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12514704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453.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答案汇编.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答案汇编

2014自然辩证法复习思考题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多学科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

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

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它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

9、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10、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诸如气候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并述一、两个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13、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14、论科学伦理和技术伦理的重要性。

15、通过生物克隆技术的研究如何理解科学家的道德约束?

16.试述生态自然观的产生及其对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丰富和发展

1、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自然的同时,通过不断完善社会制度、改善人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建设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协同进化的一种社会文明。

生态自然观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基础

生态自然观主张人是生态系统中的一员,人和生态系统中的其他成员都是平等的,人类不仅要尊重生命共同体的其他成员,还要善待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这种自然观“会影响到人的思维倾向、思维模式和思维方法,会影响到看待事物的原则、对待生活现实的态度和处理问题的方式,特别是会影响到基本概念和基本规范的形成、理解和运用”,也会影响生态文明的创建,成为创建生态文明的思想基础。

生态自然观为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总要求

生态自然观为建立生态技术体系提供了思想基础

生态自然观为构建生态政治提供理论指导

如何认识生态自然观和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辩证关系?

答:

恩格斯生态自然观的主要内容:

1人类依赖自然界又反作用于自然界。

2人类应预见自身行为对自然生态系统的长远影响。

3人类要正确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

4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两大关系要“和解”。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提出,将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前所未有的地位,体现了我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日益成熟。

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吸取养分。

而恩格斯的生态自然观包含着丰富的思想内容,无疑会为我们建设生态文明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持和深刻的思想启示。

1加强环境道德教育,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2重视环境法制建设,加大环境保护监督力度;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

4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5改变传统消费方式,倡导绿色消费模式。

)结合十八大可写

2、为什么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319字)

答:

在总体趋势上,科学发展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继承:

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的量变,它可使科学知识延续、扩大和加深。

科学是个开放系统,它在时间上有继承性,在空间上有积累性。

只有继承已发现的科学事实、已有理论中的正确东西,科学才能发展、不断完善。

     

创新:

是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出现新的飞跃,引起科学发展中的质变。

创新是继承的必然趋势和目的。

在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及动力问题上,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发展在纵向上表现为渐进与飞跃的统一,在横向上表现为分化与综合的统一,在总体趋势上表现为继承与创新的统一。

技术的发展由社会需要、技术目的以及科学进步等多种因素共同推动。

其中社会需求与技术发展水平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基本动力,技术目的和技术手段之间的矛盾是技术发展的直接动力,科学进步是技术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3、多学科的交叉和融贯的方法论意义?

(301字)

1、所谓学科交叉方法,就是两门以上的学科之间在面对同一研究对象时,从不同学科的角度进行对比研究的方法。

2、所谓跨学科方法就是通过多学科的协作共同解决同一问题的方法。

亦称多维融贯方法

1.它追求的是片面的深刻之后整体的融合,是单科独立发展与多科学术对话相结合。

多学科方法通过相互解释与集体研究消除了片面与偏见,吸收了深刻与启发意义,实现了高等教育各个学科观点之间的融合。

2.体现了学术宽容与学术规范,发挥了专家见识与集体智慧。

学术研究有多元化的权力,有多学科的观点,对不同学科观点不同学者要有学术宽容。

多学科研究方法允许各个学科的富有启发意义的偏见。

每位作者可以突出各自领域中在广义的研究方法和观点方面的长处。

4、如何看待科技对人类异化和对自然异化?

(327字)

科技异化实质上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劳动异化和人的异化一种必然结果。

由于劳动是人的最根本最现实的实践活动,是人及人类社会存在的根本方式,劳动的异化必然带来人的其他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全面异化,科学技术也不例外,因为“宗教、家庭、国家、法、道德、科学、艺术等等,都不过是生产的一些特殊的方式,并且受生产的普遍规律的支配。

”因此,科学技术作为劳动亦即人处理自身与自然界关系的社会活动的产物,也必然随着资本主义社会劳动的异化而表现出异化的现象。

最根本的是要消灭对科学技术的资本主义利用方式,把现代科学技术从资本主义制度下解放出来。

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无产阶级革命来最终解决资本主义的科技异化问题。

当然,在马克思看来,异化的完全克服只有在共产主义社会制度中才能最终实现。

5、如何保证科技在社会中健康、持续的运行?

(111字)

为了科学技术的健康发展,必须从经济条件、社会环境与国家政策三个方面予以保证。

从政策、法规与组织机构,制度化诸方面予以保证,包括建立保障研发活动社会运行的机制,建立保障科学技术发展的决策机构,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的科学技术体制。

6、为什么要对科技工作者进行伦理规范?

(238字)

科学技术活动与人类其他活动一样,建立在诚信和道德的基础上。

现阶段,默顿的科学的精神气质受到挑战,科学技术工作者有失范行为,需要制定相关科研诚信指南和工程师伦理准则加以规范。

科学工作者进行科学研究和医学实践,尤其是进行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应该遵循社会伦理、生命伦理、动物伦理等。

技术工作者,尤其是工程师,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应该遵循一定的职业伦理和社会伦理准则,应该承担对社会、专业、雇主和同事的责任,应该对工程的环境影响负有特别的责任,规范自己的行为,为人类福祉和环境保护服务。

7、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与其它创新型国家有何异同?

(451字)

创新型国家是指将科技创新作为国家基本战略,大幅度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形成日益强大竞争优势的国家。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任务是在21世纪国际科技、经济竞争日益强化的背景下提出的,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关键。

创新型国家体现了当代科学技术社会一体化的发展趋势,其特征目前比较公认的有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投入、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产出等。

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实质是依靠国家的社会管理功能,对国内外创新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不断使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首要和有效路径,其作法是通过加大创新投入、增加创新产出、加强自主创新等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

中国特色的国家创新体系是由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学研究与高等教育有机结合的知识创新体系、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国防科技创新体系、各具特色和优势的区域创新体系、社会化和网络化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五个部分构成。

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核心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总体战略方针是:

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

8、国家创新体系对中国特色的创新型国家建设有何意义?

(317字)

国家创新体系是以政府为主导、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各类科学技术创新主体紧密联系和有效互动的社会系统。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科学技术的战略基点,是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

自主创新是十六字方针的核心,是科技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是支撑国家崛起的筋骨。

必须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作为提升竞争力的首要选择,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贯彻到各个产业、行业和地区贯彻到现代化建设的各个方面。

坚持不懈地努力,我国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实力显著增强,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保障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

9、怎样正确地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谈谈你对中国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想法。

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关系

1.人类过度地利用自然资源,破坏自然,而且利用程度远远超过环境的再生能力。

工业三废的排放,使得很多生物失去了它们最适宜的生存环境。

2.人与自然的关系虽有所改善,但仍是不协调的。

如上文所说,大量物种的数量正在锐减,可见人类还是没有好好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

3.加大宣传力度,使人们真正了解到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平共处。

要做到可持续发展,不能片面争取GDP,要提倡绿色GDP。

保护生物多样性。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起需求的能力的发展.它具有这样的意义:

坚持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好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是我国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和谐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

(1)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不仅指自然生态、还包括经济和社会方面。

自然持续性要求经济发展要与自然承受能力相协调;经济持续性强调经济增长的必要性,而不是以环境保护为名取消经济增长;社会持续性强调社会公平是发展的重要因素和环境保护得以实现的机制

(2)公平性原则

包括代际公平和代内公平两个方面。

代际公平强调在发展问题上要足够公正的对待后人,当代人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代内公平强调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别的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要注意维护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需求。

(3)共同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着眼的不是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的发展,而是全人类的发展。

为了可持续发展,人类必须依照下列原则来使用各种自然资源:

(1)满足全体人民的基本需要(粮食、衣服、住房、就业等)和给全体人民机会,以满足他们要求较好生活的愿望;

(2)人口发展要与生态系统变化着的生产潜力相协调;

(3)像森林和鱼类这样的可再生资源,其利用率必须在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内,使其不会耗竭;

(4)像矿物燃料和矿物这样不可再生资源,其消耗的速率应考虑资源的有限性,以确保在得到可接受的替代物之前,资源不会枯竭;

(5)不应当危害支持地球生命的自然系统,如大气、水、土壤和生物,要把对大气质量、水和其他自然因素的不利影响减少到最小程度;

(6)物种的丧失会大大地限制后代人的选择机会,所以可持续发展要求保护好物种。

环境与发展是不可分割的,它们相互依存,密切相关。

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已成为当代环境与发展关系中的主导潮流,作为一种新的观念和发展道路被人们广泛接受。

10、试论人类解决"全球问题"的前提条件和基本途径。

所谓全球性问题,是指当代国际社会面临的超越国家和地区的界限,关系到整个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严峻问题,诸如:

战争与和平、南北关系、生态失衡、环紧污染、人口爆炸、资源短缺、国际恐怖主义、跨国犯罪和信仰危机等。

  这些问题包括以下特征:

第一,全球性。

第二,综合性。

第三,挑战性。

  鉴定是否为全球性问题的3个条件:

  一、无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是经济发达国家还是不发达国家,都共同存在的问题;

  二、这个问题不解决,会严重妨碍全球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三、解决此问题的途径,需要世界各国协作,全人类努力才行。

在谈我们面临的挑战之前,我想先谈谈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现在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存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令人吃惊的现象是用GNP来衡量一个国家,这其中就包含人口老龄化问题。

你或许会问,人口老龄化又怎样?

我看到我自己越来越老了,老有什么错吗?

其实人口老龄化很正常,但问题是经济政策尤其是财政政策并没有跟上人口老龄化的发展。

这个问题在欧洲尤其严重。

大多数欧洲国家的人口增长缓慢,没有足够的移民来代替逐渐变老的年轻人。

日本也明显地存在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美国也是一样,在战后的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们现在已经变老了,但因为美国相对开放一些,吸引了很多海外移民,所以老龄化的问题相对来说不太严重。

如果中国的人口继续这样发展下去的话,二、三十年后也将遇到老龄化的问题。

该问题之所以严重在于提供退休金和医疗保险的机制还不健全。

比如说在欧洲,人们在55-60岁的时候退休。

退休金主要来源于税收体制,但是很多人在还没有攒够钱的情况下就退休了,况且,医学的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长寿,这对于年轻人负担很重,难以承担。

这是非常难以解决的一个财政方面的问题,需要很长的时间,也许要花上40-60年。

所以从中国的角度来看,解决这个问题的机会比美国要好一些。

我们要建立一个能够负担的起的财政制度,减少年轻人不必要的负担,以使人们可以较为理智、现实地做出是否退休的决定。

我下面谈一谈在全球化过程中我们所面临的挑战。

首先我想简要地谈一下市场、信息、和调控,我知道中国对于这些话题很感兴趣,因为中国正在建立金融资本市场,金融和资本市场都是典型的有信息缺口的市场体系,他们的运行离不开适当的宏观调控。

人们的一个共识是金融市场的良好运行离不开合理的宏观调控,使投资者能够获得所需要的信息,估算投资的可能性及做出合理的决定。

这对于很多国家来说都是很大的挑战,而且对于全球经济也是如此,因为全球市场在信息方面也还很不成熟,这方面的薄弱有时对全球性经济产生致命问题。

所以我们所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加强调控,增加透明度,我们应该创造具有良好商业氛围的环境。

那在全球化过程中,谁是赢家,谁是输家?

我想我同意一个经济学的同事的观点。

人们的答案或许都不完全错误,也不完全正确,我们只能说全球化进程或者贸易会对每一个人带来长远的好处。

我的同事今年89岁,他在今年夏天写了一篇非常有意思的论文,题目很长,在论文里他用了很简单的模型说明:

全球化在不断地使一个国家更开放的同时,在某些情况下也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永远的损失。

他引用了美国的一个争论作为例子。

在美国,人们已经接受了失去制造业工作的现实,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虽然这个转变过程比较艰难,但与美国相比,由于一些国家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他们或许更有从事制造业的优势。

但无论美国人民还是政府官员都没想过会失去那些高科技的工作,因为这被认为是我们的优势所在。

我的同事提出了需要我们注意的一点,即当一个国家在某些方面有一些优势,比如美国在高科技方面是有优势的,但如果其他国家的生产力提高了,人力资源得到很好的发展,这就很可能会导致发达国家的人们收入减少,这种情况并非已成定局,但也不是暂时的现象。

在全球化进程和有关政治问题的讨论中,我们所有的国家都应该认识到短期和中期的效果是什么,在这一点上,各国出台的政策有很重要的意义。

其实发展IT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使得原本被束缚的人才资源能够自由地流动,充分发挥他们的才能和竞争力。

在这一点上,印度的IT业就是首例,完全可以被写入教科书中。

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赫里曼四十年前写了一本很有意思的书--“Exit,VoiceandLoyalty”。

书名的意思是什么呢?

其实“exit”,“voice”和“loyalty”是他精心选择的三个词来说明我们的社会和经济是怎样运行的。

“Exit”就是指市场,因为人们是用脚到处行走观察买东西,他们到处了解商品的种类以及价格,然后决定或买或不买。

通常人们是在看过商品的价格和不停地挑选之后,才会做出选择。

所以“exit”代表市场。

那么“voice”指的是什么呢?

“voice”指的是政府的政治职能。

我们争辩、讨论,最后就某项迫切的问题做出集体的决定。

我们不会用市场来决定一些诸如国防和教育的问题,这一问题会在一个更加广泛的领域里运用。

所以,“出口和声音”是指市场,政治,以及政府。

“Loyalty”在书里的意思是机构,是人们由于某种需要或做好某项事业而与此产生联系。

因为市场并不能代替人们所要做的一切事情,不管是机构还是政府,商业性的还是非营利的,教堂或是文化组织,都是为了实现某种目的而存在。

赫里曼所做的就是找了三个不同的词,描述了社会中不同的组织形式,资源的开发,劳动力的雇佣,法律的通过,政策的制定,公共投资和公共产品制造等等。

赫里曼的观点在于这三个机制并非互相抵触而是互相补充的。

他们在不同国家不同社会适用的范围也各不相同,有的国家强调市场,不太强调宏观调控,这也没什么,因为本来就没有统一的标准。

我们绝对不能置市场机制于不顾,否则就会带来效率低下、劳动力缺乏等严重后果。

另一方面,阿克洛夫、斯蒂格利兹和我始于35年前的研究揭示了如果缺乏政府的宏观调控,市场和信息就会出现不调和的现象,这一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而且社会中的很多现象都例证了这一点,如金融市场的建立就存在着宏观调控和市场的不协调。

全球经济中最关键的挑战之一就是市场的发展远远快于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机构的发展,也就是说政府职能作用在全球经济中远远落后于市场的发展。

如果你把一个发达国家的政府结构和它的经济,以及全球经济稍作比较,你就会发现反对全球化的人士对政府结构的看法不无道理,必须要认识到这一点。

现在世界上有一些重要的国际性组织,像以前的关贸总协定即现在的世界贸易组织,自二战结束以来,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世贸组织一直在打破壁垒、促进贸易发展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为各国的经济发展创造了很多机遇。

世贸组织就是要提倡各国彼此之间的开放,它成功地做到了这一点。

另一个国际机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近受到指责,但它的作用也比较重要。

还有联合国、世界银行。

一些国家组成的组织,其职能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世界上许多国家的中央银行的作用。

但如果我们再仔细想想,这些国际性的组织是否真的能满足越来越相互依赖的全球经济的需要呢?

实事求是的说这些国际机构或许是很重要、必不可少的,但有了这些还不够。

欧洲一体化的试验之所以重要原因就在于此。

欧洲是现在世界上唯一真正建立了这些机构的地方。

全球经济或许会被人们认为是一个有着潜在危险的地方,是带有破坏性的,尤其当短期内市场走向不正确时。

我认为这种看法是对的。

全球经济现在就像是一辆刹车失灵的轿车。

当然如果在高速公路上行驶,车子或许是不需要刹车的,只需控制好方向。

但有时候,刹车是必要的,而我们现在没有。

所以我认为我们下一代或两代人所要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建立这些国际性的机构。

最后我想讲一点,这也是最应该关注的一点。

在全球60亿人中有20亿人处于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如果他们悲观、失望,如果他们早晨起床的时候有理由认为他们的后代不会过上比他们更好的生活,如果他们对全球经济不满、表示怀疑,如果存在恐怖主义,我不是说他们会同情恐怖主义,但恐怖主义会在这些产生悲观和失望的地方立足。

现在世界上就这些国家的经济和经济发展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进行激烈的争论。

虽然这场争论还没有最终的结果,但人们普遍认为,主要问题在于缺乏很好的政府结构,在于这些国家本身的问题。

我相信很多人都会同意必须从内部着手来解决这些政府的问题,例如腐败,缺乏激励与创新的问题等等。

另一方面,一些走上正轨、经济发展比较成功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应该尽力扶持那些国家。

没有什么比加快那些欠发达国家的发展更重要的事情了,在这件事情上,发达国家和发展较快的国家都责无旁贷

 

11、从科学技术发展历程,说明我们怎样正确理解和评价科学精神及其科学技术的影响和作用?

(770字)

12、观察、实验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

并述一、两位杰出科学家具体事例加以说明。

爱迪生与电灯

爱迪生发明电灯做了一千五百多次实验都没有找到适合做电灯灯丝的材料,有人嘲笑他说:

“爱迪生先生,你已经失败了一千五百多次了。

”爱迪生回答说:

“不,我没有失败,我的成就是发现一千五百多种材料不适合做电灯的灯丝。

爱因斯坦与相对论

物理学中关于运动、空间、时间等概念的理论,1905年由爱因斯坦提出。

它的表述可以是:

从可能的经验观点来看,运动总是表现为一个物体对于另一个物体的相对运动(如汽车相对于地面的运动,地球相对于太阳和恒星的运动)。

运动绝不会作为“相对于空间的运动”──或者,像有人所表述的──“绝对运动”而被加以观察,也即不存在绝对运动。

相对论作为一个整体,包括狭义相对论和广义相对论两个部分、两个层次。

狭义相对论是广义相对论的基础;广义相对论则是狭义相对论的发展。

将它们形象化,就好比一座两层楼,而贯穿两层楼的一个支柱就是相对性原理。

狭义相对论主要依据狭义相对性原理和真空中光速不变原理。

根据这两条原理,相对论对尺缩钟慢、质能相当等现象做出解释。

但它的有效性有其界限:

只有在不考虑引力场对现象(例如光现象)的影响时,这个结论才可成立,同时它还受惯性系所限制,这两个标志将狭义相对论与广义相对论区别开来。

广义相对论所依据的也是两项基本原理:

等效原理和广义相对性原理。

广义相对论从一开始就与天文现象有密切联系。

根据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推算出水星近日点的(反常)运动,解决了一个天文学上多年不解之谜。

同时,他推断光线在引力场中要弯曲。

这一预言于1919年由爱丁顿等通过日食的观测而得到证实。

13、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自然辩证法第10题我找了一下答案,不知道对不对,供参考和分享

10、全球化形式下的中国科技发展对策研究。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建立的不断完善,我国政府推动科技进步的职能发生了巨大变化,逐渐由直接的行政干予,转向宏观政策指导和良性环境的创造。

为应对全球化,我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对策如下:

  

(一)科技进步法制

科技法制建立是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事业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为了适应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需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先后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在建立知识产权制度方面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二)科技投入政策

  逐步提高科技经费投入的总体水平,是促进科技进步、保障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近年来,各级政府在不断增加科技投入方面进行了积极努力的工作。

  ——保证财政科技经费的持续、稳定增长。

——改进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采取优惠财税政策激励企业投入。

(三)引导产业技术发展的相关政策

定期发布技术发展信息和相关政策,引导产业技术进步,是加强宏观调控的有效方式。

1985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能源、交通、运输、通信、农业、消费品工业、机械工业、材料工业、建材工业、城市建设、村镇建设、城乡住宅建设及环境保护等12个领域的技术政策,此后,又陆续出台了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海洋技术等三项技术政策。

1993年8月,提出了35项与国民经济上台阶密切相关、对产业发展有深远影响的国家关键技术。

1997年下半年,提出了工业生产八个重点领域中的166项关键性技术,以推动技术的开发与创新。

政策信息发布在我国方兴未艾,并逐渐向科学化、制度化方向迈进。

就目前情况看,还有许多需要调整和完善的地方。

(四)促进科技进步的税收政策

  运用税收政策来促进科技进步,是目前世界各国共同采取的重要策略。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建立起一套基本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税收制度,并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科技进步的要求,对某些产业、领域实施了一系列税收优惠。

其中涉及科技发展的政策主要有七个方面。

  ——鼓励新产品开发、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