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1921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3.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docx

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

2021——2022上学期高一语文第1次周测题

一、选择题

1.对下列关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假舆马者假:

借助

B.木直中绳中:

合乎

C.吾师道也师:

老师

D.余嘉其能行古道嘉:

赞许

2.下列句式,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

师不必贤于弟子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B.君子生非异也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课内文言文阅读: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节选自《劝学》)

嗟乎!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则群聚而笑之。

问之,则曰: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呜呼!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节选自《师说》)

3.下列文言知识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用心一也”中“用”的释义为“因为”。

B.“是故圣益圣”中两个“圣”均为活用,前一个活用为名词,后一个用作动词。

C.“下饮黄泉”中“黄泉”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为“地下的泉水”。

D.“小学而大遗”中“小学”为古今异义词,古义为“小的方面学习”。

4.下列句子中加点虚词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B.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与

C.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D.蟹六跪而二螯             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

5.下列文言句式解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定语后置句)

B.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判断句)

C.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被动句)

D.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宾语前置句)

6.下列文言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跬步:

古代“跬”义为“半步”;“步”古义为“脚跨一次”,常喻指极近的距离。

B.爪牙:

古代本指鸟兽的爪子和牙齿,也指精干的护卫,古今褒贬色彩发生了变化。

C.句读:

阅读文言文的方式,俗称“断句”,文言文句休止、行气与停顿的特定呈现方式。

D.师说:

“说”是一种通过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来说明道理的文体。

7.下列对课文中相关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侍郎,是古代官名。

隋唐以后,中书、门下及尚书省所属各部皆以侍郎为长官之副。

韩愈曾任刑部侍郎、吏部侍郎等职。

B.在古代,对一些以技艺为职业的人,称呼时常在其名前面加一个表示他的职业的字眼。

文中的“师襄”,“师”意为乐师,表明职业。

C.“士大夫”是古代中国对社会上具有一定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的统称。

清末以来,“士大夫”也渐渐变成了一个历史名词。

D.“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也可指礼、乐、射、御、书、数这六种技艺。

文中的“六艺”即指前者。

8.下列对古代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共305篇,是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

B.《诗经》中的“六义”,即是指“风、雅、颂、赋、比、兴”,与《师说》中所讲的“六艺经传皆通习之”的“六艺”含义相同。

C.“诸子百家”,诸子指的是先秦时期老子、孔子、庄子、墨子等学术思想的代表人物;百家指的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术流派。

D.“说”是古代用记叙、议论或说明等方式来阐述事理的文体,《马说》等都属于这类文体。

《师说》标题的意思是解说关于“从师”的道理。

语言文字运用选择题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

人工智能是20世纪以来最为深刻、最有影响的技术革命。

阿尔法狗与人类对弈时,用到了策略网络来选择下一步棋的走法。

这象征着计算机技术已进入人工智能的新信息技术时代,其特征是大数据、大计算、大决策三位一体。

人工智能的智慧正在接近人类。

2010年左右,超级运算技术的广泛应用,大数据时代到来,        ,新式算法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领城的跨越式发展让人应接不暇,甚至有些始料不及。

当前的人工智能虽然还不具备自我升级、自主创造的能力,但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和挑战。

未来社会的发展不可能无视人工智能的作用和功能,这意味着,新一轮的创新运动必被强势        ,人们可能面对新的冲击和挑战        。

人工智能对于国家治理来说是把双刃剑。

人工智能的早期发展,需要国家在治理上提供宽松的环境和强力的支持,而当技术蓄势待发并逐渐成熟且准备在人类社会应用时,治理主体的缺失、治理能力的强弱就可能导致生产秩序混乱、权责不清、道德忧虑等。

如何建立人工智能时代精准治理的原则,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课题,也是一个迫切的现实难题。

在当下,人类必须时刻提醒自己:

对于人工智能,(    )未雨绸缪,      ,总是对的。

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宣告 刺激   不知所措   防微杜渐

B.公布 激发   莫衷一是   防微杜渐

C.宣告 激发   不知所措   防患未然

D.公布 刺激   莫衷一是   防患未然

10.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当技术逐渐成熟并蓄势待发且准备在人类社会应用时,治理主体的缺失、治理能力的低弱就可能导致生产秩序混乱、权责不清、道德忧虑等后果。

B.当技术逐渐成熟并蓄势待发且准备在人类社会应用时,治理主体的缺失、治理能力的强弱就可能导致生产秩序混乱、权责不清、道德忧虑等后果。

C.当技术蓄势待发并逐渐成熟且准备在人类社会应用时,治理主体的缺失、治理能力的低弱就可能导致生产秩序混乱、权责不清、道德忧虑等。

D.当技术蓄势待发并逐渐成熟且准备在人类社会应用时,治理主体的缺失、治理能力的强弱就可能导致生产秩序混乱、权责不清、道德忧虑等后果。

11.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不要低估它的风险与威胁、也不要高估它的能力和发展。

B.不要低估它的风险和发展,也不要高估它的能力与威胁。

C.不要低估它的能力和威胁,也不要高估它的风险与发展。

D.不要低估它的能力和发展,也不要高估它的风险与威胁。

12.下列熟语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3分)(  )

A.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B.人皆可以为尧舜

C.化干戈为玉帛

D.情人眼里出西施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中医药包含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着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博大智慧。

近百年来,随着西风东渐,西医成为主流医学,中医药呈边缘化趋势。

事实证明,中医药一旦背离了自身发展规律,中医西化,特色弱化,必将丧失自我。

因此不但是看待中医、推广中医,还是运用中医、研究中医,都必须遵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中医药发展需要        ,借鉴吸收现代科技成果。

当前,中医药发展面临着传承不足、创新不够的局面。

(           );创新是为了提升,没有创新就不能与时俱进。

中医药需要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进而获得高质量的发展。

中医药于中华大地,根植于中华文化。

让中医药根深叶茂,让岐黄之术 ,让中医药永远姓“中”,这是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1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凝结  兼收并蓄   发祥   孜孜不息

B.凝结  博采众长   发源   生生不息

C.凝聚  博采众长   发源   孜孜不息

D.凝聚  兼收并蓄   发祥   生生不息

14.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无论是看待中医、推广中医,还是运用中医、研究中医,都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B.不但是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还是运用中医、推广中医,都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C.无论是看待中医、研究中医,还是运用中医、推广中医,都必须遵循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D.不管是看待中医、推广中医,还是运用中医、研究中医,都必须遵守中医药自身发展规律。

15.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创新是最好的传承,传承才能保根和正本清源。

B.传承是为了保根,没有传承就不能正本清源。

C.传承能保根和正本清源,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

D.创新须先传承,做好保根和正本清源才能创新。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7题。

唐诗的繁华,既不是历史的偶然,亦非瞬息之作。

唐朝之前,中国诗歌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至少经历了三次洗礼。

《诗经》一也,它是上游,是源头,新鲜灵动,晶莹剔透,温柔敦厚,是中国诗歌初试啼声的第一个春天。

《楚辞》二也,它是中国诗歌长河由北而南的一次奔流,在楚地的广阔大地上汇集了当地新鲜的、奇崛的神话与想象,屈原之天上人间,芳草美人,朝发苍栖,夕至县圃,其想象之________,古人所无,时人仅见。

陶渊明其三也,历经两晋和南北朝的分裂、战乱,社会思潮的混浊不清,陶渊明自中年后弃仕务农,他以“劳役”取代“心役”,________。

中国诗歌的长河________,奔流直下到了唐代。

唐诗是中国诗史上空前浩大的汇流,是时代的呼唤,是文学自身求变、________的结果。

唐诗之美,美在词语。

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其人虽已没,千载有余情。

”这些光大了汉语言文化的伟大诗人,理应被我们永远铭记。

16.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斑驳陆离  乐不可言  兼而有之  厚积薄发

B.光怪陆离  乐不可言  兼收并蓄  博观约取

C.光怪陆离  其乐无穷  兼收并蓄  厚积薄发

D.斑驳陆离  其乐无穷  兼而有之  博观约取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B.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顶端的唐代诗人,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C.由于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之一。

D.以李白、杜甫为代表的唐代诗人站在诗歌艺术金字塔的顶端,使汉语言成为了独美世界的语言。

 

《乡土中国》 练习题

18、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老家的村子,曾是青瓦房的天下。

我从小就生活在那片          的青瓦房里。

古老的村庄里的青瓦房,像一个个手挽着手的兄弟,肩并着肩的君子,          地站立在条条或宽或窄的巷子两边,默默地收存着岁月          的故事。

青瓦房的记忆是温馨而美好的。

巷子里有玩耍的孩童,闲聊的老人以及走村窜巷的呼郎客,让人心生踏实又温暖无比。

院子里栽者桃树、杏树、苹果树,树枝上有          的麻雀、相亲相爱的黄莺。

A.摩肩接踵 盈盈伫立 喜怒哀乐 自由自在

B.摩肩接踵 含情脉脉 喜怒哀乐 自由放任

C.鳞次栉比 含情脉脉 悲欢离合 自由自在

D.鳞次栉比 盈盈伫立 悲欢离合 自由放任 

19、阅读下面文字,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这是古城里的一条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为成气候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美轮美奂。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块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这幅对联在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 ),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A.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

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

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 

20、下面文字划线句子有语病,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就在这一天,我在梦中迈开步子走向故乡张村,也走向记忆深处的童年。

秋天,它们悄悄地把籽洒落在地上,以为自然界无为而治,大有来年生根发芽的机会。

白菜长成比较大棵的时候,热力减弱,宇宙间满是浓白的秋光,云朵淡淡,霜雪已在孕育……梦醒了,可梦境的一切历历在目,耳畔仍回响着遥远的抽水机黑胶皮水管中流淌汩汩歌声,不绝如缕。

有着三百年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A.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的魅力。

B.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对我充满了无穷魅力。

C.有着三百年悠久岁月的张村,就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D.有着悠久岁月的张村,就是座纪念馆,充满了无穷魅力。

21、阅读下面文字,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部恰当的一项是( )。

传统乡贤文化的兴盛,在于乡绅在传统基层社会具有广阔的          。

在古代社会,中国历代统治者对基层社会的控制相对较松,县以下的广大区域没有国家权力组织,主要依靠乡绅发挥作用。

传统乡贤文化          ,还有另一个关键原因,这就是古代官场的“告老还乡”制度,保证了乡贤人才的          ,代不乏人。

唐宋以降,官吏退休还乡渐渐成为规矩,至明清时期,已成           的制度。

官吏退休返乡,积极意义十分明显。

A.地利人和 叹为观止 绵绵瓜瓞 岿然不动

B.用武之地 蔚为壮观 绵绵瓜瓞 雷打不动

C.地利人和 蔚为壮观 络绎不绝 雷打不动

D.用武之地 叹为观止 络绎不绝 岿然不动 

二、现代文阅读

把灯光调亮

  

“关店吧!

”卢娜下定了决心。

差不多从七八年前开始,书店的销售额就开始下降,像秋分以后的气温,一天天往下落。

资金周转不灵,常常拆东墙补西墙,老公交到她手里的月工资,转眼让她垫付了员工的工资。

如今已是严重亏损,真的山穷水尽了。

她早早来到书店。

她想让自己一个人静一静,仔细再仔细地盘点一番:

店里现有的库存书、书柜书架沙发桌椅灯具电脑等所有的家当,总共能折算多少钱?

……她必须速速把明光书店的“后事”料理完毕。

她开锁进店,觉得光线有点暗,顺手开了灯,一时灯光亮得晃眼。

她抬头,看见了天花板上前些天新换的灯泡,心里突然一阵刺痛:

把灯光调亮?

她气呼呼地顺手把灯关掉了,能省一点是一点。

这家昏暗的书店里,只剩下她的心里,还有一朵小火苗,那么小,那么弱。

而今,这朵风里雨里挣扎太久的小火苗,也终于快要熄灭了……不怪我不怪我,她对自己说,我实在是已经尽力了哦……

手机铃声响起,她走到窗口去拿包取手机,顺手把窗帘刷地拉开了。

顷刻间,书店里洒满了亮晃晃的阳光,一格格在书架上跳跃,把书店染得一片金黄。

还是太阳好啊,她对自己说。

把灯光调亮,就算再亮,也是夜里。

她自嘲地笑了笑。

手机里传来一个爽快的声音。

电话是文化局的人打来的,就是上次让她填申请表的那个干部,让她赶紧到局里去一趟,要办手续——什么手续?

就是省政府的那笔书店奖励基金,明光书店评上了!

你变百万富翁了……

卢娜站在窗口一动不动,然后肩膀轻轻地抖动起来,身子开始颤栗。

她伸出双手捂住了脸,泪水透过指缝,从脸颊上哗哗淌下来。

她似乎意识到什么,往前挪移了一步。

是的,她想躲开那堆书,怕自己的泪水把书弄湿了……

一百万是多大的一笔钱啊?

这么说,明光书店就要起死回生了?

可以把这几年累计的债务亏空都补上了,早就想添置的新书柜,也有了着落。

老公的工资不用再贴补书店了,积攒起来给儿子上大学交学费。

退一万步说,假若书店继续赔钱,一年赔几万块,这笔补贴的钱,也够她再亏损十几年了……她一直想着能把隔壁那家闲置的小阳台买下来,和自家书店打通,在二楼的咖啡吧旁边,再扩建一个儿童书屋,孩子们放学了,尽管可以到这里来读书嬉戏做梦……

卢娜从文化局回到店里,已近中午。

她从街上的灯具店里,买了一盒40瓦的飞利浦灯泡——把灯光再调亮一点!

她要让明光书店的老顾客们,老远就看到书店的灯光。

如果她的资金宽裕,最好把书店临街的窗户也扩大一倍,等到夜幕降临,玻璃窗内的灯光雪亮雪亮,明光书店就像一座透明的水晶宫,所有的书都在闪闪发光……这么多年,书本没有改变我的命运,但改变了我。

我办了明光书店,我的书店给人送去知识,知识可以帮别人改变命运……

这么一想,卢娜的眼泪又流下来了——不对!

不是知识改变命运,是文化!

不对,文化也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人!

我不再是那个高考落榜的自卑女孩,我活得对人有用,我充实、我知足……

就在这天晚上,明亮的灯光下,出现了一个人影。

卢娜眯起眼打量,忽然想起他就是几个月前那个买了二十多本书并建议她把书店灯光调亮一点的省城顾客。

他快步朝她走过来,抬起头环顾天花板的灯池,笑容满面地说:

嗬,灯光调过了?

书店亮了许多哦!

我老远就看见了。

接下来的事情,完全出乎卢娜的意料。

这个人对卢娜说了很多话,她好像听见他说,县城新区的整体规划中,需要有一家中等规模的书店。

他想到了明光书店,他推荐了明光书店,明光书店的信誉度和知名度,开在新区再恰当不过了。

新区将为书店预留五百平方米门面房,作为公益书店,房租优惠到可以忽略不计。

 

他还提到了城市发展战略,提到了公民的文化权利,提到了热爱、尊重、介入什么的,卢娜下意识嗯嗯地点头,只觉得他的话音一声声落下,头顶的灯光一盏盏亮起来。

那天晚上,卢娜回到家,和老公一五一十地说了今天书店里发生的一连串怪事。

老公开口说:

卢娜,我晓得你开书店十多年,没一天好日子过。

但是,假如你从此不开书店,恐怕就活不成了。

命总比钞票要紧,你年纪还轻呢,我要你活着!

卢娜鼻子一酸,眼圈就红了。

心里那朵奄奄一息的小火苗,呼地一下蹿上来,燃成了一蓬金红色的火焰。

隔着一条街,隔着几道墙,卢娜看见“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

(选自张抗抗《把灯光调亮》,有删节)

22、下列对作品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明光书店可以看成众多民营书店的缩影,小说开头就写明光书店生意萧条,处境艰难,折射出高科技、信息化时代实体书店和卖书人的困境,发人深思。

B.小说三次写到卢娜流泪的细节,第一次是因为接到文化局的电话后为书店有了转机喜极而泣,第二次和第三次则是感动于自己的坚守和执着。

C.小说主要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塑造了一个在困境中坚守梦想的女主人公形象,尤其是通过大量的心理独白展示了卢娜丰富的内心世界。

D.“‘明光书店’四个字,在夜空里通体透亮”,小说结尾含蓄蕴藉,“通体透亮”不仅写出了卢娜明朗的心灵世界,也暗示着书店的美好前景。

23、小说标题“把灯光调亮”意味深长,请理解其丰富的意蕴。

(6分)

 

24、请结合作品内容简要分析主人公卢娜在困境中坚持的动力源泉。

现实生活中,实体书店生存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对此你有怎样的思考?

(6分)

 

二、默写题(每空1分,共12分)

(1)荀子的《劝学》中阐述只有通过广泛学习和不断反思才能智慧明达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荀子的《劝学》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一结论,说的是君子之所以会有超过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外物来好好学习。

(3)韩愈《师说》阐述了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道理的,谁都会有疑惑的观点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师说》中阐述了在学问面前人人平等的思想之后,提出的择师的标准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6)清风徐来,水波不兴。

举酒属客,,。

三、写作(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问题。

作为刚步入高一的你,要“如何为自己画像”?

请写出自己的感悟和思考。

要求:

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注意:

选择题共22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默写与阅读23、24做在本页,作文写在作文纸上。

考试后提交答题卡、9-10页(写好班级、姓名、学号)、作文。

班级:

姓名:

学号:

参考答案

1.C试题分析:

师,学习。

2.A例句是介词结构后置,与A相同。

C定语后置,D宾语前置

3.B “是故圣益圣”中两个“圣”,前一个活用为名词,后一个是形容词。

4.D D项,两个“而”都是连词,表并列。

A项,第一个“焉”,兼词,相当于“于此”;第二个“焉”,句末语气词。

B项,第一个“其”,代词,那些;第二个“其”,副词,加强语气。

C项,第一个“乎”,介词,相当于“于”,可译为“比”;第二个“乎”,句末语气词。

5.C 状语后置句,“耻于师学”。

6.A “步”古义为“两脚各跨一次”。

7.C 对“士大夫”的解说错误。

“士大夫”不仅指有声望、地位的知识分子,还指官吏。

8、.B:

“六艺”指《诗》《书》《礼》《易》《乐》《春秋》六种经书。

9.C①宣告:

公开正式告诉(大家)。

公布:

(法律、命令、文告、通知事项等)公开发布,使大家知道。

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宣告”。

②激发:

刺激使奋发。

刺激:

推动事物,使起积极的变化。

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激发”。

③不知所措:

不知道怎么办才好,形容受窘或发急。

莫衷一是:

不能得出一致的结论。

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不知所措”。

④防患未然:

在事故或灾害尚未发生时采取预防措施。

防微杜渐:

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根据语境可知,应选用“防患未然”。

10.A画线句子有三处错误:

一是“蓄势待发”与“逐渐成熟”逻辑错误,应先“逐渐成熟”再“蓄势待发”二是“强弱”与“导致……”使句子存在两面对一面的问题,应把“强弱”改为“低弱”;三是“导致……”后缺少宾语中心语“后果”。

11.D结合语段内容及选项内容来看,此处填写的句子是对人工智能发展的两方面的认识————能力不可限量,风险整体可控。

结合后句的“未雨绸缪”可知,所填句子的内容在语意上应先谈优势再谈挑战。

12.A运用的是比喻手法。

B项,用“尧”“舜”这两个人物指代人群中的优秀人物。

C项,“干戈”和“玉帛”分别以战争武器和表示友好的事物指代战争和和平。

D项,以“西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