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及其特征教案.doc

上传人:聆听****声音 文档编号:71942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doc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息及其特征教案.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信息及其特征教案.doc

信息及其特征

教学章节

第一单元信息与信息技术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信息及其特征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也是初一学生所接触的信息技术的第一堂课,它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学好本堂课是为学生可持续学习信息技术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情分析

作为刚升入初中的学生,一方面他们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参与探究积极性高,但有的学生可能并未接触过信息技术课,考虑到个体的差异性,所以要照顾个别同学的学习进度。

另一方面他们对信息技术的概念性知识了解不多,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抽象思维能力、概念内化能力相对较弱。

同时,此节中学信息技术启蒙课,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以及对本课程的学习方法了解不多,所以这一节课对学生学法指导将对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学习有开启意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学生能够列举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多彩性;理解信息的一般特征包括普遍性、载体依附性、价值的相对性、时效性、共享性、可伪性,并能举例说明;培养学生通过直接观察法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3、情感态度价值观:

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教学重点

信息的基本特征和应用

教学难点

举例说明信息的一般特征

教学方法

讲授法、提问法

使用媒

体资源

PPT课件、多媒体教室

教学过程设计要点

教学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情境导入

依次给出几张张图片问学生可以从图中获得什么样的信息?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信息无处不在,引出课题

任务布置

1、提问:

那你们知道什么是信息吗?

(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的过程中被人类主观意识所感知到的特征,是消息,是报道,事实,图像,数据,信息、新闻、知识等中所包含的内容,以符号的形式表现出来。

信息不是一种具体的事物)

信息无处不在,它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2、我们生活在信息海洋中,要学会识别、利用信息,要识别这些信息,我们首先就要了解信息的特征。

3、先由教师给出信息的几大特征(载体依附性、时效性、价值性、可伪性、共享性和可传递性),并一一讲解它们的含义。

4、再通过观看图片、列举生活中的例子来帮助学生理解信息的几大特征:

(1)载体的依附性:

书本、报纸、图片等必须依附在一定的载体才能被人们所知道。

(2)时效性:

过期的优惠券已经无法再生效了。

(3)价值性相对性:

油价、某地的旅游信息等只是对特定的人有价值。

(4)可伪性:

学会正确辨别虚假短信。

(5)共享性和可传递性:

老师给讲课的同时就分享了信息,然后同学间也可以互相传递所学到的信息内容。

1、理解信息的基本含义

2、引出信息的特征

4、通过列举说明,形象的解释信息的六大特征,让学生更容易理解。

同时穿插提问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巩固复习

1、思考:

如果忽略书本上的内容,书本自身是不是信息?

2、给出几个练习题让学生判断都反映了信息的哪个特征?

回顾本节课所讲内容,通过提问、做练习诊断学生的学习情况,加以改进教学方式。

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可以看到信息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信息对我们的学习生活和今后的工作有深刻的影响。

再次回顾信息的六大特征:

载体依附性、时效性、价值性、真伪性、共享性和可传递性。

课后任务:

请同学们根据本节课所学内容,掌握信息每个特征的含义。

对信息的这六大特征再举出不同的例子来,下次课检查。

反复讲解,加深学生的记忆。

布置任务,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