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12531085 上传时间:2023-06-06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70.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docx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

江门市七年级下册生物期中试题及答案解答

一、选择题

1.参与人体消化、呼吸、运动、生殖等各种生命活动调节的是()

A.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B.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

C.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D.消化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2.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应当建议他多吃一些()

A.米饭、馒头B.鱼肉蛋奶C.新鲜蔬菜、水果D.钙片

3.“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挤压花生种子后在白纸上留下一个印迹,这说明食物中确实含有( )

A.蛋白质     

B.淀粉C.脂肪     

D.无机盐

4.为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某同学设置如图实验装置,已知试管A实验材料是:

淀粉液+唾液,则试管B实验材料应为

A.淀粉液+碘液

B.唾液+碘液

C.淀粉液+清水

D.唾液+清水

5.三组血细胞中,都不具有细胞核的是()

A.红细胞和白细胞B.白细胞和血小板

C.红细胞和

血小板D.上述三组都无胞核

6.世界卫生组织号召普遍使用铁制的炊具,这是因为

A.铁是骨骼和牙齿的重要组成部分B.铁有利于蛋白质的形成

C.铁是维生素C的重要组成部分D.铁是血红蛋白的成分

7.表皮分为角质层和生成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这样排列的作用是()

A.防止被太阳晒黑B.使皮肤更具有弹性

C.防止细菌入侵D.细菌不易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分散失

8.下列器官或系统与排泄无关的是

A.皮肤B.泌尿系统C.呼吸系统D.消化系统

9.下列物质中属于无机物的是()

A.水、无机盐B.糖类C.脂肪D.蛋白质

10.图中a表示人体的膈肌,可确定

A.甲的膈肌舒张,肋间肌收缩

B.甲的膈肌和肋间肌都收缩

C.乙吸气

D.甲呼气

11.人体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很多。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肠内表面具有许多皱襞和绒毛,利于营养吸收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C.动脉血管和静脉血管内都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D.毛细血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利于物质交换

12.有些对胃有较大刺激作用的药物常装在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其主要原因是(  )

A.让药物在胶囊中慢慢渗出,减轻对胃的刺激

B.为了服药方便,便于吞咽

C.胃对胶囊不起消化作用,可以顺利经胃进入小肠

D.以上几点都是

13.如下图表示人体内气体交换的过程,其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是(  )

空气

呼吸道

肺泡

血液

组织细胞

A.①

B.②

C.③

D.④

14.如图表示血液流经某器官X后一些成分的变化情况,据此推测该器官为

A.肺B.心脏C.肝脏D.肾脏

15.下列关于平静吸气过程的表示,那项是正确的?

(  )

A.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B.胸廓回缩→肺扩张→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C.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大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D.胸廓扩大→肺缩小→肺内气压小于大气压→气体入肺

16.人眼的“白眼球”和“黑眼球”实际上是指()

A.虹膜和角膜B.角膜和巩膜C.角膜和虹膜D.巩膜和虹膜

17.人体的肝脏是构成的器官之一。

()

A.内分泌系统B.消化系统C.神经系统D.循环系统

18.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某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加碘的淀粉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

在四只同样的洁净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加碘淀粉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直至褪色为止。

观察结果如表。

据表可知这四种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最少的是()

滴加的蔬菜汁及数量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10滴

6滴

18滴

11滴

A.青椒B.芹菜C.白菜D.黄瓜

19.下列不是小肠适于吸收的特点的是()

A.小肠很长且内表面有皱襞

B.小肠绒毛中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壁很薄

C.小肠内有多种消化液

D.小肠绒毛壁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20.如表实验中,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与使用目的不一致的是()

实验名称

实验材料

使用目的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

清水

保持细胞形态

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

生理盐水

保持细胞形态

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

酒精

检验淀粉是否产生

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

碘液

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

A.AB.BC.CD.D

21.表中是课堂上进行“测量胸围差”活动时,某小组成员为王林同学测得的数据(单位:

厘米).王林的胸围差是()

状态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平静

80

80.5

80

尽力深吸气时

90

91

92

尽力深呼气时

78

77

76

A.14厘米B.16厘米C.16.9厘米D.12厘米

22.下列关于肺泡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最细的支气管分支末端形成肺泡

B.肺泡壁由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构成

C.在呼吸过程中,肺泡里总是氧气最多

D.肺泡外的毛细血管的管壁是一层扁平的上皮细胞

23.为了实现环境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对垃圾进行分类回收。

现有4只分别贴有以下不同标志的垃圾桶,废旧报纸应投入()

A.

B.

C.

D.

24.心脏是将血液泵至全身的动力器官。

由此可见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是(  )

A.上皮组织B.结缔组织

C.肌肉组织D.神经组织

25.维生素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必需的一类物质,下列关于维生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是一种有机物,可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B.需经过消化后才能被人体吸收

C.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D.饮食中缺少维生素C易患神经炎

26.食品安全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雅称“味蕾上的健康”。

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大力倡导居民食用绿色有机蔬菜B.发芽的马铃薯有毒,应尽量少吃

C.应少吃或避免吃油炸、油煎食品D.购买包装食品应注意识别保质期

27.下列有关食物消化和吸收的说法中,叙述正确的是(  )

A.淀粉、蛋白质、脂肪被初步消化的部位分别是胃、口腔、小肠

B.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可预防佝偻病

C.水、无机盐、维生素不经过消化就能被直接吸收

D.消化道中既没有消化又没有吸收功能的器官只有食道

28.如图是小肠绒毛结构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肠绒毛是小肠内表面皱襞上的绒毛状突起,大大增加了小肠消化和吸收的面积

B.图中6所示的结构是肠腺,它分泌的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酶

C.小肠绒毛壁、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它们都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D.营养物质中的麦芽糖、氨基酸等成分能通过小肠绒毛壁进入循环系统

29.新《环保法》实施后,世界环境日将聚焦“空气污染”主题。

下列措施与该主题不相符的是

A.提倡绿色出行,发展公共交通B.退耕还林还草

C.提倡使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D.及时处理作物秸秆、就地焚烧

30.患急性肺炎的病人验血,往往会出现下列哪一现象?

(  )

A.血红蛋白增多

B.红细胞增多

C.血小板减少

D.白细胞增多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

C

【分析】

系统是由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组成的结构,人体主要由八个系统组成,它们是:

运动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生殖系统。

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

【详解】

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如下:

运动系统:

运动、支持和保护;消化系统:

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循环系统:

运输体内物质;呼吸系统:

吸入氧和呼出二氧化碳;泌尿系统:

泌尿和排尿;神经系统:

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内分泌系统:

分泌激素,通过激素的作用,调节人体的生理活动;生殖系统:

生殖。

因此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系统是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其中其主导作用的是神经系统。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体八大系统的功能。

2.C

解析:

C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A.米饭、馒头主要含有糖类,是主要的供能物质,故A不符合题意。

B.鱼肉蛋奶主要含有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的基本物质,故B不符合题意。

C.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小林这几天刷牙时发现牙龈经常出血,这是坏血病的表现,是体内缺乏维生素C造成的,新鲜蔬菜和水果中富含维生素C,应该注意补充新鲜的蔬菜,故C符合题意。

D.钙片主要是为人体补钙,钙是构成牙齿和骨骼的重要组成成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维生素C的缺乏症及食物来源,难度较小,注重基础。

3.C

解析:

C

【解析】

“食物中含有蛋白质、淀粉和脂肪”的实验中,挤压花生种子后在白纸上留下一个印迹,这说明食物确实含有脂肪,C正确。

4.C

解析:

C

【分析】

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

【详解】

要探究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就应该以唾液为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除唾液这个条件不同外其它条件都应该相同,即在实验组中加入唾液,相应的对照组中加入等量的清水,所以B试管应该加入淀粉液和清水。

【点睛】

科学探究实验要注意对照实验原则。

5.C

解析:

C

【分析】

明确血细胞中三种细胞的主要特点为:

红细胞最多无核,白细胞最少有核,血小板无核。

据此回答。

【详解】

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组成,红细胞,又称红血球,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是血细胞中数量最多的一种。

白细胞无色,体积比红细胞大,有细胞核。

血小板无核,又称血栓细胞。

由于血小板非常小,从普通显微镜下观察人血涂片,不易观察到,所以没有细胞核的有红细胞和血小板。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

6.D

解析:

D

【分析】

血液分为两部分:

血浆和血细胞,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其中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作用,据此答题。

【详解】

红细胞里有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叫血红蛋白。

红细胞之所以呈红色,就是因为含有血红蛋白。

血红蛋白的特性:

在氧含量高的地方,与氧容易结合;在氧含量低的地方,又与氧容易分离。

血红蛋白的这一特性,使红细胞具有运输氧的功能。

铁制炊具能为人体提供含铁的无机盐,有利于体内合成血红蛋白。

故选D。

【点睛】

掌握血细胞的种类和功能是解题的关键。

7.D

解析:

D

【分析】

人体皮肤的结构包括表皮和真皮,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表皮位于皮肤表皮,由上皮组织构成,真皮位于表皮的下方,由结缔组织构成,据此解答.

【详解】

皮肤包括表皮和真皮两层,表皮包括角质层和生发层,角质层细胞排列紧密,细菌不宜侵入,并且可以防止体内水分过度散失,具有保护作用。

生发层具有很强的分裂增生能力,该层内含有一些黑色素细胞,能够产生黑色素,皮肤的颜色就是由黑色素的多少决定的;真皮内含有丰富的血管和感觉神经末梢,可以感受外界各种刺激。

由于身体各部分的触觉感受器的分布不同,因而触觉的敏感性不同,指尖处的感觉神经末梢最多,因而对外界的敏感性最强。

故选D。

【点睛】

掌握皮肤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8.D

解析:

D

【分析】

此题考查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有关知识点,回答此题要明确排泄的三个途径以及排泄和排遗的不同。

【详解】

人体细胞代谢活动产生的废物,如二氧化碳、水、无机盐、尿素等,它们属于代谢终产物,它们排出体外过程称为排泄,其途径主要有三条:

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皮肤排出汗液。

呼吸系统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以尿的形式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

人体内食物残渣叫做粪便,其通过消化系统排出体外的过程叫排遗。

故选D。

【点睛】

掌握排泄的途径和主要途径是本题解题关键。

9.A

解析:

A

【分析】

有机物一般是指含有碳元素且能燃烧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有碳元素且不能燃烧的化合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等物质中虽然含有碳元素,但是这些物质的性质和无机物相似,把它们归入无机物。

【详解】

构成细胞的物质主要有有机物和无机物两大类,其中水、无机盐等属于无机物,分子小,不含碳,不能燃烧;糖类、脂肪、蛋白质等属于有机物,分子大,含碳,能燃烧。

故选A。

【点睛】

无机盐属于无机物,注意掌握常见的无机物和有机物。

10.B

解析:

B

【分析】

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

【详解】

吸气时,肋间肌与膈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肺随之扩大,形成主动的吸气运动;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结果胸廓缩小,肺也随之回缩,形成被动的呼气运动。

从图示中可以看出,甲图膈顶下降,为膈肌和肋间肌收缩时的状态,即吸气过程;乙图膈顶回升,为膈肌舒张时的状态,即呼气过程。

故选B。

【点睛】

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肺通气的过程。

11.C

解析:

C

【分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瓣膜能防止血液在循环过程中倒流,动脉血管中没有瓣膜。

【详解】

A.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A正确。

B.肺的功能单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外面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弹性纤维,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都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这些特点有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B正确。

C.四肢静脉血管内具有静脉瓣,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动脉血管内无瓣膜,C错误。

D.毛细血管壁最薄,只由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血流速度慢,利于物质交换,D正确。

【点睛】

熟练掌握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12.C

解析:

C

【分析】

胃液含有的胃蛋白酶,只能对蛋白质初步消化,而不能消化淀粉。

【详解】

胃液内的胃蛋白酶只能把蛋白质初步消化为多肽,胶囊的成分是淀粉,胃对淀粉没有消化作用,因此将对胃有较大刺激性的药物放在淀粉制成的胶囊中,胶囊会完好的进入小肠,胶囊在小肠内被消化液分解消化,这样可以减少对胃的刺激,起到保护胃的作用。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胃和肠的结构特点。

13.D

解析:

D

【分析】

①是呼吸道与外界的通气,②是呼吸道与肺之间的气体交换,③是肺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④是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详解】

人体通过呼吸系统从外界获得氧气,外界空气的氧气通过呼吸道,到达人体的肺,进入肺泡,肺泡外缠绕着丰富的毛细血管,通过气体交换,肺泡内的氧气交换到毛细血管的血液中,随着血液循环运输到身体的各处组织细胞内。

组织细胞利用氧气和有机物,进行呼吸作用,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细胞周围毛血管的血液中,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再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进入肺泡,从而呼出体外。

因此二氧化碳浓度由高到低的顺序是④、③、②、①,ABC不符合题意,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

本题的重点是了解组织细胞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14.D

解析:

D

【解析】

血液流经X器官后,尿素含量明显降低,说明该器官是肾脏,因为肾脏是形成尿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后,人体新陈代谢产生的尿素等代谢废物通过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因此血液流经肾脏后,尿素含量会降低,同时血液携带的氧气被组成肾脏的组织细胞利用了,因此血液中的氧气含量降低。

15.A

解析:

A

【分析】

本题考查的是在吸气和呼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的情况。

【详解】

吸气时:

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胸腔容积增大→肺扩张→外界大气压力大于肺内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时:

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借弹性回缩→导致肺内气压增大→肺内气体排出肺。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知道呼气和吸气时膈肌、胸廓、肺以及肺内气压的变化。

16.D

解析:

D

【分析】

本题考查眼球的基本结构。

【详解】

巩膜为白色,坚韧,具有保护作用,所以人眼的白眼球是指巩膜;虹膜中有色素,色素量最多的是黑眼睛,眼睛的颜色实际为虹膜的颜色,所以人眼的黑眼球实际是指虹膜,故选择D。

【点睛】

掌握眼球的结构和视觉的形成是解题的关键。

17.B

解析:

B

【分析】

人体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管和消化腺两部分。

【详解】

消化系统是由消化道和消化腺组成的。

消化道:

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十二指肠)→大肠→肛门;消化腺:

唾液腺、肝脏、胃腺、胰腺、肠腺。

消化道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场所。

所以人体的肝脏是构成消化系统的器官之一。

故选B。

【点睛】

解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掌握消化系统的组成和消化道的作用。

18.B

解析:

B

【分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维生素C溶液能使紫色的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特性,利用这一特性我们就可以测定出蔬菜或水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了。

【详解】

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是紫色,维生素C可以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高锰酸钾溶液容积相等的情况下,滴加汁液滴数少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多;滴加汁液滴数多的,说明该液体含维生素C较少。

据此判断:

青椒汁用了6滴就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最少的,所以青椒汁维生素C的含量最多;芹菜汁用了18滴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芹菜汁维生素C的含量最少。

故选B。

【点睛】

维生素C能够使紫色的锰酸钾溶液褪色这一重要特性是解答此题的关键点。

19.C

解析:

C

【分析】

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

【详解】

小肠很长,约5-6米,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使小肠的消化吸收面积大大增加,小肠绒毛壁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而且绒毛中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也很薄也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

这些结构特点有利于小肠吸收营养物质。

小肠内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对多种物质起消化作用,与小肠的消化功能相适应,不是与吸收功能相适应的。

故选C。

【点睛】

理解掌握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

20.C

解析:

C

【分析】

根据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注意事项,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时酒精的使用,碘液的特性分析解答。

【详解】

A.在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而不是滴生理盐水,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为了便于观察,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要滴加生理盐水,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时,其中把叶片方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目的是把叶片中的叶绿素溶解到酒精中,不是检验淀粉是否产生,检验淀粉的是碘液,故C错误,符合题意。

D.碘液遇淀粉变蓝,所以研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的实验中,碘液是检验淀粉是否被消化,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目的是熟练掌握有关实验步骤。

21.A

解析:

A

【分析】

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与深呼气的胸围长度之间的差值叫做胸围差,胸围差的大小可以反映肺的呼吸功能,即肺的通气能力。

【详解】

胸围差指的是尽力吸气结束时的胸围的长度与尽力呼气结束时的胸围长度的差,胸围差我们一般取三次胸围差的平均值。

胸围差═深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深呼气时的胸围长度,王林第一次测量的胸围差═尽力吸气时的胸围﹣尽力深呼气时的胸围═90﹣78═12(cm);第二次测量的胸围差═91﹣77═14(cm);第三次测量的胸围差═92﹣76═16(cm)所以,王林的胸围差是(12+14+16)÷3═14(cm)。

故选A。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胸围差的概念。

22.C

解析:

C

【分析】

本题考查肺的结构和功能。

肺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肺的基本单位是肺泡,据此解答。

【详解】

肺泡是由最细的支气管分支未端膨大形成的,肺泡壁很薄,只有一层扁平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气体交换,肺泡数目极多,增大了肺进行气体交换的面积,肺泡外包绕着毛细血管,有利于气体在肺泡和毛细血管内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在吸气时,外界空气进入肺泡,空气中氮(N2)约占78%,氧(O2)约占21%,稀有气体约占0.94%,二氧化碳(C02)约占0.03%,还有其他气体和杂质约占0.03%,因此,在呼吸过程中,肺泡中的气体总是氧气最多的说法是错误的。

故选C。

【点睛】

只要熟练掌握了肺泡的特点,即可轻松解答。

23.D

解析:

D

【分析】

垃圾可分为:

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详解】

垃圾可分为:

可回收垃圾、不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

可回收垃圾就是可以再生循环的垃圾,本身或材质可再利用的纸类、硬纸板、玻璃、塑料、金属、人造合成材料包装。

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还包括烟头、煤渣、建筑垃圾、油漆颜料、食品残留物等废弃后没有多大利用价值的物品。

分析可知废旧报纸应投入可回收物。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垃圾分类,解题关键是熟记垃圾的分类标志和我国处理垃圾的方法。

24.C

解析:

C

【分析】

题目考查心脏的结构功能,据此答题。

【详解】

A.上皮组织由上皮细胞构成,具有保护、分泌等功能。

如皮肤的上皮,小肠腺上皮,消化道壁的内表面等。

故A错误。

B.结缔组织的种类很多,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具有连接、支持、保护、营养的作用,故B错误。

C.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

如心肌、平滑肌等。

故C正确。

D.神经组织主要有神经细胞构成,能够产生和传导兴奋。

故D错误。

故选:

C。

【点睛】

知识点:

心脏的功能,收缩舒张,推动血液循环。

所以心脏主要由肌肉组织组成。

这是解题关键。

25.C

解析:

C

【分析】

维生素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也不为人体提供能量,而且人体对它的需要量很小,但它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有重要的作用;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就会影响正常的生长和发育,还会引起疾病。

【详解】

A.维生素是一种有机物,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A不符合题意。

B.维生素是小分子物质,不需经过消化后就能被人体吸收,B不符合题意。

C.维生素需要量很少,但对人体有重要作用,是一类非常重要的有机物,C符合题意。

D.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缺乏维生素B1易患神经炎,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

维生素的作用及缺乏症是考试的重点,要注意掌握。

26.B

解析:

B

【分析】

食品安全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详解】

A.绿色有机蔬菜营养丰富又健康,能够长期食用,大力倡导居民食用绿色有机蔬菜,A正确。

B.发芽的马铃薯有毒,不能食用,B错误。

C.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