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24789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198.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docx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软件工程项目最佳实践》课程论文

 

题目:

大学选课系统可行性分析报告

 

2012年6月13日

 

 

摘要

20世纪末,随着计算机科学的发展,数据库技术在Internet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为广大网络用户提供了更加周到和人性化的服务。

个性化已逐渐成为当今Web应用的潮流。

本文研究了一种基于数据关联规则网上选课系统,此方案与现今网上已采用的一些方案相比,具有用户使用更简单、界面更直观等优点。

网上选课在我国刚起步,但发展很快。

随着我国互联网的更加普及和网上选课的更趋成熟。

会有越来越多的群体应用到网上选课。

临渊慕鱼,不如退而结网。

所以我们开发了一套供大家使用的选课系统。

学生选课系统是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MIS),本系统是根据现代化校园的发展而设计的基于ASP的学生选课管理系统,本系统可以方便老师、学生来查询选课信息。

对于前者要求建立起数据一致性和完整性强、数据安全性好的库。

而对于后者则要求应用程序功能完备,易使用等特点。

实现全校学生、老师选课在线查询。

还可以对新来的学员信息进行信息录入。

由于学员上课情况复杂,可以实现信息修改,及时调整学员的基本情况。

对MSSQL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SQL语言原理、ASP数据库技术进行了较深入的学习和应用,主要完成对学生选课系统的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划分、数据库模式分析,并由此设计了数据库结构和应用程序。

系统运行结果证明,本文所设计的学生选课系统方便了学生,老师,管理员三方面的需要。

关键词ASP在线查询信息录入信息修改SQL

 

1、绪论

1.1言引

选课系统是一个学校不可缺少的部分,网上选课系统在学校系统软件据着很重要的位置,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选课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

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文件档案,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

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选课信息进行管理,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

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

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人事劳资管理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因此,开发这样一套软件成为很有必要的事情,在下面的各章中我们将以开发一套学生选课系统为例,谈谈其开发过程和所涉及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本文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如下:

(1)介绍了个性化页面的背景及Win2000server+IIS+ASP系统的一般原理;

(2)阐述整个个性化页面生成系统的系统结构及工作原理;分析了系统实现中的特殊性、难点和重点。

(3)设计实现用户管理、课程管理、选课信息录入管理、新生信息录入管理、课程的浏览和查找、学生查找等ASP页面。

(4)分析并解决实现中的若干技术问题。

(5)建立完整的网上选课,进行测试并分析结果。

1.1.1编写的目的

1.掌握采用Internet的TCP/IP协议,以B/S方式,ASP编程技术,多媒体技术。

2.掌握一种多任务多用户操作系统

3.ASP的动态网页和SQLServer大型的数据库。

4.学会使用某种开发工具。

5.培养相互合作的精神。

6.学会正确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

7.通过学习编写可行性分析报告,为下一步需求分析报告作铺垫。

1.1.2背景

农林大学是一所综合教育特色显著,各个专业均衡发展的多科性普通全日制本科高校,隶属福建省管辖,是拥有上万人的福州市较为大型的高等学府.历经76年耕耘,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涉及文,理,工,法,经,管,计等几大学科门类的多科性高等院校.现有人文社会学院,作物科学学院,植物保护学院,动物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食品科学学院,材料工程学院,经济管理与旅游学院,园林艺术学院,法学院,计算机与信学院,交通学院,机电学院,蜂学院,成人教育学院,软件工程学院,金山学院,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多个教学院系.学校面向全国27个省市招生,学校采用全面网络化管理模式,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完善的网上选课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2.1可行性研究的前提

2.1.1技术可行性

本系统仅需要一台装有Office软件的计算机即可,对机器本身没有太高的要求,一般当前学校或个人电脑完全可满足要求。

对于软件技术要求,现在的程序设计语言已非常成熟,要运用HTML样式,图形图象制作工具来制作生动活泼的网页及美观的图形文件或动画文件,数据库使用SQL Server2000中提供的数据库桌面工具ODBC。

2.1.2经济可行性

由于本系统是为学生选课管理使用的系统,装上该应用软件,即可使用系统,系统成本主要集中在系统软件的开发上,当系统投入运行后可以为学校节约大量的人力,物力。

所带来的效益远远大于系统软件的开发成本。

在经济上完全可行。

2.1.3社会可行性

(1)与实践活动和相关的文件和资料由教师提供。

(2)本课题要求学生有熟练的ASP开发能力,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以及一定的关系数据库理论开发功底。

(3)具有对复杂表进行处理的能力。

(4)具体问题再做详细调查研究并与指导老师面谈。

(5)且该工程是由专业老师与技术人员指导负责,学生参与,各个小组自己组织操作,并到相关部门许可的情况下进行的。

2.1.4操作可行性

界面设计时充分考虑管理人员的习惯,使得操作简单;数据录入迅速、规范、可靠;统计准确;制表灵活;适应力强;容易扩充。

第2章内容主要是:

系统需求分析包括,现有系统介绍;系统的实体分析,实体关系图。

2.1.5要求

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作指导和相当的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克服困难,坚持到底,听取老师要求,认真完成每一步。

2.1.6目标

独立完成该项工程,该软件具有一定的实效性。

2.1.7进行可行性研究的方法

(1)复查系统规模和目标

(2)研究目前正在使用的系统

(3)到处新系统的高层逻辑系统

(4)进一步定义问题

(5)导出和评价供选择的解法

(6)推荐行动方针

(7)草拟开发计划

(8)书写文档提交审查

2.1.8评价尺度

进行效益分析,最终选出最佳方案。

3.1对现有系统的分析

3.1.1数据流程和处理流程

(1)数据流程:

网上选课管理系统

用户

系统管理员

录入的选课信息

录入的用户信息

查询的用户信息

成绩信息

选课方案建议

选课信息

(2)处理流程:

系统管理员:

处理用户信息

提供相应选课方案

提供成绩查询

处理选课信息

接受选课信息

修改选课信息成绩清单

成绩记录

3.1.2工作负荷

工作量较小,大部分可由系统完成。

3.1.3费用开支

(1)设备消耗费用

(2)管理员工资费用

3.1.4人员

(1)分析人员

(2)开放人员

(3)管理人员

3.1.5设备

服务器若干台

4.1执行准备阶段

4.1.1ASP基础

ASP是ActiveServerPages的缩写,中文名称叫做“动态服务器页面”,服务器是所有Web站点的核心,后缀名为.asp。

ASP内含于IIS(InternetInformationServer)中,是Microsoft开发的服务器的脚本环境。

通过ASP,可以结合HTML(HyperTextMarkupLanguage)、脚本命令和组件来创建动态、交互且高效的Web服务器应用程序。

ASP程序是以。

asp为扩展的文本文件,其控制部分是用VBScript和Jscript等脚本语言来编写的。

ASP的工作流程大致是:

①当浏览器从Web服务器上请求。

asp文件时,服务器用ASP;②ASP全部读取请求的文件,执行所以的服务器端脚本,并将脚本输出与静态HTML代码进行合并;③最终的HTML页面将在HTTP响应中传送给浏览器。

ASP程序是由文本、HTML标记和脚本组合而成的。

在ASP程序中,脚本通过分隔符与文本和HTML标记区分开来。

ASP用分隔符〈%和%〉包括脚本命令。

由分隔符括起的命令称为主脚本命令,这些命令由主脚本语言进行处理。

在ASP分隔符〈%和%〉内,可以包括主脚本语言允许的任何语句、表达式和操作符等。

ASP实际上是将标准的HTML文件扩展了一些附加特征,也像标准的HTML文件一样,包含HTML对象并且有一个浏览器解释并显示,任何可以放在HTML中的东西—Javaapplets,闪烁字符串,客户端脚本,客户端ActiveX控制等。

都可以放在ASP中。

因此,ASP有如下四个重要特征,使之具备很强的通用性。

4.12数据库形同设计

信息系统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大量的数据获得管理所需要的信息,这就必须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

因此建立一个良好的数据组织结构和数据库,使整个系统都可以迅速、方便、准确地调用和管理所需的数据,是衡量信息系统开发工作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

数据库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主要是进行数据库的逻辑设计,即将数据按一定的分类、分组系统和逻辑层次组织起来,是面向用户的。

数据库设计时需要综合企业各个部门的存档数据和数据需求,分析各个数据之间的关系,按照数据库提供的功能和描述工具,设计出规模适当、正确反映数据关系、数据冗余少、存取效率高、能满足多种查询要求的数据模型。

为了更好地组织数据和设计出实际应用数据库,应该注意如下问题:

规范化地重组数据结构:

对数据进行规范化表达,这在后面将会具体讨论。

关系数据结构的建立:

在进行了数据基本结构的规范化重组后,还必须建立整体数据的关系结构。

这一步设计完成后数据库和数据结构设计工作基本完成,只待系统实现时将数据分析和数据字典的内容代入到所设计的数据整体关系结构中,一个规范化数据库系统结构就建立起来了。

建立关系数据结构涉及三方面内容:

确定关联的关键指标项并建立关联表;确定单一的父系记录结构;建立整个数据库的关系结构。

定义安全保密性的方法一般有如下几种:

a.原则上所有文件都定义为4级,个别优先级特别高的办公室(终端或微机的入网账号)可定义高于4级的级别,反之则定义为低于4的级别。

b.统计文件(表)和数据录入文件一般只对本工作站定义为只写方式,对其它工作站则定义为只读方式。

5.1应用系统可行性开发工具

5.11系统对硬件和软件的要求

服务器

硬件

处理器:

IntelPII450或更好

内存:

256M或更大

硬盘:

20G或更大

软件

MicrosoftWindowsNTServer4.0或更高版本

MicrosoftSqlServer7.0或更高版本

MicrosoftIIS4.0或更高版本

MicrosoftOffice2000

SDK

客户机

硬件

无特殊要求,只要能上连接互联网即可

软件

MicrosoftWindows/95/98或更高版本

MicrosoftIE4.0或更高版本

系统的性能要求通常指系统需要的存储容量以及后援存储,重新启动和安全性,运行效率等方面的考虑。

本系统运行环境为单环境,在运算时对系统整体性能要求过高,要求:

软件系统环境:

IIS5.0+SQL+SDK

硬件系统环境:

C600、64MB(RAM)、500MB(HD)。

系统运行时对数据的保密性要求不高对一般的数据不要求进行加密。

此外,对其它软件几乎没有依赖性,程序健壮性较好。

5.12数据库系统开发简介

在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之前,对开发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应当了解,对数据库的结构、开发数据库应用程序的步骤、开发体系及方法都应当有相当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满足用户长期需求的产品。

开发的主要过程为:

理解用户的需求,然后,把它们转变为有效的数据库设计。

把设计转变为实际的数据库,并且这些数据库带有功能完备、高效能的应用。

数据库技术在计算机软件邻域研究中一直是非常重要的主题,产生于60年代,30多年来数据库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已形成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一大批实用系统。

并且,近年来,随着WorldWideWeb(WWW)的猛增及Internet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数据库技术之时成为最热门技术之一。

用户数据目前表明,大多数主流数据库管理系统把用户数据表示为关系。

现在把关系看作数据表。

表的列包含域或属性,表的行包含对应业务环境中的实体的记录。

并非所有的关系都同样符合要求,有些关系比其它关系更结构化一些。

5.13选课系统

当今时代是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

在各行各业中离不开信息处.理,这正是计算机被广泛应用于信息管理系统的环境。

计算机的最大好处在于利用它能够进行信息管理。

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控制,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大大的提高了其安全性。

尤其对于复杂的信息管理,计算机能够充分发挥它的优越性。

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与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密切相关,系统的开发是系统管理的前提。

本系统就是为了管理好选课信息而设计的。

学校作为一种信息资源的集散地,学生和课程繁多,包含很多的信息数据的管理,现今,有很多的学校都是初步开始使用,甚至尚未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管理。

根据调查得知,他们以前对信息管理的主要方式是基于文本、表格等纸介质的手工处理,对于选课情况的统计和查询等往往采用对课程的人工检查进行,对学生的选课权限、以及选课代号等用人工计算、手抄进行。

数据信息处理工作量大,容易出错;由于数据繁多,容易丢失,且不易查找。

总的来说,缺乏系统,规范的信息管理手段。

尽管学校都有计算机,但是尚未用于信息管理,没有发挥它的效力,资源闲置比较突出,这就是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的基本环境。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

学校采取手工方式对学生选课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选课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选课情况是记录在文件上,课程的数目和代号也记录在文件中,学校的工作人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长了,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

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选课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

基于这些问题,我认为有必要建立一个学生选课系统,使选课管理工作规范化,系统化,程序化,避免选课管理的随意性,提高信息处理的速度和准确性,能够及时、准确、有效的查询和修改选课情况。

5.14MSSQLServer简介

SQLServer是一个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它功能强大操作简便,日益为广大数据库用户所喜爱。

越来越多的开发工具提供了与SQLServer的接口。

SQLServer是一个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它最初是由Microsoft、Sybase和Ashton-Tate三家公司共同开发的。

于1988年推出了第一个OS/2版本,在WindowsNT推出后,Microsoft与Sybase在SQLServer的开发上就分道扬镳了,Microsoft将SQLServer移植到WindowsNT系统上,专注于开发推广SQLServer的WindowsNT版本。

SQLServer2000是Microsoft公司推出的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最新版本,该版本继承了SQLServer7.0版本的优点,同时又比它增加了许多更先进的功能、具有使用方便、可伸缩性好与相关软件集成程度高等优点。

MSSQLServer不但可以应用于大中型数据库管理中,建立分布式关系数据库,并且也可以开发桌面数据库。

事实上,SQLServer数据库处理的基本结构,采取关系型数据库模式,尽管如此,相信大家都可以轻易的发现,在SQLServer的数据库处理方式,则是使用面向对象的操作方式与精神,也就是说,SQLServer的所有功能,都可以基于系统已经建立好的一些对象来达成,是相当OO(面向对象)的一个系统结构。

SQLServer企业管理器是SQLServer的主要管理工具,它提供了一个遵从MMC标准的用户界面,使用户得以:

定义SQLServer实例组。

将个别服务器注册到组中。

为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配置所有SQLServer选项。

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中创建并管理所有SQLServer数据库、对象、登录、用户和权限。

在每个已注册的服务器上定义并执行所有SQLServer管理任务。

通过唤醒调用SQL查询分析器,交互地设计并测试SQL语句、批处理和脚本。

唤醒调用为SQLServer定义的各种向导。

6.1系统可行性分析

6.11系统简要分析

管理员可以通过超级用户身份登录,对系统进行全面的管理,对新用户的添加,删除,对信息进行管理。

管理员可以对老师及同学的帐户进行管理,

老师、学生不同身份的用户进入不同的界面,进行不同的操作。

教师可以发布自己本学期所要教的课程,以及对学生成绩进行管理。

同学可以通过查询本学期所开设课程进行选择。

6.12业务流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业务流程:

首先由教师或系统管理员等有录入权限的用户将各自权限范围内的信息进行录入,然后保存信息到数据库中。

有权限的人可以对这些库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

所有用户均可以进行信息查询和统计,有权限用户还可以基于已有信息进行奖学金评定,评定结果可以报表打印。

6.13数据流分析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流程:

首先由教师或系统管理员等有录入权限的用户将各自权限范围内的信息进行录入处理,然后保存信息到数据库中。

有权限的人可以对这些库信息进行修改和删除处理。

所有用户均可以进行信息查询和统计,有权限用户还可以基于已有信息进行奖学金的评定处理过程,评定结果可以报表打印。

6.14系统数据模型设计

E-R图

 

\

 

数据表

本系统的数据库采用了大量的数据表:

权限信息表

字段

数据类型

数据长度

编号

数字

6

姓名

文本

10

密码

文本

10

系部信息表

字段

数据类型

数据长度

系代码

数字

6

系名

文本

20

班级

数字

20

教师信息表

字段

数据类型

数据长度

工号

数字

6

姓名

文本

10

系部

文本

20

班级

数字

10

密码

文本

10

学生信息表

字段

数据类型

数据长度

学号

数字

6

姓名

文本

10

系部

文本

20

班级

数字

20

密码

文本

10

课程信息表

字段

数据类型

数据长度

课程号

数字

6

课程名

文本

20

教师号

数字

10

学分

数字

10

学时

数字

10

上课时间

 

时间

20

上课地点

文本

20

课程简介

文本

50

课程状态

是/否

10

6.15建立数据库和数据源

(1)制作数据库

本系统采用MSQL制作数据库,取名为information,然后制作表,表名为infor.下面写入数据字段。

如图所示:

(2)建立ODBC数据源

控制面板à管理工具àODBC数据源à系统DSNàAdd.

ODBC界面

6.16系统界面

一个系统需要一个友好的用户界面。

由于本系统是基于ASP开发的,所以,我们利用网页制作工具制作友好的用户界面。

部分界面如图所示:

6.17系统功能图

7.1内容及方法可行性

7.11必修课

a.必修课是指学生按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普通共同课、学科共同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等必须修读的课程;

b.学生若有一门必修课未取得学分,不准毕业;

c.每学期选课时,在一般情况下必修课由学校按班级统一排定;

7.12限定选修课

a.限定选修课指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规定的在一定范围内选读的共同限选课和专业选修课;

b.共同限选课有四块,即模块I、模块II、模块III、模块IV,每个模块均由若干门课程组成。

学生在学期间必须在每个模块中修满应修学分;

c.学生选定的模块课考试不及格,不需重修,只须在以后学期中再选读该模块中的任何课程(包括以前不及格的相同课程)。

重新选读该模块课程所取得的学分不算重修学分;

d.专业选修课是指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中规定的由若干门课程组成的限定选修课。

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规定的专业选修课学分;

e.学生选定的专业选修课考试不及格,不需重修,只须在以后的学期中再选读专业选修课的任何课程(包括以前不及格的相同课程)。

重新选读的专业选修课所取得的学分不算重修学分。

7.13任意选修课

a.任意选修课是指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所规定的必修课以外的所有课程;

b.任意选修课的范围:

①各院系部向全校开设的任意选修课程,②外专业的专业课程,③超出规定学分的限定选修课。

c.学生在学期间必须修满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所规定任意选修课学分;任意选修课考试不及格不需重修。

学生在学期间只须修满教学计划规定的学分

7.2选课方法

7.21等级课程

等级课程的选课要根据本人的能力自愿选择该课程的A级或B级,一年级新生选择A级课程,其相应课程的高考成绩必须为优秀;学校视情况组织学生参加A级的甄别考试。

等级课程的选课,已修读A级的学生每学期应根据学习情况重新考虑选择A级或B级,凡A级课程上学期考试成绩不及格者在第二次选课时必须改选该课程的B级。

课程表确定后,中途不得退选或改选。

7.22增选课程

奖励学分的学生可增加选修课程,学生可根据本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选择本专业跨年级的专业课程、也可选择其他课程。

如所增选的课程与本班级的必修课时间有冲突,允许自行设计课表改选其他班级相应的必修课。

7.23重修课程

学生必修课考试不及格,必须在次学期内(最迟一学年内)进行重修。

需重修的学生必须先办理登记、交费手续后方能选课。

如所选重修课程与本班的必修课时间有冲突,允许自行设计课表,改选其他班级相应的必修课。

8.1操作方法可行性

8.11登录

首先,点击淮海工学院东港学院主页左边的选课系统,出现东港学院学生选课系统画面,接着,输入学号和密码(学生第一次选课密码由教务处给定,以后可自己修改),就可登录东港学院网上选课系统,并在网上选课开放期间,进行增加或删除课程;在网上选课关闭期间,可预览所选课程或查询自己的历史成绩。

8.12课程预览

学生进入网上选课系统,请首先进入课程预览菜单,预览自己的课程表,学生自行选课后,也可进入课程预览菜单,查看选课结果。

课程表中已有的课程为教务处按各班教学计划整班指定上去的,不得自行退选。

8.13选课

当点击增加选课菜单后,可从课程列表框中选择需要的课程,可以一次选多门课。

也可以输入课程名称、课程序号、上课时间等进行模糊查询。

按添加按钮,可添加选择的课程,按明细可查询该课程的详细情况。

8.14退课

当需要删除选课时,选中删除选课菜单。

可从课程列表框中选择需要删除的课程,可以一次选多门课。

按删除按钮,可删除所选择的课程,按明细可查询该课程的详细情况。

8.15修改密码

当选中密码修改菜单时,输入一次旧密码,两次新密码,然后按修改按钮,密码修改成功。

请务必记住自己的密码,并注意保密。

8.16退出系统

学生选课完成后必须登录注销退出选课系统,以防他人修改数据。

如果还想继续使用,请点击【登录】,重新登录

 

参考文献

[1]曾清国.Windows2000+ASP+SQL.Serve案例教程.北京.中科多媒体电子出版社

[2]万维多媒体工作室.AS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