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1250498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26.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docx

杭州市城市雕塑总体规划纲目文本1来源不详

第一章总 则

第一条规划目的

为适应杭州市社会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体现城市建设“以人为本”的理念,引导和调控城市雕塑总体建设,建构和深化城市发展战略的视觉表达和美学品质,保护和管理城市空间文化资源,提高雕塑建设和管理水平,编制本次总体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

杭州市区行政管辖范围内的所有城市公共空间。

第三条规划依据

本规划依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技术规定和标准,参照《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年)》、各城区分区规划及相关规划,综合考虑杭州城市空间发展布局;社会学、文化学、经济学和城市公共艺术最新发展的研究成果,梳理并建构杭州市公共空间文化内涵与艺术品质,围绕城市雕塑的专业特点而编制。

第四条规划期限

与杭州城市总体规划期限保持一致。

近期:

2007-2010年;远期:

2011-2020年;远景:

展望到2050年左右。

第五条规划指导思想

1、按照杭州城市总体发展目标,充分挖掘杭州地缘文脉的当代价值,激活杭州自然山水风光所具有的深厚历史文化积淀,进一步推动杭州城市雕塑与文化、旅游、经济、教育等各项规划目标实施协调发展。

2、坚持“以人为本”的城市建设理念,关注城市雕塑空间布局的适众性和开放度,体现和符合都市公众的文化需求和审美品位,通过对城市雕塑艺术的科学规划,推动打造杭州国际化的“生活品质之城”和“休闲之都”的目标实现。

3、借鉴国内外城市雕塑建设的成功经验,尊重杭州市的地域特点和城市个性,力争使杭州雕塑建设在较短时间内有一个大的跨越,以富有独特个性魅力的都市空间文化形象体现出国际大都市的水平。

4、按照统筹规划、远近结合、分期实施的步骤,梳理城市文脉,结合城市公共空间,确立城市雕塑题材和布局,着力塑造城市人文环境,传承城市文化,创新城市时代精神。

5、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持开发建设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体现重点突出、滚动发展的思想,力求有序合理地利用和建设城市公共空间雕塑文化景观。

第六条规划原则

1、符合杭州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目标,结合城市空间现状和发展趋势构建城市雕塑景观系统,塑造杭州城市雕塑独特形象,推进杭州城市品牌建设;

2、挖掘杭州城市历史,遵循地域文化特征,展现杭州人文底蕴和展现城市独有独特文化魅力。

3、梳理城市空间资源,明晰城市雕塑布局意向,提炼城市记忆,挖掘并激活杭州城市文化资本,增强城市艺术景观。

4、突出重点,分级规划,注重点、线、面的有机结合,注重雕塑规划与建设的地域和阶段平衡,打造杭州市的地理空间魅力、社会历史空间所在、心理空间归属与凝聚三者有机统一的城市艺术新空间。

第七条规划目标

1、根据杭州市城市总体发展要求和城市空间景观总体意向,确定城市雕塑空间分布形态与雕塑主题建设意向,塑造城市形象和城市个性特征,发挥城市雕塑的审美引导、文化标志作用;通过城市雕塑艺术建设,全面提升杭州城市生活和居住的空间环境品质与艺术品位,提升市民审美素质。

2、梳理城市空间,明晰不同区域的意象特征,以城市雕塑传承历史文脉构建自然山水与人文历史之间的可触可感的空间形态,以空间布局的逻辑性和连续性来展现杭州独具魅力的艺术景观。

3、建立城市雕塑活动的国际交流平台,完善城市雕塑创作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雕塑建设与管理运作机制,全面提升杭州城市雕塑整体水平,通过杭州城市雕塑的不断发展,展现国际化大都市形象与魅力,促进城市社会经济不断发展。

第八条规划重点

1、提出近期建设目标与策略,明确近期雕塑建设方向和重点区域。

2、分析杭州市城市雕塑布局现状,明晰雕塑规划意向,确立主题定位和题材分类,提出城市雕塑总体布局以及布局原则和要求。

3、提出规划实施保障管理制度和措施。

第九条适用范围

本规划适用于本次规划范围内的一切城市公共空间中各类城市雕塑的新建及改建以及扩展的城市公共空间艺术规划管理工作。

本规划中所使用的相关技术资料截止时间为2006年12月。

第十条规划成果

本规划由规划文本、说明和图纸组成。

文本对规划的各项指标和内容以及规划的实施和管理提出规定性与操作性要求,说明和图纸为文本的进一步阐释,提出雕塑规划的具体执行和操作条文,三者不可分割,具有相同的法律效力。

第十一条解释权

本规划由杭州市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二章主题定性与题材分类

第十二条主题定性

根据杭州城市发展战略和浙江文化大省、杭州文化大市建设发展要求,在分析城市现状基础上,按照杭州城市总体发展格局和城市文化空间分布意向,从历史、文化、自然、民俗、教育及科技等综合因素出发,对杭州市城市雕塑主题进行定位,确立并划分出基本主题、专属主题和特色主题三类。

第十三条 题材分类

1、基本主题

依据杭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本特征而定。

按杭州的历史传统和文化特色及城市性质和发展方向,划分为历史、自然、人文、政治、民俗、科技、教育、休闲八大类主题。

2、专属主题

依据杭州的文化底蕴和民俗、民风特征而定。

按杭州的地域特征和人文特点及江南都市印象,以最具杭州城市自身特色的文化类别(水文化、茶文化、竹文化、桥文化、玉文化、丝绸文化、官窑文化、戏曲文化、金石文化、园林文化、休闲文化等)为依据,确立雕塑规划专属主题。

此类主题为杭州城市雕塑建设专属主题意向,为杭州雕塑艺术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3、特色主题

依据杭州的地缘特征和城市独特意象而定。

针对现代意识和都市未来建设目标追求,确立独具特色的主题意向,如母爱、少年梦幻、钱江诗辞、时尚、动漫、未来时空等主题。

 

第十四条题材类别与公共空间定位

  题材类别是城市精神和个性构成的主体,依据公共空间的主题定位,是城市精神和个性的场所实现。

1、基本主题与题材表达城市精神,提炼城市历史文脉,展示与标识城市发展趋势,呈现城市个性特征。

此类主题与题材空间置放适宜于城市主轴线,象征城市社会核心的广场、道路与公共空间,城市主要出入口和重要节点等。

2、专属主题与题材挖掘城市文脉与历史记忆,存储着城市空间文化成就,传递城市精神,塑造城市个性。

此类主题与题材空间置放适宜于历史风景区、历史保护区、风情街区、休闲与娱乐街区等。

3、特色主题与题材表达都市生活、彰显个性、民风民俗、寓教于乐,倡导新生活新风尚,塑造场所伦理。

此类主题与题材空间置放适宜于主要公共中心、社区、街区、产业园区、旅游风景区等。

 

第三章规划总体结构与布局

第一节 总体结构

第十五条 总体布局结构

根据杭州市发展格局和城市空间意向,结合杭州文化、历史传统等地缘文脉特征,在城市总体规划发展目标的指引下,确立城市雕塑总体布局结构为:

“一心、二轴、三带、四区、多点”

“一心”:

即雕塑公园与公共艺术中心。

“二轴”:

纵轴以延安路为主轴线,南接吴山广场,经延安路,北至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

横轴以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路为主轴线,艮山路向东连接下沙新城,天目山路向西连接小和山高教园区,途经主城区东西交通干道,为城市主要门户形象展示区。

“三带”:

即环西湖景观带、钱塘江景观带、运河景观带。

“四区”:

即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商业街区、风景旅游区、教育和产业园区。

“多点”:

即绿地、广场、公共中心、主要交通节点等。

 

第二节规划布局

第十六条雕塑公园与公共艺术中心(一心)

1、规划目标

雕塑公园与公共艺术中心是杭州城市雕塑及公共艺术建设的核心,是建设杭州城市景观、营造杭州现代都市文化的主要构成部分。

它以建设集艺术创作、研究、教育、推广和休闲、娱乐、旅游等综合功能融为一体为目标。

雕塑公园主题规划以专属主题和特色主题为主,彰显杭州独有的地域文化和旅游资源。

公共艺术中心是建设杭州文化与创意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汇集经典创意和优秀的学术、科研,形成强大的城市雕塑艺术和公共艺术创作氛围和雄厚的市场竞争力量,既可为杭州的公共艺术建设提供有力的资源保障,也可形成所在地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和旅游高点。

公共艺术中心的设立依据杭州城市的发展而确立,在远期规划中,可以设置多个公共艺术中心。

2、规划要求

雕塑建设要具有一定规模,材质和表现形式鼓励多样化;作品要具有学术性、地域性和文化性;鼓励雕塑公园建设引入现代新型雕塑作品;雕塑公园限制大体量作品重复建设。

第十七条城市雕塑景观主轴线(二轴)

1、规划目标

形成以吴山广场—延安路—武林广场(延伸到西湖文化广场)为纵轴、以天目山路—环城北路—艮山路为横轴的城市雕塑景观主轴线。

二轴地带是杭州文化设施、商业中心的高度集中地和辐射地,是城市雕塑建设形象展现的主要区域。

2、规划要求

鼓励两轴地带加强雕塑建设,改变二轴地带雕塑稀少的现状,以与杭州大都市文化形象相匹配;雕塑主题规划以时尚、科技和历史人文为主;鼓励雕塑表现形式多样化,限制大体量作品重复建设。

3、重点建设区域

纵轴包括吴山广场、解放路与延安路交叉口、龙翔桥小广场、庆春路与延安路交叉口、凤起路与延安路交叉口、武林广场、西湖文化广场等。

横轴包括下沙新城广场、迎宾路与杭海路交叉口、彭埠立交桥周边、汽车东站广场、艮山门运河公园、西溪河绿化带、汽车西站广场、留下文化广场等。

第十八条城市雕塑景观带(三带)

1、环西湖景观带

(1)规划目标

以西湖为中心的景观带所形成的西湖文化是杭州的灵魂,环湖的自然、人文、古迹是杭州雕塑建设的主要素材。

(2)规划要求

雕塑建设以西湖传说、风景名胜和历史名人为内容的历史类、人文类规划主题规划为主。

环西湖周边的雕塑建设已经较为充分。

该区雕塑建设以控制为主,不宜过多建设;对既有雕塑(含古代雕塑)采取积极保护措施;对新建雕塑采取严格的规划与审批制度。

限制大体量雕塑作品建设。

2、钱塘江景观带

(1)规划目标

钱塘江两岸景观带是城市雕塑景观的主要建设地区,“跨江、沿江发展”是杭州“构筑大都市”的主要发展战略,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为钱塘江景观带雕塑建设的核心区域。

(2)规划要求

钱塘江景观带目前雕塑分布较少,鼓励加强沿江两岸雕塑建设。

规模和主题依据钱塘江地域和文化特征而设。

雕塑主题规划和建设依据钱塘江两岸的现状和功能区分为三段:

复兴大桥以西为自然主题段;钱江二桥以东为教育、工业科技主题段;中间为现代都市形象建设区,规划主题以专属主题、特色主题为主。

(3)重点建设区域

市民广场、城市阳台、滨江大道、奥体中心、国际博览中心、滨江中心公园等。

3、运河景观带

(1)规划目标

运河景观带城市雕塑建设是体现杭州历史传统,打造历史文化名城的重点地带。

(2)规划要求

运河景观带已经具备了一定规模的沿河雕塑景观。

该区雕塑建设要采取保护和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

雕塑主题围绕发掘遗存古迹,展示桥梁文化,体现和围绕运河历史和人文风情展开,创造独特文化氛围,丰富运河文化景观内涵。

运河全段限制大体量雕塑作品重复建设。

运河江干区段为城市生态景观区,雕塑建设以现代抽象造型为主;主题规划以水文化、自然主题为主。

运河下城区段为现代都市文明景观区,雕塑建设采用抽象、具象形式均可;主题规划以政治类、科技类、民俗类、休闲类主题为主。

运河拱墅区段为古代运河历史风貌区,雕塑建设以具象风格为主,主题规划以历史类、民俗类、水文化、桥文化和园林文化为主。

(3)重点建设区域

依据运河的现状风貌和功能结构划分,运河景观带雕塑规划与建设重点为运河未来公园、运河码头公园、运河工业公园、西湖文化广场、LOFT公园。

第十九条城市雕塑重点区域(四区)

1、历史文化街区

(1)规划目标

保护和体现历史文化名城的整体风貌和历史特色是该区雕塑建设的主要目标。

新建雕塑必须正确处理好保护与建设、保护与发展的关系。

历史文化街区雕塑建设以展现历史文脉为主,主题规划以历史类和人文类为主的水文化、玉文化、官窑文化、金石文化、戏曲文化等为主,体现历史文脉的延续。

(2)规划要求

重点规划和建设地区为清河坊历史街区、小营巷旧城风貌保护区、中山中路传统商业街、湖边邨近代民居保护区、思鑫坊近代民居保护区、北山街保护区、西兴老街保护区、长河老街保护区、小河直街历史街区、拱宸桥桥西历史街区等。

对历史文化街区,采取保护和有机更新相结合的原则。

雕塑建设在保护街区历史风貌的基础上,结合街区特色和文化内涵,适度开发和建设,并鼓励一定体现街区文化特色的雕塑集中建设。

2、特色商业街区

(1)规划目标

特色商业街区雕塑建设要与商业中心的性质和功能相结合,关注和体现商业精神和文化。

(2)规划要求

雕塑建设应采取鼓励措施,以彰显商业文化在现代都市生活中的作用和地位。

雕塑作品数量和尺度应与周边环境协调,以小型作品为主,限制大型作品建设;雕塑建设追求多样化,表现形式采用具象、抽象均可。

(3)重点建设区域

重点建设湖滨旅游商贸特色街区、清河坊历史街区、中山中路传统商业特色街、丝绸特色街区、百井坊商贸特色街区、南山路休闲特色街区、武林路时尚女装区、四季青服装特色街区、梅家坞茶文化村落、信义坊商业步行街、文三路电子商务街区等。

特色商业街区雕塑规划主题应充分结合街区商贸特色和街区文化个性特征,以历史民俗类主题为主,着重表现特色商业街区的民俗文化、丝绸文化、水文化、休闲文化、茶文化和时尚、科技文化等。

3、风景旅游区

(1)规划目标

风景旅游区的雕塑建设以打造和推进杭州成为长三角休闲度假中心、重要旅游观光都市和“东方休闲之都”为主要目标。

风景区雕塑主题规划和表现形式要体现集观光、会展、休闲“三位一体”的旅游文化产业新格局,重点保护已有雕塑资源,积极开发新型题材与表现形式,形成独具杭州休闲特色的、充分展示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风景旅游区雕塑景观。

风景区雕塑规划和建设结合“旅游西进”战略,遵循杭州旅游国际化推进原则。

(2)规划要求

形成地域特色,体现地域文化,注重审美高品位,保护、更新、建设协调统一。

保护既有优秀雕塑(含古代雕塑),积极拓展新型雕塑,保持杭州传统文化内涵,不断提升雕塑艺术内涵和文化魅力;新建雕塑必须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雕塑建设和风景旅游区生态一致,开发保持可持续发展动力;风景区雕塑除西湖风景名胜区建设较为充分外,其余风景区雕塑建设稀少,采取适当鼓励建设措施。

①国家级风景旅游区(西湖风景名胜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为雕塑规划和建设的重点。

西湖风景名胜区雕塑建设目前已经较为充分,应以控制建设为主,不宜过多增添新建雕塑。

对既有优秀雕塑(含古代雕塑),采取积极保护措施。

限制大体量作品建设。

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为新型开发风景旅游区,目前雕塑建设稀少。

应对该区雕塑建设采取鼓励措施,依据景区内地域特点和功能划分,结合杭州历史文化特点,建设相应数量的优秀作品。

风格和形式以及材质鼓励多样化。

西溪国家湿地公园作为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独特文化形态的城市生态绿地系统,雕塑建设要注重文化品位和湿地特色的体现,建设数量要严格控制,体量不宜过大,风格和材质鼓励多样化。

②省级风景旅游区(湘湖旅游度假区和超山风景区),目前,此两处旅游区雕塑建设尚欠不足,与杭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和“休闲之都”目标不相符合。

其中,湘湖旅游度假区虽建有一定数量的雕塑作品,但多为外来作品的移植,缺少杭州文化的独特风貌和艺术内涵,应适当补建部分作品。

超山风景区雕塑建设更为稀少,应结合风景区自然和生态开发进程,加强雕塑建设。

雕塑建设体量以中小型为主,不宜建设大体量作品。

③其他区级风景区(龙坞风景区、灵山风景区等),雕塑建设应依据生态开发和保护要求,结合地域文化特色,适度建设;表现形式采用抽象和具象均可,作品体量不宜过大,数量不宜过多。

(3)重点建设区域

近期建设重点项目为之江国家旅游度假区、西溪国家湿地公园、湘湖旅游度假区、超山风景区。

4、教育、产业园区

(1)教育园区

①规划目标

教育园区雕塑建设是构建杭州大都市形象、展现杭州时代精神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规划要求

教育园区雕塑规划以教育名人、教育事迹和激发健康向上,拓展思维、反映时代文化的主题为主。

教育园区雕塑规划和建设以高教园区为重点,主要包括小和山高教园、滨江高教园、下沙高教园、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转塘高教园等。

雕塑规模和表现形式鼓励多样化,以教育园区整体规模为参照,因地制宜,做到布局合理。

(2)产业园区

①规划目标

产业园区是杭州现代经济建设的重心。

产业园区的雕塑建设反映出杭州经济建设发展中的人文历程,是丰富园区文化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

重点建设包括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余杭经济开发区、钱江经济开发区、江东工业园区、临江工业园区等。

②规划要求

产业园区雕塑主题以反映现代都市文化和现代产业创新精神为主,建设原则要与所在园区的产业性质相关联。

建设规模和尺度及材质以园区整体规模为参照,因地制宜、合理建设。

雕塑作品采用具象和抽象表现形式均可。

建设重点为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第二十条城市雕塑重要节点(多点)

“多点”是构成杭州门户景观和城市意象的标识性构筑物,是对城市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点题性、宣言性的直接陈述,是城市空间意象组成的引导性核心点。

1、绿地、广场

城市绿地、广场是城市雕塑建设的重要区域。

城市绿地系统和广场体系,为杭州雕塑建设的景观形成,提供最为广泛的城市分布空间。

目前城市绿地和广场雕塑建设稀少,应采取鼓励措施,加强城市绿地和广场雕塑建设,以优秀的艺术充实城市人文景观。

主题规划以都市人文、民俗生活、历史传统、休闲小品为主,以雕塑艺术和形式表达杭州城市生活品质内涵,丰富市民文化生活,传达艺术气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

城市广场系统规划和建设重点为大型交通、公交设施相对应的集散广场和旅游、休憩性文化广场、商贸中心、居住中心、各类广场等。

建设规模和体量、材质应与绿地、广场的性质和规模相适应,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雕塑作品采用具象和抽象表现形式均可,部分地区可设主题雕塑园。

主题规划以历史、人文、民俗、休闲为主,建设数量严格控制。

2、公共中心

公共中心雕塑规划是建设“文化名城”和“生活品质之城”的主要展示区,是体现重点建设和提升城市文化品位的主要公共空间。

主题规划围绕健康都市、历史人文、文化时尚等主题进行表现,以雕塑形式传播现代人文精神理念,传达对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的尊重。

公共中心雕塑建设以构建两个市级公共中心为重点,三个城市副中心为基础,多个地区级城市组团中心为补充的雕塑景观体系。

(1)市级公共中心和副中心

雕塑建设应以杭州现代都市文化精神为主题,作品要体现“大气开放、精致和谐”的城市精神,注重历史、人文和现实的有机融合和统一。

表现形式以抽象风格为主。

(2)地区级和城市组团中心

雕塑建设以体现地域特色文化和地域城镇功能为主。

表现形式采用具象与抽象均可,建设数量不宜过多。

近期建设老城以武林广场和湖滨地区为主,新城以钱江新城核心区为主,其他区域侧重大型区级文化设施和大型会展中心、体育设施为主。

雕塑建设鼓励表现形式多样化。

3、主要交通节点

城市主要交通节点是城市道路大动脉的起始,是城市的主要出入口和门户,是打造城市美誉度和空间确认的重要场所。

雕塑规划和建设以具有地标性的城市艺术品为主,注重和体现杭州的总体城市意象和地域道路引导作用,兼顾指引和审美双重目的实现,是最具标识和表征作用的城市形象。

提升城市道路景观形象,增添都市空间文化,活跃城市生活氛围。

雕塑体量和规模与主要交通节点周边地理状况协调,合理布局,与交通疏导功能相得益彰。

主题以艺术文化、历史文脉、地域风情为主,将杭州市内在的气质和魅力展现出来,结合交通节点的特征,通过艺术作品向人们展示杭州大都市现代精神风貌。

雕塑建设重要节点为机场、铁路客运站、公路客运站、客运码头、城市主要入城口、大型公交换乘枢纽等。

 

第四章近期建设与远景展望

第一节近期建设

第二十一条近期建设目标

近期建设在城市雕塑总体规划布局指导下,按照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近期建设和发展目标,结合城市近期重点建设区域和重大建设工程进行程度,确立和规划城市雕塑近期目标,在近期规划时间内,结合实现城市雕塑景观的空间布局,构成杭州公共空间的形象联系和意义系统表达。

加强雕塑艺术形式和题材的开发,推进生态景观和人文艺术景观的共同发展,全面改善都市空间艺术形象,推进雕塑建设健康发展,塑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重要风景旅游城市和生活品质之城的雕塑形象。

1、至2010年基本形成以雕塑公园和公共艺术中心为龙头,以城市主要景观带为主体,以“二轴”和“多点”为重点的布局优化、层次分明的雕塑建设空间格局。

2、争取在保护和更新现有雕塑的基础上,以近期建设项目为重点,至2010年,新建重要城市景观雕塑总量达到10座;新建主题雕塑园2处;新建城市雕塑总量由目前的723座达到1000座。

3、建立城市雕塑活动的国际交流平台,完善城市雕塑创作制度,形成科学有效的雕塑建设与管理运作机制,全面提升杭州城市雕塑整体水平,通过杭州城市雕塑的不断发展,体现国际化大都市的形象与魅力。

第二十二条近期建设重点项目

近期建设项目依据杭州城市发展目标确立。

主要包括各类城市公共中心、城市景观带和绿地公园、市级广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商业街区以及重要的教育、产业园区和居民社区等。

(详见附表)

 

第二十三条近期建设规划控制意向

在近期重点建设项目中,依据城市总体规划和雕塑规划总体结构,在规划意向和建设时序上,分为鼓励建设区、控制建设区和限制建设区。

鼓励建设区主要包括总体结构中的“一心”、“二轴”和“三带”中的钱塘江景观带和运河景观带,“四区”中的教育产业区与“多点”。

控制建设区主要包括总体结构中的环西湖景观带、风景旅游区、历史文化街区、特色商业街区等。

限制建设区主要包括良渚遗址保护区、跨湖桥遗址保护区、部分历史文化街区和保护区历史地段及其他类似遗址保护区等。

(详见雕塑布局控制图)

 

第二节远景展望

第二十四条远景展望

远景展望至2050年。

在远景目标推进过程中,随着杭州市社会经济和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各项城市发展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充裕的经济和优越的政策将会为建设城市雕塑景观系统提供有力保障,城市视觉品质和景观系统人文意义将会得到实质性提升。

依靠空间文化的聚集和空间环境的创新,实现雕塑建设构建城市形象的如下功能和目标:

1、以城市雕塑深化、优化杭州市地缘特征与个性魅力,提供唯一性、独特性、稀缺性的杭州景观文化资源;

2、城市雕塑的拓展,紧扣“生活品质之城”主题,营造具有国际化视野、紧跟历史步伐、具有创新精神和引领国际潮流的艺术水准与氛围,构建杭州空间环境艺术魅力,让杭州成为居住者、学习者、游览者、创业者阅读和感受审美与生活的天堂。

3、集聚国内外关于生活品质的文化成果,对杭州空间景观系统进行梳理创新。

让杭州成为国内外生活品质推进和提升过程的社会见证和美学见证;特别是以城市雕塑的形式积聚人们关于“生活品质”的视觉呈现,将会激发人们的生活热情,创造更加美好的“人间天堂”。

4、展望到2050年左右,随着城市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主要指标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杭州主城区形成布局合理的城市雕塑艺术景观系统,城市文化引导功能进一步加强,雕塑建设进一步向外围组团扩展,建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环境优美、品质一流的杭州现代大都市雕塑景观。

 

第五章规划实施与管理措施

第二十五条完善法规

修订完善《杭州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

《杭州市城市雕塑建设管理办法》于2007年4月由杭州市人民政府颁布实施,为适应杭州市城市雕塑建设的发展,必须对该《办法》加以修订完善。

第二十六条建立运作机制

建立以策划人、艺术家为创作主体、雕塑艺术委员会为评审主体、广大市民为评议主体、市城市雕塑办公室为组织推进主体的“四位一体”的雕塑建设运作机制。

1、创作主体。

由雕塑艺术策划人和公共艺术家组成,对雕塑项目进行艺术策划和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