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19716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0.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docx

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A卷)

训练重点:

记叙文归纳主旨

一、必做部分(30分钟内完成)

(一)儿子的创意

毕淑敏

儿子在家里乱翻我的杂志。

突然说:

“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因为他经常异想天开,我置之不理。

他很郑重地说:

“这上面写着一个有关宗教博物馆建筑的创意征文比赛。

金牌获得者,免费到日本观光旅游。

说着,把一本海外刊物递给我。

我看也不看地说:

“关于宗教,你懂得多少?

关于建筑,你懂得多少?

你还是好好做功课吧。

他毫不气馁地说:

“可是我有创意啊,比如博物馆里可以点燃藏香,给人一种浓郁的宗教气氛。

比如博物馆里可以卖斋饭,让人色香味立体地感受宗教,比如……”

我打断他说:

“别比如了,我记得你小时候连积木都搭不好,还侈谈什么建筑!

十几岁的儿子好脾气,不理睬我的挖苦,自语道:

“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我说:

“噢,那不成了地下宫殿?

儿子不理我,遐想着说:

“博物馆用透明的建筑材料砌成外墙,这样,参观的人们时时刻刻会感到土地的存在,产生一种神秘感,地面部分设计成螺旋状的飞梯,象征着人类将向宇宙探索……”他在空中比划了一个上大下小的图形。

我不客气地打断他:

“挖到地下那么深的地方,会有水涌出来,积成一个火山口样的湖泊。

你想过没有?

还有你设计的飞梯,空中的螺旋状,多么危险!

还有……”

儿子摆摆手说:

“妈,您说的问题都是问题。

不过那是工程师们的事,不关我的创意。

妈妈,您知道什么是创意吗?

那就是最富于创造性的意见啊!

我叹了一口气说:

“好了,随你瞎想好了。

不过我要提醒你一句,对于一个学生来说,我以为最好的创意莫过于一个好成绩了。

儿子在电脑上完成了他的创意。

付邮之前,我说:

“可以让我看看你的完成稿吗?

他翻了我一眼说:

“您是评委吗?

我只好一笑了之。

很长时间过去了,儿子收到了一个写着他的名字并称他为“先生”的大信封。

是那家征文发起部门寄来的。

我们拆开信,里面是一张请柬,邀请儿子到海外参加发奖仪式。

儿子苦恼地说:

“现在赶去也来不及了。

再说他们也没说清我是不是获奖者。

我说:

“还不死心啊?

邀请你参加发奖,已是天上的面子。

这同电视剧友情出演一样,是助兴之举。

儿子思忖着说:

“妈,您说这发奖会不会给所有可能获奖的人都发请柬,到时候再突然宣布谁是真正的得主?

我说:

“别想那么多了,重要的在于你已参与。

儿子皱起眉头说:

“参与固然重要,得奖也很重要。

我说:

“对于你,现在最重要的是做作业。

不久,接到了征文举办部门的第二封信。

信中说,我的儿子没能去参加发奖仪式,他们深感遗憾。

儿子得了创意银牌奖,奖牌及资金他们设法转来。

儿子放学回来,还没摘书包,我就把信给他。

他看了一眼,淡淡地说:

“银牌啊?

我想我是该得金牌的。

一定是他们觉得我年岁小,一个人到日本去不方便,商量了一下就说,算了,给他个银牌吧。

我问他:

“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玩啊。

1.请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

2.联系选文语境,读读下面的语句,说说你分别读出了儿子怎样的个性特点。

①儿子尚未参加创意比赛,就对妈妈说:

“我准备到日本旅游一次。

②(儿子)自语道:

“在地面挖一个巨大的深坑,就要100米吧。

然后把这个博物馆盖在底下……”

③我问他:

“你为什么这么想到日本去呢?

”他立刻来了精神,兴致勃勃地说:

“日本的游戏机最好玩了,我去了就可以买一台回来啊。

儿子的性格:

①②③

3.请分析文中的母亲形象。

(2分)

4.通过记叙“儿子的创意”,文章所要表达的主旨是什么?

5.想象力是学习生活中一种最重要的能力之一。

你对于学习过程中老师或家长有意无意地阻碍学生想象力发展的现象是怎样看的?

(二)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后羿射日

逮至尧之时,十日并出。

焦禾稼,杀草木,而民无所食。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皆为民害。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杀九婴于凶水之上,缴大风于青邱之泽,上射十日,而下杀猰貐,断修蛇于洞庭,擒封豨于桑林。

万民皆喜,置尧以为天子。

(选自《淮南子》)

6.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逮至尧之时(         )   

(2)置尧以为天子(         )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尧乃使羿诛凿齿于畴华之野。

译文:

                

8.《后羿射日》这则神话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

二、选作欣赏提高部分

(一)枕月而眠

张儒学

  ①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乡下枕月而眠。

  ②那是一个多么惬意而美丽的夜晚,乡村的夜静静的,明净的月光照在静寂的田野上,我却十分悠闲地躺在父亲承包的鱼塘边的小屋里,看着布满星星的天空,枕着落在水里的月亮,心中却情不自禁地吟咏着李白的《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③那是夏天的一个周末,我回到乡下老家看望父亲。

尽管乡下树木密集、空气清新,但火辣辣的太阳似乎要把一切都烤焦似的。

乡下人除了早晚上坡干点必要的农活外,多半都呆在家里,或者在院前的竹林下乘凉,都尽力去寻找最凉爽的地方呆上一时半会,合合眼打个盹,也是乘凉的一种方式,更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

  ④我的父亲乘凉的最好去处是他承包的那个鱼塘,因为要喂养和照看鱼塘里的鱼,父亲就在鱼塘边搭起一个简陋的棚子,棚子是用竹子编的,父亲还用稀泥巴在外面涂了一层,这样就冬暖夏凉。

冬天把门关上,里面升上一个炉子,不管外面下起多大的雪,里面也一样的暖暖的;夏天只要把门打开,凉凉的风就轻轻地吹拂着小屋,里面凉悠悠的就是天然的“避暑山庄”。

棚子里虽然只能放下一张床和几个小凳子,但在这空旷的田野上,在这宽宽的鱼塘边,在这清清的水面上,别有一番风味。

  ⑤也许我早就知道父亲鱼塘边的小屋冬暖夏凉,我一到老家就直往父亲的鱼塘跑去,只见父亲的小屋里正坐着几个人在高兴地聊着天。

他们见我回来了,就赶忙叫我进去坐,他们仍天南地北地聊着,我却在屋里坐着乘凉,也许是我在城里吹惯了空调,回到乡下尽管手中的扇子扇个不停,还是感觉到很热,全身都被汗水浸透,可来到这小屋里,一会就感觉到凉悠悠的。

  ⑥不一会,那几个跟父亲聊天的人走了,父亲就与我聊起天来。

在这清清的鱼塘边,时不时有鱼儿游出水面,在清澈透明的水里游来游去,时不时弄出“叮叮咚咚”水声,父亲看着顽皮的鱼,高兴地说:

“这些鱼,多可爱,我看见它们就像看见你们小时候一样,多高兴多快乐呀!

”我说:

“听说你这鱼塘承包期快满了,还承包么?

”父亲说:

“当然要承包,只要在这鱼塘边一坐,心中就有一种快乐和踏实的感觉哟!

”我似乎明白了父亲的心情,虽然我们都劝父亲不要再承包这鱼塘,因母亲常年在城里帮着做生意的弟弟带孩子,也想叫父亲去城里享享福,可他总以有鱼塘走不开为由一再拒绝。

  ⑦晚上,父亲说我怕热就在鱼塘边的小屋里睡,他回家去睡,我高兴地接受了父亲的这一安排。

这是一个多么静寂而美丽的夜,当人们在唤回未到家的鸡鸭之后,月亮便渐渐地沿着那山顶升起,虽然农家小院的灯火通明,但还是挡不住这月光的明净,那皎洁的月光照在那片静静的田野上,好一幅山村田园美景。

我走出小屋,站在鱼塘边,看着月光映照下的水面,如身临仙境一般。

  ⑧夜已经很深了,我不知是因为这山村的静寂而沉思,还是因为月光下的山村夜色而陶醉,却无法入眠。

尽管我躺在这凉爽的小屋里,但眼前却是被月光点缀的鱼塘美景,我透过这一片清清的水面,看见落在水里的月亮比天上的月亮更明更大更亮。

我想起了李白的《古朗月行》: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我再低头一看,落在水中的月亮就慢慢在向我靠近,此时,月亮似乎就在我枕下……

  (《郑州日报》2010年8月25日,有删改)

9.文章描绘了一幅幅淡而温馨的画面,请根据文章⑥-⑧的内容把下列画面补充完整。

乡人夏日乘凉乡亲鱼棚闲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夏天的夜晚,我在乡下枕月而眠”一句中的“枕”字有什么表达效果?

11.父亲为什么舍不得离开鱼塘?

12.文章开头引用了李白的《静夜思》,结尾引用了李白的《古朗月行》,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13.本文写了夏夜、月色、家乡和作者的心境,你认为哪一个是主要的?

请阐述你的看法。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4—16题。

汉字作为民族文化的承载工具?

横竖撇捺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让我们一起走近汉字,完成以下任务。

【汉字起源】

“采”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以下义项:

①摘②开采③搜集④选取⑤精神;

14.结合字形和义项,你认为“采”的本意是,理由是                 。

【汉字风采】

15.请说说下列诗句中的“采”包含着怎样的情味。

(1)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诗经·关雎》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陶渊明《饮酒(其五)》

【汉字传承】

16.5月31日,首届中国汉字文化节盛大开幕。

下面是小记者的采访片段,请在横线上补写出恰当的内容。

小记者:

闻教授,您好!

我是校报小记者,请您谈谈汉字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闻教授:

好的。

总的来说,电脑等现代技术的广泛使用,改变了人们的书写习惯,“提笔忘字”的现象越来越严重;汉字的丰富内涵正逐渐流失,由汉字传承的中图文化有衰败倾向。

小记者:

       

闻教授:

也不能完全迭么说。

汉字历史悠久,字形优美,内涵丰富,有很强的生命力,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而且全球范围内的汉语热也不断升温。

本次活动,正是为搭建交流平台,引发公众思考,推动中华文化发展而举办的。

小记者:

哦!

我明白了。

建议本次活动增设一条宣传标语:

闻教授:

拟得不错,很切合本次活动的主题。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B卷)

训练重点:

记叙文归纳主旨

一、必做部分(30分钟内完成)

(一)像蒲公英一样生存

李智红

在我的印象中,蒲公英永远属于那种十分普通的小草。

许多地方的田野山坡、路边墙角,都能见到它们的踪迹。

蒲公英的花朵和果实,富有浪漫的诗意。

它的花朵呈现出一种纯粹的金黄,花形与菊花一般大小,风韵也不在菊花之下。

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微风一吹,它们便像一朵朵降落伞似的,飘飘悠悠随风而去。

我曾对生长在不同环境中的蒲公英作过仔细观察。

我发现那些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虽得以放任地滋长,自由地繁衍,快意地沐浴着酣畅的春风和雨露,但竟然全长得一副没精打采的模样。

它们要么猥琐而呆板,要么苍老而枯黄,不能给人以更多值得咀嚼和品味的东西。

也曾见识过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开紫色的花,枝叶和花朵都远比野生的肥硕壮实,但又觉得在那绚丽雍容的表象背后,总透着一股掩饰不住的俗气和肤浅,空有华表而缺乏内在的质感。

我先前工作的单位小院,也是随处可见蒲公英的生长,而且越是路边墙角,越是石阶缝隙,生长得就越加旺盛。

即使是那些已经浇灌了厚厚的混凝土面的院坝和走道之间,只要有哪怕是一丝丝龟裂的缝隙,它们都能扎根繁衍。

单位曾组织我们将院里的蒲公英一次次地当作杂草垃圾铲除,但只要雨水一浇,过不了几天,它们又会滋长出鲜活的嫩芽。

纵然把它们连根拔了,到第二年的春天,和风一吹,雨露一润,它们又重新萌发出新枝嫩叶,而且比上一年长得更茁壮,更旺盛。

那些生长在路道和台阶之间的蒲公英,为了避开行人的践踏和伤害,全都卧石而生,伏地而长。

为了生存,它们刚一破土,就懂得向大地匍匐,懂得以一种隐忍和有度的伸曲来保护自己。

这些生存在极其艰辛困苦甚至几近绝境的不毛之地的蒲公英,首要的课题就是想方设法地存活下来,然后长叶开花,繁衍后代。

在万物芸芸的自然界,蒲公英永远处于一种可有可无的配角地位。

它没有牡丹“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亦动人”的美艳,没有桃花“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的喧闹,也没有海棠“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的得宠。

但它总是默默而又尽情地开出黄色的小花,结出褐色的瘦果,为自己、为后代绵延生命的血脉。

每当看到这些卑微的蒲公英,我都为它们的生命内涵而产生一种莫名的感动。

同时,我又惊异于同一类型的生命,处在不同的生存境遇中,它们所呈现的生命状态竞有如此的区别和差异。

草木无性亦有性,世人有知亦无知。

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面对充满诱惑而又浮躁的社会现实,倘若我们在羡慕那花天酒地、一掷千金的富贵生活,沉湎于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平庸日子,哀叹社会不公、自己又怀才不遇时,想想那蒲公英,它会是一帖清热降火的良药,使我们领悟到生命的本质,将心态变得平和一些,心灵变得洁净一点。

(本文有删改)

1.“卑微的蒲公英”具有哪些“生命内涵”?

请分点简要分析。

2.下列句子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

①等到果实完全成熟之后,它便会绽开成一柄柄洁白如雪、轻盈如羽的小伞儿,伞托上坠一颗圆锥形的、饱满而丰润的籽粒。

②蒲公英在自己阴翳的心坎上引进阳光,在灰白的生命里添上亮色,而人却制造出桎梏,把自己牢牢地禁锢在狭小的世界里。

3.第3段写“长在丰腴土地上的蒲公英”和“被园艺师栽培驯化的蒲公英”,其作用是什么?

4.请简要指出本文所表达的思想意义。

(二)阅读选段,回答问题

钻木取火

太古之初,人吮露精,食草木实,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近水则食鱼鳖蚌蛤,未有火化,腥臊多,害肠胃。

于是有圣人出,以火得王,造作钻燧出火,教人熟食,铸金作刃,民人大说,号曰燧人。

(选自《古史考》)

5.解释下面加点词语的含义。

(1)衣其羽皮()

(2)以火德王()(3)民人大说()

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山居则食鸟兽,衣其羽皮。

8.远古人类是怎样发明火的?

9.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有什么意义?

二、选作欣赏提高部分

(一)孤独的舞者

蒋智润

①秋天,草地上一片寂静,萧瑟冷清。

大地上积满了落叶,枯败的叶子蜷缩着,如一张张满是皱纹的脸疲倦地向上张望着。

阳光下,小草儿如漂洗过的白银一般,浅黄浅黄的,迎着秋风簌簌作响。

四下里静悄悄的,一切都显得无精打采的,凛冽干燥的寒风暗示着这个季节并不属于脆弱的生命。

②然而,在绝望的阴影里似乎总是潜伏着那么一丝愉悦的惊喜。

瞧去!

不远处一只小小的蝴蝶,一身洁白,半透明的翅膀正不紧不慢地拍打着,宛若一朵飞舞着的雪花,细小的身子忽上忽

下回旋跳跃着。

一忽儿,轻轻地落在草叶尖上,吻一吻,旋即又飞走了。

我想,它的内心该是被某种热切的渴望敦促着吧,孜孜以求,永不懈怠。

③枯黄的草地在我眼里忽然变成一方广阔的舞台,舞台上,这只小小的蝴蝶正孤独地旋着舞演一场独角戏。

没有灯光,没有音乐,没有观众,没有掌声,孤独的舞者只是默默地奉献着它最美丽的舞姿

,舞姿里有忧伤的美丽,舞姿里有优雅的欢乐。

舞啊……舞啊……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

整个世界停顿下来,默默地注视着,万籁俱寂,周遭的大自然也莞尔笑了。

④一只小小的蝴蝶就这样征服了整个世界。

夏日里,会有许许多多这样的蝴蝶,小小的,白白的,舞动在世界的每个角落,成群结队地飞过这个季节,不留下一丝痕迹。

当花儿慢慢零落,生机勃勃的绿色也渐渐褪去,只留下孤零零的大地,光秃秃地裸露着,生命俱凋亡,仿佛干涸的生命之滩。

夏日,兴旺茂盛的夏日,一天天远去了。

这时,从某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孤独的舞者悄然而至,开始享受它那姗姗来迟的短暂的生命。

尽管,留给这个“不可理喻”的小生命的,并没有多少舒适与安慰,在这静默的季节里,它仍是这广漠舞台上唯一的主角。

不知这小东西是否明白“美好东西的获得往往要做出巨大的牺牲”。

代价的确是巨大的,秋天来临,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一天天加剧,这一天天加剧的寒冷会无情地吞噬蝴蝶的生命。

然而,重要的并不是生命的长度,而是其价值。

⑤不要怕在人生的舞台上做一个孤独的舞者!

有多少人,在各自的生活中终生扮演着平庸卑微的角色,却从来没有拥有过自己的人生舞台?

又有多少人,随波逐流,将自己独特的个性淹没在茫茫人海?

舞步回旋,陌陌前路,何处蔷薇?

而在世间的某个角落,一个含苞欲放的花骨朵儿正默默地等待着属于她的那只蝴蝶。

有一天,他们相遇,娇嫩的花骨朵儿便张开她的怀抱热情地迎接那久久等待的客人旋着舞步缓缓而来。

(选自《读者》)

10.从全文看,景物描写的作用是什么?

(3分)

11.仔细阅读②③段,从外形、心态、行动三个方面说说这只蝴蝶的特点。

(3分)

12.第③段画线句子中,用“忧伤”修饰“美丽”是否恰当?

为什么?

(3分)

13.结合文中“孤独的舞者”的特点,谈谈你对本文主旨的理解。

(4分)

14.试指出本文运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并结合文章内容作简要分析。

(4分)

(二)综合性学习考查

在班级开张的“语文,就在我身边”的综合实践中,要求你所在的学习小组完成以下任务。

(1)【积累成语】大量积累成语并在语文实践中正确使用成语,这不仅可以让语简洁

明了,而且还能使语意准确得体。

请你依据下列分类,按要求在横线上各写一个不同类型的成语。

数字成语

生肖成语

(2)【了解文化】请依据下列文字内容将备选词语正确地填写在文中划线处(4分)

备选词语:

精神品格道德准则理念智慧操守

一个人,无论他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如果他从来没有读过《老子》、《孟子》、《论语》、《诗经》和唐诗宋词、汉赋文章,如果他对于“天下为公”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无为而不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这一切都一无所知,那么,他没有资格说他懂得什么是“中华民族”!

(3)【鉴赏文学】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再举一篇你熟悉的文学作品,并仿照标有波浪线的句子形式续写一句你对这一文学作品的认识(3分)

我国古典文学作品,语言精练而又富于形象美,《木兰诗》虽然篇幅短小,不足400字,却继续了木兰从军12年的事情,而且形象鲜明,情节生动,气韵流畅。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A卷)参考答案

一、必做部分

1.本文主要写儿子参加宗教博物馆建筑创意征文比赛的经过和获奖后的表现。

2.自信;有创意(富有想象力);好玩(稚气未脱)

3.粗暴,武断,不懂得尊重孩子的个性。

4.文章所揭示的主旨是创意是最宝贵的财富,对于孩子的创造精神要给予呵护与支持。

5.喜欢异想天开是儿子的天性,在学习生活中,老师或者家长总是用成人的意识有意无意地阻碍我们的现象力,并把它说成是胡思乱想。

这样的后果是禁锢了我们的想象力,使我们的精神生活日出贫乏,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

《后羿射日》

6.

(1)及,到。

(2)推举。

7.尧派后羿到南方沼泽地荒野去杀野兽凿齿。

8.示例:

告诉我们要以天下事为己任,要有一颗博爱众生的心,要敢于挑战权威,凡事都要坚持和坚强等道理。

附【翻译】

   到了尧统治的时候,有十个太阳一同出来。

灼热的阳光晒焦了庄稼,花草树木干死,老百姓连吃的东西都没有。

猰貐、凿齿、九婴、大风、封豨、修蛇都来祸害人民。

(于是)尧派后羿到南方沼泽地荒野去杀野兽凿齿,到北方的凶水杀灭九婴,到东方的大泽青邱系着丝绳的箭来射大风,射十个太阳(射下来九个),接着又杀死猰貐,到洞庭湖砍断修蛇,在中原一带桑林擒获封豨。

后羿把那些灾害一一清除。

民众都非常开心,并推举尧为领导人(天子)。

二、选作部分

9.父子塘边聊天“我”塘边赏月“我”枕月而眠

10.枕有亲近(拥抱、相伴)之意,表现我惬意(欢愉、悠闲)的心境

孩子:

求生的坚定意愿,也含有对父亲的安慰。

11.

(1)父亲看见鱼,就像看见孩子小时候一样,感到高兴快乐。

(2)父亲在鱼塘边一坐,心中就有一种快乐和踏实的感觉(或父亲留恋故土)

12.开头表达作者对家乡的思念结尾表达作者陶醉于月色时的喜悦

13.认为写月色为主,可从文题,开头结尾引用了李白的咏月诗,全文描绘一幅动人的山村月夜图景等方面加以分析。

认为写夏夜为主,可从文题,全文主要写山村夏夜,表达对家乡夏夜的热爱等方面加以分析

综合性学习

14.【汉字起源】本意:

摘理由:

用手在树上采摘果实或叶子♂

15.【汉字风采】

(1)自由愉悦;天真美好;轻松悠闲

(2)悠闲自在;回归自然;向往自由(写出其中1点即可。

16.【汉字传承】那是否意味着我们古老的汉字将逐渐消失,中华文化会由此走向衰败?

示例:

弘扬汉字文化,传承华夏文明

2012学年第二学期阅读训练(第3周B卷)参考答案

一、必做

1.写蒲公英不择地势,历经磨难仍旺盛生长,显示出顽强的生命力,;写蒲公英为避开践踏和伤害,卧石而生,伏地而长,表现出隐忍和有度伸曲的生存智慧;通过与牡丹、桃花、海棠的美艳得宠对比,再现出朴实无华,甘于寂寞的品质。

2.①通过‘洁白如雪’‘轻盈如羽’‘小伞’等比喻,从颜色。

形态。

形状等方面写出了蒲公英果实的特征,表现富有诗意般的可爱。

②将蒲公英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人的自我束缚。

胸襟狭窄的心态对比,引发读者对生命和人生的思考。

3.①与后面写的卑微的蒲公英形成对比,衬托出生长在墙角。

缝隙中的蒲公英的生命的内涵;②用以说明同种类的生命,处于不同的生存境遇,会有不同的生命状态。

4.做人要像蒲公英一样,面对充满诱惑和浮躁的社会,平和而积极地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体现生命的意义。

选做:

《钻木取火》

5.

(1)穿。

(2)因为。

(3)通“悦”,高兴。

6.靠山居住就吃飞鸟和野兽,穿羽毛衣和野兽皮。

7.在打野兽时石块与山石相撞时产生火花,燧人氏受到启法,于是发明了钻木取火。

8.火的发明使远古人类吃上了熟食,因此他们生病少了,寿命长了;火的发明使人类有了可以创造的温暖,对远古人类的聚集提供了武器和条件,为人类群居思想的产生提供了根源。

附【翻译】

   远古的时候,人们吮吸自然雨露和天地精华,吃草木的果实,靠山居住就吃飞鸟和野兽,穿羽毛衣和野兽皮;临水而居则吃鱼鳖蚌蛤,还不知道用火煮熟食物吃,因而食物腥臊多,伤害肠胃。

这时,有一位圣人产生了,他因为发明了火而被人民推举为王。

他告诉人们怎么钻木取火,怎么煮熟食物,怎么铸铁做刀。

人民非常高兴,称呼他为“燧人”。

二、选作

10.答案:

①渲染寂静、冷清的气氛。

②为下文蝴蝶的出场作铺垫。

③衬托出蝴蝶舞姿的优雅、绰约和孤独舞者的坚强。

评分:

本题3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

①洁白、美丽、可爱等(外形)②内心有热切的渴望,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心态)③孤独地舞动着(行动)评分:

本题3分。

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

恰当。

因为“美丽”指孤独的舞者轻盈、优雅的舞姿;“忧伤”指孤独的舞者旋舞过程中的孤独,无人欣赏与喝彩。

(或:

恰当。

因为文中说“所有的绝望,所有的欢乐,所有的痛楚都融进这绰约的舞姿里”。

评分:

本题3分。

答出“恰当”得1分,答出理由得2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

通过对孤独的舞者的赞美,提醒、启迪、鼓舞、激励人们只要孜孜以求、永不懈怠就能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

评分:

本题4分。

每句2分,意思对即可。

14.答案示例:

①托物抒情。

文章借枯黄的草地上的一只蝴蝶在孤独中旋舞,舞出忧伤的美丽,优雅的欢乐,表现对在寂寞里苦苦追求的人们的崇敬和赞美之情。

②衬托手法。

用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