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疗.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443933 上传时间:2023-06-05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35.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足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足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足疗.docx

《足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足疗.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足疗.docx

足疗

第5章足疗的操作原则和注意事项

第一节足疗的操作原则

一、足部按摩手法

按摩手法的优劣直接影响治病的疗效,因此,治疗时必须讲究技术和动作的规范,手法娴熟,操作自如,技术应用得心应手。

足部按摩手法应做到轻而不飘、重而不滞、刚中存柔、柔中存刚、刚柔相济,节律均匀、该重则重、该轻则轻、压力柔和适中安全可靠,使手法刺激达到病所,伸展经络,开通淤塞,使患者感到得气传输、松弛舒适、乐于协作、坚持治疗。

二、足部按摩的力度和次数

力度和次数的实质是一个刺激量的问题。

在按摩重,开始3到5次,患者无反应,按到6、7次时,就觉得酸、麻、胀、痛、热、蚁行感或触电感,这就是所谓的有效刺激(得气)。

在有效刺激的同时,还要有定刺激量,次数越多,刺激量越大。

如果轻力度,次数就要多一些,重力度时次数可减少些。

次数究竟多少为宜,没有统一的标准,有的按十几次到几十次,有的上百次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按摩的刺激量还与年龄、性别、体型、部位和气候等因素有关。

(1)年龄差别:

儿童皮肤薄而敏感,刺激量要小、手法要轻;青壮年刺激量可大些,手法可重些;老年人反应敏感的刺激量小些,手法宜轻;敏感性差的刺激量可大些,手法要重些。

(2)性别差异:

男性耐受强,刺激量可大些;女性刺激量可小些。

(3)体型差异:

体型胖的刺激量要大,消瘦者刺激量要小;皮肤薄处手法宜轻,刺激量可小些;足后跟皮肤厚手法可重些,刺激量可大。

(4)疾病虚实:

实证手法可重而泻之,虚证手法轻而补之。

(5)气候差异:

秋冬季,按摩时刺激量要大些,手法重些;夏季时,手法可轻,刺激量可小些。

总之,按摩手法轻重、按摩次数的多少,都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

三、按摩时间

足部按摩必须掌握好时间,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体质,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宜长则长,宜短则短。

一般来说,每个穴位和反射区,按摩2—3分钟(30次左右),但基本反射区必须按摩到5分钟,以强化泌尿功能,从而把体内有毒物质排泄出去。

若遇急性病症时,按摩时间可增加1倍乃至3倍也不会有危险。

另外,对有病器官的反射区也要延长按摩时间。

但对肝脏和脊椎反射区按摩时应小心,当肾脏功能良好时,才可以在肝脏反射区按摩5分钟以上,否则会使大量有毒物质进入循环系统而不能排出体外。

脊椎的反射区不可按摩太久,一般只需3分钟,因为过久会使血流加强而产生暂时性的不良反应。

对严重的心脏病患者,对有关各个穴位和反射区仅按摩1分钟即可。

一般情况下,每次按摩时间以30到45分钟为宜,每只脚各占一半时间。

但严重的心脏病、肾脏病、糖尿病患者,每次按摩时间不应超过15分钟。

四、疗程问题

一般每日按摩1次,急性病可每日2次。

时间安排,要在饭后1小时,上午、下午或晚上均可按摩。

通常7—10天为1个疗程,每天按摩1次。

疗程之间可休息1—2天。

或者15天1个疗程,前3天每日2次,中间4天每日1次,后8天2天1次。

在患者临床症状缓解后,可保持每周至少2—3次的按摩治疗,以巩固疗效。

总之,按摩时间、间隔多长与按摩次数多少和疗程,应根据患者的病种、病情、体质,患者的性别、年龄、职业等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不可拘泥。

第2节足疗的禁忌证与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

按摩不是万能的,为了避免不必要的医疗事故,或延误患者的治疗,下列病症应当禁用或慎用足部疗法:

1、各种严重(急慢性)出血性疾病,例如呕血、吐血、便血、尿血、咯血、脑溢血、崩漏等,以及各脏器出血。

2、严重外伤、烧伤、骨折、胃肠穿孔、急性阑尾炎患者。

3、药物中毒、煤气中毒、毒虫毒蛇伤,突发性药物过敏等。

4、妇女妊娠期禁用足部按摩,月经期、月经过多应慎用足部按摩。

5、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严重的心、肝、肺、肾功能衰竭等。

6、患者有活动性结核性疾病,如肺结核活动期,梅毒,以及长期服用激素和意识不清或昏迷的病人。

7、各种传染病和精神失常者。

8、手术后两周内也不能做足部按摩,必须待伤口愈合后再做。

二、注意事项

1.按摩室要空气新鲜,温度适宜,避免患者受风着凉。

夏天按摩时不可用风扇吹患者双足。

按摩室内不许抽烟,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2.按摩前,按摩师与患者要洗净手、足,剪短指(趾)甲,以防损伤皮肤及交叉感染。

并备好按摩巾、按摩膏等所需用品。

3.如患者正处于大怒、大悲、大恐之中,或精神紧张、极度疲劳,或过饥过饱,应略事休息或进食半小时后再开始按摩。

4.按摩开始时,心须先探查心脏反射区,并按轻、中、重3种手法力度进行。

在了解心脏是否正常的情况下,再决定按摩力度及施术方案,以免发生意外。

5.饭前0.5h及饭后1h内不宜做足部按摩。

饥饿易引起低血糖、虚脱;进食后进行足部按摩会进一步刺激胃肠蠕动,加重胃肠负荷,引起胃肠功能紊乱。

6.足部有外伤或感染时,可按摩对侧足部的相应部位或同侧手部对应区域。

若因手法不当引起局部红肿、瘀血,可涂一些红花油或樟脑酊等,待局部恢复正常后再进行按摩。

7.按摩时尽量避开骨骼突起处,以防止损伤骨膜。

对敏感区应避免重度刺激,对儿童及多数女性,宜用轻手法刺激。

8.按摩后0.5h内,嘱患者饮用300~500mL温开水,以促进代谢产物及时排出体外。

儿童、老人、体弱多病者,可适当减少饮水量,以150~200mL为宜。

9.按摩结束后,术者不能用凉水洗手,一定要用温开水将手洗净,以免造成手指及关节僵硬疼痛或变形;受术者的双脚要注意保暖。

10.按摩不会影响一般药物等治疗,只会提高患者抗病的能力。

所以,药物等治疗与按摩同时进行并无矛盾,而且在疾病好转时,应视具体情况,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或不用药物。

11.在服药期间采用足部按摩治疗时,若所用的是镇静剂,一般应停服,其它药物应遵医嘱。

12.按摩的时间,以患者情况而定。

一般以30~45min为宜,不宜过久;特殊情况要1小时或更长时间。

13.要注意观察患者表情有无异常,对疼痛能否忍受,有无出汗、恶心、呕吐及虚脱休克等症状,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在出现休克症状时应立即停止按摩,采取头低脚高卧位,针刺或按压人中、合谷、内关等穴位,观察血压、心率的变化,静卧休息片刻即可恢复。

切不可惊慌失措而加剧患者的紧张情绪。

14.有些慢性疾病的按摩,未能很快见效,要持之以恒,就如中西医治疗一样,要给患者解释。

所以对于慢性病,除术者给予按摩外,应教会患者(或家人)自己按摩。

15.经过1-2个疗程治疗,穴区疼痛减轻或已无痛觉,表明病情好转,如需提高穴区敏感性,可用温盐水泡足。

三、足疗后的正常反应

足疗后,绝大多数人的反应好,如能吃饭、睡眠好、大小便正常、体质越来越好,但也有个别人与体质有关,出现看似异常,实属正常反应。

1、睡眠增加:

在按摩过程中人感到疲倦,想睡觉。

夜里睡眠加深,多梦等。

此反应表示机体的生理功能正在进行自我调整,处于“保护性抑制”状态中。

2、大小便变化:

大小便量和次数增多,或大便变黑,或腹泻,小便变黄或带红黑色,并伴有臭味,这是机体代谢增强,体内毒素从大小便中排出的表现。

继续按摩下去,会自然恢复正常。

3、出汗增加:

经按摩后足部出汗或手心出汗。

这种汗一般是冷汗,不由自主而出的汗,多在操作过程中出现,多见于体质虚弱或四肢怕冷的患者。

“阳加于阴为之汗”,反过来,“阴加于阳也为之汗”。

这种汗的形成多数是患者阳气虚弱,不能敷布四末而致,使淫邪浸淫寒湿久居,故患者怕冷。

通过按摩使机体阴阳调节趋于平衡,阳气得于敷布四末,使浸淫淫邪得排,随汗而出,至阳加阴为汗后,手足才会变暖,这时疾病好转的征象。

4、发热:

这时机体与病邪抗争的结果。

通过按摩鼓舞正气,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正盛邪退,说明机体功能正在恢复。

5、脚踝肿胀:

特别是那些患有淋巴阻塞的病人尤为明显,但随着病情,好转,肿胀也会自然消失。

6、静脉曲张者肿胀更明显:

静脉曲张病人肿胀加重,这是因为足疗使血液流动加快的缘故,一般过几次就消失了。

7、症状加重:

如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背痛等,患者经过几次足部按摩后,疼痛反而加重,甚至一碰就痛,有病的反射区特明显,继续按摩3—5日,疼痛自然减轻或消失。

这是按摩后气血经络疏通的表现。

8、引发病痛:

足疗几次后,可将体内潜在的病情引发出来(勾陈病),病痛的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所患病症轻重是正比,另外,如果病人同时患有多种病症,其引发的病痛可能会轮流出现,但一般不会同时发作,病痛引发数日后可自然消退。

9、下肢有破口出水:

有些患者体内毒素不能从大小便中排出,只好从皮肤汗液排出,而有时大部分汗腺闭塞,而毒素随着血液流到下肢堆积,下肢血液循环本身就不好,加之有毒,故易在下肢形成排毒出口,这种情况是好事,不用害怕,随着毒素排出病情好转,伤口也会自然随着愈合。

10、足疗按摩后出现的其它正常反应:

口渴、疲倦、屁多、流眼泪、流鼻涕、妇女白带多、脚部出现臭味、意想不到的地方产生酸麻、疼痛。

上述按摩后可能出现的反应只是短暂的,患者不必惊慌,坚持数日后可自行消失,不要放弃按摩。

对精神疲劳患者,只需适当缩短按摩时间,减少次数即可。

按摩后的反应,是取得治疗效果的好征兆;若没有反应,反而可能是按摩不及所致,应调整手法或配穴方案,以达到应有的治疗效果。

 

第六章足部疗法的操作顺序

一、心脏反射区的检查

心脏反射区的检查主要是针对第一次接受足部按摩的人群,检查的目的是了解患者(或顾客)的心脏健康程度,以便足部按摩师掌握其承受能力,确定施加力度的大小;同时也是确定其是否可以接受足部按摩的重要依据。

心脏反射区检查的手法有轻、中、重三种手法。

1、检查心脏反射区时,首先用轻手法,如有很痛的感觉,说明顾客心脏已患有某种疾病;如疼痛无法忍受,说明心脏问题比较严重,应立即停止按摩;如疼痛还可以忍受,可以进行足部按摩,但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并且力度也要轻柔。

2、如轻手法检查没有痛的感觉,再用中手法来检查。

中手法检查如有痛感,说明心脏可能有功能性问题,这时可以对足部进行全足按摩,但力度要掌握适中。

3、如中手法还没有痛的感觉,再用重手法检查,若有痛感,说明心脏可能有一点小问题。

总之,在足部按摩前,对心脏反射区的检查是不可缺少的程序,尤其对第一次接受足部按摩者至关重要,切勿掉以轻心。

二、足部按摩的顺序

按一定顺序进行足部按摩,可使身体各器官保持最佳的协调状态。

一般可分为如下几种顺序:

1、紧急按摩顺序:

如果患者处于紧急状态,需要立即缓解者,如偏头痛、牙痛等,可直接按摩相对应的反射穴区。

2、一般疾病与保健按摩顺序:

首先按摩基本反射区,其次按摩大脑(头部)反射区,再次按摩胃肠道反射区,最后是对症按摩。

在实际按摩中,不可拘泥一种,应根据具体情况灵活掌握。

3、全足按摩顺序:

基本原则为先左后右。

一般先从左足开始,按基本反射区→足底反射区→足内侧反射区→足外侧反射区→足背反射区的顺序进行。

结束时再将基本反射区按摩3—5遍,然后再按上述次序按摩右足。

4、重点按摩顺序:

大致按照基本反射区→病变反射区→相关反射区的顺序进行。

详细的全足按摩顺序如下:

(1)先检测心脏反射区,确定可以进行足部按摩者。

(2)起势(开势):

双手同时按揉两膝关节9圈→从上至下掌压小腿(膝关节至踝关节)2遍→〖搓小腿内外侧、足背、足内外侧和足底至发热→单臂摇橹(顺逆各3圈)〗(单脚)→基本反射区【肾上腺→腹腔神经丛→肾→输尿管→膀胱→尿道(阴茎或阴道)】

注:

基本反射区有的地方只有肾、输尿管、膀胱三个反射区,有的为肾上腺、肾、输尿管、膀胱、尿道(阴茎或阴道)五个反射区,这里的六个反射区是按《足部按摩师职业技能鉴定教材》(2002.06,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取的。

(3)左脚:

基本反射区(同上)→足底:

前额(右侧)→脑垂体→三叉神经(右侧)→小脑及脑干(右侧)→头部(大脑)(右侧)→颈项(右侧)→颈椎→甲状旁腺→甲状腺→眼(右侧)→耳(右侧)→斜方肌→肺及支气管→心→脾→胃→胰→十二指肠→小肠→横结肠→降结肠→乙状结肠及直肠→肛门→失眠点→生殖腺→臀部及坐骨神经→基本反射区。

→足内外侧

足内外侧:

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外侧生殖腺→膝→肘→肩→足背:

鼻(右侧)→上颌→下颌→扁桃腺→喉与气管及食管→胸部淋巴腺→胸→内耳迷路→肩胛骨→横膈膜→肋骨→上身淋巴腺→下身淋巴腺→髋关节→腹股沟→下腹部→小腿部直肠及肛门→基本反射区→放松手法(如金鱼摆尾→拍脚背)→用毛巾把左脚包好。

(4)右脚:

同左脚顺序,仅左脚“心、脾”反射区换成右脚“肝、胆”反射区。

注:

有的脚内侧顺序为“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尾骨内侧→前列腺或子宫→内侧臀部及坐骨神经→髋关节→直肠及肛门→腹股沟”,脚外侧顺序为“内耳迷路→肩胛骨→肩→肘→膝→外侧生殖腺→外侧臀部及坐骨神经→髋关节→下腹部”,这是各地区和个人手法的习惯不同,不必拘泥。

(5)推经络(选学):

拿捏小腿后侧→肾经→脾经→肝经→胃经→胆经→膀胱经(各推3至6遍,拨3至6遍,再敲打数次)。

(或按《内经》‘枢开阖’理论:

肾经→胆经→脾经→膀胱经→肝经→胃经)

(6)收势:

双脚:

敲锣打鼓3遍→通三焦3遍→单臂摇橹顺逆各3遍→扳踝关节(背屈、跖屈)→拔勒脚趾(小指→拇指→小指)2遍。

→单脚:

搓揉脚趾及脚内外侧→捋足掌背→抖下肢→拍脚背。

→双脚:

双臂摇橹→搓小腿结束。

第九章足部诊断

人是个有机整体,局部病变可以影响全身,内脏的病变可以反应在人体五官、手足上。

通过五官、手足也可诊断内脏器官的疾病。

正如《丹溪心法》云:

“欲知其内者,当以观乎外;诊于外者,斯以知其内。

盖有诸内者,必形诸外。

根据全息理论,人体的五官、手足都是全息单元,从五官、手足全息反射区就可诊断人体各种疾病,《灵枢•本脏》载云:

“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

”国外有人认为,当病变程度达10%时,用足疗按摩的方法便可以发现征兆;而人体出现自觉症状,能够被医疗仪器检测出来时,病变程度已达70%。

因此,足部诊病能帮助我们早期发现病理变化,发现某些器官的不正常情况而及时采取措施,进行预防和治疗。

对于心脏病、癌症等这样的高危性疾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意义尤为重要。

但在临床中,仅靠足部全息四诊往往不全,要与其它全息诊断和中西医诊断合参,才能全面系统的了解病情,作出正确地判断。

第1节足部诊断的特点

一、足部诊断的意义

足是离人体大脑、心脏最远的组织,人体能量、营养供应最少,代谢废物在此堆积最多,所以足部最易反应大脑、心脏等各组织器官功能的极微妙状况,从足可以提前发现疾病发生的前兆,及现在正在发生的疾病,同时也根据在足部遗留的代谢废物、以及在足部形成的疾病残留信息,利用这些足部残留信息可以诊断患者过去曾患过的疾病。

二、足部诊断的特点

人体疾病的信息,残留信息易于在足部停留,形成特殊的病理表现,足部反应的疾病病理变化最接近疾病的本质,所以诊断疾病的准确率较高。

再者,足不被人们所重视,不关心它、不修饰它,在足上反应的疾病病理表象也最真实。

三、足部诊断操作方法

在进行足部望诊之前,应注意一下几方面。

1、应选择合适的光线,太亮有反光,太暗也看不清。

2、患者脱袜后不要急于泡脚,应先诊断,诊后再泡脚,否则影响诊断。

3、患者足的位置应与操作者的眼光在一个水平面。

4、操作者应对患者的双足进行对比,只有比较才有鉴别。

5、足部全息诊断,并不是万能的,有时要结合中医诊断的方法,互相配合。

6、足部全息诊断要排除足的着力点和支撑点,以及妇女穿的高跟鞋等部位都会在足部留下老茧、角质增生层,或退化层。

所以在临床中要善于鉴别正常增生层和异常增生层。

四、足部诊疗程序

虽然足部反射疗法兴起于国外,但足部按摩也属于中医的一部分,所以我们所学的足部诊断也分为望、闻、问、切四诊,每一诊都有其操作程序。

但对于经验丰富、技术娴熟者不必拘泥。

1、望诊程序:

选择光线明亮的房间,让患者取坐位或平卧位,两足自然放好,全身放松,以舒适为度。

总体上,可按足神→足形→皮组织→足色→足趾甲形色的顺序观察。

从部位来说,先足趾→足掌→足内侧→足外侧→足背→小腿前部→小腿后部,从足趾看到足跟,先查看一足再看另一足,两足对比观察。

接着望足部形状特征→足色→甲色。

2、闻诊程序:

病人来了,我们首先听到的是病人的声音,而后才是嗅到患者的体气和脱袜后的脚的气味。

首先听患者的语音强弱、清浊,呼吸的缓急,以及呃逆、嗳气、哮喘、叹息等声音。

接着是闻病人的口气、分泌物与排泄物的异常气味,尤其是闻脚的气味。

3、问诊程序:

问诊在古代和现代诊病过程中都是非常重要的,究竟如何问才比较全面恰当,古人总结的《十问歌》是问诊的重要程序:

“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胸腹,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辨变,妇女尤必问经期,迟速闭崩皆可见,再添片语告儿科,天花麻疹全占验。

4、切诊程序:

切诊在临床应用中,根据一定部位进行由浅入深,触摸按压四个层面,对应人体的皮肉筋脉骨四个层面。

再就是有痛诊断和无痛诊断。

程序是足趾→足底→足内侧→足外侧→足背→小腿。

由上可知,足疗诊病并不仅仅是简单的触摸诊病,而是建立在丰厚的中医理论基础上的中医诊断学的一部分。

因此,想要学好足疗,除了基本的按摩技术,还必须要有坚实的中医理论基础,在此基础上的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循序渐进,才能学好足疗学。

此外,还应注意的是,足部诊断的水平和正确性,还和足疗按摩师的个人经验与技术操作水平,以及患者或其它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有关。

影响足部诊断的因素:

(1)病人脚底皮肤太厚,无法触摸清楚。

(2)曾长期穿按摩拖鞋,脚底不敏感。

(3)过度饮酒的患者,脚底也不敏感。

(4)长期站立工作,脚底阳性反应多。

(5)长期生病卧床三个月以上者。

(6)体育运动员,脚部损伤多,不易检查。

(7)在青春发育期,各方面不平衡,可能许多反射区阳性特征,不见得是病。

(8)天气过分寒冷,足部皮肤肌肉僵硬。

(9)刚用热水洗过脚。

(10)术者连续检查人员过多或过于疲劳时。

(11)术者个人经验或理论知识不足,为顾己颜面,或因高傲骄慢,不知言知,凭己揣测病情。

(12)术者自恃骄慢,粗心漏诊或误诊。

(13)患者体位不合适,影响传导与血液循环。

(14)患者或施术者情绪激动不稳定。

(15)患者自持己见,高傲骄慢,不信术者。

(16)患者讳疾忌医,或有难言之隐,隐瞒、否认或误导时。

不能认为仅通过一次检查就能查清全身疾病,一般需3至5次才能查清楚全身情况,遗漏错诊很难避免,如能配合耳诊,手诊等其他手段则检查效果会更好些。

第2节足部望诊

一、望足神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总称,是对人体生命活动外在表现的高度概括。

神的含义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之神,即“神气”,指脏腑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狭义之神,即“神志”,指人的意识、思维、情志活动。

望神,是指通过观察人体生命活动的整体表现来判断健康状态、了解病情的方法。

既包括对脏腑功能活动表征的观察,也包括对意识、思维、情志活动状态的审察,是对神气与神志的综合观察判断。

神不仅仅表现在眼里,人体各个部位皆有神,如中医五脏六腑的神是神、魂、魄、意、志。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

”精气是神的物质基础,脏腑气血盛衰可以通过机体局部形态表现出来。

望足神主要观察患者足的神的功能活动的外在表现,如足肥厚润泽红活,皮肤有光泽,肌肉富有弹性,柔和无结节异物,足无畸形,五趾伸展舒松,不屈曲变形,甲生长正常,无畸形。

这就表明脏腑功能正常,气血旺盛,说明足有神,即人有神。

如足瘦弱干瘪,没有光泽,肌肉弹性差,无畸形,五趾拘束不展,足甲枯痿,没有生气,足色萎黄,表明人体疲劳,气血不足或亏虚,脏腑功能差,说明足神疲,即人神疲。

如足干瘪无肉、无光泽、萎缩、无生机,足底反应迟钝,或足肿胀、无光泽,是足神衰退之象,足神衰则人神衰。

2、望足形诊法

(一)望足姿

望足姿是在人体平卧时,观察足尖自然状态的位置,是否过分的倒向一侧,脚趾是否紧张,凡与正常姿势不符者,皆为异常表现。

1、健康人俯卧时,两脚尖向内侧倾,两脚大小差别不大;仰卧时,两脚尖向外,成60度角分开。

平躺时两足分开大于90°,容易疲劳,患低血压、低血糖胃下垂、子宫脱垂、月经过多等疾病。

2、平躺时两足自然并拢,脚尖竖直,不分开,容易患紧张性疾病,如失眠、疲劳、困倦、神经官能症,性格也偏内向,气机容易郁结。

持这种足姿睡觉的人,易于盗汗。

3、一只脚外倾大于45°,即有一只脚倒向外侧,这种人易于患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或骶髂关节紊乱,或习惯于跷二郎腿,或本腿较短。

4、脚尖向前伸得很长,即足尖不向身体倾斜,只是向前伸,此人易于患背痛、肺病。

5、两足尖不能正常合拢者,易于患子宫异位、痛经、性功能衰退,或脊椎疾病。

6、若双足向左倾斜者,是心脏有病的表现,有时为右腿有病;若向右倾斜,说明肾脏有病,或心脏功能不好,或颈部患淋巴结核。

(二)望足弓形

1、足弓高者,平衡功能差,直立不稳或站久则头晕。

2、足弓平者是鸭掌,这种人的个性是没有心眼,易于轻信、上当受骗,组织纪律性较差,个性散漫;气血不足,易于疲劳,脏腑功能易于衰退,扁平足之人易于患胃肠道疾病、肝胆疾病、心脏疾病,对脊椎也有影响。

(三)望足外形

足的形态、大小、胖瘦适中者为正常,形盛则有余,气血旺盛;形瘦则不足,气血亏损(体质弱、精力不充沛)。

1、足掌宽厚实大、足趾长大、足弓高拱者,长寿,五脏六腑功能活动正常。

容易患心脏病,脂肪肝,高血脂症,动脉粥样硬化症,肥胖症,糖尿病等病。

2、足掌足趾俱长而瘦者,且瘦而露骨,关节、肌腱暴露,营养不良,脾胃功能差,内分泌亢进。

3、足掌狭窄薄小、足趾瘦短者,容易乏力、气虚、血虚、低血糖、低血压、内分泌不足,消化力弱,吸收功能差,免疫力低下。

4、足掌三角,大趾突出,使足前成三角形,这种人不管厚与薄,好胜心强,爱钻牛角尖,情绪无常,易患心血管疾病。

5、足皮厚,红活润泽者,阴血充盛,脾胃强壮,肾脏功能好。

6、两膝向内弯曲,两脚掌不能正常合在一起的女性,表现易患子宫肌瘤、痛经、难产、不孕等疾病。

(四)望足趾外形

一般用大趾代表肺,二趾代表脾胃,三趾代表心,四趾代表肝胆,五趾代表肾进行疾病诊断。

1、足大趾:

左足大趾尖如笔锋且硬,表明此人患有严重的脾胃虚弱。

左足大趾头秃顿,表明此人头脑比较简单,易于患痴呆症或脑动脉硬化。

足大趾尖长者,头脑灵活聪明,爱钻牛角尖,固执己见,急躁易怒,潜在肝阳上亢,易患心血管系统疾病。

足大趾背有毛且密者,肝肾功能旺盛;如稀少且细者,肝肾阴虚;脱落者患有肝肾疾病。

足大拇指有茧(并非磨出之茧),表明大脑退化或供血不足,或患有高血脂、高血压等疾病。

右足大拇趾尖端坚硬,同时第四足趾趾根部有硬块,易于患肝癌。

双足大拇趾柔软肥胖、趾腹呈山型凸凹不平,提示已患肝炎并已有症状显示。

双足大拇趾干瘪无力,表示长期患有或易于患有失眠、神经衰弱等病。

拇趾偏斜为脏腑失调的表现。

足大趾肿胀,可能为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胆固醇,肿胀越结实,提示程度越严重。

足大趾前额反射区发硬,提示脑动脉硬化;有小颗粒感为脑供血不足;拇趾尖端出现青紫色,为脑血管意外或失眠、神经衰弱。

大拇趾趾根部位有硬块,足内侧弓中部有硬块提示有可能患喉癌。

拇趾内侧的鼻反射区部位隆起,可能为鼻炎或鼻息肉。

2、其余足趾:

第2趾压迫拇趾,提示可能有偏头痛。

足第2趾第1趾节屈伸不利者,表明此人易于患脾胃虚弱。

足第3趾肿大者,易患心脏疾病。

足第2、3趾间有鸡眼,说明眼睛可能有视力障碍。

足第4趾苍白、水肿者,多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表现。

足第5趾趾肚肿大者,易于患肾阳不足,肾虚水肿,耳鸣。

从侧面看,如果第二趾,第三趾的关节曲起,表示有胃肠病。

(五)望足皮肤的变化

脚掌色青,多为肝郁、气滞、淤血、静脉怒张。

足拇趾局部出现青色,提示可能有中风先兆,或为肝风、手足拘挛等。

脚掌色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