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4224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11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docx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报告

 

摘要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信息技术革命与经济全球化而到来的新经济时代使社会生产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计算机、通讯、信息产业为主要内容的高科技产业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这促使一大批中小型高科技企业的迅速形成和发展。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大企业无法替代的特殊的战略地位。

小企业作为活跃市场的基本力量,容纳了社会上大多数的就业人员,在促进经济增长及解决就业和再就业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中小企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但由于企业自身和我国经济体制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的融资难的问题,融资难造成中小企业融资方式单一,融资渠道狭隘,融资结构存在许多缺陷。

融资难严重制约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速度。

目前的全球经济危机对我国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不少中小企业因为缺乏资金,面临着即将倒闭的困境,而且从更长远的角度来看,融资难问题已经成为阻碍中小企业发展的主要原因。

想要解决中小企业生存和发展上的障碍,能够想尽办法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无疑是一条有效的途径。

在当前经济发展的情况下,采取什么样的办法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值得我们去探讨的。

本文着重研究了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并针对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探索解决对策,就如何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现状、拓宽其融资渠道提出一些建议,来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加快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促进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图目录

 

表目录

 

1绪论

1.1选题背景和理论意义

资本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问题,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得拥有一定数量的资金。

然而,许多中小企业恰恰缺少经营、发展所必需的资金。

这样,这些中小企业就往往面临着无法回避的融资问题,融资问题就成为了这些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

企业融资应当有利于实现企业顺利健康成长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实现,融资过程中既要注意防止资金筹集过多,造成资金闲置,增加成本与风险;又要注意企业融资制度必须在宏观融资体制的框架下做出选择。

而目前,我国融资大环境长期以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大型企业为主体,同时又缺乏专门服务于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这是中小企业间接融资困难的一个反映。

而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融资规模较小,资信度低等情况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中小企业从银行或资本市场的筹资。

融资活动是企业资金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企业融资决策决定着企业的资本结构,而融资决策往往受制于其当时的金融环境。

企业的资金可以从多渠道、多方式来筹集,不同来源的资金,其使用时间的长短、附加条款的限制、财务风险的大小、资金成本的高低都不一样。

中小企业要想在我国市场经济改革中完全成长起来,就非常有必要扩大融资渠道,在不断积累自有资金的同时,还要通过一切正规合法的手段来扩充资本。

如今中小企业融资难已成为当前我国理论界和实践领域所共同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

只有抓住问题从理论上正确认识造成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原因,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中小企业融资难这一制约经济持续增长的关键问题。

中小企业由于负债较多,经营业绩恶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急剧下降,往往形成:

“资金缺乏-----业绩恶化-----信用差-----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

因此我们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和对策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

1.2文献综述

中小企业在解决社会就业、发展地方经济和聚拢一些特色优势产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融资问题却成为了制约这些中小企业发展的“瓶颈”。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已经迫在眉睫,只有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才能把中小企业发展的潜在能量发挥出来,使其在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成因等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的优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对策。

1.2.1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分析

1.中小企业融资目前依然是间接融资为主

谭瑞华(2009)指出:

据国家经贸委近期调查,我国东、中、西部中小企业从银行等金融机构获得的资金分别是:

东部占60%;中部约70%到80%;西部则高达90%。

可见,中小企业对金融机构的资金依赖程度很高。

据权威部门调查显示,中小企业获取外部资金的渠道除了金融机构外,民间贷款也成为其重要的资金来源,占比为14.59%,而通过直接融资渠道的数额极小,仅占1.8%。

2.国内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差别很大

尹永健(2009)指出,目前在我国包括金融租赁,信托投资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在内的各类金融机构中,民生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和城市商业银行等中小金融机构提供的贷款比重较高,而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除中国农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比重较高外,其余三家银行贷款份额均较小,非银行金融机构融资性业务服务比例更低。

3.贷款需求不能得到全部满足

唐丽桂(2006)提出在历来的调查中,“资金不足”始终被列为中小企业第一位的问题。

有资料显示,90%以上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服务需求得不到满足或只得到部分满足。

4.恶性循环情况普遍

陈爱早(2008)中小企业由于负债较多,经营业绩恶化,大多数中小企业信用急剧下降,往往形成:

“资金缺乏-----业绩恶化-----信用差-----资金缺乏”的恶性循环。

因此,中小企业一般需要利用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短期资金筹集。

5.中小企业资金的短缺与社会资金总供给相对宽裕之间的矛盾突出

扬亚琴(2009)我国现存的政府主导、间接融资为主的融资制度决定了我国目前中小企业融资渠道单一、资金供给狭窄。

但中小企业金融的特殊性决定了其资金需求不易得到满足。

中小企业金融有三大特点:

(1)资金的总量需求非常庞大。

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群体决定了其总资金需求量是巨大的;

(2)单位金额需求较小。

企业组织规模相对较小决定了其单位需求量有限;(3)金融风险大。

中小企业由于规模小、信用等级低、管理基础差,经营风险很大。

而金融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又使得外部资金的供给者难以确切把握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财务状况,这样对金融机构来说,中小企业的金融风险要远远大于大企业。

6.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贷款需求具有急、频、少、险、高的特点

俞小明(2003)中小业普遍规模较小,资金积累不足,且大多属于劳动密集产业,大多没有专门的资金管理部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经营资金的能力较差,缺乏融资意识和风险控制理念,由于欠资过多,使得其信用急剧下降,一般利用商业关系和社会关系进行短期资金的筹集。

大多数中小型企业对贷款需求具有急、频、少、险、高的特点:

①急,即贷款要得急,且多为需求急迫的流动资金贷款;②频,即中小企业贷款需求频率高;③少,即中小企业每次贷款的金额小,需求量少;④险,即中小企业贷款项目本身不稳定因素多,信贷风险较大;⑤高,即中小企业贷款管理成本和交易成本高。

1.2.2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成因分析

目前,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局面是由企业自身素质、我国金融体系、国家宏观政策等多层次的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一、企业自身整体素质的因素

1、中小企业信用观念缺失。

贺云龙(2003)指出近年来,我国企业缺乏诚信已经成为一大问题,而中小企业以破产、改制为名逃避银行债务的事件时有发生。

目前,根据对城市商业银行的调查发现,中小企业的违约率要高于大型企业。

贷款的高违约率是银行不愿向中小企业贷款的一个重要原因。

借债还钱的意识淡薄、信用观念缺失直接影响了中小企业的整体信用形象,银行不得不采取“惜贷”、“慎贷”措施严格控制贷款,从而也影响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绩效。

2、中小企业的信息不对称。

付卓婧(2005)指出中小企业由于自身的财务制度等相对于大型企业而言不健全,经营管理层相对素质较低,缺乏必要的财务管理素养,财务管理十分混乱。

同时,许多中小企业出于偷漏税款和应付上级部门检查等原因,往往存在两本账、三本账的现象,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导致银行对企业风险承受能力无法辨清,对贷款的监督和检查工作也无法进行。

因此,银行及其他提供贷款者很难控制他们的实际经营状况,使得银行及其他提供贷款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信息难以及时得到,致使他们不敢贸然提供贷款。

3、中小企业贷款缺乏足够的抵押担保。

程涛(2005)指出在我国,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必须提供抵押、质押等担保,信用贷款只在极少的场合对极少的企业适用,中小企业很难获得信用贷款。

而与此同时,绝大多数中小企业又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少、流动资产变化快、无形资产难以量化、厂房设备不足以作为贷款抵押物等问题,因而寻求担保又遭遇重重的困难。

所以,中小企业在抵押、担保贷款方面成功概率极小。

4、中小企业经营风险大。

党宏明(2005)指出大多数中小企业成立时间不长,底子薄,规模较小,自有资本偏少,其自身薄弱的积累不能满足扩大再生产的需要。

我国中小企业管理水平参差不齐,管理方式也存在很大差异。

在用人机制上,很多中小企业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族成员占据企业重要的管理岗位,这种管理模式很难吸纳优秀的管理、技术人才;在资产运营上,中小企业由于规模普遍较小,所处产业水平比较低、资产存量有限、技术设备超负荷使用,严重影响了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另外,经营管理水平低下,重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加大了企业经营风险,导致经济效益降低,破产几率上升,导致投资者和银行不愿给中小企业投资和贷款。

二、外部环境因素

1、信贷歧视

鲁钊阳(2009)指出直到今天,国有商业银行在信贷中仍然存在着严重的“成分(国有制)歧视”。

中小企业获得国有银行的信贷支持是非常有限的。

在当前银行体系中,国有商业银行仍占有支配地位。

国有银行主管部门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时往往顾虑重重,生怕中小企业赖债而使自己难脱干系。

相比较而言,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即使出呆账,也不会承担很大的政治风险。

这导致了国有银行的“逆向选择”,即宁愿向效益差的国有企业贷款,也不愿向效益好的中小企业贷款。

王雯娟(2008)还指出据资料显示,中国工商银行于2004年6月末对43.35万家工商企业发放流动资金贷款,大型和重点企业占7.74%,中小企业占92.27%,然而这次贷款中对大型和重点企业的贷款额却占了贷款总额的53.85%,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额仅占贷款总额的46.15%。

比重偏差之大,由此可见。

2、缺乏通畅的直接融资渠道。

扬亚琴(2008)强调证券市场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的孵化器,具有向社会筹资,促进产权流动、优化资源配置等作用。

但是,对我国而言,目前国内尚未建成可供中小企业融资的完善的资本市场。

黄东晶(2006)认为只有上市公司才能在金融市场筹资,而中小企业上市又受《公司法》、《证券法》各方面规定的限制的因素较多,因此中小企业采取此法融资相对困难较多。

陈勇(2007)也指出从中小企业自身来看,由于其普遍管理不规范,经营决策随意性较大,没有完整的业绩记录,财务报表真实性不确定且不愿意公布财务状况等,自身便缺乏上市的条件和政策环境的支持。

因此,中小企业难以直接通过资本市场筹资。

3、中小企业融资渠道的狭窄也是融资难的另一关键原因。

薛青(2009)指出中小企业通过发行债券来融资很困难,我国《公司法》明确规定债券发行主体必须是国有独资公司或两个国有以上成立的有限责任公司、股份公司,这一规定使得以自然人为发起人的中小企业一下被拒之门外;同时《公司法》又规定:

有限责任公司净资产额6000万,股份公司净资产额3000万,这样一来,就是具备发行主体发行条件的中小企业也是只有少数企业才符合这一条件,这对我国的中小企业来说,条件就十分苛刻,根本无法通过这种融资方式来融资。

曹红梅(2008)提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大多是通过商业银行来筹集资金。

由于我国整体融资模式过分依赖于银行贷款,而中小企业在该模式下进行融资时,将不可避免地遭遇困难,并不得不面对发展进程中的融资缺口问题。

4、政策扶持力度不够是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重要原因。

苏志鑫(2006)指出比照国际经验,许多国家对中小企业融资都采取各种优惠政策进行扶持,并有相应机构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保险。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目前这方面的机制尚不健全,缺乏专门为中小企业贷款服务、担保的机构,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形成。

各国的经验证明,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不但需要政府、金融、财政等方面的政策扶持,也需要社会中介组织从教育培训、管理咨询、市场营销、技术开发和法律支援等方面提供中介支持。

我国的社会中介机构发展较晚,且较少对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直接开放;新成立的一些商业性较强的中介机构,服务收费高昂,中小企业难以承受。

此外,在发展资本市场、开展直接融资的改革中也长期倾向于照顾大型企业,忽略了众多中小企业的需要。

国家对中小企业资本市场没有有效的扶持政策,使得中小企业从资本市场融资几乎不可能。

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成熟,容量有限,因而对投入资本市场的企业和公司债券的发行有严格的限制条件,而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本有限,难以达到主板上市条件,创业板又推出较迟,也使得我国的中小企业不能有效地利用资本市场。

因此,许多投资者停止向中小企业投资,有的甚至撤资。

1.2.3扩大筹资方式,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一、优化中小企业内部融资环境的对策

1、加强企业自身信用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刘立丽(2009)指出信用是现代企业生存的基石。

企业只有讲诚信,才能赢得市场,也才有可能筹集到更多的社会资本,扩大经营规模。

中小企业信用不佳是造成银行对中小企业“惜贷”和“拒贷”的重要原因,到期不还本付息、逃废银行债务,虽一时得到“甜头”,却败坏了自身的信用。

随着社会诚信系统的不断完善,信用不佳者从银行贷款更是难上加难。

中小企业必须要立足企业长远利益,积极恪守信用关系,树立信用观,不断加强诚信教育。

只有这样,中小企业才能树立良好的企业融资信誉,为企业自身开辟融资渠道,实现持续发展。

2、加强企业财务管理,确保会计信息真实。

柴世品(2008)指出我国中小企业所普遍存在的财务管理混乱、会计信息失真问题,不仅导致其融资困难,而且直接威胁到中小企业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为此,中小企业要加强财务会计制度建设,做好融资、投资等理财决策,确定合理的融资渠道和方式,分析每种融资类型所带来的成本和风险,树立全面理财观念;确保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与合法性,完善会计控制制度,杜绝两本账、三本账等信息失真现象,增加透明度和可信度,增强社会监督力,及时、准确、客观、完整地向相关当事人提供财务信息,以获取投资人和贷款人的了解,从多种渠道以较低的筹资成本获取企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提高抗风险能力,从而在企业正确融资决策的指导下提高其融资能力。

3、合理利用自有资金

龚艺萍(2008)曾说到中小企业有一部分的资金是来源于企业内部的,即企业的自有资金。

如果企业进行合理有效的运用和管理,将不仅为企业筹资节约成本,更可以完善企业的财务和资金结构体系。

合理利用自有资金,主要是对应收账款和应付账款的有效利用,也是中小企业可以实现的成本最低的途径。

4、中小企业应当积极寻找新的融资渠道。

喻小明(2003)提出:

一是中小企业可以与大企业协作,或者成为大企业的子公司,进入企业集团化发展的渠道,取得大企业的技术、管理和资金支持,或者采用与大企业合作的形式,生产与大企业配套的中间产品;二是可以利用租赁融资,中小企业进行租赁融资的成本低、风险小、方式灵活,还可以加快企业的技术改造,而且缓解了企业的偿债压力。

二、改善中小企业外部筹资环境的对策

1、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一切规范化管理必须以规章制度作保证。

于洋(2009)提出政府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将其着眼点放在法规、制度建设上,通过制度保障、政策协调和资本市场创新等措施,为克服中小企业融资瓶颈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条件。

政府在确定维护中小企业权益的同时,通过相关法律对从事隐瞒、骗取利润、提供不真实数据者进行严厉惩罚,以规范企业诚信数据开放和使用;同时,要规范中小企业在市场竞争、履行贷款义务等方面的责任。

尽快构建中小企业融资的全方位法律支持体系,规范中小企业融资主体的责任范围、融资办法和保障措施,让中小企业的各种融资渠道有法可依。

2、政府要加大扶持力度,拓宽中小企业直接和间接融资渠道。

李静华(2002)强调增加融资渠道是中小企业增资的必由之路,国家有关部门应在进一步深化企业、金融改革的同时,适时推出新的融资渠道,下大力气完善资本市场结构,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在直接融资方面,要逐步消除中企业进入资本市场的“壁垒”,加快建立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和辅导体系,并继续推动中小企业境外上市工作,鼓励一批符合产业政策的有成长性、高科技型中小企业获得上市融资机会。

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债券市场体系,允许中小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并允许其在不同层次的债券市场上流通转让,方便不同类型、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进行直接融资。

在间接融资方面,成立政策性金融机构或中小金融机构,并根据中小企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为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提供低利率贷款或融资担保。

1.2.4结论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由来已久,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

中小企业的发展有其优势的存在,因此融资困境的解决更有其存在的意义。

本文经过的研究和分析,从企业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的多个方面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分析,并就本人所限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

解决中小企业融资困境,需要企业自身增强生命力和持续经营力;需要企业提高信用度,更需要扩大筹资方式,开辟多元化筹资渠道以及借鉴国际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同时,应该完善民间融资体系。

总之,我相信,通过中小企业自身的完善和金融机构、各级政府在政策上进行调整,会使中小企业筹资问题得到很好的优化解决,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地发展。

 

1.3研究方法与设计

1.3.1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1.基本思路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是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并究其原因,针对原因提出具体有效的解决对策。

结合其他人的理论,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从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及中小企业解决这些融资问题的方法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进行分析。

最后,在这些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企业应强化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建议,并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未来进行了小小的预测。

2.研究方法

①相关文献及数据的搜集,②采用相关数据和文献检索的方式③分析资料并进行研究综述④结合个别案例进行分析⑤进行定性研究与分析⑥对策研究,提出一些对策

(1)文献归纳法

在阅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的文献后,进行分类整理,科学的选取了相关文献资料,将各文献中的资料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与对策的研究更加深入。

(2)案例研究法与定性分析

根据搜索到的文献,结合其中的案例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和如何改善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的具体建议。

1.3.2研究路线

 

1.4研究内容

第一部份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背景及研究方法。

第二部份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分析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问题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三部份优化中小企业融资,对优化中小企业融资提出具体的对策与方法。

第四部份结语,对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的探讨作一个总结。

 

2.中小企业融资难的现状及原因

 

造成中小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大体可以将其概括为以下几方面:

2.1中小企业自身的缺陷是造成融资难的主要原因

2.1.1.中小企业经营稳定性差,有较高的倒闭或歇业比率

由于中小企业规模小,资金实力弱,管理不够科学,致使其抗风险能力较差。

缺乏有效的内部管理机制。

中小企业寿命国际上平均是3至5年,在正常的年景下,淘汰率是5%。

但据调查,1995年至2000年那段时间内,我国中小企业的淘汰率大概在10%左右,甚至在2008年的时候,有40%的中小企业在那次的金融危机中倒闭,这种情况是相当不正常的。

中小企业如此高的倒闭率导致了银行等金融机构在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时候会更加谨慎,甚至有尽量不贷款给中小企业的情况,而这也使得中小企业的融资难上加难。

2.1.2.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

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

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也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作为主要的融资手段。

内源融资主要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两种形式,自筹通常表现为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向职工集资。

而不管是向员工集资还是向关系人借贷,两种方式的利率一般都要高于同期贷款利率,而这也极大地制约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和做强做大。

一般情况下,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方式在绝大部份中小企业中处于首位。

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

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不能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会成问题。

2.1.3.财务制度的不规范

大多数中小企业为了减少管理成本,缺少专业的会计人员,财务管理水平低,会计制度不健全。

特别是在财务核算方面随意性较大,普遍存在财务核算不真实的问题,信息无法做到透明化,使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贷款风险难以把握,增加了银行和投资方的投资风险。

2.1.4.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能力低,缺乏竞争力,市场风险高

中小企业由于创新投入少,缺乏相应的技术人才,技术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其次,中小企业大多采用私人制或合伙制,管理水平落后,经营风险高。

由于产权没有明晰,股东矛盾往往会给企业的发展埋下隐患。

2.1.5.经营行为短期化

部分中小企业的短期行为倾向严重,而且目前企业的信用观念较差,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很多。

中小企业没有中长期规划,发展战略方面存在盲目性,这进一步加大了贷款的不确定性,从而加重了中小企业融资的困难。

2.2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融资的限制较高

2.2.1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成本相对较高

目前流行的观点都认为,和大型企业的贷款成本相比,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高得多。

有研究资料认定,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成本是对大型企业贷款成本的五倍,对中小企业贷款不符合商业银行利润最大化的原则。

贷款成本具体可以细分为:

资金成本、信息成本、交易成本、公关维护成本和不良贷款损失成本五个部分。

从信息成本方面说,中小企业因为财务制度不健全不透明,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信息获得上要耗费比贷款给大型企业更多的人力物力。

在交易成本方面,中小企业贷款单笔金额小,频率高,交易次数远远多于大型企业贷款的交易次数。

因此,中小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要高于大型企业贷款的交易成本。

2.2.2.利率结构不合理

一是利率浮动幅度小,不利于调动基层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投放的积极性。

依据贷款的成本及风险程度,许多国家的银行都存在着向中小企业的贷款收取较高利息(或收费)的情况。

但我国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的贷款规定了基准利率,且浮动范围很小;不允许商业银行对其提供的不同服务和产品分别收取费用。

国际金融公司(IFC。

2000)的调查表明,在中国非正式金融市场上的平时利率是规定利率的1到2倍,规定利率与实际利率的扭曲挫伤了商业银行向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

二是中央银行准备金率相对较高。

商业银行吸收的短期存款直接存在中央银行就可获得稳定的利差收入。

相比之下,商业银行就不愿冒较大风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2.2.3.我国金融体系过于僵硬,缺少直接面对中小企业的机构

到2008年为止,我国只有工、农、中、建4家国有银行和10来家商业银行,并且这些银行在当初设计时主要是针对国有大企业的,一般缺少专门面向中小企业的业务,没有采取差异化策略,信贷发放标准相同、流程相同,这无形从制度上抬高了中小企业信贷的门槛。

在金融体系方面我国的金融业应鼓励民营成分的介入,比如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