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6454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65.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 第二部分 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 专题五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11讲 神经调节学.docx

版高考生物总复习第二部分选择题必考五大专题专题五生命活动的调节第11讲神经调节学

第11讲 神经调节

[考试要求] 1.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区别(a/a)。

2.神经系统的作用(a/a)。

3.神经元的种类、主要结构及特性(a/a)。

4.动作电位的概念(a/a)。

5.神经冲动的产生、传导与传递(/b)。

6.反射的概念、过程及结构基础(b/b)。

7.大脑皮层的功能(/a)。

8.体温调节的方式及过程(a/a)。

考点1 结合神经系统的作用与基本单位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1.(2018·台州3月质量评估)神经元是一种可兴奋细胞,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其胞体都位于脊髓

B.轴突的末梢就是神经末梢

C.多个神经元之间相互连接就组成一条神经

D.只要受到刺激就能迅速发生反应

解析 脑部也存在胞体;神经是由许多神经纤维被结缔组织包围而成;当刺激适宜、强度达到阈值方可发生反应。

答案 B

2.(2017·浙江11月选考,18)运动神经元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①②属于神经末梢

B.该神经元有多个轴突和多个树突

C.该神经元位于膝反射的反射中枢

D.刺激该神经元轴突产生的负电波沿神经纤维传播

解析 题图中①属于树突,②属于神经末梢,A错误;该神经元有一个轴突和多个树突,B错误;膝反射的反射中枢是传入神经元与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C错误;刺激该神经元轴突产生的负电波即动作电位,能沿神经纤维传播,D正确。

答案 D

考点2 兴奋的产生与传导

3.(2018·绍兴3月选考)下图为蛙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坐骨神经上放置两个电极(b,c),并且将这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刺激a点肌肉会收缩,这是一种反射活动

B.刺激a点,电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同的偏转

C.只有在b点左侧刺激,才能观察到电表指针向左偏转

D.静息时,电表指针没有偏转,说明b、c两点电位相等

解析 刺激感受器,效应器做出反应才称为反射;刺激a点,电表的指针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b点右侧的神经纤维(非bc的中点),电表的指针也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答案 D

4.(2018·十校联盟3月适应性考试)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c段和①~③段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减小

B.若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大c点将上升

C.静息电位是指图乙AB之间膜内的电位差

D.机体内反射弧中神经冲动的传导是单向的

解析 a~c段和⑤~③段Na+通道开放,神经纤维膜内外Na+浓度差减小;神经纤维膜外K+浓度增大会导致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变小,不影响动作电位的峰值;静息电位是指静息状态下神经纤维膜内外的电位差。

答案 D

 

(1)细胞外液中Na+和K+浓度改变对膜电位的影响

项目

静息电位绝对值

动作电位峰值

Na+浓度增加

不变

增大

Na+浓度降低

不变

变小

K+浓度增加

变小

不变

K+浓度降低

增大

不变

①细胞外液中K+浓度上升,导致细胞内K+向外扩散减少,从而引起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小;反之,静息电位(绝对值)变大。

细胞外Na+浓度的改变通常不会影响到静息电位。

②细胞外液中Na+浓度上升,导致其向细胞内的扩散量增加,从而引起动作电位的峰值变大;反之,动作电位峰值变小。

细胞外K+浓度的改变通常不会影响到动作电位的峰值。

(2)膜内外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

由示意图可知,膜内外电流方向和兴奋传导方向如下表所示:

项目

膜外

膜内

兴奋传导方向

兴奋区→未兴奋区

兴奋区→未兴奋区

电流方向

未兴奋区→兴奋区

兴奋区→未兴奋区

兴奋传导方向与电流方向比较

相反

相同

(3)兴奋传导的特点

①生理完整性:

神经冲动传导要求神经纤维在结构上和生理功能上都是完整的。

如果神经纤维被切断,破坏了结构的完整性,冲动不可能通过断口。

②绝缘性:

一条神经中包含很多根神经纤维,一根神经纤维传导神经冲动时不影响其他神经纤维,也就是说,各神经纤维之间具有绝缘性。

③不衰减性:

与电流在导体中的传导不同,动作电位在传导过程中,其大小和速率不会因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考点3 兴奋的传递

5.(2018·金丽衢十二校联考)如图是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传递信息的图解,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轴突末梢不可能含有A-C受体

B.如果降低突触间隙处Na+浓度,会使兴奋传递的时间延长

C.当A-C与受体结合后即可产生负电波

D.膝反射是一种最简单的反射弧——二元反射弧,即涉及两条神经

解析 突触后膜也可能是轴突膜,即轴突末梢也可能含有A-C受体;当A-C与受体结合的数量增加,使得电位达到一定阈值,才能使突触后膜产生负电波,即产生动作电位;二元反射弧涉及两个神经元。

答案 B

(1)化学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突触前膜为轴突膜,突触后膜为胞体膜、树突膜、轴突膜、肌细胞膜或腺体细胞膜。

(2)同一神经末梢只能释放一种化学递质,或者是兴奋性的,或者是抑制性的。

释放方式为胞吐。

(3)突触传递特点

①单向传递:

由于化学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所以兴奋只能由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树突、轴突或效应器细胞,而不能向相反的方向传递。

②总和:

兴奋性突触释放化学递质,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形成一个小电位。

这种电位并不能传播,但随着化学递质与受体的结合增加,开放的通道增多,电位可加大,在达到一定阈值时,可在突触后膜上形成一个动作电位。

③突触延搁:

由于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要发生信号的转换,所以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比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要慢。

④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还存在对药物、内环境的变化敏感现象。

(4)突触传递异常

化学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酶降解或被移走,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若降解递质的酶失活或突触后膜的受体位置被占据,则会造成兴奋传递异常。

考点4 围绕反射与反射弧考查结构与功能观

6.(2018·浙江4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膝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脊髓受损,刺激传出神经后伸肌也会收缩

B.刺激传入神经元,抑制性中间神经元不会兴奋

C.膝反射的反射弧中,传出神经元的胞体位于脊髓中

D.若膝盖下方的皮肤破损,刺激肌梭后也能发生膝反射

解析 刺激传入神经元,会使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并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使下一个神经元被抑制。

答案 B

7.下列关于膝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膝反射中的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胞体都位于脊髓

B.膝反射包括多条不同类型的神经元,属于复杂的反射

C.刺激肌梭引起股四头肌收缩,不属于膝反射

D.膝反射只经过由一个感觉神经元和一个运动神经元组成的二元反射弧

解析 膝反射中的传入神经元的胞体不位于脊髓;膝反射属于简单的反射;刺激肌梭(膝反射的感受器)引起股四头肌收缩,属于膝反射。

答案 D

(1)反射的完成离不开完整的反射弧、适宜的强度达到阈值的刺激。

(2)体内的兴奋只能够从感受器传向效应器,即体内的兴奋只能够进行单向传导(递)。

(3)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判断

①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

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元。

神经节如图中的c。

②根据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判断:

图示中与“

”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元(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元(e),灰质内的为中间神经元。

③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

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元,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元。

④切断实验法:

若切断某一神经,刺激外周段(远离中枢的位置),肌肉不收缩,而刺激向中段(近中枢的位置),肌肉收缩,则切断的为传入神经元,反之则为传出神经元。

考点5 围绕大脑皮层的功能考查生命观念

8.(2018·浙江4月选考)人体各部位的感觉与运动机能在大脑皮层体觉区与运动区中有它的代表区。

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一侧手指传入神经上的神经冲动,可传到对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中间部

B.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下肢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

C.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倒置排列即口部在上眼部在下

D.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小

解析 一侧大脑皮层中央前回底部受损,会使对侧舌咽的运动功能出现障碍;头面部肌肉的代表区,在运动区呈正立排列即眼部在上口部在下;分辨精细的部位如手,在体觉区所占的面积比躯干的大。

答案 A

(1)各代表区的大小与躯体大小无关,与躯体运动精细复杂程度有关;

(2)交叉倒置。

交叉是指支配对侧躯体运动,倒置是指各代表区位置与躯体各部分位置呈倒置关系。

但是面部本身不倒置。

考点6 围绕体温调节考查稳态与平衡观

9.(2018·浙江11月选考)下列关于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不受神经支配而自主战栗

B.气温超过35℃时,最有效的散热方式是出汗

C.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内

D.机体的产热量与散热量始终相等

解析 寒冷环境下,骨骼肌会发生不自主战栗,且受神经支配,A错误;环境温度超过35℃时,对于人体而言出汗成为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B正确;通常机体的传导散热主要发生在体表,C错误;当人体因病体温上升时,机体的产热量将大于散热量,D错误。

答案 B

10.(2018·绍兴3月选考)人体在低温下要及时调整产热量和散热量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骨骼肌不由自主地反射性收缩,增加产热

B.皮肤血管反射性收缩,减少散热

C.脂肪被分解和氧化,增加产热

D.反射性地出汗,散热比常温下要多

解析 低温下,机体通过增加产热、减少散热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

低温下,机体减少出汗或甚至不出汗,以减少散热。

答案 D

1.(2017·绍兴9月选考诊断)下列关于神经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神经细胞数明显多于支持细胞

B.不同神经元的大小和形态基本相同

C.支配腓肠肌的运动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

D.轴突末梢的表面膜可受到其他神经元树突膜的支配

解析 支持细胞比神经细胞数多;不同神经元的大小和形态有很大差异;轴突末梢的表面膜可受其他神经元的轴突末梢支配。

答案 C

2.下图中,用枪乌贼的粗大神经纤维测定电位变化,阴影部分表示冲动传导的部位,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解析 A选项,两电极处都是正电荷,无电位差,故电流表不偏转;B选项,左侧兴奋,右侧处于静息状态,左右两侧存在电位差,故电流表应向左偏转;C选项,左右电极均是正电荷,电流表不应偏转;D选项,左右两侧都兴奋,表面都是负电荷,电流表不偏转。

答案 A

3.下图为膝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和动作电位在神经元上传导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在发生膝反射时,控制屈肌的传出神经元产生动作电位

B.在支配伸肌的反射弧中,感觉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外

C.图2的CD段,神经纤维膜正处于去极化过程

D.图2的D点时细胞膜内侧的钠离子浓度比外侧高

解析 在发生膝反射时,屈肌不收缩,所以控制屈肌的传出神经元不产生动作电位,A错误;在支配伸肌的反射弧中,感觉神经元胞体位于脊髓外,B正确;在图2的CD段,K+外流,神经纤维膜处于复极化过程,C错误;D点时细胞膜内侧的钠离子浓度虽然增大,但仍比外侧低,D错误。

答案 B

4.(2018·十校联盟3月适应性考试)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在寒冷环境中,产热和散热均比在炎热环境中多

B.人体在安静时,只能由内脏组织代谢来释放热量

C.物理散热过程都发生在体表,所以皮肤是唯一的散热器官

D.在寒冷的刺激下,皮肤温度感受器产生反射性的血管舒张反应

解析 人体在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来释放热量;皮肤是主要的散热器官;寒冷的刺激下,皮肤血管收缩。

答案 A

(时间:

30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有关神经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是神经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

B.其细胞核存在于细胞体中

C.膝反射中运动神经元的细胞体位于脊髓

D.轴突中不含细胞器

解析 轴突也含有细胞器,如神经末梢内存在与化学递质形成有关的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答案 D

2.下列关于运动神经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胞体位于大脑

B.发出的轴突支配感受器

C.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动作电位

D.可接受其他神经元树突的支配

解析 除大脑外,其他中枢神经系统亦存在运动神经元胞体;运动神经元的轴突支配效应器;受刺激后能产生并传导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可兴奋细胞的特性;运动神经元可接受其他神经元轴突的支配。

答案 C

3.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慢

B.神经调节以反射为基本活动形式

C.各种内分泌腺组成内分泌系统

D.神经系统可调节或控制内分泌系统的活动

解析 内分泌系统由内分泌腺及分布在其他器官的内分泌细胞组成。

答案 C

4.下图是保持生理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在a处给予刺激,若腓肠肌收缩,证明(  )

A.腓肠肌细胞是一种可兴奋的细胞

B.a处产生了一个正电波

C.刺激产生了反射活动^

D.神经冲动可以经树突末梢传到肌肉

解析 a处产生了一个负电波,即动作电位;a处为传出神经,刺激传出神经效应器作出反应不属于反射;a为轴突末梢,神经冲动可以经轴突末梢传到肌肉。

答案 A

5.下图①~⑤依次表示蛙坐骨神经受到刺激后的电位变化过程,其中②④的指针偏转到最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对神经施加刺激,刺激点位于图①甲电极的左侧

B.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外带负电荷,乙电极处的膜外带正电荷

C.图③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均为0

D.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为双向变化

解析 从电表的偏转情况分析,刺激点位于图①甲乙电极中央的右侧;图②表示甲电极处的膜外带正电荷,乙电极处的膜外带负电荷;图③表示甲乙两个电极处的膜外电位相等,均带正电荷,且所带的电荷数相等;神经纤维接受刺激后产生的电位变化为双向变化。

答案 D

6.将一灵敏电流计电极置于蛙坐骨神经腓肠肌的神经上(如图1),在①处给予一适宜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如图2所示。

若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测得的电位变化是(  )

解析 电刺激①处,电流计的左侧接点先兴奋,与右侧接点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偏向左。

兴奋继续沿着神经纤维上传导,之后电流计的右侧的接点产生兴奋,电位发生改变,与左侧接点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偏向右,电流两次经过灵敏电流计,电流计指针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如图2。

若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电流计的右侧接点先兴奋,与左侧接点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偏向右。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具有双向性,之后电流计的左侧的接点产生兴奋,电位发生改变,与右侧接点产生电位差,从而形成局部电流,电流计的指针偏向左。

因此在②处给予同等强度的刺激,测得电位与图2相反。

答案 B

7.下列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

A.效应器肌梭受到叩击后使感觉神经元的神经末梢产生动作电位

B.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舒张

C.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收缩从而完成膝反射

D.位于脊髓中的抑制性中间神经元能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

解析 肌梭是感受器;含有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二元反射弧可引起伸肌收缩;动作电位沿运动神经元传到屈肌后使之舒张。

答案 D

8.下图为膝反射的示意图,下列有关对膝反射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  )

A.伸肌肌梭中的感受器接受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沿神经元a传到脊髓

B.“b”为兴奋性突触,神经元c产生的动作电位作用于伸肌,使之收缩

C.兴奋后的神经元d作用于神经元e,使之产生神经冲动作用于屈肌,使之舒张

D.膝反射的中枢位于脊髓,且左右腿的膝反射有各自独立的反射中枢

解析 神经元d为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后的神经元d作用于神经元e,使之受到抑制,屈肌舒张。

答案 C

9.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示意图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的Na+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B.B~C段的Na+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C.C~D段的K+外流是不需要消耗能量的

D.D~E段的K+内流是需要消耗能量的

解析 A~B段上升是因为Na+内流所致,Na+流动过程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转运,不消耗能量,A错误;B~C段上升也是因为Na+内流所致,不是外流,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B错误;C~D段下降是因为K+外流所致,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不消耗能量,C正确;D~E段下降是因为K+进一步外流所致,是由高浓度向低浓度运输,属于被动转运,不消耗能量,D错误。

答案 C

10.下图为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某时刻的膜电位情况。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与a点相比,b点神经细胞膜对K+的通透性较小

B.与c点相比,d点神经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较大

C.神经纤维膜b点处于反极化状态

D.神经细胞膜c点处于去极化过程

解析 由于曲线图的横坐标是距刺激点的距离,说明此图是动作电位的传导图,传导方向是从左向右,所以曲线c点为去极化过程,而b点处于复极化过程,C错误,D正确;复极化过程(b点)中膜对K+的通透性变大,K+大量外流,A错误;去极化过程(c点)膜对Na+的通透性变大,Na+大量内流,而极化状态(d点)下膜对Na+的通透性较小,B错误。

答案 D

11.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

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

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

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

解析 伸肌细胞膜上的动作电位可以传播到肌纤维内部,从而引起肌纤维收缩,A错误;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Na+通透性增大,对K+通透性减小,B错误;兴奋(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时是不衰减的,因为这是一个耗能的过程,C错误;静息电位的大小形成与K+外流量有关,若降低膜外K+浓度,膜内K+外流量增大,静息电位的绝对值将增大,细胞兴奋性减弱,D正确。

答案 D

12.下图为突触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③和④均是由神经细胞膜构成的

B.结构①能为化学递质与受体结合提供ATP

C.结构③完成了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结构④完成了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D.结构④产生的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③释放的递质的数量而改变

解析 ③是突触前膜,是神经细胞轴突的膜;④是突触后膜,可能是神经细胞的膜、肌细胞的膜或腺体细胞的膜。

结构①线粒体能为化学递质的合成、分泌提供ATP。

结构③完成了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结构④完成了化学信号向电信号的转变。

动作电位的最大值取决于膜内外钠离子浓度差。

答案 D

13.如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的突触结构。

神经元兴奋时,

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化学递质。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

B.若乙神经元兴奋,则会引起丙神经元兴奋

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则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

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则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

解析 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对应的受体均具有特异性,二者不同,A错误;乙神经元兴奋时释放的是抑制性化学递质,故丙神经元不兴奋,B错误;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则只能影响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C正确;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则乙酰胆碱不能正常释放,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D错误。

答案 C

14.若在如图甲所示神经纤维的右侧给予一适当的刺激(电表指针偏转方向与电流进表方向一致),图①②③是神经冲动在纤维上传导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电表指针偏转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电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②→①→②→③→②

B.图①中b电极处钠离子通道大量开放,钠离子内流

C.图②中a电极处神经纤维膜呈外正内负,钾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通道关闭

D.图③中a电极处神经纤维处于极化状态,钾离子扩散到膜外,而负离子不能扩散出去

解析 据图可知电流表两极分别处在膜内(a)和膜外(b)。

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外是正电位,膜内是负电位,因此电流表指针向左偏转,即③;当神经纤维受到适当的刺激时产生的冲动传至b处时,b处的电位变为负电位,与a相同,电流表指针不偏转,即②;当兴奋传过去后,b处恢复到静息电位的正电位,a处始终是负电位,因此电流表的指针向左偏转,即③,故电表偏转的顺序依次是:

③→②→③→②→③,A错误;图①b电极处的膜处于未兴奋状态,钾离子通道开放,K+外流,B错误;图②有两种情况,当a电极处的膜处于兴奋状态时,钠离子通道开放,Na+内流,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此时b处为未兴奋状态,其膜电位为外正内负,电表不偏转;反过来,a处于未兴奋状态,b处于兴奋状态时,电表也不偏转,C错误;图③a电极处神经纤维处于极化状态,K+外流,而负离子不能扩散出去,D正确。

答案 D

15.科学家发现,甘丙肽(一种化学递质)会影响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

甘丙肽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lRl受体结合,促进钾离子外流,从而抑制其产生动作电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甘丙肽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

C.甘丙肽在传递神经冲动时由突触前膜扩散并移动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

D.甘丙肽除了能与GalRl受体结合,也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去极化

解析 蓝斑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同,A错误;甘丙肽会与蓝斑神经元上的GalRl受体结合,促进钾离子外流,从而抑制其产生动作电位,而静息电位产生的机理是K+外流,可见,甘丙肽可以通过增大静息电位绝对值,抑制幼年大鼠蓝斑神经元的兴奋性,B正确;甘丙肽是一种化学递质,在传递神经冲动时由突触前膜释放,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受体结合,C错误;化学递质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因此甘丙肽不能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D错误。

答案 B

16.下列关于人体炎热环境条件下体温调节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导致体温保持稳定

B.蒸发散热是重要的散热方式,主要通过呼吸道进行

C.环境温度升高到35℃时,出汗成了唯一有效的散热机制

D.炎热刺激下发生的血管舒张反应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

解析 炎热环境条件下,散热量等于产热量;炎热环境下,皮肤蒸发散热为主;炎热刺激下发生的血管舒张反应是通过神经调节实现的。

答案 C

17.下列有关体温调节,描述正确的是(  )

A.在安静时主要由骨骼肌收缩产热

B.在寒冷环境中脂肪合成速率会加快

C.在炎热环境中皮肤血流量会增加

D.在气温和体温接近时主要靠辐射散热

解析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肌肉、脑等组织的代谢产热;寒冷环境中脂肪氧化分解加快,增加产热;气温和体温接近时只能靠蒸发散热。

答案 C

18.下列关于人大脑皮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韦尼克区受损伤后,病人不能说话也不能理解语言

B.在机体内占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