如B是信息提高了军事能力。

(3)时效性

师:

有件高兴的事想向大家宣布一下,我看到一个报名通知,学校要组织同学们去看稷山八大景,乐意去的班级与个人务必在通知下发当日去教务处报名。

众生:

耶!

我去!

我去!

有生:

是真的吧?

不会骗人吧?

师:

通知我带来了,请前排的同学过目。

(给看通知)

生:

呀!

老师你看“学校拟在2010年10月1日组织……”,是去年的事了,早没用了啊!

师:

我看看――的确是过期了,这么让人振奋的信息已经成为一张废张了。

生:

(失望~)唉!

师:

所以,以后我们可是要注意信息的时效性(板书),时效性会影响对信息价值的认识。

(4)共享性

师:

好了,本节的讨论马上就要结束了,感谢大家的积极参与、涌跃发言,让我感觉我们在一起吃一顿信息内容的精神大餐。

这个大餐的优点嘛,就是吃不完。

我讲的课大家都记在了大脑里,可是我自己依然没有损失这些信息;有的同学也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大家,他也没有损失这些信息。

这说明,信息是具共享性(板书)的。

以后大家有什么好故事,我们一起共享,老师我绝不占有,绝不强迫你忘记这些信息的,呵呵。

生:

哈,好啊!

老师有好故事也要共享!

我们也不强迫你忘记的。

信息比较隐性的特征,我讲两个故事:

A、苹果与辣椒的故事(参考:

B、猴子与西瓜的故事(参考: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1、信息时代的特点

2、信息的含义

3、信息的特征

五、课堂练习:

1、“信息技术”的英文简称是()。

A.eCB.ITC.DBD.GUI

2、对于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信息是可以处理的B.信息是可以传递的

C.信息是可以共享的D.信息可以不依附于某种载体而存在

3、“我有一种思想,你也有一种思想,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思想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什么?

()

A.物物交换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D.信息的共享性

4、不属于信息的主要特征是()。

A.有载体依附性B.不可利用、不能增值

C.可传递、共享D.可增值、具有时效性

5、现代社会中,人们把()称为人类不可缺少的资源。

A.信息、物质、知识B.信息、能量、知识

C.物质、能量、知识D.信息、物质、能量

6、下列属于信息的是()。

A.电脑B.VCD光盘

C.报纸D.cCTV1播出的新闻

7、人类经历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依次为:

语言的使用,文字的使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和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及其与通信技术的结合。

A.火的使用B.指南针的使用

C.印刷技术的应用D.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

8、信息技术是实现信息的()等功能的技术。

A.获取B.传递C.交流D.利用

六、课堂作业:

1、课后完成P3页的事例信息分析表;并且要(可与邻桌)相互评价一下你对信息的描述是否准确,分类、有效期、存储形式说明的是否正确,最后完成P10页评价表,综合评价一下你这次实践的表现是优、良、中、差。

2、请查阅相应资料,请尝试理解信息的一到两种定义;举例说明信息的价值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真伪性特征,思考一下信息除了上面的特征之外还有没有其它特征?

3、有两个公司各自派遣一名推销员到非洲去推销皮鞋,开拓新市场。

到达目的地后的第二天,两个推销员各自给总公司发了一封电报,一个人写道“此地无市场,因为所有的人都不穿鞋子,我明天就回去”;另一个写的则是“我将常驻此地,这里市场潜力巨大,因为所有的人都没有鞋子穿”。

谈谈你对这两则资料的看法。

七、结束语:

我们了解了信息的概念、信息的作用以及信息的特征。

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但是,如何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加工成为有效的信息、如何将获得的信息进行科学的管理、如何充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信息,在信息时代如何利用适当的工具合理、合法地开展交流,这些信息素养正是我们在信息技术课程中要学习和提高的。

最后以一句话结束课堂:

“人生何处不信息,只要用心去感受,我们就能看得比别人更多!

反思:

由于信息、信息的概念比较抽象,也没有统一的定义,如何让学生对此有比较深刻的理解,这成为开学之初最关键的问题。

解决这个问题,就意味着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了良好的思想基础,避免单纯的计算机技术误识,在学习中自主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主动运用信息技术来为自己的学习与生活服务。

为了让学生有充分的体验,开展师生一起讨论的方式来进行几个环节的讨论。

每个环节都选取贴身的问题,比如网吧、读书、游戏等,产生了较强的亲和力,让学生在这些耳熟能详的事体会信息的特征和信息时代的特点。

讨论过后,及时给学生一定的思考的课业,以巩固所学,从整体上对本节内容进行梳理,起到了较好的总结作用。

 

背景:

信息是一个比较抽象概念,如果能在学习之初引领学生较好得把握信息的特征,体验到信息对我们生活、学习的重要性,并能较快地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科意识,这作为信息技术教材的第一节课来讲的确是非常重要的。

为此,针对教科版《信息技术基础》第一课,我进行了本次教学实验。

本次教学以快乐教育的理念为指导,充分开展师生交流,一起讨论信息的概念、特征,让学生亲身体验到信息技术的学科价值,增强他们的情感认同。

 

其他3-4位同学继续谈,掌握时间,控制夸夸其谈。

 

教师与学生一起简短回顾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

将前面从零散事例中所获取的知识汇总,使学生所掌握的理性知识掌握的更加牢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