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30661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987.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docx

高考生物热点题型和提分秘籍专题25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解析版

1.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Ⅱ)。

2.共同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Ⅱ)。

热点题型一自然选择学说

例1、下列叙述中符合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原理的是()

A.食蚁兽具有长舌,是因为它长期舔食树缝中的蚂蚁而反复不断伸长的缘故

B.害虫抗药性的增强,是因为杀虫剂使害虫产生抗药能力,并在后代中不断积累

C.狼和鹿通过捕食和被捕食的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结果狼和鹿的奔跑速度都变快

D.现在人们都生活在不同的人工环境中,因此人类的进化不再受到自然选择的影响

【答案】C

【提分秘籍】“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生物进化的模型

(1)自然选择的对象

①直接对象是生物的变异性状(表现型)。

②间接对象是相关的基因型。

③根本对象是相关的基因。

即自然选择的实质是环境对变异所对应的基因的选择,因而可以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

(2)自然选择的因素

对生物的变异起选择作用的是个体所处的自然环境。

(3)自然选择的动力:

生存斗争。

①类型:

包括种内斗争、种间斗争(竞争、捕食、寄生)、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

②意义:

生存斗争对生物的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能推动生物的进化。

(4)自然选择的结果:

适者生存。

【特别提醒】自然选择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缓慢、连续的过程。

由于生存斗争不断进行,因而自然选择也不断进行,通过一代代生存环境的选择作用,生物的变异被定向积累和加强,微小的有利变异得到积累而成为显著的有利变异,从而产生了适应特定环境的生物新类型。

【举一反三】分析以下图解,回答相关问题。

(1)图甲表示达尔文的物种形成解释模型,分析可知,其中的两个推论分别是:

推论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推论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定向的________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达尔文论证了生物是不断进化的,并且对生物进化的原因提出了合理的解释,但是这一学说存在一定局限性,如对遗传和变异的本质没有作出科学的解释、对进化原因的解释局限于________水平等。

(3)某海岛上生活着一种昆虫,经调查其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乙中曲线所示。

气候变化使该海岛开始常刮大风,若干年后再进行调查,请在右图绘制出最可能的翅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曲线,并对这一现象的出现作出解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推论1:

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

推论3:

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2)自然选择个体

(3)如右图海岛上常刮大风,翅长和翅短的变异个体以抗风和避风的方式可以避免大风将它们刮入大海而死亡。

经长期选择,海岛上的该种昆虫的基因频率分别向着翅长和翅短的方向发展,翅长和翅短的个体数均多于中等翅长的个体数

【解析】

(1)达尔文的物种形成解释模型由五个事实和三个推论组成,推论1是“个体间存在着生存斗争”,推论3是“有利变异逐代积累,生物不断进化出新类型”。

(2)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进化的方向,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对进化原因的解释局限于个体水平。

热点题型二现代生物进化理论

例2、下列对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理解,正确的是()

A.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的定向变异,为进化提供原材料

B.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改变,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C.地理隔离使种群间基因不能交流,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共同进化就是物种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发展和进化

【答案】B

【提分秘籍】

(1)生物变异的不定向性是由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基因重组的多样性和染色体变异的不定向性所决定的。

(2)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

①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为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生物科学的研究和发展,不断完善生物的进化理论。

②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遗传变异的研究已从性状水平

基因水平。

③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对自然选择作用的研究已从个体水平

种群水平。

④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核心仍是自然选择学说。

(3)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层次是密切联系的,基因多样性是形成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基础,反过来物种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又影响基因多样性。

(4)对物种和进化标准的判断技巧

①判断两个种群是否属于同一物种的标准,是看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生殖隔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一定是两个物种。

②判断种群是否进化的标准,是看其基因频率是否发生了变化,若种群基因频率没有发生变化,则种群没有发生进化。

【举一反三】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是在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对自然选择学说的完善和发展表现在()

①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

②种群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自然选择是通过生存斗争实现的

④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

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⑥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⑦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A.②④⑤⑥⑦B.②③④⑥

C.①②⑤⑥D.①②③⑤⑦

【答案】C

热点题型三种群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

例3.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16%,aa个体占36%,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

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

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

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

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

【答案】C

【提分秘籍】以一对等位基因为例计算种群中基因频率,主要有以下四种类型:

1.已知基因型个体数,求基因频率:

某基因频率=(纯合子个数×2+杂合子个数)÷(总个数×2)

2.已知基因型频率,求基因频率:

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该等位基因纯合子的基因型频率+1/2杂合子的基因型频率

3.计算常染色体遗传和伴性遗传基因频率:

用NAA、NXAY分别表示该基因型的个体数,用PAA、PXAY表示该基因型的频率。

用p、q表示A、a的基因频率

(1)常染色体遗传方式:

p=

=PAA+

PAa

q=

=Paa+

PAa

(2)伴X染色体遗传方式:

p=

q=

4.遗传平衡定律(哈代——温伯格定律):

当等位基因只有两个(A、a)时,设p表示A的基因频率,q表示a的基因频率,则:

基因型AA的频率=p2,Aa的频率=2pq,aa的频率=q2。

如果一个种群达到遗传平衡,其基因频率应保持不变。

【特别提醒】

(1)根据公式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就不必考虑性别问题,特别是在理想条件下,符合哈代—温伯格定律,可以直接代入公式进行计算。

(2)只要群体不发生变化,不论自由交配或自交,基因频率都不发生改变;但自由交配的基因型频率不变,自交基因型频率会发生变化。

(3)在种群中一对等位基因频率之和等于1,基因型频率之和也等于1。

【举一反三】

某动物的基因A和B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只有基因A或基因B的胚胎不能成活。

若AABB和aabb个体交配,F1群体中雌雄个体相互交配,F2群体中A的基因频率是()

A.50%B.60%

C.45%D.40%

【答案】B

1.(2019江苏卷.12)下图是某昆虫基因pen突变产生抗药性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杀虫剂与靶位点结合形成抗药靶位点

B.基因pen的自然突变是定向的

C.基因pen的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了原材料

D.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之间存在生殖隔离

【答案】C

【解析】pen基因突变后形成了抗药靶位点,A错误;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B错误;基因突变为昆虫进化提供原材料,C正确;野生型昆虫和pen基因突变型昆虫属于同一物种,二者不存在生殖隔离,D错误。

2.(2019上海卷.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9分)

图11显示太平洋某部分岛屿上几种鸟类的分布及迁徙情况。

图12显示其中的S鸟不同种群的等位基因频率与代数的关系,其中n代表种群的个体数。

31.图11显示,相对于X岛,Y岛上的鸟_______多样性减小。

32.S鸟有黑羽(AA)、杂羽(Aa)、灰羽(aa)三种表现型,当S鸟迁至Y岛后,在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统计发现灰羽个体只占1%,Y岛S鸟种群中A基因的频率为___________。

估算Y岛S鸟密度的调查方法一般采用_____________。

33.经过多个阶段的迁移,在各岛上发现源于S鸟的14种鸟,此类现象称为________。

34.据图12判断,随着繁殖代数的增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_(多选)。

A.群体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几率越大

B.群体越小,种群基因越偏离原始种群

C.群体越大,种群遗传多样性越易消失

D.群体越大,种群纯合子越倾向于增加

35.除自然因素外,影响鸟类群体数量的人为因素有______(多选)。

A.栖息地开发B.烈性病毒的出现C.栖息地污染D.栖息地因地震被岛屿化

【答案】

31.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32.0.9标记重捕法

33.适应辐射

34.AB35.AC

【解析】

(1)图11显示,相对于X岛,Y岛上鸟的种类和同一种鸟不同类型的种类减少,即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减小。

(2)灰羽个体占1%,根据基因平衡定律,a基因的频率为0.1,则A基因的频率为0.9。

调查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一般用标记重捕法。

(3)在各岛上发现源于S鸟的适应不同环境的14种鸟,此类现象称为适应辐射。

(4)当n=50时,a基因频率迅速下降至0,说明群体越小,某些基因消失的几率越大;n=25和n=50两种情况下,a基因频率快速上升或下降,说明群体越小,种群基因越偏离原始种群。

(5)栖息地开发和栖息地污染属于人为因素,烈性病毒的出现是基因突变的结果,栖息地因地震被岛屿化是自然原因造成的。

1.(2019·江苏卷.14)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答案】A

2.(2019·浙江卷.32)(18分)某自花且闭花授粉植物,抗病性和茎的高度是独立遗传的性状。

抗病和感病由基因R和r控制,抗病为显性;茎的高度由两对独立遗传的基因(D、d,E、e)控制,同时含有D和E表现为矮茎,只含有D或E表现为中茎,其他表现为高茎。

现有感病矮茎和

抗病高茎两品种的纯合种子,欲培育纯合的抗病矮茎品种。

请回答:

(1)自然状态下该植物一般都是_______合子。

(2)若采用诱变育种,在γ射线处理时,需要处理大量种子,其原因是基因突变具有______

和有害性这三个特点。

(3)若采用杂交育种,可通过将上述两个亲本杂交,在F2等分离世代中_____抗病矮茎个

体,再经连续自交等_____手段,最后得到稳定遗传的抗病矮茎品种。

据此推测,一般

情况下,控制性状的基因数越多,其育种过程所需的_____。

若只考虑茎的高度,亲本

杂交所得的F1在自然状态下繁殖,则理论上,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

(4)若采用单倍体育种,该过程涉及的原理有____。

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其过程(说明:

选育结果只需写出所选育品种的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

【答案】

(1)纯

(2)多方向性、稀有性

(3)选择纯合化年限越长矮茎:

中茎:

高茎=9:

6:

1

(4)基因重组和染色体畸变遗传图解如下:

3.(2019·四川卷.11)(14分)果蝇的黑身、灰身由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

(1)实验一:

黑身雌蝇甲与灰身雄蝇乙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雌雄果蝇表型比均为灰身:

黑身=3:

1。

①果蝇体色性状中,__为显性。

F1的后代重新出现黑身的现象叫做;F2的灰身果蝇中,杂合子占。

②若一大群果蝇随机交配,后代有9900只灰身果蝇和100只黑身果蝇,则后代中Bb的基因型频率为。

若该群体置于天然黑色环境中,灰身果蝇的比例会,这是的结果。

(2)另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R、r)会影响黑身果蝇的体色深度。

实验二:

黑身雌蝇丙(基因型同甲)与灰身雄蝇丁杂交,F1全为灰身,F1随机交配,F2表型比为:

雌蝇中灰身:

黑身=3:

1;雄蝇中灰身:

黑身:

深黑身=6:

1:

1。

①R、r基因位于染色体上,雄蝇丁的基因型为,F2中灰身雄蝇共有种基因型。

②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其细胞(2n=8)中Ⅰ、Ⅱ号染色体发生如图所示变异。

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

用该果蝇重复实验二,则F1雌蝇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细胞中有条染色体,F2的雄蝇中深黑身个体占__。

【答案】

(1)①灰色性状分离2/3②18%下降自然选择

(2)①XBBXrY4②8或61/32

②雌蝇丙(bbXRXR)的一个细胞发生染色体变异后,Ⅰ号染色体变成一条,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细胞中,一个细胞中有Ⅰ号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有8条染色体,另一个细胞中无Ⅰ号染色体,后期细胞中有6条染

色体。

现有一只黑身雌蝇(基因型同丙:

bbXRXR),结合图示及变异细胞在减数分裂时,所有染色体同源区段须联会且均相互分离,才能形成可育配子可推知丙产生的可育配子类型再依次分析。

4.(2019·上海卷.综合题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9分)

对某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调查后共发现54科390种鸟类。

其中北坡有31科115种,南坡有54科326种。

31.造成该保护区南坡物种远比北坡丰富度高的可能因素是______(多选)。

A.面积B.气候C.水文D.地貌

32.图11显示了该保护区内古北界等三大类鸟的垂直分布格局,由图可知,物种丰富度最大出现在海拔______。

A.1.6~2.5kmB.2.5~3.1kmC.3.1~4.0kmD.4.0~4.8km

研究显示,保护区内地雀味的形态与ALX1基因高度相关。

图12显示MG、CE、DP、DW四种地雀ALX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多样性。

33.测定该基因序列可为生物进化提供_______证据。

据图推测,MG与其他物种的亲缘性由近及远的顺序是___________。

A.DP、CE、DWB.CE、DW、DPC.CE、DP、DWD.DP、DW、CE

图13显示ALX1基因型(BB、BP和PP)与FM地雀喙形态的关系。

34.在该保护区内共发现具有钝喙、尖喙和中间型FM地雀的数量分别为260只、180只和360只,则P的基因频率是__________。

【答案】31.BCD

32.B

33.生物化学/遗传学/分子水平B

34.45%

(4)分析图,由于纵坐标为喙的尖度,则基因型为PP的喙最尖(180只),中间型(360只)的基因型为BP,钝喙(260只)的基因型为BB,则P的基因频率为(180×2+360)/(800×2)×100%=45%。

(2019·北京卷)4.为控制野兔种群数量,澳洲引入一种主要由蚊子传播的兔病毒。

引入初期强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被强毒性病毒感染后很快死亡,致兔种群数量大幅下降。

兔被中毒性病毒感染后可存活一段时间。

几年后中毒性病毒比例最高,兔种群数量维持在低水平。

由此无法推断出

A.病毒感染对兔种群的抗性具有选择作用

B.毒性过强不利于病毒与兔的寄生关系

C.中毒性病毒比例升高是因为兔抗病毒能力下降所致

D.蚊子在兔和病毒之间的协同(共同)进化过程中发挥了作用

【答案】C

(2019·江苏卷)8.某医院对新生儿感染的细菌进行了耐药性实验,结果显示70%的致病菌具有耐药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孕妇食用了残留抗生素的食品,导致其体内大多数细菌突变

B.即使孕妇和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感染的细菌也有可能是耐药菌

C.新生儿体内缺少免疫球蛋白,增加了致病菌的耐药性

D.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导致耐药菌形成

【答案】B

【解析】抗生素并非导致突变的因素,即变异在前选择在后,抗生素对细菌只起选择作用,即A选项错误;细菌的变异与是否接触过抗生素无关,所以即使新生儿未接触过抗生素,进入新生儿体内的细菌也存在抗药性的类型,故B选项正确。

免疫球蛋白与致病菌的耐药性无关,故C选项错误。

新生儿出生时没有及时接种疫苗时,将导致致病菌在体内的繁殖,耐药菌的形成是基因突变所致与疫苗无关,故D选项是错误。

(2019·广东卷)3、某种兰花有细长的花矩(图1),花矩顶端贮存着花蜜,这种兰花的传粉需借助具有细长口器的蛾在吸食花蜜的过程中完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蛾口器的特征决定兰花花矩变异的方向

B、花矩变长是兰花新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C、口器与花矩的相互适应是共同进化的结果

D、蛾的口器会因吸食花蜜而越变越长

【答案】C

(2019·上海卷)9.果蝇的长翅(V)对残翅(v)为显性。

在一个由600只长翅果蝇和400只残翅果蝇组成的种群中,若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那么隐性基因v在该种群内的基因频率为

A.20%B.40%

C.60%D.80%

【答案】C

【解析】据题意,共有果蝇1000只,vv有400只,Vv杂合子占所有个体的40%有400只,VV有200只,依据基因频率的计算方式,v的基因频率为(400×2+400×1)÷(1000×2)=60%,所以选C.

(2019·海南卷)23.某动物种群中,AA,Aa和aa基因型的个体依次占25%、50%、25%。

若该种群中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可以随机交配,理论上,下一代AA:

Aa:

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

A.3:

3:

1B.4:

4:

1C.1:

2:

0D.1:

2:

1

【答案】B

【解析】若该种群的AA个体没有繁殖能力,其他个体间(即1/3AA、2/3Aa)可以随机交配,用配子法

则下一代AA:

Aa:

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4:

4:

1

(2019·上海卷)

(一)回答下列有关生物进化与多样性的问题。

(9分)

研究者对分布在喜马拉雅山东侧不同海拔高度的358种鸣禽进行了研究,绘制了该地区鸣禽物种的演化图表(部分)及其在不同海拔分布情况的示意图(图11,图中数字编号和字母代表不同鸣禽物种的种群)。

31.种群①内部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体现的是_______多样性,该多样性的实质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多样性。

【答案】遗传基因和基因型/遗传物质/DNA的脱氧核苷酸的序列

【解析】生物多样性有的内容有:

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种群内部生物个体间形态和大小方面的差异,就是遗传多样性,基因的差异或基因中脱氧核苷酸序列的差异是其根本原因。

32.在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两种__________。

【答案】②、③

【解析】据图分析,分支越向后,亲缘关系越近,因为②、③是由最近的同一祖先进行而来的,故②③④⑤四个物种中,亲缘关系最近的是②③;

33.该研究发现,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是喜马拉雅鸟类新物种形成的关键步骤之一,就⑥、

⑦形成过程而言,种群X分布区域扩大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有利于在⑥⑦原种群之间形成地理隔离/使⑥⑦原种群之间彼此不能接触,失去交配机会

【解析】种群分布区域的扩大了,这样⑥、⑦它们的生活环境就可能不同,逐渐形成的地理隔离而导致生殖隔离。

34.由种群X进化成为⑥⑦两个物种的历程约为7百万年,⑥和⑦成为两个不同物种的

标志是_____________。

下列关于这一进化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__(多选)。

A.X中的个体发生了可遗传的突变

B.⑥⑦中每个个体是进化的基本单位

C.⑥⑦一直利用相同的生物和非生物资源

D.自然选择的直接对象是种群X中不同的等位基因

E.不同海拔高度的选择有利于不同种群的基因频率朝不同方向演化

【答案】生殖隔离A、E

1.下列关于生物进化问题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生殖隔离是地理隔离的必然结果

②不同物种之间必然存在生殖隔离

③种群基因库间出现差异是产生生殖隔离的根本原因

④隔离、可遗传的变异和自然选择导致了物种的多样性

⑤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⑥自然选择导致了生物的定向变异与进化

A.①②③④B.②③④

C.④⑤⑥D.①③④⑤

【答案】B

【解析】地理隔离不一定会产生生殖隔离,①错误;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⑤错误;变异是不定向的,⑥错误。

2.某种植物正常群体中可产生少量突变类型,突变类型可产生有毒的生物碱,导致食用此种植物的某种昆虫死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突变类型对昆虫的变异具有定向选择的作用

B.昆虫的变异可降低其灭绝的可能性

C.昆虫的选择作用可能导致该突变基因的频率增加

D.最终昆虫和植物总会有一种生物被淘汰

【答案】D

3.如图为四个物种的进化关系树(图中百分数表示各物种与人类的DNA相似度)。

DNA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下列相关论述合理的是()

A.四个物种都由共同祖先通过基因突变而形成

B.生殖隔离是物种朝不同方向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C.人类和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

D.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相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知识及理解,同时考查识图和提取信息能力。

四个物种起源相同,是由共同的祖先,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变异,经过长期自然选择逐渐形成的,A错误;生殖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向不同方向发展是由自然选择决定,B错误;黑猩猩和人类的DNA相差(100-99.01)=0.99%,碱基进化速率按1%/百万年计算,人类与黑猩猩的DNA差异经历了约99万年的累积,C正确;大猩猩和人类相差1.1%,大猩猩和非洲猴相差1.24%,大猩猩和人类的亲缘关系,与大猩猩和非洲猴的亲缘关系的远近不同,D错误。

4.如表所示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1900

1910

1920

1930

1940

1950

1960

1970

基因A

的频率

0.99

0.81

0.64

0.49

0.36

0.25

0.16

0.10

基因a

的频率

0.01

0.19

0.36

0.51

0.64

0.75

0.84

0.90

A.该种群发生了进化

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

C.1970年该种群中Aa基因型的频率为18%

D.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